📖 ZKIZ Archives


投資生存戰略---先為不可勝 李星藍

http://xueqiu.com/4371375538/26412082
歲末之時,總結今年的工作與思考,全部是圍繞如何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資產生存發展壯大的問題,而其中生存問題,更是決定資產發展與壯大的前提與基礎,也是思考最多、討論最為深入的問題。

資產的生存,其實就是要確保本金安全,這是一切投資的前提。而確保本金安全的重要因素就是弄清楚證券內在價值。雖然現金流貼現模型提供了計算證券價值的工具,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參數---貼現率的設定以及原因,無疑是我今年在證券實證研究中最為重要的發現和研究成果。有關這方面的討論在家化估值的討論中有所涉及http://xueqiu.com/4371375538/24696823 對於一般意義而言,貼現率反映了資金的時間價值或者說是無風險收益率。但在實際運用中,貼現率還包括了對未來現金流增長的風險補償。比如對於年均增長15%的投資項目來說,投資者不可能只要求8%的回報,最低也得有與項目現金流增長相同的回報,然後加上無風險5%的補償。加上增長風險補償的現金流模型對實際投資有什麼意義呢?用我最失敗的濰柴動力投資決策過程為例來說明。
以2010年淨利67億、年均增長率20%、貼現率5%為基礎計算的市值1314億,合每股66元。我最初的買入成本大約43元(復權),然後不斷對沖最後清倉時的成本為38.5元。如果這項投資什麼都不變,只是對5%的貼現率進行增長風險補償至25%,那麼其市值將下降至808億,合每股40元。對應的最初買入成本將會降低至26元,經過相同的對衝過程,清倉時的成本為23.5元。如果在2010年對這項投資進行計算評估時,充分考慮增長的風險補償貼現率,那麼這項投資最終不會以40%以上虧損慘淡收場,而僅僅為不到10%。可見包含風險補償的貼現率會極大地規避增長不如預期時的投資風險,對投資者的益處概況如下:
1、即使增長不如預期,在計算內在價值時已經包含了這部分的風險。
2、倒逼投資者只能以悲觀的、極低的價格建倉,從而從買入的那一刻就決定了投資的成功。

確保本金安全的第二個重要因素就是通過股息、對沖交易帶來的現金流不斷降低成本。以下圖為例說明
查看原图
當在A點以10元買進時,已經計算在B點賣出20元,預期收益100%,比如說在5年之內,每年的預期收益率20%,我想這是投資者最為關注的部分,但這種盈利模式的風險在於:如果盈利不如預期,可能達不到B點或者就在A點附近、或者低於10元的風險如何規避?上面提到的濰柴動力實例,當時43(復權)元開始建倉,目標是66元賣出。但股價一直下跌至20元附近。

相對於A--B,我更加努力在A--C的過程。比如格力2010年建倉的成本為18.4,經過每年股息和對沖交易,目前持有65%的原始倉位,同時成本下降至11.7,目前接近200%的盈利,獲利的本金和利潤向PB附近的招商銀行轉移。AH股對沖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降低成本。2013年初民生銀行的持倉成本5.72,經過六月與十月的AH股套利對沖交易以及股息帶來的現金流,目前持股已經擴大至年初的2.5倍,同時成本卻下降至4.6元,成本下降了近20%,並最終向零成本靠攏。即使今年民生股價原地踏步,我也有20%的收益。

圍棋中只要有兩個眼形就是活棋,對手就拿你沒辦法,你就可以在這片活棋的基礎上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投資者要想在不確定的市場中不斷生存、發展、壯大,首先就要給自己的資金做好兩個眼形,而對資產增長估值的風險補償計算和不斷降低持股成本就是這兩隻眼位。資產穩固了,那麼後面的發展也就更有操作的空間了。

我的名片背後印著這樣一句話:風險是投資的全部。先為不可勝是投資者生存發展的基本戰略。而要做到先為不可勝,首先要做到:
1、在計算證券內在價值時,要對證券預期增長進行風險補償。
2、與其等待證券上漲至預期價格,不如努力降低持倉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22

麥肯錫專家 教你不打折談薪法 找工作怕被打槍 先為交涉準備「替代方案」

2016-05-16  TWM

即使手上沒有好牌,交涉前預先想好最佳替代方案, 態度不卑不亢,展現自信,就能提高談判成功率。

交涉要成功,有一個概念很重要,就是BATNA(Best Alternative To Negotiated Agreement),意思是交涉破局時的最佳替代方案。 BATNA的好壞,對交涉者的交涉能力有很大影響。

我們以找工作為例,思考BATNA的好壞,會為交涉者帶來什麼影響。假設X對目前的工作還算滿意,某天,獵人頭公司介紹他去一家外商金融機構應徵。X現在的工作很穩定,即使交涉破局,他還是能待在原來的公司,所以他的BATNA很簡單,就是繼續做目前這份工作;除非對方提出很好的條件,否則不考慮換工作。也就是說,X在面臨交涉時,態度可以更堅定。

別自曝弱點!

沒自信,會接受較差的條件相較之下,Y的運氣就沒那麼好了,他遭到裁員,面臨失業。雖然有找工作,但總是找不到適合的,而且存款越來越少。現在,他正和W公司面試。很遺憾,他的BATNA是面臨存款持續減少,維持失業的狀態。可想而知,他與W交涉時,絕對不敢把條件談得太高。

我們在評價BATNA是好是壞,和評價一般的替代方案一樣,別認為它有累加的效果。比如,你現在要賣掉自己的舊車。針對賣掉這個行為,替代方案有很多,可能是繼續開舊車、給家人使用、放著不管等等。但千萬不可仗著自己有很多替代方案,便輕易認為:「反正我有這麼多替代方案,交涉時可以強勢些。」即使事先準備許多替代方案,在正式談判前,你也只能從中擇一;從數個替代方案中選出最佳的一個,這就是你的BATNA。

交涉破局時最佳替代方案的好壞,將大大影響交涉力,因此,想從BATNA評估自己的交涉能力,必須十分謹慎,不可過度樂觀,也不要太悲觀。

評價自己的 BATNA,最好具備冷靜的分析與良性思考。關於良性思考,指的是「能這樣最好,但也有可能不會實現」,是一種具備現實性與相對性的思考方式。

還有,記得別過度悲觀。絕望、悲觀的思考,是交涉的大敵。即使乍看之下覺得自己的BATNA不是很好,也得冷靜看待,從中找出能提高交涉力的要素。那麼,Y的情況又該怎麼辦呢?

遭到公司裁員、失業的Y,他的BATNA是存款持續減少,維持失業狀態,現正和W公司面試交涉中。在這種狀態下,他或許無法抱持太高的期望,但這並不表示,他就必須毫無選擇地接受明顯劣於他人的條件。這時他可以思考,自己的經歷是否有完全展現出來?因為人一旦怯弱,很難看到正面的事物,不僅如此,甚至還會過分誇大負面狀況。

凸顯差異化!

有信心,證明自己有交涉力對Y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將自己過去的經歷,做出差異化,彰顯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之處,並積極包裝自己,讓自身經驗顯得很特別。每個人一定都有長時間培養出來的特殊技能或知識,千萬不要一開始就認為:「我什麼都不會!」然後陷入絕望、悲觀的情緒之中。

一開始就認為辦不到,會令人無法產生努力的動機。這麼一來,不僅勝率會降低,假使最後真的出現不好的結果,當事人更會在心裡加強這種認同:「我果然很沒用。」換言之,內心篤定自己辦不到的人,最後真的會失敗。

即使知道有信心的人交涉力較強,但傷腦筋的是,該怎樣讓自己相信「我擁有強大的交涉力」呢?若沒有確切的論據,即使再多正向思考,也很難產生自信。

這時候,你必須以相信自己擁有增強交涉力的要素為前提,絞盡腦汁去篩選出可增強交涉力的具體要素。就是要思考自己的BATNA為何,例如:我擁有什麼樣的知識或經驗?對手哪些行為會對我造成困擾?對手有沒有時限的壓力?交涉破局時,對手會怎麼做?

只要努力思考,一定可以找出增加信心、提高交涉力的條件。

(本文摘自第四章,孫蓉萍整理)

撰文 / 高杉尚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