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查理.芒格人類誤判心理學之十四: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大道至簡-榮令睿

http://xueqiu.com/1471745203/23286984
芒格夫婦曾經養過一條溫順而善良的狗,這條狗會表現出犬類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只有一種辦法能讓這條狗咬人,那就是在給它喂食的時候,把食物從它嘴裡奪走。如果你那麼做的話,這條友善的狗會自動地咬你。它忍不住。對於狗來說,沒有什麼比咬主人更愚蠢的事情。但這條狗沒辦法不愚蠢,它天生就有一種自動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不知各位什麼反應,我覺得這是一個讓人震撼的案例或故事。

人類最典型的關於被剝奪的超級反應,莫過於失戀。有人說愛情是盲目的,其實很多人失戀後往往做的事情更盲目,我們可以回頭想想,誰沒有年輕過。經常聽到戀人分手後,由愛變恨,一方把另外一方致傷、致殘甚至致死,甚至還經常看到失戀後殺了對方的愚蠢事件報導。這裡面有三分的愛恨情仇都抬舉事件當事者,更多的可能就是他被剝奪的超級反應傾向——失去了自己好像曾經擁有的美好的東西,哪怕他們根本沒有經過的所謂的美好,甚至就算繼續相戀是否真的美好都不知道。讓一方做出愚蠢事件的原因,不是真實的失去愛人,而是被剝奪的超級反應,是人自私、嫉妒等心理的暴露。因為失去愛人只會讓人痛苦,不會反目成仇甚至殺人。在被剝奪的超級反應方面,人往往跟芒格家的狗沒有本質的區別。

再說跟錢有關的超級剝奪傾向。《金錢遊戲》有一個案例:

路人甲在A電影院買票,剛好是第1000名購票者,根據相關活動安排獲得獎勵100美元。

路人乙在B電影院買票,剛好是第10001名購票者,根據相關活動安排獲得獎勵200美元。

我們可以直觀的看出,路人乙要比路人甲更開心,如果是兩個性情差不多的人,實際上可能也是這樣。可路人乙開心了不到10分鐘,當他知道自己前面的第10000名購票者獲得10000美元獎勵時候,他的開心可能迅速無影無蹤,可能後悔自己為什麼不快走幾步,後悔自己曾在路上蹲下來繫鞋帶等等,甚至比自己什麼獎勵都沒有得到還難過。這也是一種被剝奪帶來的超級反應傾向行為。

我們人類往往有一種「反現實思維」,就是當事情發生後回過頭來看,一切事件的發生都是確定的,概率是100%。而這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問題在於事後我們很容易忘記當時決策面臨的窘境以及眾多的不確定性,所以會出現那麼多的「事後諸葛亮」。比如路人乙根本不知道自己可能是第幾個購票者,甚至連電影院當時是否有獎勵活動等都不清楚,所以沒有理由因為是否獲獎而做路上做「要否快走幾步」、「是否要蹲下來繫鞋帶」這樣的決策。這種差一點就獲獎、差一點就能贏的感覺,能害死人,是典型的剝奪帶來的超級反應,賭博相關的場所往往利用人性的這個弱點,來引誘賭徒上鉤並連續押注,查理舉了老虎*機的例子,比如還有很多民工最樂於購買的彩票,8個數字相同的概率要遠遠低於7個數字相同的概率,但很多買到7個數字相同的彩票,往往認為自己離中獎僅僅只有一步之遙,遺憾之情難以言表。

在股市中,很多人因為錯失了漲停板而大發脾氣,好像這些漲停板本來就是他們囊中之物,特別是他們曾經關注過這個公司,更讓他們有一種已經失去的錯覺。另外,很多人會因為自己在股市的低點沒有買入或者買入的倉位過低而後悔不已。這也是「反現實思維」,回過頭來看,當時抄底成功的概率100%,肯定會成功,而往往忘了當時面臨眾多的不確定性、股市悲觀的預期甚至自己心理的糾結和猶豫不決等。其實就算再下跌到悲慘的程度,給你個抄底的機會,你也很可能不會成功抄底,那目前又有什麼好後悔的?所以我說,給你在低點買入信心的是對公司和價值的理解,而不是對短期漲跌的判斷;承認不確定性,拋棄這種不切實際的「反現實思維」,才能讓人更理性些、更從容些。
                                                                             榮令睿  20130315
=====================================================

查理.芒格

一個人從10美元中得到的快樂的份量,並不正好等於失去10美元給他帶來的痛苦的份量。也就是說,失去造成的傷害比得到帶來的快樂多得多。除此之外,如果有個人即將得到某樣他非常渴望的東西,而這樣東西卻在最後一刻飛走了,那麼他的反應就會像這件東西他已經擁有了很久卻突然被奪走一樣。我用一個名詞來涵括人類對這兩種損失經驗(損失已有的好處和損失即將擁有的好處)的自然反應,那就是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們在表現出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小題大做而惹來麻煩。他往往會對眼前的損失斤斤計較,而不會想到那損失也許是無關緊要的。例如,一個股票賬戶裡有1000萬美元的人,通常會因為他錢包裡的300美元不小心損失了100美元而感到極端的不快。

芒格夫婦曾經養過一條溫順而善良的狗,這條狗會表現出犬類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只有一種辦法能讓這條狗咬人,那就是在給它喂食的時候,把食物從它嘴裡奪走。如果你那麼做的話,這條友善的狗會自動地咬你。它忍不住。對於狗來說,沒有什麼比咬主人更愚蠢的事情。但這條狗沒辦法不愚蠢,它天生就有一種自動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人類和芒格家的狗差不多。人們在失去——或者有可能失去——財產、愛情、友誼、勢力範圍、機會、身份或者其他任何有價值的東西時,通常會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應,哪怕只失去一點點時也是如此。因此,因為勢力範圍受到威脅而發生的內耗往往會給整個組織造成極大的破壞。正是由於這個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存在,傑克·韋爾奇長期致力於掃蕩通用電氣中的官僚作風是很明智的行為。很少企業領袖在這方面做得比傑克·韋爾奇更好。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通常能夠保護意識形態觀點或者宗教觀點,因為它能夠激發直接針對那些公開質疑者的討厭/憎恨心理傾向。這種情況會發生,部分原因在於,這些觀點現在高枕無憂,並擁有強大的信念維護體系,而質疑者的思想若是得到擴散,將會削弱它們的影響力。大學的人文社科院系、法學院和各種商業組織都表現出這種以意識形態為基礎的團體意識,他們拒絕幾乎所有和它們自身的知識有矛盾的外來知識。當公開批評者是一位從前的信徒,那麼敵意會更加強烈,原因有兩個:(1)遭到背叛會激發額外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因為失去了一名同志;(2)擔心那些矛盾的觀點會特別有說服力,因為它們來自一個先前的同志。前面提到的這些因素有助於我們理解古代人對異教徒的看法。數百年來,正統教會基於這樣的理由殺害了許許多多異教徒,而且在殺死他們之前通常還會施以酷刑,或者乾脆就將他們活活燒死。

極端的意識形態是通過強烈的方式和對非信徒的極大敵意得到維護的,這造成了極端的認知功能障礙。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屢見不鮮。我認為這種可悲的結果往往是由兩種心理傾向引起的:(1)避免不一致性傾向;(2)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有一種辦法能夠化解這種受到刻意維護的團體意識,那就是建設一種極端講禮貌的文化,哪怕雙方的意識形態並不相同,但彼此之間要保持彬彬有禮,就像現在美國最高法院的行為那樣。另外一種方法是刻意引進一些對現在的團體意識抱懷疑態度而又能力突出、能言善辯的人。德雷克·伯克(註:德雷克·伯克,1930—,美國律師和教育家,哈佛大學前校長)曾經成功地改變了一種造成糟糕後果的團體思維。他在擔任哈佛大學校長期間,否決了不少由哈佛法學院那些意識形態很強的教授所推薦的終身教職人選。一個一百八十度的景觀哪怕損失了一度,有時候也足夠引起讓鄰居反目成仇的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我買過一座房子,原來的房東和他的鄰居因為他們之中一人新種了一顆小樹苗而結下深仇大恨。

正如這兩個鄰居的事例所展現的,在某些規劃聽證會上,有些鄰居為了某些細枝末節的事情而吵得不可開交,表現出非理性的、極端的被剝奪超級反應,看到這樣的事情可不會令人愉快。這種糟糕的行為促使有些人離開了政府規劃部門。我曾經向一位工匠買過高爾夫球杆,他原本是個律師。當我問他以前從事哪方面的法律工作時,我以為我會聽到他說「婚姻法」,但他的答案是「規劃法」。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對勞資關係的影響是巨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發生的勞資糾紛中的死亡事件,絕大多數是在僱主試圖削減工資時造成的。現在出人命的情況比較少見,但更多的公司消失了,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提供兩種選擇,要麼工資降低——而這是不會得到同意的——要麼企業死掉。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促使許多工人抵制降薪計劃,而往往工人接受降薪對他們本身更有好處。

在勞資關係以外的地方,剝奪人們原本擁有的好處也是很難的。因此,若是人們能夠更加理性地思考,在潛意識層面上更少受到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驅使,許多已經發生的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也是導致某些賭徒傾家蕩產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它使得賭徒輸錢之後急於扳平,輸得越多,這種不服輸的心理就越嚴重。其次,最容易讓人上癮的賭博形式就是設計出許多差點就贏的情況,而這些情況會激發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有些老虎*機程序設計者惡毒地利用了這個人性弱點。電子技術允許這些設計者製造出大量無意義的「BARBAR-檸檬」結果,這些結果會促使那些以為自己差點贏得大獎的蠢貨拚命地繼續加注。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常常給那些參加公開競拍的人帶來很多損失。我們下面就要討論到的「社會認可」傾向促使競買者相信其他競買者的最新報價是合理的,然後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就會強烈地驅使他去報一個更高的價格。要避免因此而在公開報價拍賣會上付出愚蠢的價格,最佳的辦法是巴菲特的簡單做法:別去參加這些拍賣會。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和避免不一致性傾向通常會聯合造成一種形式的經營失敗。在這種形式的失敗中,一個人會耗盡他所有的優質資產,只為徒勞地試圖去挽救一個變得很糟糕的投資項目。要避免這種蠢事,最佳的辦法之一是趁年輕的時候好好掌握打撲克牌的技巧。撲克牌的教育意義在於,並非全部有效的知識都來自正規的學校教育。

在這裡,我本人的教訓可能很有示範意義。幾十年前,我曾犯過一個大錯誤,而犯錯的部分原因就是我在潛意識中受到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影響。當時我有個股票經紀人朋友給我打電話,說要以低得離譜的價格賣給我300股交易率極低的貝爾裡奇石油(Belridge)公司的股票,每股只要115美元。我用手頭的現金買下了這些股票。第二天,他又想以同樣的價格再賣給我1500股。這次我謝絕了,部分原因是我沒那麼多現金,只能賣掉某些東西或者舉債才能籌到所需的173000美元。這是個非常不理性的決定。當年我生活很好,也不欠債,買這只股票沒有賠本的風險,而同樣沒有風險的機會並不是經常有的。不到兩年之後,殼牌收購了貝爾裡奇石油公司,價格是大約每股3700美元。如果我當時懂得更多心理學知識買下那些股票,我就能多賺540萬美元。正如這個故事所展示的,人們可能會由於對心理學的無知而付出昂貴的代價。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我對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定義太寬泛,把人們失去即將得到的好處的反應也包括在內,比如說那些老虎*機玩家的反應。然而,我認為我對這個傾向的定義還應該更加寬泛一些。我提議為這種傾向下更寬泛定義的理由是,我知道有許多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東在公司市值獲得巨大增長之後從來不賣掉或者送掉哪怕一股股票。這種反應有些是由理性的計算引起的,而有些肯定是由如下幾種因素引起的:(1)獎勵超級反應;(2)避免不一致性傾向造成的「維持現狀偏見」;(3)自視過高傾向造成的「稟賦效應」。但我相信他們這麼做最主要的非理性原因是受到某種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的驅使。這些股東之中有許多人無法忍受減持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想法。部分原因在於,他們認為這只股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減持它無異於自貶身份;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們擔心把股票賣掉或者送掉之後,他們就無法分享未來的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