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個老外讓十六家中資企業股價崩盤 加州股票禿鷹槓上六十五位中國大亨

2012-11-12  TWM
 
 

 

一位不懂中文的放空研究者賴夫特,近年來數次出手狙擊在美國上市的中資股,造成多家股票下市;最近他看空恒大地產與奇虎,引來陸企老闆眾怒,雙方互相興訟。但他揭發的公司有多家慘跌下市,證明賴夫特的研究觀點確有獨到之處。

撰文‧周岐原

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奇虎三六○董事長周鴻禕、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總裁俞敏洪,這三位專長各異的名人有什麼共通點?答案是:他們是一樁官司的共同被告。如果被判有罪,他們與另外六十二位中國大亨,將面對總額三千萬美元(約八億八千萬新台幣)的索賠!

誰有膽子對一群中國大亨興訟,並要求天價賠款?原告的身分令人稱奇,他是連一句中文也不會說的老外,名叫賴夫特(Andrew Left)。今年四十二歲、頂著一頭金髮的賴夫特來自美國加州,是香櫞研究(Citron Research)的負責人,這家由賴夫特包辦所有事務的一人公司,專門蒐集上市公司可能涉及詐欺或財報造假的證據,然後對客戶提出建議放空的報告。

十一年踢爆百餘家公司

近年多狙擊中資股

成立十一年來,香櫞已針對一五○家公司發布報告,其中約二十家是中資股。在這些中資股內,十六家股價因此崩盤,跌幅最少者重挫達六六%,更有七家因遭香櫞檢舉,股票最後下市。對這些中資而言,一手主導香櫞研究的賴夫特簡直就是揮之不去的夢魘,或者說,他是一位來自加州的「職業股票禿鷹﹂。

在香櫞網頁裡有一則聲明提醒讀者,香櫞在發布唱衰報告時可能持有放空部位,不難想見,這就是賴夫特獲利的核心模式。但作空和作多一樣是合法的交易行為,賴夫特的厲害之處是,他能找出「具有大跌可能」的個股。去年,香櫞踢爆來自中國的東南融通公司(LFT),就展現他獨到的研究眼光。

二○一一年四月底,香櫞質疑經營軟體服務的東南融通獲利能力長期優於同業,可能透過將員工外包再重新聘用,來壓低實際薪資成本、提升獲利,懷疑公司造假;隨後,為東南融通簽證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跟進,指出因客戶扣留關鍵資料、對客戶財務狀況產生高度懷疑,宣布辭任會計師。一連串變化導致東南融通股價暴跌,這家以十七.五美元掛牌、最高漲到四十二.八六美元的公司,三個多月後從紐約交易所主板黯然下市,股票淪為壁紙。

近年中資股的經營信用固然不佳,但不識中文,也未曾至中國考察的賴夫特,如何冒著極高的被告風險找出證據?方法很簡單,他聘請在加州讀書的中國留學生,專門為其翻譯財報及各種經營訊息,然後自己抓漏洞、寫報告。「這些公司的共同特色是獲利能力勝過所有對手,這肯定是某些不合理因素造成的。」賴夫特透過電子郵件回答︽今周刊︾書面採訪時指出,「可以從這些案例學到的教訓是:如果一個投資題材實在好得不像話,也許公司財報真的被灌了水。」

攻擊恒大、奇虎三六○

陸企老闆成群反擊

最近,賴夫特再對中資股出手狙擊,結果讓不少股民在驚慌之餘將持股瘋狂殺出、股價一瀉千里,種下陸企老闆成群反擊的遠因。

讓賴夫特在華人世界一夕成名的對象,是在香港上市的恒大地產。六月二十一日,香櫞報告對恒大提出六項指控,認為公司涉嫌在報表中隱匿實際負債、名下早已資不抵債;另外恒大還涉嫌透過賄賂中國地方官員取得建地,未來名下資產可能因此有被政府回收的風險。消息一出,名列中國十大建商的恒大立即暴跌二○%;儘管經營團隊召開法說會安撫投資人,但接下來一季,股價累積跌幅仍達三七%。公司無端成為箭靶,令恒大老闆許家印憤怒至極,他特地向香港警方報案,要求將「搶劫的土匪、強盜繩之以法」。

這發冷箭正中紅心,賴夫特還瞄準在美國掛牌的中資網路股奇虎三六○。香櫞指出,奇虎三六○網站的導航業務收入可能誇大,遊戲業務收現能力和同業相比亦有過高之嫌,懷疑股價高估四至五倍。這不僅令公司董事長周鴻禕暴跳如雷,連Google前中國區總裁李開復也參一腳,他直言批評:「香櫞曾是一家非常『準』的公司,確實揭發了一些不規範的公司。但是它最近非常沒有誠信,讓很多中概股在國外名聲受損、股價打折。」因此決定挺身而出,要求香櫞道歉並撤下報告。

面對李開復為首的反擊聲浪,賴夫特不僅拒絕道歉,還指稱若公司研究有誤,他願意以李的名義,捐出十萬人民幣作為慈善用途;賴夫特甚至進一步「爆料」,指稱李開復之所以涉入這場爭端,在於他募集一.八億美元基金的來源,是一群由奇虎三六○領銜的投資人。李開復除全盤否認指控,十月十一日,他也在自己的推特(Twitter)頁面表示,已決定對香櫞提出誹謗訴訟。

賴夫特緊接著向加州控告六十五位陸企老闆,李開復則在中國對香櫞提起告訴,無論如何,這都將是一場難分勝負的訴訟。儘管賴夫特的同業私下認為,如果研究標的的同時自己也進行放空,那麼觀點必然帶有偏見,但賴夫特頗有自信地指出:「我已經被提告四次,一次都沒輸過,」他強調:「我不曾因任何一份報告被判有罪;相反地,經香櫞提出報告的公司有好幾家被(美國)證監會及司法部盯上,這個紀錄比歷來任何一個網站、財經記者或放空機構達成的還多。」一位美國人單挑數十位中國大亨,為的是趁打擊違規企業,用槓桿效果擴大放空利潤。看來只要股市還有一家經營不合規範的造假公司,賴夫特這類放空機構還會繼續發聲,絕對不會消失。

香櫞戰果輝煌

18家公司因香櫞出具報告而下市或詐欺官司纏身公司名稱 原上市交易所 公司現狀Medis Technologies 櫃檯買賣 普通股下市新華財經傳媒 那斯達克 美國司法部控告公司詐欺Hoku Scientific 那斯達克已提出下市聲明,準備下市Home Solutions of America 那斯達克 美國證監會控告公司詐欺Terra Nostra Resources 櫃檯買賣 股票下市並聲請破產Bidz.com 那斯達克 美國證監會調查公司存貨,隨後私有化Basin Water 那斯達克美國證監會控告帳務不實,公司聲請破產Arthrocare 那斯達克 美國司法部對兩位前任高層提出詐欺訴訟Ener1 那斯達克宣布破產Amedisys 那斯達克 美國司法部立案調查終身夥伴控股 那斯達克 德州官方控告公司涉嫌詐欺新東方教育科技 紐交所美國證監會調查其財報內容中國生物 那斯達克 於那斯達克下市中國閥門科技 櫃檯買賣 由那斯達克下市,轉往場外交易中國高速傳媒 那斯達克於那斯達克下市東南融通 紐交所 美國證監會註銷股權上市地位德爾家電 那斯達克 由交易所停牌,等待公司提供資料Questcor Pharmaceuticals 那斯達克 美國司法部立案調查

資料來源:香櫞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35

中國科技造富潮:馬雲問鼎首富 五位科技大佬居富豪榜前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66

122935877

中國互聯網科技產業成了造富機器,直接將三位科技大佬首次推上了胡潤中國富豪榜前十位。馬雲更是一舉奪得魁首。

胡潤百富網今日消息稱,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2014胡潤百富榜》。50歲的馬雲及其家族以1500億財富首次問鼎中國首富,馬雲成為胡潤百富榜創立16年來第11位中國首富,也是財富最多的首富。

胡潤研究院數據顯示,50歲的馬雲及其家族以1500億財富首次問鼎中國首富,財富比去年增長5倍,主要得益於阿里巴巴剛在美國成功上市。

其他兩位殺進胡潤富豪榜前十的互聯網科技新貴分別是小米手機制造公司創始人雷軍,以及京東商城創始人劉強東。

至此,加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和騰訊科技創始人馬化騰,2014胡潤中國富豪榜前十位被五位科技大佬占據半壁江山。

富豪

馬雲現在的財富能夠排到胡潤全球富豪榜前25名。馬雲財富主要分為三部分:阿里巴巴6%的股份、支付寶及其個人投資。阿里巴巴目前市值14000億人民幣。

阿里巴巴今年只有2個人上榜,另一個是謝世煌,以財富95億元新上榜位列第177位。其他應該還有一些持股的隱形富豪,只要有人持有超過0.14%的股份,應該都有資格上榜。

與互聯網“造富”產業的興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隨著房地產業不斷下行,代表傳統行業的房地產業去年上榜前10的6位富豪當中,有4位富豪今年被擠出了前十榜單。

60歲的王健林及其家族以1450億財富退居第二,財富比去年增長7%。王健林主要財富來源是商業地產,占76%;另外娛樂、投資和收藏部分占14%。

據胡潤百富網介紹,前十名中的“大黑馬”,47歲的李河君財富增長近9倍,是今年財富漲幅最大的企業家,以1250億首次進入前三。2011年,李河君在雲南投資的金安橋水電站的建成,是他創業及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個時刻,現在一年能帶給他50來億的現金流。李河君將這些錢大量的投資於太陽能薄膜發電。

胡潤富豪榜個人身家達到十億美元之上的中國巨富有354位,較去年增加39人。十年前僅有3人。

《2014胡潤百富榜》上榜門檻保持去年的20億元,上榜人數比去年增加254人,達到1271人。前10名的上榜門檻比去年提高20%,達到450億。前1000名的上榜門檻從去年的20億提高到24億。總財富達到81562億元。平均財富64億,和去年一樣,比前年上漲18.5%。平均年齡為53歲,比去年大一歲。(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904

走下高壇:五位高管的創業心聲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1/146603.html

i黑馬:如果你是大公司高管,並且準備創業,他們可能會給你一些啟發。
 
                          \他們從網易、盛大、IBM出來創業。

就動機而言,離職創業的大公司高管,與普通的創業者並無不同:對現狀不滿。
 
當然,前者的“現狀”相對較好,但上升之路基本已走到盡頭,如原網易副總裁楊斌,原IBM北方區電信總監胡震生。他們心有不甘,唯有創業。至於“潛入”大公司只是為創業做準備者,如“在路上”創始人陳偉(原盛大運營平臺總監),尚在少數。
 
對於這些有勇氣改變自己的創業者,高管經歷是寶貴的財富。
 
1、和訊網的從業經歷讓我初步理解了什麽叫做互聯網產品,建立了運營思維。網易讓我知道了什麽是互聯網公司文化。我當時在網易直接分管市場,介入了營銷,職業的整個綜合素質在這里得到了拓展。做一家創業公司,這些經驗非常重要。(楊斌)
 
2、方正給我帶來的是企業運作管理上的經驗;盛大給我的經驗,是對整個互聯網的理解。盛大在互聯網業務方向上看得很準,把整個互聯網的一套玩法摸透了。(原盛大CIO,i8小時創始人 米丹寧)
 
3、盛大的工作方式影響了我。陳天橋經常講一句話:“小步快跑,勇往直前。”這八個字在離開盛大後的這些年對我影響頗深。你出來創業,做的事情是別人沒幹過的,必須要以非常快的節奏往前沖,必須及時地調整方向。(陳偉)
 
4、外企給了我戰略高度。公司再長大一些,對我而言也不存在技能缺失的問題。我接觸過幾個大公司出來的創業者,戰略卡位都還不錯。(胡震生)
 
但是,創業與做職業經理人,畢竟不同。
 
1、職業經理人跟創業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有很多想法,但不能實現。如果你跟老板說,我認為這個事情應該這樣幹,但老板認為不是,那麽你別幹了。這樣你會很難受。(楊斌)
 
2、做職業經理人有好處,責任會比較輕。現在創業的壓力就很大了,必須把企業的各個方面都要想到。在大企業的時候你的決策是“做什麽”就夠了,但是當你做一個創業型業務的時候,更多的決策是“不做什麽”。我們走過很多岔路,包括方向性的岔路。很多路都是誘惑,看著很好,一旦嘗試的話,開的盤子太大,可能造成你精力的分散和資源的浪費。(米丹寧)
 
3、做高管,老板給方向,你只要滿足他的意願即可。做創業者,沒人能幫你,你要對自己的決策負責。(陳偉)
 
4、作為創業者,我要經常告誡自己:不要沿襲固有的經驗,否則你會死在自己過去的成績上。(楊斌)
 
而且,據他們說,一旦創業,回頭很難。
 
1、、當時想著創業就算不成功,過幾年大不了再找一家大公司做職業經理人,不至於讓自己沒了後路。真正出來之後就會發現,創業是一條不歸路。(原NVIDIA中國區銷售總監,宜清光電創始人 劉晨)
 
2、創業就像“買下一張永久車票,登上一列永無終點的火車”。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可能永遠不知道盡頭在哪。(楊斌)
 
不要沿襲固有的經驗
 
口述/ 紛享科技總裁 楊斌
 
(原網易公司副總裁、和訊網總編輯、新京報總編輯)
 
前不久我到北大去做一個創業心得交流,用了馬爾克斯的一句話來形容創業:創業就像“買下一張永久車票,登上一列永無終點的火車”。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可能永遠不知道盡頭在哪,你永遠在更新叠代,如履薄冰。
 
據說馬爾克斯這句話後面還有一句:“死亡跟他已經沒有什麽關系,而生命對他才有意義。”其實結果不那麽重要。有好的結果固然好,即便結果不如人意,這趟體驗本身也自有價值。
 
我曾在《南方都市報》、《新京報》、和訊網供職。在網易任副總裁,直接對丁磊匯報工作,就職業經理人這一行來說已經基本觸到了天花板,再往上走的可能性很小;即便提升了,工作也是同質的、重複的——這時候,創業就成為必然選擇。
 
2012年7月31日,我正式離開網易創業。
 
從產品生產部門轉向產品運營部門,從體制內媒體人轉向體制外職業經理人,從職業經理人轉向創業者——我的職業生涯,可以用這三個“轉向”概括。
 
《南方都市報》和《新京報》的從業經歷,對我創業的基本思想有幫助。這兩份工作讓我回歸了常識:一個常識在報紙本身,遵循新聞專業主義。說新聞話而不說宣傳話,說真話而不說假話,盡可能讓報道客觀一點,而不是偏激、高高在上——這實質上是產品意識。
 
另外一個常識在於商業意識——你的內容好,人家就買,內容不好人家就不買。如果想創業,一切營銷推廣方式必須遵循市場的基本規律。
 
現在從媒體出來創業的這些人,如果說誰將來能成功的話,那麽從市場化媒體里出來的創業者,成功幾率一定大過非市場化媒體出來的人。
 
和訊網的從業經歷讓我初步理解了什麽叫做互聯網產品。雖然在報社里我也曾主管內容,但此產品非彼產品。互聯網產品是動態的,需要不斷溝通、反饋,對人性洞察要更深入,UI設計要更立體化。另一個收獲是建立了運營思維。傳統媒體里沒有運營的概念,所謂運營就是發行、廣告,實際上運營是一個系統性的東西,對市場意識、管理體系的要求非常高。特別是借助互聯網模式運營,需要通過跟用戶不斷地互動與溝通,通過研究用戶數據來優化、調整產品研發,這種運營意識是傳統媒體里不存在的。
 
網易是一家純粹的互聯網公司,讓我知道了什麽是互聯網公司文化。我當時直接分管市場,介入了營銷,職業的整個綜合素質在這里得到了拓展。要做一家創業公司,這些經驗非常重要。
 
職業經理人跟創業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有很多想法,但不能實現。如果你跟老板說,我認為這個事情應該這樣幹,但老板認為不是,那麽你別幹了。這樣你會很難受。
 
選擇創業,壓力、責任都比做職業經理人時更大,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每家公司都有獨特的治理結構,這其實是一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遊戲,建立在大家充分信任、彼此尊重的基礎之上。你要評估一下這個基礎夠不夠牢靠。我和羅旭(紛享科技CEO)肯定有一些不同意見,但是不會發生沖突,並不是非此即彼。
 
我41歲開始創業,總體來說是晚了,但晚也有晚的價值。我們是做B2B生意。年輕人去做B2C的創業更有優勢,因為他們更能洞悉潮流和未來。B2B一定要建立在你對企業管理各方面的充分理解、對運營資源的充分掌控上。年輕的創始人往往沒有管理過大型企業,管理經驗非常有限。
 
而且,很多B2B的產品都有教育用戶的成本和易用性門檻。用戶決定購買一款B2B產品,往往需要動用一個決策體系,會涉及到一群人,過程要複雜得多。有時我必須跟企業面對面交流,要去說服他們,這比B2C的門檻高多了。
 
曾有人調研過美國目前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創始人的平均年齡,其中B2C企業創始人二十幾歲的居多,而B2B是38歲。今年7月,我們完成了B輪融資,企業用戶數突破五萬。
 
創業三年,企業的發展沒有跟我當初的期望發生太大偏差,我得到的東西其實超過我的預期。換句話說,也許我還有點小驚喜。
 
你肯定不能逃離你的基因,但要時刻警惕它可能是你的包袱——以往的經驗對你造成的可察覺或不可察覺的、種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我不敢說及時發現了問題,但創業過程中自己內心肯定有根弦在,知道什麽東西可能會誤導我。作為創業者,我要經常告誡自己:不要沿襲固有的經驗,否則你會死在自己過去的成績上。
 
創業,想清楚“不做什麽”很重要
 
口述/i8小時創始人 米丹寧
 
(原盛大CIO)
 
創業之前我在兩家大公司擔任過高管,一個是方正集團,另外一個是盛大公司。
 
1993年,我從北京師範大學畢業,選擇在方正集團工作。從後端支持做起,做了將近12年,離開的時候,我的職位是副總裁,主要負責產品、運營、營銷渠道、服務以及信息化系統。
 
1993年到2000年,是整個IT硬件發展很快的幾年,方正給我帶來的是企業運作管理上的經驗,它的整個運作體系現在來看也是非常先進的。
 
2004年盛大上市,要做一款類似現在機頂盒的“盛大盒子”,希望藉此占領用戶的客廳,打造一個娛樂帝國。這一龐大計劃包括了從硬件軟件研發,到內容服務,再到產業鏈整合等方方面面。我在方正集團就是負責供應鏈這塊業務,因此盛大把我挖了過去。之後因為政策等原因,這個項目流產了。
 
剛開始到盛大,發覺它跟方正的運作體系差異很大。方正作為一個傳統IT企業,比較關註可分析、可預測、連續性的東西。但在互聯網企業,不一定非要什麽東西都想全了。只要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我就會去試。
 
後來,我向陳天橋主動請纓,做一個公司內部的信息系統。這一方面是因為我之前在方正集團擔任CIO的時候,曾負責搭建公司的軟件平臺,更重要的是,盛大從幾十人發展到幾千人後,整個管理體系都出現了很大問題,流程非常繁瑣,決策過程很慢,效率非常低,常規的文件一般都需要兩周才能批複下來。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這一信息系統過於落後,和方正集團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陳天橋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同意了我的想法。2005年4月,我開始著手搭建這套決策和運營支持平臺,大概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把原來那套不順的體系理順了。這件事對盛大產生了很大的積極影響,之後的三年里,盛大基本上保持了每年100%的營收增長,信息系統的搭建肯定功不可沒。
 
之後,我轉戰到盛大在線擔任副總裁,協助另外一個同事打造一個類似開心網的社區化平臺。然而,由於缺乏關鍵的應用,無法形成用戶黏性,平臺發展得不溫不火。
 
在盛大這幾年對我的影響也挺大。盛大給我的經驗,就是對整個互聯網的理解。陳天橋在方向和戰略上非常強,看到的一些機會確實是很前瞻的。盛大做的很多事情你現在看都具有超前性。當初它做盒子,現在盒子也很熱。陳天橋在2004年就把盛大文學收進來了,之後網絡文學就很火,騰訊也在做。盛大當時還有一個重大舉措,是把它的遊戲從收費模式變為免費模式,收入來自所有活躍用戶。盛大在互聯網業務方向上看得很準,把整個互聯網的一套玩法摸透了。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我產生了創業的念頭,很大程度是源於盛大在不斷地收縮業務。我感到自己能發揮的余地愈來愈小,而我的IT支持團隊也面臨解散的危險。當時,我有三條路:留守盛大,去其他公司當職業經理人,或者創業。
 
考慮到IT團隊是自己親手打造的,如若解散,我肯定於心不忍,2011年下半年,我帶著26人的核心研發團隊出來創業,從事企業協同辦公平臺的打造。
 
總體來看,在大企業時,一個任務給你,目標比較單一,完成就好了,其它的很多東西我不需要考慮;但創業是幾條線的決策,產品研發,市場開拓,甚至是市場投入。最大的區別是,在大企業的時候你的決策是“做什麽”就夠了,但是當你做一個創業型業務的時候,更多的決策是“不做什麽”。
 
創業的時候想清楚“不做什麽”很重要。我們走過很多岔路,包括方向性的岔路。很多路都是誘惑,看著很好,一旦嘗試的話,開的盤子太大,可能造成你精力的分散和資源的浪費。比如說某一個項目,收入還是可觀的,但是你做了會發現,做完它你就沒有那麽多精力去做主要目標了。
 
做職業經理人有好處,責任會比較輕,只要想一件事,甚至很多時候只要想自己就行了。現在創業的壓力就很大了,必須把企業的各個方面都要想到。
 
在盛大和方正作為一個職業經理人,我被包在大公司的氛圍里,別人看我都是仰視的。那時候出去自己也不自在,人家會覺得我是盛大的高管,自己好像也感覺有身份在這兒。我會被這個東西影響到:我代表盛大呀。出來了就覺得無所謂了。當你離開一個大舞臺的時候,你就是你了。
 
創業是一條不歸路
 
口述/宜清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劉晨
 
(原NVIDIA中國區銷售總監)
 
原來我在NVIDIA做中國區的銷售總監,負責大陸和香港地區所有顯卡芯片的銷售。在NVIDIA工作九年,慢慢我發現,大陸本地員工做到一定的職位,基本很難再晉升。中國區的高管已經到頭了,很難去管理整個亞太區。最簡單的問題,你想出個國,麻煩得不得了。比如下個星期全球業務部門要在臺灣開會,別人訂機票就走,大陸員工申請簽證要等三個月。
 
現實的一些障礙,讓中國區員工逐漸清楚自己很難再做到更高的位置。這樣想想,未來五到十年都是做同樣的工作,能做什麽以及發展成什麽樣,自己都一清二楚,就覺得沒挑戰。
 
不光是中國的職業經理人,全世界都是這樣。我原來跟美國同事交流,他們也一樣,這
 
個年齡做到一定職位以後,有很多人也想著出去創業。我工作過的兩家美國公司都在矽谷,那邊創業氛圍更濃厚一些。離開大公司創業不是中國職業經理人的特色。但不少人仍然選擇繼續做一名職業經理人,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懼怕改變。原惠普中國區總裁孫振耀退休後,自己創業也做得不好,沒有完全從職業經理人的狀態走出來,真正像一個創業者一樣去創業。他害怕失敗。
 
之前在外企出差,從來都住五星級酒店,到哪都是坐飛機。這幾年出門,如家、7天、錦江之星都住遍了。從頭開始創辦一家企業有很大的挑戰,日常生活品質會下降。以前我每周打兩次高爾夫,創業三年基本沒打過。
 
職業經理人更多是執行,尤其在外企,戰略是美國總部制定的,中國區只負責執行戰略。我自己做了老板,要定公司的發展戰略,要帶著團隊去執行,這個決策過程跟在外企不一樣。
 
很多人會擔心創業幾年後,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自己管理能力跟不上。我沒有這種顧慮,企業規模到幾十人、上百人,銷售額1億元左右的時候,我都不擔心管理會成為我的瓶頸。我在大公司接受過正規的企業管理培訓,也親身體驗過怎麽去管理一個比較龐大的企業。不過這些經驗在一個創業者剛起步的時候作用不大。剛開始幾個人從零起步,靠的就是兄弟感情和土八路的方式。
 
職業經理人做了這麽多年,我想要幹就幹點不一樣的。剛創業那會兒的誘惑很大。當時想著創業就算不成功,過幾年大不了再找一家大公司做職業經理人,不至於讓自己沒了後路。真正出來之後就會發現,創業是一條不歸路。
 
創業就是定方向、找人和找錢
 
口述/在路上創始人 陳偉
 
(原盛大運營平臺總監)
 
2004年4月我加入盛大,任運營平臺總監一職,直接向陳大年匯報工作。當時在做的事情是統一平臺、統一用戶、統一支付。當年盛大想把所有的用戶體系統一起來,後來這塊業務演變成了盛大在線。
 
我在盛大待了不長時間。我父親本身就是生意人,白手起家,我從小就受他影響有了自主創業的想法,所以等自己的各方面積累達到要求後,就決定辭職創業。2004年我的想法還比較簡單,因為無知所以無畏,只覺得創業好,很多問題沒考慮到。第一次創業,我們用三年時間做了一個網絡棋牌遊戲平臺,賺到第一桶金。第二次做棋牌類電視傳媒平臺,一年半時間夭折,很快把第一桶金賠掉。
 
我父親評價這兩次創業屬於沖勁有余,穩健不足。但這兩次為2011年的第三次創業積累了很多經驗和教訓,也沈澱了自己的一套創業方法論。
 
定方向、找人和找錢,成為了我第三次創業的核心任務。
 
2011年8月,我找到了一群上海交大和複旦的計算機研究生,他們對我說想創業。經過深入交流我發現他們創業決心大,技術能力強。我覺得移動互聯的到來是一個非常好的創
 
業契機,會像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一樣,再造一代風雲企業和人物。技術是核心生產力,遇到了這幾個技術“寶貝”後,我第一時間就下定決心開始了我第三次創業之路。起初也想過做手遊,但做了這麽多年遊戲,每次看到自己做的遊戲從出生、成長到衰亡,這個過程從情感角度出發蠻不是滋味。後來,我們在6、7個方向里選擇了“在路上”,這個移動在線旅遊細分領域。
 
2012年8月,產品開發出來了,要有人去宣傳了,我找到了我們公司首席市場官浦明輝,一年後,產品有了上千萬用戶了,要商業化了,我找到了公司現總裁、原攜程旅遊商務奠基人唐一波。2013年底,產品要向020方向調整了,我又找到了原淘寶旅行負責人李鑫加入了“在路上”這個大家庭。
 
這次創業,我對自己在找人這項任務上的成果最滿意。
 
當方向和人都找到後,找錢這塊也很關鍵,選擇什麽樣的投資人要非常慎重。找對了投資人可以讓企業1+1大於2,而創業公司因為選錯了投資人而導致創業失敗的很多。因為部分投資人和創始人不同,有時候過於看重短期回報,忽略了對公司戰略價值的關註。
 
盡管我在盛大的時間不長,但這段經歷對我後來的創業還是起到了積極影響。盛大的創始人團隊在整個創業過程中身先士卒,那種投入和拼搏程度讓我印象深刻。另外一點是當初盛大的工作方式影響了我。陳天橋經常在各種會上講一句話:“小步快跑,勇往直前。”這八個字在離開盛大後的這些年對我影響頗深。
 
你出來創業,做的事情是別人沒幹過的,必須要以非常快的節奏往前沖,必須及時地調整方向,努力不讓自己因為各種原因跑偏掉。我現在創業也是按照這個原則做決策,在大方向沒問題的前提下,我們要小步快跑,快速叠代。
 
做高管和創始人要面對的東西不一樣。做高管,老板畫大餅、給方向,我們做好相應職能板塊的方案制訂和執行。做創業者,沒人能幫你,大餅自己畫、方向目標自己找,我們要對自己的決策負責。
 
創業至今十年,我也曾經遇到過合夥人之間打架、核心團隊成員離職、甚至公司一夜間倒閉等種種情況。整個過程中有很多經驗教訓:首先,你在找人的過程中要確保合夥人之間的價值觀趨同,包括對這個企業的認同感和預期。大家要達成一定的共識,才能在遇到矛盾的時候合理解決。第二,危機公關和風險控制至關重要,包括政策風險、核心團隊風險、資金鏈風險等等。
 
外企給了我戰略高度
 
口述/微拍創始人 胡震生
 
(原IBM北方區電信總監)
 
大學畢業後,我和朋友做了一家小公司,不到半年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麽做下去。那是1997年,我連最基本的商業知識和商業邏輯都沒有。於是我想要去一個大外企,看看標準的西方公司怎麽做。
 
我在IBM一幹就是七年,從技術到市場到渠道都做過。離開時我做到IBM北方區電信總
 
監,下面有七十幾個人,一年要扛8到10億的業績。
 
2007年前後,外企基本已經走到巔峰,那幾年IBM的市場份額每年下降1%。當時和我一塊兒工作的大部分人現在還留在IBM。有的人覺得挺好的,大不了過幾年再換,只要在IBM,說不定明年又會遇到什麽新機會。他們每個人都很聰明,他們都知道未來是一個緩慢下滑的趨勢,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改變。
 
離開IBM後,我開始尋找中國下一波創業機會,沒想到是移動互聯網。iPhone4發布的那天,我們所有人都到三里屯排隊。拿到iPhone4的時候我知道,顛覆性的機會來了。我首先想到的是做視頻。就這樣,2010年年底我組織團隊,2011年就拿到了李開複的投資。
 
我和開複老師講,手機視頻會出來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YouTube。當時中國還沒有人知道用戶分享手機視頻的習慣是什麽,所以初創團隊跟老公司在同一起跑線上,沒有數據,沒有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而這必然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我們要做移動互聯網上的YouTube。2011年“微拍”團隊有5個人,現在18個人。這中間我們走了很多彎路,也曾嘗試做一個輕的東西,後來發現在中國“輕”是做不動的,沒有七八個人的公司賣到十幾億的情況。
 
我也不知道微拍會做成今天這樣。我第一次講到自拍是剛需的時候,老一代都不能理解,智能手機興起前,沒有自拍這個市場。直到2011年卡西歐自拍神器火了,人們才願意相信美女是愛自拍的,並且愛把視頻分享到手機網絡上。在這之前你完全無法想象,因為西方也沒有自拍這個市場,自拍是東方人的習慣。
 
外企給了我戰略高度。我覺得公司再長大一些,對我而言也不存在技能缺失的問題。我接觸過幾個大公司出來的創業者,戰略卡位都還不錯。大公司開會喜歡把全球趨勢講一遍,美國市場怎麽樣,歐洲市場怎麽樣,整個中國市場怎麽樣,分析過這些後再討論需求。
 
有些以往的經驗到新公司也完全不好使。大公司內部競爭完全是狼性文化,你不行,外面很多人等著進來,不缺人。可是到創業公司,坦白講,找個好人不容易。好不容易招來他,你還要淘汰他?你要教他、帶他,要讓團隊有凝聚力。
 
外企員工每年淘汰率是10%,無論你多優秀,都可能成為被fire掉的最後幾個。創業團隊就跟劉備逃難一樣,背著抱著,恨不得把所有能帶上的人都帶走。你希望大家相信,我們會有一個好的未來,願意一起革命,一起長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00

投資攻略1》五位投資高手 年報酬逾三成的祕密 不景氣選股心法 達人好股藏寶圖大公開

2015-12-07  TWM

二○一六年,對外,台灣遇到美國升息、歐洲QE政策,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的變數;對內,將面臨總統大選、國內景氣低迷等。投資人該如何在新的一年找到賺錢機會,讓勝率加倍?《今周刊》約訪五位投資達人,親授私房口袋名單與操作心法!

關注美國升息、總統大選

王俊忠:中長期布局 聚焦台塑、太陽能坦白說,這個時間點要規畫二○一六年台股布局方向,相當困難。主要原因,在於不確定因素太多,迷霧重重。看不清眼前的路,卻硬是要走,就 是將自己暴露在極高的風險之中。投資要長期穩健獲利,第一步,就是不要做沒把握的事,釐清大環境變數之後再出手。

目前我心中就對幾件事感到存疑,這些疑惑,沒有人能下定論,市場上討論再多,也都是臆測。最明顯的,是美元走勢持續攀升及原物料價格一路走跌,背後原因到底是什麼?這應與美國聯準會升息動作有關,但也因此衍生出兩種情況:美國究竟是升息一次就停?還是一升再升?

若美國升息一次就停住,那麼全球經濟,乃至國際金融環境,就會進入相對穩定狀態;站在投資角度,最起碼變數會少很多,對經濟發展前景,也會有更高的掌握,這是最理想狀態。但實際結果,必須走到那一步才知道,在此之前,幾乎沒有進場買股的理由。

若是美國不只升息一次,而是另一次升息循環的開始,那又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美國經濟狀況真的很好,趁經濟好轉把利率正常化;另外,則是受到全球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牽連,導致通膨疑慮再起,被迫升息。到底會走哪條路?現階段不得而知,所以不能冒風險一搏。

換句話說,國際不確定因素太多,投資步伐要穩,就要等情況明朗,這段等待期,空手仍是上策。

除了升息議題,明年初總統大選,也牽動市場上敏感神經;以目前民調結果來看,雖然候選人支持度差距已明顯拉開,政黨輪替不令人意外,但回歸基本面,仍會出現一連串不確定;例如,新政府對房地產的態度,就可能使市場繼續冷下去,甚至連帶衝擊內需產業。

還有證所稅問題,新政府可能也自有一套版本,屆時是否翻案,也要觀察。換言之,選舉結果應不令人意外,也不會左右投資判斷;但新政上路,從房市、稅制到兩岸態度,都是新開始,衝擊在所難免。但影響程度究竟是負五、還是負一百,就要視情況而定,現在也不好說。

明年下半年 將有撿便宜時機總的來看,明年第一季因經濟數字基期較高,要有突出表現,原本就不容易;加上美國升息、新政府上台「助陣」,台股很難一帆風順。

預料第一季,甚至一六年初就會看到全年相對高點;之後指數將一路向下修正,至第二季、到第三季末,有機會出現中長線買點。儘管目前台股吸引力低,但到明年中後期,或許會出現撿便宜時機。

因此回歸基本面,現階段要選股,沒有非買不可的標的,甚至應盡量保持空手、保留銀彈,等大跌時再進場。在此之前,投資人須保持冷靜,宜多看少做,因為好公司的獲利成長率有下滑風險,而獲利表現普通的公司,隨著景氣下滑,股價卻又跌得不夠多,實在欠缺讓人想買進的誘因。

真要說值得追蹤的標的,或許可留意台塑集團。道理很簡單,當原物料價格及油價持續下跌,塑化上游獲利易受到侵蝕,但若油價開始止跌,對塑化產業相關個股獲利,就有翻轉契機,投資人可賺到年增率增長題材。

另外,太陽能屬於景氣循環產業,過去幾年因供需嚴重失衡,股價受到壓抑,這種情況在近期有了改變,產業基本面有轉好跡象,未來可持續追蹤相關個股營收表現。

若十一月、十二月營收繳出不錯成績,或許就可趁大盤回檔時低接進場。

值此之際,台股投資就像處在一個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聯準會動向及新政措施,極可能是險降坡,需要高度戒備。而安全通行的指標,則是外銷訂單不再出現負成長,及經濟領先指標翻揚,如此進退有據,才可能在迷霧中,賺到獲利並全身而退。

後市難預估,保守操作等時機羅仲良:切入可轉債 進可攻退可守大盤接下來會怎麼走?很難預測。但在操作上,應轉向保守,多加利用可轉債的特性,甚至放空業績持續下探的個股維持獲利。倘若投資人以作多為主,則建議可先休息一陣子,或是降低持股的水位,等待更好的時機。

從生活中挑股 提高勝率

我今年在台股的獲利,主要來自於掌握到寶雅(五九○四)的大波段行情,光單一個股就獲利六百萬元,減去聚陽投資失利的虧損,整體報酬率仍達三成以上。以台股震盪的幅度來看,曾衝過萬點,也曾一度跌破十年線,持股能夠大賺小賠的原因,可歸功於兩堂重要的台股投資功課。

第一課:從生活中挑股,搭配股價創新高趨勢。由於電子股牽涉的科技技術高深莫測,且景氣與訂單轉變的速度太快,並不容易掌握。因此,選擇有能力研究,產業趨勢容易判斷的非電子股入手,並以股價創新高作為挑選個股的原則之一,反而是我提高勝率的關鍵。

以今年成功波段操作的寶雅為例,就是從生活中看見的投資機會。當時發現寶雅還原權息值的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判定未來可能具成長趨勢,便進一步深入研究。那 時寶雅不僅營收、獲利持續成長,以經營階層預估二○二三年展店至四百家的速度來看,股價還有向上的動能,便於去年十一月重押。

而在投資期間,也做足財務基本面研究,甚至跑去寶雅分店與賣場人員閒聊,了解人事管理;最後,從「靠北寶雅」社團的留言中,感覺到內部人才培育,恐跟不上規畫的展店速度,才選擇在今年六月獲利了結,報酬率逾七成。

第二課:大盤回檔時,操作應轉趨保守。從生活中挑股,搭配股價創新高的趨勢選股,也有失靈的時候。

從聚陽的營收、獲利及線形來看,皆符合選股的標準,但因為「覆巢之下無完卵」,行情出現大回檔時,創新高的趨勢將不再適用,操作上反而該轉趨保守。

因此,現階段的策略,是靠小部位的現股來維持盤感,其他部位則尋找可放空的個股,同時買進價格相對有保護的可轉債,因應未來的風險變化。

近期以來買進的個股則有皇田(九九五一)、F-永冠二(一五八九二)、東陽一(一三一九一)等,其中F-永冠二、東陽一就為可轉債的形式。

例如:F-永冠(一五八九),以近四季獲利估算,目前本益比約在十六倍,主要產品應用在能源產業,在全球提倡廢核、支持潔淨能源之下,整體產業趨勢持續往 上。不過由於股價位於相對高檔,且大盤走勢不明朗,因此我不買現股而是買F-永冠的可轉債,也就是永冠二,作為穩健的操作策略。

最主要原因,在於未來兩到三年仍看好環保、節能趨勢,但全球經濟後市難以預測,如果以可轉債介入,即使未來大盤急轉直下,兩年後也可行使賣回權,與目前價格差異不大,操作風險較低。

至於東陽一,明年一月三日有十億元可轉債到期,最後轉換日在今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換言之,若股價能在這之前拉高至轉換價四十二.五元,吸引可轉債持有者轉換股票,就有機會不必償還十億元。

尤其,東陽近五年業績佳,看好明年展望,未來一個月公司派應有意願作多,以目前股價三十九.一元,距離目標僅剩八%左右。

汽車窗簾 較不受紅色供應鏈衝擊且從公司帳上現金來看,操作可轉債的違約風險低,即使股價最後沒有達到轉換價,利用可轉債特性,也可拿回合約金額,作為下檔保護。

至於汽車窗簾大廠皇田,所處的汽車零組件產業封閉,在認證標準嚴格、進入門檻高之下,較不受紅色供應鏈威脅。且車用窗簾的全球產值不大,全球僅德國大廠BOS,以及日系的ASHIMORI為主要競爭對手,隨著近年獲利的大幅成長,後市也值得關注。

不過,不同於過去重壓單一個股,近期已降低持股水位,當主要市場氣氛轉變,且作多屢次失利時,反而要更謹慎地操作。(黃瑋瑜)

2015台股代表作:

寶雅投報率70%

2016口袋名單:

皇田

追蹤理由:產業進入門檻高,不受紅色供應鏈威脅。

永冠二

追蹤理由:看好未來環保、節能趨勢,並以可轉債作為下檔保護。

保守以對,只看強勢產業陳喬泓:搭復甦順風車 首選美國概念股從歷史經驗來看,每逢八年台股就會有一次劇烈的崩盤,像是二○○○年科技泡沫、二○○八年次級房貸,明年又到八年一次的循環,是否會有意想不到的黑天鵝?因此,我在操作上會更加審慎與保守。

就明年展望來看,美國甫公布第三季GDP成長率,表現優於預期,十二月升息機率還是很大,倘若美國溫和成長的態勢不變,則可尋找與美國景氣連動的個股。

例如福興(九九二四),是全球最大的門鎖代工製造商,維持二十年以上年年獲利,加上負債比低、原物料處於低檔,有利毛利率拉高。

近期受惠美國房市復甦,出貨呈現成長,從第三季財報來看,毛利率也顯著提升,未來若美國房市趨勢不變,也可加以布局。

現階段的投資方法,還是以選股為主,尋找產業趨勢強勁,且屬於該產業的佼佼者。未來走勢屬於強者恆強,只要確定公司未來成長性、獲利符合預期,且本益比在合理區間,即可買進。

今年操作獲利最高的豐泰(九九一○),是我在去年二月買進的,足足放了一年多,到今年八月才因漲多而減碼。當初是因為運動休閒風潮盛行,路跑人數大增,看好台灣球鞋代工廠商機,因而發現豐泰不僅獲利逐年攀升、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更維持二○%以上,遂進場布局。

當時預估豐泰今年稅後每股盈餘可達七元,於是在七十元附近陸續進場,本益比僅十倍左右;而在今年股價漲到一八○元時,搭配本益成長比(PEG)計算合理股價,出脫持股八成,獲利一倍以上。

展望明年,還是要回歸基本面,個股若便宜、有價值,就可進場布局。像是儒鴻(一四七六),機能服飾仍屬長多格局,今年第三季獲利超乎市場預期,全年EPS有機會達到十六元。但由於漲幅已高,即使公司未來具成長性,建議還是要等到股價拉回時買進。

而在配置上,雖然集中持股的威力較大,但相對風險較高,若投資人研究的時間不多,還是建議持有一籃子股票,降低投資風險。

篩選績優股,回檔再進場雷浩斯:避險掛帥 增持民生消費類股台股指數在區間震盪,但趨勢正確、業績佳的個股,股價也一漲不回頭,使得現階段的選股難度相對較高。不過,明年一月有總統大選,加上預估 的經濟成長率不會太好,大盤修正的可能性大增,一旦績優股隨著指數下跌,反而是進場撿便宜的好時機。

因此,目前已先篩選三至四十檔的追蹤清單,儘管無法準確預估明年指數走勢,但只要做好事前準備,包括財報的數據分析、新聞的摘要與簡評等功課,一旦明年台股大跌,就可依照公司體質分批進場,且跌越多、買越多。

像精華(一五六五),營運最壞的情況已過去,受惠於日本客戶回溫、新增中國OEM客戶,營收可望持續復甦,未來業績仍有成長潛力。且隱形眼鏡發展雖漸趨成熟,但仍屬侵入性醫療器材,具有較高的進入門檻,目前競爭壓力不大,且不同國家認證標準不同,未來成長性持續看好。

伺服器滑軌廠川湖(二○五九),今年業績表現亮眼,隨網路需求提升帶動伺服器導軌需求,整體業績還能再提升,尤其公司拉高高階產品營收比重,未來毛利率有機會持續走高,惟目前股價已高,修正後再進場較安全。

食品、電信股 較不受景氣影響其他如晶圓代工廠台積電(二三三○)、機殼廠可成(二四七四),居產業龍頭地位,股價跌深時,也是不錯的進場時機。

而明年與今年我自己操作策略不同的地方,在於明年會增加防禦型個股的比重。主要是因為大環境不佳時,逆勢成長的個股也會減少,因此除了上述看好具成長力道 的個股,也會增加民生必需消費族群,作為防禦型配置。像是食品、電信、公用事業類股等,業績不受景氣好壞影響,也不易出現經營危機,如崑鼎(六八○三)、 中華電(二四一二),若股價下跌兩成左右,就會考慮分批買進;比重的配置方面,還是會以成長型為主,防禦型為輔。

整體來說,布局明年台股只有一個原則,就是挑選基本面好的公司,並耐心等待回檔時的進場時機,若是擔心大盤修正幅度大,投資人也可利用T50反(○○六三二R)作為避險策略,在新的一年繼續持盈保泰。

台股高點,可望出現在第三季陳榮華:穩健布局 從四大趨勢下手二○一六年上半年景氣預估不會太好,包括出口連九黑、經濟成長率「不保一」,以及半導體庫存調整等,景氣難有起色。尤其一月總統大選後,面臨的政策不確定性、國安基金退場等,將成為市場一大利空因素。

因此在指數區間,上半年可能會再次修正至十年線附近;下半年則預期會有蘋果新機iPhone7的拉貨效應,高點有機會出現在第三季。

在國際經濟方面,美國的重要經濟指標時好時壞,未來景氣動向不明朗,但若從近期美元指數走勢強勁來看,十二月聯準會的升息機率相當高,一旦美國升息,市場不確定因素消失,反而可視為利空出盡。

在台股布局方向,建議可從四大趨勢產業著手,再搭配「三低」及「三成長」標準選股。首先,下屆總統、副總統參選人蔡英文、陳建仁積極提倡的生技醫療產業, 題材將持續發酵;其次,明年有巴西奧運盛事,運動休閒題材將持續為市場主流;第三,進入門檻高,不受紅色供應鏈衝擊的汽車零組件,逢低可留意;最後則是蘋 果供應鏈族群,預期iPhone7將會有大幅度改款,相關族群後市仍可關注。

在操作上,選股方向則建議從趨勢產業下手,並尋找「三低」:低股價、低基期、低股價淨值比的個股布局,即使明年選後國安基金退場,但因基期低、股價低,回檔修正時仍相對抗跌。

財報「三成長」股 擁長多格局除此之外,也可從第三季財報中,找到符合明年四大趨勢,且同時毛利率、營益率、獲利率皆上揚的「三成長」個股,搭配股息殖利率五%以上的下檔保護,儘管短期大盤遇系統性風險,也不怕持股套牢,反而可耐心等待股價回升,進而抓到長期趨勢。

像是同亨(五四九○),今年獲利較去年明顯成長,尤其在行動支付的長期發展趨勢下,明年相關需求仍強勁,預估明年稅後EPS可達五.五元,且近五年配息率高達九成以上,可作為進場的下檔風險保護。

至於百和(九九三八),受惠美國運動休閒風潮興起,今年獲利大幅攀升,表現不俗,股價也一路走高,至今漲幅超過七成。由於明年度受惠奧運題材,業績有機會再持續增溫,倘若股價回檔修正,會是不錯的介入時機。

撰文 / 黃瑋瑜、歐陽善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60

王剛、沈南鵬、包凡、吳聲、朱嘯虎五位大佬,告訴你如何過好 2017 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9/160591.shtml

王剛、沈南鵬、包凡、吳聲、朱嘯虎五位大佬,告訴你如何過好 2017 年
真格基金 真格基金

王剛、沈南鵬、包凡、吳聲、朱嘯虎五位大佬,告訴你如何過好 2017 年

很多時候,聽聽“過來人”的分享,也會有一些醍醐灌頂的收獲。

本文系真格基金(微信ID:zhenfund)授權i黑馬發布

有人說,創業是一件“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小概率事件。即使聽過很多道理,也不一定能在創業這條路上走明白。

對創業者來說,如何才能過好 2017 年?不妨聽聽他們的真誠建議。

王剛:賭對了風口,更賭對了人

滴滴的啟示

7

傳統公司走對一個模式,用一個核心能力就能火五到十年,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你想在三、五年內走完別人十幾年的路,想跟 Uber 競爭,僅靠單一的核心能力是不夠的。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好公司要有多個維度的競爭優勢,因為這是一場綜合實力的PK,需要沈澱出能夠適應外部環境迅速變化帶來的企業文化,何為企業文化?文化是企業在充分的市場競爭當中,整個團隊沈澱下來的一種狀態,這個狀態並不是一層不變的。要沈澱出能支持你走得很遠的東西。 

眾所周知,阿里的文化很強,騰訊組織進化的也非常好,但是滴滴並沒有完全照抄阿里的價值觀。只取了其中的的兩條,激情和擁抱變化。

創業是一場持久戰,投資也是。不能心存浮躁和僥幸,來日方長,讓時間成為你的朋友。如果創業的動機不純,帶著投機的心態來的,我們的心會很苦,因為,創業是沒有速成班,成功是需要熬的。

不喜歡把時間花在現象上,盡量研究規律,希望能研究規律的規律。

非現象級的剛需的事情才是我們要投資的事,能夠建立護城河的公司才是我們要尋找的公司,能夠穿越 N 個周期的而不死的鋼鐵俠才是我們要尋找的 CEO。

沈南鵬:給創業 CEO 的四點建議

定戰略 重產品 帶團隊 算好賬

8

作為 CEO,你要在創業第一天就做好心理準備和技術儲備。要想到,如果巨頭進入這行業,你會如何應對?這里有戰略的選擇問題。2008 年,京東面對的是市場上已經有發展巨大的電商平臺,劉強東選擇了自營電商的道路。那時候還沒有一家公司,包括線下零售商,能夠真正在供應鏈、倉儲和配送這幾件事上都做好,但事實證明他這個與眾不同的戰略選擇是正確的。

CEO 肯定也是產品經理。團隊負責執行,但 CEO 應該深度介入並參與,幫助團隊打磨產品。

我傾向於找年輕人培養,他們可能沒那麽多經驗,不一定非得是頂級 MBA或投行或咨詢出身,但要有想法和好的商業感覺,與團隊的核心創新理念吻合,再讓他們和公司一起成長。

我覺得至少有兩個數字是大部分公司都必須關註的。第一個是毛利率,決定了一家公司有沒有真正的議價能力或者定價實力,這是 CEO 需要關註和保持敏感的一個數字。第二個數字是單位經濟(unit economics)。

包凡:中國創投產業向何處去?

割據 分裂 合並 統一

9

過去的幾波浪潮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創新驅動,而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商業模式怕就怕在,你只要被巨頭摸清楚底細,你能幹,它也能幹,拼到最後就是拼資源,優勢自然又回到了巨頭手中。

我預感未來幾年內,人工智能、大數據、包括生命科學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會使得技術創新真正成為中國當前“破局”的關鍵,這對於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是好事。

國內 A 股市場套現很方便,上市公司流動性比在美國方便許多,這是一些人希望看到的。對於創業者而言,你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公司更適合在哪個市場發展,能讓公司做到資源配置最優的市場才是好市場。

其實追問到靈魂深處,每個人想要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但正是人們所追求的終極目的存在差異,才使得那些優秀的公司結束對抗、產生合並的可能。在選擇投資人的時候,應該更多地為公司長期的戰略規劃做準備,而不是盲目去擡高自己的估值。

吳聲:一切商業皆內容,一切內容皆IP

四段論 造物方法

10

偉大的運營,並沒有 C2C、B2C 的優劣之分,關鍵在於有沒有真實的、流淌進心靈的內容,能在一瞬間打動你的用戶。

內容體系構建的本質並不是純粹的文案輸出,在做內容體系構建之前,你需要完整地梳理清楚你的戰略和商業模式。

要通過內容體系的構建來梳理產品和用戶的關系,進而完成營銷、市場和品牌體系的構建。直播也好,短視頻也罷,重點是找到我們的稟賦,去洞察新的生活方式→發現新的場景→創意地運用新平臺和技術進行呈現→定義新品類。在這個四段論里,要讓內容流淌進人心,讓企業擁有魅力人格,從而基於這種品牌和輸出與用戶的情緒形成廣泛和持續的共振。

今天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內容力。是基於用戶眼球的爭奪,內容是性價比最高的流量,承載的是新客獲取、老客留存、品牌建設與提升的諸多功能集合,我們要借助微信+、頭條+、短視頻+、直播+、VR+抓緊形成內容生產與分發的能力。

眼下這些品牌機會,我用「造物方法」把它們歸為四個維度:眾籌感、儀式感、溫度感、卷入感。每一項都指向用戶獲取、運營、留存、複購。為什麽你在機場買的零食就是手信、好好的筆記本叫做手賬、捏兩盤泥就成了手作?因為它們經歷了儀式、提高了溫度、卷入了記憶、註入了感情。

朱嘯虎:如何在下一個風口中殺出血路?

節奏 價值 口碑 

11

我一直覺得風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很多歷史積累的基礎上。

千萬不要去賭這次的時間點——我們要看到數字,證明這個時間點是真的快到了以後再出手。做的太早很容易成為先烈,即使你熬到了風口來了以後,這個風口也不是你的,比如很多公司做得比滴滴早,他們也熬到了風口來的時候,但思維、DNA 已經不適合那個風口。

就近,從大的風口來說,我覺得唯一可以預測的就是人工智能。

對於創業者來說,需要關心的是商業模式是否成立,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解決什麽問題,不能只想到一個概念,而是要清楚想解決什麽問題、給用戶提供什麽價值。如果一個 CEO 連這個問題都回答不清楚,那這個公司肯定是沒有希望;同時要對創業的節奏、融資的輪次把握好。

真正好的產品一定會獲得強口碑傳播,像滴滴、映客都是這樣。早期用戶不是補貼換來的,任何一個需要去補貼的用戶都是偽需求,不是剛需。我們只喜歡用一種補貼,就是靠補貼來清場。當初滴滴打代駕、打拼車就非常典型的案例,靠資金優勢來擠壓市場,用補償去清場。

投資人到底在關心什麽事情?我覺得投資人非常關心毛利的變化趨勢——毛利可以低,但是要有提高的潛力。這反映了企業到底有沒有給用戶提供價值,如果你給用戶提供的是真正有價值的,那毛利率是可以提高的,總有一天會覆蓋上你的成本。

投資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48

王剛、沈南鵬、包凡、吳聲、朱嘯虎五位大佬,告訴你如何過好 2017 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9/160591.shtml

王剛、沈南鵬、包凡、吳聲、朱嘯虎五位大佬,告訴你如何過好 2017 年
真格基金 真格基金

王剛、沈南鵬、包凡、吳聲、朱嘯虎五位大佬,告訴你如何過好 2017 年

很多時候,聽聽“過來人”的分享,也會有一些醍醐灌頂的收獲。

本文系真格基金(微信ID:zhenfund)授權i黑馬發布

有人說,創業是一件“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小概率事件。即使聽過很多道理,也不一定能在創業這條路上走明白。

對創業者來說,如何才能過好 2017 年?不妨聽聽他們的真誠建議。

王剛:賭對了風口,更賭對了人

滴滴的啟示

7

傳統公司走對一個模式,用一個核心能力就能火五到十年,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你想在三、五年內走完別人十幾年的路,想跟 Uber 競爭,僅靠單一的核心能力是不夠的。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好公司要有多個維度的競爭優勢,因為這是一場綜合實力的PK,需要沈澱出能夠適應外部環境迅速變化帶來的企業文化,何為企業文化?文化是企業在充分的市場競爭當中,整個團隊沈澱下來的一種狀態,這個狀態並不是一層不變的。要沈澱出能支持你走得很遠的東西。 

眾所周知,阿里的文化很強,騰訊組織進化的也非常好,但是滴滴並沒有完全照抄阿里的價值觀。只取了其中的的兩條,激情和擁抱變化。

創業是一場持久戰,投資也是。不能心存浮躁和僥幸,來日方長,讓時間成為你的朋友。如果創業的動機不純,帶著投機的心態來的,我們的心會很苦,因為,創業是沒有速成班,成功是需要熬的。

不喜歡把時間花在現象上,盡量研究規律,希望能研究規律的規律。

非現象級的剛需的事情才是我們要投資的事,能夠建立護城河的公司才是我們要尋找的公司,能夠穿越 N 個周期的而不死的鋼鐵俠才是我們要尋找的 CEO。

沈南鵬:給創業 CEO 的四點建議

定戰略 重產品 帶團隊 算好賬

8

作為 CEO,你要在創業第一天就做好心理準備和技術儲備。要想到,如果巨頭進入這行業,你會如何應對?這里有戰略的選擇問題。2008 年,京東面對的是市場上已經有發展巨大的電商平臺,劉強東選擇了自營電商的道路。那時候還沒有一家公司,包括線下零售商,能夠真正在供應鏈、倉儲和配送這幾件事上都做好,但事實證明他這個與眾不同的戰略選擇是正確的。

CEO 肯定也是產品經理。團隊負責執行,但 CEO 應該深度介入並參與,幫助團隊打磨產品。

我傾向於找年輕人培養,他們可能沒那麽多經驗,不一定非得是頂級 MBA或投行或咨詢出身,但要有想法和好的商業感覺,與團隊的核心創新理念吻合,再讓他們和公司一起成長。

我覺得至少有兩個數字是大部分公司都必須關註的。第一個是毛利率,決定了一家公司有沒有真正的議價能力或者定價實力,這是 CEO 需要關註和保持敏感的一個數字。第二個數字是單位經濟(unit economics)。

包凡:中國創投產業向何處去?

割據 分裂 合並 統一

9

過去的幾波浪潮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技術創新驅動,而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商業模式怕就怕在,你只要被巨頭摸清楚底細,你能幹,它也能幹,拼到最後就是拼資源,優勢自然又回到了巨頭手中。

我預感未來幾年內,人工智能、大數據、包括生命科學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會使得技術創新真正成為中國當前“破局”的關鍵,這對於不管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是好事。

國內 A 股市場套現很方便,上市公司流動性比在美國方便許多,這是一些人希望看到的。對於創業者而言,你們需要看清楚自己的公司更適合在哪個市場發展,能讓公司做到資源配置最優的市場才是好市場。

其實追問到靈魂深處,每個人想要的東西是不一樣的。但正是人們所追求的終極目的存在差異,才使得那些優秀的公司結束對抗、產生合並的可能。在選擇投資人的時候,應該更多地為公司長期的戰略規劃做準備,而不是盲目去擡高自己的估值。

吳聲:一切商業皆內容,一切內容皆IP

四段論 造物方法

10

偉大的運營,並沒有 C2C、B2C 的優劣之分,關鍵在於有沒有真實的、流淌進心靈的內容,能在一瞬間打動你的用戶。

內容體系構建的本質並不是純粹的文案輸出,在做內容體系構建之前,你需要完整地梳理清楚你的戰略和商業模式。

要通過內容體系的構建來梳理產品和用戶的關系,進而完成營銷、市場和品牌體系的構建。直播也好,短視頻也罷,重點是找到我們的稟賦,去洞察新的生活方式→發現新的場景→創意地運用新平臺和技術進行呈現→定義新品類。在這個四段論里,要讓內容流淌進人心,讓企業擁有魅力人格,從而基於這種品牌和輸出與用戶的情緒形成廣泛和持續的共振。

今天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內容力。是基於用戶眼球的爭奪,內容是性價比最高的流量,承載的是新客獲取、老客留存、品牌建設與提升的諸多功能集合,我們要借助微信+、頭條+、短視頻+、直播+、VR+抓緊形成內容生產與分發的能力。

眼下這些品牌機會,我用「造物方法」把它們歸為四個維度:眾籌感、儀式感、溫度感、卷入感。每一項都指向用戶獲取、運營、留存、複購。為什麽你在機場買的零食就是手信、好好的筆記本叫做手賬、捏兩盤泥就成了手作?因為它們經歷了儀式、提高了溫度、卷入了記憶、註入了感情。

朱嘯虎:如何在下一個風口中殺出血路?

節奏 價值 口碑 

11

我一直覺得風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很多歷史積累的基礎上。

千萬不要去賭這次的時間點——我們要看到數字,證明這個時間點是真的快到了以後再出手。做的太早很容易成為先烈,即使你熬到了風口來了以後,這個風口也不是你的,比如很多公司做得比滴滴早,他們也熬到了風口來的時候,但思維、DNA 已經不適合那個風口。

就近,從大的風口來說,我覺得唯一可以預測的就是人工智能。

對於創業者來說,需要關心的是商業模式是否成立,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解決什麽問題,不能只想到一個概念,而是要清楚想解決什麽問題、給用戶提供什麽價值。如果一個 CEO 連這個問題都回答不清楚,那這個公司肯定是沒有希望;同時要對創業的節奏、融資的輪次把握好。

真正好的產品一定會獲得強口碑傳播,像滴滴、映客都是這樣。早期用戶不是補貼換來的,任何一個需要去補貼的用戶都是偽需求,不是剛需。我們只喜歡用一種補貼,就是靠補貼來清場。當初滴滴打代駕、打拼車就非常典型的案例,靠資金優勢來擠壓市場,用補償去清場。

投資人到底在關心什麽事情?我覺得投資人非常關心毛利的變化趨勢——毛利可以低,但是要有提高的潛力。這反映了企業到底有沒有給用戶提供價值,如果你給用戶提供的是真正有價值的,那毛利率是可以提高的,總有一天會覆蓋上你的成本。

投資人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49

【歐美潮話】五位高顏值奧運女運動員

1 : GS(14)@2016-08-07 01:48:02

奧運即將開鑼,除了要緊貼刺激的賽事外,運動員英姿一樣吸引觀眾眼球!當大家認為運動型女生很強壯、又不施任何胭脂水粉的話就大錯特錯,自從運動品牌起用運動員代言,為顧及美麗與力量並重的形象,她們都會略為化妝上場,揮灑汗水之餘看起來更精神,下列五位參與里約奧運會的女運動員,一舉手一投足都散發自信,留意她們的同時不忘為她們打打氣。



Kelsey Robinson(左)Leryn Franco(右)


1. Melanie Adams(撐竿跳)曾參與上屆倫敦奧運會的澳洲撐竿跳選手Melanie Adams早前已獲得兩次全國冠軍,她憑着美貌及健康身材,不時接下模特兒工作,更希望可成為環球小姐。2. Ana Ivanovic(網球)塞爾維亞網球選手 Ana Ivanovic現於世界排名第六,於03年轉為職業網球員,參與兩次奧運,曾獲女單世界排名第一位,有聞她去年成績下滑,且看今年會否回復水準。3. Kelsey Robinson(排球)笑容甜美,年紀輕輕的美國排球選手 Kelsey Robinson擁有六尺二吋模特兒身高,只有24歲的她這次將會是她首次參與奧運會。4. Camille Leblanc-Bazinet(舉重)猜不到樣貌標緻的Camille Leblanc-Bazinet原本是加拿大舉重全國冠軍,訓練得一身肌肉,展現女性的強大力量。5. Leryn Franco(標槍)巴拉圭標槍選手 Leryn Franco已參加過三屆奧運會,她既是模特兒、演員和職業運動員。記者:畢慧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04/197217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4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