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招商局三度辉煌:民族的终究是世界的


From


http://www.21cbh.com/HTML/2009-9-28/HTML_YRDXPSIXSS69.html


站在香港新界的元朗和流浮山畔,隔海对岸的深圳南头半岛南高宽北低窄,形似出洞的蛇头,东侧山嘴,像张开的蛇口,1979年,就在蛇口这片10.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走过107个年头仍残存于香港的招商局越过海峡踏浪而来。

在这条海峡连成的两岸,招商局重拾百年前中国民族企业家之梦,重新探索民族工商业振兴之路。

时至2009年,招商局掌管资产万亿,形成我国最复杂的市场化、多元化企业航母之一,而这家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世纪企业再一次历经“危与机”并存的时代挑战。

这家传承洋务运动以来“立足港澳、背靠内地、面向海外、多种经营、买卖结合、工商结合”24字经营方针的老央企,走过漫长的市场化与多元化征途,在“新的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战略实施进程中,“专业化”与“国际化”又被前所未有的摆到了显要战略位置。

市场化轨迹

1950年,目睹了77年战火纷飞的中国近代史,香港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作为洋务运动的唯一血脉得以保留。

彼时蛰居香港的招商局更像是一个办事机构。而在经营上,如果有船到香港,船上的人需要蔬菜、水,招商局就把东西送到船上,收取手续费。

至于组建中国近代第一支商船队、开办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电报局、修建第一条铁路等,诸多中国工商业史上辉煌的第一成为招商局遥远的回忆。

1978 年,招商局“第29代掌门人”袁庚赴港主持工作,其重任是争取5-8年将招商局发展成综合性企业。1979年7月份,蛇口工业区响起填海建港的开山炮,将 招商局推入了新中国工业大潮最前端。到1997年底,招商局下属各种参控股企业已经超过了200家,资产超过500亿港元,投资产业分散在数十个领域,管 理架构形成了复杂的多级主体。

但1996年开始,长期以来形成的资产结构不合理、战线拉得长、投资规模大、管理跟不上、盈利能力不强、资本流动性差、不良资产包袱沉重、还债压力大等所有国有企业多元化征程中遭遇的问题,招商局一个也没躲过!

随后招商局进行艰难的资产剥离和债务重组历程。

专业化重塑

“企业多元化可以规避行业风险,但规避不了系统风险。”这是招商局董事长秦晓的观点,他主张招商局走专业化道路,“把招商局的每家公司都做成专业化公司。”

秦晓的解决方案是,总部集权、决策民主、利润上缴总部、统一支配资源和投资权回收。在具体实施策略上,秦晓选择了以上市公司为资本平台来进行整合。

到2003年,招商局基本确立了交通基建、金融地产、物流作为四大核心产业,成为此后“再造招商局”的核心力量。

2006年底,招商局集团各项指标与3年前相比翻了一番,有的增幅高达160%以上,实现了“再造一个招商局”的目标。

2007年,招商局顺利迈出国际化第一步,首站是越南。“我们会一步步往海外拓展,下一步我们对东南亚地区和欧洲比较感兴趣。”秦晓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3

避免追高殺低 三度致富、三度賠光的震盪人生 因破產苦果領悟的穩定獲利鐵則

20108-30 TTW




以「八敗人生」等金融小說開創出自己文學道路的吳英魁(筆名鬼股子),原是一家上市公司總經理,曾在股市與期貨市場輝煌過,也曾三次破產失意過。

如今走出「追高殺低」魔障,走出人生挫敗的陰霾,過程與小說一樣地精采。

撰 文·謝富旭 攝影·林煒凱二十六歲當上台灣上市公司最年輕的總經理、二十九歲公司破產下市、還因違反《票據法》而鋃鐺入獄,三十一歲出獄後在股市東山再起 賺到三億元身價,三十五歲時再因股市操作失利而家產盡失??。這是怎樣的人生?主角吳英魁,自稱這樣的人生叫「八敗人生」。

比股市還震盪的人生起伏

經歷過人生數次大起大落、財富驟增暴跌,但吳英魁的心從未冷卻過。聊起數年前過世的愛人,他老淚縱橫不能自已;談起從小與他疏離現已長大成人的子女,也不禁黯然神傷。

可 能是這種豐富的情感,使吳英魁寫出《八敗人生》、《龍騰中國》、《決戰中環》等多部膾炙人口的商業金融小說。他以筆名「鬼股子」發表的小說,不僅有驚心動 魄的金融市場對決場面,有陰險機詐的商戰人性刻畫,更有纏綿的兒女情長,文學與娛樂價值兼具,可說是華人圈目前最受矚目的商業金融小說作家。

擅長在小說中描寫金融市場曲折詭譎的吳英魁,在現實金融市場的操作情況又是如何?頗讓他的書迷們好奇。他坦言道,他一輩子在金融市場打滾,大體而言可說是「九勝一輸」,儘管輸的次數少,但每次輸都極為致命,生命中僅有的三次股市操作大輸,都讓他付出傾家蕩產的代價。

吳英魁出身商人家庭,父親經營銅合金生意,後來跨足電線電纜市場,搭上台灣一九七○年代經濟起飛建築業榮景而致富。吳英魁接班時,更一舉把公司推上市。公司名為新豐電線電纜,股市代號為一六○四(現已下市)。吳英魁也以二十六歲之姿,成為當時台灣最年輕的上市公司總經理。

新豐上市沒幾年,遇到十信風暴。加上台灣經濟也因十信風暴陷入蕭條,在訂單減少情況下,新豐財務惡化股價大跌。吳英魁為了挽救公司股價,向金主借錢展開護盤,最後仍無力挽回頹勢,而他也因違反《票據法》而入獄。

一 次又一次 致富後賠光一九八七年,《票據法》刑責廢除,吳英魁坐了一年多的牢後提早出獄。他憑著股市操作的豐富經驗,被延攬入大信證券,後來還出任該證券公司總經 理。因為操作績效卓著,再被挖角進入投資公司擔任投資總監一職,短短二年內,吳英魁身價累積至三億元,並在天母購置豪宅,出門以賓士車代步,再度重回上流 社會。

八九年,某家上市電子公司董事長找上他密謀拉抬股價,希望藉此逢高出脫部分持股。當時大盤正走多頭,吳英魁金主圈人脈豐沛,加上他自有的三億元資金,以及公司派的配合,他認為十拿九穩。

在 股價拉抬初期頗順利,該檔電子股從六十幾元價位一路上漲至百元以上,並吸引市場散戶的目光紛紛加入追逐行列。吳英魁隨著股價一路走高,一路加碼,資金不足 時,不僅把房子、車子拿去抵押,還向金主借錢吸納籌碼;就在離目標價僅有一步之遙時,中國爆發學運,打亂了所有的布局。

八九年六月四日,中國軍方派出坦克鎮壓學運,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隔岸的台股也大受衝擊,股市在「六四」事件後開始恐慌性下跌,吳英魁在該檔電子股的部位,每天以數千萬元的金額在損失之中。

台 股暴跌數日後,吳英魁深怕槓桿操作部位會演變成天文數字的負債,趁著股市止穩反彈出脫所有持股。這檔電子股最後結算下來,在扣掉還給金主的錢後,吳英魁原 本投入三億元的資金僅剩三萬多元。當天晚上,他與朋友把這三萬多元在北投一家酒店唱那卡西全部花光光,他再度一無所有。

在股市賠光家產後,吳英魁跟在父親以前的舊識旁邊,再度做起老本業——銅材買賣生意。有一次,他把一批銅材運到中國廣東省販賣時,無意中接觸到了銅期貨市場。剛開始他以少量的資金操作銅期貨,賺了一些錢,使他對金屬期貨產生濃厚興趣。

他 開始鑽研中國銅期貨市場,慢慢加大投資部位,賺多賠少的交易不僅讓他財富再度快速累積起來,也讓他倍中國某金屬加工國營企業延攬為公司期貨交易部的操盤 人。短短不到五年的時間,吳英魁已成為中國銅期貨市場的實戶,在一九九五年時,他的資產突破二億元,重新嘗到財富的滋味。

九五年時,全球銅期貨交易市場風雲四起,準備展開一場史上最激烈的期銅多空對決。代表多方的,是從八○年代,就主宰全球期銅交易的日商住友金屬集團期貨交易部操盤手濱中泰男。

而以量子基金操盤人索羅斯為首的西方避險基金集團,看到銅期貨被日本財團長期刻意拉抬已經偏離基本面,於是布下空單企圖「狙擊」。兩大集團展開多空對決,在幾次慘烈的交戰後,濱中泰男居於上風。

吳 英魁回憶,「濱中有『五趴男』之稱,因為他掌握全球至少五%的銅期貨交易量,那一役,我選擇站在濱中那邊,全力作多銅期貨!」然而,就在索羅斯等人與濱中 交手後數次敗陣,傳出準備退守之際,吳英魁順勢加大作多部位。但卻料想不到,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與倫敦商品期貨交易所,竟連手對住友金屬展開調查, 引爆銅價暴跌。銅期貨價格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內從一公噸三千美元暴跌至一千七百美元,吳英魁財富短短一個月內蒸發二億元,令他再度元氣大傷。

九五年在銅期貨投資大傷,時隔十五年後,吳英魁迄今仍為恢復元氣。他自承:「目前吃喝不愁,但與昔日已不可同日而語。」經歷數次追高殺低的慘痛投資教訓後,操作上,他以兩個方法避免重蹈覆轍。

痛定思痛歸納出穩定獲利原則首先是,不要貪,嚴控資金配置,有賺就先抽身,不再全部梭哈。比如說當投資人的投資本金是五百萬元,如果出現五十萬元獲利,就先把五十萬元抽出,用原本的本金繼續操作。吳英魁說自己老了,一隻腳已經踩進棺材裡,無法再承受一次傾家蕩產的打擊。

第二點則是不要急,等確認訊號出現再出手。

目前擔任中國某家期貨公司投資總監的吳英魁,在操作上以KD指標為主。他的操作原則是:KD出現黃金交叉,作多;KD出現死亡交叉,作空。

不過,吳英魁提供避免追高殺低的小撇步是,當KD出現黃金交叉時,不要急著出手,待下一盤的收盤價仍沒有低於黃金交叉點再買進。

同理,出現死亡交叉時,待下一盤收盤價沒有高於死亡交叉點再作空。這樣作雖使獲利減少一些,不過,卻可避免陷入經常出現的假黃金交叉與假死亡交叉的陷阱中,減少追高殺低的錯誤。

吳 英魁目前投資重心放在中國,利用KD值操作,他避開了○八年崩盤與今年一月以來的劇烈修正。他提醒,從滬深三百指數的月KD值觀之,中國股市已經整理告一 段落,並在七月出現黃金交叉;如果八月滬深三百指數沒有跌破七月收盤價二五六二點,代表黃金交叉得到確認,中國股市即將展開一波上升行情。

「我會選擇買進中國一些龍頭股與作多滬深三百期指,至於台灣的投資人則可投資中國基金搭上這波列車。」他建議道。

吳英魁

出生:1953年

現職:中國某期貨公司投資總監經歷:新豐電線電纜(已破產)總經理,大信證券總經理吳英魁避免追高殺低2 心法1.不要貪,嚴控資金配 置,有賺就先抽身比如說當你的投資本金是500萬元,如果出現50萬元獲利,就先把50萬元抽出,用原本的本金繼續操作。

2. 不要急,等確認訊號 出現再出手舉例:鴻海(2317)月KD值在2008年8月時,出現一個因跌深反彈的月K穿過月D值的黃金交叉,不要急,最好等9月鴻海收盤價能高於8月 收盤價160元時再進場。9月鴻海股價再破底,收112元,代表8月是「假交叉」。如果貿然進場將蒙受重大損。

同樣是鴻海,在去年3月出現月KD黃金交叉,3月收盤價為76.7元;4月收盤價為95元。確認後,可進場。月KD、周KD與日KD則可分別套用在長、中、短期的操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46

山鋼收購日鋼三度延期

http://www.21cbh.com/HTML/2011-2-22/yOMDAwMDIyMTYyOA.html

原定2月底完成的山東鋼鐵集團(簡稱「山鋼」)對日照鋼鐵集團(簡稱「日鋼」)的收購或將再度延遲。

2月21日,本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由於雙方在資產價格評估上無法達成一致,加之山鋼無法拿出充足的收購資金,山鋼與日鋼已經暫停重組談判。山鋼企圖吞併日鋼的計劃也變得撲朔迷離。

本報記者還瞭解到,作為山東省政府推動的重組事件,山鋼重組日鋼一直被當做「國進民退」的典型案例之一而備受爭議,企業間重組意願也不強。

有消息還稱,之前已經做好撤離準備的日鋼掌門人杜雙華近日表示,工作重點由重組評估轉向生產經營並制定日鋼未來5年發展規劃方面。

第三次延期

2月21日,日鋼黨委書記廖海亭向記者表示:「到2月底還有這幾天肯定完不成了。肯定要延期。」但他否認談判已經終止的說法。

日鋼相關人士透露,談判終止與日照市主要領導的人事變動有關。此前有當地消息人士介紹,在山鋼收購日鋼的談判中,日照市政府發揮著重要作用,並從中斡旋希望杜雙華退出日鋼後轉投日照港建設。

但日照市市長趙效為於2月1日辭去日照市市長之職,出任山東省政協副秘書長,繼任的代市長李同道尚需進一步調研來接手談判。但廖海亭否認了投資日照港的傳言。

由於已經是第三次推遲收購,對於外界推測收購最終將不了了之的說法,日鋼方面表示,畢竟事關山東省鋼鐵行業的產業佈局,畢竟已經談了三年,最終應該有個說法。但用什麼方式、在什麼節點完成重組,現在確實存在很大不確定性。

2010年8月,在山東省的強力推動下,國家發改委將山東省列為鋼鐵產業調結構全國唯一的一個試點省。其中一個主要內容便是山鋼完成對日鋼的收購後,建設日照精品鋼基地。

「但現在也沒有硬性的規定要求說必須在哪個時間段,在某個最後期限前完成重組。」日鋼相關人士說,「現在只能推進著看。」

實 際上,在去年底日鋼全年工作總結會上,杜雙華的講話就已經透露出重組或將延期的端倪。他說:「目前,評估單位中企華已經對我們的企業出具了評估意見。中企 華是我們與山鋼兩家共同選擇的,按照最初的約定,對企業價值的確認以評估單位核算數額為基礎依據,他們出的數對我們有契約效力,並且,從一定程度上講,數 值依據基本上也遵循了省政府提出的市場化要求,依法、公允的大原則基本能夠體現出來,給了我們一個相對客觀的評價。但儘管這樣,這個數字還是沒有能夠完全 體現出我們的市場價值來,對於缺項和低評的問題我們已經做了反映,現在正在等待最後的確認。」

收購價格與「一次性收購」

外界推測,重組難度有兩個方面,一是收購價格,二是能否「一次性現金收購」。

早在2008年11月,山鋼即與日鋼簽署重組意向書及盡職調查方案。

但 就在雙方簽署重組協議的同時,2008年的11月12日和12月1日,杜雙華通過其控股的Happy Sino International Limited分兩次購入香港上市公司開源控股7億股,佔開源控股已發行股本的9.83%,超越開源控股主席胡翼時成為當時最大股東。

今年1月6日,開源控股發佈公告,日照鋼鐵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日鋼集團副總經理出任該公司執行董事,而原執行董事兼主席胡翼時在去年底完成股權轉讓後轉任非執行董事。這意味著杜雙華將逐步接替胡翼時主掌開源控股。

2009 年9月5日,山鋼與日鋼簽署重組協議,雙方以共同向山東鋼鐵集團日照有限公司增資的方式進行資產重組。雙方成立的合資公司在協議簽署後180日內註冊成 立。2010年4月審計結果出爐,日鋼當時的資產為242億元,但杜雙華提出異議,認為其資產至少值280億元,原定180天收購期限由此擱淺。日鋼方面 認為,山鋼收購日鋼畢竟是在一個國家市場化進程的大背景下進行,應當遵循「市場化的原則」在「公允價值」的基礎上進行。

2010年9月,開源控股披露稱,雙方已簽署第二份重組協議,山鋼改為將以一次性收購的方式於當年11月31日前完成對日鋼重組。

12 月1日,開源控股發佈公告稱,山鋼收購日鋼未能在11月底完成,收購將延期至2011年2月底前完成。據當時媒體報導,如果按照評估結果,山鋼如一次性買 斷日鋼淨資產,必須支付約80億元至100億元現金。而此時,山鋼旗下濟南鋼鐵和萊鋼股份貨幣資金總和僅為14億元。資金捉襟見肘成為收購延期的另一個原 因。

2010年日鋼完成鋼產量1236萬噸,材產量1210萬噸,全年實現銷售收入455億元,實現利稅76億元,其中利潤45億元、上繳稅金31億元。

再增新變數

就在雙方在收購事宜上互不相讓的僵局下,杜雙華的「新動作」讓這項收購增加了新變數。

數天前,日鋼與中國五礦營口中板公司在北京簽署協議,由日鋼全面託管營口中板廠並為其日常經營管理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服務」。此前,日鋼和五礦一直保持著密切的業務合作關係,在冶金原材料及鋼材產品貿易等方面有著諸多的業務往來。

2月16日,五礦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同意本公司與日照鋼鐵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旭陽控股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就本公司控股子公司五礦營口中板有限責任公司的管理及重組等事項開展合作。

據 相關人士介紹,五礦營口中厚板公司註冊資本28.98億元,是一家有30餘年中厚板生產歷史的骨幹鋼鐵企業,由五礦集團下屬的五礦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絕對控 股,中厚板年生產能力150萬噸。在中國企業家聯合會和中國企業家協會公佈的中國製造企業500強排序中,2007年該企業名列294位。2007年公司 的銷售收入、利潤、利稅總額均名列遼寧省工業企業前十位。但2008年金融危機後企業出現虧損,營板管理團隊積極努力,做過多種嘗試,但最終沒有從根本上 扭轉不利局面。

業內專家介紹,中厚板多用於造船、工程機械等行業,2007年前由於一次性投資巨大,多為國有鋼鐵企業生產,加之造船等行業需求旺盛,生產中厚板的企業盈利豐厚,但一場金融危機將造船業打入低谷,同時更多的民營企業也開始加入到生產中厚板的行列,目前已形成產能過剩格局。

本報記者瞭解到,此時日鋼託管營口中厚板廠,對杜雙華來講可謂一場及時雨。一是意味著在國有大型央企層面對杜雙華經營管理鋼鐵企業能力的認可;另一方面則將山鋼重組日鋼推到更加尷尬的境地,重組似乎更加漸行漸遠。

不過在告訴記者託管營口中厚板廠消息的同時,日鋼方面謹慎表示:「最終能否收購還不好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9

小情侶三度創業 首度嘗到獲利滋味 點點印在虛擬世界闖出實體商機

2011-2-28  TWM




分享

讓網站一上線就造成轟動

因為,你買的新手錶可以被拍下來上傳到臉書與好友分享,兒子的一歲生日照片透過臉書與親戚分享喜悅,這些動作不再單純只是炫耀,而是讓更多人知道每一刻的生活。「這就是Web 2.0的真義,網路從單向輸入、輸出,演進到了多向互動。」林建宏說。

所 以,他們開始動手製作網站,找設計人才、工程師,「過去我們做書籤網站的經驗,就是利用社群的力量,不停的分享、傳播,網站才會壯大。」因此,在成立點點 印的起步,林建宏與陳函薇就很明確地認知到,點點印不只是替使用者將網路照片實體化,更要營造出一個對社群友善的環境,讓使用者交流、創造出更多小的群 體。

「在點點印的網站上,同樣分享親子照片的使用者,會互相討論;共同擁有攝影喜好的使用者也會群聚,貼出他們最新製作的文庫本。」陳函薇觀察,當點點印的社群功能越完備,被黏在點點印網站上的使用者也就越多。

當 他們首度創業做書籤網站時,累積下來的社群經驗,成了他們打造點點印的深厚根基,「第一次創業,有了很好的名聲,很多人認識黑米書籤,可是,名聲卻無法等 值獲利;第二次創業做影音網站,還是只想到衝流量,想的還是如何賣廣告。」可是當這兩次創業都失敗,他們認知到,廣告不會是網路創業唯一的依歸,「第三次 創業,我們明白網站要有品牌概念,使用要夠簡單,再來就是品質。」於是,社群將炫耀行為發揚光大後,影像實體化的商機無限大,這也是為什麼點點印一上線, 不花一毛錢宣傳,只在噗浪上短短一句話,兩天內就湧進了兩千人,成立一年多營收就破千萬元,會員數達十萬人,連港澳網友都風靡。因為在社群年代裡,「我」 才是社群的核心,炫耀才是社群每日必備。

點點印 www.tintint.com

成立:2009年

創業團隊:林建宏、陳函薇網站類型:照片分享製作網站

員工人數:10人

主要成績:去年營收約1000萬元

成功三祕訣

一、用品質攫獲使用者的信賴,建立品牌形象。

二、打造社群空間,讓使用者愛上點點印。

三、網站使用簡單,所有人都能上手。

賴筱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6

賺十二億人商機 星巴克三度勇闖印度

2011-4-18  TCM




三月最後一天,印度政府公布人口普查初步結果,總人口正式突破十二億,人口與經濟成長速度都緊追中國之後。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由於新增年輕勞動人口大量投入市場,印度正值經濟學家所謂的「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階段,很快就會躋身影響力巨大的國家。

經濟學有一派觀點認為,當人口結構中,適齡勞動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占總人口比率高過須被撫養的人口占比時,有助於經濟發展,這便是一個國家的「人口紅利」。

不少國際企業預見龐大人口紅利所象徵的商機,近來積極布局印度市場,其中不乏曾經兩度退場,如今捲土重來的星巴克(Starbucks)。

年 成長三○%太誘人 這回改採合資方式進攻 一月中,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全球最大連鎖咖啡企業星巴克將再度叩關印度,不過這次它放棄獨資的企圖,改與當地栽種並供應高品質咖啡豆的企業塔塔咖啡(Tata Coffee Ltd)合資。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飲茶國家,星巴克卻越挫越勇,三度叩關,與近年來經濟蓬勃、中產階級興起息息相關。根據市調 單位「Tea and Coffee Asia」,中國和印度躍居亞洲咖啡銷量成長最快的兩大市場,雖然印度的年消耗量相對偏低,但零售規模年年成長,而且每年以三○%速度攀升。

不過,印度市場還有著普查統計不到的特殊性。《華爾街日報》分析這個「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大國」:種姓社會的封閉,讓它保有其迷人面貌,卻也築起文化隔閡;勞動力雖然豐沛可觀,但教育程度落差巨大、天性散漫等主、客觀不利條件,在在挑戰西方人的管理方式。

創 下寶萊塢最高票房紀錄的《三個傻瓜》(3 Idiots),以喜劇手法批判印度荒謬的戶政與教育體系,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學家艾雅爾(Shekhar Aiyar)也呼籲:「人口結構變化是過去三十年來印度成長重要的元素,但若不能讓下一代安心生活,二十年的改革就一文不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5

好耶上市計劃三度流產 資方逼走創始成員

http://news.imeigu.com/a/1323764712192.html

三次上市夢碎,兩次被倒手轉賣,高層核心團隊流失……好耶歷經5年高速發展之後,它所走過的路可謂佈滿荊棘。而此次兩員大將雙雙離職,令好耶的未來更加不樂觀

命運多舛的好耶公司最近再次遭遇人事地震。

11月8日,《IT時代週刊》 從多個渠道獲得消息證實,網絡廣告龍頭企業好耶公司的CEO朱海龍與COO周岱已於7日雙雙離職。銀湖基金董事會總經理陳恂暫代好耶CEO一職。有消息人士告訴本刊記者,兩高管的離職與電商拖欠2億多元廣告費不無關係。

近年來,好耶重點在電子商務客戶中進行業務拓展,其客戶包括凡客、夢芭莎、樂蜂網、拉手網、窩窩團、樂淘等。但其為客戶墊款等簡單、粗放的增長方式,致使電商欠下2億多元的巨額費用。其中,僅凡客誠品的欠款已達1億元左右。

高額欠款帶來資金鏈吃緊,令好耶管理層與最大投資方銀湖基金之間矛盾頻發。由於銀湖基金佔好耶約62%的股份,而朱週二人的股份總共僅佔10%左右。業績欠佳加上話語權和決定權的缺失,最終導致二人被迫離職。

據瞭解,此次離職事件是繼2009年高管楊炯緯、鄭曉東等集體離職後,好耶公司再一次發生的高層人事變故。對此,多位互聯網廣告業人士認為,朱海龍和周岱不僅是廣告界資深人士,而且稱得上是好耶的創始成員。失去兩名愛將,好耶無疑如折雙翼,後續發展堪憂。

離職內幕

隨著採訪的深入,本刊記者發現,朱週二人離職的原因在多年前就已埋下。

一名好耶公司內部員工爆料稱,兩高管離職其實是因與投資方存在矛盾,尤其是在公司戰略發展方面,「就跟楊炯緯等人離職一樣」。他透露,好耶管理層與投資方的矛盾其實由來已久。

好耶自成立以來經過幾年高速發展後,逐漸成為業界老大。從2005年開始,為了求得更豐厚的利益回報,投資方開始催促好耶上市。

「2007年要麼上市,要麼賣掉。」時任好耶COO兼總裁的楊炯緯表示,「我主張賣掉,這樣還可以喘口氣。」為了堅持做好產品和服務,在2006年底就做好上市準備的好耶頂住了投資方的壓力,最終選擇被收購。

2007年3月,分眾傳媒以7000萬美元現金和1.55億美元分眾傳媒普通股出手收購好耶全部股份,借此實現其「網絡廣告帝國」的夢想。被收購後,好耶成為分眾旗下的互聯網廣告業務部門。

但之後的事態沒有向楊炯緯想像的方向發展。按收購協議,只有完成1200萬元的淨利潤,才能拿到分眾傳媒的第四筆收購款,公司管理層開始縮手縮腳。

收購最終完成後,楊炯緯曾明確提出增加技術投入,但由於好耶已經被定為分眾旗下上市的「種子選手」,楊炯偉的要求無法實現。

「收購改變了所有事」好耶前CTO王建崗更是直言,「簽了對賭協議,業績要穩定,不能再冒險。公司要保證股東利益,你看收購之後的公司往往都沒有創新。」

對現實失望的王建崗選擇離開。作為好耶元老,他當時曾不無遺憾地說:「收購前我也有夢想,也有期待。但是現在來看,這家公司沒有動力做新的東西,它也已經不是我的了。」

2008年9月19日,分眾傳媒曾秘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好耶的上市申請,但因當年爆發的華爾街金融危機,好耶上市夢想再度夭折。此後,伴隨股票的套現,再加上內部調整受阻,好耶高層核心成員開始大量流失。

2009年5月,好耶另一創始人、總裁楊炯緯也確認離職,並創辦與好耶有競爭關係的互聯網營銷解決方案提供商聚勝萬合。楊炯緯離職後,好耶上海、廣州等地的大區總經理紛紛追隨。

同年12月,當時接任楊炯偉總裁職位的姚曉潔離開,加盟激動網。此外,好耶原廣告副總裁李偉也確認離職。好耶不僅力量被大大削弱,還增加了幾個競爭對手。

2010年初,分眾和好耶高管以MBO(管理層收購)方式,斥資1330萬美元收購好耶38%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為上市鋪路。在尋求上市未果後,同年7月底,分眾將好耶拋售給銀湖基金。

「如今依然是與投資方在發展戰略上出現矛盾,朱週二位元老黯然離去。」一位廣告界資深人士總結說,如果沒有良好而健全的公司管理機制,管理和技術通常讓位於資金,而相應的,高管與投資方的對弈,顯然是高管被淘汰出局。

難孵的「金蛋」

過去數年,網絡廣告市場被視為互聯網最有投資價值的金礦之一,好耶則是這個高速增長行業中耀眼的明星。但不論是分眾還是銀湖,始終未能如願孵化這顆「金蛋」。

據瞭解,好耶成立於1998年10月,2000年初獲得IDG的投資,進入了商業化運作的飛速發展期。

2004年,好耶實現營業收入2億多元,利潤則超過了2000萬元,被稱為運行最健康的一年,幾乎佔到了互聯網廣告的半邊天。但到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三年,其毛利率卻不斷下滑,分別為31.4%、22.3%和28.5%。

對此,楊炯緯在《點評好耶蹉跎三年留下的最大教訓》一文中特意指出:好耶的失意不僅與高管和投資方的矛盾相關,主要還在於整合網絡廣告各個環節的難度大。他認為好耶之前的戰略是基於產品提供服務,但最終產品化沒有體現出來,「這和技術無關,和整個網絡廣告業的環境有關」。

但有關人士表示,好耶的失意故事正是典型的技術團隊創業坎坷經歷的寫照,這不僅體現出技術路線與市場路線的碰撞,還表現了投資商一味追求上市圈錢的短暫利益與高管對公司的長遠規劃之間的尖銳矛盾。「正是因為長期缺乏明確規劃及發展戰略,好耶這顆金蛋才流產於市。」

今年10月19日,好耶廣告副總裁姚俊介紹,儘管目前經濟環境比較低迷,但互聯網作為高性價比的營銷載體,依然保持著每年30%以上的增長速度。

對於好耶廣告,姚俊表示,公司除了保持原有的發展模式之外,目前也在積極開拓新的領域,比如無線領域。

不過,姚俊也坦言,大家都在摸索中前進,紛紛試圖尋找一些行之有效的無線營銷方案,希望能夠實現多屏統一。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18億。易觀國際預計,2012年移動互聯網用戶有望突破6億,超過互聯網用戶數。

一邊是可觀的市場前景,一邊是新媒體的崛起,尤其是移動互聯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這對傳統的互聯網廣告商好耶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好耶不僅要面對無線領域廣告商的挑戰,還要面對日趨混亂的網絡水軍所帶來的負面效應。

更為不利的還有,目前強勢垂直網站的話語權正與日俱增,像騰訊、人人網和開心網等擁有龐大流量的網站,廣告主願意直接和它們談網絡營銷策劃。

該人士表示:「在這一非常時期,好耶遭遇核心成員流失,面對華揚聯眾、世紀華美、盛世長城等勁敵,能不能保持當前在業界的地位,非常難說。」

(責任編輯:劉瑞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30

揚聲器老廠三度掛牌 搏六倍增值

2012-8-27  TCW




政治人物上台下台是家常便飯,台股卻即將有一家公司,上台下台的次數破紀錄。新局面!

將集團金雞母單獨成立

在開曼註冊的東科控股,年底將回台第一上市,它的前身,其實是元老級TDR(台灣存託憑證)、揚聲器代工大廠東亞科技。一九九八年它在新加坡上市、○一年 回台發行TDR,一一年兩地下市,一年多後,它重返台股,不僅是台商自新加坡回台上市首例,兩度下市、三度上市的紀錄,也是空前。

賣聲音是門老行業,東科又是個老面孔,回台要再爭取投資人青睞,就像是「一把年紀還要出來跟人家選美,」年屆六十的東科董事長劉政林自我調侃了一番;但, 走了這麼長的路,又回到台股懷抱,這次,劉政林尋求股價肯定的決心更堅定,「當初下市,就是因為股價都在淨值以下。」所以新的東科,只保留東亞科集團的金 雞母,是由年年獲利、負責音響代工的東亞科技單獨成立;切割獲利不穩、從事家庭劇院主機製造的東雅電子。

下市前的東亞科,在星國股市和TDR市場,股價都只有淨值的五至六成左右,由於新加坡股市週轉率,經常連台股的一半都不到,且資本額不到新幣一億元的東亞科不易受投資人青睞,而台灣的TDR又因為無法融資融券,成交量一樣是一攤死水。

因此,一○年劉政林看到台股開放控股公司回台上市的契機,且東亞科也恢復元氣,擺脫○五至○八年東雅電子跨入電視領域造成的虧損陰影,就自掏腰包,宣布用三成溢價,總共砸下逾十億元,全面收購下市。

當時東亞科收購下市的價格,每股僅新幣○.一三八元(TDR一單位代表兩股,每單位收購價約新台幣六.五元);現在,捲土重來的東科,董事會預計以四十三元重新掛牌,一上一下之間,憑什麼劉政林能為東科創造每單位近六倍的增值空間?

調體質!衝高毛利,轉攻高價市場

在股票市場上市之路走了三遍,為了擺脫前兩次股價表現不佳的窘境,從公司體質到資本額設計,劉政林做足準備。

首先,是調整體質,拉高毛利。手中握有四大消費性電子品牌客戶飛利浦(Philips)、索尼(Sony)、LG和松下(Panasonic)揚聲器代工 訂單的東科,在全球音響代工市占率逾二二%,但生產一套數萬元的五點一聲道家庭劇院喇叭組,毛利率甚至可以逾一五%,而三千元有找的低價音響,毛利率卻只 有個位數。

於是,東科逐步調整產品組合,一方面針對高階產品的品管要求,砸下逾四千萬,打造占地六十坪、用來檢測音質的無響室,一方面減少低價訂單,去年售價九十九美元以下的代工訂單,占營收比重仍高達四成,今年則將只占二五%。

同時,薄型化電視的趨勢,也為東科帶來意想不到的契機。因為電視體積變薄,光靠電視的喇叭聲音厚度不夠,整合了電聲播放系統和音響功能SoundBar(一體型環繞立體聲系統)近兩年蔚為風潮,這項新產品占東科今年營收比重攀升到三成左右,毛利更是一般音響的兩倍。

給甜頭!縮小資本額,拉抬EPS

諷刺的是,過去東亞科旗下東雅電子,就是因LCD液晶薄型電視而受傷,大虧數年,甚至拖累母公司;現在,東科卻因薄型電視受惠。科技產業的變化難以捉摸, 難怪投入電聲產業三十年的劉政林還是認為,「賣聲音還是一門好生意。」因為資訊輸入耳朵的方式,一直不變,不像手部輸入資訊,從鍵盤、觸控,數年之間又進 化到體感,聽覺的輸入,只有變大(音響)或變小(耳機)。

除了調整產品結構、新增高毛利產品,熟悉股市遊戲規則的東科,就連資本額也特別調整。相較於原本東亞科集團二十三億資本額,與東雅電子分家後,東科資本額 只剩五億多,股本小,以利拉高每股稅後盈餘(EPS),過去三年,東科每年EPS至少三元,甚至在上市前法說會,公司還開出EPS全部配息,在市場低迷 時,大打殖利率牌,也成為東科這隻老金雞母的新賣點。過去看上新加坡外匯管制少、TDR籌資管道的機會,但這兩次掛牌結果事與願違,劉政林仍不放棄在股市 找出路,這次要回台第三度挑戰資本市場。

然而,股價表現之外,更重要的是經營實力,擁有再好的包裝與資本操作,若沒有業績做後盾,股價一樣會被打回原形。東科未來能否拿出比前兩次上市時更好的成績單與營運實力,才是劉政林能否贏得投資人青睞的唯一答案。

【延伸閱讀】這次,東亞科技金雞母單飛拚上市

東亞科技》資本額:約新台幣23.4億元成立時間:1997年新加坡註冊1998年新加坡上市上市紀錄:2010年TDR上市2011年新加坡下市、 TDR下市EPS:2010年上半年新幣-0.026元→子公司 東雅電子:生產影音電子產品→子公司 東亞科技:香港生產揚聲器、耳機↓切割回台上市↓東科控股》資本額:新台幣5.4億成立時間:2011年開曼註冊(前身為東亞科技)上市紀錄:2012年 第4季台股上市EPS:2012年上半年新台幣2.08元資料來源:公司財報、公開說明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688

一篇學術論文讓大財團槓上小教授 鬧到國際 台塑三度興訟也要告到底的男人

2013-09-23  TWM

撰文‧賴筱凡

二十年前,他是六輕建廠環評通過的委員之一;二十年後,他卻成為台塑集團最頭痛的人物。台塑內部還成立專案小組,每月追蹤訴訟進度。這位被台塑求償四千萬元的學者,為何從挺六輕到成為台塑的眼中釘?

「當年我們也是覺得,六輕設立會替雲林增加很多工作機會、經濟效益,六輕也在環評會議上承諾,他們會用最先進的科技處理汙染的問題,只是沒想到,後來和預期不一樣。」他無奈地道盡二十一年來的一八○度心態大轉折。

他是莊秉潔,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一九九二年,六輕設廠環評就是在他手上,有條件通過。二十年後,他的學術研究報告卻發現,六輕營運所排放的汙染,讓全台灣的癌症標準化死亡人數每年增加一六八六人。

甚至,他因為這篇名為〈國光石化營運將比六輕石化營運致死亡人數多一五○%〉的論文發表,讓台塑三度興訟,也要把他告到底,還鬧上國際期刊《自然》(Nature)與《科學》(Science)。

專訪莊秉潔的這天,是台北地方法院宣判他勝訴的隔兩天,他沒有太多喜悅,「唉,當初真的所託非人。」他認為,如果台塑按照當時承諾處理汙染問題,也許局面會有所不同。

一次實地探查

打開台灣空汙的潘朵拉盒子故事得從三年前說起。在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中心主任邱貴芬邀約下,莊秉潔與獨立紀錄片導演簡毓群等人,來到彰化芳苑實地探查,那裡,原本是國光石化的預定地。

「那裡真的很漂亮,剛好在國光石化的議題上,回來後我就想來模擬看看,如果國光石化蓋廠後,可能造成的空氣汙染會是如何。」空汙研究是莊秉潔的專長,就是出於這麼單純的動機,讓他一步步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隨著一份份研究數據出爐,也讓他揭開了不能說的祕密。

指著外頭的天空,莊秉潔問我們:「你知道為什麼台中的天空這樣灰濛濛,能見度只有五公里,超過五公里就看不到嗎?」而這景象更詭異的地方是,明明頭頂上的天空那麼藍,偏偏天際線卻像裹上一層霧一樣。

莊秉潔手指輕敲,一份記載著各式數據的簡報檔就此展開,「這是現代文明才會有的問題,它叫PM2.5,也就是所謂的細懸浮微粒。」當許多化學物質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被排放到空氣中,這些顆粒直徑小於二.五微米的細懸浮微粒,就被統稱為「PM2.5」。由於細懸浮微粒的顆粒小,僅頭髮直徑的二十八分之一,不只會隨氣流飄散,甚至還會被吸入體內,穿透肺泡直達血液。

由於全世界對PM2.5的研究是近三十年才開始,就連美國最新標準都是二○○六年才出爐,將日均值訂在每立方公尺三十五微克、年均值十五微克。「但這些數字在台灣,年均值是三十五微克。」莊秉潔說,這整整是美國的兩倍之多。

儘管如此,這會造成什麼後果?

二○○九年,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報告發現:「當細懸浮微粒的濃度每增加十毫克,將讓全死因(全部死亡原因)增加四%、心血管疾病死亡將增加六%、肺癌致死將增加八%。」相反地,如果細懸浮微粒濃度每減少十毫克,平均年齡將增加一.六歲。

換言之,這份由美國教授波普(C. Arden Pope)做的研究直接告訴我們,空氣中細懸浮微粒的濃度越高,與人類的生命健康有著高度的正相關。這對身為學者的莊秉潔來說,開啟了他的好奇心,於是他拿出六輕的相關數據做實驗,以驗證波普的理論是對還是錯。

沒想到,答案是我們無法承受之重。

一份驚悚報告

指全台罹癌致死率倍增

「在九五%信賴區間下,六輕石化所造成之PM2.5濃度,與全台(不含花東)共三二二鄉鎮之惡性腫瘤死亡率變化量呈現顯著相關。且PM2.5濃度每增加十微克╱立方公尺,將使惡性腫瘤標準化死亡率男性增加一二九%,女性增加一七六%……,根據這關係計算出,全台已因六輕營運所排放之汙染造成全癌症標準化死亡人數,每年增加一六八六人……,依六輕石化之劑量反應函數推估國光石化,則若國光石化營運後,其汙染會造成全癌症死亡人數達每年四二九五人……,國光石化造成癌症死亡人數多於六輕人數將近一五○%……」一連串數字,就這麼寫在研究報告的第一頁摘要上。

於是,莊秉潔一一年一月才剛做完這份報告,四月開始的一連串國光石化環評會議,「你就會開始感受到被攻擊的壓力,原因是我做的這個研究。」莊秉潔笑得苦澀,環評會議上一波波對他的攻擊,儼然成了鬥爭大會。

這期間,莊秉潔甚至受到總統馬英九的召見,他將每項數據細詳地解釋給馬英九聽,研究方法、理論根據、模擬數據等,都攤在馬英九的眼前。「總統那時反問了我一句:『如果真的是這樣,這(國光石化)怎麼建?』」莊秉潔不願意多做評論,但答案已昭然若揭。

就在國光石化最後一次環評大會,那時莊秉潔已被環保署列為「不受歡迎的人物」,事關重大發展的環評大會,他自是不得其門而入;直到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的那個下午,馬英九帶著行政院各部會舉行記者會,宣布停建國光石化。

那一刻,讓莊秉潔以為正義獲得了伸張,卻沒料到,一場長達十六個月的訴訟噩夢,正等著他。

「國光石化宣布停建後,我又回到了原本專心做學術研究的平靜生活。」卻在同年十一月,一封從台塑寄出的存證信函送到了莊秉潔手上。看了內容後,莊秉潔原本不以為意,直到台塑鋪天蓋地的刑事告發、民事訴訟襲來,他才驚覺事態有異。

十六個月以來,莊秉潔就不停地為台塑的訴訟案件奔走、準備答辯資料,即使台塑的妨害名譽刑事告發遭到檢察官駁回,卻一次、兩次、三次地緊咬莊秉潔不放。

一個訴訟噩夢

奔走十六個月終換來勝訴

台塑內部人士透露,由於莊秉潔的報告給台塑造成很大的壓力,為此還成立專案小組,每個月固定開會討論,殺雞儆猴意味濃厚。

但針對這部分,台塑否認並表示,莊秉潔的研究報告內容為模擬數字,研究方法、資料來源、研究模型等許多地方都存在爭議,莊秉潔不應直接拿著初步的研究數據,就斷定六輕營運與居民罹癌有關,畢竟癌症的發生原因複雜,還需要考量到飲食習慣、基因等。

為了這個案子,連莊秉潔的家人都感受到壓力,「我一度想要他不要再講了,可是他一直認為,他只是就研究成果說話。」他的妻子莊美玲坦言,台塑是那麼大的集團,說沒有壓力是騙人的。對於空汙專業一竅不通的她,還拿著莊秉潔的研究報告,去請教其他學者,「但他們都告訴我,他的報告是沒有問題的。」九月四日那天下午,是莊秉潔人生中無法忘懷的一天,台北地方法院認定,台塑控告莊秉潔「毀損名譽」的民事訴訟一案,判決莊秉潔勝訴;同一天,刑事訴訟的部分,檢察官也第三度駁回了台塑的告發。

整樁訴訟案走了十六個月,莊秉潔怎麼也沒想到,二十一年前,他一手簽署有條件通過環評的六輕,最後會回頭告他。

莊秉潔坦言,在六輕開始蓋廠後,為了學術升等、寫論文,他專注在教授、埋首做研究,鮮少追蹤六輕設廠後的實際情況,直到後來又在環保署邀請下,成為六輕監督委員之一。

「那時候才發現,六輕已經不是我印象中那樣。」莊秉潔在監督委員會上重炮抨擊,認為當初六輕設廠前的許多承諾,設廠後卻有落差,「六輕有三八七根煙囪,卻只有數十根煙囪有申請排放資料,這不是空空的嗎?」這席話到了媒體上,又成了台塑訴訟的把柄。

現在要他再多列舉一些台塑當年承諾卻未兌現的事項,莊秉潔搖搖頭,就怕講多了,讓台塑又有機會告他。

其實,莊秉潔從不以環保人士自居,當年他與一干環評委員會通過六輕設廠,也是看在台塑有財力、有能力可以在促進經濟發展之餘,用科技做到與環境間的平衡,只是他沒料到,六輕的承諾事項並未全數做到,也才會有驚人的研究結果。

就在莊秉潔訴訟宣判的隔天,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詹長權也發表了最新報告,距離六輕十公里內的居民罹癌率增加四.○七倍,與當時莊秉潔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

對此,台塑雖未有進一步回應,但台塑也說,去年環保署訂定出PM2.5的相關規定後,台塑就開始針對PM2.5做監測,在汙染防治上投入相當多的人力、資源。

十六個月來走一遭,即使莊秉潔一度感到挫折,但他始終有著身為學者的堅持,「基於學術倫理,我不能輕易更改數字,也不能因為巨額求償而退縮。」就像真理永遠是不會改變的,若會改變、會朽壞,那就不是真理了。

莊秉潔

出生:1962年

現職: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

經歷:中興大學教授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土木博士

一分鐘認識PM2.5

空氣中,直徑小於2.5微米的細懸浮微粒,統稱為PM2.5,主要組成為硫酸滴、硫酸鹽、硝酸滴、硝酸鹽、氮氧化物等,飄浮於地面到高度1200公尺之間。由於PM2.5會停留在空氣中,並隨著氣流移動,其濃度若過高,遭人體吸入,將有害健康。目前美國制定每日PM2.5排放濃度為每立方公尺35微克,台灣也已於去年跟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85

去年三度遭罰 用稀釋手法騙了稽查員一年 屢排廢水 日月光砸綠色企業招牌

2013-12-16  TWM
 
 

 

撰文‧鄭閔聲

「請不要訝異,這就是我們的家園,台灣。」在《看見台灣》裡,導演吳念真透過這句旁白,表達他對台灣美景在利益導向思惟下遭無情破壞的沉痛。而這一切,正活生生地在你我身邊上演。

十二月九日,高雄市環保局查獲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高雄K7廠,私自排放含有致癌重金屬鎳的強酸廢水,依法開罰六十萬元並勒令停工。但日月光竟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上辯稱,排放廢水只是「異常事件」;隔天雖舉行記者會致歉,也僅承認有「應變不當、管理疏失」,絕無主觀犯意。

然而,日月光早就被列為重點稽查對象的「廢水慣犯」。高雄市環保局局長陳金德表示,去年三月、五月、九月,日月光三度因排放高汙染廢水遭環保局開罰一四○萬元;最後一次更已達《水汙染防治法》規定的停工標準,但市府仍決定再給一次改善機會,原以為日月光將從此痛改前非,沒想到卻被魚目混珠的手法蒙蔽。

去年七月,日月光申請將廢水採樣槽由地下室遷往廠區一樓,但新的採樣槽暗接自來水管線,稽查人員取回化驗的樣本,其實已被大量自來水稀釋,化合物含量當然符合標準。

十月初,環保局例行巡查後勁溪時發現水質異常,檢驗後推估每日廢水量高達五千五百噸,追查源頭才發現兇手又是日月光。陳金德實地查廠時,廠方還想拿稀釋樣本搪塞,但當場被他拆穿,只得帶著環保局人員,走進戒備森嚴的地下室廢水儲存槽。稽查團隊當場查獲含強酸及重金屬的廢水,讓日月光難以抵賴。

長期關注後勁溪水質問題的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蔡卉旬表示,近來當地稻田常因土壤重金屬含量過高而被迫休耕,原因極可能就是日月光廢水汙染灌溉水源,「廠商倒廢水時有沒有想過,這些都是嚴重的致癌因素嗎?」她也質疑,既然日月光去年就已達停工標準,高雄市為何輕輕放下,甚至未主動公布廠商違規資訊?

無論如何,日月光這家曾獲經濟部「綠色典範獎」肯定的企業,在廢水處理上一錯再錯,甚至刻意規避稽查的行徑,已在國人心中留下難以抹去的不光彩印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01

【案例】三年三度轉型,e家潔雲濤講述如何做好O2O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2/57570.html

i黑馬預言,2014將會是O2O的爆發年。外賣、打車、家政都會是參與者。e家潔就是一個家政O2O應用,但i黑馬覺得值得一提的是,e家潔是由之前的嘟嘟打車轉型而來。e家潔創始人雲濤認為,目前成績還不是很好,還沒有形成一個特別成熟的模式,正在探索中。但由於有了之前做打車應用的反思,雲濤認為他能找到心的方向。雲濤的思考有哪些?對大多數人而言,知道“e家潔”應用是今年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CEO李彥宏以e家潔為例,認為這個提供小時工服務的應用不可能擠進應用商店的豪華榜單,百度的輕應用則是推廣類似應用的最佳解決方案。在得到李彥宏的“硬廣”後,e家潔以及創始人雲濤名聲大噪,在百度大會的第二天,e家潔的下載量翻倍。在初具光環的背後,熟悉他的人知道,在此之前,他還有一次不成功的創業經歷,做打車軟件嘟嘟打車。不過由於本身運營上存在問題加上政策的原因,轉型做了e家潔。如今,轉型做e家潔已有大半年。雲濤認為,目前成績還不是很好,還沒有形成一個特別成熟的模式,正在探索中。不過,對此前做嘟嘟打車的反思,讓他在家政O2O找到新生的力量。失利於打車市場雲 濤被眾人所知是做嘟嘟打車。其實,2011年,雲濤從大公司離職,最初做了一個項目是嘟嘟快捷租車。在當時,這是一個新的模式,用戶不需要購買車輛,而是 通過租車來便利自己的出行。要租的車輛放在全城各地,用戶先成為會員,驗證身份信息後,可以通過APP去解鎖車輛,就可實現租車。當 時,雲濤的做法是自己不購買車輛,而是與與汽車租賃公司合作,把車租過來再裝上自有設備出租。但實際上,雲濤團隊跟汽車租賃公司合作非常困難,租賃公司不 想把新車出租,只喜歡出租已有五六年期限的舊車,而且不是按天,而是以包月的形式出租,一下子給雲濤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壓力之下,雲濤想把租車的模式變得輕一點。當時,易到用車等租車公司已經小有起色。2012年5、6月份時,雲濤的團隊開始做嘟嘟打車,其模式是經濟版易到用車。當年10月份上線了客戶端,但做了兩個月之後發現就這種模式的發展空間也很有限。一 個是定位問題。易到用車做的市場跟出租車市場比較遠,其目標用戶完全是兩類人群,嘟嘟打車的市場跟出租車市場非常近,只比出租車的價格高10%左右,直接 觸動了出租車市場的利益。同時,嘟嘟打車所使用的車都是十幾萬的經濟型用車,與普通出租車相比,駕乘體驗帶來的顧客滿意度沒有明確提升,用戶多付了錢但沒 有帶來相應的舒適,導致用戶很難形成回頭客。另一個是對政策認識的方式不夠深。最初,他們希望能重複美國租車公司Uber的經驗,但失敗了。Uber一開始也受到美國政府的打壓,但通過一些合理抗爭,加州議會投票通過宣布Uber合法。但雲濤後來發現,嘟嘟的模式是被政府嚴格禁止,這對團隊的打擊挺大。另外,雲濤也沒有解決商業運營車輛的保險問題。“必須得有新的保險品類,這需要交管委有相關的文件,認同企業的經營方式,保險公司才願意做這個品類保險”。意外轉型家政O2O2013年年初,在放棄嘟嘟打車時,嘀嘀打車開始風生水起。雲濤一度有轉型嘀嘀模式的考慮,但是後來評估,嘀嘀當時已經做得不錯,再去追趕挺困難,不如找別的方向。“我們有一個評判的標準,認為線下有中介的地方我覺得就可以做。”雲濤瞄準了保潔、美發和維修等方向。究竟要確定什麽方向,雲濤團隊去實地調研各個方向的發展潛力。一次,雲濤團隊去北京百子灣附近黑車師傅集中的村里調研。“當時我們跟一些黑車師傅聊天,他說你們這個模式要是套在我們家媳婦身上多好啊。”雲濤發現,這些黑車師傅的妻子都是做小時工的。“我們做O2O已經一年了,為什麽自己不創造一個商業模式?”雲濤說,保潔行業還沒人做,就開始做這個方向。e家潔最開始想和家政公司合作但發現很多問題,比如,傳統家政公司賺錢就靠兩頭忽悠;派活不分遠近,小時工普遍遲到,而且磨洋工;家政公司管理松散,既不篩選,也不培訓小時工;傳統家政抽成高達30%,小時工跟用戶接觸後就會留私單。e 家潔通過手機客戶端和運營解決了上述問題:比如客戶端平臺讓小時工可以和客戶直接對接;取消家政公司的中間環節,服務價格統一為2小時40元,並設置加價 功能,不對小時工抽成。;對小時工進行篩選和和身份驗證,並設立服務評價系統激勵客戶與小時工。目前在e家潔上認證的阿姨已經達6000名以上,在北京和 上海也開了8家門店。目前,最困擾雲濤的是跑單問題。其他應用沒有跑單的困惑,比如嘀嘀打車,服務非常標準,不存在跑單。另一個應用e代駕,通過服務監控,也不容易跑單。“我們存在跑單,又存在服務標準不一的問題。”雲濤說。一個原因是保潔行業本身的問題。用戶使用App頻次不一,和一個阿姨建立起服務聯系後,如果感覺阿姨的服務還行,從此以後用戶和阿姨傾向於直接線下聯系,繞開了App平臺本身。App只起到最初連接用戶和阿姨的作用,但APP的後續的平臺價值沒有體現。另 一個是服務標準不一的問題。每個阿姨的打掃潔凈程度不一,e家潔要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的將服務細節傳遞給每個阿姨,這種重複教育和優化的時間很長。由於 阿姨的服務無法移植到外地,如果拓展新的城市時,還需要重複做阿姨拓展和服務規範的工作,相比較打車領域的拓展,家政O2O的異地拓展困難很多。針對這些問題,雲濤目前籌劃通過會員機制增加增值服務,提高用戶粘性。比如通過平臺和阿姨建立聯系,通過用戶積累積分送深度清潔服務等形式。在這之外,雲濤更擔心如何解決安全信任的問題。在他看來,小時工阿姨的價格已經不是門檻,但安全性卻是。目前,雲濤選擇同政府合作確認阿姨戶籍等信息,另一方面是推出家政保險。之所以要做這些,在這背後,是雲濤的更大的想象。他希望通過小時工阿姨成為家政服務的入口。“通過阿姨去發現家中的問題,比如家電維修、管道維修等,拓展新的增值服務。”汲取打車創業教訓發力e家潔雲濤說,做O2O一年,經歷了商品、商家和服務三個階段,模式從重到輕,輕的模式更容易讓O2O形成規模效應的。比如做嘟嘟快捷租車是和商品合作,但其實跟車合作有成本比較難。後來做嘟嘟打車是跟汽車租賃公司合作,但管控租賃公司同樣很困難。後來發現,O2O聚合人的服務是最好的,也是最快的。以嘀嘀和快的兩大打車軟件為例,他不跟汽車租賃公司,而是跟出租車司機合作。通過運營,可以在司機圈里形成口碑傳播,把規模快速做起來,然後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拓展,擴張速度可以非常快。不過,欣慰的是,雲濤吸取了過去兩年的經驗和教訓,然後發力e家潔的運營。雲濤透露,e家潔的運營也汲取了做嘟嘟打車的諸多教訓。比如,受制於資金,只有一兩百輛車輛,訂單數很低。沒有去管控司機的服務,沒有形成良性口碑。e家潔的運營增強了服務管控,比如通過技術手段在應用中增加阿姨遲到提醒,發送給阿姨路線。通過線下家政公司合作培訓阿姨。通過電話、短信等形式告知阿姨一些如何打掃更幹凈的小知識。更深刻的經驗還在於O2O中,線上和線下的運營平衡上。雲濤發現, 在嘟嘟打車時,光做了與汽車租賃公司的合作,卻沒有註意規模的拓展上。e家潔學習打車軟件拓展司機用戶的方式,集中精力“招安”阿姨。“打車軟件通過補貼司機的方式拓展司機群體,加上訂單的增加,司機嘗到了甜頭,形成了口碑傳播,規模做起來很快。”雲濤回憶團隊拓展阿姨的過程很是有趣:“說服阿姨其實比出租車司機師傅還要容易,一是不從阿姨的服務中抽成,二是還給阿姨一點甜頭,比如一袋米,阿姨們就很滿足。”比如,雲濤告訴阿姨,只要說服自己認識的20名阿姨加入e家潔就可以獲得一袋米的獎勵,阿姨有的第二天不去幹活也要去說服其他阿姨。“和阿姨聊天的時候,阿姨的眼睛就盯著那袋米看。”雲濤笑言。一 方面在需要拓展的新區域開設門店吸納該地區的阿姨,另一方面,通過阿姨之間的相互介紹增加阿姨的規模。從今年5月正式做e家潔,在北京地區,到8月已經有 3000名阿姨進入,到今年12月份,已經達到6000名阿姨。相比較其他新進入市場的阿姨幫等家政應用,e家潔已經建立起自己的競爭門檻。不過雲濤認為,這個數量還遠遠不夠,有2-3萬名阿姨才能玩轉北京的家政O2O市場。雲濤的忠告三年幾度轉型,雲濤認為,有幾點是創業者需要註意的。首 先是根據自己的模式特性控制自己的擴張速度,家政O2O不能完全學打車軟件。打車模式不容易跑單,兩個月融一輪資,模式很好。其他O2O產品還是要沈下心 來,做點實事。比如e代駕的核心是做好服務管控,家政O2O要做好阿姨培訓,提升服務質量。做決策的時候一定要很謹慎,一定要把這個模式探出來之後再去花 錢。二是創業方向不能觸及政府的政策紅線。嘟嘟打車的失敗不是僅是運營的問題,更深層的問題是因為政策問題被迫停止。但後來,雲濤選擇和政府能合作的方向,比如家政服務和政策沒有沖突,反倒可以尋求政府的幫助,比如身份信息確認,家政協會的整體推進O2O進程等。三是O2O不能光顧線上,更要重視線下的運行。做嘟嘟打車時,嘟嘟沒有像打車軟件那樣重點拓展線下。後來做e家潔,雲濤最開始做的是籠絡阿姨,阿姨達到一定的數量後,配合線上用戶的體驗形成e家潔的口碑。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宗秀倩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9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