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人?- 中國科技(985)、智庫能源(1051)(完成@10:03pm)
昨天話有二十個留言會寫,但是一日有幾百人看我的Blog,卻沒有十個巴仙的人去留言,真的令人洩氣。
但是我喜歡寫,所以就寫給大家看吧。
兩個多月前,曾經寫過這一家公司。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6080
(1) 大把錢,要集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24/LTN20090224068_C.pdf
公司宣佈25合1,再1供5,每股0.15元,集資3.86億至4.16億,包銷商為大家非常熟悉的金利豐。
公告稱:
供 股之總所得款項將不少於398,000,000港元(假設於記錄日期前 並無行使可換股票據所附任何權利),但不多於約428,000,000港元(假設於記錄日期前已全面行使可換股票據所附權利)。供股所得款項淨額估計將不 少於約386,000,000港元,但不多於約416,000,000港元。
按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八年四月八日有關(其中包括)更改第 二組配售事項所 得款項用途之公告,第二組配售事項之部份所得款項淨額約915,000,000港元擬用作就日後收購礦物資源業務提供資金。基於建議收購上海虹口世紀大酒 店(按本公司日期為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三日之公告所披露),董事會希望更改上述來自第二組配售事項之部份所得款項之用途,將該所得款項之部份連同供股之所得 款項淨額用作收購上海虹口世紀大酒店及/或投資於本集團主要業務(即投資金融工具及物業投資)。
但是細看公司的業績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218/LTN20081218474_C.pdf
公司有14億的現金及5億的股票投資。
又無端端去買樓投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211/LTN20090211371_C.pdf
其後又和人簽訂諒解備忘錄購入上海物業,但最後不了了之。
但最後供股仍繼續進行,手上現金及股票投資在供股後估計達22億元。
終於,這筆錢有了著落,不過只是被人用作借款之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2/LTN20090512522_C.pdf前日,中國科技宣佈向OZ Mineral 購入印尼一礦,作價估計為2.11億美金加上償付金額,付款方法為先付1,000萬美金,完成時付2.01億美金,其後按準則付出調整代價。
另外向智富能源以1元港元購入加上付出價值1,000萬美元的新股,每股價格合股後35仙(合股前3.5仙),發行約221,428,571股股份,加上礦價才購入此礦。
但是看完這份公告仍是一頭霧水。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3/LTN20090513011_C.pdf
其後,智富能源在第二天六點幾分出這份公告,講明這件事情條件和以上一樣。
但是為籌集資金,發行130億新股,較公司股本多29倍,每股不少於35仙,集資共45.5億,由大摩出任配售代理。
其中分兩批配售,第一批需集資17.05億元以支付予中國科技作為買礦的費用,而第二批集資28.35億作為開礦的費用。
另外委任兩位專業人員Hegarty先生及Albert先生,授予各人股本1.5%的期權,每股行使價合股後38.5仙(3.85仙),或配股價溢價10%,作為其酬勞。
另外,和中聯石化(346)一樣,「據稱」亦和印尼名門望族的世聯國際合作發展此礦,並聲稱認購當中3,000萬-6,000萬美元的新股,公告的東西很好看,並出現諒解備忘錄這些炒作絕招,在此引述如下。
世 聯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為由印尼名門望族Soeryadjaya家族之成員Judith Soeryadjaya女士控制之公司。Soeryadjaya家族在印尼擁有數之不盡的業務權益,包括天然資源行業。諒解備忘錄列明雙方均有意建立策略 關係,決意將Martabe項目發展為鴻圖大業。
....
諒 解備忘錄列明雙方均有意建立策略關係,決意將Martabe項目發展為鴻圖大業。印尼夥伴負責提供在天然資源行業之豐富知識及在印尼之營商環境。諒解備忘 錄允許印尼夥伴根據配售按配售價認購合共30,000,000美元或本公司與印尼夥伴議定較高金額(但不得超過60,000,000美元)之本公司配售股 份。
由於條件之一為配售代理將在並無配售股份之投資者將持有本公司經擴大股本逾5%之情況下始就配售提供服務,故印尼夥伴(一如配售股份任何其他投資者)不會持有本公司之經擴大股本逾5%。(greatsoup:即是有信心還是炒作?)就董事會所知,印尼夥伴並非批授人之擔保人或OML之股東。
greatsoup:
由OZ Mineral 賣礦,且由大摩配售新股,這礦應該是真的,絕非一些垃圾上市公司所謂礦業可比。但是,中國科技作為中間人,在此次收購只是協助智庫能源暫時出錢購入這個礦,然後由智庫能源付錢給它,加上約221,428,571股合併股份的回報。
以合併後股價1.28元計算,即約2.8億,以購礦價16.35億元計算,佔礦價約17%,就算加上其他財務費用,亦算偏高,可謂肥到穿不上襪。
從之前業績報告看來,其帳上現金足以收購所需,終於明白為何之前不動用資金購入大樓,而需要供股。智 庫能源方面,集資了45億,扣除配售佣金,大概都有44億多,扣除買礦的16.35億,都仍有27億多。但是購入礦業,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帳面上先虧損 了3億期權費用,雖是非現金虧損,但會計上絕非好看。然後,開一個礦,兩個高管是不足夠的,需要好多人去支援,另外又要花時間,20多億的現金看來燒不了 多久,可謂是炒作概念而已。
但是,我想講的是,中國科技帳上的現金及股票後,經過這次中間人交易後,不但無減,而且有增,之前的新股及供股包銷的股票是金利豐,應該掌握不少貨源,主席等股票持股應不比它多。
若是一個正常香港人,對一項要先花十多億現金,但是那家公司未必會真的即時產生回報,或是無後續資金支持發展的項目,應該不會有興趣,中間取得的報酬,又是公司的公仔紙,不是現金,看來並沒有多大吸引力,所以有合理懷疑這是協助融資用途。
我 相信中國科技的現金是真的,但使用權就屬於第三者。今次第三方為協助智庫能源融資,但手上暫時沒錢,故使用上市公司資金協助礦業收購,而期權股票就是利息 加中間人回報,其後出資方就是用其他方法移出此等獲利,如購入自家包銷股票,以促進該等股票的銷量,令其賺得包銷供金。
其實,除老千一系外,金氏融資產業鏈正逐漸形成。
最新公告(updated 6/6 @4:19pm)
本手記因事忙,星期一至星期三只寥寥數字寫小東西,但是星期三之後可能會繼續寫一些之前未寫完的大東西。
文庫仍會繼續運作及我手記會繼續留言,敬請留意。
不出所料-上聯水泥(1060)(updated 2009/7/7 11:00pm)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8086
公司不出所料,真的是賣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26/LTN20090526550_C.pdf
在發文的七日後,公司宣佈以賣生產水泥業務給原大股東天安中國(28),只保留貿易業務。但是相對一家公司而言,無生產業務的貿易業務是無用的,因為生產廠可以開好多間貿易公司去買賣,而不再經原有的貿易公司。
所以公司亦簽訂分銷協議,以保留公司有足夠業務營運,但是這段分銷協議是無甚作用的,可看公告的一節。
根 據分銷協議,山東水泥、上海水泥及王晁水泥均已同意委任本公司全資附屬公司Interform Construction Supplies Limited及╱或其代理人(「分銷商」)擔任彼等於已出售公司集團現時獲准出售有關產品之地區及已出售公司集團不時協定之有關其他地區之有關水泥、熟 料及相關產品之非獨家分銷商。
分銷協議之固定期限為五年,儘管其或會由有關訂約方透過共同協議終止。分銷商採購之所有產品須按已出售公司集團不時制定並告知其客戶及分銷商之出廠價(即生產成本加成)加事前協定予分銷商之折讓釐定。
因此,於出售事項 後,本集團將繼續進行水泥及熟料產品之分銷業務,及日後將從水泥及熟料分銷業務中產生收入來源。於完成後,本集團計劃透過其現有附屬公司從事水泥及熟料分 銷業務,及本集團(不包括已出售公司集團)現有員工將從事該等業務。出售事項並無導致本公司管理架構發生變化,有關管理層將繼續管理分銷業務。倘業務超過 本集團預期,本集團計劃聘請其他優秀員工及工人從事其分銷業務。
從上面協議可見,非獨家分銷商是指天安中國可以委任或重新開設好多間貿易公司買賣水泥,並不再經上聯水泥,所以基本上,上聯水泥基本上已執了水泥的業務,準備轉型。
至此,即明白為何先要賣給和之有關的中國網絡資本,其後再賣給新主人,才賣回這個公司給原大股東,目的是避免關連交易。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05/LTN20090705015_C.pdf
前兩日,公司宣佈購入向一位獨立第三者賀先生購入Year Wealth Limited,作價3,600萬,以發行6,000萬股,每股60仙的新股支付,佔擴大後股本4.37%,發行的新股剛好不超過5%的披露界線。
Year Wealth Limited實際上並無業務,論及,其實只是西安金鼎的注資權利,公司需保證一項4,000萬人民幣的增資進入西安金鼎的帳上,令其對公司持股量增至51%。
此外,賣方保證西安金鼎2010和2011年盈利不少於1,500萬人民幣及2,600萬人民幣,即持有的51%的保證部分盈利不少於765萬人民幣及1,326萬人民幣。
在該6,000萬股份中,4,000萬股是立即發行,而餘下的2,000萬股,若符合盈利保證,則會全數發放,但不符合的話,則是按保證盈利的達成幅度予以發行。
而西安金鼎前兩年盈利乏善足陳,至2008利盈利大增至逾1,800萬,其業務如下:
西安金鼎主要從事影視策劃、製作、分銷及投資以及於中國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
另外持有西安金鼎的內資公司和母公司外資公司(和Year Wealth Limited,相信Year Wealth Limited只是有一個西安金鼎的注資權利),是有一個服務協議:
外資企業與內資公司將就外資企業向內資公司提供有關行銷研究及策略、勞工支援、行政服務、互聯網支援、內部控制及會計服務等顧問服務訂立服務協議,期限由服務協議簽署日期起計十年。有關服務費將按時間成本基準予以支付。
看來注入西安金鼎是超值的,以保證盈利計,投資的2009年及2010P/E約5.23倍及3倍,看來非常超值。但是為甚麼突然會注入娛樂業務呢:
細看公司新主席: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515/LTN20090515520_C.pdf
董平先生,48歲,畢業於中國首都師範大學。為北京保利華億傳媒文化有限公司之創辦人,其為中國第一批正式進行電影投資領域的企業。
董 先生曾為多部國際知名電影擔任製片人或聯合製片人,其中包括《臥虎藏龍》、《鬼子來了》、《漂亮媽媽》、《茉莉花開》、《有話好好說》、《孔雀》、《沒完 沒了》、《荊軻刺秦王》等多部屢獲國內外電影節大獎的電影。自二零零三年八月至二零零五年四月期間為北京保利華億傳媒文化有限公司的總裁。自二零零五年五 月三十一日至二零零八年一月十一日期間,彼獲委任職為華億媒體有限公司(前稱華億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之執行董事,更於二零零六年五月十二日至二零零八年一月十一日期間獲任命為該公司董事會之主席。
董先生於中國媒體、廣告、衛星電視、影視製作及傳媒界擁有豐富的投資及營運經驗、知識及聯繫。董先生為趙超先生(主要股東)的姐夫。
所以注入娛樂業務不足為奇,甚至可能這項資產是大股東的。另外此項交易亦有一些可疑之處:
在此交易中,賣方完全沒任何損失,最多只是損失公司多發行的2,000萬股,注資亦是公司注資,實際上好像中國戶外媒體(254,前稱光訊控股)及中盈控股的交易(詳細請找本博的內容),對股東非常不利。
在公司而言,公司除了印公仔紙外,還有拿出4,000萬人民幣作增資,但是細看注資條款,實際上注資應較少:
(d) 劉及李分別出資人民幣2,160,000元及人民幣240,000元,以繳足西安金鼎註冊資本至人民幣3,000,000元;(p.4)
因為按公告稱現時西安金鼎股本是:
於本公佈日期,西安金鼎由劉持有90%之權益,及剩餘10%之權益由李持有。(p.8)
完成後:
將由內資公司、劉及李分別持有51%、44%及5%之權益。(p.9)
逆 推增資前股本為60萬人民幣(300萬-216萬-24萬),增資後股本為300萬人民幣(以1人民幣=1.14港幣推算,即342萬),上市公司再增資 後兩位原持有者持股約持有49%權益,即公司新股本為612.24萬人民幣,以1人民幣相等於1.14港元計算,即約697.96萬,即上市公司約向西安 金鼎增資約355.96萬港幣,和4,000萬人民幣(以1人民幣相等於1.14港元計算,即4,560萬港幣)有點距離,那當中的差距約 4,204.04萬港元往了哪呢,我猜就是拿回供股的款項
但是公司之前2供1,Basic Charm供股前持有220,858,680股,需供股110,429,340股,加上分包銷4.96%的65,000,000股,即共 175,429,340股,扣除4%的包銷佣金,淨出資5,052萬,和之前的4,204萬非常相像,即只出約850萬就可以完成這次供股,扣除新取得的 4,000萬股,以現時股價56仙計算,約值2,240萬,實際上更有賺呢。
由之前的事項和今次交易可見,大股東沒甚麼錢,只是把公司的錢不斷騰挪吧。
個半月變十五億-采藝多媒體(8130)(updated 2009/7/10 11:30pm)
該公司原為杜琪峰的銀河影像,原欲在2002年5月上市,其後第二大股東天幕的兩位股東,劉天王和中建(138)麥先生股東不和,後來麥先生出售自己手上的股份,使上市能繼續進行,最終在2002年8月股市低潮上市。
最初公司欲發行1.4588億股,招股價為50仙,集資約7,000萬元,但因股東不和及市況不好的關係,招股價降低至30仙,其中6,188萬股為現有股東批售,套現約1,856.4萬。只有 6,941.2萬股是新股,公司集資額僅2,080萬,淨額更只有1,700萬,可見目標是如何。
2002-04-22 信報
杜琪峯旗下銀河影像擬上市
電影製作公司銀河影像有意於創業板上市集資,該公司董事杜琪峯【圖】表示,除電影製作外,今後仍希望參與部分電影的投資,以及進一步鞏固創作部的實力。
該公司預計今年可完成約六套電影,其中二部將與國內合作拍攝。近年杜琪峯執導及銀河製作的多套電影的賣座情況不俗,如《鎗火》、《孤男寡女》及《暗戰》等,荷里活的電影公司更有意開拍《鎗火》的荷里活版,目前正就版權進行洽商。
冀把業務拓展至電影投資
過去銀河專注電影創作及製作,未來電影製作仍是銀河的核心業務,但杜琪峯希望今後把業務範疇拓展至電影投資,而該公司未來的增長主要來自增加製作電影數目、提高影片素質、加強成本控制及電影投資的利潤。此外,該公司亦有考慮發展電視劇製作,但杜琪峯強調電影製作才是該公司的核心。
該公司向以電影製作為主,相對風險較少,杜琪峯表示,過去未出現爛尾情況,但毛利有一定限制。若參與電影投資,除了需要更多資金外,亦要承擔更高風險;若電影賣座,電影發行將取得更可觀的利潤。此外,該公司亦有意發展龐大的國內市場,但暫時仍限於合拍電影。
目前銀河製作的電影資金,主要來自香港及台灣,像《鎗火》便是台灣的資本,電影完成後,版權屬投資者(片主)所有,而銀河則包辦所有製作,一般毛利不會低於一成二。除了製作費外,該公司亦會與片主議定影片發行利潤的分紅,但主要收入仍來自電影製作,過去該公司逾九成收入來自電影製作。
杜琪峯指出,一部成功的電影除了要有好的創意外,仍需配合精確的市場計算及成本控制,近年香港電影低迷,其中一個原因便是缺乏市場觸覺,像過去看電影的主要為男性,所以一些黑幫片便有一定捧場客,但現在到戲院看電影的女性大增,觀眾口味亦改變了,這是《孤男寡女》這類電影受觀迎的原因。
已有一班固定製作班底
他說,經過多年經驗累積,對於市場口味及成本控制已掌握得很好,亦有一班固定的製作班底。九九年他更辭去中國星(三二六)營運總監一職,專心投入銀河。他希望能進一步鞏固創作實力,除了他本人外,亦希望引入其他創作人才。
杜琪峰目前持有銀河約五成股權,第二大股東是劉德華的電影公司天幕,銀河影像財務總監聶嘉寶說,該公司去年營業額約一億元,盈利約數百萬元。據悉,該公司計劃集資約七千萬元,包括新股及舊股,預期最快可於下月上市■
2002-08-12 太陽報
劉德華對麥紹棠 轉售股權不知情
對於天幕股東麥紹棠轉售所擁有的銀河映像的12.5%股權,劉德華表示全不知情,更強調原本由天幕所佔的25%股份,早已由他及麥紹棠以私人名義平均攤分,他說︰「我唔知佢哋點運作,亦唔知麥生嗰邊點做。」
劉德華昨日出席在沙田舉行的《共創美麗的一天慈善紀念封義賣日》,為博愛醫院籌款。對於有報道由杜琪珉佔大股的銀河映像,原定五月中在創業板上市,後因佔兩成五股權的天幕公司內部發生爭拗,令上市計畫受阻。天幕股東之一的麥紹棠因此轉售旗下的12.5%股份予獨立第三者,令銀河映像可排除障礙等候上市。對此,華仔表示全不知情,因為他與麥紹棠早已改以私人名義平分那兩成五股份。
以私人名義攤分股份
劉德華說︰「我唔知佢哋點運作,亦唔知麥生嗰邊點做,因為早喺第一次話要上市嘅時候,我哋已經簽晒文件,將股份賣晒出嚟,即係話嗰兩成五股份唔係天幕嘅,而係我同麥生以私人名義擁有。」
活動中,華仔除呼籲歌迷購買由他親手題字的紀念封,並跟訂購了金裝慈善紀念封的總理合照。不少總理跟華仔合照時都非常興奮,原來他們大部分都是華仔的歌迷,但礙於年齡問題而沒有加入歌迷會。華仔說︰「佢哋想我為佢哋呢啲中小企業人士成立另一個歌迷會,到時嘅活動可能係探媖廠房啦咁!」
問華仔知否有傳其好友伏明霞已懷孕兩個多月,他笑笑口說︰「佢有咗BB?恭喜佢囉!(有冇同佢聯絡?)我不嬲都有Send Email畀佢,不過佢成日飛嚟飛去,少咗聯絡啦!」
2002-08-14 成報
銀河降招股價上創業板
【本報記者石永樂報道】由香港導演杜琪峰創立的銀河映像(8130)正式宣布捲土重來在創業板上市,招股價大幅下調4成至0.3元,令集資凈額亦減至1700萬元,惟杜琪峰藉出售舊股套現近千萬元。
出售舊股套現近千萬
集團早前計劃以每股0.5元作招股價,惟因股東出現爭拗及市況欠佳而一度延遲,杜琪峰昨於記者會上亦承認,確因市場氣氛欠佳而調低招股價,但強調集資額足夠集團發展之用,在1700萬元的集資凈額中,主要用作成立剪接及錄音室,以及作聘請當紅藝人和主要製作人員之預付酬勞,另預留資金投資製作1至2部電影。惟招股書顯示,至9月30日止前已將動用集資凈額中的1270萬元,杜氏解釋電影製作多為前期投資,但未有回應往後3年的開支將如何應付。
杜琪峰透過出售2856萬舊股套現950萬元,另執行董事陳道好亦出售2380萬舊股套現714萬元。
劉德華倘敗訴須沽貨 銀河映像集資額大減
由大導演杜琪峯控制的銀河映像 ( 8130 ) ,昨日「捲土重來」。由於市況欠佳,銀河映像發售新舊股所得金額,較原本計畫大幅減少,招股價也由原定的約五角降至三角。
而主要股東影星劉德華與銀河前股東中建電訊 ( 138) 之間的法律訴訟尚未解決,令銀河的上巿計畫蒙上陰影。
根據銀河映像的招股文件顯示,劉德華目前仍就遭銀河前股東中建電訊 ( 138) 索償一億五千萬元而展開法律訴訟,劉氏若然敗訴,便須要在一年禁售期內出售手上逾一成的銀河權益。
一旦劉德華逼於沽出手上股份,無疑會令銀河的「街貨」激增,將直接影響股價表現,故訴訟結果彷彿成為了銀河投資者的「計時炸彈」,隨時爆發。
敗訴街貨將激增
與此同時,劉德華本身亦向由他與中建電訊合資的天幕電影,索償一千五百萬元的演出費用。招股書中已指明,若劉德華勝訴,可能令天幕出現財政問題,最終導致天幕未必可以履行委任銀河拍攝電影的工作。而據了解,天幕已委任銀河替其開拍六部電影,佔該公司已取得十九份拍攝合約的三分之一,天幕的電影合約若停止,將對銀河的收益構成嚴重負面影響。
對於上述兩項訴訟,銀河映像主席杜琪峯昨日未有正面回應,只表示劉德華是否該公司的股東都不會影響業務運作,而今年內亦未有計劃開拍天幕的電影。
其實,銀河映像除受法律訴訟問題困擾外,該公司資不抵債的情況亦十分令人憂慮。招股文件中就顯示,截止今年三月底止,銀河的有形資產只有七十二萬元,但負債卻高達一百九十一萬元。
新鴻基證券策略員李錦指出,由於兩宗訴訟的結果難以預測,但均對銀河現有的電影拍攝業務以及股價構成十分負面的因素,加上該公司目前處於資產水平偏低,散戶不宜貿然入巿。
資不抵債亦堪憂
按照銀河映像的上巿計畫,該公司將以每股三角進行招股,合共發行約一億四千六百萬股股份,其中九成會作私人配售,餘下一成則作公開發售用途。
據了解,由於包括杜琪峯在內的幾位主要股東,合共出售約六千二百萬股舊股,套現約一千八百六十萬元,故銀河新股實際只集資二千五百二十萬元,在扣除上巿費用後僅餘約一千七百萬元,較原計畫新股集資逾五千萬元縮減約一半。
由於該公司會於一年內投資一千二百萬元,作為增購拍攝器材之用,就連銀河在招股書的風險因素中指出,該公司在上巿後仍可能出現資金短缺的情況。記者陳國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20813/00000MC20020811123217T.htm
因資金短缺,上市1年後已,杜先生放棄公司大股東地位,把殼股控制權出售予裕泰興的羅先生,全購價2.5仙,財顧是金仔。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30911/GLN20030911005_C.pdf
賣殼後,並在2004及2006年供股及批股集資,2007年10合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40315/GLN2004031503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40422/GLN20040422016_C.pdf
2004年,4供1,發行1.61億股,每股3.7仙,集資595萬,包銷商是金仔。
最後供股除大股東外,只有約10%的人認購,故包銷商「已促使由七名獨立第三者認購所有待認購之發售股份」,該批沒人認購的佔擴大後股本約9.36%。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61129/GLN20061129006_C.pdf
2006年,又再發行1.61億股,每股2.2仙,集資342萬,配售代理是金仔。
由此可見,金仔對此殼的控制權已不少。
合作三年後,杜先生購回自己的業務,羅先生的業務仍然暫時保留,其後易現名至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504/GLN20070504002_C.pdf
既然拆伙,上市公司就無必要留,於是金仔接手。
一系列集資行動展開,終成為一項集資工具,更成為刁之垃圾場。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315/GLN20070315006_C.pdf
2007年3月,發行2,500萬可換股票據,每股換股價25仙(合股前2.5仙),發行1億股,可見是洗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0831/GLN20070831045_C.pdf
以2,400萬購入一物業,以每股換股價24仙(合股前2.4仙),5%息率的可換股債支付,可換股1億股。公司同時宣佈2供1,每股15仙,集資1,810萬。
在之前之後,大量舊董事離開,新人上場。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026/GLN20071026071_C.pdf
公司宣佈大舉發股,先以每股12仙(合股前1.2仙)批售4,986萬股,集資約550萬。
同時像中國科技(985)、利來(211)、中策(235)等公司的方法多發行13.5億股,其中包銷4.5億股,盡力方式批售9億股,最多再集資1.62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109/GLN20080109049_C.pdf
2008年1月,羅先生以200萬購回自己的東西,終結束對此殼的控制。
2008年2月,10合1。又削股本,為更大集資鋪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205/GLN20080205082_C.pdf
2009年1月,更成為中國星購地的配角。
http://realblog.zkiz.com/viewpage.php?tid=4484
1個月不到,遷冊,又10合1,削股本,又玩多一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218/GLN20090218031_C.pdf
今晚又來過。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709/GLN20090709044_C.pdf
公司宣佈收購Grow Harvest購入從事向中國保健行業提供醫療資訊數碼化系統的公司,作價最高為15億,其中7.5億以現金支付,7.5億以可換股債支付,每股10仙(合股前0.01仙),共發75億股。
該公司與天津港宏科技有限公司訂立總服務協議,公司首先會向天津港宏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區域網絡(LAN)及都會網絡(MAN)定製Wi-Fi/RFID識別應用系統,並已經及將會與中國國內醫院訂約按獨家基準提供Wi-Fi/RFID服務,由二零零九年六月一日起計為期15年。
當中有估值及保證EBITDA的條款,可下調代價。
但是,該公司資料如下:
目標公司是一間投資控股公司,乃於二零零九年五月十八日在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為有限公司。目標公司由賣方實益擁有。
目標公司乃Gold Asia全部已發行股本之實益擁有人。
Gold Asia於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在香港註冊成立,主要從事向中國保健行業提供醫療資訊系統,其中包括保健資訊系統及區域網絡(LAN)及都會網絡(MAN)定製Wi-Fi/RFID識別應用系統。Gold Asia已與天津港宏訂立總服務協議,據此,Gold Asia首先會向天津港宏提供區域網絡(LAN)及都會網絡(MAN)定製Wi-Fi/RFID識別應用系統,並已經及將會與中國醫院訂約按獨家基準提供 Wi-Fi/RFID服務,由二零零九年六月一日起計為期15年。
儘管公司成立日子尚淺,但憑藉其自身之技術專長及來自享譽國際之世界級資訊科技公司之技術後盾,目標集團可提供此類服務。目標集團已就提供Wi-Fi/RFID服務與享譽國際之世界級資訊科技公司簽訂技術支援合約。據本公司獲悉,截至本公佈日期,天津港宏已與30家中國醫院簽訂合約,將向該等醫院提供區域網絡(LAN)及都會網絡 (MAN)定製Wi-Fi/RFID識別應用系統,並預期會在未來三個月與另外20家醫院簽訂合約。
目標集團之業務將由目標集團現有管理層運作管理,計劃於收購事項完成後委任一名諳熟目標集團業務管理之董事加入董事會成員。此外,目標集團已與多間享譽國際之世界級資訊科技公司簽訂技術支援合約,該等公司將就提供Wi-Fi/RFID服務給予技術支援。
由於目標公司及Gold Asia自各自之註冊成立日期以來均未開展任何業務,故目標公司及Gold Asia於過往兩個財政年度並未錄得任何收入、除稅前或除稅及未計非經常性項目後純利,且於本公佈日期亦未有重大資產及負債。
目標集團之賬面值為100美元。由獨立專業估值師對目標集團進行之估值,將載入本公司就收購事項將寄發之通函。
greatsoup:
一個半月由空氣賺15億,真是好賺。那7.5億現金代價,扣除一個月以10仙(即是幾次合股前的0.01仙)發行25億股,集的2.5億,剩下5億如何來,自己想想吧。以這隻股的作風,我就敬而遠之了。
前月集資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90615/GLN20090615060_C.pdf
David Webb: 中策可換股票據的認購者(經小弟增補4人,更新2009-11-15 9:00pm)
昨晚因太累,故無上網,亦無出文,但Webb兄終於把他對老莊的關係公諸於世。
http://webb-site.com/articles/chinastrategic.asp
關於第一部分,不少傳媒已經提及,不重複。但第二部分,因有部分報紙已經提及,故好像很少人再提及這部分。至於第三部分及中南網絡的部分,似乎他們都是怕被人控告,所以不太敢下筆,只寥寥數筆即完。
但是說的東西大部分都有跡可尋,為何基於事實的東西不寫,反而去寫一些最不真實,即對中策集團(前稱紅寶石)的估值問題,但是小弟花了這樣多的時間研究這些東西絕不是白費,所以以個人有限的知識,先翻譯第二部分,供大家參看。
稍後,如有能力完成本年老莊系集資紀錄(粗略計算應有約20億),亦會努力把第三部分公諸於世。
據Webb兄的研究,以下是認購可換股票據的認購者:

1. Cheung Chung Kiu 即張松橋,他是渝港國際(613)、中渝置地(1224,前稱確利達包裝、確利達國際)、港通控股(32,前香港隧道)及渝太地產(75,前彩星地產)的主席,亦曾任銀建國際(171)的執董。
2. PMA Stratgeic Investment Fund(Cayman) 是由 PMA Capital Management Limited 主理,背後的高人不知是誰了。他們持有的股票,除中策集團外,亦有一點味道,如張松橋持有的港通控股(32)、天譽置業(59,前安利汽車、人人控股,已 在清盤過程)等。
其基金公司持有的股票如下:
3. Get Nice Holdings Limited,即結好控股(64)。他們持有可換股票據持有人結好證券有限公司,其亦為老莊系部分公司的股票配售代理,老莊系轄下的萊福資本(901) 持有結好的股權,可以兩者的關係緊密。另外,結好證券和金利豐經常為同一批公司做配售,今次中策的配售可換股票據,他亦為配售代理之一。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0547
4. Lau, Joseph Luen Hung,即劉鑾雄。他是華人置業(127)、至祥置業(112)的主席,為利福國際的執董,亦控股金匡企業(286,前東方紅地產等)。
5. Cheng yu Tund即 鄭裕彤。他為新世界發展(17)、萬邦投資(158)、利福國際(1212)的主席,信德發展(242)、澳門博彩(880)的非執董、恆生銀行(11)的獨立非執董,和劉鑾雄是好朋友。
6. Tang Ching Ho,即鄧清河。他是宏安國際(1222)的創辦人主席,其一系如位元堂(897,前名得利)、利來控股(221)、中國農產品(149,前稱寶榮坤、中國數碼港、中國置地、中國高速)、配股及供股包銷商通常也為金利豐。
7. Ng Leung Ho,即吳良好。現時是榮德豐(109,前名榮德控股、數字地球,稍後改名中國林大資源)主席。此前,他創立了金威集團(910,現名中國林大),最初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策院做製服發跡。
8. Cho Kwai Chee,即曹貴子,是康健國際(3886,8138)的行政總裁,和宏安的鄧清河曾經合作購入盧森堡大藥廠,並把之置入位元堂(897),其配股及供股包銷商亦通常為金利豐。
康健國際上市時,長實曾購入可換股債券,作為策略股東之一。
9. Yam Tak Cheung,即任德章。他控制Integrated Capital(Asia) Limited,本年他因為錢債問題,控告陳達志(Ba叔)成功。
陳達志為中科環保(351,前稱中洲控股,現稱亞洲能源物流)前主席,亦和前中國環保能源(290,前稱耀生行,泓通控股,現稱中國富強集團)主席韓明光為挪用該兩家公司資金一案受審。
最近任德章購入新濠國際(200)所配售匯盈控股(821)其中2,300萬股,之後以約2.029元減持至不用披露的水平。在2007年,他因未及時披露南粵物流持股被譴責。
至於,他以金利豐為配售Rojam新股及換股債的代理,之前在潤迅通信一役,亦利用金利豐配售股票。同時金利豐的掌舵人朱李月華博士亦同時購入新濠國際(200)所配售匯盈控股(821)的股權。另外,他在2007年亦認購金利豐作為配售代理的中策(235)可換股票據。
另外,他曾經購入匯盈控股(821)附屬匯盈證券曾經包銷供股的中國天化工(362,前大慶石化),中國天化工過往的主要股東是亨泰(197),現已售出其持股。
至於,他曾持有的股票如下,但其控股的公司,他並非董事局成員: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0298
10. Seeker Master Fund (Cayman)在2007年12月7日在開曼群島成立,在2008年9月30日,他為老莊系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子公司 Hennabun (以下文件II-3,pdf: p.159)的附屬。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29/LTN20090129324_C.pdf11. Lam , Peter How Mun,為林孝文。其為中渝置地(1224,前稱確利達包裝、確利達國際)的聯席主席及創辦人之一,其太太為李澤楷的姨母,和老莊有親戚關係,曾為威利(273,前稱怡南、華匯控股、互聯控股)的董事。
12. Wong Howard,即黃皓。其為越南控股(139,前稱預發集團、139控股)主席,越南控股母公司是金源米業(677),持有中南證券母公司Hennabun股權。
13. Ou Ya Ping,為歐亞平。他為百仕達地產(1168)及威華達控股(622,前稱凱達集團、銀網控股)的主席,其前亦為百江燃氣(8132、1083)的主席,後因財困,控股權轉予煤氣(3)。
14. Suen, Pau Cho Hung,是孫粗洪。他為百靈達國際(2326)、保興發展(1141,前稱新創企業)的主席兼大股東,亦為崇高國際(209)、奧亮集團(547)的大股東,前中國雲錫礦業(263,前稱保興投資)主席兼大股東。
他的配售代理及財顧為老莊系的中南、結好及鄭先生的大福。 保興發展之前購入的中國建設重工,由汪曉峰主理,汪曉峰之前曾和科維控股(586)老闆合作購入金信信託,科維控股亦曾把資金交託金信信託做委託理財,其 後因金信信託崩潰,科維控股陷入財困,其中一位白武士為莊友堅,莊友堅是老莊系的掌舵人之一。
汪曉峰現時為國盛投資(1227,前第一亞洲資本、中國金融產業投資)的主要股東,前主要股東為黃金富,其為前國際資源(1051,前中華發展、星光數碼動力、星光生物科技、信用卡防盜、智富能源)主席及主要股東。15. Lee Yuk Lun,是李鋈麟,其為麗盛集團(1004)的聯席主席,該公司和老莊系的關係千絲萬縷。16. Cham, Anthony Wai Ho,湛威豪為結好(64)的聯席副主席。他曾涉及蔣麗莉太平洋興業(166,後易名新時代集團,現新時代能源)全購一案中,後來控告遭撤。太平洋興業,即現新時代能源,為鄭裕彤曾入股的公司之一。
http://www.kui.name/event/2007-07-18/%E8%AD%89%E7%9B%A3%E6%92%A4%E5%A4%AA%E8%88%88%E7%B4%80%E5%BE%8B%E7%A0%94%E8%A8%8A.htm
17. Yeung Ming Kwong,為楊明光。他為褔方控股(885)的主席、科維控股(586,已除牌)的董事,兩家公司均和老莊系的關係密不可分。
其早期曾與三九集團入股華利資源(1215,後易名國新集團、開源控股),後被國中控股(202,前柏寧頓國際)主席張揚注資取得控股權,後張揚逐步透過金利豐證券等減持股份,最終把該公司控股權轉予胡翼時。
胡翼時同時向香港藥業(182,前南北行,現名中國風電)大股東購入了建美集團(851,現盛源控股)控股權,亦為泰德陽光(308)的執行董事,兩家公司均以金利豐為供股包銷售、配售代理和財務顧問。18. Kwong, Benny Kai Sing,是鄺啟成,彼為漢基控股(412)的主席、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董事,該等公司亦和老莊系結下不解之緣。19. Chong, Benny Tin Lung,即莊天龍。其為美林遠東有限公司的前證券交易商代表,後來因給別人印象協助控制鄭裕彤曾入股的高寶綠色(274)股份,故被譴責,亦被美林遠東 解僱。現時他持有的VMS Capital,亦曾持有輝影國際(630)的紀錄,和後面的麥少嫻應屬同一公司。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docno=03PR83
20. Kuk Po Shun,指谷保順。前因控制其後和前榮盛科技(1166,前美盛周氏)有附屬的星采控股(559,前稱精藝集團,現稱華藝礦業)未有予以披露,被判處罰款。http://www.sfc.hk/sfc/doc/TC/speeches/public/enforcement/dec_04.pdf
華藝礦業現大股東王顯碩為智略資本的掌舵人,和金利豐淵源頗深。前主席周禮謙如鄧清河、曹貴子一樣,均喜歡以金利豐為配售代理。
至於Webb兄未提到的人如下:
21. Zhang Xingmei,為張興梅,據之前經濟日報報導,拼音與人和商業(1387)非執董一樣。人和商業股東成員包括鄭裕彤、劉鑾雄等。據報導,中南、結好、金利豐等在中央結算紀錄中,持有不少該公司股權。
http://gb.guococap.com/marketSensor/IPO_Prospectuses/01387/C118.pdf
22. Yan Chi Ping,是甄志平,曾為結好投資有限公司的當作持牌代表,因在僱主不知情的情況下透過以其友人的名義所開立的帳戶為自己進行證券交易,藉以從僱主賺取其無權享有的花紅,故曾暫時吊銷甄志平的牌照4個月。
結好投資應為結好控股(64)附屬之一。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e/TC/sfcOpenDocServlet?save=1&docno=05PR277
23. Mak, Viola Siu Hang,即麥少嫻,是VMS Investment 的僱員,應和莊天龍的VMS Capital有關係,持有的股票如中國科技(985)、國際資源(1051),凱順能源(8203)、保利協鑫(3800)、匯盈控股(821),或多 或少都和上述的人有關係。
中國科技、國際資源的配股中,金利豐作為公司的配售代理。其和前述的任得章等人均持有匯盈控股的股權。
保利協鑫大股東朱共山現為中國能源物流(351,前中洲控股、中科環保)的主要股東。
鄭裕彤現持有凱順能源的股權,該公司的財務顧問也曾有金利豐。
大股東/董事之名稱 | 上市法團之名稱 |
麥少嫻 | 中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麥少嫻 | 中國數碼版權(集團)有限公司 |
麥少嫻 | 中策集團有限公司 |
麥少嫻 | 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
麥少嫻 | 凱順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
麥少嫻 | 匯盈控股有限公司 |
http://www.irasia.com/listco/hk/gresources/announcement/a42575-cw01051ann.pdf
24. Bryant Yu Tao,即張裕濤,這個公司的張裕濤是他嗎?
http://www.huijinfund.com/aboutus/team.asp
現時只剩下Wong,Daisy Fung Kwan,即王鳳群資料找不到。
味皇兄嘗總結如下,結好同金利豐的淵源來自跑馬,天下財技人聚頭皆為賭也。
如有關於麥少嫻和莊天龍的關係、張裕濤及王鳳群的資訊,請告之或e-mail至[email protected]。
此外,我英文不好,如果大家能夠把新資料譯成英文轉達給Webb兄,相信他一定會喜歡。
一次非常不超值的收購-十友控股(33)(仍在更新中2010/4/25@11:45pm)
(註: 謝鱷兄提醒及tsebbb兄更正。)
(1)關於早期的文章已一大堆,請看此 處。總的來說,他們的一元店是有競爭優勢,但經濟酒店需要的資源甚多,但公司資本甚少,其實不適分做這 一個行業,而證券行 在人脈已先天不足,況且搞這些前期費用甚麼,其實是浪費金錢。至於遼寧項目,其實個人認為,如真的有心做,其實可以以人力資本代出 資,但是我認為做這些低成本高效益的業務,偶一為之則可,但長期則是對大股東的心力是挑戰,影響本業經營。小弟用心經營這個股票博 客,就只是寫股票圍繞的人知事,如果叫我寫其他不擅長東西,也許就沒這樣的成就了。但我最初的文章已談及公司已賣殼,結果 不幸言中。
這家公司肯定心虛,今次這份文 件pdf是鎖了,轉成Microsoft Word也不成,所以打也花時間,但我可以剪圖啊,哈哈。
(2)今 日公司宣佈向一位本博常客熟悉的唐乃勤先生購入Market Season Limited(即圖中提及的目標公司),其控制和協海峽信用投資有限公司90%股權,作價3,243,750,000元,即32.4375億元,即整體 作價3,604,166,667元,或36.04億。
至於這32.4375億,係全數以無息可換股債支付,換股 價1.25元,可換 25.95億股,較停牌前1.68元,折讓25.95%,至於其架構如下。如以4月22日價格計算,作價則為81.483億,整體估值為90.54億。
至於其餘10%股權是由北京實業總開發公司 持有5%及鄭逢時先生持有,我們稍後會談談這些公司及人。至 於持股量變化如下:
(3)關 於該公司的 描述如下:
http://www.12312.gov.cn/swxy/xydb/634140.shtml和 协海峡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是由大陆、台湾、香港的三家股东发起,在北京注册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 亿美元,主要经营为信誉良好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融资担保及相关的投资和咨询服务。和协海峡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是大陆第一家建立境 外资产补偿 机制的合资担保公司,将成为两岸三地联合创办的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融资担保机构。至於公告有更詳細地談及:
(4)至於賣方的唐乃勤先生,其實在談駿新能源那些貼也談不少,在此轉貼至此,其實他是一個金融掮客,只是做刁,亦有不少麻煩在身。 他旗下的駿新集團(91,前德榮投資、駿新能源,不是今次的賣方之一),和譚木匠(837)主席的哥哥因一些關係鬧翻,所以現在出現不少問題。他也是損害股柬權益的剋星。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03/21/zt0903210005.htm來港奮鬥 人生轉捩
唐乃勤早年在內地 接受教育及生活,由於父親早逝,全靠母親艱苦地撫養他和姊姊弟弟,後來唐乃勤趁 79年毅然隻身偷渡來港碰運氣;由於在港舉目無親,所以投靠一位朋友。
「1979年是我 人生的轉捩點,從家鄉三水偷渡來港,希望謀求更好的生活,自75年中學畢業後,我 便出來工作,還記得那個年代在家鄉工作,每個月只得十多二十元,生活非常艱苦。」
當年來港短短一星 期,唐乃勤在朋友的介紹下加入了一間塑膠工廠工作,「我可算是幸運的一群,來港一 星期便有工開,暫時解決了當時生活的問題,那時白天工作,晚上睡在一張帆布床過著『朝拆夜鋪』的生活,由於煮食亦在工廠內,生活簡單刻苦,所以每個月九百 元薪金剩下五百元作儲蓄,以寄錢回鄉,幫助改善家人的生活。」
自強不息 小本創業
「大陸改革開放 後,我雖然人在香港,但仍與舊同學保持聯繫,他們有的已經在家鄉市政府當官,記得我 向當時的三水外貿局的處長求助,表示自己擁有塑膠加工技術,但缺乏資金,想找伙伴借貸創業起家。」唐乃勤道出自己的成功之道!「做人一定要有信心,我在香 港塑膠廠工作期間,已掌握了塑膠業的生產,碰巧有廣州市做外貿生意的朋友在內地開工廠,他終於提出合作開辦塑膠廠,由朋友出錢三十萬,他則負責技術及管 理。」
唐乃勤 深信每個人 勤奮工作是有回報的,回憶起早年奔波的日子,他娓娓道來:「我的第一桶金便是憑這 次機會賺取的,故此繼續利用賺回來的錢與朋友合資開廠,最高峰時我與拍檔在廣州及三水共有六間塑膠廠,業務範圍包括製衣、家庭電器、塑膠、鈕扣及皮具等; 由於在內地開廠,人工及廠房皆比香港便宜。」
當年一個月有二十 多天上內地廠房,其餘時間則在香港公司聯繫採購原料。
個性堅強、自信十 足的唐乃勤稱,當年已深信自己將來可成就一番事業,「這個處長被我的誠意打動借錢 給我,我承諾憑一台機塑膠機器在兩個月內為他賺回六十萬元,成功打響塑膠生意的門路;當時塑膠原料大旺,工廠的生意非常火紅,因此在這段時間已可年賺數百 萬元。」一年間他的身家已達三千萬元,那時只是1982年的事。
置業啟發 轉攻房產
1985年是另一 個令唐乃勤難以忘懷的年份,當年他人生第一次置業令他明白香港地少人多,對住屋的 需求量大,加上中國人傳統觀念有安居樂業的心態,均令他感到投資地產行業比投資其他行業的利潤更高。
嘗盡甜頭 全情投入
有見及此,唐乃勤 決意將事業轉攻投資香港房地產,那時他為了專心物業投資籌集資金,便將大陸的六間 塑膠廠賣掉,全力留意樓市,其後他又與另外的中資集團組成興達集團,那時唐乃勤在半山豪宅及港九甲級寫字樓的多項投資均獲利甚豐,在1995年後有段時 期,他每天工作就是睇樓。當時只要有單位放盤,漏夜也會驅車前往,更瘋狂的是有過億的豪宅唐乃勤未曾看過就決定購入,所以他靠投資樓市發達的故事,早年不 斷被媒體刊登。
眼 光獨到 獲利甚豐
九十年代樓市風光 無限,後來唐乃勤也將資金轉到房地產方面作投資,由於他眼光獨到,能令賺回來的資 金增長,使公司進帳了豐厚的利潤。令唐乃勤最引以為傲的買賣,是炒賣九龍行,當時他以五億元購入,連建築圖則都未看過就簽約,其後不足一年內以九億元售 出,利潤接近一倍。
其 後唐先生在1999年左右認購接近破產的德榮投資(91)的可換股債券,在 2000年,宣 佈和當航天科技工業系統投資2,000萬元合作投資科網業務。 這位
唐 先生
並 聲稱需要10億之資金,前已與「數名策略夥伴」就聯合投資及營運若干可能進行之項目進行磋商。
4月,德榮投資更取 得當 時陷入破產廣東信託投資背景的廣信企業(340,後易名創富生物科 技、中國礦業)32.2%股權,但半年後即購入
臍 帶血業務
, 並逐步退出公司。
其後因航宇數碼科技又陷入財困,故其以債務又成功取得控股權,並演出其後
故事
。
據鱷 兄所稱,在2007年10月25日,已易名駿新能源曾經宣佈向唐先生簽訂一項有 條件框架協議,內容有關建議收購一個位於阿根廷的石油資源權益的Jade Honest,經多次延遲後但其後於11月11日
失 效
。
次日,即11月14日的公告中, 同一家Jade honest竟是新時代能源(166,前太平洋興業、新時代集團)收 購標的,其後也演 出官非。亦可見這位唐先生只是做交易賺錢,不是真做實業的。
(5)
至於其全部公司的註冊資料,可看到他是 先成立香港駿新能源,才後成立盈昇控股,可見這老闆也是原本可能是注入上市公司駿新集團,但因為發生那些事情,故其後改變計劃把概念轉至十友。
上市公司駿新集團:

今次控制的爺爺公司香港駿新能源:

盈昇控股有限公司:

稍後有一些東西補充。
(6)
在兩位股東方面,分別為鄭先生及北京實業開發總公司,介紹 如下:
1.鄭先生:
圖像如下,因時間關係,稍後補充。

至於其資料如下,還有些軼聞,是粉紅色的:
http://www.ly.gov.tw/ly/01_introduce/0103_leg/leg_main/leg_ver01_01.jsp?ItemNO=01030100&lgno=00196&stage=5
http://mypaper.pchome.com.tw/ybonbon/post/2450513
2. 北京實業開發總公司

至於其網頁如下:
http://www.bedc-china.com/bedc/chn/about_us.jsp
(6)
至於其真實價值是否值36-90.54億 呢, 我給你看公告的一些東西,按計算其成本只是1,600萬,平均成本是約0.61仙,較現時股價3.14元高509.26倍!
若以一般中國金融保險 股約2-4倍P/B計算,以其資產值1,600萬計算,僅值約3,200至6,400萬,況且其未獲得盈利,並呈虧損,資產更大部分為現金,作價還要打折。

(7)
總的來說,其實在買這件東西時 已給了評價:
對於公司來說,當然是好事啦,因為擺明是擴充太多計劃沒有 錢,所以做一些資本運作來製造賣點賺錢 嘛,但成敗當然難料。
在短期來說,只是對股價有助,並不是對股東有利的行為。在長期來說,更不見得這是好事,因為這些東西年年虧錢,未來仍需大量資金支撐,要印好多公仔紙,試 問股價如何會好?
對於大股東來說,隻股咁乾,做成至少30億的刁,唔炒上一兩倍點得?大股東趁機炒高減持,退出上市公司,並買回業務,唐先生又可把垃圾變成賺成幾十億,這 樣不好嗎。
對於小股東來說,這是破壞股東價值的行為,把空氣變成幾十億,完全是掠奪公司的行為,應該反對。
對於股價來說,因股票確實是乾,很易打上,你買了,確實會贏大錢。但這名唐先生是破壞股東價值的殺手,經常做一些肥自己,害股東的行為,我對他的所作所為 非常討厭。
對股價有利的事,並不是對股東有利,反而是未來失敗的催化劑。股價始終會反映表面的基本因素的。
希望你明白,這只是公認的好消息,並不是真的好消息,真的好消息是令股東所佔資產增值,不是破壞股東價值。
所以我認為,對上市公司來說,這是壞事。
故 我建議,反對這單交易。賣了就走,不要幫助這些人。
購入資產後,4月23日市值是87.763億,估計資產值是約1.86億,折每股7.16仙,是現時股價2.28%,即有機會跌97.72%,敬請留意風險。
口袋小遊戲創始人王強自述:屌絲PM創業記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1/147886.html
i黑馬:作為在職場只有三年經驗的產品經理如何創業?如何招人?如何做產品?做好產品又如何用渠道去推廣?口袋小遊戲創始人王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了自己如何解決這些難題。
從趕集實習、百度工作到跳槽高德,再到現在的自己創業,我與互聯網的緣分已經不急不緩的走到了第三年。短短三年,有憑借一次霸面就拿到百度offer的欣喜,也有導師創業後留給我的仿徨,更有此刻即將離職的躍躍欲試與惴惴不安,酸甜苦辣,一言難盡,但此刻,於我,有些特別。
這樣的時刻,有著惶恐與焦慮:
從明天起,將變成無業遊民;
從明天起,將沒有固定的工資收入,自負盈虧;
從明天起,將為一起創業的兄弟們前途負責。
這樣的時刻,也有著興奮與憧憬:
從明天起,計劃多年的創業計劃終於有了質變;
從明天起,將不在為別人的理想而活著;
從明天起,將和兄弟們一起為自己的事業而奮鬥。
三年前,第一次踏進北京西站的時候,我就憧憬著這麽一天;如今,前路依然漫漫,喧騰的想飛之心卻再難止息!
我身邊也有許多朋友懷揣著創業的夢想,但又苦於團隊搭建之難、項目尋找之困,“改變自己”的雄心難以施展。恰逢我離職投入全職創業的“新生活”中,謹以此文分享我籌備創業歷程中的親身經歷與經驗教訓,既作階段總結,也作未來展望。
搭建團隊
創業難,PM創業更難,屌絲PM創業難上加難!PM了解市場、了解用戶需求,但是不會寫碼、不會PS,這就需要找到誌同道合的小夥伴來彌補自己的短板。
有了創業的想法,但是沒有合夥人,這也只能停留在想法上(就好比一群PM湊在一起也就是吹牛扯淡的份,沒有研發介入就是在耍流氓!)。
團隊去哪找呢?找大學同學?不行,我大學同學沒有搞互聯網研發的。
找公司同事?不行,我剛入職,跟研發不熟,而且在本部門搞這種小團隊也不好。那能找誰?
一個學弟通過人人網找到我,希望我能給他內推去百度。這恰恰提醒了我,可以拉剛入職或者找實習的學弟、學妹入夥。“若要取之,必先予之”,我可以通過內推百度的方式去認識更多靠譜的學弟、學妹,而且還可以給他們提供安穩的住處。這兩個資源對於找實習、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吸引力還是很大的。
對於內推,因為比較了解所在業務線所需要的研發能力,而且也會在內推前跟學弟、學妹做溝通,了解他們的能力是否符合職位的需求。所以我內推成功的概率很高。
他們來實習的時候,直接入住我租用的一套130多平的房間,這個房間起名為DiorsClub(以下DiorsClub均代表我們住的房間),他們來實習可以住在DiorsClub,這樣“一條龍服務”讓我結識了很多華科做研發、設計的學弟、學妹。
周末的時候,我們這群宅男、宅女就會在DiorsClub一起討論,找到大家比較喜歡的方向和項目就會去嘗試,“實踐是檢驗想法的唯一標準”。DiorsClub最多一起住過8個人,為了讓大家的生活質量提高,為創意的孵化提供更好的環境,我毅然決然的去學習了做飯做菜,現在煎炒烹炸不在話下,這也算是一個挺大的意外收獲。
通過這種方式,我的團隊也逐漸成型了。現在「口袋小遊戲」團隊成員有6人(百度的產品經理、全端工程師、視覺設計師,去哪兒的android研發工程師、昆侖遊戲的遊戲策劃、盛大的遊戲視覺設計師)。這個搭建團隊的經歷跟小川總創辦搜狗時通過盒飯招募清華實習生的經歷還挺像的。
PM想創業,首先要聚集所需要的人。如何聚集人?人在哪找?要考慮自己能給予什麽來吸引他們。
產品方向是不斷嘗試出來的
產品的方向選擇是一個漫長又反複的過程,能成為一個創業型的產品,它一定需要一個相對較大的市場盤子並且團隊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去做。
練手產品——HereBus:
我們第一款產品是HereBus,一款眾包類型的公交車到站計時器,當時為了快速上線驗證,做了微信服務號。我們自己天天用,用的挺high,不過沒有渠道做推廣,所以並沒有被太多人知道。這次經歷,讓我們真切的感知到了渠道的重要性……
渠道產品——同學去哪&靠師兄
在我們還在為推廣渠道焦頭爛額之時,一個人人的PM告訴我,人人也要做公眾號。當時我的判斷是:這是一次機會,人人一定需要成功案例,如果我們跟人人合作為人人開發公眾號的話,有機會成為他們強推的標桿,我們就可以很輕松的獲得一批人人網的學生用戶。
於是,我們加班加點開發了兩款人人公號產品,一個是靠師兄,一個是同學去哪。如我所料,人人網在春節假期期間在人人信息流里推薦了我們這兩款公號,粉絲增長的特別快,而且“同學去哪”這個產品還得到了揚子晚報的報道。現在這兩款人人公號產品積累了數十萬用戶,現在成為我們自己建的流量渠道之一(另一個是我自己運營的有4w多粉絲人人小站-互聯網產品經理小站)。這次經歷讓我們感知到了,會站隊的豬也能飛起來!
最終決定做的產品,來的是那麽的順其自然、又那麽的偶然
為了推廣我們的一款叫充小秘的產品,我們做了一款手機H5小遊戲。因為充小秘功能過於簡單,我們擔心如果這遊戲火了,把用戶導入功能如此簡單的app,會對用戶造成傷害(事實上,這個擔心有點多余)不過當時H5小遊戲已經做出來了,也不能不推點啥,聯想到當時做H5遊戲時遇到的一些問題,我們自然而然的決定做一款小遊戲客戶端,也就是我們目前全職創業的項目——「口袋小遊戲」(原名叫HereToy,我們被英文名坑的好慘,有機會再講這個故事)。
「口袋小遊戲」定位於H5小遊戲中心,開始也沒覺得能把它做多大,只不過是想作為充小秘的導流入口,不過隨著對H5小遊戲了解的深入,以及與一些大客戶(如恒天然、58同城、百度知道)的合作,我們堅定了「口袋小遊戲」的發展方向,我們能做得更好。
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回顧不算坎坷的創業籌備之路,我對荀子的敬佩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簡直快超過高中時背他老人家文章背到吐血的怨念感了!
也希望我組建團隊的方式以及選擇創業產品的經歷,能給在路上的你一些啟示和幫助。
趁年輕趕緊去為了夢想折騰折騰,再不折騰就老了!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From note book: 7 March 2007 11.45pm
时代如何的千变万化
股市还是人类的最爱
大氣十條中期評估:74城PM2.5下降 7省區PM10上升
國務院印發的《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下稱《大氣十條》)自2013年9月實施以來,效果如何?
5日,中國工程院結出的評估結果顯示,全國城市細顆粒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呈下降趨勢,多數省份PM2.5或PM10年均濃度下降幅度達到或超過《大氣十條》規定的中期目標要求,可望實現2017年的考核目標。
《大氣十條》提出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汙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
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中國工程院當日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中期評估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介紹,根據《大氣十條》相關要求,中國工程院組織50余位相關領域院士和專家,對《大氣十條》進行中期評估。
郝吉明介紹,專家組通過整合環境保護部、中國科學院、中國氣象局和有關科研院所的地面長期定位觀測、典型過程綜合觀測、衛星遙感反演等數據,采用多種技術方法對全國空氣質量狀況、變化趨勢和汙染特征進行了評估和印證。
結果顯示,《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全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改善,PM2.5、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年均濃度和超標率均逐年下降,大多數城市重汙染天數減少。
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74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相對於2013年的72微克/立方米下降23.6%;日均值超標天數的比例由2013年的33.2%降至2015年的20.8%。全國PM10平均濃度(338個城市平均濃度為87微克/立方米),相對2013年(330個城市平均濃度97微克/立方米)下降10.3%;日均值超標天數的比例由2013年的14.5%降至2015年的12.1%。74個重點城市共發生846天次重度汙染和238天次嚴重汙染,較2014和2013年降幅分別為28.1%、24.9%以及49.9%、63.7%。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區NO2濃度相對2013年分別下降9.8%、11.9%、19.5%和15.8%,SO2分別下降44.9%、30.0%、38.1%和48.3%。衛星資料反演顯示,2013~2015年,全國NO2和SO2垂直柱濃度年均值和顆粒物光學厚度(AOD)總體呈下降趨勢,與地面監測數據分析結果一致。
但評估結果同時顯示,我國“空氣質量面臨形勢依然嚴峻,冬季重汙染問題突出,重點區域大氣臭氧(O3)汙染問題顯現。”
郝吉明介紹,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進行評價,2015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73個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占21.6%;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23.3%,重度及以上汙染占3.2%,其中67.4%發生在冬季。全部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次中,以PM2.5、PM10、O3為首要汙染物的天次分別占83.4%、15.3%和1.3%。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是全國重汙染天氣高發地區,占全國總天次的44.1%。冬季重汙染對全年PM2.5平均濃度有明顯的拉升作用。2013~2015年,重汙染天氣對京津冀、長三角和成渝地區PM2.5年均值的貢獻分別為40%、10%和20%。
基本完成階段性重點任務
《大氣十條》中諸多措施,具體執行情況又是如何?
郝吉明介紹,專家組基於《大氣十條》詳細配套政策及各省(區、市)實施細則、目標責任書、年度自查報告等數據資料,核算了2013~2015年各部門各行業主要汙染物減排情況,解析了各項政策措施對減排量和PM2.5濃度下降的貢獻。
結果顯示,各省(區、市)均基本完成了階段性重點任務,總體落實情況良好。重點行業提標改造、產業結構調整、燃煤鍋爐整治和揚塵綜合整治四類措施是對PM2.5濃度下降貢獻最為顯著的措施。
評估測算結果顯示,實施《大氣十條》使全國主要大氣汙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分解各措施對減排量的貢獻發現,重點行業提標改造、產業結構調整和燃煤鍋爐整治是對減排量整體貢獻顯著的措施。
機動車的減排貢獻在城市更為顯著。以北京市為例,2013~2015年北京共淘汰黃標車122.2萬輛,NOx、PM2.5減排量為3.47、0.26萬噸,分別貢獻了兩種汙染物減排量的71%和16%,說明《大氣十條》在控制機動車汙染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有效的。
郝吉明對記者說,北京市及周邊省份的重汙染應急措施能夠有效降低PM2.5濃度,兩次啟動紅色預警使得重汙染期間北京市PM2.5日均濃度下降17%~25%。
此外,專家組還發現,2014和2015年,重點地區汙染氣象條件相對2013年略為不利或變化不大,氣象條件在近兩年沒有對空氣質量的改善起到“助推”作用。在京津冀等重點地區甚至起到了不利作用。2014、2015年冬季期間,各重點地區不利氣象條件出現天數均超過2013年,特別是2015年冬季京津冀地區超過2013年的天數在各重點地區中最多,導致重汙染多次發生,嚴重影響人們對空氣質量年均值改善的直觀感覺。
盡快啟動“清潔柴油機行動計劃”
評估報告建議,以北京市為戰略重點,破解大氣汙染防治中的若幹難點問題,實現首都空氣質量長效改善。
郝吉明認為,北京采取堅決措施應對秋冬季重汙染問題,重點破解冬季采暖燃煤散燒頑疾,針對北京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地區以及南四區(豐臺、房山、通州、大興),采用煤改電和冬季特別電價等措施,解決冬季居民采暖問題。重點推進北京南四區大氣汙染治理工作,精細化城市管理,嚴控揚塵汙染,基本淘汰南四區燃煤鍋爐,優先啟動南四區民用散煤清潔能源替代工程,盡快完成南四區汙染小企業退出。
與此同時,進一步提升北京市機動車汙染排放控制能力。建立和完善非道路移動源的大氣汙染排放控制體系,建立統一的非道路移動源臺賬系統。科學確定北京市VOCs與NOx的協同減排策略。加強重汙染天氣應急減排力度。
在《大氣十條》執行後半期,京津冀地區該如何做?評估報告建議,將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任務,盡快率先啟動《京津冀環境綜合整治重大工程》大氣部分。
郝吉明說,這包括嚴格控制北京周邊傳輸通道上的汙染排放,嚴控周邊地區高架點源。采取措施切實降低秋冬季汙染源活動水平,在京津冀地區劃定“工業錯峰生產區”。增加對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供應額度,采用煤改氣、煤改電等方式對北京周邊傳輸通道地區的工業用煤和散煤進行替代。針對保定、廊坊等北京周邊城市,除《大氣十條》規定的PM2.5下降比例目標外,增加PM2.5年均濃度目標。
專家組還建議,實施冬季供暖地區應優化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編制技術體系和相關制度,實現對城市重汙染應急預案的科學制訂、動態評估和持續優化。在持續提高煤炭集中清潔高效利用的同時,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核電和天然氣,同時嚴控新增燃煤量,更大程度地實現對煤炭的替代;改進終端能源消費結構,推廣使用天然氣,將天然氣用於替代工業、供暖用煤特別是散煤。推進非電行業達標排放和超低排放技術及應用。
郝吉明還建議,盡快啟動國家“清潔柴油機行動計劃”,重點開展柴油機、非道路、船舶的大氣汙染排放控制。以重點行業和重點地區為抓手,加快實施國家揮發性有機物總量控制。構建精準治霾技術體系,創新機制體制,加強科技引領,持續提升環境監管和執法能力。

北京需采取堅決措施應對秋冬季重汙染問題,重點破解冬季采暖燃煤散燒頑疾。攝影/章軻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