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還信用卡min pay不等於分期付款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2/10/min-pay.html
最近80後用信用卡成為城中熱話, 止凡聽到星火燎原主持人也在討論這個題目, 而當中火燎森分享一個令人驚訝的經驗, 就是他的一些員工以為還信用卡 min-pay (最低還款額) 等同分期付款。

不止主持人震驚, 連我這個聽眾都好震驚, 為何年輕一代的財商會落得如此程度呢? 讓我好快看看信用卡還 min-pay的支出。

信用卡一般都超過30厘, 就假設阿偉張信用卡是36厘的, 而今天他欠10萬蚊卡數, min-pay就是每次還5%。



第一個用還5000蚊, 還欠95000蚊, 一個月即起息36/12=3厘, 下個月欠款就是95000x3%+本金(95000), 即97850蚊。如此計算, 下個月又還min-pay (4893元), 再起息再還min-pay, 要還多欠呢? 又要還多少總額呢?

沒完沒了的, 所以假設還到最後還欠2043元就一次過付清, 足足要還15年 (180個月), 而總還款大約23萬。即消費時獲八折好、七折也好, 買了10萬卡數所謂「好抵」的潮物之後, 但其實你用了23萬去買, 銀行也因你而財源滾滾了。

還有, 以上計算只是以10萬蚊卡數開始, 一直還15年, 而其間並沒有再有額外卡數增加, 要不然, 這一世都很難還清, 而每條數都要用15年時間及被倍大了2.3倍來找數,這算是分期付款嗎?

當我一看到有關信用卡新聞時, 我不以為然, 感覺上這個社會總有些人是不善理財的, 某程度上他們養活了銀行、財務公司及很多生意企業。

但再想深入一層, 這是極不健康的, 我們的新一代大部份都是這樣的話, 不就是美國模式嗎? 當大部份人都這樣時, 政府就會做些事情去幫助他們, 懂理財的 (但又未到神級)市民最終只會被簡接補貼這些人, 你看近年年青人喊著要平價買樓, 政府正在做什麼?

希望香港人能多點增進財商, 多閱讀, 看這個blog也好 (hard sell一下), 在能力範圍內多點轉發正確理財投資觀念給身邊的朋友, 救得一個得一個, 希望到我這一輩退休之時, 香港不要變成今天的美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80

評Apple Pay對移動支付產業鏈影響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70#lastpost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4-9-11 17:04 編輯

蘋果扛起全球NFC移動支付大旗:評Apple Pay對移動支付產業鏈影響
作者:龔浩/陸怡雯/盛紫薇

Apple Pay 成為 iPhone 6 和 Apple Watch發布會唯一驚喜。Apple Pay 通過NFC 技術完成近場支付,通過 Touch ID 技術完成遠程支付。現階段已與維薩、萬事達和美國運通三大卡組織、美國主流發卡行和主要化妝品、百貨類、餐飲類商戶達成合作。

Apple Pay 超預期。盡管市場此前預期到蘋果會支持NFC 技術,但是 Apple Pay在兩方面超出市場預期:1)推出一站式移動支付解決方案,硬件、卡組織、發卡行、收單機構和商戶受理完美融合,提供美國消費者優質的移動支付體驗和完善的受理環境;2)將 NFC 與已有技術(Passbook 和 Touch ID)完美融合,從 NFC 優勢領域(近場小額支付)延伸到移動支付全領域(近場/遠程和小額/大額)。

猜想 Apple Pay 在中國大陸的實踐。根據渠道調研,銀聯與蘋果就 Apple Pay在大陸應用合作洽談進展順利,因此我們估計大陸發售iPhone 6時Apple Pay很有可能支持銀聯。這也印證了時文朝領導銀聯後主導的創新合作開放的理念和之前《從商業模式看支付創新》強調的透過技術看背後利益分配和商業模式的思路。不過基於國情,我們預計 Apple Pay 中國版的支付限制會比美國版多,監管機構或更鼓勵其在小額支付上的發展。我們預計近場大額支付主流仍是金融 IC 卡插卡模式,遠程大額支付主流仍是 USB-KEY 和 OTP。中國金融 IC 卡遷移和非接 POS 設備的改造將為 Apple Pay 創造優秀的使用環境。

POS 制造商和金融軟件外包廠商受益。國內支持閃付和 NFC 的 POS 終端為 300萬臺,滲透率約 25%,按照集成 NFC 功能的 POS 比不集成 NFC 功能價格高 200元計算,保持 POS 正常更換周期的 NFC 增量市場價值為 18 億元。海外市場NFC-POS 受理環境更為一般,預計 Apple Pay 將在全球掀起 POS 升級浪潮。隨著支持 NFC 的手機產品逐漸豐富和受理環境逐步完善,手機可以成為一個應用推廣平臺。銀聯、銀行、運營商、政府、學校、企業和商家聯盟都在準備或者已經推出各自的 TSM 平臺和行業應用,在金融行業從事軟件外包或者服務外包的企業有望受益,卡片企業長期從事支付業務,受益程度可能較高。

對卡片業務、USB Key、OTP 業務的影響中性,對 IC 設計企業影響不一。未來持卡人將隨身攜帶更少實體卡,但在 ATM 取現、銀行櫃面辦理業務和不支持的 NFC 的商戶仍需使用實體卡。Apple Pay 在小額遠程支付滲透率將提高,但大額遠程支付仍需要 USB-KEY 和 OTP 等安全介質,安全介質使用頻率的減少並不影響安全介質的滲透率。Apple pay 將強化 13.56MHz 在全球和中國移動支付領域的領先位置,考慮到國產 NFC 控制芯片短時難以被主流手機廠商采納,建議更多關註安全芯片國產化和 NFC 標簽的發展機會。

iPhone 6 和 Apple Watch 支持 Apple Pay

北京時間 9 月 10 日淩晨蘋果發布了 iPhone 6 系列和 Apple Watch 系列,其中最大的亮點和唯一超預期的部分是 Apple Pay。Apple Pay 通過 NFC 技術完成近場支付,蘋果已與 Visa、MasterCard 和 American Express 三大卡組織合作,覆蓋美國信用卡購物總額 83%的主流銀行(Bank of America, Capital One, JP Morgan Chase, Citi 和 WellsFargo),且已支持美國主要衣食住行消費商戶(Bloomingdale, Macy, Macdonald 和Subway 等)。

Apple Pay 超預期

之前市場普遍預期蘋果會采用 NFC 技術,我們也一直看好 NFC 技術在近場小額支付的王者地位,但是有兩點超預期:

1)移動支付產業鏈較長,涉及硬件制造、卡組織、發卡行、收單機構和商戶等多環節,iPhone 6 和 Apple Watch 內置 NFC 硬件符合預期,超預期的是蘋果提供了一站式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讓產品發布第一時間即有完善的受理環境;

2)蘋果較好地融合了已有技術(Passbook、Touch ID)和新增的 NFC 技術,將Apple Pay從預期的近場小額支付領域延伸到了移動支付的全領域(近場/遠程,大額/小額)。我們相信這種模式在擁有良好信用體系的美國等發達國家是可以得到普及的。

猜想 Apple Pay 在中國大陸實踐

盡管 iPhone 6 首批發售國家和地區沒有中國,但是我們預期中國大陸會在第二批名單中,Apple Pay 在中國大陸的實踐會呈現以下三個特點:

1)據我們渠道調研,中國銀聯之前就開始和蘋果探討 Apple Pay 在中國的應用而且進展順利。我們預計在大陸發售的 iPhone 6 時會支持銀聯。這不僅體現出蘋果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更體現出銀聯總裁時文朝上任後主導的創新合作開放理念。對於銀聯來說,與其被動等待互聯網企業 O2O 侵蝕線下收單市場,不如主動出擊擁抱移動支付新浪潮。

2)考慮到中國的誠信環境和對支付安全更高的要求,我們預計中國版 Apple Pay的支付限制會比美國版大。我們估計國內 Apple Pay 主要會在小額移動支付(近場和遠程)有優勢。近場大額支付,因為消費頻率低和持卡人對等待時間沒那麽敏感,金融 IC 卡通過插卡消費更安全;遠程大額支付的主流方案仍為銀行的 USB-KEY、OTP等支付安全介質,安全介質發展的趨勢是支持移動設備。

3)中國版 Apple Pay 的使用熱情度和發展程度將迅速趕超首批發售的國家地區,主要原因是中國 300 余萬臺支持閃付的 POS 機具和與銀聯的合作為 NFC 的受理環境創造了良好的硬件基礎和政策支持。

Apple Pay 對移動支付產業鏈各環節影響

我們分析 Apple Pay 對於金融支付產業鏈 A 股和海外中概股標的公司的影響如下:

1)POS 制造商受益。截止到2014 年一季度末,全國可支持閃付和 NFC 的終端近 300 萬臺,占總 POS 比例約 25%。央行對 NFC 支付的鼓勵態度、銀聯對 NFC-POS的補貼和更多手機終端制造商支持 NFC 功能將共同加速 POS 的 NFC 功能升級節奏。與不支持 NFC 功能的 POS 相比,支持 NFC 功能的 POS 機售價會貴 200 元左右。假設商戶仍然按照原先 POS 壽命(3-4 年)進行更換,NFC 對 POS 機市場的增量價值為 18 億元。若收單機構主動鼓勵加速 POS 機升級為具備 NFC 功能,則相應的市場則更大。

海外市場的 POS 對 NFC 的支持情況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不同於 PBOC 3.0 遷移(將非接 POS 設備作為強烈推薦的標準),EMV 遷移對非接設備升級並無要求。此外,海外大都是由商戶自行承擔 POS 升級費用,商戶為一項不普及的技術付費的意願較低。我們預計Apple Pay將掀起全球POS機升級NFC的熱潮。按照Nilson Report統計,2013 年全球 POS 機發貨量為 2234 萬臺,估計支持 NFC 比例在 10%以下,未來 NFC-POS 的滲透率將逐步提升。

國內的 POS 生產商包括百富環球、新大陸、新國都和信雅達等。百富環球的海外 POS 業務發展迅猛。

2)金融軟件和服務外包廠商受益。隨著支持NFC 的手機產品逐漸豐富和受理環境逐步完善,手機可以成為一個應用推廣平臺,包括支付業務,也包括公交、社保、校園、企業和商家聯盟等。IC 卡和 NFC 手機支持一卡多應用,各類應用可以通過 TSM平臺以 OTA 或者現場加載方式推送到IC 卡和手機中,加快應用的部署速度,降低應用提供商的成本。銀聯、銀行、運營商、政府、學校、企業和商家聯盟都在準備或者已經推出各自的 TSM 平臺和行業應用,在金融行業從事軟件外包或者服務外包的企業有望受益。卡片企業長期從事支付業務,對支付業務了解較深刻,相關經驗豐富,其受益程度可能較高。

國內從事卡片制造的企業包括恒寶股份、天喻信息、東信和平、飛天誠信。

3)Apple Pay 對卡制造商影響中性。盡管Apple 產品發布會演示視頻傳遞出 ApplePay 可以免去持卡人錢包內的眾多實體卡,我們認為實體銀行卡的發放數量不會受影響,只不過更多是沈睡在家中抽屜而不是外出攜帶。未來更多的是一張實體卡配套一張虛擬卡,多張虛擬卡集成在 NFC 手機的安全芯片中。實體卡在不支持 NFC 的商戶、大額消費、ATM 取現和櫃面辦理業務等情形使用。考慮到運營商連續 3 年降低話機補貼由此對手機制造商的影響力削弱,我們預計更多一線手機制造商(三星、HTC、小米、華為、魅族等)會采用 eSE 方案並通過公開渠道出售 eSE 手機,由此對運營商和卡商的 NFC-SWP 業務產生壓力。我們未來也會積極與天喻信息、恒寶股份等溝通交流,探究 NFC 支付對於各家卡商的利弊影響。

4)對於 USB-Key、OTP 等安全支付介質制造商,ApplePay 的影響也為中性。Apple Pay 之前,支付寶等已將小額遠程支付的鑒權簡化為免密碼或 6 位快捷密碼,當時我們觀點就是,硬件廠商的收入與滲透率有關,與交易金額和交易頻率無關,用戶即使一年一次通過 PC 端進行大額支付,也需要使用 USB-KEY 等安全介質。同理對於 Apple Pay,手機端的快捷支付並不影響用戶對遠程大額支付的需求,而這些需求在銀行的安全體系下還是得通過交易安全介質來保障。此外,支付業務外,轉賬業務和其他網銀相關業務(如購匯、貴金屬投資和證券保險等)也需要依賴安全介質,Apple Pay 客觀上無法取代且主觀上銀行也不會願意 Apple Pay 取代。

5)對於芯片設計商,Apple Pay 的影響不一。ApplePay 將強化 13.56MHz 在全球支付領域的領先位置,但國內芯片設計商因技術上的差距尚很難進入海外市場。NFC 控制器因技術壁壘最高,國內唯一獲得 NFC Forum 認證的上海複旦微電子仍很難進入一線手機市場;安全芯片主要是 NFC-SWP 卡芯片,盡管NFC-SWP 市場未來存在壓力,但 NFC-SWP 被進口芯片壟斷的現狀未來仍可給國產芯片商帶來機會;標簽(NFC tag)業務,還需要拿到 iPhone 真機後進一步確認是否支持卡讀取模式。我們預計在金融 IC 卡國產芯片測試通過並批量出貨後,運營商會組織 NFC-SWP 國產芯片測試,NFC-SWP 國產芯片對上市公司利潤貢獻的時點不會早於 2015 年 6 月。建議積極關註同方國芯、國民技術、複旦微電子等公司在 NFC 業務的進展。(龔浩、陸怡雯、盛紫薇/申萬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505

Apple Pay------將引發新支付革命 京城九少

來源: http://xueqiu.com/7596509031/31701096

9月9日,蘋果公司在發布會上推介了搭載在iPhone 6上的手機支付平臺Apple Pay。9月15日,微信攜手財付通推出刷卡功能,在中國央行今年3月叫停“二維碼支付”之後再次試水線下移動支付市場。一時間,原本已稍顯平靜的移動支付市場再起波瀾。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1.5萬億元人民幣。而在2013年一季度,這個數字僅有607億元人民幣。根據尼爾森的數據,2012年全年,中國銀聯的銀行卡交易規模約為1.6萬億元。也就是說,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無到有、並將很快趕上銀聯在2012年交易規模的過程。

在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中,支付寶以77.4%的占有率領跑,財付通和拉卡拉以13.1%與7.8%的占有率緊跟其後。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通過“二維碼支付”等手段,用線上支付技術實現線下支付,為消費者和商家提供繞開原有銀聯清算網絡的支付方式。銀聯如果再不有所行動,它在收單與轉接清算市場上的霸主地位看起來就岌岌可危了,刷卡手續費這一銀聯最大收入來源也將被第三方支付平臺所蠶食。

但隨著Apple Pay的發布,銀聯將有望獲得蘋果手機移動支付的接口,借助其POS機及商戶分布廣泛的競爭優勢,將消費者和商戶之間的交易重新吸引回通過銀聯平臺的銀行卡清算渠道。銀聯將以全新的支付體驗留住支付流量,積極應對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沖擊,從而在移動支付市場上扳回一城。

2010年以來,中國幾大國有企業曾多次試圖推廣移動支付業務,但互爭主導、相互掣肘,在用戶體驗、用戶數量、受理環境等方面卻幾無進展。那為什麽Apple Pay可以突破困局引發燎原之勢呢?答案就在於,蘋果公司能夠依托自身一體化優勢,對內整合硬件與軟件;對外則因美國金融行業的自由競爭,能夠找到正確的合作夥伴,從而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全套解決方案。

移動支付的實現需要三大元素相互配合,它們是:手機硬件安全芯片及軟件開發、商戶收單設備支持和銀行支付通道。由移動運營商主導的移動支付方案,常常不能支持現有的POS機銀行通道,必須遊說商家布設新的收單設備,推廣難度很大。2010年上海移動曾力推的RFID-SIM卡就遇到了這樣的窘境,在世博會後銷聲匿跡。相反,由銀聯主導的移動支付方案則需要移動運營商或是手機廠商的配合。但由於Android手機的軟件與硬件千差萬別,2012年以來銀聯與各大運營商聯合推出的移動支付、部分銀行與手機廠商聯合推出的手機錢包等業務就常常遇到兼容困難,僅有部分手機機型能夠支持此類業務。

對蘋果公司而言,新出廠的iPhone 6可以在硬件上統一配置NFC芯片,並在軟件上預裝Apple Pay這一應用程序。蘋果公司與Visa、萬事達(Mastercard)和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又展開了商戶收單設備支持上的合作,Apple Pay可以直接在以上三家公司已有的支持非接觸支付技術的POS機上使用。這三家卡組織早在2007年以前就已經開始了POS機的更新工作,Apple Pay在推出伊始就可以擁有廣泛的支持商戶。可以預見的是,消費者一入手iPhone6,就可以將自己的銀行卡錄入Apple Pay,並立即開始移動支付。這將使得Apple Pay成為市場上最方便易用的移動支付平臺。

Visa負責人在接受科技新聞媒體ZDNet采訪時稱,Visa持卡人可以通過該公司的payWave技術,使用新的iPhone 6在POS機上完成支付。如果交易金額不超過100美元,持卡人還不需要輸入密碼或是簽字授權。

無獨有偶,中國銀聯在2011年也推出了類似的“閃付”(Quick Pass)技術。2014年9月銀聯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支持“閃付”功能的POS機已經超過360萬臺。在發達地區如廣東,截至2013年5月,就已有超過六成的POS機支持“閃付”功能。有消息顯示,2014年5月,蘋果公司就曾與中國銀聯達成有關協議。因此,蘋果公司此次在iPhone6上推出的Apple Pay應用,將有望在中國通過銀聯而落地,並立即支持銀聯超過360萬臺已經升級過的POS設備。

從蘋果公司角度看,Apple Pay的推出能增強iPhone的用戶粘性。當消費者習慣不用再攜帶銀行卡出門的時候,他們也離不開iPhone內置的Apple Pay了。此外,憑借蘋果公司的市場地位,Apple Pay的廣泛使用會喚醒消費者的潛在需求,NFC芯片將從原來的高端機型選配件演化為智能手機的必備配件。蘋果就此將為智能手機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準,其他廠商可能不得不修改原有設計,在將來推出的新款手機中也增加對NFC的支持。蘋果由此可以獲得產品上的競爭優勢。

盡管根據互聯網數據中心(IDC)的數據,2013年全年,蘋果公司的全球市場占有率僅為15.3%,約為三星的一半。但Counterpoint的數據表明,若按型號分,iPhone 5s才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手機型號,其2013年銷量高出排名第二的機型40%。

在iPhone上大規模預裝NFC芯片及相應的應用軟件,將引發一場全新的支付革命。今天,消費者使用指紋和Apple Pay從信用卡扣款,在線下購買實體商品;明天,消費者就可以通過Apple Pay以同樣的方式,在線上購買虛擬商品。在線上支付戰場上,以支付寶領銜的第三方支付平臺可能會由此失去優勢。

Apple Pay引發的支付革命,不同於傳統的O2O(Online to Offline)革新,它將會把傳統的支付中介——銀行與信用卡從線下帶到線上,將線下支付的霸主帶到線上支付的戰場。這是Offline-to-Online,是蘋果公司借力線下支付,謀求線上支付領導者地位的商業行動。在這一過程中,Apple Pay將成為線上線下大一統的支付平臺。

2001年,蘋果公司首次發布移動音樂播放器iPod及與它相配套的線上音樂商店iTunes Store。iTunes是蘋果公司首款平臺服務產品。當時誰能想到,到2012年時,這一平臺上的音樂銷量已能占到全球音樂銷量的29%、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音樂零售商,其與唱片公司的分成模式可以成為在線音樂銷售的標準。

2014年,蘋果公司發布了Apple Pay,這是它發布的第二個平臺服務產品。與音樂銷售相比,移動支付將是一個更具雄心也更為廣闊的市場,消費者可能一個月才會買一首新歌,卻可能每天都要使用多次移動支付。庫克能否將Apple Pay發展成移動支付的行業標準,來引領全球移動支付的風騷?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介紹:李偉教授是長江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案例中心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他曾在杜克大學和弗吉尼亞大學獲得終身教職。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732

蘋果發布新款iPad 同步推出Apple Pay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504

iPad,平板,蘋果,Apple,個人電腦

(iPad增加了“土豪金”成員)

北京時間今日淩晨,蘋果發布了新款平板iPad Air 2和iPad mini 3、配置視網膜顯示屏的臺式機iMac電腦和迷你臺式機Mac Mini,這些硬件將於下周一正式發售,同日也將在美國啟動Apple Pay支付服務。在年末假日購物旺季到來前,蘋果以全新的硬件軟件陣容投入市場爭奪戰。但有分析人士認為驚喜不足。

此次推出的iPad Air 2和iPad mini 3厚度均為6.1毫米,較前款更薄。它們均配有指紋感應器。除了原有的銀色與灰色,增加了金色可選。與從iPhone5S起的新款iPhone相同,iPad Air 2也搭載了既能衡量行動又能探測溫度的動作協同處理器,其主頁按鍵的Touch ID也和新款iPhone類似。iPad Air 2配置的 A8X芯片與iPhone 6的芯片同源,不過是特別為iPad設計的版本。

iPad,平板,蘋果,Apple,個人電腦

(iPad Air 2(右)厚度僅有6.1毫米,重0.96磅。)

娛樂功能方面,iPad Air 2號稱玩遊戲時能感受“遊戲機級別”的圖片畫質,和iPhone 6同樣配置了8萬像素的攝像頭,選擇“觸發模式”(Burst Mode)可連拍多張相片。此外,iPad Air 2的電池續航時間為10個小時,Wi-Fi速度幾乎是前款的三倍。iPad Air 2今日即接受預訂,售價為499-829美元,增加內存所需的費用比前款降低了100美元,iPad mini的售價為399-729美元。

iPad,平板,蘋果,Apple,個人電腦

(iPad Air 2配置8萬像素攝像頭,改善了面部識別功能,單張即可生成HDR相片。)

視網膜顯示屏是此次蘋果新品的重要特色。7.9英寸的iPad Mini 3和27英寸的iMac都配有這種顯示屏。新款iMac使用了全新的Yosemite操作系統,售價為2499美元,今日起可出貨。Mac Mini的起售價是499美元。

蘋果CEO庫克在發布會上稱,iMac采用的5K視網膜顯示屏是蘋果史上最出色的顯示屏。但一些分析師認為,在手持觸屏設備泛濫的形勢下,此舉可能是竭力喚回客戶過去對蘋果平板的熱情。

出席發布會的科技業研究機構Gartner的分析師Van Baker評價:

“必須老實說,唯一吸引人的就是iMac用的5K視網膜顯示屏。其它我們見到的都是iPad的叠代更新。”

Creative Strategies Inc.的總裁Tim Bajarin這樣評價新款iPad:

“那些iPad 1和2的用戶可能會忍不住最後升級。現在難以斷定是否大賣,因為平板整體的銷售增長已經放緩。”

蘋果第三財季季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iPad銷量同比下降9%,降至1330萬部,營業收入減少8%,減至58.9億美元。Gartner數據顯示,本年度至今,平板的銷量僅增長11%,去年同期為55%,智能手機的銷量繼續增長,個人電腦的正在下滑。

今日淩晨蘋果還宣布,下周一將面向美國市場,推出配合最新操作系統iOS 8.1的Apple Pay服務。Apple Pay問世一個月以來,已獲得500多家銀行支持,迪士尼、麥當勞、星巴克、Uber等商家已加入此付費平臺。

目前Aplle Pay僅支持美國運通、VISA和萬事達三家機構的信用卡,蘋果尚未公布在其他國家推行Apple Pay的日程表。(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78

迎接新支付時代 Apple Pay商機全解 蘋果挑戰行動支付產業的三個關鍵(110-116)

2014-11-03  TWM
 

蘋果挑戰行動支付產業的三個關鍵Apple Pay來了!

這是一場被形容像當年iTunes改變音樂產業的變革,Apple Pay將複製歷史、顛覆金融支付產業。

不只信用卡、銀行磨刀霍霍,就連台北101、義大世界等商場業者也動了起來,到底他們看到了什麼?

撰文‧何佩珊

走進商店,拿起一瓶飲料到櫃枱結帳,當隔壁櫃枱的消費者還在翻找錢包、數鈔票時,你拿出手機,「嗶」的一聲,已經完成付款。這是十月二十日Apple Pay在美國上路後的真實場景,也可能是你我的未來生活。

早在九月蘋果新品發表會時,Apple Pay首度曝光就讓市場預言,Apple Pay將複製當年iTunes改變全球音樂產業的革命,顛覆未來的金融支付市場。

事實上,行動支付不是這一、兩年才推行的新玩意兒,早在二○○六年,諾基亞就推出了第一支搭載NFC(近距離無線通訊)功能的手機,Google(谷歌)也在一一年發表Google Wallet電子錢包,更不用說PayPal、支付寶等多家企業都早已在市場插旗,但為什麼後進者Apple Pay卻有這麼高評價?

優勢》快、便利、安全性高一秒鐘完成付款、六步驟操作、隱藏消費者資訊從Apple Pay的使用流程已經可以得到大部分解答;當你選好商品後,只要拿起iPhone,在有NFC功能的刷卡機上感應一下,並按下指紋,前後不到一秒鐘就可以完成付款。這樣快速便利的作法連台灣支付業者在親自試用後都忍不住驚呼:「怎麼會簡單到這種程度!」台灣銀行業者感嘆,Apple Pay可說是真正做到「將手機變成手的延伸」,相比之下,目前台灣推行的各種行動支付方式都明顯複雜許多。業者更直言,「消費者覺得容易使用,既定的使用行為才能被改變。」站在銀行的立場,如果Apple Pay來到台灣,他們很可能會放棄既有的行動支付解決方案,毫不猶豫地擁抱蘋果。「Apple Pay將會帶動消費者行為更快速改變,將行動支付變成習慣。」於是,未來你的手機就是你的信用卡,甚至是你的提款卡……。

在便利之外,行動應用開發商酷米移動傳媒執行長許世杰認為,Apple Pay帶來更大的變革,其實還有安全問題的突破。

當消費者使用Apple Pay時,除了有指紋辨識這道門檻保障消費者安全,在感應時,系統送出的只是一次性隨機支付憑證,這組憑證即使中途被駭客攔截,也不過是一串無意義的數字,甚至包括售出該物品的商家和蘋果公司也都沒辦法取得消費者信用卡資訊,直到訊息被傳送至銀行端,才能夠識別憑證隱藏的資訊。

許世杰解釋,「這個技術就是把卡號變符號,所以在外流通的就不再是帶有隱私訊息的個人帳號,而是符號。」這樣一來,大大降低了過往信用卡在各個使用流程中可能發生遭側錄、盜刷、資料外洩等風險,等於用手機刷卡比拿實體卡片還要安全。

特色 》三大發卡組織支持行動支付更方便,比谷歌還強解除了安全性障礙後,Apple Pay自然能有更好的籌碼去遊說金融業者,甚至一口氣得到VISA、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和萬事達卡(MasterCard)三大發卡組織,以及包括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銀行、富國銀行(Wells Fargo)等支持,年底預計將增加至逾五百家銀行。

有人形容,就像當年同意將音樂放上iTunes的唱片公司,沒有實體CD,唱片公司一樣能將音樂賣到消費者手上;這次,蘋果要讓這三大信用卡發卡組織與五百家銀行點頭,讓他們願意把信用卡和Apple Pay結合。

許世杰分析,信用卡資料外洩與偽卡問題長期困擾銀行業者,但蘋果不同於其他支付業者,不僅掌握終端手機,還擁有軟硬體整合能力;同時,iPhone機種單純,且是封閉式系統,這都有利於實現Apple Pay的資安體系。當然,蘋果閃亮的招牌以及龐大客戶基礎,也都成了蘋果這次能夠說服信用卡發卡組織與其共同發展新支付標準的最佳籌碼。

投資銀行摩根大通董事長兼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就認為,Apple Pay帶來的將會是多贏局面。市調機構Forrester Research更預估,二○一七年單單美國消費者花在行動支付上的金額將高達九百億美元。

目前美國能使用Apple Pay的據點已經超過二十二萬個,像是麥當勞、耐吉、梅西百貨(Macy's)、賽百味(Subway)、華特迪士尼等,都是消費者常去的商店;此外,Uber、Groupon、MLB.com、星巴克,以及OpenTable等熱門App也都支援。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副總裁利坦(Avivah Litan)直言,「商家的接受度將是帶動新形態付費系統普及的主要推手,甚至比消費者的接受度還重要。」目前來看,Apple Pay上路後雖傳出有千名消費者遭到重複扣款等零星事件,但在簡化使用流程、降低行動支付安全疑慮,並且得到銀行和商家端的支持下,未來Apple Pay的發展潛力絕對不容小覷。

變革 》改變行銷方式

百貨搶推導購、移動行銷服務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林巧珍形容:「支付是最後一個關卡。如果不能先吸引消費者來消費,縱使有再好的支付方式也沒有用。」她認為行動購物情境的塑造,和行動支付的發展之間是相輔相成的。

於是,Apple Pay對你我生活的改變,可不僅止於將手機變成信用卡這麼簡單。我們就來試想一下,今晚你與朋友相約要到台北知名百貨內的餐廳用餐,走進一樓大廳,知名精品的折價券就顯示在你的手機上,「只要持優惠券來店消費,所有商品皆打七折。」這可讓原本沒有打算購物的你,忍不住看了看手錶,心想:「距離約定時間還有二十分鐘,逛一下又何妨?」於是,還沒走到餐廳門口,你手上已經多提了一個包包。

隨著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在偌大的賣場裡,你卻遍尋不著餐廳的正確位置,沒關係,打開手機一查,百貨公司App已經精確導引前往餐廳的路線。只是,才剛走到餐廳門口,卻意外發現已經客滿,不得不另尋其他用餐地點。此時再拿出手機一點,附近店家的訂位狀況與評價一目了然,甚至用餐完,人不必走向櫃枱,帳單就自動發送到手機上,只要你輕輕按壓手機,讀取指紋就能完成付款,同時還有紅利積點呢!

這就是你我消費購物生活的未來面貌,當Apple Pay逐漸養成你的支付習慣後,你也會越來越仰賴手機來進行消費購物,讓引導購買(導購)、移動行銷等服務成了餐廳、賣場搶推的新服務。

許世杰舉例,「就像是有一個虛擬的高超業務員在一旁察言觀色,在你還沒決定要買之前,馬上判斷出這個消費者正在猶豫,只差臨門一腳。」如果這時候透過藍牙傳送「立刻購買可以打七折」的訊息給消費者,再搭配手機的即時付款功能,一氣呵成,那生意成交的機率就大大提高了。

實際上,國內的行動支付雖還不普及,方法大多也稱不上便利,但就像林巧珍說的:「業者都很清楚行動是未來趨勢。」所以已經有不少百貨業者開始打造行動購物環境。

以占地五萬八千坪的義大世界Outlet Mall為例,總計超過三百四十個櫃位,對遊客來說,要一下找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並不容易,因此,義大今年和專攻室內定位服務的新創公司帆船科技以及工研院合作,在賣場廣布無線定位裝置,現在只要搭配專屬App,就可以幫顧客做到室內定位,做到導購服務,還可以即時跳出店家的優惠訊息。

據了解,除了義大的服務已經上線,另外如免稅商店昇恆昌在金門打造的亞洲最大免稅店「昇恆昌金湖廣場」,也計畫引進導購、移動行銷等服務,要帶給消費者全新購物體驗。此外,包括台北一○一和國內多家大型百貨商場,也都傳出正在積極開發相關應用的消息,甚至規畫更進階的行動購物服務,如整合會員資料、紅利積點、結合行動支付等。

行動電子商務公司九易宇軒總經理楊明芳說:「行動應用已經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式,接下來就要看誰能把整合做得更好。」可以想像,在行動購物環境發展愈來愈成熟之後,不論在實體商店或線上虛擬商店買音樂、App、商品等,消費將會是隨時隨地都能「一手搞定」。

60秒看懂行動支付是什麼?

行動支付泛指以可連網的行動裝置(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用電子數位方式,如QR Code、NFC(近距離無線通訊)等,取代現鈔、信用卡等支付工具進行購買行為。根據研究機構顧能的預測,全球行動支付市場將在2017年突破7000億美元。

蘋果後發先至,把谷歌比下去!

── Apple Pay與Google Wallet比較Apple Pay Google Wallet 2014/10 推出時間2011/09 尚無法估計 用戶規模 估計下載量低於2千萬次NFC加上指紋辨識 支付方法 NFC加上4位數密碼將卡號資料轉成支付憑證傳送 安全性將卡號資料轉成支付憑證傳送1. 具備手機軟硬體升級主導權2. 獲三大發卡組織的支持,預計到年底前和逾500家銀行合作3. 蘋果公司不會知道消費者的消費資訊 特色 1. 可進行轉帳交易2. 行動裝置的選擇種類較多元,如hTC M8、三星Galaxy S5、Sony Xperia Z3 3. 提供24小時詐騙監控服務1. 僅iPhone 6或iPhone 6 Plus支援,軟體需升級至iOS 8.1版2. 因不留存交易訊息,當消費者交易出狀況時,蘋果也無法提供協助 缺點 1. 被動等待手機業者推出可支援Google Wallet規格的手機2. 遲遲無法和金融機構與電信業者建構起完整生態系3. Google會取得使用者的消費資訊,可能增加安全風險及使用者疑慮挾3大優勢!

6步驟教你快速上手Apple Pay

優勢1:操作簡單

step1 iPhone 6、iPhone 6 plus先升級安裝iOS 8.1作業系統。

step2 選擇iPhone應用程式Passbook。

優勢 2:三大發卡組織都支援step3 新增信用卡卡片。方式有三:若點選「綁定iTunes」,只要輸入卡號與背後的安全認證碼;若選擇「新增信用卡或現金卡」,須輸入姓名、卡號、有效日期及背後的

安全認證碼;

除此之外,卡號也可以透過拍照的方式輸入。

step4 選擇想要購買的商品。

優勢3:22萬商家可供使用step5 拿出iPhone靠近店家的感應式讀卡機,便會跳出信用卡畫面(此時可以選擇要用哪張卡支付)。

step6 手機畫面出現指紋符號,按指紋便可完成付款。官方統計,全美有22萬個據點能使用。

關於Apple Pay,

你一定要知道的 5件事

Q1. Apple Pay安全嗎?

Apple Pay將信用卡資訊轉為一次性的隨機支付憑證送出,只有銀行端可從支付憑證辨識出消費者的帳號和購買內容,就連蘋果公司和商家都不能取得用戶資訊,降低資料外洩風險,也減少信用卡遭側錄、盜刷的問題。另外,也需要搭配指紋辨識才能夠完成付款,所以即使手機掉了,也不用擔心被盜刷。

Q2. Apple Pay有重複扣款的問題?

Apple Pay上路後傳出約有一千名用戶產生重複扣款的情形,但經修正、退款後,後續暫無傳出重複扣款的狀況。

Q3. 只有實體商店購物可以用Apple Pay嗎?

除了配有感應式刷卡機的實體商店外,多款App如Uber、Opentable、Groupon等,也可以支援Apple Pay的支付功能。

Q4. 在台灣可以用Apple Pay嗎?

蘋果尚未對台灣開放Apple Pay功能,但經測試,只要在應用程式Passbook設定時,將區域改為美國,並新增由美國地區銀行所發行的信用卡,即使在台灣也可使用Apple Pay,但要注意手續費和匯率轉換等問題。

Q5. 哪些商店可以用Apple Pay?

基本上,VISA、萬事達卡和美國運通三大發卡組織合作的特約商店若配有感應式刷卡機,就可使用。

導購+行動支付,

買東西越來越方便

情境:今天你與朋友相約逛百貨,但你們想找某個櫃位卻遍尋不著,這時,你可以拿起手機??。

透過百貨公司推出的引導購買(導購)App,結合室內定位導航功能,即使賣場再大、櫃位再多,也能輕鬆找到店家。

除了尋找特定的商品,在賣場裡,當你們接近不同櫃位時,手機就會即時顯示優惠訊息。

Apple Pay進台灣,金管會怎麼說?

目前蘋果尚未對美國以外地區開放Apple Pay,但蘋果執行長庫克已經表態,未來將會往海外市場發展。而Apple Pay未來是否能在台灣落地,台灣的銀行業者和支付業者認為,技術方面沒有問題,主管機關的態度將是關鍵。

對此,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邱淑貞表示,因為Apple Pay剛推出,且目前仍只限於美國使用,所以金管會會持續觀察和了解。因為Apple Pay的應用涉及持卡人權益,所以未來台灣的銀行業者若要與蘋果的Apple Pay合作,必須比照先前申請QR Code支付或空中傳輸(OTA)信用卡發卡等模式,先向金管會報告,由金管會針對資訊安全和客戶保護等細節了解後,才可能同意試辦。

此外,邱淑貞也表示,因為Apple Pay是手機上的一項功能,是載具而不是支付機構,並且也不涉及發卡業務,所以未來應沒有在台灣申請設立電子支付機構許可的必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891

apple pay國內唯一網關公司訊聯數據獲紅杉資本近億元融資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701/150121.html

黑馬說:近日,訊聯數據宣布此前已獲得紅杉資本近億元融資。該是紅杉資本在中國支付服務領域的第一筆大額投資,紅杉資本希望藉此機會,實現向互聯網金融、第三方支付領域的進一步延伸,拓寬賽道,此前,紅杉資本在美國曾投資了Stripe、Braintree等支付公司。這也是訊聯數據成立後的第一輪融資。

訊聯數據成立於2010年,專註於支付處理和數據服務。公司目前在支付服務領域有5大業務板塊,分別是銀聯卡收單處理服務、國際卡收單處理服務、國際卡發卡處理服務、境外支付處理服務、O2O新型支付處理服務等。在獲得融資後,訊聯數據將進一步提升技術服務能力,擴大業務縱深,致力於打造中國支付行業的第一數據處理服務商,目標是每年處理數千億甚至上萬億交易額,成為中國支付產業鏈的參與者和重要一環,助力互聯網+新時代下的支付基礎設施建設。此次融資後,訊聯數據也進一步展望了他們對支付業務的理解及對自身價值的期待。
 
文 | i黑馬



支付產業和生態模式

為商業經濟主體提供最終交易和價值實現的電子支付在全球領域都得到了蓬勃發展,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目前,在國際上占主導地位的支付產業模式被稱為“四方模式”,分別是發卡機構、卡組織、收單機構、商戶。卡組織負責交易轉接和資金清算,擬定規則;發卡機構負責提供賬戶,為持卡人和賬戶所有者服務;收單機構拓展商戶接入卡組織,受理交易;商戶則是終端的商品銷售和服務提供者。

“四方模式”迄今為止都被證明是運行得非常成功的,全球也形成了Visa、銀聯、萬事達、JCB等大型卡組織,每個組織和品牌均有大量發卡機構、收單機構會員,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廣泛的品牌影響力和龐大的受理商戶網絡。

由於“四方模式”傳統上主要依賴於銀行開展業務,而銀行更重視合規性、安全性,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他們或許對銀行目前提供的服務比如移動支付或網絡支付不太滿意,但是在“四方模式”基礎上形成的業務架構體系經歷了數十年的運行和考驗,對客戶而言有更高的信任度,特別是在安全性方面,則遠遠超過了互聯網公司,並建立了支付行業標準體系。

在中國,由於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發放牌照,部分大型第三方機構直連銀行繞開卡組織進行網絡和移動支付,形成了所謂的“三方模式”。無論是“四方模式”、“三方模式”,最終都是讓消費者有一個支付介質,這個介質不管是卡片還是手機終端,或者是虛擬賬戶,都需要能夠非常安全、便捷、全球覆蓋的完成支付體驗。


產業鏈背後的巨人

“四方模式”、“三方模式”是和消費者、商戶直接相關的看得見的結構,而在這些模式背後,更是有數量眾多的機構共同參與,構建了整個產業鏈。縱觀美國支付行業的發展,支付產業鏈上下遊密切融合是主要的特征之一,且支付行業市場細分程度也非常高。在產業融合的過程中,更是產生了專註於第三方交易和數據處理的幾大巨頭,包括FDC,Global Payment,FIS,Tsys等。這些機構和銀行進行合作,或者提供發卡賬戶端的處理,或是提供收單商戶端的接入和服務,成為“四方模式”、“三方模式”背後基礎設施的重要提供者和加速器。

以FDC為例,1989年至2004年,約有50家商業銀行退出收單行業,另一方面則有5家非銀行處理商進入這個舞臺。FDC當時便借助這一機遇,進入到了美國的收單行業。1993年,FDC開始進入銀行聯盟的支付市場,通過收購商戶信用卡處理商分支機構Card Establishment Service(CES),FDC打通了與富國銀行合作聯盟的通道。這是FDC首例與銀行合作夥伴建立合資商戶收單的成功項目,給FDC的發展帶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2002年,FDC與24家銀行形成了戰略聯盟,到2005年這一數據上升到60家。通過並購和發展合作夥伴關系,FDC與富國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美國永豐銀行、花旗銀行等形成了聯盟。FDC通過並購和聯盟的創新商業模式,為銀行和FDC帶來雙贏利益。銀行可以通過聯盟降低支付成本,FDC也可以通過聯盟擴大市場覆蓋率、增加商戶留存度等。

另一家世界500強之一的美國FIS同樣是全球領先的支付處理和銀行解決方案提供商,幫助全球數千企業管理重要金融數據,提供銀行流程處理、信用卡處理服務和其他的支付處理服務。
 

中國支付市場的機會

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位居全球首位,在互聯網+、新經濟等領域有著巨大的市場機會,支付便是其中之一。

與歐美等主要國家不同,中國央行選擇直接向部分參與支付服務的機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讓第三方機構直接參與發卡賬戶端和收單端的業務。雖然很多第三方機構由於規模太小仍然傾向於與銀行合作,但在很多方面產生競爭也是現實狀況。

訊聯數據認為,無論是“四方模式”還是“三方模式”,支付行業都是一個對安全性、穩定性和服務要求很高的行業,大部分的支付機構,尤其是中小銀行和第三方機構不可能涉足全產業鏈、自己搭建全業務平臺,因而選擇可靠的合作夥伴就成為有效的方法。

實際的情況是,中國有數十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有200多家上規模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更有上千家的村鎮銀行。第三方持牌支付機構也已達到260家。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蓬勃發展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模式,新興電子支付方式不斷興起,對以銀行卡為傳統支付工具的支付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機構也有更多的緊迫感,多數都有著更加獨立化運作多類型支付方式的需求,以更好地服務於其現有客戶。

《國務院關於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標誌著中國銀行卡清算市場正在迎來全面開放,Visa、萬事達等國際主要卡組織也將在中國以“四方模式”為依托拓展更多銀行和第三方會員機構開展本地清算業務,而對諸多中小銀行和第三方機構而言,建設運行一套新的支付平臺不僅意味著要耗去大量的成本和時間,如何去持續運營這些新的業務,更是重大的挑戰。這些都是訊聯數據認為未來市場的巨大機會。

 
雲平臺+終端+大數據構建商業模式

訊聯數據希望成為支付機構的長期戰略夥伴,協同機構更好的開展起核心業務。在商業模式上,訊聯數據重點強調其雲平臺+終端+大數據的商業模式。

在雲平臺方面,訊聯數據已經形成聯卡收單處理服務、國際卡收單處理服務、國際卡發卡處理服務、境外支付處理服務、O2O新型支付處理服務等後端的雲服務平臺搭建,一方面通過高度安全的系統性能設計,建立每秒(TPS)數千筆交易的強大處理能力,另一方面,通過模塊化的功能組件,參數化的產品業務管理配置,能夠靈活的對前端業務進行支持,較好滿足銀行等機構的個性化業務實施需求。

在終端方面,訊聯數據強調與所有交易終端的聯接能力,包括傳統POS,各類收銀機,MPOS,新興互聯網POS,手機,PC等。為支持與終端的應用對接,訊聯數據與眾多終端廠商、收銀供應商密切合作,定期更新終端應用,提供便捷靈活的接入接口,並對由終端產生在互聯網上傳輸的交易進行全報文加密的處理。面對PC和移動端的聯接上,訊聯數據也是針對主流操作系統和商城框架,開發了適用Andriod, IOS的SDK和各類PC端的支付插件。商戶接入實現傻瓜式操作。

大數據更是未來的服務基礎和重要價值來源。社會正在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如何利用現有的數據,並擴展數據的橫向和縱向聯系,成為大數據成敗的關鍵。訊聯數據在處理海量交易的同時,將建立更加智能化的數據分析模式,為銀行等機構提供管理、決策和業務支持,為商戶提供更好的營銷輔助。

以數據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在美國也普遍存在。2013年美國有900多家初創公司進入支付行業,這些公司背景多數從事零售,其轉型的目的是盡可能多的搜集消費者的數據,來了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交易習慣,不通過支付產品直接產生收益,而是通過數據分析提供其他的服務來產生收益。

這也正是訊聯數據的期望,而此次融資也將為其成為加速成為第一數據處理商添加重要砝碼。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i黑馬,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111111

根據有關媒體9月28日的消息,上周阿里旗下所發布的首款智能手表 Pay Watch 正式亮相 YunOS 官網,同時它還登錄了淘寶眾籌。截至目前,100 萬元的眾籌目標超額完成近一倍,100 個 199 元檔的眾籌名額也已經被搶光。

據了解,Pay Watch 號稱 " 可線下支付的智能手表 ",它能夠迅速生成支付條碼或二維碼。用戶支付的時候先雙擊手表側面按鈕調取支付碼,商家再用掃描槍掃一下支付碼,即使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也能進行支付。

Pay Watch到底是什麽手表

從這只手表的名稱上我們就能看出它主要針對的是支付的功能,也就是最近都在解讀的智能支付手表。如果要從這只手表上找出與當前智能手表的差異點,無外乎是圍繞“支付”功能所形成的一些其他功能。Pay Watch內置了支付寶,通過掃描來支付。單一就這樣的功能來說,其實並不算什麽新奇特的功能,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成熟的普遍技術。

不過阿里要想更好的占領移動支付的入口,必然要為用戶提供更為便捷的操作方式,或者說是能夠讓用戶的每一個沖動都不會因為技術性的限制而錯過,那麽此時其必然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離線支付。借助於內置的支付寶,阿里的Pay Watch通過二維碼與掃描槍來解決了離線支付的問題。

此外,為了讓用戶能夠更加放心的購買與使用Pay Watch,其必然需要解決另外一個問題,也就是使用的安全性問題。根據Pay Watch的介紹信息來看,其重點突出了這一功能,在手表上使用了紅外線感應裝置,手表脫離手腕1厘米以上就會自動上鎖。

除此之外,其它的一些功能可以說既沒有亮點也沒什麽創新,無外乎是所有號稱智能手表標配的功能,也就是心率監測、運動監測之類。總的來說,阿里此次推出的Pay Watch更準確定義,其實就是一款金融支付智能終端,一款支付手表。

概念大於實際的手表

隨著金融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基於可穿戴設備所構建的金融支付場景是接下來重點拓展的趨勢與方向。而阿里的Pay Watch並非新鮮事物,從本質上而言也並非獨特技術,在這之前國外已經由基於智能手表所構建的可穿戴銀行,國內也有基於智能手環所構建的支付系統。從目前國內一些公司基於智能手環所建構的支付系統來看,主要是集中在“輕支付”領域,也就是一些金額比較小的領域,比如地鐵、公交之類的支付。

我之所以稱這類支付為“輕支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類支付產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產品本身的安全措施都相對較低,出現遺失、被盜等情況時,並不會給用戶的生活造成比較大的損失。這與銀行卡被盜,或者其它一些形式的財產損失,從對用戶造成的損失層面來說,顯的並不是非常“重”。

但隨著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未來我們的日常金融方式將圍繞可穿戴設備構建與展開,那麽安全就成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核心,這也就意味著可穿戴金融能否順利普及的一個關鍵要素就是生物識別技術。盡管從阿里Pay Watch的營銷宣傳層面來看,是希望解決支付安全這一用戶的心患癥結,因此重點並突出宣傳了手表脫離手腕1厘米以上就會自動上鎖這一功能。其實這一功能從根本意義上來說並不具備安全保護的可能性,更多是只是一種營銷概念。

如果只是脫離了手腕就自動上鎖,那麽另外一方面的問題就是他人拿到手環戴上去之後是否就能解鎖了呢。可以說這種功能沒有太多的價值與意義,並不具備技術層面的安全性。至少從阿里的這只Pay Watch上看出阿里對於可穿戴設備的理解並不透徹,或者說是對基於可穿戴設備所構建的金融支付體系與載體產品的技術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基於可穿戴設備所構建的金融支付體系,其關鍵就在於生物識別技術,也就是說承載著支付功能的可穿戴設備一定是融合了生物識別技術,不論是心率識別、脈搏識別、血液流速識別、視網膜識別、聲音識別,還是其它形式的人體生命體態特征的一種獨特的、唯一性的識別。基於這種人體唯一性的識別就將可穿戴設備與人體深度綁定在一起,而可穿戴設備也就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了人體的身份ID。而沒有融合生物識別技術的可穿戴設備,其所構建的人體身份ID只是一種假象。

這種綁定一旦建立,當可穿戴設備離開用戶,就從真正意義上鎖定。正如最近火爆的碟中諜5中的一個橋段,借助於英國首相的聲音這種生物識別技術構建了安全體系,只有借助於其本人的聲音才能有效開啟。因此,從這個層面來說,阿里此次所推出來的Pay Watch並沒有從安全的根本上進行構建,而更多的是從一個概念的角度,借助於營銷給缺乏專業知識的大眾一種心理的安全感錯覺。

保險賠付徒有其表

當然,為了更好的加強用戶內心的這種安全感錯覺,Pay Watch在眾籌宣傳的時候重點突出了安全險這一附加服務。為什麽這樣說,我們先來看組數據。2015年上半年,根據中國保監會公布的數據來看,財產險公司億元保費投訴量平均值為1.41件/億元。其中,億元保費投訴量居前10位的公司依次為:史帶財險(35.02件/億元)、眾安在線(17.16件/億元)、眾誠保險(6.05件/億元)、國泰財險(5.97件/億元)、富德財險(5.85件/億元)、安盛天平(5.03件/億元)、信達財險(4.53件/億元)、長安責任(4.41件/億元)、利寶保險(4.39件/億元)和永安財險(4.2件/億元)。

而支付寶則是由眾安保險承保,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保監會中億元保費投訴量居前10中排第2位的保險公司。在當前的保險監管體系下,我們的一些法律法規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一定的不健全性,大部分經歷過財產保險與醫療保險人都會有一種體會,那就是投保的時候各種“熱情”,理賠的時候各種“折磨”。

從目前媒體關於支付寶理賠的報道中也可以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目前支付寶關於這種保險的理賠沒有一個清晰的界定,尤其是牽涉到一些金額相對較小,地方公安部不給予立案的財產損失案件如何理賠等。再則,其實這種支付寶的保險業務並不是為智能手表量身定做的,而只是支付寶本身的一種保險業務。而此次Pay Watch只是把支付寶的這種保險方案,做為一種營銷概念搬到了智能手表上。那麽,這個投訴量排在第二位的眾安是否能夠讓大眾安心,或許只有遇到了才能知道。

如果有錢的阿里也是這樣一種價值觀

如果說今天的這只Pay Watch不是打著阿里的旗號,而是一個普通的創業者,出這樣的一款產品我倒認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為創業者本身就不具備太多資源,並且資金相對有限,為了讓自身的項目與團隊活下去,不得不與現實妥協推出各種並不“完美”的產品。

而作為中國的互聯網巨頭公司,如果在進入科技產業領域也是這樣一種心態,也是借概念來討巧,這總給人帶來一絲不安。應該說今天的阿里巴巴代表著是一種價值觀的輸出、傳遞、影響,並且擁有著雄厚的資金,也有能力組建相應的研發團隊。那麽問題來了,既然看到了可穿戴設備的趨勢,為什麽就不能真正的去研發屬於自身的核心技術,為什麽不能在今天賺錢的時候為我國的可穿戴設備產業做件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說今天的阿里還是這樣一種“投機”的價值觀,或許在這一輪互聯網泡沫破裂的那一天,回過頭來我們將會發現我們在科技時代又一次錯失了高端產業鏈的話語權。或許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我們更能理解阿里推出Pay Watch這一行為。阿里布局智能手表一方面是為了抓住趨勢;另外一方面為了抓住移動金融的一個入口;還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則是為了借助於智能手表的支付方式來打通O2O的商業體系,實現有效的線下線上導流。

說了這麽多,最後總結來說:阿里推出Pay Watch對於推動整個可穿戴設備產業的發展來說,其價值還是有的,至少巨頭的進入可以在一定的層面上培育市場,同時打破一些制約的“體制”約束,給智能手表這個市場釋放出更大的市場空間。而就阿里這只手表本身而言,盡管當前的眾籌超過了預期,但相比於蘋果的Apple Watch而言更像是一只初級智能手表。或許很快有一天我們就會看到這只沒有自己核心技術與核心特性的Pay Watch,帶給用戶的並不是美好,而是失望。

本文作者陳根(微信公眾平臺:陳述根本),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507

外媒:Apple Pay與銀聯就在華支付服務達成初步協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6811.html

外媒:Apple Pay與銀聯就在華支付服務達成初步協議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5-11-25 13:58:00

據外媒11月25日消息,蘋果公司旗下的Apple Pay已與銀聯就在中國提供支付服務達成初步合作協議,計劃在明年2月入華。

據外媒11月25日消息,蘋果公司旗下的Apple Pay已與銀聯就在中國提供支付服務達成初步合作協議。

最終協議細節仍未確定,銀聯正與各家商業銀行進行談判。一名知情人士稱,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銀行與銀聯達成協議。銀聯致力於最早於明年推出Apple Pay。

此前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稱,蘋果最近已經與中國四大國有銀行簽訂協議,計劃明年2月初在中國推出移動支付系統Apple Pay,這名消息人士還透露了其上線的具體時間——2016年2月8日,這是中國的農歷新年。目前,無論是蘋果公司還是中國工商銀行等四大行都拒絕對此作出評論。

編輯:羅懿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825

Apple Pay入華形勢難料,只因BAT太受商戶待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03/153067.shtml

導讀 : 從此次Apple Pay入華的動作來看,目前只計劃接入麥當勞和屈臣氏兩家商戶,如果要與BAT為代表的國內移動支付平臺來對抗,顯然在線下商戶覆蓋上的競爭力不足。

臨近歲末,移動支付領域越發的不平靜。蘋果Apple Pay確認在2016年二月份進軍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三星則傳出在中國招募人員測試SamsungPay,將於2016年第一季度進入中國的消息。與此同時,國內移動支付三巨頭也動作頻頻,李彥宏宣布百度錢包推出“常年返現計劃”,並聯合百度糯米、百度外賣、百度地圖、Uber、中糧我買網等百萬商家推出“單單立返現金1%起,最高免單”的優惠活動;感恩節支付寶聯合梅西百貨、博洛茗等海外商家開展“黑五大促”;微信支付最近則宣布與興業銀行達成合作,為各類商戶提供微信支付服務。

對比國內外,作為外來者的蘋果和三星要想切入中國市場,勢必要牽扯到移動支付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其中對線下商戶的接入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同樣這也是一直被人質疑的地方。從此次Apple Pay入華的動作來看,目前只計劃接入麥當勞和屈臣氏兩家商戶,如果要與BAT為代表的國內移動支付平臺來對抗,顯然在線下商戶覆蓋上的競爭力不足。而且,搭載銀行POS機的方式在支付手續費上並不占優,從往常來看,銀行POS機的支付手續費要比百度錢包、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平臺要高,就是不知這次的收費方式是否會有所改變或者下調。SamsungPay的用戶粘性更低,這對亟需穩定客流量的商戶來說似乎並不吸引人。總的來看,如果前期市場推廣不利,那麽蘋果和三星在國內很有可能不受線下商戶的待見。

反觀國內,在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移動支付便以34625億的交易規模首超PC端,移動支付競爭的重點已經逐漸從爭奪用戶向積累線下商戶資源、拓展支付場景過渡。由於產品功能單一,缺乏場景、O2O生態支撐的Apple Pay、SamsungPay更是難以插足,相比之下早已是資深玩家的BAT顯然是這一市場的絕對主角。面對線下傳統商戶移動支付轉型,Apple Pay、SamsungPay入華形勢難料,微信、支付寶、百度錢包在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上的商戶解決方案壁壘已越築越高。 

國內第三方支付平臺抓住了商戶的哪些痛?

要談論這個問題,就必須關註線下商戶所面臨的痛點。早期移動支付的最大難點是支付媒介的缺失,這是拉卡拉們寸步難行而銀聯可以一家獨大的關鍵所在。但隨著O2O消費模式的普及和掃碼支付等新興支付方式的興起,受到沖擊的傳統商戶正面臨O2O轉型的困苦,因此傳統商戶的核心需求已經悄然改變,總的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需要獲取更多的消費者,同時穩定現有的上座率。過去團購等O2O模式降低了商戶的入駐門檻,為商家帶來了線上客源,但是多數商家並沒有根據O2O平臺的效果反饋和用戶數據來合理安排經營,大多存在透支用戶預期以及降低用戶體驗等問題,加上現有的O2O推廣機制不夠靈活,用戶增量有限。目前來看,客流量仍然是商戶最大的痛點之一。

2、縮減營銷成本,提升流量轉化率。目前O2O領域最常見的營銷手段無外乎補貼優惠,而很多補貼行為是平臺和商家分攤的,比如說美團外賣滿20減10的活動中,美團補貼7塊錢,商戶本身還要承擔3塊錢。一旦平臺給與的優惠停止,商戶的導流也就幹涸,並不能為商戶的運營帶來本質改變。而且對於燒不起錢的商戶來說,優惠補貼的營銷行為無疑是高成本也是高風險的,商戶迫切希望在平臺上節省營銷和運營成本。

3、提升營銷效率,達到精準營銷效果。雖然O2O已經司空見慣,有些商戶的營銷卻遲遲沒有互聯網化,仍需要依靠地推來提升客流量,一則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二則缺少科學的方法尋找目標客戶。部分商戶嘗試線上營銷,但由於缺乏互聯網的營銷資源和營銷經驗,品牌曝光量與實際的流量轉化並不成正比,加上營銷成本水漲船高,可以說精準化營銷已經成為商戶的強烈需求。

BAT的解決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移動支付玩家又是如何做的呢?很顯然BAT三家都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在解決方案上卻各有千秋。

支付寶:補貼和導流依舊是拿手戲

先從支付寶來講,得益於在電商時代積累的龐大用戶體系,支付寶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市場份額一直遙遙領先,同時支付寶往線下布局的門檻也大大降低。肯德基、真功夫等線下連鎖企業可以接入支付寶的支付體系,銀泰、物美等大型商超也采用了支付寶的支付方案,就連路邊攤的老板都在打印出自己的收款二維碼,讓顧客掃碼支付。但如果支付寶只停留在這個層面上,永遠都只是一種支付工具,很難和O2O乃至生態扯上關系。而為了拉攏上遊商戶,支付寶的動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補貼,支付寶的補貼方案可謂不一而足,滿減、交易抹零、抽獎等等。補貼的初衷卻很明顯,促使用戶養成使用支付寶進行先行買單的習慣,同時刺激用戶消費,為商戶提升客流量。商戶利用自身資源為支付寶培養用戶習慣,支付寶通過補貼來提升商戶銷售額,看似雙贏,對商戶穩定上座率的貢獻卻十分有限。

二是導流,手機淘寶、支付寶客戶端等無不增加了口碑網的一級入口,雖然阿里不斷通過投資收購來補齊在O2O方面的短板,對自家的口碑網依舊青睞有加。口碑集成了美食、超市、電影、娛樂等本地服務,手機淘寶和支付寶這兩款超極APP的導流效果也十分明顯。但除外賣服務外,目前的入駐門檻依然比較高。

微信支付:強社交下打發多變

微信支付的打法要更加多變,依托微信的強社交關系,可以為商戶帶來更多的口碑和消費者。同時微信的動作也可以總結為三個層面。

其一,線下支付補貼。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死磕線下支付已是不爭的事實,其目的也和支付寶大致相同。不過微信支付的最大優勢還在於社交傳播,比如說微信定時推送的無現金日,至少在傳播聲勢上較支付寶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二,紅包生態。2013年春節,微信憑借紅包強勢“上位”,並在2014年春節通過紅包一役確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當然,微信紅包的用途還體現在社交營銷上,比如說餓了麽、滴滴快的在每次消費後可以分享紅包給微信好友,從而帶動更多的消費人群。不過,微信的紅包營銷有很大的排他性,特別是2015年以來接連不斷地“封殺門”,直接限制了微信紅包所能發揮的價值。

其三,入口和優惠券。京東成為微信的二級入口後,對交易規模的提升確實十分明顯,在去年第四季度,微信和手Q帶來的訂單量就占到了京東的20%。不過能得到微信入口的企業並不多,就連滴滴和點評也被隱藏在了三級入口里,其他商戶更是很難享受微信的入口紅利。不過基於社交的影響力,微信為優惠券帶來了更多的玩法,比如說優惠券可以互相贈送,進而增大優惠券的實際轉化率。除此之外,搖一搖、附近的人等也逐漸為商戶開放了權限,不失為一種導流的新方式。

百度錢包:常年返現幫商戶O2O升級

可以看出,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僅僅滿足了商戶們的用戶客流量需求和對大平臺的奢望,在降低營銷成本和精準營銷方面優勢欠佳。比較來說,百度當是BAT陣營中最看重O2O的,而且其整體策略和支付寶、微信支付略有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角度。

第一,“常年返現計劃”意欲何為?百度錢包的“常年返現計劃”和美國Discover信用卡的返現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用戶常年可以享受到消費現金的返還優惠。常年返現的刺激會為商戶帶來更多的新客源,同時提升商戶在同行中的競爭力。更重要的作用是,常年返現不限門檻也不限消費範圍,從餐飲到出行再到酒店預訂無不適用。也就是說常年返現的場景更加分散,可以借此建立起組合營銷的渠道,最終惠及每一個商戶。另外,常年返現不打烊的作法,能為商戶帶來穩定的客源,避免傳統的補貼終止而造成用戶的流失,為商家的長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第二,降低商戶的營銷成本。對於大部分商戶而言,降低營銷成本最直接的方法是提升轉化率。以往團購網站幫助商家吸引消費者的方式就是折扣和優惠,這就需要商家不斷往里補貼,營銷成本節節攀升,而且對於消費者的吸引也是短期的,難以形成穩定的回頭客流。百度錢包的返現模式卻是可以規避這一弊端,據了解1%起返現是長期的,只要期限無限制,就能讓消費者對優惠產生依賴性,這個依賴性就是提升轉化率的基礎,長遠來看也將會形成長期消費。除此之外,百度錢包的接入門檻也是非常低的。相對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收取保證金的舉措,百度錢包則是不收取任何保證金。在手續費率方面百度錢包在BAT中費用也是最低的,僅有0.6%(支付寶也剛剛下調至0.6%,微信則是收取0.6%-2%不等的手續費)。

第三,提升商戶的營銷效率。百度錢包此前推出了源泉商業平臺,可幫助商戶基於地理位置、目標用戶、投放渠道進行精準的優惠權益發放,並將商家原有的優惠券、打折卡、禮品卡等促銷優惠精確地註入用戶的百度錢包,用戶通過百度錢包買單時便會自動使用相應的優惠券,即給用戶帶來更多的權益,也能幫助商戶提升轉化率。另外,“百度錢包O2O權益聯盟”也在通過聯盟運營機制幫助O2O商戶提升獲取用戶效率,降低線上線下運營成本。依托於百度的大數據和平臺優勢,百度錢包不僅能提升流量轉化率,還可以幫助商戶更精準的抓取營銷對象。

第四,擴增商戶的營銷渠道。在這個流量即用戶的時代,百度擁有著百度糯米、百度地圖、手機百度等眾多用戶過億的大平臺。百度錢包作為百度O2O生態的核心樞紐,得到了百度全平臺的資源與流量入口的支持。隨著“常年返現計劃”的啟動,一系列的返現內容定會對用戶的消費行為造成刺激,更多的用戶將會通過不同入口湧向商戶,商戶通過多渠道的品牌曝光,客流量自然會大幅上升。據百度Q3財報顯示,百度GMV達到60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9%,隨著百度O2O服務進程的推進,商戶也將獲得更廣的營銷渠道。

總的來說,BAT在支付領域有著不同的打法,支付寶的優勢在市場份額,微信支付的誘惑在於強社交的連接能力,而百度錢包通過“常年返現計劃”直擊商戶痛點,既節約了商戶的營銷成本,也讓商戶借以展開長期高效的營銷策略。對O2O來說,用戶和商戶缺一不可,在用戶資源爭奪白熱化的情況下,如果能夠很好地掌握商戶資源,無疑將在移動支付競爭中搶得先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092

最快明年初入華 Apple Pay與銀聯達成協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18/153333.shtml

導讀 : Apple Pay在應用或支付時可以通過iPhone 6以上機型、iPad Air 2以上機型、iPad mini 3以上機型和Apple Watch中使用。

i黑馬訊(楊博丞) 12月18日消息,據蘋果公司CEO庫克個人微博透露,蘋果正式與中國銀聯達成協議,最快於明年初與15家中國主要銀行推出Apple Pay服務。

蘋果公司互聯網軟件與服務高級副總裁Eddy Cue說,通過攜手中國銀聯以及15家中國主要銀行的支持,中國的用戶即將享受便捷、安全和私密的支付體驗。”

今後,Apple Pay在應用或支付時可以通過iPhone 6以上機型、iPad Air 2以上機型、iPad mini 3以上機型和Apple Watch中使用。

銀聯雲閃付與Apple Pay結合,將通過應用業界領先的支付標記安全技術,保障用戶的支付信息。 蘋果是極其註重安全的科技公司,安全性是其必要核心。在發布會上庫克曾強調,在添加銀行卡時,實際的卡號既不存儲在設備上,也不存儲在Apple的服務器上,系統會分配一個唯一的設備賬號,對該賬號進行加密,並以安全的方式將其存儲在設備的安全芯片中。

Apple Pay相關產品和技術嚴格遵循中國國家和金融行業移動支付標準,並將按照中國監管部門要求完成相關檢測和認證,認證通過後便可向蘋果用戶開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