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08 TCW | ||
蘋果話題新機iPhone 6未上市先轟動,和以往機種最大差別是,它配備藍寶石面板,螢幕硬度僅次於鑽石。 「除非你口袋裡有一顆鑽石,否則,iPhone 6螢幕是不會被任何東西刮傷的。」說此話的,正是幫iPhone 6切割藍寶石面板的中國廠商——大族激光(以下簡稱大族)量測及微加工產品線副總經理高昆。 八月二十七日,全球最大觸控面板展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大族首次以總公司名義參展,高層更首度接受台灣媒體專訪,大談「吃蘋果」歷程。 一般人或許對大族的名字很陌生,但它的重要性不亞於蘋果代工廠富士康,因為iPhone 6兩種螢幕尺寸的藍寶石面板切割設備,一○○%由它供應。 吃到蘋果單可成牽線,開始共同研發 二○○五年以前,大族雖已在中國上市,但營收只有人民幣五億七千七百萬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八億四千萬元),不到現在的三成。 但因為有了蘋果,讓它一舉從中國躍升到世界舞台,二○一三年,大族市值超過二十三億美元,超越美國知名鐳射大廠Coherent,成為全球第二大鐳射設備製造商,僅次於德廠IPG。這一年來,大族市值成長近五成,截至八月底已達三十四億三千八百萬美元,僅落後IPG一億四千二百萬美元,就快追上。 關鍵出現在二○○六年,原來,大族一直是「隱形」的蘋果供應鏈,富士康、和碩,以及機殼廠可成等台廠,一直使用大族的設備,如鐳射打標機、焊接機,為蘋果服務,那一年,大族IT大客戶服務總部副總經理曾雷,在可成工廠遇上了蘋果人員,促成雙方直接合作。 「二○○七年起,蘋果和我們開始共同研發。」蘋果訂單雖補,但伴君如伴虎,大族量測及微加工產品線總經理尹建剛說,從前期的技術評估、設計,一直到後期量產,蘋果的要求非常「苛刻」,而藍寶石切割技術,雙方更早在兩年前就投入研發了。 變技術盟友鐳射光源,比光速快300倍 舉例來說,每一個蘋果產品背後這一行字「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Assembled in China」(加州蘋果設計,中國組裝)、型號,以及缺一角的蘋果Logo,就是出自大族之手,「一般客戶用肉眼看沒有問題就行了,但蘋果會用工具放大兩百倍來看。」曾雷說,蘋果從線條、顏色,甚至周邊是否因為鐳射燒灼而出現小白點,全都看得仔仔細細。 「每一項目(專案),它(蘋果)都有一長串的指標,你不是要接近,就是要達到。」高昆邊說邊張開雙手,說明蘋果有多「難搞」。因此,大族集團約三萬多人,但從研發、業務到製造,就約有上萬人專門伺候這個大客戶。 要達到蘋果完美的要求,大族的鐳射技術,其光源作用的速度,就必須用比光速還快三百倍的「皮秒」(十的負十二次方秒)來完成。工研院南分院積層製造與鐳射應用中心主任洪基彬說,除了速度,還牽涉功率,以及對材料的研究,這需要長年研發與經驗累積。 洪基彬坦承,台灣到目前為止,不管是工研院或民間企業,研發能量都還追不上大族。 像「供佛」一樣,大族不敢怠慢,蘋果也報以豐厚回饋,二○一○年,大族吃下iPhone 4大單,該年營收就成長近六○%,從二○一二年起,大族營收每年超過新台幣兩百億元,和二○○九年相比,成長超過一倍。 合推秘密武器吃下iWatch五成訂單 除了iPhone外,另一個蘋果的「秘密武器」iWatch,這個被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形容為「必將震撼世界」的產品,大族也吃下五成訂單,高昆透露:「iWatch(設備)正在交貨中。」 iPhone 6的外流照片,早在三個多月前就已經在網路滿天飛,然而iWatch始終神秘兮兮。對本刊記者不斷追問,包括iWatch的面板尺寸,甚至提出網路上各種型體的智慧型手表概念圖,曾雷只透露:「蘋果所有未發表的產品,我們都無可奉告!」但又說iWatch「絕對超乎大家想像!」 大族的員工從一開始十多人,壯大到如今的數萬人,在該公司已十六年的尹建剛說,這靠的全是「客戶至上」的理念。過去鐳射市場被歐美大廠把持,缺乏售後服務,要服務就得把人從海外找來,大族因此於一九九九年,在全中國廣設一百多個服務據點,隨傳隨到,從大廠的不足之處找到生存立基。 從不起眼的「服務」開始,大族慢慢精進,近年更開始對外收購,如二○一二年,以七百萬美元收購美國大型設備製造集團GSI旗下公司,去年又以六百萬美元收購以色列廠商Nextec,用來拓展汽車和航太業務。 大族從過去只能吃蘋果「皮」,到現在大吃蘋果「肉」,未來隨著iPhone 6上市,以及iWatch現身,大族也將成為蘋果供應鏈閃耀的新星。 |
iPhone6市場影響的深度分析 作者:李瑩瑩 iPhone6使用最新的64位 A8處理器,在聖誕季之前,沒有有力的競爭對手。iPhone6將會成為三星的轉折點。聖誕季期間iPhone6的銷量巨大。iPhone6的發布顯示蘋果現在的務實主義,願意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做出調整,屏幕尺寸和近場通訊NFC就是最明顯的證據。iPhone6的發布使得藍寶石供應商GTAT股價大跌,處理器制造商三星失去業務。 蘋果新推出的iPhone 6和iPhone6+ 消除了安卓手機在大屏上的優勢,但是沒有發布帶有藍寶石手機屏幕。 iPhone 6和iPhone6+保持蘋果在64位處理器和操作系統上的優勢; iPhone 6和iPhone6+將會使用最新的iOS 8系統,帶有“健康套件”,連接Apple Watch的應用和Apple Pay; iPhone 6和iPhone6+將會極大提升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中的份額。 蘋果(納斯達克:AAPL)發布了iPhone 6和iPhone6+,關於這2款手機的信息在過去3個月已經被完全劇透:更大、更優秀的4.7寸和5.5寸手機屏幕,更快的二代A8處理器,iOS 8系統,健康與運動監視應用,移動支付等等,全都打包裝進更纖薄的小鋁殼內。這是否能奪回市場份額的增長呢?答案是肯定的。 蘋果的新務實主義 安卓手機相比蘋果手機只有兩個硬件上的優勢:屏幕尺寸和近場通訊NFC。多年以來,蘋果一直抵制超過4.5寸大小的屏幕,拒絕在手機中植入NFC芯片,結果是不利的。9月9號的發布會,蘋果不僅僅只是發布了新產品,也是在宣稱:蘋果也會改變。 發布iPhone 5的時候,Phil Schiller堅稱這是智能手機最佳尺寸。這一次,再也沒有這樣可笑的判斷了。蘋果展現出願意提供市場所需的意願,而不只是堅持自己所認為的“最佳”。這是蘋果此時最迫切需要的務實主義了。蒂姆•庫克似乎也樂於改變,他的產品介紹是自他接任後最激情最生動的一個。 NFC的務實需求更加顯著。前者谷歌錢包,可在配有NFC設備的零售商店使用NFC支付,已經推出3年了,顯著幾乎所有的安卓手機都有NFC芯片。而此時,蘋果卻自行其道,拒絕在NFC上隨波逐流。 蘋果甚至開發了自主的點對點分享協議(Airdrop),Airdrop使用WiFi在iOS設備中傳輸文件,甚至都不需要近距離接觸。Airdrop效果很好,不需要跨設備也是個優勢,但是這樣就沒有為移動支付準備硬件基礎。最後,蘋果還是不得不接受NFC完成移動支付系統。於是,便有了Apple Pay。 對競爭力的影響 毋庸置疑,蘋果的批評者一定會提及其他的競爭對手提供了更多,更高的屏幕分辨率,比如三星Galaxy Note 4 (屏幕分辨率2560 x 1440),更高的攝像頭像素,比如微軟(納斯達克:MSFT)的Lumia 930。iPhone 6則是在絕大多數指標中做得足夠好,不追求某一兩項特別突出。iPhone 6和iPhone6+的分辨率都超過了300像素/英尺,都超越了人眼能夠分辨的級別,5.5寸的iPhone6+顯示屏更是達到了1080P高清分辨率。要是再刻意提高技術,就是過度開發了。 攝像頭像素的問題更加複雜,像素更高不一定代表照片質量更高,但是Lumia的用戶,再經過仔細對比之後,用他們的“相機”手機發誓,Lumia的照片質量明顯高於iPhone 5s。iPhone6使用的是iPhone 5s改進後的800萬像素攝像頭,可能還是無法抹平與Lumia之間的差距。 然而,iPhone6提供了光學圖片穩定器,可以有效提高視頻和靜態圖片的質量(尤其是在弱光下),這項技術可能大大縮短與Lumia拍照的差距,很期待看到兩者的測評。 除了攝像頭和顯示屏,新的iPhone6配置最新的第二代A8 64位處理器,64位基於20納米工藝,擁有20億個晶體管,比A7 小13%。集成電路中,能制造出越小的處理器越優秀。A8比A7運行速度快25%,但是節約50%的電量。 配備第二代A8 64位處理器,基於64位的處理器的iOS 8系統,iPhone 6和iPhone6+使得蘋果仍然領先於智能手機市場。美國國內,年底前沒有其他的手機廠商能夠使用64位處理器。只有三星的Galaxy Note 4能夠提供64位處理器與蘋果相抗衡,然而兩款iPhone6將都能夠配置A8處理器。 考慮到新功能的巨大潛力,“健康套件”, 與Apple Watch的配套和Apple Pay,相信iPhone6會繼續奪回市場份額,而三星將會繼續丟掉市場份額,iPhone6將會成為三星的轉折點。聖誕季期間,iPhone6的銷量將是巨大的。 對於供應商的影響 盡管iPhone6反響不錯,但是iPhone6發布之後,藍寶石材料供應商GTAT的股價立即下降了12%。看多GTAT的投資者預測iPhone6會采用藍寶石屏幕,過度投資。雖然Mark Hibben早在3月就預測不可能會采用藍寶石屏幕,並在康寧公司(康寧公司是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全球領導廠商)第二季的報表公布後再次重複,但是基本上所有的蘋果相關的新聞與網站都持相反的意見。 蘋果聰明地選擇不去澄清藍寶石屏幕的傳聞,澄清事實可能會影響iPhone6的銷量下降,但是,可以肯定,未來的蘋果手機一定會采用藍寶石屏幕。在蘋果采用藍寶石屏幕之前,必須確保兩件事: 1. 位於亞利桑那州的Mesa工廠(由GTAT運營)產能必須提升到滿足Apple Watch 和iPhone的需求。 2. 制造藍寶石玻璃層板的工藝必須升級完善,達到量產的目的。 藍寶石屏幕的慘敗顯示了關於蘋果的不實報道可能會造成多麽嚴重的後果。科技商業新聞太過依賴信息泄露,不能夠基於科技常識做出獨立判斷。Marques Brownlee的視頻聲稱展示了配有藍寶石屏幕的iPhone,該視頻獲得上百萬次觀看,但是確是一派胡言,毫無根據。 另一個受iPhone6影響的供應商可能就是三星半導體,自從2010年起,就是蘋果所有iPhone和iPad A系列SOC處理器的制造商。無法確定是否現在新的20納米的A8處理器是否完全由臺積電生產,但是當iPhone6上市之後,著名的拆機工坊Chipworks將會拆裝iPhone6,分析A8處理器。現在三星位於德州奧斯汀的工廠(A7就是在這里生產出來),正升級到可以制造生產16納米的FinFET晶體管(FinFET稱為鰭式場效晶體管(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FinFET)是一種新的互補式金氧半導體(CMOS)晶體管。Fin是魚鰭的意思,FinFET命名根據晶體管的形狀與魚鰭的相似性。)這可能意味著三星無法滿足iPhone這樣大體量所需的晶體管,顯然,三星的工廠可能面臨檔期的風險,所以蘋果必須為A8,所以蘋果必須另謀它處。如果三星在16納米晶體管產量上大幅升級,蘋果也有可能繼續和三星合作。再一次,這是基於務實主義所做的決定。 |
中國最大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集團(中移動)的高層一再表示,今年要削減給予手機的補貼,且至今未公布iPhone 6何時在國內上市。蘋果挾新品開拓全球最大無線市場中國的前景蒙上陰影。
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昨日稱,將削減20億美元給予蘋果和三星高端手機的補貼,銷售重心將轉移到不提供補貼、並無合約價優惠的“裸機”。中移動下半年將主要銷售4G設備,計劃賣出1億臺4G手機,今年有望實現4G用戶達到5000萬名的目標。
同日,中移動技術部總經理王曉雲在臺灣參加行業論壇時表示,該公司本季度將發售無補貼優惠的4G手機,售價不足人民幣600元。截至年底,今年70%的中移動4G手機售價都不會超過1000元。
接近蘋果的人士向彭博透露,由於蘋果本月未能與中國工信部達成一致,iPhone 6在中國大陸出售可能不得不等到明年才能獲批。
上月底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中移動首席財務官薛濤海上月15日透露,今年該司給予手機消費者的補貼由此前計劃的人民幣340億元下調至210億元,約合減少了21億美元。
分析師預計,除了中國移動表示將削減補貼20億美元,其競爭對手也將減少19億美元相關支出。彭博報道稱,補貼如此大減意味著中國消費者買一部新款iPhone要多花約100美元,可能每部售價會高達800美元。
彭博當時由知情者處獲悉,中國運營商此舉是響應國家要求。因為認定這類企業在補貼和廣告方面的開支過多,上月中國國資委要求運營商三年內削減成本人民幣400億元。
蘋果公司駐北京的發言人Carolyn Wu昨日稱,無法提供iPhone 6內地上市的具體日期。她在電郵中寫道:“中國是我們的關鍵市場,我們會盡可能迅速上市。”
蘋果今年發布的兩個財季報告顯示,中國市場為該公司銷量增長提供了主要動力。
今年第一季度,在包括香港和臺灣在內的大中華地區,蘋果的銷售總額同比增長13%,是去年二季度以來唯一一個連續增長的主要市場。
今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為蘋果帶來的收入又增長了26%,庫克公開表示“中國對我們來說是個驚喜”。(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當地時間10月16日,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 Tim Cook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舉行發布會時展示新款ipad產品。 (新華社/路透/圖)
10月17日淩晨,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加州加州庫比蒂諾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iPad Air 2和iPad mini 3等平板電腦。l 國內初步預計10月17日跟全球同步開售,不過其上市前需等待相關機構批準,在收到核準之前仍然不能發售。
蘋果官網顯示,新推出的iPad Air 2機身厚度僅有6.1mm,比上一代輕薄18%,是目前市場上最薄的平板電腦;支持Touch ID指紋識別功能,無需輸入密碼;采用全新的A8X處理器,64位架構,CPU處理速度提升近40%,圖像處理速度快兩倍多。
iPad Air 2有三種顏色的外觀,分別是銀色、金色和深空灰。跟iPhone 6一樣,32GB版本的iPad Air 2不再供應,16GB、64GB、128GB的wifi版售價分別為3588元、4288元、4988元。
iPad mini 3方面,除了新增了Touch ID指紋識別和土豪金配色外,並無過多的新亮點。16GB、64GB、128GB的wifi版售價分別為2888元、3588元、4288元。
目前上一代iPad Air和iPad mini 2全線產品降價700元,第一代mini的16GB版本降至1798元。
據《華爾街日報》介紹,蘋果首席執行長蒂姆•庫克在發布會上說,iPad自誕生以來已售出2.25億部,成為蘋果有史以來最暢銷的產品。他本人對iPad的長期前景感到樂觀,盡管他承認季度銷售會有波動。他還表示,新iPad Air 2將促使老iPad用戶更新換代。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iPad Air 2並無飛躍性的創新,只是進行了一些換代改進,分析人士向路透社稱,可能很難再激起消費者像過去幾年那樣對其平板電腦產品的狂熱。
今日,iPhone 6及iPhone 6 Plus也正式登陸國內市場,擁有金色、銀色和黑色三種配色。16G、64G、128G的國行版iPhone 6(4.7英寸)售價分別為5288元、6088元、6888元;16G、64G、128G的國行版iPhone 6 Plus(5.5英寸)售價分別為6088元、6888元、7788元。
與往年蘋果新品開售即遭瘋搶不同,此次iPhone6國內的銷售較為冷清。《法制晚報》微調查數據顯示,僅有兩成多受訪者稱會馬上買iPhone6,有近六成人最不能忍受其被曝出的“放在褲兜口袋能被掰彎”這一問題。
本月初,香港政府公布了11月的零售業銷售總額為413億港元,同比上升4 .1%。即使在違法“占中”最為嚴重的10月份,這一數據也達到383億港幣,同比增長1.4%。但瑞銀的一份報告指出,其實這都要歸功於iPhone6/6 plus的銷售。
iPhone扭轉香港零售業
瑞銀報告指出,如果排除iPhone的銷售額,香港去年10月份零售額同比下降1%。報告還指出,不計算iPhone的銷售額,去年9月到11月香港零售額同比下滑1.3%。但如果將iPhone的銷售考慮進去,情況卻完全不同:
對於去年年末的香港零售業來說,去年9月上市的iPhone6/6plus恐怕是唯一的遮羞布。如果把iPhone銷售額計算在內,去年9月份到11月份的香港零售額同比增長3.5%。換句話說,香港去年底60%的零售額增長得益於iPhone的暢銷。
蘋果上周三發布2015年第一財季財報稱,第一財季營收為746億美元,凈利潤為18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令人註意的是,蘋果第一財季來自大中華區的營收達到了16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0%,幾乎和歐洲市場的172億美元持平。
內地遊客是主力買家
iPhone在香港上市的時間比中國內地早近一個月,並且由於關稅和匯率等方面的原因,香港出售iPhone的價格往往比內地便宜近1000元。這導致大批的內地居民赴香港購買iPhone。瑞銀報告統計,去年iPhone上市前3個月,當天往返香港的遊客人數同比增長13%,而這一比例從9月份iPhone開售以後擴大到月均同比增長18%。
過夜遊客人數只增長了個位數,而且其中非中國籍的遊客人數去年第四季度無論是占比還是絕對數量同比都在減少。
簡單來說,內地赴港遊客在iPhone上市後的幾個月數量陡增。
去年12月份的零售業數據將於今天下午16:30公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近日,蘋果公司再陷侵權風波,旗下兩款產品Phone6和iPhone6 Plus被北京知識產權局在《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書》中裁定,手機的外觀設計侵犯了佰利營銷服務公司的專利產品,責令蘋果公司停止銷售iPhone6和iPhone6 Plus兩款機型。
目前蘋果手機已經向上一級法院申請行政複議,如果最終維持原判,蘋果將面臨在中國大陸不得銷售iPhone6以及iPhone6 Plus的情況。這是繼十年前iPad名字使用權訴訟後,蘋果再次陷入侵權風波。
在上一起侵權事件中,蘋果敗訴,最後與原告唯冠科技(深圳)達成和解,以3.5萬英鎊獲得iPad在全球的商標。而與上一起訴訟不同的是,這次訴訟案最終誰將勝訴,還需等待上一級法院裁決。
蘋果涉嫌侵權外觀專利
據了解,此次蘋果被告侵犯了手機100c的外觀專利,該項專利持有人為深圳佰利營銷服務公司。根據北京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同為成為被告的還有北京中複電訊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及旗下工體東路電訊商場。
第一財經記者在企業工商信息系統天眼查上搜索到佰利營銷服務公司的相關信息,其法人代表為徐國祥。而100c手機為深圳百分之百有限公司(下稱“百分之百”)旗下手機,根據專利號檢索發現,此次蘋果涉嫌侵權的外觀設計人正是百分之百法人徐國祥。
徐國祥曾在2006年創建深圳市百分之百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100c在當時作為TD手機銷售。2013年,百分之百被百度收購,走上巔峰。此後,由於通訊技術提升加上小米等互聯網手機的興起,手機市場競爭加劇,100c手機逐步被市場淘汰。目前,公司已經處於破產邊緣。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曾嘗試聯系徐國祥,但其電話無法接通。
引人關註的是此次蘋果提請複議一旦被駁回維持原判,那麽iPhone6以及iPhone6 Plus將在國內面臨禁售的境遇。目前,中國已經成為蘋果最重要的市場,去年蘋果CEO庫克多次到訪中國,並在近期對中國租車平臺滴滴出行投資10億美元。而此次仲裁決定將極大影響到蘋果產品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受此消息影響,近日蘋果股價嚴重下滑。
“蘋果不會容忍iPhone6在北京禁售,更不會容忍在全國禁售,一旦蘋果行政複議無法成功,和解是唯一渠道。”手機聯盟秘書長老杳表示。
此次被告之一的中複通訊是蘋果在國內重要的銷售渠道。中複官方資料顯示,近幾年,公司的年均銷售額達到26億元,在北京的通訊產品零售市場占據著近1/4的銷售份額。
而由於公司目前已經沒有新的資金進入,對於佰利和百分之百而言,和解費或許也是此次狀告蘋果的最重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