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9 Oct 2008 - 化繁為簡的分析!從馬後炮中學習!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10/9-oct-2008.htm
為什麼去年恒指現升至32,000?因為股票的估值被不斷提高,PE遠超正常水平!

為什麼PE遠超正常水平?因為市場資金過多,投資者預期中港經濟持續高增長下,資金便擁至資金自由流通的香港股市,股票供不應求下股價便被不斷搶高!

為什麼市場資金過多?因金融市場易於借貸,投資銀行及對沖基金利用高槓杆套取大量資金;另外,因投資氣氛良好,機構及個人投資者便將存放在低風險金融工具的資金拿到股票市場爭取高回報!

現在的情况是

- 金融市場難於借貸,投資銀行及對沖基金要大幅減低槓杆,套現還錢;因投資氣氛差劣,機構及個人投資者便將拿到股票市場的資金放回在低風險金融工具上,減低風險!

- 股票市場的資金被大量抽走,加上中港經濟持續高增長的預期落空,資金便離棄資金自由流通的香港股市,股票供過於求下股價便被不斷下挫!

- 因為股票的估值被不斷下降,PE大幅低於正常水平,恒指跌至現在的16,000!

完美又簡單的解釋!當然這是事後孔明,即馬後炮!但大家能從中學到什麼?

(再看下文前請幫忙按此,參加一個有獎問答遊戲,有機得到百老匯電器店$1,000現金禮券,這是筆者工作機構活動,謝謝支持!)

股市何時才能重拾升軌?其實可以歸納為兩點,即是「市場資金」及「投資者預期」!此兩點近况如何,相信大家可從財經新聞略知一二。

「市場資金」:未來數年,各地政府及金融機構處於療傷期,金融監管只會更緊不會放鬆,高槓杆年代不再!

「投資者預期」:經濟不衰退已不錯,還望高增長?投資者中伏甚至中招後,未來數年會傾向簡單及中低風險金融工具!

下面一些數據給大家參考一下

恒指32,000,2008年預期PE為23;恒指16,000,2008年預期PE為11。

恒指PE過往十數年於15上下游走,若2008年預期PE為15,恒指即21,000。

恒指PE自2003年後,除了本週外,未低過12,若2008年預期PE為12,恒指即16,800。

恒指PE於1998至1999年間曾跌至8,若2008年預期PE為8,恒指即11,200。

假設恒指成分股盈利比預期差,以上的恒指估值將更低!

昨天恒指低收15,400,今天收15,900!昨天的恒指是否見底了,筆者又怎會知道,但歷史告訴大家恒指是可以更低的!好了,就算昨天真的見了底,中短期的上升的空間也不要期望過高!

現在滿街平貨,應否買貨?於金融海嘯的影響未清楚前,要買就買那些很少機會結業的優質大股,並有買了後股價仍下跌並持有數年的心理準備,平衡一下高股息率及預期上升空間。

另外,要考慮持貨及現金比率,金融海嘯的影響未清楚前,留多些現金傍身方為上算!未有貨或不多貨的,當然可以放膽些!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

11 Oct 2008 - 投資組合才能講實話!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10/11-oct-2008.html

為什麼筆者仍堅持在每次買賣後即在Blog上對投資組合作出更改?因為投資組合才能講實話!

一個投資者(包括筆者)會對股票及經濟作出分析,對股票作出估值及走勢分析,會介紹別人什麼股票抵買,什麼股票應沽......做了這麼多,相信這個投資者不會只說不做,最終會真金白銀投資!

可是,當這個投資者用真金白銀投資時,會否完全反映自己曾說過的,那又未必,說易行難呀!當「說完一輪」與「作出行動」之間,其實存在一條很大的心理鴻溝!

所以,很多投資者(包括筆者)「說完一輪」後,其實未必會「作出行動」,因為行動時才發覺沒有說時的信心!所以投資組合才能講實話,因為用真金白銀作出投票,已克服了心理鴻溝,反映真正心底所想,真正有信心會做的事情!

若沒有展現投資組合的勇氣,說幾多、分析幾多亦只停留於學術研究、紙上談兵的階段,甚或其實完全只說不做!

若投資組合錄得虧損或走勢逆轉而不再登出來,就似乎有點「駝鳥」,不肯面對現實!

筆者的投資組合差不多三年前成立,當時恒指14,976,昨天恒指報14,796,終於跌破當天的價位!

筆者的投資組合至昨天仍錄得97%的回報,記得去年回報最高時達220%,即現時市值比去年最高點跌了39%!

現有持股成本相等恒指20,500,比去年恒指最高點32,000,其實已很不錯!但是昨天恒指報14,796,即現有持股足足跌了28%,當中交通銀行(3328)跌了46%,國企指數ETF(2828)跌了39%......

筆 者的投資組合雖云比不少投資者已很不錯,風雨飄搖下還有45%為現金,但事實上亦幾難看!投資組合才能講實話!投資組合難看當中自然隱含了不少錯誤,如經 濟的實况比預期更惡劣,分段入貨的價位訂得比較樂觀,竟然忘記美國銀行行將到來的大沽盤而於兩週前買入建設銀行(939)而非工商銀行(1398) 等......

但投資就是從對與錯中交織而成,最緊要對多於錯,並從錯誤中學習,這樣的投資生活才得完全!有些投資者為了保持完美的形象,不斷隱瞞錯處,不承認自己所作過的錯誤,亦不好好自我檢討,其實比「駝鳥」更「駝鳥」,自欺欺人,遲早見底,那能有進步呢!

談紅猴股票估值表

筆者一直放了「紅猴股票估值表」(按此) 的連結在Blog的右上方,隨着全球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筆者對每隻股票的估值PE及風險折讓不斷下調,亦使那個安全買入價越來越低。因處非常時期,那安全 買入價不斷改變下,已變得沒有意思。所以筆者昨天重新檢視一次所列股票,對估值PE及風險折讓作出重整,那安全買入價除了間接被算出來外,亦考慮了股票過 往十年的走勢及SARS時的價位,希望短期不會再調低。當然,安全買入價的定義是長線買入安全,若作為短炒參考,這個幫不上忙!

另外,筆者於有些股票名稱上放了顏色,藍色代表優質大股,黃色代表風險大些的優質大股或優質二三線股。當這些股票股價到了那些安全買入價時,筆者會用剩餘現金慢慢入貨!

如上周提及,「於金融海嘯的影響未清楚前,要買就買那些很少機會結業的優質大股,並有買了後股價仍下跌並持有數年的心理準備。另外,要考慮持貨及現金比率,金融海嘯的影響未清楚前,留多些現金傍身方為上算!」

回應先前讀者提問,筆者放在投資組合的錢是扣除筆者超過六個月基本支出所剩下來的,基本上100%持股於正常情况下亦不影響現金流。這是個人理財最基本的風險管理,那究竟留六個月基本支出,還是九個月,又或一年,則各自去決定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9

2 Oct 2009 - 股好不等於就要買!簡單估值法其實也不賴!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10/2-oct-2009.html


投資一隻股票,當然最好是股好價好!不過,股下好價不好亦不代表一定輸錢,只是賺錢的機會少了點罷!

事實上,很多投資者以為好股就可投資,卻忽略了價錢是否合理的問題。好像有投資者以$150買了中國移動(941),說什麼長線投資好股不怕貴買,完全是自欺欺人,機會成本是一個問題,好股亦可變質又是一個問題!

近 期新股潮亦不乏好股,但投資與否還要看價錢合不合理,人抽我抽不代表一定有好結果,大家應記得1997、2000及2007年人買我買的結果罷。價錢過高 的,若投資便需嚴守止賺止蝕,好像筆者明知國藥(1099)以超高PE招股仍以孖展認購,上市後便訂止賺價沽出;價錢合理的好股,認購了獲分配可選擇放長 線一點。

以上雖是老生常談,但很多投資者仍不能做到,就算能做到亦不一定賺到錢,而輸錢的主因是他們根本不懂一隻股票的股價何為合理!

對 一隻股票作估值,絕對是一種藝術,方法有很多,有些更非常複雜,甚至有點走火入魔,但卻沒有保證準確無誤。作為業餘投資者,去用複雜的估值方法,時間上未 必許可,有點不切實際。所以筆者只沿用一套PE x EPS的簡單估值法,其實也不賴,所以筆者會接着於此Blog和大家一起深化這套簡單估值法,以達到更佳效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67

17 Oct 2009 - 談簡單投資法(三):投資組合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10/17-oct-2009.html


投資先看市場大勢,因個人始終難敵市場。個人難估市場,除非全職投資理出一套自己有信心的測市法則,不然便參考一下可信賴的評論就是了。過往一段時間,筆者認為摩根大通龔方雄分析最準亦最誠實,他於9月中曾有以下評論。

「股 市已進入大牛市,亦將是長達數年的大牛市。恒指年底會升至23,000,6至12個月可見26,000,2至3年內更會升穿32,000;國指年底會升至 13,000以上,6至12個月可見15,000;上證指數6至12個月可再升20%,2至3年內更會升穿6,100。」

以此作為市場大勢之基礎,接着便為投資組合計劃理想策略。不少投資者傾向買賣二三線股甚至細價股,貪其回報可以很高,但正常來說因對高風險股信心相對不大,投放的資金相對便較少;若投放大部分資金在高風險股上,亦上得山多終遇虎,由贏變輸甚至一鋪清袋的例子着實不少!

若沒有時間研究個股,便投放所有資金在優質大股及ETF算了;若有點時間有點經驗有點資質,便可相對調些資金到二三線股,考考自己的能耐,分析力,估值力及買賣操盤力,建立信心及一套投資二三線股的贏錢心法,推而廣之,才有機會賺取更大的回報。

切記,要投資長期來說也能賺錢,付出時間是必然。若有投資者抱着不勞而獲心態投資,卻仍在賺錢,只是時辰未到罷,市場遲早會取回其所賺的錢甚至其本錢!

筆 者的投資組合所持股票中,以市值計有超過80%是優質大股及ETF,最近終可抽點工餘時間研究個股,所以亦調了部分資金投資二三線股。筆者投資港股十多 年,投資二三線股的往績亦不錯,亦沒有信心將100%資金全投放在二三線股,因市場不斷在變,要不斷改變以適應不同的市况,不可一本通書睇到老,所以要持 續投放時間,才有信心認二三線股的比重增加。

回看去年7月30日時,恒指22,690,國指12,469,筆者投資組合自成立日計回報153%;昨天,恒指21,930,國指12,751,筆者投資組合自成立日計回報198%。似乎筆者投資組合於過往一年金融海嘯間表現不錯,但未夠,仍需繼續努力。

接着是實戰篇,筆者會以實例講解筆者的選股及估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50

26 Oct 2009 - 從「阿童木」到「投資大忌」!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10/26-oct-2009.html


意馬(585)之Astro Boy「阿童木」美國票房首三天只收US$7M,票房只能排第6,還輸了給4套非本週上畫影片,過億已肯定無望,加上美國平均影評不佳(Yahoo Movies影評人平均評分是C+),埋單隨時只收US$30M樓下。另一個大票倉中國,就算能破「喜羊羊」紀錄收一億人仔,也只是US$10M多啲。當 然另外還有DVD及賣片等市場,但這些通常和票房及評論成正比。這樣的票房,足夠支撐公司繼續營運嗎?市場這一週自有分析。

只想講一個「投資大忌」,就是將自己的想法當成市場想法,市場會跟自己主觀的想法走,但可惜往往事與願違!投資者應想市場所想才對,切勿本末倒置,切勿將自己無限放大!

美國的影評人對電影票房影響很大,像本週冠軍片Paranormal Activity,上映5週及戲院較少下,就是靠影評人唱好(Yahoo Movies的影評人平均評分是B+)加口碑,罕有地於上映5週及戲院較少下勝出。

馬後炮作回顧,去週三四五意馬(585)股價皆下跌,或因有心人已留意到此片影評不佳,於香港時間週五晚才於美國上映的Astro Boy將達不到指標而率先沽貨。

若自己看過覺得好看的電影,便認為全球票房會大收,和自己分析過覺得好抵的股票,便天真認為市場會買「起」股價,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01

14-Oct-2011 價值投資誤區 小豬投資理財筆記

http://smallpignotes.blogspot.com/2011/10/14-oct-2011.html

今天沒有操作。

我想不是很多人由頭到尾一直追看本Blog的,昨天亦看回應發現有人對價值投資有誤解,所以我把一些舊文copy & paste再貼一次。還有如果大家真的有心去學習,請不要偷懶,把我的所有舊文由頭看一次吧,我不會經常重複過去已經提過的理論。

-----------------------------------------------------------------------

真正的價值投資簡單就是在價格遠低於價值時買入,而在價格遠高於價值時賣出。為何那麼多人在海嘯時損失慘重而到今天3年多時間還跟海嘯前水平出現那麼大的 差距呢?主因就是他們跟本不清楚股票應有的價值,在07年高位時還不認為價格已經遠超價值。還記得巴菲特在07年沽清中石油嗎?真正的價值投資者是知道什 麼時候應該賣出和什麼時候應該買入的,而不是永遠把個人期望值凌駕於真正價值之上的。記得我提過大部份人輸錢都是心理問題嗎?這個心理問題就是期望值的問 題。當對一隻股票加入大量的個人期望而無視實際的環境變化和公司質素,個人期望便有很大機會遠超實際價值。

原文:
http://blog.yahoo.com/smallpignotes/articles/49781

-----------------------------------------------------------------------

我發覺近幾年價值投資四字被濫用得十分嚴重,真係阿貓阿狗都可以說自己是價值投資者。那些買創業板股,細價股,莊家股,大股東向下炒股或在高位買入股票的 人竟然可以厚顏地說自己是價值投資,好像只要自稱是價值投資者,所有買入的股票都必定是正確的,頭上的光環會特別明亮的。連買入5%股權都不能的人,有信 心公司必定會依自已方向來反映價值嗎?那些阿貓阿狗價值投資者最常用的技倆就是賺時話﹕睇下我用價值投資法賺左幾多」,蝕時就會話「過幾年你就知」。當然幾年之後還蝕錢亦會繼續話「過幾年你就知」。大家是否覺得很無敵?

無錯,因為價 值投資有此無敵技倆可用,很多阿貓阿狗都喜歡 自稱價值投資者來滿足自己不會犯錯的心理。相反純投機者就表現得十分赤裸裸,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根本沒有借口為自己錯的東西說成是對的。那些阿貓阿狗價 值投資者令我想起《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岳不群是一個澈頭澈尾的偽君子,沒有看過《笑傲江湖》的人,可以去查查岳不群的人格特徵。

某位專家 又話價值投資和止蝕是矛盾的,但他不知道巴菲特在前幾年買入的美國石油公司最後就是止蝕離場。難道巴菲特在買入前不是用價值投資法嗎?非也,原因是人必定 會犯錯,價值投資者都會有計錯數看錯人的時候,當發現自己買入時已經計錯數,止蝕是十分合情合理。那些阿貓阿狗價值投資者好像自己比巴菲特更強,可以 100%認為自己必定正確。

我想指出 的最大重點是投資者必須要有兩個概念﹕1. 人沒有預知能力,2. 人必定會犯錯。認錯很難嗎?

原文:
http://blog.yahoo.com/smallpignotes/articles/49795

----------------------------------------------------------------------- 

昨天提到 價值投資的問題,但我發覺不少人有一個錯誤概念,認為價值投資必定等同長期持有。巴菲特當年買入中石油時並不知道要多少年才可以反映出該股真正的價值,但 不到3年已經超出價值,結果當然沽清獲利。買入後3年沽清,大家認為是長期持有嗎?現實是很多股票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充分反映價值,只有在足夠長的時間裡 才有機會被市場慢慢發掘出真正的價值,但時間的長短沒有人會知道,結果就給人一個錯覺以為價值投資等同長期持有。如果有人買入股票後,不用一年就出現市場 極度瘋癲,把買入的股票炒得比真正價值高出很多(overvalued),而這時候沽清股票,因為持有不到一年時間,大家認為這是投機還是價值投資呢?如 果同一隻股票,有人在十年前以相同價格買入(假設股息等因素已經除權等值),那持有一年和持有十年來達到相同利潤,那一種是價值投資呢?相信聰明的人已經 明白價值投資並不等同長期持有,長期持有只是一項手段來等待股票價值的充分反映,而時間的長短有可能是一年,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當股票價值得到充分 反映後,價值投資人會做的就是沽出獲取現金再等待買入其他更具投資價值的項目。

很多長期 投資者因為有此錯覺而誤會自己是價值投資人。我想大家不會反對東尼是一個價值投資人,他都會為自己組合進行增減股票的操作。而我看到一些長期投資者很抗拒 減股票的操作,難道減股票後得到的現金再增其他更具投資價值的股票是錯嗎?我跟很多長期投資者一樣都贊同長期持有盈富基金的好處,但盈富基金實質上是每年 都會做出減癈股增好股的操作,為何同意長期持有盈富基金,而不同意減癈股增好股的操作呢?的確很矛盾,但只要用最客觀的邏輯思維,不要以對抗的感性態度去 思考這個問題,相信大家會想到問題的核心所在。一切在乎人心是否開放。

原文:
http://blog.yahoo.com/smallpignotes/articles/49796

現金3.2%

倉位本年股本回報-13.4%。跑嬴恆指6.2%。跑嬴國指1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2

12-Oct-2011 財務自由三步曲 小豬投資理財筆記

http://smallpignotes.blogspot.com/2011/10/12-oct-2011.html

很多人都希望財務自由,但又很多人都好像不得其法,磋跎歲月很多年之後又一事無成。今天又簡單地說說財務自由三步曲:

  1. 儲錢
  2. 儲經驗
  3. 儲資產

記住這三步是有先後次序的,儲不了錢的人基本上都走不了第二第三步,而沒有經驗的人儲資產又會處處碰釘。

儲錢其實是一件非常非常簡單的事情,但無奈一些人連這基本概念都沒有,很喜歡餐搵餐食餐餐清,更甚的會借錢消費欠下一身咭數,這些人都是財務自由無望,退 休等社會救濟的一群。最有效的儲錢方法當然是開源節流,如何開源,如何節流,自己想方法吧。

有了資金,當然就要學習如何去運用,這就是儲經驗了。牛頓說,因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他看得更遠,而這名巨人就是前人的經驗智慧。不知道大家喜不喜 歡看書,但成功的人絕對是喜歡看書的一群。有些人連一本書都不肯買來看便進行投資橫沖直撞,焦頭爛額是遲早的事。書中自有黃金屋,又是大家去想想吧。

有了一定的投資經驗智慧,最終一步就是以最有效的方法去買入最大量的資產。什麼是最有效的方法呢?很簡單一個例子,恆指萬2點買入資產非常有效,恆指3萬 點買入資產非常無效。

我說的其實很概念性,當中細節可能幾本書都說不完,但活到老學到老,大家保持學習,保持進步,起步得愈早,愈快達到目標,Stay Hungry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8

13-Oct-2011 投資經歷 小豬投資理財筆記

http://smallpignotes.blogspot.com/2011/10/13-oct-2011.html

其實今日唔知有幾多人開始後悔估底?

---------------------------------------------------------------------------------------------
我想很多人都對我的投資經歷有興趣,我就簡單的說幾句吧。我在工作之初其實是沒有買股票的,只有傻傻的不斷儲錢,而我第一隻買入的股票就是交通銀行 IPO。當時我想我跟一般散戶一樣,對內銀股情有獨鐘,傻傻的不斷買入一些內銀股。直至07年,本人看到樓市正在開始上升的勢頭,認為有置業的需要,結果 把絕大部份股票沽出來滿足置業的首期,亦因此不知是好運還是什麼,避過了金融海嘯的超級股票大洗禮。雖然金融海嘯沒有令我在股票上有極大的損失,但令我開 始懷疑,傻傻的不斷買入股票真的可以達到我的目標嗎?

大家不要以為我避過了金融海嘯的超級股票大洗禮是好運,其實置業後在金融海嘯時公司倒閉,令到本人失業,連破欠基金都要去申請,失業再加上要供樓,基本上 是人生最大的低潮。所以大家不要以為愈窮愈見鬼不會發生,正正就發生在我身上,如果不是過去的優良理財和太太的工作收入,我想當時一定挨不過,更要慳錢到 要跟太太兩人食$20的晚飯。

相信金融海嘯期間很多人可能已經離場無眼睇,但失業期間的我變得十分Hungry,手停腦不停,不斷看書,不斷再學習投資技巧,連技術分析都去學習使用, 什麼牛熊證窩輪都嘗試過,但最後我領悟到與其自己浪費時間去摸索,不如直接複製有40年成功投資經驗的巴菲特投資智慧,但奇怪的是對我影響最深最有共鳴的 不是巴菲特智慧,而是他的拍檔芒格智慧。當我站在這兩位真正巨人的肩膀上後,我對投資的看法便有了很大的改變,大家亦可以明白為何一個對內銀股情有獨鐘的 人,可以變成一股不買的人。我想這段失業的黑暗歲月就是我突破思想空間,在投資路上產生飛躍進步的黃金歲月。

這些就是我的投資經歷,十分簡單,沒有大敗輸身家的經歷,沒有可以吹噓賺十倍的經歷,過程就好像我昨天提到的三步曲,儲錢,儲經驗,儲資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9

17-Oct-2011 內功心法 小豬投資理財筆記

http://smallpignotes.blogspot.com/2011/10/17-oct-2011.html

今天沒有操作。

有一直看我Blog的人都知道,我幾乎沒有說如何選股, 如何估值等招式,只會說概念性的東西。其實概念性的東西正如武功的內功心法,如果沒有上乘的內功心法支持,單憑使用上乘招式,在面對真正高手時,只有被一 拳打死的份兒。正如一把利刀把持在一名小朋友手上和把持在一名成年人手上的分別,在沒有正確的內功心法支持下練習招式是很容易走火入魔的。

例如衍生工具在專業的機構投資者使用下是一種良好的對沖工具,但如果由一名賭徒使用,結果便變成九死一生的工具。

以我的觀察,很多散戶都是先學招式,在沒有正確心法之下失敗收場,當中有些聰明又願意學習進步的會在失敗中再次重新學習心法。其實最聰明的做法當然是先學 心法,後學招式,這便可以大大減少亂用招式所帶來的失敗,但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很多人都只希望得到可以很快發達的招式,結果往往是因快得慢,未發達先 輸身家。

大家有沒有這個想法,例如"我不要聽那麼多道理,給我一個號碼吧! "

對初學者而言,我只有一種招式提供,就是以月供指數基金來建立起基本的退休或財務自由計劃(有點像MPF)。詳情請參考以下文章:
http://smallpignotes.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8263.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09

18-Oct-2011 逆向思維 小豬投資理財筆記

http://smallpignotes.blogspot.com/2011/10/18-oct-2011.html

逆向思維就是把東西反過來想,最簡單的一個例子就是做多項選擇題時,如果找不到肯定的答案,我們可以不用去找出正確的選項,反過來可以找出確定不對的選項,最後餘下的便是正確的答案了。我相信很多考過會考的人都會有應用到這個技巧。

當然如果沒有在指導之下,遇到問題時,我相信大多數人的思考都是順向思維的,正如大家投資時,第一時間想的就是如何去賺錢。有沒有反過來想,如何去避免蝕 錢呢?我的新手找死十式沒有教大家如何去賺錢,但卻教了大家如何去減少蝕錢的機會,反過來想,減少蝕錢的機會,不是正好可以提升賺錢的機會嗎!

我們學習時會面對很多理論或很多想法,當我們想去證明理論或想法是對的時候,反過來想,為何不去證明是錯的,找不到否定的證據不是更能肯定理論或想法的真確性嗎,原理就好像上邊提到的多項選擇題,在數學的領域中的確有這種論證的方法。

又例如我們分析股票時,大多是去分析公司的賺錢能力,但反過來想,分析公司的蝕錢能力可能更重要。當一間公司的賺錢能力被蝕錢能力慢慢浸蝕,我想大家投資時都很容易下決定,最佳例子當然是我們熟悉的Yahoo。

逆向思維可以把思考空間擴大一倍以上,當大家面對一些困難問題時,嘗試一下反過來想,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