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育兒經之二:黑白顛倒緩解法 502的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ee43000101nfgx.html
   一直聽說很多寶寶都是黑白顛倒地睡,即白天睡覺,晚上活動,終於我家寶寶三個月時讓我碰上了,這有多累人就不用說了。每當太陽下山,我就心裡一驚,我家的「小惡魔」又要復甦了。我一般每天晚上2點上崗,看著他到4點多,然後又換我媽上,等到天亮,他都已經把我們搞得精疲力盡了,然後才慢慢睡去。運氣好時,不用抱他,放他在床上哼哼即即,只要看著他不讓他吃拳頭,或者防止他踢被子,這兩項運動可是他的最愛,只要我把頭扭過一邊,保準他就在吃手或者已經把被子蹬掉了半邊。運氣不好,要連續幾個小時抱著他走,不讓停下和坐下,否則哭,再碰上他打嗝就更難搞了。他又變得越來越重,終於有天我發現我手腕疼了,而老婆和老媽說她們早疼過了。
      某晚,我把燈都給關了,結果他立刻嚇哭了,我一把手電筒打開照天花板,他就不哭了,好奇看著天花板上的光線。於是我把新買的火火兔拿來放在他旁邊,這其實是個做成兔子模樣的音響,可以放兒歌、故事,耳朵還可以放出不同顏色的燈光。結果寶寶就望著火火兔一動不動,真是神奇了,不過還是沒睡,我就抱起他在屋裡走來走去。很快,大約20~30分鐘,他就連打幾個哈欠,頭一歪,塞到我懷裡睡著了。我將他放下床,他扭了扭就繼續睡了,通常情況是他一般在假睡,一旦放下床又會哭起來,這回真的睡了,音樂太神奇了。當然,他後來還是沒睡多久又醒了,我又如法炮製再次將他催眠。雖然我還是沒睡著,可已經比往常的夜晚好過多了。日後,我打算實驗一下,看哪幾首兒歌催眠效果不錯。
       火火兔這款床品在實體店和淘寶都賣得不錯,應該佔據了早教機一定的市場份額。而據我所知,淘寶上還有一個叫易簡的嬰兒理髮器聲稱佔據80%的市場份額,我買了把,還是比較好用的。這兩家應該都是各自行業的隱形冠軍,不過很可惜不是上市公司。嬰兒類上市公司還是蠻多的,奶粉企業就很多,像合生元、雅士利、貝因美,股價近一兩年都漲得很猛。我家用的奶瓶品牌貝親也是日本上市公司,它的一個奶瓶奶嘴價格可以買一個國產奶瓶。生產紙尿布好奇品牌的金佰利美國上市,還有生產幫寶適的寶潔,每天幾乎必須消費10塊錢。生產嬰兒車好孩子,走到哪家母嬰店都可以看到而且大多是唯一品牌。還有做兒童電子學習產品的偉易達,roe每年30%多,每年現金分紅接近1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74

正面迎擊》台中精機走出下市陰霾,10年還清67億元債務 黃明和:坦然面對失敗,打斷筋骨顛倒勇

2014-02-03  TWM
 
 

 

從風光的工具機龍頭,到歷經下市、負債67億元等風風雨雨,台中精機黃明和終於在去年清償債務、完成重整,他的經營思惟從此大轉彎,雖然獲利不比當年,但無債一身輕後,企業正朝向穩健成長之路邁進。

撰文‧林心怡

從全盛時期市值近四百億元的上市公司,到歷經違約交割、股票下市風暴的巨大變革,曾經是中部工具機龍頭的台中精機,整整花了十年,終於在去年清償債務,完成重整。這一堂價值「六十七億元」的教訓,讓董事長黃明和在經營思惟有了徹頭徹尾的改變。

「如果能重新來過,我不會再過度拉大槓桿,用股票質押借款。」談起台中精機當年下市的始末,黃明和不禁長嘆一口氣。一九九○年,當時擔任台中精機副總的他,順利將公司推上市,之後,資本額三十八億元的台中精機,股價一度最高來到百餘元,當時不到四十歲的黃明和開始失去警覺。

急於進軍國際

過度拉大財務槓桿,淪落股票下市命運「靠著台中精機這塊金字招牌,一堆銀行排隊想要借錢給我們。」黃明和回憶,或許是一路順遂,也或許是仗著財務背景出身的優勢,急於把台中精機品牌推向國際舞台的他,「很有膽識」地大舉用股票向銀行質押借貸,做醫療、半導體與光電設備等投資,希望藉此乘勝追擊在國際打響名號。

不料,九七年一場亞洲金融風暴,導致公司股價崩跌;過度拉大槓桿操作的結果,更讓公司股價禁不起外資、法人的倒貨又狂跌;而當時台中精機發動子公司護盤的資金,就像「徒手接利刃」被殺個措手不及;加上銀行雨天收傘的效應,使公司資金瞬間蒸發至少二十億元;再加上借貸投資新事業的資金缺口,爆發了一連串違約交割,面臨下市重整的命運。

這對一路走來都是「模範生」的台中精機來說,相當難堪,「那時候,多少人在背後說我是敗家子!」身為企業家第二代的黃明和,承受很大的壓力,他坦言,剛出事時,即使一向樂觀的他,也曾經整整失眠二周,不時的心悸、頭痛,讓他身心俱疲,全靠規律地打坐、禪修,才能冷靜面對,設想處理對策。

面對外界的不諒解,黃明和都坦然以對,他誠心地向協力廠商解釋,提出解決方案,尋求這些老客戶的支持,並提出「固本專案」,明快結束或轉移新事業,把全盛時期的一千四百名員工,縮減至七百名。然而,令他最感慨的是,大難臨頭親兄弟各分飛。

「一九九九年,適逢政黨輪替,二哥率先退股遠走美國;二○○一年,受到九一一事件影響,景氣低迷,三哥也退股赴英國定居;大哥早年就在海外發展。父親留下來的事業,四兄弟只剩下我一人留在台灣苦撐。」黃明和說,兄長們離開前,一句「沒法度!就算還三代也還不完!」的洩氣話,讓他相當沮喪。

獨力苦撐大局

員工、廠商、客戶相挺,提早完成重整遺憾的是,○二年父親過世時,公司距離「完成重整」還有好長一段路,更讓黃明和愧疚,為此,他在父親靈前立下「一定要加快公司重整腳步」的誓言。

如今,黃明和履行諾言,台中精機完成重整的時間表,足足提早了五年。

「其實,黃明和不是個好大喜功的人,當年他只是衝太快了!」與黃家是三代世交的機械公會理事長徐秀滄如此形容。在同業眼中,黃明和是個為人不錯的經營者,可惜一時衝過頭的「魯莽」,不但害他負債六十七億元,也遭受家族成員的責難。

所幸,台中精機發生危機時,已累積五十年的業界人脈,這是從已故老董事長黃奇煌早年就奠定的事業基礎,因此,協力廠商的情義相挺,以及客戶對公司的極高品牌忠誠度與信任感,都成為公司得以浴火重生的最佳助力。

「以我多年對工具機產業的研究,我發現,雖然公司負債達六十七億元,但核心幹部沒走,專精技術還在,加上許多客戶、協力廠商也願意力挺,從企業評價的角度來看,公司的確有重整價值。」台中精機的重整監察人、建智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陳貴端形容。

除了有老員工的相隨與死忠客戶的支撐,黃明和的經營策略也做了很大的「改變」,作風從以往的「大膽積極」轉趨「穩健保守」。

首先,對於公司的任何決策思慮更周全。黃明和回憶,「當時二哥(黃明東)曾不只一次提醒我,借這麼多錢,太危險了!萬一遇到不景氣怎麼辦?」但當時黃明和完全沒把這些「忠告」聽進去,現在想想,整個決策過程真的太過粗糙,以致釀成大禍。

步步為營

毛利率逾二成才接單,近三年獲利平穩「當初公司上市後為了衝營收,很多交易條件都設得很寬鬆,因此呆帳率提高,現在我們只接毛利率二成以上的單子,一旦簽約後,就收三成訂金,做到幾乎零呆帳的程度。」黃明和接著說,「在財務上,我們力求穩健,每半年就會盤點、折扣清庫存,以降低存貨及進一步降低負債比,並只用廠房、機械設備做抵押借款。」正因這樣的堅持,台中精機除了在○九年歷經金融海嘯後,營收大幅下滑僅剩十九.三億元,出現虧損;但隨著一○年景氣復甦,營收翻倍成長,大賺近半個資本額,一一年至一三年則每年獲利平穩,即使沒有驚人表現,卻能提前清償負債、完成重整。

「對我來說,信用貸款就像是裹著美麗糖衣的毒藥!」展望未來,黃明和雖然已取得台中精密機械園區二期三.一公頃的土地,也計畫在上海青浦工業園區投產,著手啟動兩岸三十八億元的投資計畫,但他只想安穩地搭上工具機產業今年的成長列車來擴充版圖,短期也沒有讓公司再上市的計畫。

「我們真的是『打斷筋骨顛倒勇』,現在好不容易站起來了,更要用心守護父親留下來的事業。」現在的黃明和體會到,「魯莽」的變革,容易毀了一家公司,「深思熟慮」的「改變」,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的王道。

黃明和

出生:1955年

現職:台中精機董事長兼總經理

經歷:台中精機總經理

學歷:淡江大學會計系

改變人生的 2個教訓

● 聚焦核心事業:

上市時採多角化經營策略,但衝過頭、欠缺風險意識;現在專注本業,強化競爭力。

● 財務應用趨保守:

過去因向銀行質押股票借款,以致發生危機;現在力求穩健保守,負債比控制在二成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67

6個月買賣乾坤顛倒 劉益謙助力天茂集團“蛇吞象”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1/4064734.html

1月16日,停牌近3個月天茂集團公布重組方案:擬向控股股東新理益集團及劉益謙夫婦,發行29億股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98.5億元,其中72.37用於收購國華人壽43.8%股權,25.5億用於後續增資。

離堅決拋棄國華人壽僅僅半年,天茂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的態度,就來了個180度的大反轉:擬以近百億巨資,收購國華人壽部分股權並進行後續增資。(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

1月16日,停牌近3個月天茂集團公布重組方案:擬向控股股東新理益集團及劉益謙夫婦,發行29億股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98.5億元,其中72.37用於收購國華人壽43.8%股權,25.5億用於後續增資。

而就在半年之前,天茂集團還執意將1.95億股國華人壽股權轉讓,而劉益謙名下的新理益集團,隨後也將所持國華人壽股權盡數賣出。而按照天茂集團的說法,做出上述舉動,是因為國華人壽2014年業績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國華人壽2013年凈利潤虧損2億元,2014年則猛增至14.26億元,資產也增長超過70%。然而,國華人壽資產規模和盈利增長未來能否保持穩定,卻是擺在天茂集團面前的大大疑問。

“蛇吞象”式的重組

根據重組預案披露,天茂集團擬以3.39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9.06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98.5億元。

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收購上海日興康、上海合邦投資和上海漢晟信分別持有的國華人壽20%、20%和3.86%股權,以及後續增資。其中,國華人壽43.86%股權的預估值約為72.37億元,增資額則為25.5億元。交易完成後,天茂集團將持有國華人壽51%股權,後者成為其控股子公司。

國華人壽成立於2007年11月,註冊資本3億元。其中,天茂集團出資5997萬元,持股19.99%,為第一大股東。上海漢晟信、上海日興康、上海合邦投資分別出資5700萬元,持股19%,海南博倫科技、海南凱益則分別出資4053萬元、2850萬元,持股13.51%、9.5%。目前,天茂集團持有國華人壽7.14%股權,上海合邦投資、上海日興康各持股20%,海南凱益持股19.19%,上海博永倫、漢晟信分別持股17.74%、15.93%。

對於天茂集團而言,此次收購堪稱“蛇吞象”。截至2014年9月底,天茂集團總資產22.97億元,凈資產15.41億元,實現營業收入6.15億元,凈利潤1.46億元。而國華人壽2014年總資產達519億元,凈資產、營業收入則為81億元、80.2億元,達到天茂集團的5.4倍、13倍左右。

而募集資金將全部由劉益謙夫婦及其控制的新理益集團全部包攬。重組預案顯示,天茂集團定增認購方共有三名,新理益集團出資50.85億元認購15億股;劉益謙出資28.81億元,認購8.5億股;王薇出資18.83億元,認購5.56億股。

實際上,新理益集團由劉益謙控制,劉益謙持有該公司97.59%股權,剩余的2.41%股權,則由劉益謙之女劉妍超持有;王薇則為劉益謙之妻。

重組完成後,劉益謙將獲得天茂集團絕對控制權。目前,劉益謙通過新理益集團間接持有天茂集團23.78%股份,雖然為第一大股東,但只處於相對控股地位。而重組後,新理益集團將持有天茂集團42.87%的股份,劉益謙、王薇則直接持有19.96%、13.04%。

借助天茂集團,劉益謙不但將國華人壽收歸囊中,而且取得控制權。重組完成後,劉益謙一家將持有天茂集團75.78%的股份。即便不考慮後續增資,其也將間接持有國華人壽約38%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股權反複騰挪之謎

在此次巨資收購之前,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里,從堅決拋棄,再到青眼有加,天茂集團對國華人壽的態度,已經經歷了多次巨大變化。

作為成立不久的中小險企,國華人壽成立以來連年虧損。數據顯示,除了2009年和2010年,國華人壽累計虧損達到11億元左右。其中2011年—2013年,國華人壽虧損額分別達到3.96億元、3.43億元、2億元,累計虧損額約為9.4億元。此前的2008年,虧損額亦達1.6億元。

這已嚴重拖累天茂集團。2011年和2013年,天茂集團虧損均達1.01億元。若按權益法計算,其已分攤虧損近2億元。根據年報數據,2012年從國華人壽所得投資收益為-6856.9萬元,占公司當年凈利潤579.86%。

從2012年開始,天茂集團就一路拋售國華人壽股權。2012年9月,天茂集團將國華人壽1.05億股以1.89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海南凱益實業有限公司,並在國華人壽增資時兩次放棄認購。2013年底,在兩次股東大會均未通過的情況下,天茂集團才與國華人壽另一股東協商,按比例受讓497.25萬股。

2014年4月21日,天茂集團董事會決定,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轉讓所持國華人壽1.95億股,6月11日,天茂集團決定以2.53億元的底價,將上述股權轉讓給上海博永倫科技。

但在2014年11月,天茂集團的態度突然反轉。據其公告信息,當年 11月20日決定,天茂集團董事會決定,終止向上海博永倫上述股權1.95億股股權,違約責任由劉益謙承擔。

天茂集團反悔的原因是國華人壽經營好轉。2014年前三季度,國華人壽人壽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達到42.51億元、3.77億元,超過2013年年全年水平,環比則分別增加20.71億元、3.3億元。

但值得註意的是,據重組預案披露,就在天茂集團毀約不久,新理益集團卻在2014年12月,將所持國華人壽2.69億股權,分別轉讓給上海博永倫和海南凱益。

1月16日,《第一財經日報》為此致電天茂集團董秘易廷浩,但其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截至發稿,記者仍未能聯系上天茂集團置評。

實際上,無論是天茂集團,還是國華人壽,都充當著劉益謙現金奶牛的角色。2012年底,天茂集團將所持國華人壽1.05億股轉讓,當年業績扭虧為盈。2013 年 3 月 29 日,新理益集團將所持湘能華磊光電公司3000萬股,以4.89 元/股的價格,轉讓給天茂集團,套現約1.4億元。

國華人壽盈利之憂

主營業務業績不佳,國華人壽的資產規模、利潤卻大幅增長,是天茂集團此次重金收購的主要原因。

重組預案顯示,此次募集資金中,72.37億元用於收購國華人壽 43.86%股權。收購完成後,25.5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對國華人壽進行增資,剩余部分則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國華人壽國華人壽在全國18個省市設有分支機構,有77家中心支公司、52 家支公司及營銷服務部,國華人壽直接控股4家子公司。此外,國華人壽還持有華瑞保險、重慶平華、荊門城華100%股權和寧波華凱70%股權。

而在同期,國華人壽凈資產81億元,每股凈資產為2.9元左右。而根據重組預案,國華人壽全部益預估值達到165億元,43.86%股權預估值為72.37億元,溢價率超過100%。

國華人壽資產規模、凈利潤的快速增長,是賣出高價的主要依據。數據顯示,2012年—2014年,國華人壽承保保費分別為81.3億元、115億元、184億元、複合增長率接近50%。截止2014年底,國華人壽總資產為519億元,業收入80.2億元,遠超去年同期,而14.26億元的凈利潤,更是國華人壽歷史從未有過的好成績。

國華人壽得以扭虧為盈,受益於2014年的股債雙牛。不同於其他大型險企,國華人壽主要銷售渠道仍集中於銀保,並較早開展保險網銷,並以實現在淘寶三天銷售超過一個億而成名。而其中的秘訣,則是高收益。

在此情況下,只有維持較高的投資收益,才能保證保費穩定增長。為此,國華人壽通過頻繁參與定增、收購等方式,獲取較高收益,實現對承保業務的反哺。根據公開信息,2014年,多家上市公司定增時,都有國華人壽身影出現。

通過這種方式,國華人壽形成了資產驅動負債的模式。但其中的關鍵,是資本市場必須景氣,才能保持資產規模、利潤的穩定增長。如果資本市場出現較大波動,國華人壽是否能保持利潤穩定增長,將成為疑問。

這從國華人壽2014年的業績也能看得出來。根據天茂集團此前披露,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國華人壽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1.8億元,凈利潤只有4431萬元,前三季度則為42.51億元、3.77億元。這意味著,去年下半年,國華人壽凈利潤暴增了30倍左右。其中,第四季度單季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就分別達到38億元、8.5億元,環比增長超過80%和250%以上。


(編輯:張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820

【顛倒黃白】畢業即就業的四大助力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2063

教師作為長者和過來人,學業之外,還能在很多方面示範或直接幫助學生

新學期開學一個月了,新生應該初步體會了大學的滋味。第一滋味是校長和教授們的迎新辭,當今浮躁之世,他們自然是鼓勵新生們認真學習,其他不要想太多。例如,南開大學校長龔克說:他第一擔憂“同學們‘不明目的’。也許你們已經確立‘保研’、‘攻博’、‘出國’或是‘轉專業’和‘雙修’的目標,但這都不能算是南開人的學習目的。因為它們不夠‘弘毅’!……希望同學們能著眼今後的三十、四十年之大任,來思考當下的三年、四年。”龔克校長擔憂新生剛進校就擔憂畢業後出路,故誘之以高遠。只是現實擺在那里,換位思考,咱們過來之人,不妨也替他們擔憂一下。

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和普度大學2014年公布了一項對全美各地三萬畢業生的就職狀況長程調查。這項調查有趣的地方,是不在意答卷者的收入(所以其結果對國內向錢看的同學可能無意義)。調查者關註的,是他們認為對各類大學都通用而本質的三方面:專業與職業的相關程度;答卷者的自身幸福感;與母校的聯系。蓋洛普是要賺錢的,他們要吸引校方來委托調查,所以問的都是美國校長最上心的事:第一方面有關課程設置;第二方面有關畢業生的多維度發展;第三方面有關畢業生捐款回饋母校的意願。不過,學生們也能從調查結果里得到不少教益。就是國內同學也能參考,盡管這是美國的調查。

蓋洛普調查發現,對幸福感的5條衡量標準全都打出高分的,占答卷者10%;從美國50所最難申請的頂尖大學畢業的答卷者,這一比例僅是增加到11%。對目前工作非常滿意的,占答卷者39%;頂尖大學畢業的答卷者,這一比例也不過41%。也就是說,美國人讀什麽學校,或許影響他的第一份工作;但是,“著眼今後的三十、四十年之大任”,則與幸福感基本無關。這結論,大概不能照搬到國內。美國有學位歧視,但不那麽普遍,也不那麽嚴重。

對第一份工作及之後升遷最有助力的,蓋洛普調查歸納出在校4類境遇:與某位教師有極佳個人聯系;獨立做過至少延續一學期的項目;深度卷入學校某個社團;具有與專業直接相關的實習經驗。蓋洛普教育業務負責人布蘭登·巴斯蒂德說,現在學校里的很多做法是誤導學生。修容易的課,將成績單弄得很好看;或從事很多課外活動,收集一堆證件,對絕大多數學生而言,於就業並無助力。

筆者在微博貼出這4條後,有評論說,其他還靠譜,但“與老師有私人關系真的可遇不可求”。那本人接著就舉例談談如何與教授打交道。

教師能在學業上幫助你,這個大家都知道,不必多談。筆者要談的是,教師作為長者和過來人,可以在很多方面示範或直接幫助學生。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有一回去某老教授辦公室請教問題。走進去時,聽到他在電話里與人談房產買賣。教授見到筆者的驚訝表情,放下電話後解釋道,他以前一心撲在學術,沒心思賺錢,對妻子也關心不夠,離了兩次婚,家產都分掉了。現在老了,要掙一點退休金。筆者好歹也是研究生,不免要加點文化澆頭:我們中國人有句話,備戰備荒備老年,房產於現代人,就是莎劇《李爾王》里的國土,不可輕易分出去。教授看筆者有“興趣”,於是扯起房產經。

教授說,房產經紀是個很好的副業,時間上很自由,而且學校里教授來來去去,總有人買房子也總有人賣房子。他算是近水樓臺,不愁客源。當時正逢1990年代初期的美國新一輪經濟衰退,老布什總統因此輸了大選。教授建議筆者趁房價下跌,買一個小公寓,畢業時再賣出去。哪怕買輛分期付款的旅遊車,也比租房強。租房是為房東還房貸;買房是為自己還房貸,一個月一個月地積累自家身價。

筆者若是香港來的,可能就從了他的指教。但當時真的只在乎書包,不在乎錢包!然後,1990年代末離校時,看著高漲的房價,只能感嘆了:不聽教師言,吃虧在現錢。

筆者與大牌教授的閑扯,拉近了與教授的距離,討論學術問題時氣氛更融洽。而且,慢慢地也讓筆者腦袋里有了經濟這根弦。

(作者為旅美學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835

別把股市邏輯搞顛倒了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w69.html

    昨天,朋友L來電,急促地說:“聽說複星集團老總郭廣昌出事失聯了!媽的,我一只複星系股票豫園商城占比較大,恐怕要遭殃了,是否要拋掉?”

    我哈地笑起來:“這是好事呀!你看,豫園商城今天不是逆勢大漲的嗎?市場有時是非常有效滴!你所知道的都已反映在股價上了。豫園商城決不是郭廣昌成就的,而是郭廣昌占盡了它的便宜。你看,金融反腐風暴刮倒了不少大佬,但他們的股票還不是好好的?我們別把股市的邏輯搞顛倒了,不是這些牛鬼蛇神成就了股市,而是股市肥了他們。你想,這次股災,如果沒有這些敗類,會有這麽嚴重嗎?最後,還不是一副手銬把股市給穩住的?如果再不嚴刑峻法,任憑這些牛鬼蛇神繼續肆意妄為,那麽你斷斷續續做股票快20年了,至今沒賺到什麽錢,恐怕以後還會賺不到錢呢!”

    在這當前重要歷史時期,股市承擔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首席重任,所以,必須嚴刑峻法,掃除障礙,完善制度與機制,加強監管及懲罰力度,凈化投資環境,引導與推動經濟發展,同時也能讓我們這些既悲傷又悲壯的小散們有所回報,可以繼續義無反顧地再做貢獻。這難道不好嗎?

    “對!”朋友L大叫,“如果它(豫園商城股票)真要是跌了,我就再買!媽的,到底誰怕誰?我拼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35

【顛倒黃白】特朗普和希拉里,誰當總統更益我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755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7月21日,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在克利夫蘭的最後一天,唐納德·特朗普接受本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一星期後,7月28日,在費城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式上,希拉里·克林頓也接受了本黨提名。至此,大選決戰正式開打。同時,國內互聯網上也是議論紛紛:特朗普和希拉里,誰當總統對中國比較有利?

這一問題,於特朗普確實有討論余地;對希拉里來講卻無甚意思。個中緣由,要從美國的國民性講起。

美國早期移民有兩類。一類是來發財的,以當年聚居在矽谷附近的淘金者為代表。缺吃少穿,風餐露宿。好不容易有幸淘到金蛋子,沒有女人共享欣喜,反有盜賊執意搶奪。所以聽到各國官員感嘆自家怎麽就沒能出個矽谷,筆者很想反問:你們是完美詮釋了“人為財死”的美國西部淘金者的後代嗎?雖說“見財就上”的基因各國都有,但數量和密度不足以引發質變啊。

如今再發現金礦,政府肯定第一時間接管。只有互聯網——英語 World Wide Web,很多美國人稱作Wild Wide Web,這一說法又來自 Wild Wide West(廣闊狂野的西部)——有二十年時間,美國政府放手不管,網上交易甚至不收稅。於是淘金者的後代奮勇沖入廣闊狂野的網絡,百萬富翁成批湧現;當然也有更多的人創業失敗,甚至輸掉褲子。

另一類移民則是來發現新世界的,以當年住在波士頓周圍的清教徒為典型。他們認為北美新大陸是上帝賜予的應許之地,相信美國是山頂上的城市(City upon a Hill),這城市的光芒將照亮世界。

兩類移民,對應了有著種種說法的美國外交兩種傾向:實用主義和理想主義,地緣政治和價值觀,高層秘密談判和“人民力量”,等等。對於具體的政治人物來說,兩種傾向多少都會有一些,並不截然可分。但大致來講,特朗普的一個重心是發財,希拉里則在追求實惠的同時尚有所謂理想。

特朗普聲稱要禁止穆斯林移民入境;在黑人與警察對抗時他毫不猶豫地支持後者,似乎對少數族裔不利。但穆斯林和黑人都有支持他的,更不要說華人。媒體很樂意報道這種“反常”。報道透露了一條信息:“反常”支持者有個共同點,他們都很想build wealth(積累財富)。積累財富只能靠自我奮鬥,這些人就跟強調國家福利的族裔兄弟分道投票了。

對內如此,對外談到中國,2016年3月里特朗普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評論版編輯問他:對南海局勢,美國應該怎麽辦?特朗普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對中國有貿易杠桿嘛”。

而奧巴馬和希拉里,是有著所謂“照亮世界”理想的。奧巴馬最關心的是氣候變化,人類能否繼續在地球生存;而希拉里,從她1969年在衛斯理學院畢業典禮致辭並因此上了《生活》雜誌以來,就一直是女性平權的標誌。這分別是他倆關心的最大問題。希拉里能否當選總統目前未知,但我們可以奧巴馬為鏡鑒。

希拉里任國務卿後的首次出訪,是到東亞並來了北京。出訪之前,美國國務院就放出風聲:兩國要談的首要問題是氣候變化,臺灣問題沒排上日程。2009年11月,奧巴馬首次訪華,在上海公開表示,他這次的目的就是中美帶頭,合作搞定年底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這是美國總統首次明言中美關系在俄美關系之上,雖然奧巴馬出於平衡考慮,7月里先訪問了莫斯科。為了他最關心的氣候大事,其他問題再緊迫也是第二等。亞洲的盟國怎麽想,俄羅斯又會怎麽想,奧巴馬一時顧不上這些地緣政治的考量。

希拉里任國務卿期間,為了推動女性平權,她做了大量的傳統外交之外的事。比如推動各國合作,向非洲贈送1億新式爐子。非洲和印度的數億婦女在沒有煙囪和其他通風措施的火堆上燒飯,她們和身邊帶著的幼童因此長期吸入煙灰,帶來嚴重肺部疾病。這是一個大國的外交部長要關心的嗎?但這就是希拉里(同時也有助於奧巴馬的減排目標)。

(作者為旅美學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987

【獨家】對話期指“玩家” 做空期指引發股災因果顛倒

股市是真實的市場,又是虛擬的市場。投資者在電腦或手機上輸入簡單指令即可完成交易,但面對的卻是來自無數未知方向的制衡力量。除自己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是對手方。當股指期貨出現之後,“對手方”更加豐富,也更加“高級”。

做空、投機、高頻交易,這些期指交易者的日常,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卻是十分神秘。是誰在交易,多少資金在交易,以多快的速度在交易,都是未知。未知引發恐懼,恐懼帶來逃避。

2015年夏天A股市場遭遇股災,彼時滬深總共兩千余只股票,卻連日出現千股跌停。經歷多輪流血式踩踏,遍野哀鴻。到底發生了什麽?在隨後的反思中,股指期貨“砸盤”成為投資者的一大指控。結果就是,限倉、提高保證金、提高手續費,股指期貨的市場功能隨之消失殆盡。

期指沈寂已一年半余,無論是天使還是魔鬼,其運作機制都需要以最直觀的方式厘清。《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對資深期指“投機玩家”陳浩進行了專訪。陳浩,現任鼎信匯金(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在期指交易者當中頗有追隨者。在他看來,散戶投資者熊市呼籲限制期指,實際上是因為誤解而顛倒因果,最終“親者痛、仇者快”——套保盤無法套保急不可耐,投機盤盆滿缽滿休養生息。

股災來了去套保? 難

2015年7月初,面對大盤指數猛烈的下跌趨勢,許多投資者開始呼籲,希望降低期指門檻,讓散戶也可以利用股指期貨市場進行套保,規避風險。然而,當股災已經發生時,再到期指市場避險,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大家對股指下跌有一致預期時,有很多空頭就看上期指了,說我要去避險。要求開空倉。但是不是想開就開的出來的,得找到期指的多頭。”陳浩說,要明白每一個參與者都有交易對手,是多空雙方對任意價格形成的交易,股指期貨是零和遊戲,資金在交易者中不斷靈活轉換。

當股票市場已經形成股災,再到期指市場進行避險,投機盤根本不會接。當股災顯現出來的一剎那,價格就一步到位,不會留下開空倉的機會。陳浩解釋稱,“以保險為例,人是在健康的時候去買保險,而非重病時才買保險。已經患病再買保險,要麽保險公司不賣,要麽價格高到你根本買不起。”

股指期貨,專業定義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準化期貨合約。專業定義略顯晦澀,一個簡單的場景幫助理解。

如果兩個人對指數未來走勢存在分歧,一人看漲,一人看跌,於是兩人設置一個合同,進行對賭。以滬深300指數為例,假設從3000到3001點,一點值300元,上漲則多頭賺300元,下跌則空頭賺300元。每一次指數變化,不是甲賺乙的錢,就是乙賺甲的錢。股指期貨市場是典型的零和遊戲,不向現貨市場輸出盈虧。

這就是股指期貨最初始的狀態,多空雙方拿著一點點保證金,去對賭股指的漲跌。 不過很快,股指期貨的“避險功能”或者叫“套保功能”就體現出來。利用股指期貨可以設計對沖產品,滿足資金的避險需求。進一步講,有了股指期貨,規模較大的多頭資金才敢進入現貨市場。

“有一筆來自金融機構的大額資金,到處在找可以投資的產品,後來找到我們。我們作為投顧在管理一只定制基金,2年收益率超過90%,回撤才15%,”陳浩告訴記者他正在接觸的一個案例,收益率如此之高的產品,對方仍不滿意,因為這樣的大型資金最在乎的不是賺多賺少,而是更介意這15%的回撤。

對這類風險厭惡型資金而言,他們不追求90%的超高收益率,當前市場中,如果能夠做到10%的收益率並保證風險較小,就是令人滿意的投資產品。換言之,理想的收益曲線最好是一條傾斜向上略帶波紋的曲線。

“如果收益能做到10%,這家機構就可以做買賣了,以4%拿資金,收益10%,再支付千分之五的管理費,依然可以獲得豐厚的投資收益。”陳浩說,基金經理選出的股票組合,放眼三五年,一般都是上漲的,但是中途會有若幹比較明顯的下跌,也就是回撤,這樣就需要計算風險和收益的比例。

比如絕對收益型的基金,在回撤方面要求非常嚴格,寧可賺錢少,風險也要絕對小。再比如對流動性要求高的資金,無法長期持有股票,以周、以日不斷流動比如余額寶,不能等到三五年之後再看是漲還是跌,對中途波動有非常高的要求。

那麽,如何熨平波動率?股指期貨的套保作用就體現出來,國際上非常流行的阿爾法策略就是如此。假如某基金經理能夠選出好股票——牛市比指數多漲一點,熊市比指數少跌一點。然後買多少股票,就賣多少期指,就可以賺到牛市多漲的部分和熊市少跌的部分。這種產品就會有一條穩定上升的、但賺錢不太多的曲線。

“假如我們選出的投資組合,牛市可以比指數多漲10%,熊市少跌10%,這種股票並不難選,”陳浩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買入100萬股票,同時在期指市場做100萬空頭。如果指數上漲30%,那麽選出的投資組合上漲40%,由於還開了100萬股的期指空頭倉位,那麽指數漲多少,我們賠多少,所以指數漲30%,股指期貨就虧了30%。但是我們的組合上漲了40%,所以有10%就留下了。也就是說,指數的漲幅就賠給期貨市場了。

如果指數下跌30%,投資組合下跌20%。那麽股票市場賠了20%,但是股指期貨市場賺了30%,結果最終就賺了10%。阿爾法策略的特點就是,牛市少賺錢、熊市少賠錢。

“阿爾法基金並不是因為看空大盤而做空、看多大盤而做多,他們只是要修正業績曲線。而且結果上一定是做多現貨的。”陳浩進一步說,股指期貨的真正需求者,是多頭。因為多頭想要買股票,又不願意股票隨大盤波動。如果有一個能夠消除大盤巨幅波動影響的工具,這種極度風險厭惡型的基金才會進入股市。

在股指期貨受限之後,這類大型資金也遭遇尷尬。“沒有股指期貨,風險厭惡型資金就會去買債券。”陳浩告訴記者,然而現在的高息債券比股票風險還大,不比兩三年前,那時滿大街都是12%的理財產品,還很容易買到比較安全的高息債券。目前資金入市需求強烈,所以放開股指期貨的直接效果,就是解除多頭入場的後顧之憂,使更多資金敢於入市。

這一看似完美的邏輯,對散戶投資者卻並不適用。如果散戶選中投資組合,經歷指數從3000點到2000點,再到4000點到3000點,個股收益15%,如果不避險,收益率就是15%;但如果避險,就意味著要支付5%左右的“保險費”到期指市場,避險後收益率只有不到10%。

散戶投資者普遍是風險偏好型,“牛市少賺錢、熊市少賠錢”的對沖策略並不符合散戶的特性。因此,即使允許散戶進入期指市場,也不大可能是做套保。

“關鍵在於,避險需要在牛市下空單,犧牲牛市的利益來規避未來或有的風險,這是散戶不願意做的。”陳浩告訴記者,所以散戶往往是在下跌時希望做套保,這並不符合期指的套保遊戲規則。在他看來,散戶如果進入期指市場往往是做投機,然而,大部分新手在期指市場的生存周期只有3個月左右。

做空期指砸大盤? 難

股災前後A股暴漲暴跌,期指都表現出明顯的“領漲領跌”現象,先於股指而動。彼時現貨市場投資者正經歷踩踏、擠兌,其中有不少投資者提出,有機構利用做空期指打壓大盤牟利。不過,陳浩告訴記者,據他了解這種可能僅存在理論上,現實中很難實現。

簡單來說,比如某機構在期指市場做空,認為股指會跌到2600點,找到一個認為跌不到2600點的投機者作為對手方進行對賭。然後,該機構到現貨市場進行打壓,直到將股指打到2600點。

這種做法不具有可行性,原因有二。首先,影響股指漲跌需要的資金規模非常大,期指市場容量有限,如果以100萬資金規模去對賭很容易找到對手方,但如果是100億,就需要以不同價格去成交,且依然很難開到足夠的倉位。第二,打壓,需要自己先建倉,然後拋售向下打壓股指,但指數下跌,自己的持倉也會受到損失。

比如在3000點拿出1億元建倉,如果打壓到2600點,平均出貨價格在2800點,所以會賠掉200點;但是如果股指期貨交易價格低於2800點,現貨市場的打壓就是白忙一場。“必須明確一件事,期指那邊什麽便宜也占不到。”陳浩告訴記者,在期指市場賺錢的上限,就是全場所有的保證金,如果大家都投降就沒有對手方了,市場也就沒法玩了。

從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6月上旬,股指期貨跟隨股票市場走出了一波大幅上漲的行情。但6月15日之後,隨著股市跌幅加大,股指期貨在分流股市拋壓、對沖現貨風險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一是交易量劇烈放大,股指期貨三個品種日均成交量一度達到324.65萬手,較6月份前半月增長了24%。二是期現基差及波動加大,個別合約貼水幅度曾一度超過10%。三是以程序化交易為代表的量化交易快速發展,已占到總交易量的50%以上。四是股指期貨持倉規模從31.96萬手降到23.7萬手,成交持倉比升至17倍左右。

雖然短線投機氣氛濃厚,但中金所在2015年7月曾公開申明,以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機構、信托公司、QFII及RQFII等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主要以套保為目的,賣持倉規模較大;以自然人和一般法人為代表的投資者買持倉規模較大。期指市場多空平衡,且不存在國外現貨市場上所謂的“裸賣空”。

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聯動性,主要是“信號”作用,表現形式就是領漲領跌。但是由於交易制度、交易頻度不同,看上去依然存在許多不公平,比如期指獨特的高杠桿、高門檻、高頻交易、T+0。

“首先股指期貨T+0制度的存在,並沒有導致期指投資者可以賺到現貨市場散戶的錢,期指市場是封閉的市場,交易對手方之間進行的是零和遊戲,”陳浩說,股指期貨T+0並不是為了賺現貨市場的錢,只是為了讓投機盤有機會分散風險,這也是期指市場存在的基本條件。如果股指期貨T+1,期指市場很快就就會消失。

在描述期指的作用時,常用到一個“接孩子”的例子。作為整個市場承擔風險的角色,股指期貨就類似於站在樓下等待接住墜樓的孩子的人。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樓太高,孩子掉下來會將接孩子的人一砸傷甚至砸死。

想讓接孩子者安全,也同時保證孩子安全,有兩個辦法:第一,每一層都接一下,緩沖下墜的力量;第二,有足夠多的人一起接,比如大家一起拉一張布單。在股指期貨市場,就要求市場容量足夠大,且交易頻率足夠高。

“比如我有時候每天進出80次,整個風險的傳承過程中,我只是在很小的時間片段內碰觸一下風險,一旦發現損失超過了承受度,我就會平倉。玩期指的人紀律性特別好,一旦發現做反了,立刻投降,就不管以後了。”陳浩說,投機盤對於漲跌一定會有分歧,一個人投降了之後,另一些投機盤就會去預期個股下跌過程中的小反彈。因為期指市場杠桿高,高杠桿會誘發更多投機盤為了微弱的波動去冒險。

對投機盤而言,損失本金的3%~5%就會止損,不會扛下去。然後下一個人又進來,一直傳承下去。“這個過程可能每分鐘發生15次,這就使得客觀上,每一層都有人去接孩子。”陳浩解釋稱,如果股指期貨T+1,就相當於接孩子的人抱著孩子一起摔到地上。但是股指期貨不是俄羅斯輪盤賭,是靠時間和空間,將一個風險分散給一群人,和一大堆時間片段去均勻承擔。

投機盤必須高頻交易,也無法跟套保盤保持同一個交易節奏。因為機構的產品有周期,比如三個月,做完套保之後,註定能夠到期獲得鎖定的那部分利潤,中間的不確定性波動都由投機盤承擔。如果投機盤也持倉3個月,那就變成真正的對賭了,萬一對賭失敗,結果就是退出市場。

作為風險承擔者,必須將風險分散出去才能長期存活在市場中,繼續為新的套保盤承擔風險。“所以期指交易必須是高頻、必須是日內做無數單。股指期貨交易量越大,投機盤就越安全,能夠承擔的風險就越多,做套保的機構就可以向這個市場輸出更多的風險。投機者高速交易、高換手是件好事,不應該壓縮和限制。”陳浩說,其實交易是有摩擦成本的,因為需要繳納手續費,交易頻率並不能做到無限高。對於現貨市場T+0,他認為這樣的呼籲是合理的,因為任何一個市場當中T+0都是最有效率的。

2015年6月12日,上證指數站上5178.19點。6月份後半月的股指期貨成交量相較於前半月激增了20%。

“期指那麽大的交易量,就是投機盤不斷在盤中滾動所致,這確實反映出現貨市場的風險已經非常高,”回憶最嚴限制推出前夕的市場表現,陳浩說,超高的交易量背後正是投機盤在梯度接手共擔風險的過程,但是交易量過大引發了監管層擔憂,開始逐步出臺措施限制收縮交易量,似乎認為交易量小的期指市場才是安全的。

然而,恰恰相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74

對話期指“玩家” 做空期指引發股災因果顛倒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05/1073876.html

股市是真實的市場,又是虛擬的市場。投資者在電腦或手機上輸入簡單指令即可完成交易,但面對的卻是來自無數未知方向的制衡力量。除自己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是對手方。當股指期貨出現之後,“對手方”更加豐富,也更加“高級”。

做空、投機、高頻交易,這些期指交易者的日常,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卻是十分神秘。是誰在交易,多少資金在交易,以多快的速度在交易,都是未知。未知引發恐懼,恐懼帶來逃避。

2015年夏天A股市場遭遇股災,彼時滬深總共兩千余只股票,卻連日出現千股跌停。經歷多輪流血式踩踏,遍野哀鴻。到底發生了什麽?在隨後的反思中,股指期貨“砸盤”成為投資者的一大指控。結果就是,限倉、提高保證金、提高手續費,股指期貨的市場功能隨之消失殆盡。

期指沈寂已一年半余,無論是天使還是魔鬼,其運作機制都需要以最直觀的方式厘清。《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對資深期指“投機玩家”陳浩進行了專訪。陳浩,現任鼎信匯金(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在期指交易者當中頗有追隨者。在他看來,散戶投資者熊市呼籲限制期指,實際上是因為誤解而顛倒因果,最終“親者痛、仇者快”——套保盤無法套保急不可耐,投機盤盆滿缽滿休養生息。

股災來了去套保? 難

2015年7月初,面對大盤指數猛烈的下跌趨勢,許多投資者開始呼籲,希望降低期指門檻,讓散戶也可以利用股指期貨市場進行套保,規避風險。然而,當股災已經發生時,再到期指市場避險,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大家對股指下跌有一致預期時,有很多空頭就看上期指了,說我要去避險。要求開空倉。但是不是想開就開的出來的,得找到期指的多頭。”陳浩說,要明白每一個參與者都有交易對手,是多空雙方對任意價格形成的交易,股指期貨是零和遊戲,資金在交易者中不斷靈活轉換。

當股票市場已經形成股災,再到期指市場進行避險,投機盤根本不會接。當股災顯現出來的一剎那,價格就一步到位,不會留下開空倉的機會。陳浩解釋稱,“以保險為例,人是在健康的時候去買保險,而非重病時才買保險。已經患病再買保險,要麽保險公司不賣,要麽價格高到你根本買不起。”

股指期貨,專業定義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準化期貨合約。專業定義略顯晦澀,一個簡單的場景幫助理解。

如果兩個人對指數未來走勢存在分歧,一人看漲,一人看跌,於是兩人設置一個合同,進行對賭。以滬深300指數為例,假設從3000到3001點,一點值300元,上漲則多頭賺300元,下跌則空頭賺300元。每一次指數變化,不是甲賺乙的錢,就是乙賺甲的錢。股指期貨市場是典型的零和遊戲,不向現貨市場輸出盈虧。

這就是股指期貨最初始的狀態,多空雙方拿著一點點保證金,去對賭股指的漲跌。 不過很快,股指期貨的“避險功能”或者叫“套保功能”就體現出來。利用股指期貨可以設計對沖產品,滿足資金的避險需求。進一步講,有了股指期貨,規模較大的多頭資金才敢進入現貨市場。

“有一筆來自金融機構的大額資金,到處在找可以投資的產品,後來找到我們。我們作為投顧在管理一只定制基金,2年收益率超過90%,回撤才15%,”陳浩告訴記者他正在接觸的一個案例,收益率如此之高的產品,對方仍不滿意,因為這樣的大型資金最在乎的不是賺多賺少,而是更介意這15%的回撤。

對這類風險厭惡型資金而言,他們不追求90%的超高收益率,當前市場中,如果能夠做到10%的收益率並保證風險較小,就是令人滿意的投資產品。換言之,理想的收益曲線最好是一條傾斜向上略帶波紋的曲線。

“如果收益能做到10%,這家機構就可以做買賣了,以4%拿資金,收益10%,再支付千分之五的管理費,依然可以獲得豐厚的投資收益。”陳浩說,基金經理選出的股票組合,放眼三五年,一般都是上漲的,但是中途會有若幹比較明顯的下跌,也就是回撤,這樣就需要計算風險和收益的比例。

比如絕對收益型的基金,在回撤方面要求非常嚴格,寧可賺錢少,風險也要絕對小。再比如對流動性要求高的資金,無法長期持有股票,以周、以日不斷流動比如余額寶,不能等到三五年之後再看是漲還是跌,對中途波動有非常高的要求。

那麽,如何熨平波動率?股指期貨的套保作用就體現出來,國際上非常流行的阿爾法策略就是如此。假如某基金經理能夠選出好股票——牛市比指數多漲一點,熊市比指數少跌一點。然後買多少股票,就賣多少期指,就可以賺到牛市多漲的部分和熊市少跌的部分。這種產品就會有一條穩定上升的、但賺錢不太多的曲線。

“假如我們選出的投資組合,牛市可以比指數多漲10%,熊市少跌10%,這種股票並不難選,”陳浩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買入100萬股票,同時在期指市場做100萬空頭。如果指數上漲30%,那麽選出的投資組合上漲40%,由於還開了100萬股的期指空頭倉位,那麽指數漲多少,我們賠多少,所以指數漲30%,股指期貨就虧了30%。但是我們的組合上漲了40%,所以有10%就留下了。也就是說,指數的漲幅就賠給期貨市場了。

如果指數下跌30%,投資組合下跌20%。那麽股票市場賠了20%,但是股指期貨市場賺了30%,結果最終就賺了10%。阿爾法策略的特點就是,牛市少賺錢、熊市少賠錢。

“阿爾法基金並不是因為看空大盤而做空、看多大盤而做多,他們只是要修正業績曲線。而且結果上一定是做多現貨的。”陳浩進一步說,股指期貨的真正需求者,是多頭。因為多頭想要買股票,又不願意股票隨大盤波動。如果有一個能夠消除大盤巨幅波動影響的工具,這種極度風險厭惡型的基金才會進入股市。

在股指期貨受限之後,這類大型資金也遭遇尷尬。“沒有股指期貨,風險厭惡型資金就會去買債券。”陳浩告訴記者,然而現在的高息債券比股票風險還大,不比兩三年前,那時滿大街都是12%的理財產品,還很容易買到比較安全的高息債券。目前資金入市需求強烈,所以放開股指期貨的直接效果,就是解除多頭入場的後顧之憂,使更多資金敢於入市。

這一看似完美的邏輯,對散戶投資者卻並不適用。如果散戶選中投資組合,經歷指數從3000點到2000點,再到4000點到3000點,個股收益15%,如果不避險,收益率就是15%;但如果避險,就意味著要支付5%左右的“保險費”到期指市場,避險後收益率只有不到10%。

散戶投資者普遍是風險偏好型,“牛市少賺錢、熊市少賠錢”的對沖策略並不符合散戶的特性。因此,即使允許散戶進入期指市場,也不大可能是做套保。

“關鍵在於,避險需要在牛市下空單,犧牲牛市的利益來規避未來或有的風險,這是散戶不願意做的。”陳浩告訴記者,所以散戶往往是在下跌時希望做套保,這並不符合期指的套保遊戲規則。在他看來,散戶如果進入期指市場往往是做投機,然而,大部分新手在期指市場的生存周期只有3個月左右。

做空期指砸大盤? 難

股災前後A股暴漲暴跌,期指都表現出明顯的“領漲領跌”現象,先於股指而動。彼時現貨市場投資者正經歷踩踏、擠兌,其中有不少投資者提出,有機構利用做空期指打壓大盤牟利。不過,陳浩告訴記者,據他了解這種可能僅存在理論上,現實中很難實現。

簡單來說,比如某機構在期指市場做空,認為股指會跌到2600點,找到一個認為跌不到2600點的投機者作為對手方進行對賭。然後,該機構到現貨市場進行打壓,直到將股指打到2600點。

這種做法不具有可行性,原因有二。首先,影響股指漲跌需要的資金規模非常大,期指市場容量有限,如果以100萬資金規模去對賭很容易找到對手方,但如果是100億,就需要以不同價格去成交,且依然很難開到足夠的倉位。第二,打壓,需要自己先建倉,然後拋售向下打壓股指,但指數下跌,自己的持倉也會受到損失。

比如在3000點拿出1億元建倉,如果打壓到2600點,平均出貨價格在2800點,所以會賠掉200點;但是如果股指期貨交易價格低於2800點,現貨市場的打壓就是白忙一場。“必須明確一件事,期指那邊什麽便宜也占不到。”陳浩告訴記者,在期指市場賺錢的上限,就是全場所有的保證金,如果大家都投降就沒有對手方了,市場也就沒法玩了。

從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6月上旬,股指期貨跟隨股票市場走出了一波大幅上漲的行情。但6月15日之後,隨著股市跌幅加大,股指期貨在分流股市拋壓、對沖現貨風險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一是交易量劇烈放大,股指期貨三個品種日均成交量一度達到324.65萬手,較6月份前半月增長了24%。二是期現基差及波動加大,個別合約貼水幅度曾一度超過10%。三是以程序化交易為代表的量化交易快速發展,已占到總交易量的50%以上。四是股指期貨持倉規模從31.96萬手降到23.7萬手,成交持倉比升至17倍左右。

雖然短線投機氣氛濃厚,但中金所在2015年7月曾公開申明,以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機構、信托公司、QFII及RQFII等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主要以套保為目的,賣持倉規模較大;以自然人和一般法人為代表的投資者買持倉規模較大。期指市場多空平衡,且不存在國外現貨市場上所謂的“裸賣空”。

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聯動性,主要是“信號”作用,表現形式就是領漲領跌。但是由於交易制度、交易頻度不同,看上去依然存在許多不公平,比如期指獨特的高杠桿、高門檻、高頻交易、T+0。

“首先股指期貨T+0制度的存在,並沒有導致期指投資者可以賺到現貨市場散戶的錢,期指市場是封閉的市場,交易對手方之間進行的是零和遊戲,”陳浩說,股指期貨T+0並不是為了賺現貨市場的錢,只是為了讓投機盤有機會分散風險,這也是期指市場存在的基本條件。如果股指期貨T+1,期指市場很快就就會消失。

在描述期指的作用時,常用到一個“接孩子”的例子。作為整個市場承擔風險的角色,股指期貨就類似於站在樓下等待接住墜樓的孩子的人。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樓太高,孩子掉下來會將接孩子的人一砸傷甚至砸死。

想讓接孩子者安全,也同時保證孩子安全,有兩個辦法:第一,每一層都接一下,緩沖下墜的力量;第二,有足夠多的人一起接,比如大家一起拉一張布單。在股指期貨市場,就要求市場容量足夠大,且交易頻率足夠高。

“比如我有時候每天進出80次,整個風險的傳承過程中,我只是在很小的時間片段內碰觸一下風險,一旦發現損失超過了承受度,我就會平倉。玩期指的人紀律性特別好,一旦發現做反了,立刻投降,就不管以後了。”陳浩說,投機盤對於漲跌一定會有分歧,一個人投降了之後,另一些投機盤就會去預期個股下跌過程中的小反彈。因為期指市場杠桿高,高杠桿會誘發更多投機盤為了微弱的波動去冒險。

對投機盤而言,損失本金的3%~5%就會止損,不會扛下去。然後下一個人又進來,一直傳承下去。“這個過程可能每分鐘發生15次,這就使得客觀上,每一層都有人去接孩子。”陳浩解釋稱,如果股指期貨T+1,就相當於接孩子的人抱著孩子一起摔到地上。但是股指期貨不是俄羅斯輪盤賭,是靠時間和空間,將一個風險分散給一群人,和一大堆時間片段去均勻承擔。

投機盤必須高頻交易,也無法跟套保盤保持同一個交易節奏。因為機構的產品有周期,比如三個月,做完套保之後,註定能夠到期獲得鎖定的那部分利潤,中間的不確定性波動都由投機盤承擔。如果投機盤也持倉3個月,那就變成真正的對賭了,萬一對賭失敗,結果就是退出市場。

作為風險承擔者,必須將風險分散出去才能長期存活在市場中,繼續為新的套保盤承擔風險。“所以期指交易必須是高頻、必須是日內做無數單。股指期貨交易量越大,投機盤就越安全,能夠承擔的風險就越多,做套保的機構就可以向這個市場輸出更多的風險。投機者高速交易、高換手是件好事,不應該壓縮和限制。”陳浩說,其實交易是有摩擦成本的,因為需要繳納手續費,交易頻率並不能做到無限高。對於現貨市場T+0,他認為這樣的呼籲是合理的,因為任何一個市場當中T+0都是最有效率的。

2015年6月12日,上證指數站上5178.19點。6月份後半月的股指期貨成交量相較於前半月激增了20%。

“期指那麽大的交易量,就是投機盤不斷在盤中滾動所致,這確實反映出現貨市場的風險已經非常高,”回憶最嚴限制推出前夕的市場表現,陳浩說,超高的交易量背後正是投機盤在梯度接手共擔風險的過程,但是交易量過大引發了監管層擔憂,開始逐步出臺措施限制收縮交易量,似乎認為交易量小的期指市場才是安全的。

然而,恰恰相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28

對話期指“玩家” 做空期指引發股災因果顛倒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05/1073876.html

股市是真實的市場,又是虛擬的市場。投資者在電腦或手機上輸入簡單指令即可完成交易,但面對的卻是來自無數未知方向的制衡力量。除自己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是對手方。當股指期貨出現之後,“對手方”更加豐富,也更加“高級”。

做空、投機、高頻交易,這些期指交易者的日常,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卻是十分神秘。是誰在交易,多少資金在交易,以多快的速度在交易,都是未知。未知引發恐懼,恐懼帶來逃避。

2015年夏天A股市場遭遇股災,彼時滬深總共兩千余只股票,卻連日出現千股跌停。經歷多輪流血式踩踏,遍野哀鴻。到底發生了什麽?在隨後的反思中,股指期貨“砸盤”成為投資者的一大指控。結果就是,限倉、提高保證金、提高手續費,股指期貨的市場功能隨之消失殆盡。

期指沈寂已一年半余,無論是天使還是魔鬼,其運作機制都需要以最直觀的方式厘清。《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對資深期指“投機玩家”陳浩進行了專訪。陳浩,現任鼎信匯金(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在期指交易者當中頗有追隨者。在他看來,散戶投資者熊市呼籲限制期指,實際上是因為誤解而顛倒因果,最終“親者痛、仇者快”——套保盤無法套保急不可耐,投機盤盆滿缽滿休養生息。

股災來了去套保? 難

2015年7月初,面對大盤指數猛烈的下跌趨勢,許多投資者開始呼籲,希望降低期指門檻,讓散戶也可以利用股指期貨市場進行套保,規避風險。然而,當股災已經發生時,再到期指市場避險,幾乎是不可能的。

“當大家對股指下跌有一致預期時,有很多空頭就看上期指了,說我要去避險。要求開空倉。但是不是想開就開的出來的,得找到期指的多頭。”陳浩說,要明白每一個參與者都有交易對手,是多空雙方對任意價格形成的交易,股指期貨是零和遊戲,資金在交易者中不斷靈活轉換。

當股票市場已經形成股災,再到期指市場進行避險,投機盤根本不會接。當股災顯現出來的一剎那,價格就一步到位,不會留下開空倉的機會。陳浩解釋稱,“以保險為例,人是在健康的時候去買保險,而非重病時才買保險。已經患病再買保險,要麽保險公司不賣,要麽價格高到你根本買不起。”

股指期貨,專業定義是指以股價指數為標的物的標準化期貨合約。專業定義略顯晦澀,一個簡單的場景幫助理解。

如果兩個人對指數未來走勢存在分歧,一人看漲,一人看跌,於是兩人設置一個合同,進行對賭。以滬深300指數為例,假設從3000到3001點,一點值300元,上漲則多頭賺300元,下跌則空頭賺300元。每一次指數變化,不是甲賺乙的錢,就是乙賺甲的錢。股指期貨市場是典型的零和遊戲,不向現貨市場輸出盈虧。

這就是股指期貨最初始的狀態,多空雙方拿著一點點保證金,去對賭股指的漲跌。 不過很快,股指期貨的“避險功能”或者叫“套保功能”就體現出來。利用股指期貨可以設計對沖產品,滿足資金的避險需求。進一步講,有了股指期貨,規模較大的多頭資金才敢進入現貨市場。

“有一筆來自金融機構的大額資金,到處在找可以投資的產品,後來找到我們。我們作為投顧在管理一只定制基金,2年收益率超過90%,回撤才15%,”陳浩告訴記者他正在接觸的一個案例,收益率如此之高的產品,對方仍不滿意,因為這樣的大型資金最在乎的不是賺多賺少,而是更介意這15%的回撤。

對這類風險厭惡型資金而言,他們不追求90%的超高收益率,當前市場中,如果能夠做到10%的收益率並保證風險較小,就是令人滿意的投資產品。換言之,理想的收益曲線最好是一條傾斜向上略帶波紋的曲線。

“如果收益能做到10%,這家機構就可以做買賣了,以4%拿資金,收益10%,再支付千分之五的管理費,依然可以獲得豐厚的投資收益。”陳浩說,基金經理選出的股票組合,放眼三五年,一般都是上漲的,但是中途會有若幹比較明顯的下跌,也就是回撤,這樣就需要計算風險和收益的比例。

比如絕對收益型的基金,在回撤方面要求非常嚴格,寧可賺錢少,風險也要絕對小。再比如對流動性要求高的資金,無法長期持有股票,以周、以日不斷流動比如余額寶,不能等到三五年之後再看是漲還是跌,對中途波動有非常高的要求。

那麽,如何熨平波動率?股指期貨的套保作用就體現出來,國際上非常流行的阿爾法策略就是如此。假如某基金經理能夠選出好股票——牛市比指數多漲一點,熊市比指數少跌一點。然後買多少股票,就賣多少期指,就可以賺到牛市多漲的部分和熊市少跌的部分。這種產品就會有一條穩定上升的、但賺錢不太多的曲線。

“假如我們選出的投資組合,牛市可以比指數多漲10%,熊市少跌10%,這種股票並不難選,”陳浩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買入100萬股票,同時在期指市場做100萬空頭。如果指數上漲30%,那麽選出的投資組合上漲40%,由於還開了100萬股的期指空頭倉位,那麽指數漲多少,我們賠多少,所以指數漲30%,股指期貨就虧了30%。但是我們的組合上漲了40%,所以有10%就留下了。也就是說,指數的漲幅就賠給期貨市場了。

如果指數下跌30%,投資組合下跌20%。那麽股票市場賠了20%,但是股指期貨市場賺了30%,結果最終就賺了10%。阿爾法策略的特點就是,牛市少賺錢、熊市少賠錢。

“阿爾法基金並不是因為看空大盤而做空、看多大盤而做多,他們只是要修正業績曲線。而且結果上一定是做多現貨的。”陳浩進一步說,股指期貨的真正需求者,是多頭。因為多頭想要買股票,又不願意股票隨大盤波動。如果有一個能夠消除大盤巨幅波動影響的工具,這種極度風險厭惡型的基金才會進入股市。

在股指期貨受限之後,這類大型資金也遭遇尷尬。“沒有股指期貨,風險厭惡型資金就會去買債券。”陳浩告訴記者,然而現在的高息債券比股票風險還大,不比兩三年前,那時滿大街都是12%的理財產品,還很容易買到比較安全的高息債券。目前資金入市需求強烈,所以放開股指期貨的直接效果,就是解除多頭入場的後顧之憂,使更多資金敢於入市。

這一看似完美的邏輯,對散戶投資者卻並不適用。如果散戶選中投資組合,經歷指數從3000點到2000點,再到4000點到3000點,個股收益15%,如果不避險,收益率就是15%;但如果避險,就意味著要支付5%左右的“保險費”到期指市場,避險後收益率只有不到10%。

散戶投資者普遍是風險偏好型,“牛市少賺錢、熊市少賠錢”的對沖策略並不符合散戶的特性。因此,即使允許散戶進入期指市場,也不大可能是做套保。

“關鍵在於,避險需要在牛市下空單,犧牲牛市的利益來規避未來或有的風險,這是散戶不願意做的。”陳浩告訴記者,所以散戶往往是在下跌時希望做套保,這並不符合期指的套保遊戲規則。在他看來,散戶如果進入期指市場往往是做投機,然而,大部分新手在期指市場的生存周期只有3個月左右。

做空期指砸大盤? 難

股災前後A股暴漲暴跌,期指都表現出明顯的“領漲領跌”現象,先於股指而動。彼時現貨市場投資者正經歷踩踏、擠兌,其中有不少投資者提出,有機構利用做空期指打壓大盤牟利。不過,陳浩告訴記者,據他了解這種可能僅存在理論上,現實中很難實現。

簡單來說,比如某機構在期指市場做空,認為股指會跌到2600點,找到一個認為跌不到2600點的投機者作為對手方進行對賭。然後,該機構到現貨市場進行打壓,直到將股指打到2600點。

這種做法不具有可行性,原因有二。首先,影響股指漲跌需要的資金規模非常大,期指市場容量有限,如果以100萬資金規模去對賭很容易找到對手方,但如果是100億,就需要以不同價格去成交,且依然很難開到足夠的倉位。第二,打壓,需要自己先建倉,然後拋售向下打壓股指,但指數下跌,自己的持倉也會受到損失。

比如在3000點拿出1億元建倉,如果打壓到2600點,平均出貨價格在2800點,所以會賠掉200點;但是如果股指期貨交易價格低於2800點,現貨市場的打壓就是白忙一場。“必須明確一件事,期指那邊什麽便宜也占不到。”陳浩告訴記者,在期指市場賺錢的上限,就是全場所有的保證金,如果大家都投降就沒有對手方了,市場也就沒法玩了。

從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6月上旬,股指期貨跟隨股票市場走出了一波大幅上漲的行情。但6月15日之後,隨著股市跌幅加大,股指期貨在分流股市拋壓、對沖現貨風險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一是交易量劇烈放大,股指期貨三個品種日均成交量一度達到324.65萬手,較6月份前半月增長了24%。二是期現基差及波動加大,個別合約貼水幅度曾一度超過10%。三是以程序化交易為代表的量化交易快速發展,已占到總交易量的50%以上。四是股指期貨持倉規模從31.96萬手降到23.7萬手,成交持倉比升至17倍左右。

雖然短線投機氣氛濃厚,但中金所在2015年7月曾公開申明,以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機構、信托公司、QFII及RQFII等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主要以套保為目的,賣持倉規模較大;以自然人和一般法人為代表的投資者買持倉規模較大。期指市場多空平衡,且不存在國外現貨市場上所謂的“裸賣空”。

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的聯動性,主要是“信號”作用,表現形式就是領漲領跌。但是由於交易制度、交易頻度不同,看上去依然存在許多不公平,比如期指獨特的高杠桿、高門檻、高頻交易、T+0。

“首先股指期貨T+0制度的存在,並沒有導致期指投資者可以賺到現貨市場散戶的錢,期指市場是封閉的市場,交易對手方之間進行的是零和遊戲,”陳浩說,股指期貨T+0並不是為了賺現貨市場的錢,只是為了讓投機盤有機會分散風險,這也是期指市場存在的基本條件。如果股指期貨T+1,期指市場很快就就會消失。

在描述期指的作用時,常用到一個“接孩子”的例子。作為整個市場承擔風險的角色,股指期貨就類似於站在樓下等待接住墜樓的孩子的人。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樓太高,孩子掉下來會將接孩子的人一砸傷甚至砸死。

想讓接孩子者安全,也同時保證孩子安全,有兩個辦法:第一,每一層都接一下,緩沖下墜的力量;第二,有足夠多的人一起接,比如大家一起拉一張布單。在股指期貨市場,就要求市場容量足夠大,且交易頻率足夠高。

“比如我有時候每天進出80次,整個風險的傳承過程中,我只是在很小的時間片段內碰觸一下風險,一旦發現損失超過了承受度,我就會平倉。玩期指的人紀律性特別好,一旦發現做反了,立刻投降,就不管以後了。”陳浩說,投機盤對於漲跌一定會有分歧,一個人投降了之後,另一些投機盤就會去預期個股下跌過程中的小反彈。因為期指市場杠桿高,高杠桿會誘發更多投機盤為了微弱的波動去冒險。

對投機盤而言,損失本金的3%~5%就會止損,不會扛下去。然後下一個人又進來,一直傳承下去。“這個過程可能每分鐘發生15次,這就使得客觀上,每一層都有人去接孩子。”陳浩解釋稱,如果股指期貨T+1,就相當於接孩子的人抱著孩子一起摔到地上。但是股指期貨不是俄羅斯輪盤賭,是靠時間和空間,將一個風險分散給一群人,和一大堆時間片段去均勻承擔。

投機盤必須高頻交易,也無法跟套保盤保持同一個交易節奏。因為機構的產品有周期,比如三個月,做完套保之後,註定能夠到期獲得鎖定的那部分利潤,中間的不確定性波動都由投機盤承擔。如果投機盤也持倉3個月,那就變成真正的對賭了,萬一對賭失敗,結果就是退出市場。

作為風險承擔者,必須將風險分散出去才能長期存活在市場中,繼續為新的套保盤承擔風險。“所以期指交易必須是高頻、必須是日內做無數單。股指期貨交易量越大,投機盤就越安全,能夠承擔的風險就越多,做套保的機構就可以向這個市場輸出更多的風險。投機者高速交易、高換手是件好事,不應該壓縮和限制。”陳浩說,其實交易是有摩擦成本的,因為需要繳納手續費,交易頻率並不能做到無限高。對於現貨市場T+0,他認為這樣的呼籲是合理的,因為任何一個市場當中T+0都是最有效率的。

2015年6月12日,上證指數站上5178.19點。6月份後半月的股指期貨成交量相較於前半月激增了20%。

“期指那麽大的交易量,就是投機盤不斷在盤中滾動所致,這確實反映出現貨市場的風險已經非常高,”回憶最嚴限制推出前夕的市場表現,陳浩說,超高的交易量背後正是投機盤在梯度接手共擔風險的過程,但是交易量過大引發了監管層擔憂,開始逐步出臺措施限制收縮交易量,似乎認為交易量小的期指市場才是安全的。

然而,恰恰相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29

工具理性的顛倒

1 : GS(14)@2012-06-04 23:28:35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87638&search=1
試想,一個人如果沒有知識、沒有技能、不懂投資方法,即使平日再克勤克儉,所賺來的錢,也是十分有限的。不過,韋伯所說的工具理性在二十世紀之後,的確愈來愈重要。須知工具本身是價值中立,它只依目標或目的而行動。但今日人類的目的,或依韋伯所說,即「價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它在哪裏?這只能由行動者決定;作為科學知識,是無法作出評判的。一切在社會中出現的價值,韋伯認為只能作相對主義的處理,任人選擇。換言之,在某一文化傳統或宗教信仰中被認為是神的,在另一文化傳統或宗教信仰中則可能是魔。這樣相對的結果,現代社會就變成「解咒世界」(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長久帶領人的目的價值失落了,人只有依賴自己的工具理性去計劃未來。十九世紀的功利主義終於席捲全球。
功利主義主張追求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這只有通過計算。譬如公司的盈利可以計算,成本和回報可以計算,用甚麼計算?便是用「工具理性」計算。


追求真理的主體 淪為欲望的僕役
所以,現代人的理性,其實就是工具理性。現在的問題是,在工具理性的氾濫下,結果整個社會變成一個非常懂得計算的社會:每個人都殫精竭慮去博取更多的擁有,滿足那滿足不盡的貪心,和為了計較自己所得而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其實,到最後,完全是貪心的在推動着這個世界,世界變成一個貪婪世界、封閉世界。理性已由追求真理的主體,淪為欲望世界的僕役。現代人有財富排名榜,但沒有人格排名榜;現代人有各式各樣的策略、調查、羅列一大堆數字,但沒有深入生命的文化;現代人有很多虛假的假象,但沒有真正的修養;現代人有物質主義、本能主義,但沒有理想主義。這太嚴重了!

價值理性建立不起
你看,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理性,變成一個怎樣的東西?在這個工具理性橫行的時代,價值理性已經受到嚴重傷害。雖然韋伯並沒有勾消價值理性,但卻建立不起,反而崩塌下來,於是,做人的高貴目的,已經不再重要。因為,做人如果有目的,這目的由誰決定?
自由主義告訴你:由你自己自由選擇;表面尊重你的權利,實際上是說沒有人會對你負責。本來,人應該為自己訂立一個合理的目的,應該有崇高的價值追求的,可以經得起考驗的,這叫做目的理性。如康德所說,人要成為一個最高善的人,聽從無上律令而行,這便是一個最合理的人生目的。
工具理性變成你的主人
但現代社會,講道德人格,講生命成長的這種文化,還有「市場」嗎?你試到街上做訪問,問大家追求甚麼人生目的?原來大部分人都很簡單,想快樂、想開心、想多賺一點錢、過安樂的生活。年輕的,最好三十歲前可以賺到第一桶金,以便四十歲前退休,享受世界。人人都這樣夢想,大多數現代人的人生目的就是這樣。所以,現代社會,目的理性崩潰了、道德理性崩潰了,只剩下工具理性,工具理性變成你的主人,你的行為根據。主客易位,為甚麼會如此顛倒?這真是一大弔詭。
2 : abbychau(1)@2012-06-06 13:11:43

因此, 我認為崇拜甘地的印度人理應挖起
3 : GS(14)@2012-06-06 21:58:25

2樓提及
因此, 我認為崇拜甘地的印度人理應挖起


點解?
4 : abbychau(1)@2012-06-06 22:00:36

最後一段講左
5 : GS(14)@2012-06-06 22:01:09

4樓提及
最後一段講左


好難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7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