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回憶Netflix百萬美金大獎激烈之過程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21101316947/

2006年10月DVD零售公司Netflix宣佈了一項競賽,任何人只要發明了好過它現有電影推薦算法Cinematch 10%的新方法就能獲得7位數的獎金。短短2周它就收到169個遞交,一個月後就超過了一千。

    但當得分最高者離目標只剩一半的時候, 之前看起來簡單的事情變得越來難,進展越來越慢。目前排在Netflix Prize得分榜前列的參與 者都很接近,僅有小數點的差距。第一名是來自AT&T的研究小組BellKor,它的算法 比Cinematch好8.43%(最新統計:第一名是3月1日遞交的When Gravity and Dinosaurs Unite,高8.82%)。這場比賽已經演變成一場學術研究事件,像BellKor根本就不是為 了金錢,一些參與者甚至還將自己的算法完整公佈出來供同行參考,而多數參與者都是搞數學研究的。

    當人們認為10%的目標有點遙不可及的時候,2007年 10月一個名字叫「Just a guy in a garage」的競爭者突然冒了出來,並迅速擠進前10。他遞交的第一個就達到了7.15%,12月20日他超過多倫多大學團隊,今年1月8 日,他達到了8%,現在是8.14%。一開始沒人知道這位匿名參與者究竟是何方神聖,因為他連鏈接都沒留下。《連 線》雜誌最終找到了他:

Gavin Potter,48歲,英國人,心理學肄業生,管理顧問,2006年離開IBM去研究不熟悉的機器學習。他把參與Netflix Prize當作是事業,他說「我想在沒有取得一些進展之前提供一個link是任何意義的」,「決定參加Netflix Prize是嚴肅的,看起來有幾分玩笑意味。但並沒有多少把握,因為我不是搞研究的,也不是數學家。優勢是作為一位沒有工作的心理學者,我的時間很充 裕」。Gavin Potter在他的算法裡應用了心理學方法,女兒Emily是他的數學參謀。或許讓心理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聯合起來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2009年6月26日,新算法BellKor's Pragmatic Chaos,首 次突破了10%門檻,達到了10.05%。如果在接下來的30天內無人能遞交高於BellKor的新算法,那麼它將贏得這場比賽。

7月26日,比賽結束的最後一天風 云突變,本來以為勝券在握的BellKor於18:18遞交了他們的新算法——超過10.09%,20分鐘之後的18:38,The Ensemble團隊也遞交了他們的最新算法,超過 BellKor's Pragmatic Chaos僅0.01%,達到10.10%,成為最新的領跑者。無疑這是對BellKor團隊的一次無情痛擊。

    Netflix的電影推薦算法競賽結束前20分鐘,發生了一件戲 劇性的事件,包括國內開發者xlvector在 內的The Ensemble團隊遞交了一個新算法,比長期領跑的BellKor's Pragmatic Chaos的算法只高出0.01%,從而有資格問鼎百萬美元獎金。

然而不幸的是,根據Netflix剛剛發表的獲 獎結果,The Ensemble團隊因為比BellKor晚 提交了20分鐘而與冠軍失之交臂。測試結果顯示,The Ensemble的算法和BellKor's Pragmatic Chaos都為10.06%,但時間差使前者屈居第二。Netflix同時還宣佈Netflix Prize 2,但相關細節和規則透露的不多。《紐約時報》博客採訪了Ensemble團隊的領導者Greg McAlpin,他表示合作有利於創新,但合作也需要克服困難,他認為多數的合作沒有什麼用。

    DVD租賃商Netflix發表聲明,正式宣佈了Netflix Prize 2。

聲 明稱Netflix Prize 1算法競賽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取得了非凡的成績,他們預期將在9月底宣佈100萬美元的獲勝者。但就像每一部優秀的電影都有續集,Netflix Prize也有續集Prize 2。Netflix Prize 1競賽用了3年,Prize 2將不會用這麼長的時間,它將是一個更富有挑戰性的短期限時競賽,預計時間6到18個月。關於Netflix Prize 2的細節將在宣佈Prize 1獲勝者時公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7

美國線上影音影集「紙牌屋」一炮而紅解開Netflix擊敗HBO的成功密碼

2013-05-13  TWM  
 

 

過去一路被HBO壓著打的線上影音串流服務營運商Netflix,藉由巨量資料(Big Data)分析消費者喜好,成功把「紙牌屋」(House of Cards)捧成美國第一熱門影集。究竟,Netflix是怎麼從谷底翻身的?

撰文‧顏雅娟

如果你問美國影迷近期熱門的影集有哪幾部?相信在他們的回答中一定會有這一部——「紙牌屋」(House of Cards)。

「紙牌屋」是改編自一九九○年代英國BBC同名劇集,由線上影音串流服務營運商Netflix投資一億美元籌拍。在事隔二十年後,「紙牌屋」重新擄獲觀眾目光,而且讓背後金主Netflix最新一季獲利推上高峰。

「紙牌屋」如何讓Netflix鹹魚翻生?這要先從Netflix近幾年的營運表現說起。

Netflix成立於一九九七年,最早從線上租借DVD影音光碟起家,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線上影音串流服務商。

過去幾年,Netflix海外市場營運始終處於虧損,股價從二○一一年將近三百美元的高峰,一路崩跌到去年的五十美元附近。

在投資人壓力下,Netflix積極尋求突破:從「通路」跨足「自製內容」,擺脫過去必須先與電視頻道商或片商買進節目,才能在網路上播出的商業模式。「紙牌屋」就成為Netflix跨足影集內容自製市場的第一戰。

這部以政治為題材的美國電視連續劇,根據邁克爾.道布斯(Michael Dobbs)的同名小說改編,找來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擔任導演,男主角則由老牌戲精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擔綱。

用戶只要訂閱Netflix的服務,即可免費觀看「紙牌屋」一個月,在今年二月一日首播前,Netflix早已拍完兩季共二十六集內容。沒想到,「紙牌屋」意外一戰成名,完全顛覆線上串流服務的既有想像。

光是今年第一季,Netflix新增用戶數高達三○五萬人,單季營收衝破十.二四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激增一八%;單季淨利達三百萬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五百萬美元的成績,表現遠超乎市場分析師的預期,股價在今年一路飆升到二百美元以上,與去年五十多美元的窘境,不可同日而語。

到底Netflix蘊藏了哪些成功密碼?

密碼一:分析巨量資料

還記得電影「魔球」裡的球隊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嗎?他看不慣球探總是靠運氣挑選明星球員,轉而利用精確的數據分析,在二線球員中挑出潛力選手,一路帶領奧克蘭運動家隊締造大聯盟二十連勝的驚人紀錄。

同樣地,Netflix有系統性地分析使用者收視行為,每次使用者透過遙控器暫停、快轉、重播的動作,都會被Netflix默默記錄下來。

根據日前Netflix最新公布的第一季財報資料,目前Netflix在美國擁有將近二千八百萬付費訂戶,全球則有超過三千四百多萬訂戶。

每一天,這些Netflix的訂閱用戶,大概會給出對節目的四百萬個評分,以及三百萬次詢問劇集播放時間的紀錄。Netflix蒐集消費者對不同節目類型的評分、地理位置、觀看時間、觀看裝置,甚至是社群媒體分享的次數。

有了這龐大用戶資料庫,透過精密的演算法,雖然Netflix從沒有投資自製影片的經驗,卻比誰都清楚消費者的口味。這就是Netflix善用巨量資料分析的結果。

Netflix透過這些資料交叉分析,發現那些喜歡看BBC舊版「紙牌屋」影集的觀眾,有極高比率也喜歡大衛.芬奇導演的電視劇,或者凱文.史貝西主演的電視劇。

有了這些科學分析數據在背後撐腰,Netflix決定放手一搏,推出自製節目處女秀──「紙牌屋」。

談起「紙牌屋」的成功之道,資策會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組長徐毓良認為,Netflix的推薦引擎同樣功不可沒。

Netflix在觀眾每次看完片之後,都會依據其個人喜好推薦其他影集或電影,觀眾可以點選放到「待看片單」的資料庫裡,不僅成功節省行銷費用,更為觀眾營造出一種「好像還有很多片子要看」的假象,讓消費者願意掏錢再付下個月的月費。

有了系統化的巨量資料分析,「紙牌屋」不紅也難。

密碼二:讓觀眾一次看到飽不同於傳統美國影集都是每周播出一集,Netflix做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創舉,把「紙牌屋」十三集內容全部放在線上,讓觀眾一次看個過癮。

首播的周末,Netflix統計有高達二七○萬人收看一集或多集節目。

Netflix一口氣把「紙牌屋」全部上線,就是預測到多數用戶不喜歡在固定時刻收看電視劇,而是傾向於「暴飲暴食」地一次看到飽(Binge Viewing),打破了觀眾只能被動接收的遊戲規則。

「過往,觀眾守在電視機前等待節目播出,但Netflix就是去破壞這樣的習慣。『黏性』,才是他們想要的!」徐毓良指出。傳統電視頻道業者把營運重心放在如何吸引廣告主青睞,現在靠著收費訂戶撐起絕大部分營收來源的Netflix,首要之務就是讓使用者死忠。

事實上,這種「一次看到飽」的現象在網際網路上非常普遍,人們習慣一次把多集節目連續看完。專門策畫非線性、互動式頻道的9x9.tv專案經理簡子軒指出,閱聽觀眾都想擁有更多主動權,如果可以自由選擇節目內容,當然是一直看下去。換言之,這種「暴飲暴食」的收視行為,其實是比較符合人性的。

這就好比當你想買一台筆記型電腦,走進3C賣場,結果店員告訴你,這時段只賣除溼機,要買筆記型電腦要等到八點再來,這聽起來是不是很荒謬呢?不同於電視頻道業者只能僵固地線性播放節目,Netflix等於是影視內容的便利商店,消費者隨時都可以進來找到想買的東西。

Netflix「紙牌屋」把觀看節目的主動權交到觀眾手上,成功「黏」住使用者的心。

密碼三:翻轉影視製播流程Netflix這次在「紙牌屋」上的大膽嘗試,以及始料未及的空前成功,其實也暴露出當前影集內容製作端所面臨到的挑戰。

凱擘大寬頻副總經理謝明益分析指出:「電視從無線轉到有線,再從有線轉到雙向、數位化,目前全球影視產業正在經歷一次新的大變革!」以台灣為例,影視產業被尼爾森收視率調查緊緊綁住。有廣告代理商抱怨:「現在賣廣告就像在賣橘子一樣,一斤GRP(廣告到達率乘以收視率)就是某個固定價格,收視率數字背後代表的意義,根本沒有人在乎!」如此一來,間接導致台灣節目同質性過高的亂象。

Netflix將巨量資料分析成功應用於影集內容產製流程後,吸引各方好手陸續跳入內容產製的大戰場。

目前亞馬遜已投入巨資製作一系列網路獨播電視劇,試圖抓住當下的串動互聯網潮流,正面迎擊既有電視業者及Netflix。

此外,包括微軟、谷歌、英特爾和推特,也都考慮推出類似自製內容。

在不久的將來,傳統影視產業勢必產生巨大的連鎖變革,影響範圍恐怕會從最上游的劇本、導演與演員的選擇開始發酵,甚至於將可依照各種目標族群,「餵」給不同劇情走向的內容。

然而,徐毓良提醒,巨量資料分析未必是百分之一百的票房靈藥。雖然「紙牌屋」讓首次踏入內容自製戰場的Netflix一炮而紅,但任何巨量資料分析,都難以避免隨機事件的發生。

尤其,閱聽眾是一群難以定義的動態集合,人們一方面想擁有更多自主性,卻也無法捨棄放空腦袋躺在沙發上、被動接收電視機餵食的需求。

另一方面,非線性節目內容鬆綁了時間、地域的限制,人們可以輕易在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甚至智慧型手機上,搜尋各種電視劇、電影收看。

在如此多元動態的媒體生態中,如何不著痕跡、精準地打中目標客群需求,將成為包括Netflix在內等影視業者永遠的挑戰。

Netflix

成立時間:1997年

負責人:Reed Hastings

主要業務:線上影音串流

主要客戶: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消費者

近三年獲利:

2011年32.05億美元2012年36.09億美元2013年第1季10.24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585

依靠大數據成功的Netflix商業模式三個關鍵點:Anyone,Anytime,Anywhere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239.html

韓劇迷,就算一週播兩次,你還是追進度追得很痛苦吧?

美劇迷,每次季中停播等新劇回歸時,你應該很想飛到美國逼劇組人員立馬開工吧!

但如果你們跟我一樣,看的是線上影片出租公司Netflix 推出的影集,只要24 小時不睡,就能看完一整季美劇了囉–因為他們自制的影集《紙牌屋》在推出之際,就史無前例地把一整季、13 集通通放​​在網絡上讓人收看了!

不用追進度、等回歸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為什麼執導《紙牌屋》的名導大衛芬奇願意配合他們的玩法,難道Netflix 有什麼秘密法寶,可以保證這出影集一定大賣,而且是一整季、13 集都狂賣?

他們早就知道人們一定會想看《紙牌屋》這種政治劇,也知道如果影集的導演是大衛芬奇,人們一定賞光;這一切都不是看報紙知道政治劇正夯或大衛芬奇很紅,全是Netflix 做了充足的Big Data 應用!

接下來讓我以「anyone、anytime、anywhere」三大點和大家介紹,Netflix這個從出租DVD到推出自制影集《House of Cards》(紙牌屋)的公司,在玩的是什麼新的商業策略與模式。

Netflix 一創立,就打破線上影片市場規則

Netflix原先是一家線上DVD郵寄出租服務的公司,於1977年成立於美國加州,隨著互聯網的發達與資訊技術的演進,Netflix的付費用戶達到2,920萬,超過HBO的2,870萬;另外,根據Sandvine市調公司研究報告,其下載量佔全美網絡下載量的32.25 %,以絕對優勢佔據第一名的位置。

1

現在的Netflix 不只提供線上影片出租與影片推薦服務,更是一家能夠推出自制影集的全方位娛樂公司,其商業模式主要有以下兩點:

1. 快速又便宜的線上DVD 郵寄出租服務:

打破原先的單片出租模式,改成創新的月租式服務,沒有到期日也沒有延遲罰款,消費者再也不用擔心還片的問題。線上選完想看的影片,幾天後Netflix便會運用其配送網絡,在一天內寄出。(此商業模式還申請了專利,並拿來控告百視達)

2. 線上影片推薦系統:

利用數據分析,根據消費者過去的影片評價,預測使用者接下來會想看什麼樣的影片,因此Netflix 發展出Cinematch 影片推薦引擎(video recommendation engine),運用Big data 和Data mining,為消費者推薦影片。

Anyone:Netflix 掌握所有用戶的行為與喜好

根據Salon.com,Netflix掌握所有用戶的行為與喜好,每一次的點擊、播放、暫停、快轉、回播、觀賞的時間、次數與週期,都會成為一個事件(event)。此外,每個影片都會加上不同的標籤,例如導演、演員、編劇、製片、類型,情節等,將以上這些記錄存下來,並把每筆資料匯入後台進行數據分析。

根據官方公佈的數據,75% 的用戶大都接受Netflix 的影片推薦。於是Netflix 藉由這樣的數據分析,向使用者提問,是否喜愛看政治劇(political thrillers)?喜愛看政治劇的人是否也喜歡看大衛芬奇執導的影片?透過簡單的假設提問,找出使用者的喜好比例,為自制影集《紙牌屋》找到有很大機率會收看的目標客群。(《紙牌屋》是一部美國政治題材電視劇,改編自1991 年首播的BBC 同名劇集,由Netflix 投資1 億美元製作,即將播出第二季。)

Anytime:透過移動設備,人們隨時都在看Drama,不再苦守電視前

到底Netflix掌握了多少數據呢?根據Giga.com在2012年的報導, Netflix在全球擁有超過2,500萬的用戶,每日平均3,000萬次的點擊、播放、暫停、快轉、回播,400萬次的評價行為,300萬次的搜索動作。

在這些數據中,Netflix 發現使用者習慣正在改變,隨著網絡影音串流服務的流行,越來越多人在手機和平​​板上觀看影片,人們不再苦苦守在電視機前等待影集的播出,反而喜愛一次看完整季的影集。

上述的行為正是「煲劇族」(binge viewing)的表現,根據marketingcharts.com的報導, 78%的美國人對於影片觀賞有自己的行程規劃, 62%的人會一次觀看多集,而binge viewing的行為在青少年間特別明顯。

看準了「煲劇族」正流行,Netflix 挑戰傳統電視的營運模式與宣傳營銷方式,一口氣推出整季的《紙牌屋》,更推出「免費試看」的服務。

根據TechCruch的報導,在100萬名試看的使用者中,只有不到8,000人在收看後取消服務;另外,有10%的Netflix用戶觀看了《紙牌屋》,並平均觀看了六集,而這部影集也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訂閱Netflix的服務。

Anywhere:只要有可以上網的裝置,在哪都可以Drama

除了打開電視使用Netflix 的服務外,你還可以在PS3、Xbox、Wii、個人電腦、筆電、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不同設備上觀看影片。

Netflix的創辦人兼CEO Reed Hastings指出,網絡電視和App將會取代傳統電視,有線頻道的訂閱用戶將會不斷減少,消費者傾向使用不同的裝置,隨時隨地都能觀看影片,這樣的趨勢需建立於高速網絡上,因此高速網絡將是未來發展的重點。

而Netflix也發覺到云端服務的重要,於三月時宣佈將斥資10萬美元舉辦「Netflix Cloud Prize」全球競賽,期望透過競賽為使用者帶來更好的云端體驗。目前已向全球的開發者發出邀請,並於GitHub上舉行。

此外,Netflix近期宣佈將要停止發放API key,也不接受新的API申請,而這一切是為了將其重心放在用戶的觀賞體驗上,希望所有用戶都能在不同裝備上使用服務來觀看影片。

Netflix也將在今年推出《紙牌屋》第二季、《Arrested Development》等多部影集,並和DreamWorks合作推出動畫片《Turbo: FAST》。Netflix正朝著全方位娛樂公司的路線邁進,或許在明年便能看到他們的自制電影也不一定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950

為何美國網絡原創劇只有Netflix大獲成功?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03/56814.html
在《紙牌屋》獲得艾美獎提名之後,許多人認為,這對於網絡原創劇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然而現實是,這其實只是Netflix一家的勝利,同時在原創劇領域大手筆投資的Hulu和亞馬遜,卻是另外一番場景。
 
  本月,亞馬遜的原創劇計劃再獲進展,推出了兩部劇《AlphaHouse》和《Betas》。不過亞馬遜的播出策略,卻令人看不懂。兩部劇的前三集,所有人可免費觀看,如果要觀看餘下的劇集,則必須擁有亞馬遜收費視頻的帳戶(即Prime包郵用戶)。
 
  亞馬遜《Betas》的演員大部分並不知名(除了EdBegley Jr.),而在《Alpha House》中,則有觀眾較為熟悉的約翰·古德曼(John Goodman),BIllMurray也做了客串演出。
 
  從這兩部劇播出的情況來看,它們顯然無法和傳統電視台或是對手Netflix競爭。
 
  除了亞馬遜之外,從2012年從喜劇《Battleground》開始涉足原創劇的Hulu,也遭遇了點播率不佳的問題。
 
  人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在向普通觀眾推廣網絡原創劇方面,只有Netflix取得了成功?顯然,除了網站的訂戶規模和演員陣容之外,還有其他因素,包括網民獲得原創劇的過程是否過於繁雜。
 
  最近美國影視行業的一個橋段,是《AlphaHouse》的主力演員古德曼受訪時遭遇問題「如何在亞馬遜看這部電視劇」,結果古德曼的回答是「不知道」,然後他還說可能用戶需要一個盒子之類。網絡原創劇的演員,竟然不知道如何觀看原創劇,顯然令人吃驚。
 
  實際上,如果登錄瀏覽器版本的亞馬遜Instant視頻服務,用戶看到最新原創劇並不麻煩,但是在亞馬遜首頁上,視頻服務並不是推介的重點。亞馬遜似乎更加關心賣出更多的KindleFire平板。
 
  同樣,在Hulu的平台上,這些原創劇也要和幾大開路電視台(免費)、有線電視台的熱門劇集、以及海外劇集爭奪網民的眼球,而那些劇集更有優勢。
 
  眾所周知的是,許多停掉有線電視服務的觀眾,成為Hulu的訂戶,他們把Hulu當作有線電視的替代物,希望在那裡繼續觀看幾大電視台的熱門劇,對於Hulu的原創劇,興致並不高。
 
  實際上,從戰略定位上,亞馬遜的收費視頻服務,更像是一個「附贈品」,如果用戶每年繳費79美元,就可以成為Prime會員,獲得為期一年的兩日達到免費包郵,此外同時可以享受精彩的電視劇視頻。目前,收費視頻並非亞馬遜獨立對外出售的業務。
 
  從內在DNA來說,Hulu和亞馬遜,有一些阻止原創劇傳播的因素。這兩家網站的「發家業務」和原創劇存在較大差異,亞馬遜最開始是賣書的,Hulu一開始的使命,是在網上播出電視台已經播出過的熱門電視劇。雖然兩家網站的戰略都發生了變化,但是這些「核心使命」卻仍然固化在戰略中,影響了原創劇的傳播。
 
  作為對比,Netflix一開始就明確了自己的定位——做互聯網上的HBO,這樣的定位,已經開始結出碩果。
 
  在原創劇推廣上,Netflix有諸多優於亞馬遜和Hulu的妙招。比如今年幾部原創劇之間,保持了恰當的時間間隔,這樣可以吊住觀眾的胃口,讓網民保持更多的期待,這樣,每部新劇的點播率,都超過了之前的預期。
 
  亞馬遜在推介《AlphaHouse》時,開始強調導演在製片過程中的作用。但Netflix在今年幾部新劇的營銷過程中,都製作了「製片人員幕後故事」視頻,領先亞馬遜一步。
 
  另外,以《紙牌屋》的導演David Fincher、Beau Williamson為代表,Netflix原創劇背後均有精兵強將,這些人的資深經驗,也造就了Netflix原創劇的成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986

紙牌屋第二季上線 Netflix股東大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726

上週五,美國媒體巨頭Netflix推出其大熱的原創劇集《紙牌屋》(House of Cards)第二季。受此影響,Netflix的股價在上週飆升至52周高位439.49美元。

《紙牌屋》改編自英國同名小說,是Netflix公司首部原創劇集,由著名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執導,老牌影星凱文·史派西(Kevin Spacey)主演。講述了一個美國國會議員在白公眾運作權利的故事。該劇在2013年艾美獎獲得9項提名,並斬獲最佳導演和最佳選角兩項大獎。甚至連奧巴馬總統都在第二季首播之前發表推文,要求不要劇透。可謂風頭一時無二。

今年1月發佈的財報顯示,Netflix公司去年四季度營業額達到11.7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4%;淨利潤則為4800萬美元,同比增長500%。第四季度美國國內市場新增用戶數量233萬,總用戶數達到3342萬。

CNBC的Jim Cramer表示,隨著Netflix不斷推出原創新劇續集,越來越多的人註冊成為用戶,自然會刺激Netflix的股價。同時他還預測紙牌屋第二季的播出會將Netflix的股價推高17美元之多。

在《紙牌屋》的帶動下,以在線流媒體服務發家的Netflix,在消費群體中的聲望已經逐漸超過了HBO等老牌企業。根據品牌調查公司YouGov的數據顯示,儘管擁有叫好又叫座的《冰與火之歌》系列,HBO在品牌指數方面已被Netflix全面超越。

接受YouGov公司調查的消費者需要回答這樣一個問題:「在過去兩週內你認為該品牌的廣告、新聞、口碑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消費者的回答最終將被彙總成為衡量品牌指數的Buzz評分(如上圖所示),滿分為100,而來自消費者的負面評價則會在此基礎上減去相應的分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01

推薦:亞馬遜和Netflix的一季報到底說了什麼 點拾Deepinsight

http://xueqiu.com/3915115654/29017707
巴菲特說總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讀財報上。現在也到了美國的財報季。看看一些龍頭公司的財報,以及分析師會議記錄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深刻理解行業的發展方向。今天和大家分享我們對電子商務以及智能電視的兩個龍頭公司亞馬遜以及Netflix的一季報理解,看看這些龍頭公司到底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關注。

亞馬遜:

亞馬遜的一季度業績講解會由投資者關係部的David Fildes和CFO Tom Szkutak共同主持。我們先來看幾個數據:ROIC上升一個百分點至9%。全球營收同比增長23%至197.4億,傳媒收入同比增長8%至54.7億。EGM(電子和日用品)業務增長27%至130億,佔到了總收入的66%。活躍用戶賬戶超過了2.44億,而全球的賣家賬戶超過了200萬家。毛利率達到了28.8%。北美地區營收增長26%至118.6億,其他地區收入增長18%至78.8億。淨利潤為1.08億,對應每股收益0.23。

對於二季度展望,營收在181-190億間,或者增長15-26%,經營利潤預計虧損在5500萬到4.5億,而13年二季度是盈利7900萬。

亞馬遜並沒有具體談戰略的問題,在接下來的分析師問答中,我認為有幾個值得關注的地方:

1.      亞馬遜新推出的Prime Pantry服務,作為加強在線購物的優勢。通過這項服務在美國本土的Amazon Prime會員,可以按照網站價格購買最重達45磅的日常生活用品,而運費只需6美元。這些日常生活品包括:小零食、包裝食品、清潔工具、小服裝等等。不像以前消費者要買很多東西,才能享受低價的運費。

2.      亞馬遜的云平台服務AWS是公司大力發展的方向,也僱傭了很多人力在這一塊。公司3月份的時候將AWS平台中EC2和S3的產品降價,此次降價發生在谷歌對云平台服務降價之後

3.      亞馬遜也進入智能電視領域,將以成本價銷售Kindle Fire電視,然後在軟件和服務上賺錢。此外,亞馬遜也在幾個季度前將其音樂和影像的收費模式改成了付費用戶模式(和netflix模式類似。

4.      將Prime會員的費用從20美元上漲到40美元,最大的原因來自於物流成本的提高。而且公司剛開始定價20美元的時候只有100萬件商品,現在有2000萬件商品。

5.      今年海外業務是大量投入期,特別是中國這一塊,非常有可能海外業務今年是無法盈利的。(呵呵,中國的錢可不容易賺,那麼多電商在燒錢。。。)

Netflix:

和亞馬遜不同,Netflix的老大Reed Hastings參加了投資者講解會,陪同一起的還有CFO David Wells和CCO(首席內容官)Ted Sarandos。同樣,我們先看一季度數據:一季度新增400萬用戶,其中美國本土增加225萬,海外市場增加175萬。目前所有付費用戶達到4835萬,美國本土為3438萬,海外市場1176萬。公司總營收10億,其中美國市場貢獻8億,海外市場2.6億。流媒體經營收入1.66億,經營毛利率15.6%。淨利潤5300萬,對應每股收益0.86.

二季度展望,預計增加146萬用戶,其中美國增加52萬,海外市場增加94萬。總營收預計11億,淨利潤達到6900萬。

Netflix分析師交流會上,也有一些值得關注的地方:

1.      Netflix終於開始了提價,將向新訂閱用戶每月加收1-2美元,根據用戶國別的不同。我個人覺得Netflix的提價體現了公司強大的商譽。目前8美元一個月的服務費,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提價是不敏感的。而Netflix通過提價可以用來製造更多的優質自制劇。我個人覺得如果此次提價成功,Netflix會在現有用戶上也提價,這會打開更多成長的空間,因為消費者看重的是質量,而不是價格。當然,由於提價是對新用戶的,短期對於收入端的影響不大。

2.      另一方面是Netflix在美國已經有了大量付費用戶,3500萬的數量比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Comcast的用戶都多。而且由於是流媒體形式,我們可以把這個數量看重家庭。那麼Netflix繼續每個季度增加2-3百萬付費用戶的難度越來越高,這也讓公司在本土市場越來越接近收入的天花板了。顯然,提價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而且這些額外的現金投入到更好的產品製造,也能幫助公司在海外市場用戶數的拓展。

3.      自制劇方面,由於有紙牌屋和女子監獄的成功,Netflix會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制劇。曾經有很多人擔心用戶是為了看紙牌屋才成為付費用戶的,但是Netflix並沒有看到大量的用戶退出比率。同時,這幾年的趨勢是在電視劇的製作投入越來越高。許多電影的大牌演員,製作人都進入這個行業。

4.      紙牌屋二由於有了第一季的口碑,對於公司的影響比第一季還要大。而在自制劇推出的節奏方面,Netflix依然認為一口氣把整個劇推出比傳統的每週放一集的效果好。在這裡,他們認為用戶體驗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經濟效果。只有客戶體驗做好,才會有持續的新增付費用戶。

5.      Netflix也考慮和亞馬遜新的Fire TV合作,亞馬遜雖然也有自己的流媒體業務,但也願意作為一個開放平台。然而這種合作從目前的用戶體驗看,遠遠美國當年Apple TV和Netflix內容的合作那麼通暢。當客戶需要看紙牌屋時,Fire TV需要客戶自己申請連接到Netflix的AP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542

Netflix :7 組數據告訴你《紙牌屋》背後的公司如何搞定全世界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26/144452.html
17 年前,他們只是一家提供 DVD 租借服務,庫存只有 500 張的公司。Netflix 的創新能力讓更多的用戶對它產生粘性,近年以自制劇《紙牌屋》、《女子監獄》進一步確立了自己的品牌,同時給傳統電視媒體施加了不少壓力。
 
我們來看看,同樣是個租 DVD 的,為什麼 Netflix 就能做到今天這樣?
 
1.  訂閱用戶持續增長

\
Netflix 發展的每一步都準確地踩在了互聯網發展的點上,1997 年成立時,它就建立了自己的選片網站租借還是新生事物的 DVD,並採用了網絡下單、隔夜直郵的服務模式,而當時影碟租賃市場霸主百視達(Blockbuster)的經營模式還停留在到店租借笨重的 VHS 錄影帶的階段;2007 年它又把握住流媒體傳輸服務興起的機遇成功轉型。瞭解網絡世界運轉規則的 Netflix 從創建開始用戶量就始終保持增長,並且在 2014 年第二季度迎來了自己的第 5000 萬個訂閱用戶。
 
2.  從「租碟小哥」到「視頻大戶」

\
即便是在剛剛成立的 1997 年,作為提供 DVD 郵寄租借服務的 Netflix 一直保持著敏銳的洞察力,10 年間這個數字已經變成了 10 億份DVD,也取代了影碟租借服務的老大百視達的地位。2011 年利潤下降,市值縮水,後來又憑藉自制劇和拓展合作等策略獲得了 32.3% 的市場份額。
 
3.  簡化商業模式

\
7 年前的轉型如今看來是 Netflix 最重要的決定,流媒體傳輸服務使得用戶觀影的流程一再簡化,在留住 DVD 租賃時代顧客的同時也不斷吸引年輕的新用戶。
 
4.  也曾為失敗的模式付出代價

\
2012年第三季度,Netflix 的收入下降了88%,全年利潤僅為 1715 萬美元,市值也由 2011 年的 150 億美元縮水至 33 億美元。其中的原因則在於業務結構的改變和提價導致眾多用戶離開。
 
2011年9月,Netflix將傳統影碟業務獨立出來,並對其和網絡視頻兩項業務分別收費,同時選擇兩項服務的月租總額將近 16 美元,服務總費用上漲高達60%,而且兩項業務還要分別使用兩個網站和兩套賬戶。 Netflix 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減少訂閱用戶訂閱 DVD 的頻率,畢竟物流、倉儲、訂新碟都是巨大的成本,而流媒體的投入則靈活得多。不過用戶對此並不買賬,高達 80 萬的用戶憤而離開,Netflix 無奈在實施此舉措一個月後就將其廢除。
 
5.  搭上「大數據」的順風車

\
Netflix 再一次踩准互聯網發展的節點是 2013 年推出的劇集《紙牌屋》,這部電視劇除了是 Netflix 的第一部自制劇外,還抓住了「大數據」這個流行詞彙作為宣傳的噱頭。
 
通過在該網站上用戶每天產生的行為,如收藏、推薦、回放、暫停,以及用戶的搜索請求等,Netflix 預測出凱文·史派西、大衛·芬奇和「BBC出品」三種元素結合在一起的電視劇產品將會大火,同時還抓住了用戶厭煩「追劇」的心態將播放方式改成一次性推出整季。
 
6.  為什麼要做自制劇?

\
目前 Netflix 每年花在購買版權上的錢,已經接近收入的 50%,而這部分費用隨著競爭的加劇,只會繼續攀高,如果不通過自制劇集來開源,Netflix 將很難維持目前只有 5% 的淨利潤率。
 
2012 年,亞馬遜繞開 Netflix,與市場上主要的版權分包方 Epix(獅門、米高梅、派拉蒙共同投資的公司)達成了直接合作協議,獲得了 2000 部電影的授權,這讓 Netflix 的規模優勢被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分薄,而基於自身龐大的用戶量開發自制劇新市場則是更聰明的做法。
 
7.  《紙牌屋》的威力

\
2013 年 Netflix 收穫了約 1000 萬的新增收費用戶,這是投資 1 億美元的《紙牌屋》回贈給 Netflix 最直接的甜頭。
 
2014 年推出《紙牌屋》第二季之後,Netflix 更是聲名大噪。它們隨後投入製作的自制劇《女子監獄》在第 66 屆艾美獎上拿到了 12 項提名,加上《紙牌屋》持續的能量,Netflix 在本屆艾美獎中共收穫了 31 項的提名,而去年這個數字還只有 14 項。
 
製圖:王世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282

财报季来袭:《纸牌屋》缔造者Netflix用户猛增 或进军好莱坞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6139.html


有一只美股在近日宣布将股份1拆7后仍逼近100美元、被众多交易员赞为“股价再高也不做空”、公司自制剧《纸牌屋》(House of Cards)享誉全球,这就是流媒体视频巨头Netflix(奈飞)。不过,其长期发展势头似乎远未见顶。

近期,美国上市公司2015年二季度财报季大幕拉开。备受关注的Netflix于7月16日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财报。财报显示,Netflix 该季度营收为16.4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13.40亿美元增长23%;净利润为263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的7100万美元下滑63%。

尽管受业务扩张影响而净利润下滑,但Netfilx二季度新增网络电视服务用户数为330万,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新增用户数为170万,超出了该公司 之前预期的250万,总数增至6560万人。受此消息的影响,在纳斯达克周三的盘后交易中,Netflix股价大涨10%,至107.94美元。此前,在 纳斯达克常规交易中,Netflix股价收于98.13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跌了2.23%。

美国对冲基金交易员司徒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Netflix和亚马逊等股票是美国市场的宠儿,股价高并不会阻碍投资热情,看好其发展前 景。”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读学生罗千真(Vera Lummis)也对本报记者表示:“Netflix的‘全家账户’扩大了其目标受众。现在,一个家庭能用同一个Netflix账户来一起欣赏 Netflix上的各种项目,独家自制的《纸牌屋》也让其更有吸引力。”此后,为了拓宽盈利渠道的Netflix也或加快进军好莱坞的步伐。

(Netflix盈利情况)

(Netflix用户情况)

百元股Netflix受追捧 用户数大增

“光看市盈率,如互联网流媒体公司Netflix可能已经高得不可思议。但试想2012年,以高达每股54美元的Netflix仍在此后几年翻了十倍。”某美股交易员对记者表示。

这从其全球用户数的涨势中便可知一二。流媒体视频服务总用户达到6555万,去年同期为5004万,上季度为6227万。其中美国国内总用户4230万,去年同期为3624万,上季度为4139万;国际用户2325万,去年同期为1380万,上季度为2087万。

此外,流媒体视频服务付费用户:付费用户数量达到6270万,去年同期为4799万,上季度为4613万。其中美国国内付费用户4105万,去年同 期3508万,上季度4031万;国际付费用户数2164万人,去年同期为1291万人,上季度为1930万人;本土DVD业务总用户为531万人,去年 同期为626万,上季度为556万;其中付费用户数531万,去年同期为616万,上季度为547万。

在这个流量为王、用户为王的年代,Netflix的数据表示该公司对原创电视节目和电影的投资正在获得回报。

Netflix成立于1997年,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为里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公司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斯加托斯(Los Gatos)。Netflix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媒体(在线视频)播放服务商,1999年开始订阅服务,2002年在纳斯达克挂牌。2011年7 月,Netflix 宣布不再打包流媒体和DVD套餐服务,用户需要单独订阅纯流媒体服务或者邮寄DVD业务,两项服务的租金均是7.99美元/月。2007年2月25 日,Netflix宣布已经售出第10亿份DVD,2009年奈飞公司可提供多达10万部DVD电影,并有1千万的订户。此后,Netflix更是以知名 美剧《纸牌屋》的制作商之名一飞冲天。

如果你仍然无法理解Netflix的高估值,只要看一下另一个典型案例——亚马逊便可理清思路。

这一估值高达2000亿美元的公司却无盈利可言,但投资者似乎并不在意亚马逊当前的盈利,而是更为关注其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比较优势。亚马逊销售量仍 以每年20%的增速上涨,其股价今年一度达到历史高点,除了去年股价下跌25%外,自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的十几年间,亚马逊几乎没有经历过一次持续下跌。 亚马逊CEO贝索斯(Jeff Bezos)还表示,在着眼长远发展的同时,将不断考察公司的盈利能力,这也给了投资者更多信心。

开拓盈利渠道 Netflix或加速进军好莱坞

对于一个加速拓展全球业务的企业而言,“烧钱”并非贬义词,Netflix本季盈利下降也与之息息相关。为了扩大盈利来源,Netflix的触角已经从电视剧不断伸向好莱坞电影界。

据报道,2015年开年,Netflix接连宣布了一系列原创电影计划,包括与亚当·桑德勒签约四部原创电影,以及一部环境题材纪录片,包括《无境之兽》(Beasts of No Nation)和《雅多维尔》。

不过,新业态也受到了传统影业的狙击。今年3月,Netflix花费1200万美元购买的新片《无境之兽》已经提供线上点播服务,公司在尝试进行影院同步网络上映时,却遭到帝皇、AMC、Carmike和Cinemark北美四大院线的联合抵制。

这是由于Netflix触犯了好莱坞电影有一个“窗口期原则”,即电影在电影院线上映3个月后才能在电视和网络上播放,这主要是为了保证了传统院线的收入。因此,Netflix以传统行业“搅局者”的身份出现无疑将在短期内遭遇挑战。

不过,Netflix首席内容官Ted Sarandos此前也表示:“把影片各种发行格式严格区分开的时代必须结束了。”

当然,Netflix是否是“搅局者”并不宜过早定论,Netflix和电影院更可能是观众对观影模式的选择。也有不少人表示,还是更青睐电影院式的观影体验。

不论如何,Netflix拓展业务的步伐已经势不可挡。据悉,Netflix计划今年10月份开始在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启动服务,该公司投资者 对此表示称赞。到2016年末,该公司的计划是在全球200个国家提供服务。市场研究公司IHS预计,Netflix到2019年在西欧的订阅用户将达到 2100万,与2013年的数字比增长7倍。

为了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Netflix已经在今年6月放出大招。6月23日,正如外界所预料,Netflix公司宣布,将会根据股东在7月2日的 持股情况,每位股东将为每一股Netflix股票,新获得6股股票,即进行“一股拆七股”的拆股计划,拆股日期是7月14日。由于此前业务扩张成 功,Netflix的股价接连创下历史最高纪录,6月末逐步接近700美元,然而股价过高不利于投资人购买和股票活跃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69

從Netflix到台數科 ——簡森垣、廖紫岑開創MSO榮耀

2015-12-21  TWM

美國Netflix以網路劇崛起,開創「一雲多螢」商機,預計明年在台灣推出服務;台灣MSO業者台數科,也以本土內容優化崛起,擁有高傳輸技術平台,未來具期待空間。

全球最大網路影音租售公司Netflix(美國公司,NFLX,那斯達克成分股,市值五三五億美元),是一家每天在全球播放影片總時數超過一億小時的數位巨人,美國最大實體影片租售連鎖店百視達因而被擊敗。

台灣數位光訊科技(簡稱台數科)(六四六四)是台灣第四大多系統業者(MSO),台灣掛牌公司,在全球網路影音進入家庭的趨勢浪潮下,最具前瞻,是台灣股市在中國紅色供應鏈憂愁中的新活水!

台數科董事長簡森垣(一九六○年∼,東海大學EMBA)與執行長廖紫岑(一九六五年∼,雲科大財務金融碩士),長期耕耘中台灣有線電視二十多年,植根本土,思惟前瞻,以未來「現金流入為資產擔保」取得銀行融資,而不依賴國外私募基金、大財團現金的購併力量,將一百多家本土中小型同業整合成MSO,溫馨的人親土親股東結構,令人動容,是台灣在網路光纖數位服務平台內容中崛起的精英典範公司。

本文由工作夥伴陳俊佑和我共同撰述,願讀者有得。

Netflix今年以來股價漲幅近一五○%,十二月十一日收盤一一八.九一美元,創歷史新高,是數位內容成長與大數據技術演進的最佳注腳。

Netflix強力崛起,在於其全力推廣高畫質藍光及4K2K(高解析度面板,相當於四倍Full-HD)的電影內容,並抓住人們喜歡「一次看到飽」的收視習慣,採跨裝置(電視、NB、平板、手機等)隨選隨播,顛覆傳統影音產業,同時利用大數據資料分析,推薦消費者可能感興趣的影片;而後更著手投資自製影片,從服務平台跨足內容提供者,開創「一雲多螢」商機。

Netflix首齣自製大戲《紙牌屋》於二○一三年二月首播,在美國掀收視狂潮,單季新增用戶三○五萬人,營收破十億美元,也是在黃金時段艾美獎首獲提名的網絡劇集;而和《鋼鐵人》製作公司Marvel合作推出的《夜魔俠》、《Defender》等,更可能再造影集價值高峰。

Netflix會員每月只要多花三美元,即可觀看4K2K影片,未來隨自製影片數量持續增加,高畫質內容將成主流,尤其使用五十吋以上電視觀賞影片,更能凸顯4K2K畫質優點(五十五吋4K2K電視價格已從一千美元降至七百美元,需求將出),用戶端也必須將網路傳輸速率提升至25Mbps速率,因此光纖傳輸將具備優勢。

Netflix在美國與有線電視MSO龍頭Comcast合作,日本則為軟體銀行(SoftBank);一六年初,將在韓國、新加坡、香港和台灣推出服務,擁有高市占率及高傳輸技術平台的台數科公司,未來最具期待空間。

台數科股本十二.四三億元,在光纖傳輸鋪設最積極、最深廣,視訊收入占營收六二%、寬頻上網一二%、頻道出租收入一○%、廣告收入一○%;有線電視訂戶約二十九萬六千戶(全台市占率六%),寬頻訂戶十二萬八千戶。

簡森垣與廖紫岑在經營戰略和市場經營合作無間,長期走訪國外取經技術與觀察市場趨勢,積極布局光纖傳輸及鋪設,結合電視網和電訊網的優勢,同時提供數位內容服務,提升付費使用者人數,打造「CABLE TO CARRIER」(有線電視電纜到數據載體)商機:一、光纖傳輸平台,領先同業:台灣傳統有線電視仍以同軸纜線作為傳輸介面(容易有雜訊干擾、雷擊、供電問題),台數科則積極鋪設光纖網路,並提供到府(FTTH)服務,透過媒體視訊、網路、電信分離傳輸之方式,增加頻寬及穩定性,提供「三合一」的整合式服務,已領先成為台灣最佳光纖傳輸平台的MSO。

二、網路跨區經營,績效卓越:台數科已取得桃、竹、苗三地的市內網路籌設與建置許可,未來可出租電路供應家庭、企業網路及電信業者寬頻上網、行動上網及Wi-Fi熱點的市場需求。

三、數位內容服務,已成區域活動領航:台數科投入自製頻道「冠軍頻道」,深耕報導中台灣民眾生活訊息,已成為地方強勢頻道。當光纖到府鋪設成形,從家庭提供智慧生活之互聯網與物聯網商機,如網路電視、安控、居家看護等都將出現創新服務,台數科可堆疊更多服務平台。

從美國市場觀察,一○至一五年光纖滲透率從二一.七%攀升至四二.五%,加上數位內容增長,線上觀看影片者比率增加,線上影音付費率從一二年一六%至一四年二六%,成長六二.五%。

美國MSO業者Comcast、時代華納有線電視受惠最大,一五年寬頻付費人數各增加九十萬六千人、七十六萬三千人,股價持續創歷史新高,對比電信商AT&T衰退十八萬六千人、Verizon僅增加一萬八千人,可見領先布局寬頻網路建設光纖傳輸及整合數位內容服務者,確實引起消費者付費的大商機。

台數科一三、一四年營收為三十二.五億元、三十.八億元,稅後EPS(每股純益)分別為八.四二元、八.五一元;一五年前三季營收二十二.八億元,EPS六.三七元;前三季負債比、流動比、速動比分別為三九.四%、一一二%、一一一%,每年營業活動之現金流入十三億元,投入光纖鋪設投資下,股利發放率仍將近八○%,營運內容相當優秀。

有線電視產業具準公用事業特性,也是台灣最重要的媒體平台之一,台灣第二大MSO的中嘉、第三大的台灣寬頻,都由外資私募基金所持有,台數科以本土內容優化崛起,背景單純,經營扎實,有機會透過持續購併,變成前三大MSO,值得追蹤。

撰文 / 呂宗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85

Netflix海斯汀:我喜歡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完美 美國現場》與全球串流影音霸主面對面

2016-01-18  TWM

全球串流影音龍頭網飛(Netflix),又有驚人之舉。這次,他們挑戰一口氣在130個國家上線服務。如果成功,將引發影音產業大海嘯。為什麼網飛總是能引領產業潮流、帶來驚喜? 網飛創辦人兼執行長海斯汀的個人風格,與他一手建立的公司文化,絕對是關鍵。

一月六日早上八點不到,美國拉斯維加斯威尼斯人酒店出現長長的排隊人龍,從五樓沿著一層又一層的手扶梯,一路向下蔓延。這裡是全球最大科技展CES(消費 性電子大展)正式開幕的首場主題演講會場,來自世界各地的分析師、媒體、網路業者、電子廠商等,全為「他」而來:網飛(Netflix)創辦人里德.海斯 汀(Reed Hastings)。

「今天,你們正目睹全新的全球網路電視服務網的誕生。」新加坡、台灣等一個接一個世界國旗在大螢幕上流轉,海斯汀宣布了這個震撼全球的消息。那一刻起,網飛已在全球一百三十個國家同步上線。

一天前進一百三十個市場

它,是全球最了解你家觀影行為的公司花了十年時間,直到二○○七年,網飛才第一次走出美國,打入加拿大市場;而這次,他竟然只用一天,就新增了一百三十個 市場,總計服務範圍已涵蓋全球逾一百九十個國家。這代表,未來一部新電影在網飛上架,等同於瞬間出現在全球七億個家庭的數十億台裝置中。同時間,這些從全 世界湧進來的觀看數據,將會讓網飛成為最了解全世界觀眾觀影行為與喜好的公司。

如果這次大膽的全球擴張計畫成功,可以想見,對既有影視產業絕對是一場大海嘯,並也會將網飛再推上更高峰。

但如同海斯汀所說:「全球擴張讓我們感到鼓舞,也感到挑戰。」機會的背後,代表網飛必須投入更多資金、採購更多區域的內容版權、拍攝更多全球化內容,並解決各地消費者偏好、語言、文化、支付方式,以及法規、版權等障礙。

不能決定的事,就交給辯論!

建立開放風格,激盪同事更多想法然而海斯汀也曾說過,「勇敢可以帶來創新,也能摧毀我們。

但我們不能因此就不敢冒險。」終究,他還是選擇向前狂奔。

放眼全球,論財力和人力規模,網飛都不是業界最大的,但不論是一九九七年推出的郵寄DVD服務,擊潰影視巨人百視達,或二○○七年領先業界推出串流影音, 還是一一年以一億美元天價買下《紙牌屋》版權,踏入原創內容產業,成為美國艾美獎常客,還有今年的大規模擴張等,都讓人好奇為什麼過去十九年來,網飛不僅 能以小搏大,打敗業界巨人,還能經常做出領先業界的創舉?

海斯汀無疑扮演了最關鍵角色。

雖然,當年提案買下《紙牌屋》版權的人不是海斯汀;打破電視業慣例,提議一口氣將全套影集放上網飛的人,也不是他,但今天如果不是由海斯汀擔任執行長,帶領這家公司,這些突破性的決策,很可能都不會發生。

網飛產品創新副總裁葉林(Todd Yelling)記得,「四年前為了要不要讓所有影集一次上架,產品和內容部門曾有過很激烈的辯論……。網飛的文化就是辯論,我們在網飛,解決問題就經常用辯論的方式。」而這樣的企業文化,便是海斯汀帶起來的。

「他是我見過最聰明的人之一。」葉林多年來,見識過不少知名企業頂尖聰明的執行長,「多數時候,這些執行長的聰明會讓其他人感到挫敗,但海斯汀卻不會。」沒有專屬辦公室的海斯汀,總是在網飛的各部門走動,跟大家激盪出更多更好的想法。

這次,《今周刊》前進拉斯維加斯,採訪這位開創串流影音潮流的王者。不論在台上、台下,海斯汀絲毫沒有成功者的高傲,他認真看待每一個問題,並不時展現出他的幽默、自信與隨和。

以下為此行採訪紀要: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對你來說,是一一年買下《紙牌屋》的版權決定比較困難?還是這次一口氣讓一百三十個國家的服務上線的決策較困難?

海斯汀答:三年前網飛在原創內容還是零,什麼都沒有,所以那個決定對我們來說非常困難。但這次一點都不難,因為我們已在全球看到這麼多成功的經驗,有來自 加拿大、拉丁美洲、 歐洲,還有最近在日本、澳洲上線。我們很有信心,這個世界想要有隨選網路電視的服務,所以這件事主要的挑戰,只是接下來有很多工作必須做,但這不是一個困 難的決定。

不怕影響財測,大膽擴張!

拿到與消費者直接對話的門票網飛內容長索倫托(Ted Sarandos)答:相比於當時決定做《紙牌屋》,像是一個盲目的決策,這次我們則是已經在美國以外的市場營運多年。大家經常會問,這個地區的人想要什 麼樣的內容?但迷人的是,在全世界受到歡迎的節目,未必有意要全球化。就像我們買的一部電視劇《Suits》(中譯:金裝律師),這部片其實很美式風格, 但每次一上架,都可以在全球市場得到很好的反應。

問:這麼快速的擴張,會不會影響到網飛原本的財務預測,延後實現國際業務獲利的時間點?

海斯汀答:我們從過去的經驗學到很多。舉例來說,四年前網飛在巴西發表,當時只能使用國際信用卡支付,不能用本地信用卡。但經過幾年努力,現在巴西人要成為會員已經很簡單,我們在巴西也非常成功。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開始去做。

而且透過快速的擴張,我們也會學習得更快,因為我們有真正的消費者可以對話。

我們掌握了很好的節奏。我們做的每件事都和我們告訴投資者的很一致,財務目標沒有改變。

索倫托答:而且我們擴張到愈多地方,就會有更多內容工作者進入我們的雷達,例如現在網飛已經在和韓國導演奉俊昊合作拍攝電影。

問:網飛已經在全球超過一百九十個國家上線了,下一步你想要做什麼?

海斯汀答:這次一百三十國服務上線的發表會,就像是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這是一件大事,但「真正的工作」其實在未來二十年;所謂真正的工作,就是要讓網飛在 越南、泰國和巴西等地,都變得像在美國一樣受到歡迎,也要建立起全球化的內容,而這是要花二十年的工作。我們想打造國際化的網飛,要受到當地歡迎,而且要 讓世界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一樣的內容。我們對未來十年的基本目標是:簡單的網飛和無與倫比的內容。

問:網飛全球化這個新生兒,真的需要二十年時間才能長大成人嗎?

海斯汀答:我們需要很長的時間,可能兩年,也可能四十年,妳怎麼看?(笑)我的太太告訴我:「記住,你沒有生小孩,你只是握住我的手。」現在網飛團隊生出了小孩,我是抓住那隻手的人。

問:大家都很關心網飛在VR(虛擬實境)的計畫,你知道樂視這家中國串流影音公司嗎?他們已經開始做自己的VR裝置了。

海斯汀答:我知道樂視,他們做了他們自己的每一樣產品。中國的公司很有野心,他們每件事都想嘗試,他們也向其他更強大的對手挑戰。

問:相對於樂視這樣的公司積極採取多元化布局,為什麼這麼多年來,你能專注在同一件事上?

「台灣是很好的市場!」

較無盜版問題,預告即將登台海斯汀答:(低頭沉思五秒)……我想這兩種方式(指樂視的多元布局和網飛只專注做串流影音)都可能成功,而對我來說,我喜歡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極致的好。

但你知道,(要專心做一件事)你必須經常說不。我相信沒有最完美的一條路。

問:網飛一口氣在全球新增一百三十個服務區域,在這麼忙碌的狀況下,我猜你可能沒有辦法撥時間到台灣來?

海斯汀答:很快、很快。我們有業務在那裡,台灣是很好的市場,這裡的人是願意為內容付費的,盜版問題也不像其他地區嚴重,很不錯。(笑,伸出手將食指與中指交疊)祈求好運!

海斯汀(Reed Hastings)

出生:1960年

現職:網飛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經歷:軟體開發工具公司

Pure Software創辦人

學歷:美國史丹佛大學

電腦科學碩士

他帶著野心,朝著全球奔襲讓網飛在全球都像在美國一樣受歡迎、建立起全球化的內容,這就是我們的下一步!

它不是業界人力、財力規模最大,為何能當串流影音之王?

專注將一件事做到極致:當年網飛和百視達展開市占率肉搏戰時,海斯汀試過各種方式,最終他發現,真正讓網飛在戰場中活下來的,其實只是把「DVD郵寄服務」做到最好。

追求極簡商業模式:海斯汀相信人們喜歡簡單的東西,所以網飛多年來維持單純的資費設計,以及零廣告的簡潔使用者介面。

即使可能帶來毀滅,也要勇於冒險:海斯汀曾用一億美元天價買下《紙牌屋》版權,以原創內容為網飛開創新的盛世。

整理:何佩珊

撰文 / 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5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