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胡海:《Asian Godfathers(亞洲教父)》感想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f367801009nxl.html

我早就把這本書放在亞馬遜的購書欄裏了,但因為還有不少書沒看完,所以也一直沒買。但前幾天和張志雄交流時,談到他一直在等這本書的中文版在臺灣出版,卻一直沒等到。這讓陡然增加了興趣,馬上把它買來看完。

這本書可以說是我讀過的最好的,紀實類財經書籍之一,而在關於亞洲的書籍裏,無疑是我讀過的最好的。我懷疑,該書的中文版,至少在一段時間裏,可能都是不會出現。

該書的主要內容雖然是關於東南亞(僅指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和香港的超級富豪們不那麼光彩的致富之道。書中眾多的故事,使全書有相 當的可讀性。但這不是一本簡單的“財經八卦”書,而是對這些富豪們所代表的東南亞經濟特點,有著細緻/有說服力的分析。其目的,正如作者所指出的,不是為 了“揭醜”,而是為了激發讀者思考,怎麼樣才是持久的/平衡的發展之道。

雖然作者所暗示的政治化的改革方式,以我偏自由市場的口味來說,有點過於簡單化,但毫無疑問,他的認識要比絕大多數的“左派”改良理論家的認識深刻/實際得多。但作者也確實相當有說服力地,對以弗裏得曼為代表的所謂“自由派”的觀點,提出了有力的挑戰。

當讀到這些富豪們如何官商勾結,愚弄大眾,瘋狂斂財時,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憤怒:相對比而言,你會覺得中國的陳良宇/周正毅們真是太小兒科了;但接下 來你會覺得困惑:在這些看上去是“民主”/“開放”的社會裏,他們為什麼能一次次地得片懲呢?最後,你會思考,到底是怎樣的社會/經濟/政治環境,養育了 這些富豪(畢竟他們本質上和全世界的商人一樣,都是在適應環境以獲得利益最大化)?我們中國的經濟發展,從中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雖然我們早就知道馬/泰/印/菲的腐敗和混亂,但我原來對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情況並不很瞭解,而該書讓我在這方面增加了很多知識,使我對這些國家中一 系列眼花繚亂的政變/政權交替,有了比較清晰的理解(比如他信的起落)。如果要對這些國家進行投資的話,我現在會非常謹慎。(當然因為我原來對這些國家就 缺乏瞭解,對作者論述的正確與否缺乏判斷能力,但就與我所瞭解的一些資訊相印證,感覺還是相當可信的。)

但給我帶來最大啟發的,還是作者對新加坡/香港經濟模式/富豪的批評。(我讀後的感覺,就像人們第一次聽到極富洞察力的觀點之後所常有的那樣:我怎麼這麼笨,這麼明顯的事都沒想到?)

雖然人們把新加坡/香港視為發展的模範,但實際上,這兩個城市成功的根本原因,在於他們被腐敗/低效的國家/地區所包圍,而他們把自己定位為這些國家 /地區提供洗錢/走私服務的中心。而新加坡/香港這兩個地方,在政治/經濟體制上雖然差別很大,但他們的人均GDP卻沒有大的區別。顯示他們的根本優勢, 還是在於他們的地理位置和市場定位。

這也就解答了我原有一個疑惑:為什麼一貫強調儒家道德的新加坡,會開賭,而且據說對賣淫態度 比較寬鬆:它的定位就是一個洗錢中心,是經濟罪犯的天堂。 許多被印尼所追捕的經濟罪犯都生活在新加坡,新加坡的相當大部分金融資產來自印尼富豪。近幾年新加坡金融業發展很快的一個很大原因,在於歐洲的反洗錢法規 越來越嚴,很多不願見光的資金從瑞士轉了過來。

而香港的起家源自走私,本來就不是什麼秘密,而人們常有的一個錯覺,以為它是一個 完全自由化的經濟體(弗裏得曼認為它是全球經濟最自己的地區)。但實 際上,香港的對外經濟(貿易)確實是最自由,但它的內部經濟,卻一點不自由,地產/公用事業/零售等各行各業都被寡頭所壟斷。(為了阻擊零售業的競爭,李 嘉誠不讓家樂福的運貨車進入長江實業擁有的物業地區,打斷水電供應)

李嘉誠/李兆基這些富家們,儘管被大眾視為“超人”/“股神 ”,但他們本質上都是“尋租者”。他們的利潤都是來自於與壟斷相關的行業,而沒有一個人建 立過一家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儘管幾乎所有的富豪都要建立一個由窮至富/白手起家的形象,但正如作者所指出,除了個別隨蘇哈托起家的富豪外,幾乎沒有一個 是真正出身窮人的。要麼本來家庭出身就優越,要麼是做了優越家庭的女婿。當然這些富豪確實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原有家庭的財富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這種努力 主要是體現在利用已有的財富做資本,進行政治尋租。

李嘉誠總是說自己小時候如何窮,怎麼沒機會讀書,實際上,在他為他自己富有的 uncle(叔叔?舅舅?)工作之前,他讀過幾年書。然後他娶了老闆的女 兒(堂妹?表妹?)。他開始的生意得到丈人丈母娘的經濟支援。毫無疑問,李是一名商業天才,但他的天才在於他搞關係/做交易的能力。而在自由競爭的環境 下,他並沒有體現出多少投資/管理的能力。作者指出,如果扣除他在壟斷性資產和操縱市場/內幕交易中獲得的利潤後,即使加上他售“橙”中獲得的巨額收益, 他在開放市場上的投資收益,並不比被動投資的收益高。(有意思的是,就像熱衷“莊股”的內地股民一樣,被李一次次玩弄的香港股民,始終對“超人概念”樂此 不疲。)

可是正是由於他們財富“尋租”的特徵,這些富豪通常儘量保持低調,如果有負面新聞的話,馬上毫不留情地打壓。當蘋果日報 要登關於李嘉誠早已去世的夫人 (港人普遍認為是自殺)的報導時,長江實業馬上停止了在該報的所有廣告。謝國忠的辭職,據說就是因為他給同事關於新加坡是洗錢中心的郵件被曝光(當然,摩 根斯坦利表示他的郵件只是為了“激發內部討論”,而他的辭職與此毫無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我說我們可能永遠看不到該書的中文版。

當然,相對而言,新加坡/香港還是比較好的地方。菲律賓員警表示2001年以來,有110其政治謀殺事件,而國際人權組織認為有200~700起。所以,香港積極推動小股東權益的David Webbs表示,他不會在馬尼拉或吉隆玻做類似的嘗試。

本書的一大觀點,就是反駁流行的“文化論”/“種族論”:東南亞富豪普遍是華人後裔或有華人血統,不是因為“儒家文化”或“中華民族”像李光耀所宣稱 的那樣,有什麼特別的優勢,而是歷史和環境的原因。我認為作者的論述相當有說明力。(就像中國古代的“商(朝)人”並不是有什麼天生做貿易的優勢,而是因 為商朝滅亡後,其後裔被禁止進入政治等領域,而只能從事當時最低賤的貿易。歐洲的猶太人也是類似的情況。)

作者指出,在東南亞, 儘管華人掌握了大部分財富,但掌握這些財富的只是極少數人,大部分華人仍然過著很普通的生活。而從整體上講,華人確實是要比當地 人更勤奮/節儉,但那主要是因為作為後來的移民,他們只能得到貧瘠的土地(最好的資源早被當地人佔有),不勤奮/節儉,就無法生存。而正是因為華人的政治 地位是最低下的,所以他們被當地的貴族/精英/軍人選擇為政治威脅最小的商業代理人。實際上,有跡象顯示,東南亞富豪們的財富/地位,和他們的“去中國 化”程度上是成正比的:與當地文化融合越深,地位越高。

當然,更準確地講,他們的財富地位,與他們的“文化本質”並無太大關係, 而是取決於他們的適應/變化的能力。無論是早期的殖民統治者,後來的民族主義 者,還是日本佔領軍,成功的富豪就是要能夠根據政治統治者的變化,不斷改變自己的顏色。隨著香港/澳門的回歸,以及近年來中國經濟的強盛,越來越多的富豪 成了“愛國人士”。(何賭王以二戰時與日本人做貿易起家,現在則是知名的愛國人士。)一些為了開拓中國市場而盡力要向國人體現自己的“華人性”的富豪,實 際上他們的華語能力已經很糟糕。

作者還有不少觀點也很有見地:雖然大家都說中國做生意要靠“關係”,但由於中國社會的複雜性,“ 關係”也變得很複雜。(我也有這樣的體會:即使你搞定 了表面上的決策人,但一個小小科員的作梗,都可能讓你面臨麻煩。)作者舉的一個例子是新加坡在蘇州搞的新城。儘管李光耀是關係高手,搞定了中央政府,但蘇 州當地政府的不同意見,導致計畫的失敗。而真正的關係王國就是在東南亞:如果你搞定了當權者,就可以把國庫當自己的ATM機用,直接從中央銀行提錢。

作者所提到的富豪們所極力要顯示的“節儉”/“勤奮”,也讓我很有共鳴。全世界都知道李嘉誠戴西鐵城手錶,或者某某富豪飛機只坐經濟倉,等等。但同樣 是這些節儉的富豪,卻擁有眾多的豪宅,勞斯來斯和女人。(不斷說巴菲特住著老房子不也讓人有點煩?也放他住的房子是有年頭了,但有多少人有自己的私人飛機 呢?)這些富豪經常稱自己一周工作7天,每天12小時。但不要忘記,他們所說的工作可不是一般企業主所說的研究客戶需求,開發新的產品,監督生產流程,而 是指使下屬,陪重要人物吃飯,打高爾夫球,和其他的娛樂節目。

當然,如作者一開始所說,指責這些富豪是沒有意義的。尋租本身也是 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的一種方式,在特定市場情況下有其價值。而在過去幾十年中,東南亞 經濟也確實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這種發展的主要動力在於出口生產業,而東南亞富豪幾乎全部出自尋租者而不是這些出口製造業(沒有一傢俱全球競爭力的品牌公 司)這一事實,使人擔憂這種發展的可持續性。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尋租者所賴以生存的屏障,就會成為制約進一步發展的障礙。而尋租者的利益所在,以及尋 租者已具備的強大的經濟/政治實力,使得打破這種屏障極度困難。而令人擔憂的是,中國目前好象也正在體現這一問題。

“菲律賓,從 更小的程度講還有泰國,經常被李光耀等政治人物引為太多的民主對發展不利的證據。但這些國家所真正證明的是,民主有不同的形式,而且僅僅 是一個組成部份。可行的自由政治體制,還需要有效的、獨立的法律體系、員警隊伍、政府機構和中央銀行。。。。東南亞並沒提供民主是失敗的教訓,但提供了很 多教訓讓我們瞭解讓民主能運作是很複雜的。”

東南亞金融危機前的一些跡象:投資在GDP中的比例從25%上升到40%;實際利率很低或是負值;1/5~1/4的銀行貸款投向房產專案;外資大量流入;東南亞貨幣所盯住的美元匯率相對日元走軟。(有多少跡象和目前中國相像?)

與東南亞所不同的,顯示出更有競爭力的日本/韓國/臺灣模式(這些國家/地區地擁有具全球品牌/競爭力的企業):(1)都實際了土地改革;(2)政府 扶持能顯示創新能力的企業;(3)對政治改革更認真。(我認為第1條比較有說服力,而第2第3條,似乎與實際情況並非完全附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

筆論天下:香港教父 陸日勤


2009-02-11  AppleDaily


 

福 布斯公佈富豪排名榜,讀者逃不開一個赤裸裸的現實,就是世界富豪有基金經理、有電腦軟件企業家,可說包羅萬有,但香港富豪卻清一色是地產商。地價昂貴又不 只是香港獨有,是本地地產富豪特別了不起嗎?他們走出香港到內地發展地產,又不見得有明顯優勢。主流意見是,香港有今日成就,憑藉的是幾位有能之士帶動經 濟發展,以地產為首,打造有香港特色的自由經濟。他們的財富名列世界前茅,更印證香港機會處處,只要敢博肯捱,人人都可能白手興家。

少數富豪壟斷樓市

專 門研究亞洲經濟的Joe Studwell撰寫《Asian Godfathers》(亞洲教父),拒絕接受主流,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香港經濟起飛,動力源自出口製造業的中小企。他們借助低關稅,帶動香港走向繁榮 進步,至於富豪們的角色,他認為是負面的,即是說,如果沒有了他們,經濟會走得更快更前。著作於07年在英國印製,不見有中文譯本,本地書店也找不到英文 版蹤影,卻引來西方傳媒頗大迴響,分別獲得《金融時報》和《亞洲華爾街日報》好評。香港被譽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作者不以為然,認為香港對外經濟活動雖 然自由,但多個本地環節受到富豪家族壟斷,地產、貨櫃碼頭、超市、電力、巴士服務等的經濟利益,都落在少數富豪控制的集團手中,是規管和發牌制度的結果。 作者指富豪的壟斷行為除了令相關行業產品及服務價格過高,也令壟斷者懶得培訓人才、建立品牌和推動科研,因而削弱香港整體的競爭力。

削弱香港競爭能力

另 外,這本書也不乏軟性趣味,講了很多有關富豪的故事,如刻意經營所謂白手興家的傳奇,戴塑膠電子錶顯現出身寒微是其中一招;還有富豪的工作日程,可能不是 外界想像般勤力;及他們與銀行家千絲萬縷的關係等。本地有關富豪的資料多是經過自我審查,在這個環境下,這本更是難得的好書,可惜要靠老外方能細味本土故 事,是我們的悲哀。陸日勤http://penandsky.blogspot.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47

中環在線:中國私募教父復出 李華華


2009-02-19  AppleDaily





 

有 「中國私募基金教父」之稱、赤子之心資產管理總經理趙丹陽重出江湖似乎事在必行,噚日內地傳媒報道,久休股壇一年嘅趙丹陽,近期同平安信託商討合作,再推 出私募產品,雖然具體時間同細節仲未傾妥,但已成為投資界熱話。呢位私募教父嘅投資眼光準確,舊年初見股市勢色唔對,已將旗下5隻A股信託基金清盤離場, 結果避過股災一劫,成為市場佳話。佢最令投資者艷羨嘅,當然係去年中以天價211萬美金(約1646萬港銀),投得與股神畢菲特共晉午餐機會。

話A、H股已見底

今次趙丹陽再戰江湖,其實一啲都唔奇,因為佢上月中發表嘅《致投資者的一封信》已透露端倪,佢當時話A、H股已見底,仲形容09年係充滿希望嘅一年,咁樣表露心迹,當然係為復出預先鋪路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8

中国私募教父赵丹阳发新基金 借道QFII抄底A股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class/20090305/03255933074.shtml


  每经记者 吕波

  阔别内地A股市场一年后,“中国私募教父”赵丹阳将借助QFII曲线回归。昨日记者获悉,赵丹阳旗下的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与花旗银行合作设立 新的香港基金将于3月18日成立,据内部人士披露,此次设立的新基金除了可以投资香港H股之外,还可以动用花旗在内地的QFII额度——即该基金可以同时 在香港H股和内地A股建仓,赵丹阳终于开始了“抄底”的实质行动。

  名为“赤子之心自然选择基金”

  3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新基金发行”的公告悄悄挂上赤子之心网站,公告称,新基金从2009年2月28日开始募集,将于2009年3月18日结束募集正式成立,该基金被命名为“赤子之心自然选择基金”,充满了浓浓的 “抄底”意味。

  早在今年1月16日,赵丹阳发出 《致投资者的一封信——2008》表达出了强烈的抄底信号,他认为,“2009年中国股市将会形成重要的底部。”随后有媒体报道赵丹阳将联合平安信托重出 江湖,不过随后被赤子之心否认,此次赤子之心新基金的发行,赵丹阳终于开始“抄底”的实质行动。

  投资目标为大中华背景的股票

  在2008年赵丹阳将5只A股信托基金全部清盘后,仅仅留下了投资香港H股的香港基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新旧”两只基金的对比发现,新成立的“自然选择基金”投资范围将不再局限于香港H股,它投资方向将包括内地A股、香港H股以及海外其他股市。

  赵丹阳在产品概要中披露,“该基金主要投资目标为海内外上市的大中华背景股票,通过价值投资主导的选股策略,较为分散的持股方法,为单位持有人实现资本长期增值。”

  “投资内地A股基金是通过花旗QFII额度实现的,”一位赤子之心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按照规则,离岸基金一般不能直接参与内地A股市场,而此次 新基金将在适当时机动用花旗在内地的QFII额度,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身份在内地A股市场建仓,从而实现在内地A股、香港H股等地“抄底”的可 能。

  在2008年1月解散内地所有信托基金之后,赵丹阳终于要回归内地A股市场。

  基金认购高门槛:最少194万港元

  2008年初,赵丹阳从A股市场急流勇退,几乎是大牛市的顶峰,一举奠定了他在国内价值投资的江湖地位,同时也赢得了市场的尊敬,不少投资者对 于赵丹阳的新基金充满期待,不过,赵丹阳此次新成立的香港基金认购门槛相当高,基金最低认购额为25万美元,折合约194万港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338

“买壳教父”刘梦熊拟赴印尼挖金矿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514/20090514025049896.html


每经记者  李凌霞

        智富能源现任主席刘梦熊在香港股市人称  “买壳教父”,非常善于炒作题材概念以及包装上市公司。这一次智富能源准备收购一个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的金银矿项目,很有可能又是一场炒作股价的行为。

        在 昨天的港股市场上,“仙股”智富能源(01051,HK)无疑是市场表现最为抢眼的焦点之一,一纸收购协议令该公司再度加入低价股炒作的行列。值得注意的 是,就在两个月前,“买壳教父”刘梦熊刚刚获任为该公司的主席一职,而这一次,刘梦熊准备带着智富能源的股东远赴印度尼西亚“挖金矿”。

印尼苏门答腊岛挖金矿

        智  富  能  源  及  中  国  科  技 (00985,HK)昨天同时公告称,智富能源已经行使期权,要求中国科技  出  售  其MaxterInvestmentsLimited的全部权 益,总计为1000万美元(约为7750万港元)的代价,智富能源将以发行2.21亿股代价股的形式支付。

        据了解,Maxter的主要资产将为OZMineralsMartabePtyLtd(OMM),而OMM间接持有位于印度尼西亚的Martabe金银项目的勘探矿物、兴建及采矿权利。

        与 此同时,为了保证有充足的资金收购及开发Martabe项目,智富能源还建议通过摩根士丹利按照每股不低于0.35港元的价格发行最多为130亿股的新 股,以筹集资金最多为45.5亿港元,所募集资金将用作Martabe项目拨付、营运资金以及资本开支等。

        公告显 示,Martabe金银项目位于印尼巴当托鲁分区北苏门答腊省的苏门答腊岛西面,主要蕴含金矿和银矿,相关技术报告列明Martabe项目具备“经验算” 及“可提取”蕴藏量约为3570万吨(平均为每吨黄金1.9克及每吨白银26克)的矿石,蕴藏量为220万盎司黄金及2970万盎司白银。

与印尼富豪旗下公司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智富能源还为这次赴印尼开发金银矿找来了一位实力显赫的合作伙伴。

        公 司表示,为了进一步Martabe项目的发展能力,在今年5月5日,智富能源还与世联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订立了一项约束力谅解备忘录。据此,双方将有意建立 策略关系。世联将提供在天然资源行业的丰富知识及在印尼的营商环境,同时,世联将还可按配售价认购3000万美元或双方协定较高金额的配售股份,但不会超 过6000万美元。

        按照智富能源的公告描述:世联国际是印尼名门望族Soeryadjaya家族的成员JudithSoeryadjaya女士控制的公司,而“Soeryadjaya家族在印尼拥有数之不尽的业务权益,包括天然资源行业。”

项目不确定因素颇多

        据了解,智富能源作为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其附属公司主要从事提供电子产品及配件贸易、通过互联网及流动电话提供财经资讯、资讯科技相关业务以及天然资源业务投资。若完成上述对于印尼金银矿的收购后,采矿业务将成为本公司一项主要业务。

        虽然此次收购金银矿项目看起来前景光明,但实际上,智富能源要完成该项目的开发并真正盈利还面临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一方面,投资印尼地区的金银矿业务是该公司从未涉及过的地区及领域,而当地的政治及经济状况也令该项投资面临着不确定。因此,智富能源在其公告中明确表明“本公司未能确保自新业务可能获得任何回报或利益之时间及金额。”

        另外,因为上述金银项目目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关开采及发展仍有多项证书未获得,这也是该项目不确定因素之一。

        而值得注意的是,事实上对于上述金银项目的真正矿产蕴藏量,智富能源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公司表示,技术报告内有关资源及蕴藏量之数据仅为估计,可能与公司在Martabe项目的实际开采结果存在重大差异。

市场观察

收购或为炒作题材

        昨天,从4月27日便开始停牌的智富能源复牌。因受到上述公告消息的刺激,该股昨天复牌急升,全天最高涨幅超过七成,最终收涨40.91%,收盘价为0.124港元,全天成交量高达2.65亿股。

        事 实上,有关智富能源利用收购矿产制造题材来炒作股价的事情也并非第一次发生。刘梦熊曾在2007年2月宣称,获得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油气区块勘探开采权,若 按当时的油价计算,该油田市值将高达9000亿美元。而这则消息一出后,令智富能源的前身——香港信用卡系统有限公司的股票疯涨。

        去 年3月份,该公司又宣布,同意向独立第三方收购一处蒙古矿产的51%已发行股本,涉及资金3.5亿港元。在该收购计划公布后的复牌当天,智富能源涨势颇 凶,收盘上涨14.29%,报0.232港元,盘中最大涨幅达31%。然而一年过去了,这项曾被智富能源认为“前景乐观”的项目也终“因为多项不明朗因素 而告终”。

        此次收购会否和去年的那次收购一样而无法完成呢?昨天记者联系智富能源公司,以期得公司方面相应的解释,但截至记者发稿前,该公司仍未有回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910

年初、年中、年尾 一年漲三次價 中國白酒教父將茅台酒當精品賣

2010-04-05  今周刊





當貴州大旱,甚至傳出茅台酒廠被 迫停產時,貴州茅台酒董事長季克良卻在千里之外的台灣推廣貴州文化,一點也不著急!當茅台的股王寶座被奪時,季克良仍優然自在地乾杯,他為何一點都不擔 心?

撰文‧林宸誼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台北一○一大樓四樓顯得很「貴州」。蘆笙悠揚中,貴州傳統民族舞蹈人員隨 著樂聲婀娜起舞,貴州省副省長謝慶生率領數十人代表團,要讓台灣感受貴州文化之美。台下有一位滿頭白髮的長者被媒體包圍,「貴州旱災會不會影響茅台酒生 產?茅台會漲價嗎?」記者追著他問。他是誰?他就是中國貴州茅台酒集團董事長季克良。他的手下有七家公司,其中之一就是大陸「股王級」的上市公司||貴州 茅台。

從搬酒糟基本功學起

截至三月二十九日,貴州茅台的市值高達新台幣七○一九億元,超過台灣股王聯發科的六 ○七一億元;二○○九年稅後淨利達新台幣一百七十億元以上,超過泡麵大王康師傅的一百二十一億元。此外,貴州茅台酒是少數每年可以漲價至少二○%的零售商 品,它不只是酒,而且還是大陸政商人士送禮打通關節的敲門磚,甚至是收藏家炒作的商品。茅台酒會如此搶手,季克良這位中國白酒教父有相當的功勞!

四 十六年前,二十三歲的季克良才剛從無錫輕工業學院畢業,馬上就被派到最偏遠的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酒廠任職,這一年是茅台重生的關鍵年,也是季克良人生最重 要的轉折點。

當時茅台酒產量一年只有兩百多噸,每年虧損人 民幣八十多萬元,而且連續十六年虧損,身為對製酒一竅不通的菜鳥技術員,季克良只 好硬著頭皮上陣,但是前兩年,季克良不但無法融入,甚至也學不到茅台的獨特釀造技術。

更慘的是,兩年後文化大革命爆發,季克良被打為﹁臭老 九﹂︵文革對知識分子的稱號︶,有三年的時間,與工人師傅一起勞動,從投料、背酒糟,一步一步學習茅台酒釀造基本工藝。﹁那時的艱苦條件,不是現在人能想 像的,﹂季克良說。

當時,季克良與製酒工人每天都要甑(蒸 酒用具,像蒸籠)酒,進窖坑裡把酒糟背出來,還要切碎,再上甑、下甑、加麯、翻 拌、收堆。一甑的酒糟約有一噸左右,來來回回要背二十多次,這意味著每天要搬運五百多公斤的東西,他的衣服溼了又乾,乾了又溼。烤酒也要靠人工燒火,每天 凌晨兩、三點就要起床到爐邊生火,對養尊處優的大學生,這大概是人生的谷底。

但是季克良沒有自怨自艾,他決定不說話,﹁為了彎腰虛心學技 術,我暗自發誓,十年內絕不對釀酒技術發言,專心聽與專心看老師傅的技術。﹂白天他隨著老師傅搬著酒糟,揮汗勞動,晚上還挑燈夜戰,把製酒的過程寫下,成 為百年來首位科學化記錄茅台酒神祕釀造過程的人。這本累積三年的筆記本因此成為日後茅台酒生產標準化的關鍵。

文化大革命後,貴州茅台開始現 代化生產設備改造,茅台從每年一千多噸的地方小酒廠,晉身為產量破萬噸的大廠。

逆向思考突破產量瓶頸

隨著市場 需求變大,茅台的產量供不應求,貴州茅台的瓶頸開始出現,二○○○年時情況開始惡化,﹁每到十二月氣溫低的時候,要進行二次投料,卻發現產能總是跟不上進 度﹂。這樣的問題困擾酒廠,季克良於是找來釀酒的老師傅一起開會,因為老師傅無心的一句話,讓他如獲至寶,﹁老師傅建議,何不把釀酒的發酵速度減緩,譬如 說五天就要做好的步驟,放緩到六天?﹂實驗的結果,果然提升了茅台酒的產量,從二○○○年開始,茅台酒的產量正式突破瓶頸。原來,發酵要靠貴州特殊的微生 物幫忙,微生物在適合的氣溫、適當的時間才能開始全速發酵,過去為了提升產能,一味縮短時間,反而事倍功半;放手讓微生物發酵,產能反而成倍數增加,讓季 克良悟出﹁慢即是快、快即是慢﹂的道理。

根據統計,貴州茅 台公司○八年產能兩萬噸,實際上只賣了八千噸,而○九年預計能夠提升到二萬四千 噸,但頂多只能賣九千噸,也就是說造越多,茅台藏得越多。對於這樣的說法,季克良不願意證實。其實這正是茅台酒近來營業額、獲利大幅成長的祕密,相對於其 他中國白酒企業用摻香料的方法「釀酒」,茅台從投料、發酵生產週期長達一年,加上八次發酵、九次蒸餾,再存上三年,一瓶茅台從釀造到市場上販賣,要花費至 少五年的時間,這也是茅台獨有的優勢。

大陸媒體報導,去年 底茅台銷售最多的五十三度飛天茅台,從人民幣七百元調到七百二十八元,漲幅達 四%,這不是茅台第一次漲價,也不是最後一次。其實○五年一瓶飛天茅台只賣人民幣二百六十八元,「茅台每年年初、年中、年尾都會漲價,平均每年漲人民幣一 百元,直到現在人民幣七百二十八元!」一位上海茅台酒經銷商說。

雖然貴州傳出缺水,指出茅台鎮賴以釀酒的赤水河已斷流,甚至茅台維持一年的 股王寶座也在三月二十二日拱手讓人,這位白酒教父卻仍老神在在,「茅台生產不會有問題!」因為供應越少,茅台越是奇貨可居,茅台酒今年又可以漲價了!

季 克良

出生:1941年

現職:中國貴州茅台酒集團董事長學歷:無錫輕工業學院(現江南大學)

經 歷:貴州茅台酒廠廠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88

地下室教父 打造三億營收夜店王國

2010-05-24 商業周刊





什麼樣的生意,在店還沒開張,就 有廠商願意捧著千萬元現金上門贊助?

只靠三百萬原始創業資金,六年後就滾出三億元營收,這是以知名夜店ROOM18起家,現擁有六家夜店 的十八房娛樂事業集團執行長文前錦的故事。

提到ROOM18,最多人想到的是明星老闆庹宗康,其實幕後的實際經營者正是文前錦。

「有 沒有興趣一起投資夜店?」同是泰北高中同學的庹宗康說,當初是從加拿大念書回台的文前錦這樣一問,才開始「鴉片館」(opium den,簡稱O.D.)等夜店合夥事業。

時間回到二十五年前,高中畢業的文前錦在唱片公司上班,只是送黑膠唱片到地下舞廳的小弟,開始接 觸夜店。

現在的他,叼著菸,拿著香檳,看著日前國片《獵豔》的演員與導演在他的店BarCode裡舉行首映後派對,就連今年最賣座的國片 《艋舺》的慶功宴也選在這裡。

教父心法一:賣酒更賣人際網絡

憑著庹宗康的藝人光環,幫文前錦打響十八房娛樂事業的夜店 王國名聲,成為藝人、名流最知名的社交場所之一,去年集團營收達三億元,成為台北市最大的夜店集團。

文前錦說,他真正賣的不是酒,他賣的 是「Networking」(人際網絡)。

一九九六年,文前錦從加拿大念書回台,跟四個朋友集資六百萬元,重拾他高中時代最有興趣的夜店 生意。在現在的帝寶豪宅對面的一個地下室,開了一家夜店「鴉片館」,與當時流行的地下舞廳不同的是,他賣的是香檳與氣氛。

沒想到,鴉片館 開不到兩個月,就賺了六百萬,讓他與股東全部回本。「突然就中了,有點嚇到,太賺、賺死了。」

笑稱自己莫名其妙賺錢的他回想,鴉片館開了 四年,讓他投資一百萬,賺到近兩千萬,獲利十九倍,但也因不知怎麼成功,花光這人生第一桶金。

事後檢討成功因素,有著外在環境變化,當時 碰上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許多外商人士從香港搬到台灣避風頭。」文前錦指出,當時有個英籍外商股東,把從香港來的外商人士引到鴉片館來,這批香港來的客 人喜歡店內的雅痞風格,才讓鴉片館一夕爆紅,「否則當時一定會失敗。」

教父心法二:變強勢通路,大賺贊助財

這些外商人 士,需要一個聚會的場所。這個社交場所提供的是人際網絡的服務;有了人際網絡,客人就會不斷上門,成為一個強勢的夜間通路。

夜店,是一個 進口菸酒的夜間行銷通路,販賣坪效比不過連鎖便利商店與大型賣場。文前錦看到這個機會,與其他夜店不同的是,他開始將夜店當成通路經營,又有分眾考量。

二 ○○一年鴉片館因建案收業,挾著品牌與通路,文前錦同年再轉戰台北信義威秀影城地下室,打造ROOM18,成功吸引原本鴉片館的客層。

三 年後,因為生意太好,店租遭漲破五成,他一氣下決定與房東拆夥搬家。他只籌了三百萬元資金,搬到一百公尺旁,相對較缺乏人潮的Neo19開店,菸酒商二話 不說,捧上超過一千萬年度贊助,等於還沒開店就先賺到贊助費。

Neo19董事長王超立分析,講究新鮮感的夜店生命週期很短,如果經營者不 求新求變,不用兩年,就有超過八成夜店會被淘汰。他認為,文前錦很會藉品牌知名度與通路效應,運用廠商資源,還能不斷改變與創新,用好奇心留住客人。

教 父心法三:玩分眾經營,擴大生意線

和其他生命週期一到,就改為「喝到飽」因應,或歇業的夜店不同。文前錦發現,訴求年輕人跳舞、喝酒的 ROOM18,原來的客人年紀大後,就離開了,為了留住客人,讓他開始分眾、經營不同定位的夜店。

他用「母雞帶小雞」的策略,從 ROOM18這隻「金雞母」開始,他已陸續發展出18lover、BarCode(台北、高雄)、babe18、the den等版圖。藉此擴張出六家店的規模經濟,也等於強化夜店通路的價值。「(運用)客戶分眾,生意可以crossover(跨業),extent(延伸) 出去。」文前錦透露,「等於一次給你(廠商)四種或五種業種,他給你的錢當然又不一樣。」

文前錦打造出國內首個橫跨各年齡層的夜店集團, 使得去年進口酒商、菸商「進貢」的通路贊助費就將近一億元。

「(BarCode)客層與消費者profile(屬性),是台灣夜店的強勢 通路,獨一無二的強勢通路,」全球第二大菸商、英美菸草夜間通路經理陳柏睿說。

他指出,文前錦旗下夜店品牌,不只位處台北信義計畫區精華 地段,還囊括從上到下、從貴到便宜的客層,「全台灣沒有類似這樣的(夜)店,」英美菸草因此願意投注全台夜間通路最高的贊助金。

在十八集 團營收中,行銷贊助費用占三成,能否聚集「人際網絡」,取得先期的菸酒商贊助費,也是他開店與否最重要的評估因素。

在台灣的成功,讓許多 人找他赴上海合作。考量兩岸品牌知名度不盡相同,文前錦不願貿然登陸。「網路點閱率就等於知名度,知名度就等於人際網絡的人氣。」目前官網點閱率破兩百萬 人次,他說大陸網友約占近八萬,預計等破二十萬人次時,就打算進軍上海。

從最早的歪打正著,到看透人際網絡與強勢通路生意經,文前錦很清 楚夜間通路的議價能力,這位專門在地下室開店的地下室教父,才能創造出剛開店就能賺錢的夜店王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11

无惧大萧条 ——评《格雷厄姆华尔街教父回忆录》 孙旭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0jt7c.html

格雷厄姆给我们留下的不只是《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他的这本回忆录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对投资者来说,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可能都没有什么意义,不过,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格雷厄姆在大萧条期间的所作所为和后来的反思,这本书有其独特的价值。

眼下,有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极不乐观,影响到一些投资者也开始惴惴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回顾一下格雷厄姆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经历,有助于价值投资者坚定信心和防范风险。

大萧条没那么可怕

曹仁超先生曾经以格雷厄姆在大萧条中的惨痛经历为例阐述价值投资不可行[1],而格雷厄姆在书中告诉我们——其实,大萧条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可怕。

大家都能从报纸上了解到,在1929年 的市场恐慌中,据说一个又一个投机失败者从经纪公司的窗口跳楼自杀。当然这种故事是夸大其辞的,它们只是为了迎合公众的恐怖心理或所谓的“绞刑架式幽 默”。但在那段该死的日子里,确实有不少人失去了理智,这是因为他们自认为已经完蛋了,其实有些人的境况并没有像他们想的那样糟糕。我的第一位情人珍妮的 叔叔就是其中的一例。他做鞋子生意赚到了一大笔钱,接着就投资于房地产市场。但是由于害怕要蒙受各种各样的损失,他把自己锁在车库里,喝了瓶威士忌,并把 车子的引擎发动起来,就这样结束了自己无穷无尽的烦恼。但实际情况是,他完全有能力偿还债务,所以他实际上给家里人留下了不少遗产。而且通过在我们账户上 的投资,后来他们的财富达到了好几百万美元。

那么,格雷厄姆自身的情况又如何呢?同样没有一般人想象得那么糟。

即使在我事业的最低谷,我也没有破产,而且当时剩下的财产在10年前看来还是相当可观的。财富和贫穷是个相对的概念——纽约的穷光蛋可能是加尔各答的富翁。而且对几乎所有人而言,当他失去五分之四的财富后,不管他还剩下多少钱,他都会认为这是一场灾难。

因此,即使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真的很糟糕,我们也大可不必先自己吓自己,更何况,关于宏观经济预测有一句名言是——经济学家预测出了过去5次衰退中的9次。

更进一步,大萧条不但没有那么可怕,而且还未必是坏事。格雷厄姆这样说,“如果没有这些痛苦经历,我能不能形成今天这样的性格,能不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功呢?”

虽然如此,我还是更愿意从格雷厄姆的痛苦经历中学到东西而不愿意亲身承受苦难。

始终保持理性

 

曾经有记者问巴菲特:你是如何走到现在这一步,成为比上帝还富有的人的?巴菲特答道:我 怎样走到这一步说起来也很简单。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智商,我相信你们听到这一点一定很高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性。我总是把智慧和才能看作是发动机的马 力,但是输出功率,也就是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则取决于理性。那么,为什么一些聪明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却不能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结果呢?这涉及习惯、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因素,涉及行为是否合乎理性,是不是自己在妨碍自己。就如我说过的,这里每一个人都完全有能力做我所做的任何事情,甚至做比我多得多的事情。

看过格雷厄姆回忆录后,我总觉得巴菲特的上述想法最初来自格雷厄姆的经历。书中有这样一段故事:

还是让我们回到1929年来吧。巴鲁克发来通知,说他想在办公室接见我……他说他将向我提出一个以前从未向任何人提过的建议。他希望我成为他的财务合伙人。“我现在已经57岁 了,”他说道,“到了我该轻松一下,让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分挑我的担子并分享利润的时候了。”他又说,我应该放弃目前手头的业务,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合作事 业中来。我回答道,他的建议让我受宠若惊——事实上,我对他的建议感到无比震惊——但我认为我不能如此突兀地结束与现有朋友和客户间的融洽关系。由于这个 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后面再解释——这件事就告吹了。如果当时我不考虑其他人就接受他的条件的话,我随后7年的遭遇就会完全不一样,就会好得多了!

之所以认为接受了巴鲁克的条件就会完全不一样,是因为巴鲁克这位当时著名的投资者成功地避开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过他的自传,书名就是《在股市大崩溃前抛出的人——巴鲁克自传》。

巴鲁克之所以能全身而退,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认为当时的股价太高了,“我在股市操作中,一次又一次地当股票尚在上升途中便抛出股票——这也是我一直能守住财富的一个原因。”“东西看起来价钱足够便宜,我就买入,看起来价钱足够高,我便卖出。”

看起来很简单,难道格雷厄姆不知道当时股价过高么?非也!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我们在他(巴鲁克)的办公室里进行过几次交谈……我们都认为股票市场已经被炒得太高了……我记得巴鲁克批评过这种荒唐现象:银行对股票投资的定期贷款利率为8%,而股票的收益率却只有2%。我的回答是:“确实如此,根据报酬法则,可以预计这种情况将会逆转——出现2%的定期贷款利率和8%的股票收益率。”1932年的情况与我的预言大体上相差无几。

区别在于,巴鲁克完全按照他们的理性分析去做了,而格雷厄姆没有。由此来看,始终保持理性是多么的重要。

不要使用杠杆

众所周知,巴菲特一直反对在投资中使用杠杆,而格雷厄姆在经营其共同账户时却使用了很高的财务杠杆。

1929年中期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的资本是250万美元;1929年上半年只赚到一点点利润(我本来应该认识到这是后来麻烦的预兆)。我们手头持有巨额的保值和套利头寸,即250万美元的多头头寸,以及用来冲销操作、金额大致相当的空头头寸。据我们的计算,这些操作不会引起净风险,因此只需一点点资本。除此之外,我们还有450万美元的真实多头头寸,即各式各样的投资,因此我们还有200万美元的资金缺口。就当时的保证金比率而言,我们计算的结果大约为125%,这一比率比经纪公司要求的最低比率高5倍,比公认的保守比率高2倍。

1930年是我33年基金管理历史中最糟糕的一年……巨额借款更使我们雪上加霜,欠现在已完全受制于贷款人。这三年里我们一直努力偿还债务,同时又要避免作出太大的牺牲,因为我们相信我们所持有的证券的内在价值是高于它们的市价的,尽管由于普遍的经济萧条,它们的经营业绩也很差劲。

其实,真正保守的投资者不但不使用杠杆,还非常注意资金管理,巴鲁克总结的投资原则中有一条就是——始终以现金储备的形式保留一部分适量资本。永远不能将所有资金投资出去。从巴菲特的投资记录来看,他也是非常注意保留适量的现金的。

生活要俭朴

格雷厄姆在大萧条来临前追求奢侈的生活,1929年股灾高峰时格雷厄姆一家搬入了富丽堂皇的新居,还雇了好几个佣人,其中一个是男管家,兼做他的个人男仆,每天为他按摩一次。

 

后来,格雷厄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追求物质满足的关键在于为自己订一个比较低的生活标准,一种在绝大多数经济状况下都能轻易实现的生活标准。

过俭朴的生活有什么好处?我认为,这样可以保证在萧条来临时你仍然可以衣食无忧,甚至还有闲钱追加投资,而这时的投资未来的回报会相当丰厚。当格雷厄姆的共同账户大亏特亏时,很多客户全部或部分抽回了本金,其中有的人是为了偿还其他债务。

我想,在那些困难的岁月里,只有一个人向我们的基金增加了投资。这就是伊莱亚斯·赖斯,杰里·纽曼的岳父。他在我们的事业处于最低谷时投入了5万美金。这意味着由于他独到的精明眼光,他对我们的信任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

杰里·纽曼是格雷厄姆的合伙人,对于他,格雷厄姆在书中有这样一段陈述:

表面上来看,杰里的生活比我一帆丰顺得多。他善于理财,在1929年之后的几年大危机中并没有遇到真正的麻烦。当我们的事业重新开始欣欣向荣时,他的财务状况要比我强得多;也由于这个原因,他最终积累的财富也比我多得多。

行文至此,突然想到格雷厄姆所犯过的这些错误,巴菲特都没有犯过,他真不愧是格雷厄姆的好学生啊!




[1] 可参看《巴菲特只是幸运儿?》






晶圓教父重回前線四百天的謀畫 張忠謀築三座高牆 領先全球十年

2010-9-6 TWm




在幕後休息四年後,去年六月十二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忍痛拉下自己一手培養的接班人蔡力行,自己親上前線拚命。

他左手抵抗金融風暴、右手阻擋凶猛的追兵,上半年繳出台積電史上最佳的成績單。

臨危重掌兵符,張忠謀四百天來為台積電安排下一個什麼樣的跨世紀競爭布局?

撰文‧楊方儒

踏入台積電新竹科學園區總部,優雅寬闊的辦公室裡,坐著一位和藹長者。

滿頭白髮、廣闊天庭、一絲細縫中的精明眼神、脣上菸斗燃起縷縷輕煙,他是在去年六月重回第一線領軍作戰的台積電董事長兼總執行長張忠謀。

解決良率、產能 緊盯技術四百天後,現在的台積電,走過全球經濟衰退的寒冬,正步上了歷史新高峰,此刻產能仍然供不應求,客戶排隊等待晶片出貨,就是最好的明證。

無論是在回任總執行長時,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張忠謀都語氣堅定地強調,「我當CEO(執行長),不是暫時的。」張忠謀重新上馬,台積電軍心、士氣,立刻衝上了高點。

他回任後,第一個盯的是良率,這是最迫切的危機。他回任總執行長時最大的挑戰,就是四○奈米製程良率低,造成客戶抱怨連連。

在張忠謀嚴格要求下,台積電營運資深副總經理劉德音,天天都穿上無塵衣,待在晶圓廠中督軍。果然,四○奈米原本良率低至三○%,在短短二個月內,攀上六○%正常水位,IC設計客戶都很高興。

為了重拾客戶與投資人信心,張忠謀在復出後的第一場法人說明會上,還特地讓劉德音在晶圓廠中,透過視訊會議方式,現場即時回答了十幾個問題。老帥的這個新鮮創意,果然很有效,台積電股價立刻反彈向上。

第二個盯的是產能。張忠謀要完全拉大台積電與競爭對手的距離。

張忠謀已經將今年的資本支出,從四十八億美元上調至五十九億美元,不僅是歷史新高,更超過第二大晶圓代工業者聯電十二億至十五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畫的四倍。

僅有兩家可與台積電相比的,是整個半導體行業中盤踞前兩名的英特爾與三星,他們今年的資本支出分別是五十三億和六十億美元。

台積電現有的兩座超大型十二吋廠(GIGA FAB),以及台中的第三座十二吋廠,除了可以滿足研發需求外,在先進製程上的產能,更是遠勝過競爭對手。

這一方面看得出張忠謀對未來景氣與訂單的樂觀,一方面也充分顯示台積電已在世界一流的半導體贏者圈內。

第三個盯的是技術。這是張忠謀永不止息堅持的。

而最關鍵的一步棋,是把已經退休的研發資深副總經理蔣尚義,拉著一起回任。台積電的先進製程,在「蔣爸」帶領下,仍在王者之巔,在奈米製程開發上,晶圓代工競爭對手個個難望其項背。

尤其在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整合元件製造商)業者,紛紛放棄自行開發高階製程的前提下,未來來自德州儀器(TI)、瑞薩等大型IDM業者的晶片代工訂單,將是台積電未來營收獲利更上一層樓的保證。

三招盡出,台積電果然又回到了營運高峰。這一年來,台積電營收、獲利重回高點,也證明張忠謀寶刀未老。

獲利總額大幅超過鴻海

如果單論營業額,台積電在今年第一季首度擠進全球前五大半導體廠,僅次於英特爾、三星、東芝、德儀,不僅是前十名中唯一入榜的華人公司,更把日本瑞薩、美國美光、韓國海力士、歐洲的意法半導體全都甩在後頭。

今年第二季,台積電合併營收達一○四九.六億元,稅後純益為四○二.八億元,是台灣將近一千三百家上市櫃公司中,獲利總額最高的。

在台灣大大小小上千家掛牌公司中,台積電的營收規模雖不是最大,但卻是最賺錢的;平均每天開門營運,就可賺進四.五億元,連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都要屈居下風。鴻海年營收是台積電的五倍,但上半年卻只賺三三五.七五億元,只有台積電同期的四五%。

台積電上半年就賺了七三九.四億元,預計第三季就可輕鬆突破千億元大關,全年更上看一千五百億元高標。在張忠謀口中,台積電今年獲利將創下歷史新高,這不僅是景氣反彈帶來的好景象,更關鍵的是,他回任一年來的努力成果。

金融風暴以來,像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個個都和張忠謀一樣,選擇回到前線親自坐鎮。如果單從業績上來看,他們的表現都很好,甚至創下公司營運的歷史新高紀錄,這表示老將還是很有價值。

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有一句名言是,領導人的主要職責,應是成為搭舞台的人。

確實要重新把舞台搭好!他們要把團隊中,一個個主角、配角重新就定位。雖然過程中,有人事上的陣痛,也有外界的諸多臆測,但這些老將都堅持走過來了。

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行業變化,更清楚景氣的波動,更知道自身公司所面對的問題。

台 積電前三大客戶、博通(Broadcom)總裁暨執行長麥格瑞格(Scott McGregor)最近剛與張忠謀見面。多次近距離觀察張忠謀,麥格瑞格說,「他年紀雖然大,但仍不斷茁壯(going strong),就像股神巴菲特。」但台積電下一步會如何交棒,還是個大問題,畢竟張忠謀明年就要滿八十歲了。

「企業找接班人,永遠是頭痛 問題。」台積電前財務長、台灣大哥大總經理張孝威觀察說,「管理大師說的理論很多,但這問題從來就不容易處理。」關於台積電的接班人安排,張忠謀表示,他 回任CEO不是一項暫時性的安排,同時台積電是一家有制度的公司,接班有其機制,也就是將交由董事會決定。

主要對手 三星與GF

台積電眼下有兩個關鍵對手是:韓國三星與GF(GLOBALFOUNDRIES)。

AMD找了一個大金主一起成立了GF,這個大金主是中東阿布達比政府,他們用石油賺來的大把鈔票,投入半導體產業。大家都知道,經營企業是為了要賺錢,但這個新玩家,準備用低價來搶市占率,擺明前五年不賺錢沒關係。

「我們是很有耐心的投資者。」年僅三十五歲的先進科技投資公司(Advanced Technology Investment Company,ATIC)執行長阿傑米(Ibrahim Ajami),是投資GF的主要操盤人,他在六月的台北國際電腦展上沉穩地說。

ATIC從阿布達比政府拿了一百億美元預算。目前GF正擴充在美國紐約州、德國德勒斯登十二吋廠產能,預計三年後產能可達台積電的三分之一。

面對如此荷包深厚的競爭對手,張忠謀臉上毫無懼色。

「在生產與客戶信任兩個競爭條件上,GF還差台積電滿多的。」張忠謀分析說,GF在技術上滿強的,因為GF的主要發起成員AMD過去主力在CPU研發;但是晶圓代工技術跟CPU不同,所以技術上的競爭條件,也還要觀察。

三星則不只會做手機,也會做液晶電視,在半導體產業更是DRAM與Flash(快閃記憶體)的世界霸主。五、六年前開始投入晶圓代工至今,市占率已經達到第四名。

「三星是每個人的競爭對手。」張忠謀語重心長地說。

三星的晶圓廠,本來只生產自己所需的晶片,但看到台積電的高毛利、高利潤,所以也慢慢投入晶圓代工領域。

面對三星挑戰 唯有「必勝」二○○六年,三星在晶圓代工的營收約七五○○萬美元,○九年則達三.二五億美元,比台積電旗下世界先進的三.八二億美元還要少。雖然腳步不算快,但因為三星是IDM巨頭,在技術上也不弱,威脅性十足。

蔣尚義指出,如果三星大規模進來做晶圓代工,真的會是很強的競爭對手。

「我們只做一個行業,對我們來說,晶圓代工的競爭是生存問題,但對三星來說並非如此。」這是張忠謀首次對外說到他對三星的看法。

張忠謀語氣加重了幾分說,「我們要必勝才行,三星不是非勝不可。」一個關鍵數字是,台積電目前在晶圓代工產業市占率達到五二%,但是單單這一家公司的利潤,卻囊括整個產業的九○%以上;也就是說,聯電、中芯等競爭對手,只能吃到台積電嘴邊掉下來的芝麻。

台積電比下主要對手的關鍵優勢,就在先進製程的研發。

「走前半步」 取得技術領先「台積電RD的投入,是好幾倍,幾何級數上去的。」台積電設計建構行銷處平台資深處長莊少特如此形容。

在過去,IDM的製程,通常領先晶圓代工一到兩個世代。舉例來說,五年前當英特爾在做四五奈米時,台積電可能還停留在九○奈米,中間還隔著一個六五奈米製程。

但台積電從四五奈米開始,就「走前半步」,英特爾則是走正規的路線。所謂走前半步的策略,是指英特爾做四五奈米時,台積電就做四○奈米,接下來英特爾做三二奈米,台積電則做二八奈米。

蔣 尚義說,同樣一個製程,假定台積電可以做,別人也可以做,那就無法創造差異性優勢。「但現在台積電走前半步,幫自己塑造了領先的空間。事實上,台積電在先 進製程上,已經贏得眾多客戶的肯定,以二八奈米來說,全球前二十大的IDM與IC設計客戶,都與台積電有合作關係,由此可見這是一個成功的策略。」目前台 積電營收是第二名聯電的三倍,在研發上投入的資金,則是聯電的兩倍多。因為一代一代製程技術確實愈來愈難做,蔣尚義當年宣布退休時,台積電研發部門只有八 百人,隔了三年達到一千七百人,現在則是二千五百人。

今年第二季,總計台積電在○.一三微米、九○、六五、四○奈米等先進製程所占的營收比重,達到七二%,顯見台積電是以尖端研發實力服人。

「我們不只把台積電當作商業上的夥伴,更重要的是,技術上的夥伴。」英偉達創辦人馬拉裘斯基(Chris A. Malachowsky)說,一直以來,雙方的互信與互助,是一段極為美好的關係。

的確,在充滿競爭的晶圓代工行業中,已經是一場「台積電」與「非台積電」的戰爭!在張忠謀的深邃眼神裡,未來局勢的演變,他已經清楚看見、一手掌控。

張忠謀回任後台積電月營收走勢

2009.6.11

張忠謀重回總執行長大位

8月營收319億元

2008年8月台積電營收攀上巔峰

2010.3.28

砸下55億元,正式宣布第一座LED廠動土

2009.7.30

視訊證明40奈米良率已改善

2009.9.28

蔣尚義回任資深研發副總,

重掌研發重任

2009.11.10

與纏訟多年的中芯和解

2009.12.9

新事業群啟動,第一步就是入股茂迪

7月營收372億元

張忠謀回任400天後,台積電營運再寫歷史新高

2010.9.16

太陽能再開第二炮,中科興建CIGS廠

史上最大資本支出

砸59億美元衝擴產

2011 年12吋廠產能將增加75%2014年先進製程產能將增加1.5倍,成熟製程產能將再增加30%竹科12廠P5:今年第3季裝機,每月產能為4萬到5萬片 竹科12廠P6:整地已完成南科14廠P4:明年第1季裝機,月產能約為4萬到5萬片中科15廠P1:明年第2季裝機,半年後啟動P2 松江10廠擴產:今年增加2萬片產能,後續要再擴產4萬片竹科LED廠P1:年底裝機中科太陽能廠:9月16日動土

重振台積電「技術」領先

蔣尚義回鍋 因為一碗麵為了維繫台積電在技術上的優勢,張忠謀重回第一線之後,也把已經退休的蔣尚義拉了回來。

2006年夏天,蔣尚義年滿60歲決定退休,過去他對於台積電能成為全世界技術能力最強的晶圓代工業者,可說居功甚偉。

受人敬重的「蔣爸」蔣尚義說,自己不是很有欲望的人,但很重情義的張忠謀,還是請他當兩家台積電轉投資公司精材與采鈺的董事長。

蔣 尚義笑著說,張忠謀當時也沒有兼任總執行長,只當董事長,「我每次到台灣來,就去看看他,兩個人見面都很輕鬆,沒有往昔開會的神經緊繃。」張忠謀回任總執 行長後,去年九月蔣尚義回到台灣來看他。蔣尚義回憶說,當時張忠謀的祕書安排兩人在早上11點到12點會面,談話結束後,張就說一起吃個中飯。

「我還記得只是吃了一碗麵,結果就是我返回台積電繼續努力貢獻。」蔣尚義大笑著說。

(楊方儒)



「電視教父」回憶「廣告教父」 王偉忠:孫大偉的創意改變了台灣

2010-11-15 TWM




「廣告教父」孫大偉十一月七日病逝,與孫大偉有超過二十年交情的「電視教父」王偉忠,事發當時,正在中國巡演舞台劇《寶島一村》。第一時間從祕書口中得知噩耗,難過得久久不語。

口 述‧王偉忠 整理‧林讓均編按:「廣告教父」孫大偉十一月七日溘然長逝,王偉忠憶及好友不勝唏噓,人在成都的他接受《今周刊》專訪時,直說孫大偉是一代傳 奇,他的廣告風格影響了整個廣告業界。兩人相交二十年,回憶老戰友像子彈一樣犀利的創意、最後一瓶陳年高粱酒,滿滿是不捨的情誼,以下是王偉忠的專訪全 文。

孫大偉九月發病的時候,我正在美國、送女兒去讀書,馬上請公司的人送花慰問,一方面幫我看看David(孫大偉英文名字)的狀況。回國之後幾次想去看,但David和他的家人都很低調,不希望被打擾,我就尊重,沒去看他。

我正在中國巡演舞台劇《寶島一村》,一直到周日聽到這消息,心裡非常難過 。他出身於廣告界創造力非常蓬勃的八○年代,很多外商廣告公司進來,創意開始大鳴大放。他得到過很多獎項,例如時報廣告金像獎;但最重要的是,他帶動了很多人不一樣的思考,在廣告界締造了很多奇蹟!

各有精采 卻都一見如故我那時正在做「連環泡」,電影有侯孝賢、楊德昌那些人,舞台劇也有賴聲川,廣告界有孫大偉、奧美公司等等,當時整個台灣的文化非常精華、有趣!

我和David以前不是那麼熟,但大家都互相珍惜,因為都各自在自己領域上,做出了新東西,顛覆了既有的想法。非常神奇,平常都各玩各的,但一見面就好像老朋友,這批人是非常惺惺相惜的。

大 偉是三十二歲才進廣告界,一直耳聞孫大偉這號人物很厲害,在奧美廣告做創意總監。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去奧美,真的看到這個人,覺得果然是一位「廣告金童」。 那時人家介紹他,我就說「久仰、久仰」,我早就聽過他嘛,有點把他當偶像一樣!那時我還不到三十歲,已經在做「連環泡」,但就不知道他知不知道我了,哈 哈!

我覺得他真的是個傳奇,當時鼓勵了很多人進廣告業。(從那時起)廣告就不再是叫喊,孫大偉的東西不需要重複,你就會很記憶深刻,他讓那個行業產生變化。

我 跟那個時代的人一樣,受到David很多作品的影響。例如他做裕隆March做得非常可愛,「March不只是March!」(廣告口號),從CI(企業 識別)、從廣告、從圖形,讓March這種小車進入台灣人的生活,會讓人覺得台灣女孩子就是應該追求這樣的小小天地。他一個大男人,卻可以去設想女人的需 求,能讓女孩覺得March是私有的產品,像是自己的貼身衣物一樣,這創意非常迷人!

如狙擊手般精準的創意

(做創意)我比較大刀一點,他就玩小刀,反覆周延推敲。總歸講起來,他是小量而精準,就像狙擊手,每一顆子彈出去要很精準,不浪費子彈;但我就不一樣,有時候打散彈,聲音很大、氣勢很大!

我有時會對David說,東西打動人就好,不要往裡面鑽,因為很多人沒有這麼高的高度。但廣告人就是喜歡千錘百鍊,他們會想「高人三等」,但我們(電視人)有時候只想要「高人一等」!

今 年,我們一起當「建國百年」基金會籌備委員時,就開始撞一些點子。跟他撞點子很有趣,他是個自我要求很嚴的人,他常想出點子之後,又自我否決,他習慣否決 自己點子,很會自我挑戰。我跟他破了一關,這關就是,他不會因為我說他不好,他說我不好,然後讓彼此都感到不舒服,沒有!我們就真的像兄弟一樣,不會心裡 有疙瘩,我覺得這點特別難得!

一九九五年,我創辦「台北之音」電台時,David在「泛太廣告」當副總,我的辦公室在樓上,他的在樓下,我常去他辦公室跟他聊天。他很好玩,收集很多木頭,喜歡一邊聊天,一邊削木頭。

David那時開始練三鐵(鐵人三項),還鼓舞我去練,我就說我不行,我最多只能「半鐵」。後來他練三鐵,心臟有問題(註:曾經心肌梗塞、裝支架),我還糗他,我說「你就好強吧,糗了!要注意喔。」當然也很為他擔心。

去年,他去中國與捷安特老董(劉金標)參加單車活動(註:「京騎滬動」,北京到上海的一六六八公里單車長征),還邀請我去,我說我不去!

他打電話給我,說「你要去!」我嘴上說我真的忙不過來,其實我心裡想說,「這真的太苦了!」呵!他數度想感化我,去做這種艱苦的運動,我都不去(笑)。

他就是這樣一個很簡單的人,工作、運動、家人,有餘力就寫寫書!還有我愛吃羊肉,他也愛吃羊肉,他最愛的酒就是「黑金龍」(陳年特級高粱酒)。這種酒沒有賣了,市面上很少找得到。

我 喝得比較少,還剩下一瓶,完整的一瓶!(加重語氣)結果,今年三、四月,他跟我說他吃羊肉就想到黑金龍,我只好忍痛說我還有一瓶,好吧,我現在喝得少了, 就忍痛送給他了!他經常在我公司附近吃烤羊腿嘛,我送給他,他非常、非常高興!跟他最後一次開會,我還問他「你喝了沒?」他說「我留著慢慢喝啊!」他開心 得不得了!

我上一次見到他,他好像也是去吃烤羊腿吧,在我公司附近,大約是今年六、七月的時候,那就是最後一次見面了吧。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