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Lomoer的新世界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158
 在7月的第三個星期六晚上,店長阿J提前一個小時把門店關了,帶著將近100位Lomo玩家坐上雙層巴士。


  他們,被稱為Lomoer的玩家們,兩小時的夜拍上海活動開始了。用膠片相機拍夜景是個技術活,不少人在膠卷衝出來後發現太模糊,更糟糕的情況是太黑 了無法成像,當然也有人拍出了像是過分PS過的絢麗照片。總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正是Lomo相機的賣點之一。「正如人生一樣,一卷的驚喜可能勝過五卷的失 敗,」一個叫Kid的玩家說,「和數碼相機這種快節奏的東西不同,從選擇膠卷,到拍照時花時間去思考曝光、光圈、距離、構圖,再到滿懷期待把膠卷洗出來, 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感覺。」


  這種感受曾經被20年前到俄羅斯旅行的兩個維也納學生馬蒂阿斯·菲戈爾(Matthias Fiegl)和他的好友沃爾夫岡·施特蘭青格(Wolfgang Stranzinger)體會到,然後,他們把已經廢棄的相機變成自己的一個真正的生意—雖然當時看上去只是一個好玩的小主意。


  Lomo的名字來自LC-A的生產商列寧格勒光學儀器廠(Leningrad Optical and Mechanical Enterprise)。但自2004年Lomography開始大力投入研發新產品後,像許多公司一樣,為了節省成本,它開始把配件的生產基地選在了中 國,大部分產品開發也搬到了香港。2006年,列寧格勒光學儀器廠設備嚴重老化,LC-A的生產被搬到了鳳凰廠。這家工廠曾是海鷗和鳳凰相機的生產 商,LC-A的出現挽救了它被關閉的命運。


  除了鳳凰廠,Lomography在中國還有好幾家專門為它服務的工廠,這些工廠不僅僅只完成生產,還要配合做研發試驗。


  近7年來,Lomography每年都會推出一款具有創新功能的相機,比如2007年從美國攝影師Allan Detrich那裡獲得了他收藏多年的Diana系列相機授權後,經過改造推出的Diana F+系列;2010年推出的Spinner 360,只需要按一下快門機身會自動旋轉360度將全景拍攝下來;2012年,這家公司又推出使用35mm膠卷的攝影機LomoKino,同時還推出了 LomoKino Maker手機應用和LomoKino Smart Phone Holder。只要把手機放在支架上,讓鏡頭對準LomoKinoScope,點擊開始錄影,轉動旋轉,膠片就能轉成電子版的影像。


  這些產品的概念大多來自維也納總部,但技術研發卻由香港的5個工程師完成。他們開發出的產品會先交給維也納審核,然後再做實驗,一個產品的開發過程需 要半年到9個月。由於大部分玻璃鏡頭的功能已經被塑料鏡頭所替代,因此這些相機中有90%都是中國製造,只有一些銷量較小的專業鏡頭還依然在俄羅斯生產。


  在這幢洋房之外,阿J每隔一兩個月還會帶著像Riddick這類的資深玩家到大學給攝影愛好者做講座,或者一起舉辦攝影活動,免費提供相機使用,其中 也有不少是學校的攝影社團和學生會主動找阿J的,包括同濟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每個季度,阿J還會策劃一場比較大型的街拍活動。7月的這場上海夜拍是今年 最大型的活動之一,因為這一天是上海門店成立三週年的紀念日。


  活動是Lomography從創建以來慣用的推廣策略。他們很少向媒體投放商業廣告,而是始終以一個藝術機構的形象傳播Lomo文化,正如不稱自己是 Lomo公司,而是Lomo國際協會,Lomography的專賣店被稱作展覽館,與其他店舖合作在裡面寄賣的店被稱作大使館。用Lomo相機拍的照片叫 lomograph, 而不是photograph。


  在2011年的戛納電影節上,Lomography推出的攝像機LomoKino與在線影院MUBI聯合推出了一款特別版,上面有2010年金棕櫚獲 獎者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的簽名。這位導演還親自用LomoKino拍了一部名為「Ashes」的20分鐘膠片短片。2012年11月,這家公司還將在香港舉辦LomoKino電 影節,參展的一部分電影來自香港的一些獨立製片人和導演,玩家也可以通過網站提交自己的作品,如果勝出也會獲得在電影節上公映的機會。


  大部分推廣並不需要資金投入—特別是在Instagram等攝影類App流行的時候。


  Lomography中國區總經理Howie Ho認為是那些盜用Lomo名字的圖片應用為Lomo相機的推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們有的是自己研發出數碼Lomo效果成像,以「Lomo」、「樂麼」 之類命名的拍照應用,有的是以Lomo濾鏡效果作為後期處理的選擇的PS應用。數字世界是個更大的市場,這一點Lomography很清楚,也是不可抗拒 的。因此,為了讓更多人嘗試到Lomo的魅力,它們把授權給了Instagram—這個如今最流行的圖片分享應用—名字使用權,但其他應用中的 「LOMO」理論上都是侵權的。Howie並不太介意這些應用,「如果我們現在想做Lomo效果的數碼相機,只需要1個月的時間就能開發出來。」 Howie說。


  而且許多人正是通過這些合法或不合法的應用才聽說了Lomo。對於熱衷於這一效果的Lomoer們來說,Lomo相機給他們帶來的是不可預測的效果, 而不是可預測的數碼化。在App Store上最受歡迎的一款Lomo應用能模仿出來的效果只有十幾個,而Lomography不同款相機和膠卷可呈現出的效果超過50個。


  「也許有一天等我們足夠強大了會告它們侵權,也許有一天膠卷相機走不下去了我們會轉向做數碼。不過豐富的數碼世界多了一個Lomography也許並沒那麼有意思,在膠卷世界裡,它才是唯一的。」Howie說。


  但所謂膠卷世界裡的Lomography從來就沒有遠離數碼或者網絡—它的會員年齡都在20歲至35歲之間。


  Lomography的官方網站從1998年開始就推出了照片分享功能,比Flickr早6年。除了可以在網站上購買產品之外,還可以將照片分享到 Facebook和Twitter上,寫博客、與好友互動,就像一個社交網站一樣。現在網站有60多萬註冊用戶,平均每天有7000張照片上傳到這裡。


  現在人們更願意把Lomo解釋成Let Our Life be Magic and Open的縮寫。而且,它們像快時尚一樣推出新設計的速度也讓這些相機更加吸引人—相比當時的專業的軍用相機,它已經變成了時裝一樣的產品。


  Lomography每個月都會有新款設計和限量版推出。Diana F+系列目前已有超過20個款式,其中包括與一家巴黎的時尚店Colette推出的一款帶有藍點花紋的女性相機,由香港插畫師Dorophy Tang設計的青花版,還有以熊貓黑白色為創意的香港特別版Hong Meow。2011年Diana F+被剛推出的La Sardina系列超越了。這款相機推出一年就有超過20款不同設計,有沙灘系列、韓風系列、金屬系列、罐頭系列和全白的DIY款。


  限量版則通常是和某個品牌合作的市場推廣戰略的一部分,比如和H&M合作推出的SuperSamper,與英國品牌Paul Smith合作的魚眼相機,等等。其中有些只在品牌店裡才能買到。這些散發著時尚的設計要引發消費者的購買慾並不太難,即便是個對攝影沒有興趣的人也可能 有衝動買一台放在家裡當擺設,或是掛一台Fisheye Baby在包上。


  去年Lomography賣出了50萬部相機和200萬卷膠卷,銷售額達到4000萬美元,過去五年每年的增長率都在30%。


  不過這些吸引人的設計並不是Lomography可以如此「個性化」的原因—特別是在一切都可以數碼化的時代。就像Kid對膠片拍照的興趣本身並不是她愛上Lomography的原因一樣。


  這家店舖是Lomography在中國內地最大的一家。它在一幢6層樓的老洋房裡,坐落在被貼上「小清新」標籤的進賢路上。除了一樓賣相機和膠卷,三 樓賣周邊配件產品外,二樓是個四面被Lomo照片包圍的觀影廳,四樓是攝影展覽室,五樓是咖啡廳和露天台,六樓是店長和兩位市場部門員工的辦公室。「我們 不那麼在乎進來的人是否買東西,只希望這裡成為一個人們願意來的地方。」Howie說。這幢房子讓他在4年前來考察時一見傾心。


  每週四晚上,店舖五樓總會出現幾個會員的身影。有時他們會一起看部老電影,人少的時候就單純地互相分享照片,聊聊天。在週末則特別熱鬧,咖啡廳吧檯開 始營業,做飲料的兼職通常都來自玩家。店長阿J需要提前一個月安排好週末的活動,除了教怎麼用相機和沖印照片的講座之外,還有各種DIY活動。Kid幾乎 所有的活動都會參加,她還在這裡做了幾個月的兼職。也是在這個咖啡廳裡,她結識了現在的男友Riddick。


  Riddick是這個圈子裡最專業的玩家之一,今年30歲,職業是電力工程師。他用大部分的業餘時間來研究攝影。自從兩年前開始用Lomo相機後,他 常常被請到店裡來給會員講課。在去年Lomography發佈沙丁魚系列新相機時,他被邀請為相機做測評,然後將結果和經驗分享在官網上。在這個店 裡,Riddick買過6台Lomo相機,還有無數卷膠卷。


  成為一個可以分享生活的平台,這是Lomography最終變流行的真正原因。作為一個相機製造商,Lomography遠遠不能與大公司們相比,不過作為一個針對生活方式的生意,它做得相當不錯。


  Kid在這點上體會很深,她曾將自己的前男友帶到這裡,後來還是在五樓的露台上分手,再後來又找到了給自己帶來新生活的Riddic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