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幫蘋果、LV做造型 賈伯斯超愛他

2010-6-21  商業周刊





設計之於企業,如同人需要氧氣一 樣,只有不停的呼吸才能保持活力,」說這話的是青蛙設計創辦人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

設計,就是要找回本質 永遠、永遠都不害怕改變

他是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一生最重要的合作夥伴、麥金塔電腦經典款蘋果二號(Apple II)的設計者。

六月四日,台北國際電腦展倒數第二天,艾斯林格的演講擠滿了仁寶、緯創等台灣科技大廠的設計部門人員,想從他身上找到如何 才能像蘋果(Apple)一樣創新的動力。

「永遠、永遠,不要懼怕改變,」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艾斯林格強調:「設計的目的沒有別 的,就是要找回生活的本質……,找回本質,利潤就會隨之而生!」

剛過六十五歲生日的艾斯林格,是全球工業設計領域中教父級的人物。雪白圓滑 的蘋果產品外觀、紅黃藍綠四色飄揚的微軟視窗、讓貴婦們愛不釋手的LV星形及西洋棋花紋──這些早已深入你我生活的企業符號,通通出自他的手筆。

艾 斯林格的設計對一個品牌的價值影響有多大?在他幫蘋果定調出「靈巧、雪白、乾淨」的形象之前,電腦的主流色系是沉重的橄欖色,既單調又灰暗,「就像監獄一 樣,」艾斯林格吐了吐舌頭笑著說。

但在他打造出蘋果二號後,不到一個禮拜全美銷量就超過五萬台。四年內,蘋果的年營收從七億美元飆升到四十 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二百八十億元)。

如此巨大的影響力,讓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稱他為「一九三○年以來影響美國工業最深的設計師」、「高科技設計超級巨星」。他所打造的蘋果二號以及索尼維佳音響,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慕 尼克新藝術中心視為當代藝術品,永久蒐藏。

賈伯斯接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採訪時表示,艾斯林格是少數跟他一樣「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要求產品達到「極致酷炫」(insanely great)的狂熱分子。

熱 情,因一輛汽車點燃 拒絕當一個挨餓的藝術家

出生在二次大戰後、德國黑森林一個偏遠小村莊的艾斯林格,對於設計的敏感與熱愛,來自兒時的經 歷。高中時看到生平第一輛汽車,被這個流線型的物體深深迷住,他體內的藝術細胞像是被喚醒一般,開始在課本、筆記本上畫滿了汽車、摩托車、船等設計草圖。

他 的天分並未得到家人的鼓勵與支持,反而被視為是墮落與敗壞的根源,保守的母親甚至當著他的面把所有筆記本燒掉,斥責他說:「所有的藝術家最後都會淪落到陰 溝裡!」

這個經歷,沒有澆熄他的熱情,「她燒一本,我就換一本新的再繼續畫,」艾斯林格笑著說,反倒為他日後的工業底子打下基礎。從軍退伍 後,他進入德國一家世界排名前十大的設計學院,施瓦本格蒙德(Schwabisch Gmund)就讀。

正準備一展長才,打擊卻接連而來。 當時艾斯林格與同學合作參加一個鐘表設計競賽,大家卯足全力,不眠不休的做出了一支幾乎可達最先進標準的電波手表,滿懷期望能拿下第一名。沒想到,評審們 惡毒的批評所有學生的作品「不切實際」,其中一個評審甚至還把學生作品輕蔑的拿在手中搖晃,再用力的摔到地上。

創業,從自家車庫開始 和企業合作像進教堂結婚

「從那天開始,我發誓不要再讓別人說我的作品沒用,」艾斯林格在其最新出版的書《一線之間》中回憶:「我拒絕接受飢 餓藝術家的角色……,我要實現經濟上的成功!」

他回到家裡的車庫,從拆解一個收音機開始,創辦自己的公司。三年後,他幫德國一家本土小公司 維佳(Wega)設計出來一套結合視覺藝術與電視機零件的立體音響,在柏林消費電子展上一鳴驚人。維佳不只一躍而成德國大品牌,最後還被索尼購併,艾斯林 格也因此聲名大譟,從此跨出歐洲,在日本、美國、中國等地擔任索尼、蘋果、迪士尼等知名大企業的設計顧問。

「與他們合作,就像進教堂結婚一 樣,」艾斯林格幽默比喻,須先互相喜歡對方,了解對方的本質,再共同把孩子(產品)給生下來。

一般設計師都是從科技、功能的角度去包裝,艾 斯林格卻不理那一套,而是觀察人的本質與整體氛圍。

以蘋果為例,一九八二年當他首次與賈伯斯碰面時,他感受到的是一股叛逆不羈、追求完美的 吸引力。從這個體會出發,再把焦距拉大,跳脫出電腦本身,轉而注意蘋果發源地──加州矽谷的特性,融入好萊塢潮流與搖滾樂元素,最後才形塑出蘋果獨樹一幟 的白色時尚雅痞風格。

另一個相反的案例是Google。今年初,這個號稱全球最創新的公司聲勢浩大的推出了第一支品牌手機Nexus One,一度被視為「iPhone殺手」,但艾斯林格卻從一開始就大搖其頭:「一間滿腦子就只是想賣廣告賺錢的公司,你怎麼能期待他做出好手機?」果不其 然,iPhone開賣七十四天就賣出一百萬支,而同樣的時間,這個「殺手」卻只賣不到十四萬支。

靠著對本質的理解與追求,青蛙設計從一間車 庫,變成一家橫跨三大洲、客戶遍及世界五百大企業的設計顧問公司。這位改寫蘋果與當代工業設計史的教父則卸下執行長身分,改從教職,像傳教士一樣,繼續宣 揚他的設計理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18

Prada、LV都搶著泡入肥滋滋的市場 奢華大國崛起 全球品牌進場撈油水


2011-3-7  TWM
 
 
 

陶冬預言,中國將在二○一四年遇到﹁路易斯拐點﹂,未來全球與中國經濟將全面調整。事實上,從PRADA等精品時尚產業佈局中國的跡象來看,因應調整的腳步已經悄悄展開,誰的步伐快,誰就搶到先機!

撰文‧乾隆來

經 濟學家克拉克(Gregory Clark)在他二○○七年出版的經濟史巨著︽A Farewell to Alms》(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中,認為人類的經濟發展模式「只有一種」,不論是英國、德國、美國、日本、南韓,或是現在的中國,從工業革命至今二 百五十多年以來,各國不斷在重演同樣的經濟發展歷程;亦即將資本大量投注在實體生產以及教育,提升生產效率,同時伴隨著大量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如今中 國的發展,以及未來的走向,仍將依循同樣的路徑。

如果克拉克的理論無誤,那麼,不論中國的經濟是否存在泡沫,或者泡沫是否破滅,未來中國大陸的消費市場,仍將是潛力無窮、不斷產生結構性轉變,而且持續成長的一塊樂土。

至少,義大利精品王牌PRADA、法國Louis Vuitton(LVMH集團)、瑞典的宜家家具(IKEA),以及美國的沃爾瑪(Wal-Mart)都是抱持這樣的看法。

其中,PRADA可能是一一年全世界企業搶進中國市場的焦點。農曆年前,PRADA董事會通過授權,積極籌畫在今年七月於香港股票上市,而且,不是在義大利、香港同步掛牌,而是將香港作為公司唯一股票掛牌的市場,消息轟動全球。

香 港獲選成立PRADA海外設計中心PRADA採取極為積極的中國策略,目前,從東北的瀋陽到西南的成都,已經在十座城市開設了精品旗艦店,預計在未來兩 年,將精品店數增加到四十五家。此外,PRADA去年首度在義大利米蘭之外成立設計工作室,新設的兩個設計中心,一個在時尚之都巴黎,另一個則選在香港。 這個決定,讓紐約、東京的設計師們瞠目結舌,而香港媒體則大為驚喜,認為香港在國際金融中心之外,又有機會成為亞洲的時尚設計中心。

今年元 月二十二日,PRADA設計師、家族第三代掌門人謬司.普拉達(Miuccia Prada)親自飛到北京,主持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舉行的春季時裝發表會,PRADA的春裝發表早就在米蘭完成了,這次是特別在北京再針對中國市場的特 性、量身訂做的秀,也是繼拉格斐舉行芬迪(Fendi)長城秀、紫禁城香奈兒秀,以及去年七月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在上海舉行男裝秀之後,中國時尚產業的又一次盛事。

謬司早在一九八○年代就已經到過中國了,經過二十幾年的觀察與體驗,如今她 顯然認為中國時尚市場的發展已經來到了突破點,她對大陸的記者說:「中國都會的人們很時尚,有些你甚至在巴黎、紐約、倫敦也找不到,中國進步的步伐太快 了。」「中國人已經明白了時尚的含意,將會有自己的時尚之路。」在連續三十年的經濟成長,尤其是近年每年一○%的複利式強勁成長,中國的消費市場成為全世 界最亮眼的焦點,特別是在○八年金融海嘯之後,從失業率創新高的美國、到債務居高不下的歐洲、到經濟已經躺平二十年的日本,大家都眼巴巴望著中國,中國人 的消費潛力已成為拯救全世界經濟的希望所寄。

而這兩年,中國人也的確大大展現了「大國崛起」的氣勢。例如,全世界的奢侈品品牌已完全仰賴中 國的增長,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統計,去年光在中國國內銷售的奢侈品金額,就高達一○七億美元(約新台幣三千三百億元),佔全世界奢侈品銷售總額的二三%, 成為僅次於日本,遠遠超越美國、英國、德國的第二大奢侈品市場。估計到二○一四年,中國就可以超越日本,成為勇冠全球的奢華大國。

中國人擠 爆了倫敦的百貨公司當然,這還沒有計算中國人在海外瘋狂採購的金額。今年新年假期,中國人擠爆了倫敦的百貨公司,英國的媒體估計,在新年折扣期間,中國人 在英國總共買了超過十億英鎊的精品,超越俄國人與阿拉伯人,成為英國最大的消費來源;如果以全世界所有觀光客在英國採購的金額來計算,中國人就佔了超過三 成。不只在英國,中國人在歐洲的採購金額同樣名列前茅,佔有二五%以上的市場。

遙遠的歐洲都如此了,鄰近的日本更是感受強烈。中國觀光客在 日本百貨公司以「轟炸」的方式全面掃貨,秋葉原的電器百貨店感受最強烈,大陸團一天的採購量,往往可以抵日本人一整個禮拜的營業額。東京大阪的電器商城現 在都特別以海報強調「普通話OK」、「歡迎使用銀聯卡」,如今,更有財團在成田機場旁興建大型購物商城,就是瞄準大陸觀光客。

大陸觀光客數 量的增長,遠遠超過中國一○%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年增率。去年到歐洲的大陸觀光客逼近四百萬人,年增率將近二五%,到日本的中國觀光客人數在十年前 是每年三十五萬人次,○八年突破一百萬人次,今年則直逼一百五十萬人次;至於更近的南韓,去年已經達到一百二十萬人次,今年的目標也跟日本不相上下。

大陸觀光客不只人數多,而且拚勁十足,根據日本官方顯然保守的統計,大陸觀光客每人平均在日本消費一千二百美元,而美國觀光客平均卻只花五百美元。

說起平均消費金額,包括了旅館、交通等費用的美國政府調查顯示,中國觀光客平均每人在美國花費七千二百美元(約新台幣二十一萬六千元),幾乎是各國平均值四千美元的兩倍。

中 國觀光客人數多、又肯花大錢,使得一向嚴謹的日本老闆,也對陸客喧譁亂丟垃圾等行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日本政府則拚命放寬自由行的限制,現在只要有「信用 卡金卡」,就可以免保證金到日本自由行。今年一月三日,日本外交部宣佈將對中國觀光客開放「多次簽證」,從開放自由行到多次簽證,只有短短的一年半,可見 中國觀光客的威力有多強大。

一向領先台灣的日本,也早就積極爭取大陸的留學生,如今每年有將近十萬名大陸學生到日本求學。根據日本文部省的 官方統計,中國留學生在十年前有三萬一千人,到了○九年已經超過七萬九千人,佔了所有留日學生的六○%。具體來說,不論在哪一所大學,中國留學生人數都是 第一位,其中,著名的早稻田大學去年就收了三千多名中國留學生(和台灣大學一年收的新生人數相仿),有些課程根本可以使用普通話教學。

類似 經驗也正在台灣發生。台北一○一總經理林鴻道在接受某電視台的專訪時也曾透露,在銀聯卡接通使用之後,大陸觀光客的消費金額突然暴增,百萬消費金額天天都 有,也發生過單次消費超過千萬元新台幣的超級買家,至於台北、日月潭、阿里山滿街的大陸觀光客、商務客,台灣人的體驗更不在話下。

消費力全 面開花,遍及各個階層中國大陸成為消費大國已經是必然的趨勢,這不僅止於高層的奢侈品或者海外觀光採購,而是全面開花、遍及各個階層。例如康師傅,去年全 年在大陸銷售額超過七十億美元(新台幣二千一百億元),稅後純益超過七億美元;中國旺旺去年營收將近四十億美元;至於大賣場大潤發,去年的營收更高達人民 幣五百億元。這些貼近大陸各層次消費者的台商,在大陸的營運都已達到世界級企業的水準,不論是什麼東西都賣的大賣場,或是一件人民幣一兩元的零嘴,都可以 累積驚人的銷售金額。

大陸的消費市場當然有隱憂,最近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就讓許多大陸老百姓覺得,公司加薪的速度,永遠趕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

「花 的錢越來越多,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少」,貧富差距的拉大,也讓絕大多數底層民眾的不滿日益升高,迫使北京當局不斷出台各種政策,拉高基層勞工的工資,打壓不 斷躥升的房價,並且殺雞儆猴處分包括鐵道部長劉志軍在內的貪腐官員;人民銀行也不斷調升利率,扭轉銀行存款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的負利率現象,試圖緩解貧富 不均的問題。

不論如何,如果遵循克拉克的經濟理論,那麼中國經濟就算有泡沫,有結構性的問題,仍將遵循台灣、日本、南韓,甚至英國與美國走過的路,在泡沫破滅以及劇烈的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奢侈品消費市場仍將繼續成長,粗耕的消費體系仍將逐步精緻化,整體消費總量也會繼續向上攀升。

像康師傅、旺旺這樣的企業將從賺取市場財,逐漸轉型為賺取管理財,成功的消費品企業則將向美國寶鹼(P&G)、通用食品(General Food)等企業看齊,或者索性像PRADA那樣完全內化為中國市場的一部分。

在 頂層,北京城裡有十萬名淨值超過一百五十萬美元的超級富翁;在中層,全大陸有兩億晉身中產階級的白領新貴;在基層,十三億人口正在共產黨「和諧社會」的政 策下脫貧追富。美國作家Paul French在他的新著︽Fat China》(肥胖中國)裡開門見山地問:「全世界有什麼地方,在過去七年之內,將所得翻了一倍?」一個那麼肥滋滋的市場,不管是誰,都必須進場撈點油 水!

(本文作者曾任金控研究部門負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30

【問對管理】提LV逛地攤——消費者雙重心理淺究

http://www.infzm.com/content/78604
時尚女背著價值9000多LV皮包撿地攤貨,潮流哥手執價值6000元Iphone 4S買打折水果——這不是怪相,是消費者雙重心理的表現。

傳統營銷理念將消費者劃分為高、中、低端群體,認為低收入群體應該購買低價產品,高收入群體應該購買奢侈品。其實傳統營銷理念out了!

現代消費者變得越來越複雜,他們消費時會表現出雙重心理:通過購買高端商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通過購買高性價比商品滿足自己「佔小便宜」心態。

傳統教科書裡的消費公式是價格等於商品的使用價值,而現代消費公式是合理價格等於使用價值加上心理價值。

(問對網/圖)

買奢侈品為了追求心理價值:

心理價值是昂貴的。一個意大利皮包,其使用價值也就幾百塊吧,標價更多反映出的是心理價值。時尚女性虛榮心較強,跨上高檔包心理感受極高,所以願意多花幾千塊獲得極大的心理價值。

買打折品為了趨近使用價值:

反觀高性價比商品,客戶追求的是實用,不願為商品付出任何心理價值,期望價格接近甚至低於使用價值。聰明的商家會利用客戶的這種消費心理,讓他們感覺佔了便宜。

瞭解消費者的雙重性格,對商家意味深遠。一款產品,要麼走高端路線,要麼走低端路線,分別滿足人不同的消費心理,而夾在中間會左右為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312

跟著LV做大牌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092
  產品再奢華昂貴,如果你的門店沒有客人光顧,也沒法成功。想要能夠擁有足夠符合產品定位的消費人群,關鍵是看你把店開在哪裡。近日,Gieves & Hawkes品牌運營總監Raymond Clacher先生與《第一財經週刊》記者沈從樂分享了他在奢侈品品牌管理運營方面的經驗。

CBN=CBNweekly
C=Raymond Clacher


  英國男裝品牌Gieves & Hawkes由分別創立於1785年和1771年的Gieves和Hawkes兩間著名公司合併而成,長期為英國皇室提供服裝服務。威廉王子訂婚時的海軍 藍色套裝和婚禮派對的晚禮服均出自Gieves & Hawkes。Raymond Clacher是Gieves & Hawkes的品牌運營總監,負責管理Gieves & Hawkes的全球品牌運營。


  CBN: Gieves & Hawkes在進入中國市場6年以來,有過哪些針對中國市場的調整?


  C: 中國市場與我們過去其他任何一個市場都非常不同,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裡天氣炎熱,大家的穿著風格更加隨意。所以我們在中國的店裡有針對本地市場設計的POLO衫、短袖襯衫這些在英國傳統裡沒有人穿的款式。現在便裝部分的銷售已經佔到我們在中國銷售額的四成。


  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我們已經在日本市場做得不錯了,當時我們天真地以為中國人的身材跟日本人是一樣的,但後來才發現其實差距非常大。作為服裝零售 商,我們的職責是必須把款式做對了。並且,很多年前有中國客戶告訴我,中國客人不喜歡拿到成衣之後再做修改,他們覺得被修改過的衣服便是被破壞了。所以我 們花了很長時間研究了本地市場的標準款式,希望大家試穿我們的套裝之後,可以很少修改。


  CBN: 您說2006年剛在中國內地開店的時候,您最常做的事就是對著地圖思考要在哪裡開店合適。那麼,你們在門店的選址上會考慮哪些因素?


  C: 對我來說,做零售最重要的就是店址,你甚至不需要知道其他的東西。即使你並不是一個很有名氣的品牌,但是你開在LV旁邊,就有可能賺錢。我前段時間就一直 在瀋陽選店,這座城市現在到處都在開Shopping Mall。我已經考察了五個商場,但是我們並不會在這五個商場都開店。我們必須考察每個商場的質量和整個區域的消費人群,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考察我們的鄰居 是誰,是不是LV,或者其他一些超級品牌。如果這些品牌都進駐這個商場,我就會感興趣。


  有時候我們也會冒險,我現在就會去一些我完全不知道的城市。有些三四線的小城市也在開大商場,不過那裡未必有客戶的。但是當他們跟我說。「我們已經有LV了」,我就會同意去試試看。


  CBN: 進入中國比較早的一些奢侈品品牌,在最開始一般都是先找代理,在近幾年才更傾向於自己做直營。Gieves & Hawkes在近幾年的全球擴張的經驗中,對這兩種經營方式如何評價?


  C: 與代理商合作的模式是能夠在中國迅速地擴大市場。代理商可以幫助品牌在中國迅速開出幾百家店,但是這些代理商並不重視品牌的文化、歷史、內涵和細節,不能 夠把你的整體品牌文化傳遞給消費者。這種模式是不能持久的。現在很多品牌即使花很大價錢也要將店舖收回直營,也證明了這一點。


  我們按照直營體系,在內地很多城市都開了辦公室,這樣倫敦總部的人就能很快知道不同地區各自需求的反饋。比如深圳的顧客沒有瀋陽顧客高大,他們就會提 出不一樣的需求。有了這套體系,我們就能夠在第一時間把各區域消費者的感受傳達給倫敦的總部,達成非常好的共識。如果我們之前把品牌交給了代理商去做,它 們只是負責把你的產品賣出去而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588

日本式通脹:LV最大幅度漲價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300

日元貶值也衝擊到了法國著名奢侈品集團路易威登(LVMH)。在日本,路易威登旗艦品牌平均提價12%,這是自1978年LV進駐日本以來的最大提價幅度。

路易威登發言人Kaori Fuse說,LV品牌從2月15日開始提價。

和其他零售商一樣,路易威登的收入也因日元大跌而減少。日本是全球第二大個人奢侈品市場。2012年,路易威登在日本收入佔其總收入的8%。

Fuse在接受彭博電話採訪時說:「我們是一家進口商,因此日元走軟和原材料價格上升是提價的部分原因。」

由於日本新首相安倍晉三呼籲採取激進的貨幣寬鬆來結束通縮,過去三個月以來,日元兌美元已下跌13%。在安倍的施壓下,日本央行上月設定了2%的通脹目標。

但分析師們說,漲價應該不會嚇跑顧客,因為奢侈品的價格敏感度低。

Bryan Garnier & Co.分析師Cedric Rossi也說,即便是漲價,在日元走軟的情況下,日本奢侈品顧客們也將可能更多選擇國內購物,而不是去海外市場。

Rossi說,未來幾週,日本的其他奢侈品零售商可能也會提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285

LV排隊指數看跌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6/lv.html
這晚如常到時代廣場食通天吃晚飯,但見場面冷冷清清。股神部長明哥報料,話近日有傳聞Louis Vuitton決定不租用九龍倉(00004:HK)旗下原UA戲院的一樓舖面,難怪CSI 300由2013年2月6日的2,775.84點一直插到2013年6月21日的2,317.39點。
A股冇運行,自然H股亦唔好得去邊。三大國企台柱中石化(00386:HK)、中石油(00857:HK)和中海油(00883:HK)均於近日見52週低位。值得留意的是三大石油國企近日成交急增,這三隻重磅股20天平均成交均大幅拋離60天平均成交。以2013年6月21日計,中石化(00386:HK)、中石油(00857:HK)和中海油(00883:HK)成交分別達181,239,801股、210,748,800股、107,264,615股,較90天平均成交分別高2.21倍(共81,817,700股)、2.97倍(71,022,900股)和2.01倍(53,449,000股)。
在這個大成交兼52週低位用認購期權長倉搏反彈卻未必理想,因為三大國企石油股引伸波幅亦貼近多年高位。以2013年6月21日計,中石化(00386:HK)、中石油(00857:HK)和中海油(00883:HK)的引伸波幅分別高見31%、33%和33%。倘若下星期H股反彈,三大國企石油股引伸波幅若回落會影響以認購期權長倉搏反彈的回報。
據聞習總上台後先傳出在京師打的,然後嚴打共匪吃喝嫖吹,難怪LV排隊指數看跌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29

年茶鋪趕時尚 挺進LV貴賓趴

2013-09-02  TCW  
 

 

「就像法國紅酒有五大酒莊,我們也用產區來分類和陳列台灣茶……。」走進這家茶葉行,門市人員正解釋的,是左手邊一整面牆上,如同圖書館書目索引,多達一百二十餘種的茶葉商品,而伴隨茶香的,則是蕭邦鋼琴曲。

這一家傳承一百五十年家族生意,復以「王德傳」茶莊品牌開業的老茶行,目前已在上海、杭州、香港等地,開出十二家門市專櫃,是少數走出台灣市場的茶葉連鎖通路。

去年下半年起,擔任研發總監、也是茶莊第五代傳人的王俊欽,更相繼受邀替寶格麗(Bvlgari)、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等知名精品,在上海、台北兩地舉辦的貴賓活動上,分享品茗與茶道。

雖然王家賣茶超過百年,但茶葉這一行,博大精深以千年計,自唐朝陸羽《茶經》,迄今便已逾一千二百年。況且,資深茶客多自有買茶門路,喝茶認茶農,不須看品牌。因此,對打品牌戰的王德傳來說,最大挑戰,不在如何搶傳統客源,而是如何開發不進傳統茶行買茶、不常喝茶的年輕族群。

選茶:迎合年輕口味捨棄烏龍改以紅茶當主打

「喝茶,最終喝的是人生滋味,但對年輕人來說,一來人生歷練尚淺;二來,泡茶這件事讓他們聯想到的,卻是屬於阿公阿嬤的老派專利,」王德傳行銷經理郭芝君表示,這是將茶葉品牌化,推廣給年輕消費者,最困難的起步。

基於此,教「八○後」這群主力顧客學喝茶,便成為王德傳品牌思考的出發點。包括,在市調公司建議下,以滇紅系列為開店主打品項;棉布包裝的袋茶,則呈現手工手感;不只大力推廣冷泡茶,更跳脫傳統茶行的喝茶規矩,教顧客用鐵鍋煮奶茶、玩紅茶調酒。

在門市店頭,則讓索引茶葉品項一目瞭然,找茶就像在誠品書店找書;播放的是古典音樂,而非得是絲竹雅樂,為的都是讓客人,能無障礙的進入古老的茶葉世界。

自認是茶癡的王俊欽說,一開始,他也不能接受,「一流茶行不就應該要賣上等的烏龍茶嗎?」但焦點團體訪談結果,卻發現消費者最期待的,是口感回甘的紅茶。

說茶:像說紅酒一樣拉近距離,打破LKK印象

喜歡喝茶,只是領客人入門的第一個台階。提升客人品茗能力,品牌才具磁吸效力。

去年和王德傳同步到香港誠品書店設櫃的品家家品副總經理謝肇琦觀察,王俊欽和傳統茶行老闆最不一樣的,是用科學化、系統化邏輯,溝通抽象且感性的品茗。用品紅酒方式介紹台灣茶,拉近客人與茶的距離,也打破老人茶刻板印象。

王俊欽認為,如同紅酒不只分產區,更在乎來自特定酒莊的釀酒師傅,不同茶葉各具風味,如同包種之於文山,除了是來自獨特海拔條件與地理環境,更有不同茶園堅持的製茶工藝。加上不同發酵度帶出的獨有香氣,每一杯茶當然都能像紅酒一樣,由深到淺喝出層次。

因此,若形容白毫烏龍茶湯,「發酵度六十至六十五度,香氣比發酵度四十到四十五的鐵觀音更濃,」「中度烘焙火候,回甘持續力佳,也就是喝完茶繼續冒口水的時間,會比輕度烘焙的金萱更久。」他描述。

賣茶:選八〇後當主力半年特訓,學看天、認節氣

但好茶不會自己說話,得靠人的嘴。

王俊欽從五歲就跟在祖父身旁習茶、大學暑假往鹿谷茶園跑,學習製茶,對他來說,說茶和喝茶一樣容易。但品牌經營是來自每一次與客人的接觸與互動,得靠兩岸三地近五十人的「八○後世代」門市團隊,人人皆能流利講茶。

負責教育訓練的王德傳營運訓練副理鄭素芬表示,光學習茶葉基本知識和熟練泡茶技巧,新進門市人員就需花上半年時間,進行訓練並通過內部認證。

但茶和咖啡、酒銷售一樣,門市人員最怕被上門的客人考倒,店員也須具備達人級的水準。

有鑑於此,王德傳的門市行銷活動行事曆,是依農民曆上的二十四個節氣,要讓年輕店員熟悉,不同茶葉上市與時令的關聯,才能向客人解釋,何以「春水、夏苦、秋香、冬韻」,不同季節茶湯滋味各有不同。

落實在店務運作,則是每天開店營業前,各店店長召集全員「看天奉茶」,依據時令和天氣,選出最適合這一天,在該門市奉茶的茶葉品項。「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團隊,是這個品牌最珍貴的資產,」同行雲山茶葉總經理吳芳洲認為。

「做茶會餓死,去做別的行業吧!」王俊欽說,小學六年級那年,父親結束茶葉生意,也因為這句話,主修水利工程,畢業後去蓋房子,直到三十六歲,他在茶葉世家的基因召喚下,才下定決心復興家業。「同仁說要替我過生日,我都說,等有朝一日在巴黎香榭大道開店,讓台灣茶走出去,才值得慶祝。」他發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87

日本餐飲界LV 平價反攻回台

2014-01-06  TWM
 
 

 

坐在東京都繁華港區的愛宕綠丘森大廈最高樓層,東京鐵塔、富士山、銀座夜景等盡收眼底。這裡是有「日本餐飲界LV」之稱的Y's table公司,旗下的XEX餐廳。

除了食物,這裡更講究服務、用餐氣氛、環境裝潢,甚至提供直升機接送,成為名流富豪常造訪之地。包括美國前任總統柯林頓、電影明星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歌手濱崎步,皆曾是座上賓。

現在,Y's table即將進軍台灣市場,二○一四年一月就會開第一家店。然而這次要開的不是該集團中的頂級品牌,而是旗下走平價路線的義大利餐廳,進駐微風廣場地下一樓。

曾任欣葉餐飲集團執行長、現為寒舍餐旅集團副總經理施劭偉表示,如果他要進軍美國市場,一定會選集團內最高檔的品牌,並且把單價拉高,打開品牌知名度後,其他價位品牌要向下延伸也相對容易。

Y's table卻反其道而行。他們究竟在想什麼?

從披薩到燒肉都賣多元開店,營業額四年增倍

「經營餐廳要有彈性、要多樣化才是business(事業)的道理。」接受本刊專訪的Y's table創辦人暨社長金山精三郎,點出他的經營之道。

今年六十八歲的金山精三郎,早年以經營高級餐廳起家,他創立的XEX餐廳,走頂級路線,從食材到裝潢都十分講究,並提供客製化的桌邊服務;專門開設於東京六本木、代官山等高級地段,單一家餐廳最高年營收可達十三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三億七千萬元)。

一次機緣下,金山認識了義、日混血的主廚莎瓦多利.科莫(Salvatore Cuomo),於是請他來負責義式料理,後來將其獨立出來,以其名成立義大利餐廳,並陸續開發出義大利披薩、bar、燒肉、鐵板燒等多元形式。

靠著如變形蟲般發展多樣化餐飲事業,Y's table營業額從二○○六年的七十四億日圓,一路成長至二○一○年的高峰一百五十億日圓,四年成長一倍。

但是,Y's table在開拓海外市場時卻踢到鐵板。二○○五年,該公司進軍台灣,選在全台位置和租金都是最高的台北一○一大樓,一口氣租下八十五和八十六樓兩層樓各半,預計開設其最擅長的高級餐廳。結果,因大樓管制烹飪方法等問題,過了半年仍無法順利協調,最後決定撤出,損失約一億日圓。

到大陸展店曾踢鐵板不熟市場,獲利不如預期

金山精三郎於是決定轉戰上海,進駐當時為全中國第一高樓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同樣引進其最擅長的高級餐廳。但之後才發現,主要客層中,只有二○%是大陸當地人,其他多為台灣、日本、西方人,導致業績不穩定,獲利不如預期。

科莫表示,中國當地目前喜歡的奢華感,和日本企業認知不同,而他們擅長提供的細緻服務品質,也不是當地人最重視的。

此外,Y's table進軍上海採全部獨資方式,因此「凡事都自己來」。為了維持菜色穩定,從日本派駐十幾位大廚到上海工作,成本大增。而不夠了解當地市場,是造成Y's table如今經營上海市場進退維谷的主因,「這是我們犯過最大的錯誤。」

跟台灣在地業者結盟經營和技術控管都顧得到

所以,此次Y's table重新進軍台灣,選擇與本地業者結盟,和微風以合資方式成立新公司,由Y's table占七成股份,負責主導餐廳整體與菜色規畫、提供經營know-how等;而持股三成的微風則負責選點、招募人員、宣傳等,發揮通路優勢及行銷專長,雙方資源剛好互補。

微風集團副總裁岡一郎說,過去也曾引進日本餐飲品牌,如湯布院烏龍麵或丸壽司等,但因為對方都是日本小公司,後來無力擴充而撤出,變成微風百分百持股後,少了日方技術支援,「畢竟我們是百貨通路商,開餐廳做菜,還是需要專業的人去做。」

所以,這一次他選擇和大公司合作,二○一四、一五年還會有新店開幕的微風,也正須引進更多特色餐飲品牌,「我們希望找的是,在國外很強、國內沒有的餐廳品牌!」

Y's table執行董事船曳睦雄指出,過去公司經營海外市場有兩種策略,在上海採取獨資方式,雖可掌握全部決定權,但缺點是無法了解當地現況。而在韓國採授權加盟,品牌與技術輸出後,收取總營業額三%到五%費用做為品牌權利金,「就算做得很好,我們也只能賺一點點,」綜合以往經驗,他認為和當地業者合資,「兩種好處都可以得到」。岡一郎表示,雙方都有投注資金,所以都會用心經營。

即使如此,先前經驗還是讓Y's table對海外投資更加謹慎,所以這次來台,從平價品牌開始。科莫強調,「開一家高檔餐廳,從訓練人員開始,至少要三年,但是開平價的店只要三個月。」不但資金、風險小,也先為未來的高檔餐廳鋪路,培訓人才。他解釋,頂級服務必須非常細緻,無法速成,而餐飲服務業人才需要在地化,不可能都從日本當地輸出。

然而,Y's table並未放棄中國市場,在金山的藍圖裡,把台灣當成練兵重地,「台灣人對日本的接受度高,溝通方便;而且,只有台灣人懂得大陸人在想什麼,」金山說,希望和微風一起做好台灣市場,未來可能一起拓展海外。這不只是Y's table拓展海外市場、再度進軍台灣的故事,也能讓台灣業者從中找到自己的機會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49

LV睇中福記鮑魚

2014-05-07  NM
 
 

 

LV用八億港紙入股人龍店翡翠拉麵小籠包,好多人都覺得好奇怪。骻 未夠!原來,LV今年三月亦有接洽富豪飯堂福臨門,表示有興趣投資入股。據知LV就係睇中福臨門今年又攞「2014亞洲五十最佳餐廳」,更由四十八位升呢至十九位,希望藉住福臨門同翡翠拉麵個品牌走入亞洲餐飲市場。呢單刁,神女有心,襄王有夢,現階段LV就希望福臨門可以先開多幾間分店,早前已傳出福臨門今年年中會喺澳門賭場開設分店,兩者可謂合作在望。

好多中環人都發揮創意,諗緊雙方有乜協同效應,喺LV包包上印上小籠包?食飽魚送包包?仲可以整番鮑魚小籠 包。骻 LVMH原本就係法國葡萄酒及奢侈品製造商,當中LV(Louis Vuitton)係皮革製造商,而MH(Moët Hennessy)係酒品生產商,兩者喺八七年合併,不過多年嚟LV包包嘅人氣都勁過酒。其實LV去年已經擊敗Prada,收購意大利咖啡店老字號Cova,打算喺餐飲界大展拳腳,到時齊齊賣LV旗下名酒,對LV生意當然有利;而福臨門同翡翠拉麵,又可以利用LV嘅國際網絡,將品牌帶到全世界。

職場秘笈不要亂轉工

港大建築系畢業,由一個小小的項目經理,扶搖直上,升任至富豪國際(78)、百利保(617)及世紀城市(355)的董事。他每期分享不同的職場經驗及秘笈;要上位,無往不利。上一次我寫了一些香港年輕人的拚搏例子,希望各年輕人得到啟示!公司投資於你身上,就要有回報,因此你是要幫公司賺錢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提出或製造問題!年輕人不要動不動轉工,因為每轉一次新工,你就要從零開始,重新和新團隊建立關係,爭取新上司的信任,你在舊公司所做的一切,都等於白費。在新公司,你每做一次決策,都要清楚瞭解你的提議或決策是並沒有違反公司的思維或生意原則,磨合時期,戰戰兢兢,做事只會事倍功半,相反,在舊公司,你已熟習所有一切,做事得心應手,所以年輕人若因為少少加薪及不滿公司的點點滴滴而跳槽,實非明智。很多時打工仔因老闆太嚴厲而轉工,須知道老闆就等於你學功夫的師傅,他對你愈嚴厲,你的功夫就愈好,不然的話,日子久了,你就淪為一個二三流的角色,高不成,低不就。所以對你有嚴格要求的上司,才能幫助你真正成長!有些朋友看完我寫的文章,善意批評說我有部分言論偏幫公司,但平心而論,我只是以我過去多年打工經驗,寫出自己認為要真正上位的方法與途徑,希望年輕人不要行白路或以為有捷徑。因職場在99%情況下都是多勞多得,不勞而獲的幾乎絕無僅有!我最近看了兩則小故事,想和大家分享及思考。(一)一年輕人去見工,老闆問「你有什麼優點?」年輕人:「我是一個思想積極、自信及樂觀的人。」老闆:「可否舉例?」年輕人:「請問若我明天返工,公司準備好未?」真人真事,而年輕人亦真的被聘用。(二)老闆叫下屬向佛學大師賣梳,第一個伙記心想:「大師都冇頭髮,上司分明為難我,我做下去有何意思?」於是憤而辭職。第二個伙記向大師說:「你買十把梳,擺在佛寺,善心人因在戶外參拜神廟後,可能頭髮被大風吹亂,那些梳可以幫善眾整理儀容。」大師聽後,幫他買了十把梳。隔了一段日子,他又向大師說:「大師,你佛學高深,你可以將你買的梳開光及簽上大師的名字。」大師說:「為何?」那伙記說:「這些梳因有佛力罩身,買回家後,可保家宅安寧,小孩快高長大,成人事業順景,老人身體健康。」大師聽後,說:「幾錢?」伙記說:「我只賣十元一把,但梳被大師開光及簽名後,價錢則可大大提高,而大師賣給善眾也不用定價,由善眾自己決定給多少。」大師聽後,幫那伙記買了一千把梳。

錢果豐花名「傻仔錢」

高鐵嚴重超支兼延期交貨,本週一港鐵(66)主席錢果豐喺立法會回應指今次是溝通問題,令港鐵員工努力得不到認同,十分「過意唔去」。他的一番言論,認真令市民眼火爆。骻 連他的書友仔也忍唔住重提佢花名,質疑佢嘅能力。錢果豐當年喺赤柱聖士提反書院讀書兼寄宿,花名叫「傻仔錢」。話說當年的富二代難教的話,父母就會送到該校寄宿,學習一下紀律,他於七八年喺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讀完博士,返香港到有「糧油大王」之稱嘅外父黃大樁旗下的南順集團打理生意,可惜錢果豐唔太識做管理,南順系公司先後喺九六年出現虧損,九七年他亦「被辭職」。不過「傻人有傻福」,他九八年被羅致入港鐵做非執董,○三年取代蘇澤光做埋主席,一做就做咗十一年。錢果豐有份做非執董嘅華潤電力(836)近來又捲入打貪風暴之中;最近高鐵事件搞到「一鑊粥」。呢啲係咪叫路遙知馬力呢?

萬洲上市「撻Q」三宗罪

全中國最大嘅豬肉商萬洲(288),本來上星期掛牌,但到最後一刻竟然宣佈擱置上市大計。究竟衰乜?第一宗罪,自大。萬洲管理層大想頭,用勁高估值上市,集資四百億,嚇窒班基金經理,但你睇嚇個市?最後割至百五億都上唔到市。第二宗罪,自私。想抽水還債,但又慷慨派息俾股東,一二年就派咗七億,令好多投資者睇唔過眼。高盛子公司、新加坡淡馬錫,溫家寶兒子溫雲松創立嘅新天域資本同埋鼎暉投資等拋售合共七億幾舊股,擺明攞錢,綁半年做嚇樣都唔肯。雖然最終「縮沙」,但市場都唔受落。第三宗罪,自欺欺人。萬洲搵咗二十九間iBank幫手搞上市,陣容龐大,睇落好勁。但其實太多行家爭飯食,要將佣金分成廿九份,根本冇肉食,賓架不約而同放軟手腳。有傳萬洲決定等到下半年出嘅一四年業績,做靚盤數再上市。不過,班高層最緊要睇嚇個市,唔好再著「皇帝的新衣」。

金牙大狀講嘢鬍鬚曾指住和尚罵禿驢

鬍鬚曾撈過界,學人講政改;話初時見到班人撐到行曬,仲以為此乃「討價還價的談判伎倆」,到尾大家都會「作出合理的妥協」。睇清楚,至發覺極端嘅立場唔係「用來討價還價,而是已下定決心寸步不讓,甚至有了拉倒的準備」。鬍鬚曾嘅矛頭似係指向泛民,但睇真啲又唔似噃。班友連三軌方案是否缺一不可都冇共識,此又何來寸步不讓嘅立場可言?咁乜誰至係真正誓不妥協?登登登櫈,咪係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囉。佢話到明「一個立場」同「三個符合」——要根據《基本法》循序漸進地發展民主、普選行政長官制度要符合香港的實際情況、符合《基本法》的規定、符合愛國愛港標準——係「法律底線、政治底線」。既為底線,即係冇得傾啦,請問咁又似唔似「有了拉倒的準備」呢?莫非鬍鬚曾係指住班泛民鬧老細?會唔會咁高吖?

中環人語迷你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543

《MONOCLE》創辦人布魯雷 讓LV、三星搶著向他要點子 全球最酷男人:放肆的創意 來自放膽探索!

2014-06-23  TWM
 
 

 

他看似難以親近,對於探索世界,卻有著超乎常人的熱情;他總是一襲素衫、戴粗框眼鏡,鑑賞生活的品味,卻令無數人瘋狂追隨;泰勒.布魯雷,《MONOCLE》、《Wallpaper*》的創辦人,一向特立獨行,引領時尚。

當創意與美感,成為台灣人對生活的共同嚮往,你不能不聽聽,他是如何體驗人生。

撰文.鄭閔聲

他選在日本東京六本木的五星級飯店酒吧接受採訪,店內必然在光影設計下過工夫,陽光穿過落地窗後,會莫名其妙產生無數折射。當他信步走來,身上像是閃著光,只能依稀看出一襲藍色裝扮,還有鼻樑上那副設計簡潔的粗框眼鏡。

不由得這麼揣想,刻意選在這裡約見,該不是想要來個炫目的登場吧!我的心機太重嗎?沒辦法,眼前走來的這個傢伙,可說是當今世上最會包裝行銷的一號人物。

你可能沒聽過泰勒.布魯雷(Tyler Brulé)這個名字,也不熟悉他擔任總編輯的《MONOCLE》雜誌,但他絕對有資格被稱為「全世界最酷的男人」。《紐約時報》曾將他譽為「時代先驅」,盛讚他擁有引領潮流的魔力。

他搞行銷,客戶從頂級奢侈品LV(路易威登)到3C消費品牌三星,從台灣的桃園機場到曼谷,都搶著向他要點子。英國《衛報》曾經專訪布魯雷,報導的標題就是「賣出世界的男人」。

他辦雜誌,《MONOCLE》一年不過出刊十期,但姿態與影響力都高得嚇人。每年進行的「生活品質調查」,更讓國際都會斤斤計較排名,並視為評定「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五月間,中國社科院將珠海評為中國最適人居的城市,香港屈居第二,港媒立刻反擊,搬出的舉證就是「《MONOCLE》可是把香港排在中國第一啊!」忽然覺得他像賈伯斯,當然,兩人的公司市值相差太多,不過作風實在有些類似,他們都不關心市場要什麼、不在意客戶想什麼、不跟隨趨勢走。在布魯雷的世界裡,他說的、做的,就是市場要的;他走的方向,才是趨勢。

「我的創意,絕對和我的記者性格有關。」點了一杯氣泡礦泉水,布魯雷開始說故事,一段奔放不羈的創意人生。

阿富汗戰地遇襲中槍 走過鬼門關「小時候想過很多很多的『我的志願』,飛行員、建築師……等等,十四歲那年,我看見電視新聞記者能隨時到世界各地採訪,每天看見不同的故事,我覺得這種工作太吸引人了!」從此,記者就成了布魯雷的志業,「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在做類似的事。」布魯雷的父親是加拿大著名美式足球員,擔任跑鋒位置,大學時代曾誇張地在一場比賽完成八次達陣,也在六○年代末期成為明星職業球員;或許是遺傳了狂野不羈的運動員基因,又或許是優渥的家境,讓布魯雷從小就遊遍世界,特立獨行、不受拘束,成了他最鮮明的性格特色,回頭來看,這也是他創意奔放的基底。

一九八九年,大學還沒畢業,他就從加拿大移居英國倫敦,考進英國BBC廣播公司接受記者訓練,兩年內當上福斯新聞倫敦分部主管。不滿在福斯一成不變的生活,他決定轉換跑道,先後任職於《衛報》、《浮華世界》等媒體。九四年,年僅二十六歲的他,更毅然辭去穩定工作,轉為自由作家,接受德國《焦點》雜誌委任,前往內戰正值高峰的阿富汗,報導無國界醫師組織活動。

抵達當地不久,布魯雷乘坐的吉普車遭游擊隊襲擊,他的肩膀及胸口中了三槍,其中一顆子彈差點貫穿心臟。儘管幸運撿回一命,他卻因神經受損,左手喪失部分功能。

談及這場幾乎斷送性命的意外,布魯雷說,「你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地感受生命,因為人生只有一回;但我比較幸運……,我有兩次機會。」的確,這場意外雖使布魯雷的戰地記者生涯夭折,卻也讓他從此走上了更精采的「第二段人生」。

依然特立獨行、依然不受拘束,但與「第一段人生」不同,這一次,布魯雷不再腦充血似地率性而為,終於能靜下來的他,決定把天馬行空的生命力,放逐在一塊看似受限卻又無邊無際的疆域──紙本雜誌。

當時,臥病在床百無聊賴的他有機會大量閱讀。由於從小就對建築興趣濃厚,他幾乎看遍時尚與室內設計雜誌;但這些雜誌卻讓他覺得俗不可耐。他試著抽離思考,什麼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朋友、很棒的房子、旅遊各地探索世界……?也許該有一本雜誌能夠一次實現這些願望?」把雜誌編成品味聖經 破網路魔咒康復以後,布魯雷在九六年利用小額貸款,創辦了《Wallpaper*》。這是一本前所未見的雜誌,透過別出心裁的創意設計並介紹居家裝置,在出版界掀起一股旋風,甚至形成一種代表九○年代物質生活品味的文化語言。雜誌的成功,更讓布魯雷在○一年以三十三歲之齡,獲頒英國雜誌編輯協會「終身成就獎」,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者。

短短一年,這本急速躥起的雜誌,被媒體巨擘時代華納看中,以一六三萬美元價碼取得經營權,並留下布魯雷擔任編輯總監。

原以為在華納資金挹注下,《Wallpaper*》更能後顧無憂地向外拓展,誰知個性不受拘束的布魯雷與股東會不斷發生摩擦,雙方最終走上拆夥一途。布魯雷在○四年決定離開一手創辦的《Wallpaper*》,並簽下三十個月內不得經營媒體的競業條款。

特立獨行,可以用來形容布魯雷事業上的大膽前衛,事實上,也可以套用在他的私人生活。從不隱瞞同志傾向的他,在一九九九年接受美國CBS電視專訪時公開表示,因為父親無法接受他的性傾向,兩人已漸行漸遠。但,這就是他,忠於自己。

被迫離開熱愛的媒體,布魯雷只好專心經營另一家他創辦的行銷公司Winkreative。憑著《Wallpaper*》闖出的名號,Winkreative獲得黑莓機、愛馬仕、BMW等品牌的信任;替破產的瑞士航空重建形象,更證明他的品味及敏銳的市場眼光。

只是,布魯雷始終無法忘情媒體,○六年競業條款期滿後,他躊躇滿志地準備重返這片他自小夢想的戰場,這一次,他的野心更大,想要創辦一本既能報導國際趨勢,又能增進生活品味,也就是結合《經濟學人》與《Wallpaper*》的雜誌──《MONOCLE》。

布魯雷帶著這個構想,四處尋求創投基金支持,然而時代變了,在紙本媒體市場逐漸被網路與新媒體瓜分之際,所有人給他的答案都是:這個構想很不錯,如果能在網路上運作、增加網站流量,那就太棒了。

獨鍾傳統媒體的布魯雷,絲毫不在意這些「忠告」,最後自己找上西班牙、澳洲、瑞士、日本等地的投資人,共同創辦每年出刊十次的《MONOCLE》。自○七年二月創刊以來,雜誌發行量以每年三○%的速率成長,一三年每期發行已逾十五萬本,穩定的銷售量與良好的口碑,讓當初質疑「沒有網路就沒有希望」的人們啞口無言。

「我一點也不在意所謂的社群媒體,如果你把一些爛文字放在一堆廢紙上,人們為什麼會想買?但如果你傳遞的是一些能增進紙本品質的文字,讀者不想蒐集,才會令人驚訝。」「雖然新聞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但人們需要閱讀的本質,並沒有改變。」不計成本地追求完美,是賈伯斯與蘋果成功的關鍵之一,《MONOCLE》亦是如此。布魯雷曾不只一次強調:「追求品質的熱情,是造就我一切的源頭。」這樣的熱情,正是打造這本品味聖經的關鍵密碼。

一年飛行全球兩百天 分享新視角與布魯雷熟識的台灣肯夢創辦人朱平指出,布魯雷是一位喜歡親自與讀者接觸的新聞工作者,因此,從歐陸的德國慕尼黑到中東的黎巴嫩貝魯特、從東南亞的泰國曼谷到南美洲的巴西里約,只要是值得報導的城市或生活環境,他一定親臨體驗。

不僅如此,《MONOCLE》更重視以在地觀點進行城市調查報導。儘管在全球超過三十個城市聘用特派員,布魯雷與同事仍經常前往陌生的城市,找尋合適的自由作家,完成深度報導,「率先抵達,或是為世界做些別人不做的,是我們專注的兩件事。」「《MONOCLE》報導這世界上發生的所有重要事件,我們對待台灣與新加坡,就像我們對待歐洲國家一樣,只要是有趣的故事,就是我們報導的對象。」在布魯雷眼中,《MONOCLE》的存在,就是要讓讀者透過一本雜誌,看遍世上所有精采的景緻。

而布魯雷的確是百分百遵循自己口中的「體驗法則」,由於來自全球各地的主持、演說、諮詢邀約不斷,讓他每年有至少兩百天必須在全球五大洲飛行,但他顯然仍嫌不夠,「我還沒到過泰國的清邁,如果有時間我想看看墨西哥城的人怎麼生活……。」「假如退休了,我不會固定在同一個地方養老,可能在紐西蘭住三個月,然後飛到東京停留三個月,再到義大利看看。」聽著布魯雷流暢地拋出未來計畫走訪的地點,我猜想他的體內,必定流著遊牧民族的血液。

「如果有機會,就要盡一切可能往外探索,我很幸運獲得了很多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我有勇氣主動踏出去。」「踏出去、看過、感覺過,才能知道事情的所有可能,讓你對世界的想像更放肆,同時,也能讓你逐漸建立自己的一套標準。」布魯雷看著天花板,像是想找出最簡單的詮釋方式。「創意」這回事,大概就是既能放肆地想,又不至於毫無標準地天馬行空,而他的祕訣,就是永不停止地探索。

泰勒.布魯雷(Tyler Brulé)出生:1968年,生於加拿大現職:《MONOCLE》創辦人兼總編輯、Winkreative創辦人兼執行長經歷:《Wallpaper*》創辦人、美國《廣告時代》雜誌提評為年度編輯者(2011年)、英國雜誌編輯協會終身成就獎最年輕得主(2001年)學歷:加拿大懷雅遜大學新聞系肄業城市行銷夠力,全球市長爭相取經 《MONOCLE》每年進行的「生活品質調查」及「軟實力排行榜」,儼然成為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指標,讓不少大都會趨之若鶩。

例如,倫敦曾因在生活品質調查中的表現不佳,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特地舉辦論壇,邀請布魯雷擔任主講嘉賓,談論都市規畫。泰國政府為主辦「世界經濟論壇亞洲區會議」,委託布魯雷經營的Winkreative,製作一系列廣告與文宣,塑造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嶄新形象。

台灣有意藉觀光拓展國際能見度時,第一個想到的也是布魯雷,2011年「The Heart of Asia」的意象設計,就是出自Winkreative之手。2013年3月,《MONOCLE》以「港都夢」為題,報導高雄市如何從重工業核心,轉型為環境永續、適宜居住的海港城市,也引起國內媒體關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