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銅價異常上漲 疑中國收儲及套利交易複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081

銅是工業中重要的基礎原料之一,所以可以被看做是全球經濟的晴雨表。但是一些交易員認為,這只表如今走的並不那麽準。從近日銅價走勢來看,上周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交貨的銅價漲至7個月新高至7460美元/噸。這是否意味著全球經濟就向好了呢?特別是在僅中國一個大戶就消耗了40%全球銅供給的情況下。因去年銅礦企業的產出量驚人,此前多數金屬分析師都看空銅價。但是最近幾個月精煉銅的供給變動極為緊張,LME的銅庫存達到了12個月新低,這直接推升了這種紅色金屬的價格。事實上多數精煉銅都乘上了駛向中國的貨輪,即便如此,中國巨大的需求量依然未能被滿足。在上海,如今企業購買現貨銅的價格要較交易所價格溢價200美元/噸,而去年這個溢價曾只有50美元/噸。英國金融時報稱這些銅有很多並未用於實際生產,而是中國政府出於戰略考量進行的收儲,還有相當一部分被用於“銅融資套利”。“最近數月來銅精礦市場疲軟但是銅現貨市場緊俏,這兩者之間的背離讓我困惑許久,”一位商品交易員表示,“答案也許就在中國身上。本來富余的銅現貨被中國方面因為某些‘特殊購買’全部消耗殆盡。這些銅並沒有都進入工廠,而是很多成了利率套利的抵押物。離岸的銅持有者把銅出售給國內進口商,進口商在進口以後,馬上在國內市場出售這些銅,換取即期的人民幣現金,同時承擔了一筆來自國內銀行以外幣借貸利率計息的3-6個月期外匯貸款。這就完成了一次用廉價的外匯融資投資高收益的人民幣資產的套利模式。尤其是當中國官方開始縮緊市場流動性,短期利率上升的時候,這種套利交易存在巨大的盈利空間。所以,即使是LME的倉庫已經被搬空了,也不能說這是工業需求所導致的,市場參與者應該謹慎解讀最近這些看似利好的“信號”,因為這些交易更多是受到中國流動性緊缺驅動的,而不是主要受到中國需求或再庫存化的驅動。由此可見,銅價已經不能準確的反應出經濟情況了。麥格理銀行此前預測全球精煉銅消費將在今年增長4.5%,2013年時增速是3.6%。行業內部人士普遍認看好未來市場。力拓礦業集團近日表示受新興市場強勁需求帶動,全球每14個月都將新增相當與一個埃斯康迪達銅礦(世界最大銅礦)的產量。即便如此,銅價的繼續上漲空間仍然有限, 因為全球新增開采量更加巨大。南非標準銀行預計在未來三年內銅市場將面臨產量過剩的狀況,稱當前的銅精礦庫存都精煉成銅後,市場需求將會被填補,預期年內銅價就將下跌。金屬咨詢機構CRU也預期今年前半年銅價將維持在7000美元/噸以上,但下半年會下跌。路透對27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2014年銅平均價格為7073美元,年內生產過剩量將達到33萬噸。不過以上預測是建立在沒有突發狀況的前提下。目前投資者正密切關註印尼局勢,因此前印尼國會已通過自今年1月12日起禁止金屬礦石出口的法案,如果最終得到總統批準並嚴格實施的話,將在國際上減少30萬噸銅精礦供給,也將最終抹消精煉銅的過剩產量。(左圖為3個月交貨的銅價,右圖為銅產量及消費量對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584

樓市複燃:北京12月新房網簽量大漲62% 創5年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707

去年四季度放松信貸的新政明顯刺激房產市場需求,去年12月北京新建住宅網簽量創五年新高,成交價環比同比均上漲。一線城市的樓市走勢往往被看成全國樓市的風向標,作為一線城市代表的北京年末樓市量價齊漲,印證了房地產市場加速回暖的趨勢。

北京市住建委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北京市住宅新房網簽量為19893套,環比大漲62.1%,同比大漲72.92%,這一數據為2009年12月創下的20516套第二高值,並超出了2013年3月19398套的前期高點。地產服務商偉業我愛我家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2.5703萬元,環比上漲7%,同比上漲1.1%。

《北京日報》援引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評論稱:

“從去年9月30日房貸新政發布以來,北京樓市受到了普宅標準調整、公積金新政、11月22日央行降息等實際利好的影響,吸引了不少此前觀望的需求入市,促成了樓市四季度成交量的顯著反彈。”

與2012年和2013年相比,2014年北京樓市成交水平走低。特別是在前三季度,除8月商品住宅成交量突破萬套外,其余月份成交量都在8000套以下。四季度,商品住宅成交量明顯開始上升,連漲3月,從10月的9550套增長到12月的1.9317萬套。與新房一致,北京的二手房成交走勢也在“9·30”新政後才築底回升。

以下2014年北京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情況圖表來自《新京報》,其中紅線代表新房成交量,藍線代表二手房成交量。

房地產,房價,北京,樓市,房產市場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9·30”信貸政策松綁,對首套房認定標準放松,加上此後的降息,利好政策疊加,刺激了市場需求的釋放,帶來成交量的攀升。

但上述12月的網簽數據中包括了7852套各類保障房和近1900套自住房,剔除此兩類住房,實際成交的純商品住宅約為1萬套。這一水平事實上和2013年9月1.0484萬套的水平基本持平,不及去年3月和1月均超過1.3萬套的水平。

胡景暉認為,不能單純將12月成交數據翹尾理解為,純商品房市場大幅反彈升溫。他預計,2015年,市場成交中保障房、自住房占比維持較高水平的情況還將持續。本月臨近春節,受到假期、天氣因素的影響,北京市住宅新房市場的成交量將出現一定幅度的回落。不過,包括保障、自住房在內整體應將仍能維持在萬套左右水平,價格將受自住房成交的影響整體趨穩。

上月中國樓市已傳出年末銷售強勢崛起的好消息。申銀萬國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12月25日,12月當月中國全國一手房累計成交24.8277萬套,同比增長27%,環比增長16%。如德意誌銀行整理的下圖所示,自2014年9月以來,中國40個主要城市每周房屋銷售量快速回升,12月25日當周銷量超過了2013年3月的高點。

房地產,房價,北京,樓市,房產市場

華爾街見聞上月文章援引安信證券宏觀研究首席分析師高善文的預測稱,今年二季度前後房產市場下跌將告一段落。高善文在報告中指出,現在絕對的成交面積已經超過2013年的高點,這一加速看來還在繼續。由房地產下降所帶動的經濟的下降過程還未結束,但它正接近尾聲,在今年二季度以後,這一下降的力量一定會耗竭,甚至還會略早一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09

解讀12月金融數據:影子銀行為何“死灰複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85

12月的金融數據頗讓人意外,新增人民幣貸款和M2增速令人失望,但社會融資規模卻意外大幅膨脹。這意味著,在央行降息後,影子銀行扭轉了數月來萎縮的態勢,重新“死灰複燃”。

究竟是什麽因素擾亂了當月的融資數據?這種情況是曇花一現還是長期趨勢?未來的貨幣政策會怎麽變化?

新增貸款令人失望

央行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中國新增人民幣貸款為6973億元,低於11月8527億元的規模,也不到8800億元的市場預期。

但是這一數字依然是2009年以來的同期最高值,去年全年9.78萬億元的新增貸款規模也創下年度新高。

《華爾街日報》引述澳新銀行的經濟學家劉利剛觀點稱,去年12月份新增貸款減少表明,雖然監管機構在鼓勵銀行業增加放貸,但經濟增長放緩仍令中國銀行業對不良貸款感到擔憂。

在新增貸款中,企業中長期貸款明顯上升,非金融性公司新增中長期貸款5289億,創下歷史新高,而票據融資大幅萎縮1400多億元。

多家機構認為,這種變化背後是企業票據融資轉移到了中長期貸款,反應出銀行在為表內中長期貸款騰挪額度

“考慮到12月份整體經濟並未有明顯複蘇,表內中長期貸款的放量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在1月債務認定前大規模擴量引起的。”國信證券在點評中寫到。

此外,12月居民戶中長期貸款增長近1700億元,創2009年以來同期最大值,遠好於前幾年。

招商證券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這表明降息及放松限購對居民購房刺激作用較為明顯,利於緩解地產下行壓力。

此外,12月的M2增速連續三個月下降至12.2%,低於預期的12.5%。按照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的解讀,M2的增速比較低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

1,外匯占款明顯減少;2,同業業務監管加強導致貨幣派生能力下降;3,存款偏離度考核指標實施導致銀行沖時點積極性降低。

表外融資“虛假繁榮”

12月信貸報告最大的亮點在於,表外融資突然回暖但是這種現象是否可持續?

數據顯示,當月中國社融規模達到1.69萬億元,而11月融資總量只有1.146萬億元,此前,經濟學家預測12月社融規模只會小幅增長至1.2萬億元。

社融總規模環比增長了47%,這是去年6月以來的最大值,但新增人民幣貸款只占了總量的41%。

表外融資增長較強,帶動社融顯著超預期。”中金研究團隊表示。

招商證券計算發現,12月的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新增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分別為4582、2102和606億元,大幅超過市場預期,委托貸款本月的增幅超過前三個月的總和。信托貸款和新增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在連續五個月負增長之後轉正。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表外資產突然出現擴張,這背後的原因在於根據43號文的要求,地方政府債務甄別結果將在今年1月初上報財政部之前,政府平臺有做大基數的意願,表內貸款限制較多,融資需求轉向表外。

被業內稱為“43號文”的文件是國務院辦公廳10月初發布的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意見,標誌著中國地方政府融資模式的徹底變革。意見稱,要硬化預算約束,防範道德風險,地方政府對其舉借的債務負有償還責任,中央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具體解讀華爾街見聞曾寫過文章,點這里查看)

10月底,財政部發布通知,明確截至2014年12月31日尚未清償完畢的地方政府存量債務,按照先清理、後甄別的順序,將地方政府債務分門別類納入全口徑預算管理。

此文件對市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經濟參考報》曾報道,地方在上報數據時傾向於做大現有債務的盤子,致使從上報的結果看,近期政府債務激增。同時,多地城投公司上報兩套債務數據,這兩套數據最大相差30%。

“地方政府存量債務上報截止日前,銀行都在搶著搭上地方融資平臺項目的“末班車”。畢竟,這在目前看來還是兼顧了低風險和高收益的一塊資產。”民生證券認為。

此外,其還提到了資金流入股市對融資數據的影響。“銀行同業創新參與兩融和傘形信托進入股市也是推漲表外融資的一大動力。”

但這種繁榮景象恐怕不會持久。

民生證券稱,表外融資擴張不具備可持續性,房地產投資還看不到上升的拐點,地方投資沖動也會因財稅改革而收斂,制造業沒有補庫存和擴產能的動力,表外融資反彈註定曇花一現。

寬松之劍遲早“出鞘”?

考慮到12月表外融資的“虛假繁榮”,不少機構都認為,今年1月的社會融資規模預計會縮窄。

國信證券表示,最後兩個月地方政府的新增債務可能不會納入債務規模統計,部分銀行出現了收貸跡象,這可能會導致1月社融出現超預期的回落。

而在經濟下行和通縮壓力之下,民生證券稱,貨幣寬松只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曹陽認為,央行在春節前仍會通過MLF、SLO等創新工具保證流動性平穩,但此後隨著海外市場動蕩帶來外圍流動性趨緊、“穩增長”基建投資融資需求增加、托底地產需要的寬松信貸條件,未來降準、降息仍可期待。

在1月13日至14日召開的貨幣信貸與金融市場工作會議上,央行提到,今年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松緊適度、定向調控和改革創新。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平穩適度增長,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在區間調控的基礎上加強定向調控,促進信貸結構優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561

IDG資本發布2017年TMT投資趨勢:出海崛起,To C複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8/162202.shtml

IDG資本發布2017年TMT投資趨勢:出海崛起,To C複燃
i黑馬i黑馬

IDG資本發布2017年TMT投資趨勢:出海崛起,To C複燃

下一個增量市場將是體驗和服務屬性的消費,現在討論熱度極高的“新零售”概念其本質是移動互聯網對產業的改造與升級。

i黑馬訊 3月28日消息 今日,IDG資本在北京舉辦2017 IDG VIEW大會,公開發布TMT投資趨勢,分享IDG資本在TMT領域的投資觀點。

在今年的IDG VIEW現場,IDG資本重點探討的則是出海投資,以及泛娛樂、消費升級方向的再深入。其中,IDG資本合夥人連盟認為,出海投資將重點關註“中國有產業鏈優勢的行業全球化”;IDG資本董事童晨提出,泛娛樂領域的To C 方向已重燃幾年前的戰火,很可能重新迎來大機會,並且在移動支付日漸普及的大背景下,C端產品的盈利前景可期;IDG資本董事樓軍則針對消費升級趨勢作了進一步探討。他認為,下一個增量市場將是體驗和服務屬性的消費,而現在討論熱度極高的“新零售”概念其本質是移動互聯網對產業的改造與升級。

2016年的IDG VIEW,IDG資本“預測”了TMT的三個投資方向:人工智能、泛娛樂、消費升級。IDG資本合夥人牛奎光在回顧過去一年創投市場的風雲變幻時說到,即使在2016這樣被認為是“資本寒冬”、“調整期”的一年,IDG資本仍是中國市場上最敢出手、最活躍的VC,而作為市場的風向標,IDG資本看好的這三大方向始終保持了極高的熱度。據介紹,IDG資本共有36家相關的被投企業在2016年完成新一輪融資,泛娛樂領域的美圖和吉比特成功上市且引發不小轟動,人工智能與消費升級均出現多家估值10億美金以上的公司。

IDG資本於1992年開始在中國進行風險投資,是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外資投資基金,已經涵蓋了早期(VC)、成長期(Growth)、並購(M&A)等業務。

IDG資本合夥人過以宏在現場演講時透露,IDG資本內部更願意稱自己是“VC Plus”—— 一方面因為業務覆蓋面的拓展,另一方面,IDG資本在陪伴創業者的過程中提供了更豐富的價值,比如從企業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到上市/並購,甚至上市後的全鏈條支持;比如退出渠道上的創新,多方位的資源整合與專業的增值服務。

據公開資料顯示,IDG資本近10年進行投資並已實現退出的,上市途徑有近30家,並購及其他方式退出的超過50家,包括漢庭(華住集團)、91無線、天創時尚、周黑鴨、吉比特、傳奇影業、Moncler、暴風科技、宜人貸、美圖、烏鎮等退出案例。2016年,IDG資本通過上市及並購退出的項目就多達17個。

IDG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92

發改委:5月至6月將開展防範“地條鋼”死灰複燃專項抽查

國家發改委對鋼鐵、煤炭領域去產能提出新要求。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今日(18日)表示,今年的去產能工作,將圍繞提高供給體系質量這一總要求,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逐步由總量性去產能為主轉向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為主。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近幾年去產能後,國內鋼鐵、煤炭供需接近平衡,這時候要把系統做得更有效率,用優質產能代替落後產能。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的基本思路是達到宏觀平衡,將區域之間、不同品種進行優化配套,在新的優質產能供給增加時替代掉舊有的落後產能。

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5%,比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多個行業的供求關系進一步改善,供給質量明顯提升。

煤炭:提高南方產能退出標準

嚴鵬程表示,煤炭領域,今年有5個方面工作。

一是適當提高南方地區煤礦產能退出標準,擴大優質增量供給,促進供需動態平衡。二是更多發揮北方地區優質先進產能作用,加快推進北煤南運大通道建設,統籌做好去產能和保供應相關工作。三是積極推進煤電聯營和兼並重組,加快煤炭行業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調整。四是推進煤炭行業信用體系建設,開展信用信息采集,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五是穩妥有序推進職工分流安置,妥善處置企業資產債務,促進煤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不斷推進,2017年我國煤炭行業出現了新變化。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原煤產量自2014年以來首次出現恢複性增長,全年原煤產量35.2億噸,增加1.1億噸,增長3.3%。

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煤炭去產能目標為1.5億噸左右。隨著去產能工作的深入,難度也逐漸加大。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期對2018年煤炭去產能工作方向進行了解讀:主要思路是從總量去產能向結構性去產能轉變,將處置“僵屍企業”作為重要抓手,今年9萬噸及以下小煤礦全部退出,將來有序退出30萬噸及以下煤礦,違法違規項目嚴格退出;同時要加快優質產能建設步伐,統籌做好去產能與保供給的關系。

煤炭行業的兼並重組也有新進展。今年1月,發改委等12各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推進煤炭企業兼並重組轉型升級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底,爭取在全國形成若幹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億噸級特大型煤炭企業集團,發展和培育一批現代化煤炭企業集團。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煤炭企業兼並重組方面,神華集團與國電集團合並重組;中煤能源兼並重組國投、保利和中鐵等企業的煤礦板塊;中煤平朔、山西大同煤礦、晉能集團3家煤炭企業與大唐、中電國際、江蘇國信等發電企業合作共同組建蘇晉能源公司,推動了煤電一體化發展的進程;甘肅省推動企業重組,組建能源化工投資集團,競爭力明顯提升。

鋼鐵:將開展防範“地條鋼”死灰複燃專項抽查

發改委此前表示,今年將啟動對於防範“地條鋼”死灰複燃和清理過剩產能的複查專項檢查行動。對此,嚴鵬程回應稱,今年5月至6月將組織開展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防範“地條鋼”死灰複燃專項抽查。目前,發改委已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專項抽查工作方案,對相關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下一步,將組織各地方和有關方面將據此開展專項抽查工作。

嚴鵬程同時提出,鋼鐵領域去產能主要有有五個側重。

一是堅決處置“僵屍企業”,加快實施整體退出、關停出清。二是嚴格執行環保、質量、能耗、水耗、安全等法律法規和有關產業政策,加大對鋼鐵行業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和達標檢查力度。三是嚴把鋼鐵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關,防止產能“邊減邊增”。四是完善舉報響應機制,建立問責機制,強化聯合執法,持續開展衛星遙感監測,對“地條鋼”死灰複燃、已化解的過剩產能複產及違法違規新增產能等情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通報一起,狠抓負面典型,保持高壓態勢。五是完善有利於企業實施兼並重組的政策環境,按照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原則,推動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優化產業布局。

2017年是鋼鐵去產能的攻堅之年,全年共化解粗鋼產能5000萬噸以上,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4億噸“地條鋼”產能全面出清,從根本上扭轉了“劣幣驅逐良幣”現象,行業效益大幅增長。

工信部發布的《2017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及2018年工作考慮》指出,鋼鐵行業運行中仍然存在防範新增產能壓力增大,防範“地條鋼”死灰複燃壓力攀升,短流程煉鋼發展亟需理順政策,鋼鐵企業環保壓力不斷增大等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