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6-1 20:14 編輯 瑞東集團(376):阿里系第三駕馬車的現在與未來 作者:格隆匯 西湖客 阿里系在海外的資本運作動作越來越頻繁和精彩。繼阿里影業(1060)、阿里健康(241)雙雄雙雙市值過800億之後,阿里系在香港的第三個資本運作動作果熟蒂落:5月29日,香港投行瑞東集團(376)發布公告,稱公司對部分投資者以每股2港元的發行價配股發行19.42億股,總金額達到38.85億港元,占擴大後公司總股本的81%。其中雲峰基金(馬雲和虞峰聯合創立的投資基金)的控股子公司認購13.42億股,占發行後的總股份的56%,表明阿里系正式入主瑞東(376)。 瑞東(376)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這是香港資本市場超級大佬高振順在09年收購的一個頻臨破產的殼公司,之後經過高振順5年的苦心調整經營,最終成為老高資本運營的旗艦公司,並在2014年第一次實現了盈利,之後的事情大家都已很清楚了:2015年5月,公司迎來了超級大佬阿里和馬雲的進駐。 今日複牌後瑞東股價一天暴漲了151%。各路人馬,唏噓者有,贊嘆者有,當然還有更多的看熱鬧者。但作為一個投資者,我們更應該在別人看熱鬧的時候,去認真思考其中的價值邏輯和投資機會。即便機會可能不在眼前,但時刻準備著,總是沒錯的! 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雲峰入主,只有兩種可能 1、 借殼上市,但雲峰已用大量的現金收購,令這一種可能在縮小。 2、 入主瑞東,致力於改造集團業務,打造海外投資平臺。 從雲峰基金以及馬雲一貫的風格來看,後一種可能性偏大。 結合瑞東目前的投行牌照和資源情況,未來一個周期內,可以想象的業務基本就是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咨詢顧問業務,至於未來會不會涉及保險、銀行等等,目前看還較為遙遠,而資管、投行、經紀業務是瑞東集團通過目前所擁有的優勢,能夠較為順利的開展的! 下面這張圖,是我對未來一段時間瑞東業務與阿里系可能的優勢資源整合猜測圖: ![]() 當然,瑞東可以打造這些業務,但凡事都有輕重緩急,打造全能型金融平臺是一個中長期的戰略,為山九仞,非一日之功,在長遠的戰略周期中,步步為營是多數戰略家會采取的策略,古往今來,商場、戰場皆是如此! 發展經紀業務為競爭生存之根本! 從操作可行性層面來講,經紀業務最適合成為瑞東的後方基地,也是引入阿里這個流量大王後最有彈性的業務之一。無論何種競爭,先得生存之本為重中之重,進可攻,退可守,才可立於不敗之地!對於瑞東集團,綜合性金融集團為徐圖進取之道,而經紀業務,則為安身立命之本! 經紀業務最重要的客戶的規模(客戶數量和客戶資金規模)。用互聯網的思維就是流量為王,瑞東之後發展經紀業務有哪些優勢呢? 1、阿里巴巴集團掌握海量的互聯網流量數據,在內資南下做港股漸成趨勢之時,阿里集團做個順水人情對此引流並不難。(雖然阿里平臺的流量並不一定完全符合瑞東,但耐不住阿里平臺掌握的流量大啊,100個人里面有1個人炒港股,引到瑞東來,都將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客戶群) 2、本次收購股份,為公司註入了巨大的現金流!根據公告,本次共獲得投資者股份認購額為38.85億港元。那麽公司將會有足夠的現金去開展融資貸款業務。 顧問和咨詢業務將會錦上添花 瑞東自從高振順入主以來,擅長的也並非在傳統證券經紀業務,而是涉及資本運作的顧問咨詢業務,這與公司大股東高振順的背景有較大關聯。高振順是香港“殼王之王”,其經手的上市公司經典重組案例不勝枚舉,在香港資本市場人脈甚廣,且其本身的在資本運作這一方面的手法也非常漂亮,基本最後都屬於是多贏的局面! 雲峰基金是PE公司,馬雲和虞峰在資本界更是人脈廣泛,馬雲在香港也算耕耘多年,阿里集團和雲峰基金未來將會有大量的資本運作,資本大佬的聯手預計將進一步帶動公司顧問和咨詢業務的強勢發展! 投行業務將是後備力量 可以想見都是,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以及企業的國際化需求,未來仍將有大量的企業赴港IPO以及增發配股業務,而投行業務從來都講究人脈和實力,而香港本土券商在內地企業IPO方面,缺乏人脈關聯,港資券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雲峰入主之後,會為這項業務帶來豐富的想象力。 雲峰的背景是大陸10多個知名的企業家,包括馬雲、史玉柱、江南春、沈國軍等等大佬!其背後的人脈關聯一般人只能望其項背! 當然,一切都是可以想象的,包括其他的業務,如保險、銀行、信托、融資租賃等等,甚至於未來雲峰借殼上市,都是可以想象的,即便目前來看,這種可能很小! 對於其業務的綜合計算和估計 38億港元現金的湧入以及後續雲峰基金的背書,讓瑞東有了擴展的實力,其在凈資產規模方面將超越英皇和耀才等香港本地傳統券商,業務規模向其看齊或者超過他們並不為過(其實我的理解,瑞東未來的對標對象斷然不會是英皇和耀才這些香港本地券商,PK對象至少應該是中信、海通這些大型的內資券商)。 ![]() 由於券商是一種依賴於資本規模的行業,因此凈資產的規模基本也就決定了公司業務的規模。從幾家具有代表性的港股券商股的數據來看,營業收入與凈資產的比例大概在(0.3-0.4):1左右,ROE的中值水平在15%左右。以此來估計瑞東的營收規模,預計將會達到15-19億之間,凈利潤會在7.35億港幣左右。考慮到2015年以來,港股的火爆行情以及內資南下的背景,預計瑞東的業績還有較大的升幅! 對於故事,你該如何判斷? 毫無疑問,雲峰基金入主,給予了瑞東集團極大的故事想象空間,但故事實現的概率是需要咱們自己去判斷的。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如果你不相信這個故事會成為現實,那麽請不要參與投資!判斷故事的水分程度,肯定首先要去判斷講故事的人,其次是看這個故事的合理程度! 1、馬雲大產業布局的風格讓人值得期待 雲峰基金是馬雲、虞峰聯合眾多企業大佬聯合創立。馬雲一貫的特點在於產業布局,取勢而後優術!之前的阿里健康和阿里影業都是最好的證明。根據瑞東最新的公告,公司後續大概率會有進一步的資產購置計劃,以馬雲的風格,這並不會僅僅只會是個承諾! 2、雲峰的大藍圖 雲峰基金成立於2010年,基本由中國一群最為成功的創業型企業家所創立,包括馬雲、史玉柱、劉永好、沈國軍、江南春等等10多名鼎鼎大名的企業家。目前的布局主要在於醫藥、互聯網以及消費這三塊,對於金融布局明顯不足。 ![]() 所以,瑞東應該算是其在海外金融方面,第一次大的並購,一舉獲得控股地位,大展宏圖的意願還是值得期待! 估值如何參考,各位需仔細思考 算上新發行的股份,瑞東此時的市值已經達到543億,加上本次所得的38億港幣現金,公司的凈資產將在49億左右,那麽公司的PB講達到11倍,如果以傳統的金融企業估值,這已經算是非常高了!但虧損階段的阿里影業和阿里健康都分別有761和891億市值,瑞東的估值是不是就真的高呢? 所以,是參照傳統企業的估值體系,還是參照阿里雙雄的估值體系,這個得各位自行判斷! 總結來看,大量的現金收購股份,公司業務整合將會盡快展開無疑,加之經紀業務的門檻不高,預計不久之後,業績方面就會有所反應;而加上公司在咨詢顧問業務方面固有的優勢以及大股東的金融背景,這項業務同樣值得期待,其他如資管業務、投行業務將會成為公司業務發展的後備力量。所有,整體來說,公司的未來是很值得期待的。 但股票投資,是擇時和擇物的合並選擇。基本面解決擇物的問題,而擇時則是時點估值問題,而公司是參考金融企業的估值方法,還是參照阿里雙雄的估值方法!短期走勢,對於大部分不掌握內幕的投資者,都是難以判斷琢磨的,阿里影業在公布趙薇進入這一利好之後,股價持續走低,普通投資者有大把機會買得比趙薇還低,這種情況持續了超不多一個月之久。 但一個月後的股價走勢,大家去看看K線圖就知道了。 無論如何,兩個超級大佬的握手,各自強強的優勢資源結合,以及中國資本輸出的大背景,讓阿里系在香港的第三只股票瑞東集團(376)擁有很多的想像空間。我們可以且研究,且觀察。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文章系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代表其特定立場和看法,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轉載本文,請務必註明來源“港股那點事”及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