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步步驚心 創業者啟動資金背後的陷阱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880.html

企業初創,最關鍵地自然是啟動資金。通常情況,企業通過自籌、引入投資、產品實現商業價值,進而擴大再生產的良性循環等四個步驟獲取初期啟動資金。但是每一步背後都隱藏著致命的陷阱。

自籌資金自己把自己折騰死

自籌資金不僅牽涉創業者大量時間精力,且往往嚴重不夠花,嚴重阻礙跨越式發展,錯失最佳時機。

北京導視互動的總經理徐佔基就曾說過,很多創業的朋友,自己好不容易湊了幾十上百萬,忙了幾個月,眼見難以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於是被迫頻繁改變方向,最後企業壽終正寢,實是被自己折騰而死。

引入資金失去主導權

引入外部投資是一個捷徑,但是創業初期融資的成本非常大,很容易引誘創業者走向誤途。對外來投資產生依賴性,一旦折騰次數過多,勢必失去主導權,至少嚴重影響發展的方向。更極端的例子是創業者可能在資本博弈中變成了打工者,甚至最終被迫含淚出走自己的企業。

王志東含淚難舍新浪也許就是IT早期創業那個時代留給人們的悲劇英雄印象。「世界上最短命的門戶網站」——龍訊網也是一個典型的範例,當其高調由成都搬遷到北京中關村輝煌時代大廈時,前程似乎輝煌在現。誰也沒有預料到,隨後它的投資資金鏈一夕被割斷,頃刻分崩離析,被迫宣佈倒閉。

快速套現自廢武功

發展與掙錢有一個均衡點,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企業都可以找準這一個點的,初創型企業尤其難找準。創業者一頭紮下去以後,對於他們而言,活下去是第一選擇。開始掙錢,往往是企業發展的信號,但是創業者不能過於急促,多快好省、一夜暴富不應當成為做企業的準則。這個陷阱往往在企業開始初步掙錢之後發生,很快企業就會竭澤而漁,自廢武功枯死在剛剛抵達的成功起跑線上。

曉軍電腦相信很多人還有印象,但是正在他們如火如荼地發展之時,為了保證自己銷售持續低落的漢卡繼續掙錢盈利,吳曉軍擱置了自己剛寫好的支持直接寫屏的軟漢字系統。而且一擱置就是一年。後來緊急推出時,為時已晚。如日中天的曉軍電腦節節失利,最終兵敗滑鐵盧。

文:老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227

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56年---讀《香港股史》有感(四)完結篇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1g5fx.html
1,1941年-1948年由於戰爭和戰後管制,香港的股票交易在明面上基本處於停頓狀態。1948年-1967年香港的股票交易雖然恢復,但成交持續低迷。

1947年香港證券交易所成立,球槎(NoelCroucher,1891-1980)是二戰後香港交易所首任主席,他的投資心得與
遮打爵士(Sir Catchick PaulChater)一脈相承,原則就是「股市低殘時,應大膽地吸納優質的藍籌股,作長遠的策略投資。」球槎的另一個的就是堅持「防備未來」,他說:「當有好日子時,你便要作好打算,防止壞日子的隨時出現,因為壞日子永遠都會緊隨好日子到來---而且會來的特別快。」

球槎投資事業非常成功,他比巴菲特早出生40年,都是遵從「價值投資」的原則,兩人的前半生很相似,球槎被
評為「只懂賺錢的巨頭」,巴菲特也曾經很孤寒,直到巴菲特遇到《華盛頓郵報》的凱薩琳.格雷厄姆(KatharineGraham)開竅,懂得與外界溝通和形象的維護。而球槎卻孤寂終身,但是捐出了畢生財富成立「球槎基金」資助香港的學術研究,其慈善一直影響到現在。

圖:1948年-1967年股票市場成交低迷
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56年---读《香港股史》有感(四)完结篇

2,1969年李福兆、王啟銘等人創辦另一家全新的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李福兆當時說:「(香港)上市公司的數目,一直都維持在65家左右,但工廠的數目已由1947年的3000家上升至1969年的12300家,至於進出口金額更由1947年的121600萬元攀升至1968年的842800萬元......上市公司的數目,明顯不能反映香港經濟整體力量的增長。」說明了當時股票市場未能配合社會和經濟發展步伐的事實。成立新交易所是大勢所趨,也是經濟及社會實質需求強大的一種表現。與此同時,華資在香港也逐步崛起。

直至1986年香港的4家股票交易所(包括香港證券交易所和遠東證券交易所)合併,成立了「香港聯交所」,2000年聯交所、期交、結算三所合併成目前的香港交易所。

1968年-1973年的這波大牛市,在僅僅5年時間裡,指數從66.92點漲到1774.96點,最高點是起始點的26.52倍!在世界股票市場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圖:香港股票交易早期在黑板上報價
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56年---读《香港股史》有感(四)完结篇

3,恆生指數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數日,基數點100點,原本僅供恆生銀行內部參閱,直至1969年11月24日才正式向外發報,開始點數是150點。概括股票市場全貌的恆生指數終於成立了!

圖:恆生指數1964年-2004年,來源:網絡
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56年---读《香港股史》有感(四)完结篇

1968年-1973年:經濟騰飛,大牛市。恆生指數(以下簡稱「指數」)從1968年的66.92點漲到1973年3月9日最高1774.96點,最高點是起始點的26.52倍!

1973年-1974年:石油危機、中東戰爭、全球經濟衰退,大熊市。1973年3月9日最高1774.96點跌到1974年12月10日最低150.11點,最低點只有最高的8.46%,跌掉92%的市值!任何槓桿都會被打爆!

1974年-1981年:香港房地產起飛、內地改革開放,大牛市。1974年最低150.11點漲到1981年7月17日最高1810.2點。最高點是最低點的12倍。

1981年-1982年:股市調整。1981年7月17日最高1810.2點到1982年12月2日低點637點。儘管指數跌去了64.81%,
但和前面驚心動魄的漲跌幅比起來,可以算熊市嗎?而且時間很短。

1982年-1997年:英資撤退華資崛起、香港回歸,大牛市。1982年12月2日低點637點到1997年8月7日恆生指數的16820點,歷經15年,最高點是低點的26.41倍。

從1941年到1997年,這56年真是波瀾壯闊,如果一個人出生於1920年代,到1941年他發現股市關門了,憋了7年到1948年股票才逐步開始恢復交易,經過平淡的20年,來到1968年-1973年,一波人類股票歷史罕見的大牛市會給人怎樣的衝擊?然後歷經1973年-1974年超越美國1929年大蕭條的股市暴跌(恆生指數跌掉92%,道指跌掉89%),再經歷1974年-1981年12倍的大牛市,然後是小熊市,然後是長達15年的大牛市。這會是怎樣的一種人生?
20世紀香港商界4大巨頭郭得勝(1911年出生)、李嘉誠(1928年出生)、鄭裕彤(1925年出生)、李兆基(四叔,1928年出生)正是經歷了這個時期,波瀾壯闊的商業發展,驚心動魄的股票市場,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香港股史》這本書介紹了1841年到1997年的香港股票市場,內容頗多可看之處,這4篇僅幾點讀書心得,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55

吳奇隆步步驚心理財路:13歲擺地攤到億萬身家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1/58348.html

吳奇隆從藝多年,從最初的負債少年,到後來的億萬富翁,這條路他走了近20年。這些年來,他堅持把賺到的錢1/3存起來,1/3消費,1/3做投資的原則,最終積累下上億身家。i黑馬分享本文,讓我們一起學習四阿哥的理財智慧。黑馬人物榜職業:歌手、演員、制片人、企業家投資領域:影視遊戲制作、餐飲 、房地產、生活用品、服飾、食品等最近一次見到吳奇隆,是在第二屆搜狐時尚權力榜頒獎盛典上,他身著黑色禮服,一如既往的瀟灑與自信。在他身上,你看到的不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子在各種壓力下的煩躁不堪,也不是在演藝圈20多年積累下來的滄桑,更不是一線明星功成名就後的高傲與不屑。令記者感受更多的,是他對人生的謙卑與擔當,是對生活的堅定,對世界的淡然與樂觀。然而,說起吳奇隆的投資理財經歷,卻稱得上是“步步驚心”。13歲在街邊擺地攤如今已有億萬身家“很多事情,只要你經歷了,就是你人生里面的一部分,那已經擦不掉了。你一輩子六十年、七十年,一天就是一天,你過了一天,就是你自己的里面一小部分,是擦不掉的,不要後悔以前的事情。”――吳奇隆1970年10月31日,吳奇隆出生在臺灣,是家里的第二個孩子。小時候的他,立誌要做一名體育運動員。在小學一年級,吳奇隆就十分活躍地出現在各項體育活動中。上中學時,他連續三年獲得中學生運動會的跆拳道冠軍,並被保送到體專學習。然而,因為家里生意失敗,吳奇隆13歲就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他每逢寒假,都會在忠孝東路擺地攤賣衣服,以此賺取學費和家庭生活費。1988年,在體專二年級的暑假,18歲的吳奇隆在北市東區擺地攤時被星探看中,希望他參加一場三人組合選秀比賽,也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小虎隊。吳奇隆、陳誌朋、蘇有朋組成的小虎隊,很快就成為90年代中期亞洲流行樂壇最走紅的演唱組合,被譽為“華人偶像團體鼻祖”,在整個華語世界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1991年12月15日,隨著陳誌朋的入伍服役,小虎隊解散。1992年2月,吳奇隆去香港發展,在之後的短短幾年時間里間,他推出了差不多13張個人專輯。其中,《追風少年》、《追夢》專輯在短短一個月內,就突破了雙白金銷量100萬張,每年專輯的銷量均排行前三名。在唱歌的同時,吳奇隆慢慢地接觸了電影。1993年,他參演張艾嘉出品的《新同居時代》,電影中他那體貼憂郁又帶清純的氣質令人印象深刻。1994年,徐克邀請他與楊采妮聯袂主演電影《梁祝》。 1996年,吳奇隆主演了香港警匪片《新喋血雙雄》,再次火遍整個臺灣。。然而,1997年吳奇隆應征入伍服兵役,雖然後來因手臂脫臼情況嚴重而停止服役,但在日新月異、新人輩出的演藝圈,他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在那段時間里,雖然接拍了很多影視劇,但是有影響力的作品卻不多,吳奇隆本人則處於長時期不溫不火的狀態,甚至給人一種老輩明星的印象。2010年,吳奇隆主演《步步驚心》,飾演四爺雍正皇帝。這部戲播出後,迅速成為各大衛視的收視冠軍,吳奇隆也火爆2011年的熒屏和網絡,並重返一線地位,他的每集酬勞更是一度高達幾十萬元。2012年,吳奇隆成為臺灣演員收入榜的冠軍,根據媒體給出的數據,那一年,他收入2.7億元。投資多個領域 一部戲可以賣到8400萬“吃魚翅跟吃一碗粉絲沒有多大區別,所以我為什麽吃那個魚翅?我承認其實我是喜歡賺錢的,我喜歡享受這個過程,可是怎麽用,我不是那麽在乎。”――吳奇隆說起自己的理財心得,吳奇隆十分理性的表示,理財要做自己最熟悉的,別怕辛苦。另外就是懂得珍惜,對錢做合理的安排,比如他就會把賺到的錢分成三份,1/3存起來,1/3消費,1/3做投資。在體專二年級暑假時,吳奇隆白天洗車、到大樓擦樓梯,晚上再到東區擺地攤,賣洋裝和女生的小飾品。那時候,才18歲的吳奇隆做買賣就很有一手,他說“貨要和別人不一樣,有時候進價高一點,卻可以賺得更多。”因為長得帥,吳奇隆的生意特別好。1991年,吳奇隆投資了自己的第一家餐飲店,取名香港龍華樓。由於對泰國菜情有獨鐘,吳奇隆隨後在臺灣、北京、上海和蘇州等地開了多家泰國餐廳,其中就包括北京的“檸檬葉子”餐廳,這家店甚至吸引了王菲、李亞鵬、徐靜蕾、那英等不少明星。1993年,吳奇隆投資了尼奇世界服飾飾品店。此外,他對房地產投資也有一定的偏愛,有媒體報道說他在日本還有一個房地產中介公司,由表姐負責。這還不算,吳奇隆還曾投資過寵物店以及遊艇生意。後來,吳奇隆開辦了稻草熊工作室,他本人主管創作,合作夥伴海潤主要是介入管理和後期的發行。很快,工作室就投資了《新白發魔女傳》、《向著炮火前進》等影片。業內人士透露, 42集的《新白發魔女傳》已經賣到8400萬元,單集高達200萬元,而《向著炮火前進》也不會低於這個價格。有媒體據此推算,吳奇隆僅僅這兩部電視劇的收入就至少有1.6億元。事實上,2010年吳奇隆就曾給兩部電視劇和一部動畫片投過資,最後都因為各種原因,賠了錢。而為了籌拍《新白發魔女傳》,吳奇隆足足攢了三年的錢。他說,自己會花80%的時間拍戲當演員,利用休息、睡覺、遊玩的時間做幕後制作。兼任出品人與男主演的吳奇隆還表示:“投資《新白發魔女傳》,最重要的是讓大家看到我有制作影視劇的能力,我會同步開發《新白發魔女傳》的電影和遊戲,希望做成整合營銷的模式。”吳奇隆投資影視劇,有著獨到的魄力與勇氣。很多劇組因為預算的壓力,會選擇精簡部門,而吳奇隆卻要求精益求精,在拍攝過程中遇到需要加強的地方時,會選擇再增加預算。他也會站在演員的角度,盡力為他們爭取好的待遇。此外,據媒體報道,吳奇隆已經購買了古龍巨著《絕代雙驕》的版權,並積極準備開拍。說起對財富的看法,吳奇隆說:“我覺得錢是重要的,但是它不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舉個例子,吃魚翅跟吃一碗粉絲沒有多大區別,所以我為什麽吃那個魚翅?我承認其實我是喜歡賺錢的,我喜歡享受這個過程,可是怎麽用,我不是那麽在乎。”曾被債務纏身 出道12年才還清“人生里面本來就不能夠十全十美的,有希望、有理想的時候是很美的一件事情,不管做得到,還是做不到。”――吳奇隆吳奇隆父親吳飛元,曾經做過電影編劇,後來由於生意失敗和賭博,1988年欠下了一筆巨債。吳奇隆父債子還,從1988年出道到2001年拍《蕭十一郎》,他用了12年,才替父親還清債務。回憶起那段還債經歷,吳奇隆感慨萬千:“1990年時,每個月就要還將近20萬元人民幣。那時只能跟公司借錢,然後工作還。有蠻長一段時間,我每天工作大概都是20到22個小時,只有兩三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吳奇隆說,他最期望回家的時候,看到家里是很平靜的,沒有人在掉眼淚,沒有人會來家里坐著等要錢。於是有那麽一個階段,吳奇隆要求公司盡量給他安排工作,哪怕是爛劇也接。很難想象,連續12年都在還債是個什麽樣的滋味。如今,在演藝界依舊保持一線明星地位的吳奇隆,經常會提醒自己,以前拍戲的時候,怎麽苦都能來,現在少睡幾個鐘頭就受不了了?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馮偉傑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51

觸目驚心!央視315讓誰顫抖了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628

觸目驚心!央視315讓誰顫抖了



今晚,央視一年一度的3·15晚會如期而至,每年這個時候,億萬雙眼睛都會聚焦到於此,今年又有哪些行業的潛規則會被揭露?又有哪些狡猾的騙局會被曝光?又有哪些隱藏的危險會被警示呢?

晚會開始前,先來關註一下3·15晚會前出現的廣告,有速騰、創維、聯通、居然之家、微店、華帝、九牧、老板抽油煙機、魯西化肥、美的空調、超能洗衣液、江中集團、藍月亮洗衣液、江中猴菇餅幹、江中集團、藍月亮洗衣液、江中猴菇餅幹、百合康等。

今年3·15晚會重磅曝光:


東風日產、上海大眾、奔馳4S店
小病大修 牟取暴利

央視調查發現:東風日產、上海大眾、奔馳4S店會故意虛報和誇大車輛故障,從中牟取暴利。一簡單故障的汽車(點火線圈插頭松動,重啟系統即修複)但在這些4S店,卻要你更改火花塞等各種大修,其中奔馳維修費報價近萬元!

一4S店業內人士稱,若車主在保期之內零部件出現問題來維修,如果還可以用,就往後推,盡量過了保質期,再讓你花錢維修。記者在體驗中發現,遭遇4S店維修欺詐的概率竟高達73%。說明這樣的維修貓膩已經成了4S店里一個通行的行業潛規則。






山東地煉生產不合格汽油
小心!你加的汽油有毒!

央視曝光,有黑心商人通過90號汽油和石腦油、芳烴等添加劑調和生產93號汽油,這稱為調和汽油,有的甚至直接在油罐車里調好,就放到加油站里出售。價格比正規汽油便宜很多,數量可觀。國家檢測並不檢驗具體含有什麽添加劑,這讓調和油有機可乘。

加油後車子還沒勁、拋錨?真相:在山東省東營市、濱州市許多不法廠商調和各種石化原料,年產量達五六十萬噸,獲取暴利!而且!這種調和汽油竟然還符合國家標準,加油站默許直接加到了咱消費者的車里,調和汽油含甲縮醛,易造成汽車線路漏油,還會揮發有害氣體,汙染環境,影響健康。

調查發現,山東大大小小的調和油場有200多家,甚至存在調和汽油培訓學校,教室里排放著各種瓶瓶罐罐,5天之內包教包會。






電極式暖手寶是危險炸彈!

電極式暖手寶,只要通上幾分鐘電,就能捧在手里熱乎幾個小時。暖手寶用起來雖然順手,卻很可能也是個危險的炸彈。因為,這種暖手寶用的時間長了,它的保護裝置很容易老化,發生爆炸。




路虎被指為恐怖攔路虎
行駛途中熄火或倒檔失靈

說起路虎攬勝極光車,消費者用最多的詞是“恐怖”。要麽走在路上不動了,要麽倒檔失靈,全國類似案例不計其數,雖然這被診斷為變速箱故障,但部分車主說換了兩次變速箱仍故障頻發。面對越來越多車主質疑,路虎中國卻將問題推卸到用戶身上:國內開車都很急。車主表示,不能是出了車禍,才認為這是個問題。

難道路虎廠家真的沒有看到這些問題嗎?央視財經記者調查發現,車主們因變速箱故障維修時都被要求進行軟件升級。4S店工作人員也證實了路虎公司就極光變速箱問題,曾先後兩次悄悄向全國4S店發出內部公告。

在路虎中國的官方網站上,央視財經記者始終看不到任何關於路虎極光變速箱故障的說明或者公告。車主們想知道,車輛一旦過了保修期,誰來承擔變速箱故障帶來的高額維修費?更讓車主們擔心的是,因變速箱引發嚴重的交通事故,誰來為他們的生命安全負責?










國際大牌上黑榜!
D&G、H&M、ZARA、ARMANI衣服質量不合格!

進口產品質量一定比國產產品好嗎?阿瑪尼,MANGO等國際大牌登上質檢總局黑榜!溫馨提示:消費不能光看品牌,還要看質量。

2014年,全國檢驗檢疫機構抽檢進口服裝23818批,不合格貨物1785批,總計118萬件,貨物價值1293萬美元。不合格品牌包括H&M、GAP、CAVALLI、OLD NAVY、FOREVER 21、ARMANI、ZARA、American apparel、DOLCE&GABBANA、MANGO等。不合格原因涉及色牢度、PH值、甲醛、偶氮等不符合要求。





來路不明的保健品
榨幹老人養老錢

對於一些來路不明的保健品,老年人成為最易被騙人群。手表能預防癌癥、心肺衛視能在休克時救命、儀器能夠給人體充電、儀器能把自來水變成治病神水……王大媽從頭到腳,從里到外,全部購置了保健產品。

72歲的王大媽,平時省吃儉用,為了健康,偏愛購買各種保健品,多達30多個品種,投資近40萬元。但記者仔細看了看這些所謂的藥,大都沒有任何批準文號,來路不明。王大媽怎麽都不相信,保健品並沒有給她帶來健康,留下的除了一身的病痛,沈重的外債。
王大媽在健康產品上投資40多萬元,還從親戚那里借了幾十萬。但這些讓她只留下了一身病痛和沈重的外債。在采訪時,記者說,您別再相信了,這是都是騙人的,而王大媽卻深陷其中。

騙子都采用了哪些騙術?總結起來有四大招:第一招,洗腦營銷。打著免費健康講座的旗號,虛構誇大他們的病情。第二招,親情營銷。一見面就喊爺爺奶奶,哄著老人高興。第三招,體驗營銷。拉著老人體驗各種醫療器械。第四招,免費體檢。打著免費體檢的幌子,在體檢報告上做手腳,嚇唬老人掏錢治病。每一個人都有責任行動起來,讓老人遠離騙局,讓騙子沒有市場!





公共場所無密碼wifi很危險!

為了保證個人信息安全,在公共場所,盡量不要使用那些不需要密碼的免費wifi。盡可能使用商家提供的帶有密碼的wifi網絡。另外在用手機支付賬戶或者發送郵件的時候最好關閉手機WIFI功能,使用手機的3G、4G數據流量進行操作。



中國移動、中國鐵通竟是詐騙電話幕後推手!

為什麽你總能接到騷擾電話?全國有源源不斷的呼叫中心,撥打電話。還能與用戶玩攻防戰,號碼兩天換一個,還可以任意顯示號碼,連110都可以。呼叫中心為何這麽強大?後面還有技術支持公司。透傳這項技術,可以幫助更“好’地騷擾客戶。為了精準騷擾,這些公司還收集了龐大的用戶信息庫,甚至精確到了用戶存款在哪家銀行。買賣個人信息幾乎成了公開秘密。

騷擾電話一天十幾個?對方還冒充警方、銀行等詐騙,誰是幕後推手?你肯定不敢相信,中國移動、中國鐵通在為騷擾電話提供各種支持,甚至給“10086、110”之類詐騙電話開綠燈,對於詐騙電話顯示虛假主叫號碼,仍然允許透傳。





銀行存驚天漏洞:
利用他人身份證在工行中行農行成功辦理業務

2014年,許多人都收到過顯示為10086積分兌換現金的短信,而這樣一條偽基站發來的詐騙短信讓很多受害人損失慘重。廣州的何小姐按照短信提示操作後,銀行卡里的5萬多元錢竟然不翼而飛。深圳的李女士也因為這樣一條短信,銀行卡里的6000多元被莫名其妙地轉走。同樣因為一條短信,無錫的王女士損失了43萬元。
一條短信真的可以把銀行卡里的錢盜走嗎?原來,這些顯示為10086的短信里,都隱藏著一個高仿的移動營業廳釣魚網站,受害人填寫的所有信息會全部顯示在網站的後臺上。
更恐怖的是,這個釣魚網站背後還潛伏著一個木馬病毒,它能夠攔截銀行發給用戶的所有短信,並悄悄地轉發到騙子的手機上。利用釣魚網站獲得用戶銀行卡信息,再通過木馬病毒截獲短信驗證碼,騙子可以迅速為受害人開通手機銀行和快捷支付等功能,就這樣受害人銀行卡里的存款完全被騙子所掌控了。
詐騙犯到底咋洗錢?他們從網上購買一套真的身份證+銀行卡+手機電話卡,成功用此轉移財產。那麽問題又來了,這些銀行卡哪來的?記者深入調查發現驚人內幕:網上買一張別人的身份證,拿去四大銀行,其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可輕松辦理銀行卡。






手機實名制形同虛設:
記者隨意買到聯通電話卡

央視曝光,部分在報刊亭可以隨意買到聯通電話卡,不需要任何信息。這違反了手機實名制原則。在聯通的銷售群里,還會發送信息,提醒銷售人員警惕實名制的審查要求。聯通工作人員表示,為完成銷售業績,使用積累的身份證件開卡不能夠滿足,大多數要使用假的身份證。假的占6成,公司也知道。
為此,記者通過應聘,成為了聯通常德市分公司的銷售人員。記者上崗時已經鄰近春節,而此時也是聯通常德公司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為了完成規定的銷售任務,公司在市內的各大超市、車站開始了大規模的促銷活動。
盡管國家相關部門一再出臺手機實名制的管理政策與規定,盡管在促銷期間,公安部、工信部、工商總局正在聯合開展治理“黑卡”的專項行動,盡管在各個銷售現場隨處可見“實名登記,從我做起”的口號,依然擋不住他們五花八門的辦法。


(來自新浪財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023

深圳炒房客8年:投入幾萬賺3000萬 過程驚心動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0105.html

深圳炒房客8年:投入幾萬賺3000萬 過程驚心動魄

華夏時報 陳小瑛 董映頡 2015-07-25 15:02:00

盡管經歷了多次跌宕起伏的調控周期,但最近八年來,大部分投資客賺得盆滿缽滿,高華的收益率甚至高達上千倍。而深圳炒房客只是這些年全國房地產投資客群體的一個縮影。

高華2000年從東北到深圳闖蕩,最初買房純粹為了自住,但隨著收入增長,租金可抵月供的房子,吸引高華將目光轉移到房產投資。

幾萬元的首付就能撬動一套房,讓高華開始意識到,只要房子升值幅度超過銀行利息,貸款買房就劃算。於是高華從2006年起,大膽從銀行套錢出來投資更多房子,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其手中持有的房產超過10套。

2009年後,炒房客在深圳樓市不斷“興風作浪”,甚至將炒股手法挪至樓市,聯合坐莊控盤,在2007年和今年上半年房價上漲中火上澆油。

盡管經歷了多次跌宕起伏的調控周期,但最近八年來,大部分投資客賺得盆滿缽滿,高華的收益率甚至高達上千倍。而深圳炒房客只是這些年全國房地產投資客群體的一個縮影。

初嘗投資甜頭

從1999年就開始在深圳購房的投資客郭亮,也意識到貸款撬動房產投資的收益來得快,他2003年拿出幾萬塊開始在靠近香港的皇崗口岸投資,不到一年收益翻倍,後來郭亮將升值部分到銀行做轉按揭套出來80多萬元,又去投資了多套房產。

2005年,房價猛漲引發了首輪房地產調控;2006年,中央各部委又多次出臺調控政策,但收效甚微。

為抵制房價過快上漲,2006年4月,深圳市民鄒濤在網上發出公開信,呼籲市民支持“不買房行動”、“讓房子爛到炒房人手中”。同時,鄒濤懇請政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進一步調控房價。此事轟動一時,響應者眾多,十多天時間,超過1.6萬人加入了不買房陣營。

然而,面對節節攀升的房價,高華不但未加入不買房隊伍,相反增強了投資意識。2006年5月,深圳成功申辦第26屆大運會,主賽區在龍崗,高華認為政府一定會為此大面積建設各種配套設施,這里值得投資。

於是,高華以120多萬元賣掉手中房產,在扣除銀行貸款和開發商墊款後,剩余80萬元。2007年初,他一口氣在龍崗中心區買了4套大戶型房子,包括龍城國際的兩套房子、羅馬公園一套、中央悅城一套。此外,他在平湖還投資了3套房產。

“那時,房子的租金基本上都可以抵月供,即使補差額也沒多少,我就想著交房裝修後出租,這樣沒什麽壓力。”高華當時並不覺得自己有多激進,他認為能最大限度利用銀行貸款炒房,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當時,高華對樓市調控的概念並不強,且頗具諷刺意味的是,2005年調控後到2007年3年間,深圳新建住宅均價每平米分別漲至7040元、9230元、13370元。

2007年,整體經濟進入過熱期,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信貸的擴張,將國內多個城市的樓市帶入到“瘋狂”上漲的階段,深圳樓市也不例外。

高華沒有料到,一場危機很快就來了。

2008年的深刻教訓

為了遏制通脹,從2007年3月開始,央行連續6次加息,同時為了抑制房價上漲,當年9月,央行重拳調控樓市,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至四成,利率上浮1.1倍。

之前,高華並未親歷過加息對樓市的沖擊有多大,缺乏風險防範意識,在貨幣政策持續收緊下,2007年10月,深圳樓市階段性見頂,開始有價無市。只會買不懂賣的高華,在2008年終於栽了跟頭。

2008年2月深圳新房價格達到1.6萬元/平米後,開始斷崖式下跌,開發商大幅降價、中介跑路的消息接踵而至,不少新樓盤如龍華金地梅龍鎮等價格腰斬,購房者違約現象頻增。高華也加入了維權隊伍,最後以市場價8折獲得購買中央悅城一套房的權利。

此時,高華握在手里的房子超過10套。“每天一早起來,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哪套房子要還月供了。”高華的壓力非比尋常,但仍死扛著,用幾張信用卡,拆東墻補西墻。

4萬元的月供壓得高華喘不過氣來,他當時月薪僅8000多元,收入遠遠無法填補缺口。2008年初,高華意識到必須“減倉”,於是以成本價出售中央悅城,套現30萬元還月供,同時房子裝修完後陸續出租,減輕了月供壓力,這樣挺了10個月。

用高華的話說,出現轉機“是托了全球金融危機的福”,否則他還要繼續割肉賣房還月供。

面對經濟下滑風險,2008年10月至12月,中央出臺政策“組合拳”救樓市,如降低首套房和改善性住房首付比例、首套房利率打七折,以及減免稅費等措施,市場應聲止跌。地產大佬潘石屹振臂疾呼:“苦苦等待的‘解放軍’終於來了。”

不過比高華更激進的投資客卻倒在了黎明前。投資客李金東曾擁有上億資產,但在房價的持續下跌中,當年手中的69套房全部變為負資產,只好忍痛割肉。

樓市的冬天過去了,炒客的春天就不會遠。蟄伏一年之久的炒房客們在2009年初又開始有了聲音。當中國樓市進入“瘋狂的全民炒房”時代時,資深炒房客因其特有的“搶占”策略和超前意識,成為購房者和開發商們競相追逐的群體。

與李金東再無資金翻盤不同,高華雖然挺過來了,但這次教訓足夠深刻,他反思自己步子邁得太大,以他的收入最多投資兩三套房。同時,也讓高華堅定認為,只要中國經濟向好,房地產就不會崩盤,一旦市場進入調整,政府必會救市。

聯手炒房

2009年大規模刺激政策出臺後,房地產成為貨幣寬松的最大蓄水池,全國各地掀起了救樓市浪潮,市場迅速反彈。有了前幾年的炒房經驗,高華認定機會再次來臨了,於是通過房子再貸款,找朋友借錢,又賣掉兩套房套現200多萬元,準備大幹一場。

高華對比2002年之前的十年炒股經歷與2002年之後的炒房收益後,發現差異巨大。房產除了投資屬性外,還承載著居住功能,股票可能被套多年,但房子跌了還能住,所以2009年樓市與股市同時反彈時,高華徹底舍棄了股市,專心投資樓市。

這一次,高華將股市聯合坐莊的手法引入到了樓市。2009年底,他與幾名投資客一起,開始通過聯合控盤的方式炒房。

高華們選了南山區三個只有兩三百套房源的二手房小區,其中80%是自住客沈澱不動的房源,剩下幾十套流轉,只要有放盤的,他們就聯合接手,直到小區沒有房源可賣,形成壟斷後,投資客便有了定價權,幾個人先通過對敲互相買幾套,將價格炒高,然後每隔幾天放出一套,制造稀缺的假象,由幾個中介同時放盤形成熱賣競爭,他們在幕後操縱。

以南山某小區為例,房價在2009年底只有七八千元,高華們前後吸盤六個月,在這期間,由於全國樓市的瘋狂反彈,從2010年1月起,政府再次開始調控,包括營業稅免征期延長、連續上調二套房貸首付比例等多項舉措。

因流動性泛濫,市場並未立即熄火。到2010年6月,高華預感到此輪反彈已到高點,便開始一套一套逐步放盤,到2011年三四月時,該小區房價被炒至1.6萬元/平米,高華們將手中的房源全部清盤,收益翻番。

在這場投資盛宴中,高華和其他投資客大賺。深圳市官方數據統計,2010年新房成交均價首次突破2萬元/平米,比2009年上漲33.2%,兩年時間,房價上漲幅度超過50%。

面對低房價一去不複返的大勢,2010年5月,鄒濤在個人博客上向當年響應不買房活動的人道歉,稱“在面對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也看不懂的中國房價時,我們唯有順勢而為”。

高華說,歷史證明鄒濤錯了,曾經的參與者無不後悔,甚至有人想要找鄒濤麻煩,抱怨因聽信於他才耽誤了購房的最佳時機。

2011年,限購令、限貸令等行政調控手段出臺後,購房名額成了最大問題,投資客被擋在門外。只能一套兩套地零散操作,因此高華的炒房團隊解散了,隨著投資退潮,深圳市場成交量再次下滑,二手房成交量從當年1月的10831套,下滑到7月的2384套。

在商品房市場調整時,高華又開始同朋友炒作小產權房,同樣采取聯合控盤的方式。南頭附近的南龍苑、名仕春天、荔園新村等小產權房社區,都成為高華們的獵物,一些小產權房從6000多元/平米,被炒至11000元/平米,收益接近翻番。

起初郭亮也沒有意識到限購政策的威力那麽大,2012年仍未放松,郭亮想出了合夥人跟投的公司運作模式,幫親戚朋友交社保,解決限購問題,再用他們的名額一起炒房,按股份分紅,而不是以公司名義炒房,一來沒法貸款,資金運用效率低,二來增值稅費過高。

調控帶來的機會

從2011年下半年後,全國房地產再度步入調整期,當時,深圳等一線城市最先反應,二三線城市調整緊隨其後。

由於限購限貸的存在,深圳投資水分逐漸被擠幹,投資客占比從2010年超過30%降至10%以下。

而郭亮便是留守樓市的其中一個,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後,郭亮的投資手法趨於成熟,即在不景氣的周期開始搜集“筍盤”買入,無論是哪個區域,只要比市場價便宜足夠多就下手,同時關註新房市場,尤其是房地產上市公司的樓盤,每年都有銷售任務,一般會先於二手房市場降價促銷回籠資金,然後在景氣周期內逐漸賣出。

其間,中國在“穩增長”的主基調下,房地產市場的拉動作用再次被放到了顯要位置。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成為樓市調控的轉折點,提出市場將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同時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郭亮認為調控手段將逐漸退出,但他仍會做足準備,投資偏向於做中線,留足兩三年的月供,盡量達到翻倍再賣出,投資回報率比以前更高,如他2011年投資的龍華綠景香頌、西鄉果嶺,兩三年後收益均在一倍以上。

而2014年上半年低迷的樓市,又給了郭亮和高華“進貨”的良機。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的樓市成交全面下滑,廣州、上海一手住宅的成交面積同比下滑超過三成,深圳、北京的跌幅超過四成。

“當時媒體都在唱衰深圳樓市,說要謹防暴跌,但我根據銀行的信貸政策得出結論,是要防止下半年房價暴漲。”郭亮說,在去年上半年,他和其他投資客就開始在市場吸盤了。

果然,央行去年出臺了“9·30”政策,被壓抑了四年的改善性需求如堰塞湖一樣噴湧而出,今年“3·30”政策火上澆油後,深圳房價開始暴漲,大部分區域二手房價格漲幅超過50%,熱點片區甚至翻倍。

其中6月份30713元/平米的成交均價更創下歷史新高。數據統計,2015年上半年,深圳新房成交均價同比大增20.3%,漲至每平米28040元。

深圳這座城市,很少出現像今年春夏這樣的群體性癲狂,似乎空氣中都飄浮著一層恐慌。幾乎每個人都在搶著什麽,小散戶在搶股票,消費者在搶房子,開發商在搶能夠制作“面包”的“面粉”,仿佛這些東西一夜之間都變成了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

在“3·30”樓市新政出臺前,高華又在前海概念範圍區與朋友一起購入了兩套熙龍灣的房子,買入價格約51000元/平米,6月份以約78000元/平米賣出,凈賺了270萬元,而高華的朋友晚賣半個月,比他多賺了60萬元。

“限購只能找別人的名額買,但畢竟不是自家人,隨便一套房都是上千萬元,在利益面前,每個人都靠不住,存在法律風險,因此不敢做長線,一般三五個月、最多半年時間就轉手。”高華說,限購讓他在投資上變得更為謹慎。

當調控成為一種常態後,投資客們反而能熟練地掌握樓市周期規律。

“房地產調控實際上給了投資客機會,漲漲跌跌,才有套利空間,如果一直較為平穩,投資客是沒有利潤的。”郭亮毫不諱言,目前手中滾動的房子仍有十多套。

在郭亮看來,貨幣和信貸政策是影響房價的最大因素,隨著信貸放松,2014年下半年,成交量在不斷上升,說明有人抄底,果然“9·30”政策出臺後,10月份市場開始出現漲價苗頭。

郭亮認為,今年全國樓市唯獨深圳房價暴漲,是因為從2011年至2014年間,深圳房價漲幅偏小,2014年深圳新房成交均價為23973元/平米,同比上漲11%。相比2010年的均價,四年房價上漲19%。低於同期北京、上海的漲幅。

而高華投資的參考指標是,首先看政策,沒政策時看市場供需,只要信貸放松,房價必然上漲。去年高華力勸同事購房,有19個同事成功在深圳房價暴漲前入市。

這些年來,高華在樓市上總共賺了3000多萬元,他不斷分享自己的投資經驗,在朋友圈中造就了多個千萬富翁。而郭亮從幾萬元起步,他說收益算起來達到上千倍。

套現等待下次良機

經歷過十多年的起起伏伏,高華總結了一句話:“年初不買房,一年就白忙,三年不買房,一生悔斷腸。”

不過這也分城市,二三線城市的投資環境就遠不如深圳。源於老家的因素,2008年,高華在沈陽也買了幾套房,當時三千多元的價格,七八年過去,如今也只有四五千元,漲幅微乎其微;2008年,高華在妻子家鄉廣西青州投資了一棟3層樓,當時一年收租5萬元,但如今不升反降,每年租金僅3.6萬元。

高華認為,深圳是個年輕化的城市,外來人口不斷註入新鮮血液,而土地供給有限,只要經濟轉型升級成功,房價長期來看還是易漲難跌,但會面臨短周期的調整。“好比一個人跑步,如果速度沖得太快,很快就跑不動了。”

在郭亮看來,深圳的城市地位不如北京、上海,北京在2013年房價大漲後,2014年部分區域二手房價向下回調了20%左右。他認為,深圳此輪房價暴漲後,必然會出現回調。

實際上,目前市場已有下調跡象,信貸上也在收緊,今年7月,深圳五大國有銀行將首套房首付比例上調至四成,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上浮,效果立竿見影,市場成交量迅速下滑,二手房業主報價下調,階段性見頂再次到來。

“我們覺得調整幅度在20%以上。”郭亮認為,深圳房價在過去幾年上漲幅度較小,今年是補漲,但市場已過分樂觀,找出各種支撐房價的理由,但下跌時這些原因會全部消失。與2010年一樣,在今年五六月樓市頂峰期間買房的人,預計又要站崗兩三年才能解套。

郭亮已在四月份開始出貨,二季度賣了三套,他的計劃是,下半年籌集資金,明後年去市場上“撿便宜”。

如今,高華手里仍有8套房,價值數千萬元,即便市場不斷有房產稅進展加速的消息湧現,高華也無所畏懼,他認為房產稅就是偽命題,好比賣菜的店鋪,稅費漲後,要麽菜價漲,要麽倒閉關門,但關門對誰都沒好處,同理,房產稅的成本最終還是會轉嫁到購房者身上。

郭亮認為未來十年仍是投資的好時機,只是中間會有曲折震蕩的短周期。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高華、郭亮、李金東均為化名)

編輯:明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498

霸道總裁與奶茶妹妹的“步步驚心”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359

2015年3月31日,北京,劉強東與奶茶妹妹臺下親密交談。 (CFP/圖)

奶茶妹妹如果十年後跟劉強東鬧離婚的話,難道真的如網上的段子所說只能得到劉東強薪水的一半,也就是5元錢?

“知道”(nz_zhidao)為你分析,奶茶妹妹是否真的該哭暈在廁所。

8月8號,劉強東和“奶茶MM”章澤天在朝陽區民政局領證結婚,東哥和奶茶妹妹最終走到一起,這本應該是一件喜聞樂見的事情,這之後發生的事情讓人完全意料不到,劇情錯綜複雜而且撲朔迷離,簡直就是一場年度大戲的感覺,圍觀群眾看得真是步步驚心啊。

滿城盡是陰謀論,東哥密謀坑奶茶?

就在奶茶妹妹跟劉強東領證後,網絡上流傳著這樣的段子。話說京東董事會今年5月批準了一項針對公司董事長兼CEO劉強東的一項為期10年的薪酬計劃。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劉強東提前透支了自己10年的薪水和獎金,價值26.5億,而未來10年收入幾乎為0。然後,現在突然宣布結婚了。也就意味著,這26.5億是婚前財產,如果兩人因感情不好分道揚鑣,那麽這26.5億與奶茶妹妹毫無關系。結婚本是人生的一大喜事,但奶茶妹妹看到這些還開心起來嗎?

玩笑歸玩笑,這個段子還是有一定依據的。關於劉強東年薪1元和京東股權購買權的消息,是來自京東第二季財報上。京東作為上市公司,每個季度需要對公眾公布自己公司的經營狀態,第二季度的財報一般是在當年八月初都要公布。至於東哥、奶茶領證的時間為啥和財報公布的時間離得如此接近,是巧合還是炒作就不得而知了。

但劉強東獲取這些財產的時間都為結婚前,這些財產包括股權激勵計劃都是屬於他自己婚前的個人財產。如果奶茶妹十年後要離婚的話,難道只能得到劉東強薪水的一半嗎?也就是5元錢,那奶茶妹妹是否得哭暈在廁所呢?消息一傳開,各種陰謀論也相繼傳來,甚至有人質疑這是劉強東精心安排的婚前財產保護計劃,難道霸道總裁真的坑了奶茶妹妹?

東哥愛還來不及,哪里舍得坑奶茶

段子終究是段子,其實根據現在已知的情況,東哥應該還是沒有坑奶茶妹妹的,現在我們從法律的角度分析上述事件,解析段子背後的含義:

劉強東獲得的是未來十年京東2600萬股普通股的行權機會,並不意味著他就已經獲得上述股權,本身也不是實際財產權利。股權期權激勵計劃是上市公司為了激勵高管的一種薪酬制度。做個比喻,就像公司給高管一個優惠券,,當符合雙方約定的條件時,高管可以以優惠價格購買本公司一定數量的股票。例如,約定當公司股價達到20元時,高管可以以每股10元買入1000股,這就等於間接的現金激勵機制。那什麽叫做行權呢?行權是當符合雙方約定的條件時,高管決定使用公司給的優惠券,按優惠價購買股權。所以劉強東如果是在結婚前獲得2600萬股的股權,只有滿足約定條件,他才能擁有上述股權。

解釋這麽久了,終於弄清楚劉強東獲得的不是真金白銀的股權,而是一次行權的機會。雖然該股權期權是劉強東婚前獲得,只要婚姻期間該股權行權條件得到滿足,不論劉強東是什麽時候行使股票期權,則行權購得股票仍然為夫妻共同財產,也就是奶茶妹妹還可以分得一半。因此萬一離婚,那奶茶妹妹就是手握1300萬股京東普通股的富豪啊!關於這一點,已經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和司法案例印證奶茶妹妹有權獲得上述股權,所以,東哥還是坑不了奶茶妹妹的。

此外,除了股權激勵計劃的股權,劉東強作為京東的大當家,已經擁有京東相當數量的股權,這些股票屬於其婚前財產,股票的法定孳息(如分紅等)也屬於婚前財產。但是,其股票的增值部分,根據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也就是股票漲價了,奶茶妹妹也有份。

綜合來看,劉強東的薪酬計劃應該僅是京東及劉強東本人正常的商業安排,因此即使劉強東與章澤天在未來真不幸離婚,奶茶妹也並不會一無所有,霸道總裁並不是真的“坑”奶茶妹。

2015年05月25日,上海,京東開起了奶茶館。 (東方IC/圖)

想要嫁入豪門?先看清婚前協議吧

名人富豪們的婚姻已經從傳統意義上的“隱私”變為了公眾事件,尤其是上市公司高管的婚變在涉及金額龐大的財產分割的同時,也可能導致股東位次的重新排座,更關乎企業的發展、員工們的前途。劉強東作為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一舉一動足以影響京東的股價和經營,為了公司的穩定和未來的發展,他跟奶茶妹妹之間應該是有簽署相關婚姻協議,包括婚前協議、婚姻財產,保險起見應該還會對離婚後財產分配進行約定,盡最大努力維護自身的利益,至於協議對奶茶妹妹苛刻與否,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名人富豪們的個人身家收入豐厚,感情分分合合也正常,簽個婚前協議對雙方,對公司都有保障。婚前協議就是婚姻的第一道保護線,一份有效的婚前協議可以為名人富翁們的未來保駕護航,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名人們在婚前協議上的表現:

傳媒大亨魯珀特•默多克擁有112億美元身家,但鄧文迪與他曾簽署婚前婚後兩份協議,鄧文迪從離婚當中雖然能得到一大筆財產,但相對於默多克的全部身家十分有限。默多克的絕大多數股份都是通過默多克家族信托基金持有的,這個基金的受益人是魯珀特•默多克的六個子女,其中包括鄧文迪生育的兩名年紀尚幼的女兒。鄧文迪本人並非這只基金的受益人。

2006年,歷經分分合合的謝霆鋒和張柏芝修成正果。相傳當時兩人擬定了一份婚前協議,其中最有名的一條是:“如若他日兩人無論以何種原因分手,張柏芝都可帶走自己所有子女。”正是因為有此協議,2011年離婚後,張柏芝一直將兩個兒子帶在身邊,甚至獨自帶著Lucas和Quintus移居新加坡,對此,謝霆鋒無計可施。

威廉與凱特婚前曾委托倫敦知名律師事務所草擬婚前協議。據稱,威廉現有約1300萬英鎊(1英鎊約合10.8元人民幣)資產,如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去世,他還可再繼承2.9億英鎊遺產,如果離婚,凱特不能要求分走一半,但可獲得豐厚的贍養費。協議中也提及子女監護權,孩子將歸父親威廉撫養,但凱特有權隨時探訪。至於凱特將不再擁有王室的“殿下”頭銜,也不能繼續居住在王室的宮殿、城堡,須另覓住宅。據傳婚前協議附帶保密條款,如果凱特對外泄漏露協議細節,將面對上百萬英鎊的巨額求償。

簽訂婚前財產協議如何避免被坑

婚前協議不只是名人富翁們的權利,普通老百姓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也可以用婚前財產協議保障自身的權益,一份有效的婚前協議需要註意一下幾方面:

訂立婚前財產協議必須出於雙方自願,任何一方均不能對另一方采取隱瞞、欺詐、脅迫的方式,也不能乘人之危。基於不真實的意思表示而訂立的協議是無效的。

婚前財產協議的內容必須合法,既不能規避法律,也不能違反公序良俗。

婚前財產協議最好是書面形式,但如果夫妻雙方對口頭協議的效力均無異議或者有證據能證明雙方有口頭形式的協議且一直履行,口頭協議也能成立。

即使不簽婚前財產協議,一方婚前財產也不會變成夫妻共同財產。我國婚姻法已經明文規定,一方婚前的財產不會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在這種情況下,簽訂婚前財產協議,有助於明確哪些財產是夫妻雙方的婚前財產,以免將來發生爭議。

財產協議不一定只能在婚前簽訂,婚後簽署婚內協議,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夫妻可以對婚前財產及婚內財產進行約定。

童話中的結局都是美好的,王子和公主都得到了happy ending,霸道總裁與奶茶妹妹的幸福生活也剛剛開始,作為圍觀群眾,我們還是默默的祝福霸道總裁和奶茶妹吧。

但要知道,法律不是語文,你認識漢字和你能理解法律之間往往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對於法律問題還是讓專業的律師來解決比較靠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658

“步步驚心”的中概股私有化:資本之爭、落地難題,還有股東起訴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19/155915.shtml

“步步驚心”的中概股私有化:資本之爭、落地難題,還有股東起訴
楊潔 楊潔

“步步驚心”的中概股私有化:資本之爭、落地難題,還有股東起訴

中概股私有化進程中充滿坎坷。

文|楊潔

中概股私有化的狂潮,在去年猛烈掀起。2015年一年中,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就有32家先後收到私有化邀約。勢頭最猛烈的時期出現在去年年中,僅6月就有14家公司宣布私有化。

就是在去年6月,奇虎360,展開了目前規模最大的互聯網企業私有化歷程。時間跨度長達半年多,今年的3月,奇虎360的私有化方案最終獲得了股東大會的批準。

但就在此時,中概股回歸熱卻被一紙傳聞帶進了一個有些尷尬的境地。前不久,一則“證監會暫緩中概股回歸A股”的消息傳開,5月6日晚,證監會回應:“正針對這類企業通過IPO、並購重組回歸A股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研究。”已經宣布私有化的中概股們,受到這樣的影響力,紛紛迎來了“逆市大跌”。

從國內A股市場的跳水,到排隊IPO的堰塞湖,再到戰略新興板的擱淺,政策的不明朗,中概股私有化進程中充滿坎坷。而外界環境,還不是它們要面臨的唯一的“坎兒”。它們要找到更多的融資渠道,為回歸A股做準備;它們要面對投資者的訴訟風險;甚至,它們還可能會面對資本商戰的阻截。這是一條鋪滿荊棘的長路,一步一步,歷經兇險。

截止到今年4月,優酷土豆、如家快捷、博納影業、麥考林退市。奇虎360、淘米私有化獲批,正在走最後的退市流程。巨人網絡、分眾傳媒成功登陸A股。世紀佳緣與百合網通過收購,掛牌新三板。還有更多收到私有化要約的中概股公司,仍在奮戰。

而這些公司們,都經歷了什麽樣的過程?它們的“回歸夢”,是怎樣的“步步驚心”?就讓我們來看看,中概股私有化浪潮這一年多,都有什麽樣的故事在發生。

“宮心計”:汽車之家上演的資本角逐

汽車之家私有化的故事,曲折之中,又充滿警示。汽車之家在2013年登陸美國紐交所,在此之前的2008年,澳洲電訊收購了它的55%股份。

今年4月15日,當時是汽車之家控股股東的澳洲電訊透露,擬以29.55美元/ADS的價格出售所持汽車之家47.7%的股權,交易總標的將達16億美元,中國平安旗下子公司平安信托將成為這筆交易的購入方。出售後,澳洲電訊將所持股權減小至6.5%。

而就在4月16日,汽車之家宣布公司董事會收到私有化要約,由汽車之家CEO秦致牽頭的買家財團,包括秦致、博裕資本、高瓴資本和紅杉中國,擬以每股31.50美元的價格將公司私有化。

此舉被外界視為是對澳洲電訊出售股權的反對。4月28日,秦致發布內部郵件,表示汽車之家大股東的退出行為,和其他公眾股東並非步調一致,幾方之間對汽車之家的戰略規劃和發展方向沒有形成共識。

之後的5月11日,有媒體報道稱,平安信托被汽車之家公眾股東向商務部實名舉報涉嫌違反《反壟斷法》。而就在同一天,汽車之家宣布,澳洲電訊宣布任命辛西婭·惠蘭為汽車之家董事長,現任董事長、澳洲電訊國際業務總裁陳永正已於5月6日辭去這一職務。

根據汽車之家年報顯示,截止2016年2月底,汽車之家創始人股權李想和秦致整體只持有5.7%投票權,澳洲電訊擁有54.6%的投票權。這意味著,中國平安如果要占據主導權,只夠回購50%左右的股權,而秦致和買家財團則需回購超過90%的股權。

這是一場由資本交易引發的私有化事件。也許,這場股權之爭還將繼續進行,汽車之家的私有化進程也並不會順利。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汽車之家的市值也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私有化獲批:奇虎360大樓都抵押了

作為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回歸中概股,奇虎360的私有化進程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巨大關註。

去年6月17日,周鴻祎和中信證券、金磚資本、華興資本和紅杉基金對奇虎360發起了全面收購提議,涉資90億美元。這筆巨大的資金帶來了360在資本行動上的限制,而對360而言,這些是值得的,退市也將為它獲得足夠的溢價空間。周鴻祎在私有化要約相關的內部郵件中表示,以IPO市值1000億元人民幣計,融資規模可達200億元。登陸A股後,公司將獲得更大的市值增長。

2015年12月18日,奇虎360宣布已經與買方團達成最終的私有化協議,交易金額涉及約93億美元。根據奇虎360在美披露的私有化財團名單顯示,其中除了周鴻祎、齊向東外,還有36家企業法人。

私有化財團用於私有化360的資金,除了各成員投入的自有現金,還包括招商銀行提供的7年期30億美元貸款而4億美元過橋貸款,其中,7年期30億美元是靠抵押360位於北京朝陽酒仙橋路的大樓、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一系列“360”商標等換來的。

2016年3月30日,奇虎360的私有化方案最終獲得了股東大會的批準。日前,奇虎360私有化的兩大平臺(SPV)——天津奇信誌成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奇信通達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增資手續,估值分別達40億美元和117億美元。

中概股公司在完成私有化前,還需外匯局批準換匯。5月13日,奇虎360官方微博稱,“買方團告知公司, 他們正在進行滿足並購協議中交割條件的相關工作,此項工作正按預期正常進行中”。

而隨著戰略新興板的暫停,A股對回歸中概股們的政策有無變動,在這最後關頭就顯得尤為重要。

擱淺?YY私有化:這事兒太難了!

中概股退市回歸這事,千軍萬馬一條獨木橋,YY看來也許會成為被攔在橋那頭的一股。

去年7月,歡聚時代(YY)宣布收到董事長雷軍和CEO李學淩的私有化要約,擬以每股美國存托股(ADS)68.50美元的現金收購其尚未持有的公司全部已發行普通股。報價比歡聚時代前一天收盤價溢價17.4%。要完成私有化,需要將近26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雷軍、李學淩共持有公司約33.4%的股權,對應價值13.3億美元。這意味著,歡聚時代需要籌集剩余部分股權的資金。

但是,籌資道路,既阻且長。漫長的籌資過程,也讓YY的私有化進程長期之內都沒有聲音。5月5日,“中概股回歸”將被叫停的傳言,直接導致了A股殼資源相關股票大跌。

5月12日,有消息稱,歡聚時代的私有化暫停。目前,歡聚時代並未承認這一消息,對其不予置評。但在當日,歡聚時代的股價因為這一傳言,應聲下跌。

信用危機:聚美優品的低價退市

聚美優品的一紙私有化要約引發了軒然大波。選擇私有化的中概股眾多,而像聚美優品一樣,讓大小股東包括機構投資者都集體抗議的,卻尚屬首次。

2016年2月,聚美優品CEO陳歐、產品副總裁戴雨森和紅杉基金提出,以每ADS 7美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這個價格,比聚美優品之前10天的平均股價高出27%。陳歐在內部信中表示,聚美優品在美股市場,被嚴重低估。

但是,這引發了大量投資人的不滿。2014年,聚美優品IPO時,以每股22美元的價格,發行了1110萬股,上市首日股價最高達到28.28美元。在2014年的8月,聚美優品股價達到最高位時,接近40美元。7美元的私有化價格,不到發行價的1/3。

之後三天時間里,100多名中小散戶建立起微信群,集體維權。甚至有投資機構也參與其中,向聚美優品發出質疑。中小投資者表示,將集體委托海外律師訴訟;在國內法院起訴聚美,擴大影響力;網上向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投訴;郵件、電話或通過微博向獨立委員會抗辯等。

目前,聚美的私有化方案是否能夠通過,仍然還是個未知數。

下調私有化價格:當當的中小股東也不幹了

當當網的業務已經不比當年,而在私有化進程中,當當也同樣不太順利。

2010年,當當在美IPO,發行價16美元,開盤價為24.5美元,上市當日市盈率超過100倍,市值超過23億美元,可謂風光無限。

然而,隨著當當業務發展的放緩,李國慶也對美國資本市場對當當股價的低估表示不滿。2015年7月9日,當當網收到董事長俞渝、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李國慶提出的私有化提議。俞渝和李國慶將以現金方式收購當當網所有流通普通股,收購價格為每美國存托股7.812美元,比7月8日當當網收盤價高出20%。而發出私有化要約時,當當股價剛剛遭遇大跌,該收購價格僅按照前一日收盤價出價,自然受到了股東的抵制。之後,當當的私有化也一直沒有大的進展。

今年3月9日,i美股卻突然宣布已向當當呈遞關於以全現金方式收購其全部流通股份的非約束性要約。收購價格為每ADS8.8美元,比之前當當的內部收購要約價格高出12.6%。這一個意外事件引發了外界紛紛議論。雖然李國慶和俞渝放棄當當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資本市場上,這樣的“野蠻人”出現,卻是值得思考的。

但是,就在政策相關傳言引發中概股股價下跌之際,當當又做出了動作。昨天,當當宣布,管理層調整了私有化報價,報價為每單位ADS 6.50美元,比之前的價格還下調了16.7%。這也也激怒了很多投資人,甚至有散戶呼喚大摩女再次舌戰李國慶。和聚美優品相比較,中概股低價私有化,看來已經不是單一現象。

反向收購:世紀佳緣的“下嫁”

世紀佳緣和百合網,兩個做婚姻生意的公司,在這里也講述了一個“下嫁”的愛情故事。

世紀佳緣作為國內首個海外IPO,也是體量最大的交友網站,在2011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11美元。截止到2015年第三季度,世紀佳緣註冊用戶數突破1.5億人。2012年,創始人龔海燕離開世紀佳緣管理層,進軍在線教育領域,創辦了91外教、梯子網和那好網。除了91外教被51talk收購外,其他項目均告失敗。此前,龔海燕將16.1%的股份轉讓給宏利基金。

2015年3月3日,宏利基金對世紀佳緣提出私有化要約,價格為3.58美元/普通股(5.37美元/ADS),溢價15.7%。這個價格,顯然並不能令人滿意。同時,退市回歸也需要漫長的過程。世紀佳緣CEO吳琳光面對這種情況,表示稱,堅持回歸國內股市,並試圖尋找最佳的回歸方式。

而百合網,雖然體量和收入上,都較世紀佳緣為小,但百合網去年7月向新三板發起沖刺,11月掛牌,隨即發起10.23億元的增發方案。在資本上,具備了並購世紀佳緣的能力。與此同時,百合網宣布收費模式完全免費,這也給世紀佳緣造成了沖擊。

在這種情況下,世紀佳緣最終選擇了和百合網聯姻。2015年12月7日,百合網宣布擬收購世紀佳緣全部股份。百合網以每普通股5.04美元,或每美國存托股(ADS)7.56美元的現金對價收購世紀佳緣, 這與3月的私有化要約相比,價格提高了約40.8%。

今年5月14日,世紀佳緣宣布完成與百合網的合並,完成私有化,同時宣布公司已正式要求自2016年5月13日收市起暫停其ADS在納斯達克的交易。借著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世紀佳緣完成了回歸之路。

借殼上市:紅籌回歸樣本的分眾傳媒

在2015年底完成借殼上市的分眾傳媒,堪稱紅籌回歸的一個絕佳樣本。曲折複雜的回歸歷程,完善的準備和快速的行動力,同時造就了分眾傳媒的成功。

2015年12月,分眾傳媒全部股權過戶到七喜控股名下,意味著分眾傳媒借殼上市的完成。而七喜控股並不是分眾傳媒最初考慮的借殼目標。去年6月,宏達新材和分眾傳媒宣布聯姻,但在不久之後,宏達新材受到證監會調查,這項重大資產重組也暫停。而分眾傳媒之後火速和七喜控股實現牽手,足見其計劃的完善,在這方面,完全可以成為其他公司學習的楷模。

分眾傳媒的私有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2013年,江南春聯合方源資本、凱雷集團、中信資本、中國光大控股等四家投資方,提交私有化提案。為了實現借殼上市,分眾傳媒還進行了兩次股權轉讓。

分眾傳媒的VIE架構拆除工作更是早就開始了。2010年,除了分眾廣告和分眾傳播之外的其他VIE實體終止協議簽署。2014年12月,各方又簽署了對分眾廣告和分眾傳播的VIE協議終止文件。2015年1月,江南春將其持有的分眾傳播85%的股權轉讓給分眾傳媒。此時,VIE架構終於拆除完畢。

而為了在協議期內完成上市,借殼成為分眾傳媒的首選。分眾傳媒私有化的模式,簡單來說,即設立子公司,讓目標公司與子公司合並。比起單純的股權收購,這樣的方式顯然更易行並減少了爭議。為實現借殼上市,分眾母公司FMCH還將分眾(中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全資子公司的100%股權轉讓給分眾傳媒。

而直到站在A股門前的那一刻,變故仍然沒有停止發生。與宏達新材分手之後,分眾傳媒迅速改換目標,短期內牽手七喜控股成功,更可見分眾傳媒在計劃準備上的全面。對於其他計劃回歸的中概股而言,這是非常值得借鑒的一點。借殼上市後新公司總股本41.16億,市值1904億元,江南春的身價也已接近500億元。

私有化 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981

美國中情局首次公開政府虐囚報告 細節觸目驚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446.html

美國中情局(CIA)本周二公開50份解密文件報告,有關“911”後美國政府使用刑訊手段審訊的細節首次曝光。

這50份報告是在非營利組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 (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將CIA以“違反信息自由”兩次告上法庭之後,CIA被迫做出的最新回應。

是虐待還是審訊技術?

在這些報告中包含了很多被奧巴馬此前稱之為“虐待”,但被CIA稱為“擴展審訊”和“擴展審訊技術”的審訊方式。文件中還包含了CIA內部人員對使用這些審訊手段合法性的討論。

在最新公布的報告中,一個細節是當時布什政府建議中情局的審訊人員不要將他們對審訊合法性的顧慮留下書面證據。“強烈建議任何猜測性的語言,比如使用手段的合法性,或者對高層就此運作的合法性的相關判斷等,都不要留下書面記錄(電子郵件、電話和傳真等),這樣的語言是沒有幫助的。”一份2002年在CIA內部傳閱的工作備忘錄指出。

“今天早晨我通知前臺(CIA反恐中心),我將不再和審訊項目有任何的聯系,原因是我對這個項目有著強烈的質疑。”一位中情局官員在2003年1月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因此,我決定盡快退休。這會是一個撞車性的事故,我希望在車撞上前先下車。”

虐囚致死細節首次曝光

在一份“身體壓力描述”的文件中,CIA讓囚犯的身體經受比如“扇耳光”、“戴成人尿片進行羞辱”、“用害蟲咬”和“模擬土葬”等虐待方式。

但是,CIA的文件對這些方式分別進行了“修飾說明”:“一個可能性就是威脅要把他們放到一個封閉的箱子里,然後放害蟲叮咬他們。但放的其實是無害的昆蟲。”

還有一個審訊方式是“模擬土葬”,也就是將囚犯放到一個狹小的看起來像棺材一樣的盒子里,“但其實這個盒子上有隱藏的氣孔,可以避免讓他們窒息”。

這份報告還提到了2002年CIA在阿富汗設的名為“鹽坑”(Salt Pit)的審訊地點曾造成一名囚犯致死的內部調查報告。

當時的囚犯拉曼(Gul Rahman)在被擡到一個室內溫度為零攝氏度的水泥地牢房後被扒光衣服,渾身上下只穿著一片成人尿片。“拉曼從腰部往下什麽都沒穿。”報告說,“拉曼只有一片尿片遮擋。不清楚他的尿片是什麽時候被移除的。”

在淩晨4點的牢房例行檢查時,一名看守發現拉曼“在顫抖”,但看守並未特別註意,因為“所有的囚犯都是顫抖的”。

在早上10點,看守發現拉曼已經沒有知覺,並且“鼻子和口腔有少量流血”,在急救人員30分鐘到達後搶救無效死亡。醫生經過屍檢後得出的結論是:拉曼“死於體溫過低”。

拉曼的死亡也讓美國政府多年一直被外界質疑非法使用刑訊手段審問恐怖嫌疑分子,美國司法部曾針對布什政府時期的CIA審訊進行過刑事調查,但沒有任何人遭到指控。

2009年,當時的美國司法部部長霍爾德(Eric Holder)要求對拉曼死亡案以及其它有關CIA虐待囚犯的指控重新展開調查,雖然拉曼案最終經過大陪審團的審議,但最終也沒有人被指控或定罪。

在周二公布的報告中,CIA要求司法部必須提前承諾,建議在審訊中對基地組織恐怖分子祖貝達(Abu Zubaydah)使用水刑的案子上不會有任何人遭到刑事起訴。

司法部的一份報告指出,僅在2002年8月,CIA就曾在審問祖貝達時83次使用水刑。

“這些新公布的解密記錄為CIA的虐囚項目提供了新的細節,也揭露了CIA在那些秘密的地點所進行的這些審訊囚犯的項目有多麽的黑暗和殘酷。”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法律事務副主管傑夫爾(Jameel Jaffer)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10

洪水為何觸目驚心: 因為濕地正在與國人“告別”

“洪水猛獸”正在大半個中國肆虐。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介紹,截至7月3日,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

有關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洪水災害屬於氣象災害,但人為因素也不可忽視。土地用途的改變,以及因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而對洪水易發區進行的開發,特別是濕地的減少,都使得洪水的風險和危害性不斷提高。

長江流域濕地受威脅

水來自哪里?大江大河嗎?不完全對。我們每喝一杯水,其中的96%都來自濕地。

不僅如此,占陸地總面積8.6%的濕地儲存著地球陸地生態系統35%的碳,為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1公頃濕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濕地因而被譽為“淡水之源”、“地球之腎”、“氣候調節器”和“生物基因庫”。《上海濕地系統規劃編制研究報告》認為,濕地的保護不僅能調節氣候、防災抗災、凈化水質、保護生物多樣性,其保護性的開發也可以增加人們的生活福利,帶動地方經濟實現結構性調整,培養第三產業新的增長點。

1992年,中國加入了《濕地公約》。根據《濕地公約》的定義,濕地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淡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

長江幹流濕地共5類20型,總面積561.69萬公頃,濕地率9.99%。由於長江流域養育著全國33.7%的人口,因此,圍墾、汙染、過牧、基建和城市化占用的威脅影響處於高發態勢,濕地受威脅影響大。

國家林業局此前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近十年來,我國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相當於減少了兩個北京市的國土面積。

“基建占用和圍墾仍然是目前我國重要濕地受到的主要威脅,受影響的濕地範圍仍然占有較大比重。”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說。

2003年,國家林業局組織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濕地調查,對單塊面積在100公頃以上的濕地進行了調查。與第一次相比,第二次調查發現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減少率達8.82%,其中自然濕地面積減少337.62萬公頃,自然濕地減少率達到9.33%。

張永利介紹,根據兩次調查結果對比,近十年來受到基建占用威脅的濕地面積增加了10倍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有些地方為了發展,不計代價地開發海景地、生態城;圍墾占用濕地仍屢有發生,主要分布在沿海、大江大河及湖泊周邊地區。

濕地為人類提供了物質生產、環境調節和人文社會等諸多服務。研究機構設計出了數種評價方法,可以對濕地服務價值進行量化評估。

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鄭姚閩博士介紹,1990年至2008年,我國天然濕地服務價值由5000多億美元減少到4000多億美元,不到20年減少了約1059億美元。

8億畝濕地保護紅線危局

近年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次到天津、河北等地的城市濱海濕地一帶采訪,吃驚地發現,沿海地區一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生命支持系統——濱海濕地,正在與人類“告別”。

最新研究顯示,我國沿海地區快速、大範圍的圍墾和填海已造成濱海濕地面積銳減,8億畝濕地保護紅線即將被沖破,而這是維護中國基本生態安全的底線,包括提供水產品、淡水和防洪等。

“在中國所有類型的生態系統中,沿海濕地受到的威脅最嚴重,但保護力度卻最小。”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宜瑜說。

陳宜瑜率領的研究團隊曾歷時18個月、耗資60萬美元開展了“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研究發現,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我國60%以上的天然沿海濕地消失,包括53%的溫帶濱海濕地、73%的紅樹林和80%的珊瑚礁。

我國沿海地區人口占全國的40%,GDP占全國的60%左右。調查發現,從1950年到2000年,圍墾和填海導致全國濱海濕地消失了一半。在2006年至2010年間,為了滿足沿海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和經濟建設對建設工業區、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的需求,平均每年有近4萬公頃的濱海濕地被圍填。

1990~2010年間,建有海堤的海岸線長度增加了3.4倍,2010年達到了11000公里,占我國18000公里海岸線總長度的61%,而20年前僅占18%。

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項目組組長雷光春介紹,中國濱海濕地面積579.59萬公頃,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10.85%。在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維護海岸帶國土及生物多樣性安全、“一帶一路”推動的國際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雷光春對記者表示:“未來圍填海的規模更大。”項目組不完全統計顯示,隨著新一輪沿海開發戰略的實施,到2020年,我國沿海地區發展還有超過57.8萬公頃的圍填海需求。

洪水災害與濕地銳減有關聯

“近年來,我國洪澇、幹旱、赤潮、沙塵暴、荒漠化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與許多濕地消失和退化密切相關。”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研究人員發現,洪水災害的發生與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濕地面積的銳減有很大的關聯性。

“我這里有一張洞庭湖的圖。”國家林業局濕地管理中心主任馬廣仁日前在做客人民網解讀濕地概況時稱,1825年時,洞庭湖面積為6270平方公里,到1835年變成4700平方公里。1949年有4250平方公里,但到了2002年,洞庭湖縮小為2650平方公里,比建國初期減少了近40%。而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素有“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省,如今只能算是“百湖之省”。20世紀50年代,湖北有湖泊1066個,總面積達8300平方公里,由於圍湖造田和泥濘淤積,目前,湖北僅存湖泊309個,總面積縮小到2656平方公里。

2000年,國務院17個部門聯合頒布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2005年,國務院批準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計劃總投資90億元,實施項目400多個。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中央累計投資11億元,實施濕地保護項目100多個。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國家林業局已經劃定了“到2020年全國濕地面積不少於8億畝”的濕地保護紅線。張永利說,劃定這條紅線,既是遏制我國濕地面積減少和功能退化趨勢的需要,也是滿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他說,對於劃入紅線的部分濕地,允許合理開發利用,但應作出具體的制度設計,要明確濕地利用範圍、時間、強度、方式等,使濕地資源利用在濕地生態系統的可承載力以內。

“正在上演的觸目驚心的一幕幕自然災害再次向世人警示,濕地應該得到足夠的關註了!”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斌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29

洪水為何觸目驚心: 因為濕地正在與 國人“告別”

“洪水猛獸”正在大半個中國肆虐。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介紹,截至7月3日,全國已有26省(區、市)1192縣遭受洪澇災害,農作物受災面積2942千公頃,受災人口3282萬人,緊急轉移148萬人,因災死亡186人、失蹤45人,倒塌房屋5.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約506億元。

有關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洪水災害屬於氣象災害,但人為因素也不可忽視。土地用途的改變,以及因社會、經濟發展需要而對洪水易發區進行的開發,特別是濕地的減少,都使得洪水的風險和危害性不斷提高。

長江流域濕地受威脅

水來自哪里?大江大河嗎?不完全對。我們每喝一杯水,其中的96%都來自濕地。

不僅如此,占陸地總面積8.6%的濕地儲存著地球陸地生態系統35%的碳,為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1公頃濕地每年可去除1000多公斤氮和130多公斤磷。濕地因而被譽為“淡水之源”、“地球之腎”、“氣候調節器”和“生物基因庫”。《上海濕地系統規劃編制研究報告》認為,濕地的保護不僅能調節氣候、防災抗災、凈化水質、保護生物多樣性,其保護性的開發也可以增加人們的生活福利,帶動地方經濟實現結構性調整,培養第三產業新的增長點。

1992年,中國加入了《濕地公約》。根據《濕地公約》的定義,濕地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淡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

長江幹流濕地共5類20型,總面積561.69萬公頃,濕地率9.99%。由於長江流域養育著全國33.7%的人口,因此,圍墾、汙染、過牧、基建和城市化占用的威脅影響處於高發態勢,濕地受威脅影響大。

國家林業局此前公布的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結果顯示,近十年來,我國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相當於減少了兩個北京市的國土面積。

“基建占用和圍墾仍然是目前我國重要濕地受到的主要威脅,受影響的濕地範圍仍然占有較大比重。”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說。

2003年,國家林業局組織完成了第一次全國濕地調查,對單塊面積在100公頃以上的濕地進行了調查。與第一次相比,第二次調查發現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減少率達8.82%,其中自然濕地面積減少337.62萬公頃,自然濕地減少率達到9.33%。

張永利介紹,根據兩次調查結果對比,近十年來受到基建占用威脅的濕地面積增加了10倍以上,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有些地方為了發展,不計代價地開發海景地、生態城;圍墾占用濕地仍屢有發生,主要分布在沿海、大江大河及湖泊周邊地區。

濕地為人類提供了物質生產、環境調節和人文社會等諸多服務。研究機構設計出了數種評價方法,可以對濕地服務價值進行量化評估。

中科院遙感應用研究所鄭姚閩博士介紹,1990年至2008年,我國天然濕地服務價值由5000多億美元減少到4000多億美元,不到20年減少了約1059億美元。

8億畝濕地保護紅線危局

近年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次到天津、河北等地的城市濱海濕地一帶采訪,吃驚地發現,沿海地區一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生命支持系統——濱海濕地,正在與人類“告別”。

最新研究顯示,我國沿海地區快速、大範圍的圍墾和填海已造成濱海濕地面積銳減,8億畝濕地保護紅線即將被沖破,而這是維護中國基本生態安全的底線,包括提供水產品、淡水和防洪等。

“在中國所有類型的生態系統中,沿海濕地受到的威脅最嚴重,但保護力度卻最小。”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宜瑜說。

陳宜瑜率領的研究團隊曾歷時18個月、耗資60萬美元開展了“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研究發現,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我國60%以上的天然沿海濕地消失,包括53%的溫帶濱海濕地、73%的紅樹林和80%的珊瑚礁。

我國沿海地區人口占全國的40%,GDP占全國的60%左右。調查發現,從1950年到2000年,圍墾和填海導致全國濱海濕地消失了一半。在2006年至2010年間,為了滿足沿海地區的快速城市化和經濟建設對建設工業區、港口和其他基礎設施的需求,平均每年有近4萬公頃的濱海濕地被圍填。

1990~2010年間,建有海堤的海岸線長度增加了3.4倍,2010年達到了11000公里,占我國18000公里海岸線總長度的61%,而20年前僅占18%。

國家濕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項目組組長雷光春介紹,中國濱海濕地面積579.59萬公頃,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10.85%。在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維護海岸帶國土及生物多樣性安全、“一帶一路”推動的國際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雷光春對記者表示:“未來圍填海的規模更大。”項目組不完全統計顯示,隨著新一輪沿海開發戰略的實施,到2020年,我國沿海地區發展還有超過57.8萬公頃的圍填海需求。

洪水災害與濕地銳減有關聯

“近年來,我國洪澇、幹旱、赤潮、沙塵暴、荒漠化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這與許多濕地消失和退化密切相關。”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研究人員發現,洪水災害的發生與洞庭湖、鄱陽湖等湖泊濕地面積的銳減有很大的關聯性。

“我這里有一張洞庭湖的圖。”國家林業局濕地管理中心主任馬廣仁日前在做客人民網解讀濕地概況時稱,1825年時,洞庭湖面積為6270平方公里,到1835年變成4700平方公里。1949年有4250平方公里,但到了2002年,洞庭湖縮小為2650平方公里,比建國初期減少了近40%。而洞庭湖是中國第二大淡水湖。

素有“千湖之省”美譽的湖北省,如今只能算是“百湖之省”。20世紀50年代,湖北有湖泊1066個,總面積達8300平方公里,由於圍湖造田和泥濘淤積,目前,湖北僅存湖泊309個,總面積縮小到2656平方公里。

2000年,國務院17個部門聯合頒布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2005年,國務院批準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計劃總投資90億元,實施項目400多個。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中央累計投資11億元,實施濕地保護項目100多個。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國家林業局已經劃定了“到2020年全國濕地面積不少於8億畝”的濕地保護紅線。張永利說,劃定這條紅線,既是遏制我國濕地面積減少和功能退化趨勢的需要,也是滿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他說,對於劃入紅線的部分濕地,允許合理開發利用,但應作出具體的制度設計,要明確濕地利用範圍、時間、強度、方式等,使濕地資源利用在濕地生態系統的可承載力以內。

“正在上演的觸目驚心的一幕幕自然災害再次向世人警示,濕地應該得到足夠的關註了!”複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斌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2012年7月21日,北京突降暴雨,致多個交道要道癱瘓。攝影/章軻

西溪濕地是我國首個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公園。攝影/章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