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熱鬧六月會有驚喜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g2ck.html

過節免不了有飯局,在飯局上聽到這樣的故事:深圳某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好不容易熬成科長,搬進夢寐以求的單獨辦公室,第二天單位收到上級文件,科級幹部不得用單獨辦公室,這位科長只好又搬回大廳辦公。

飯局上都議論,現在到政府部門辦事,工作人員的態度明顯好多了。看來,反腐還是很有成效。

至於經濟,也有從谷底向上爬升跡象,官方公佈的5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連升三個月,由4月50.4升至50.8。5月初我曾用「詭異」一詞來說5月份,6月份是上半年的最後一個月,如果要用一個詞來說的話,我倒覺得會有「驚喜」。

6月份很熱鬧:高考、世界盃……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走向的大致脈絡可能會顯現出來,主要看點有:

1、政府將有經濟刺激政策出台,力度有多大?如何把利率降下來?會產生哪些連鎖反應?

2、房地產調整將會有多深、持續多久?政府將在什麼時候、投入多大力氣救市?

3、新股發行和退市制度將做何實質性調整?對股票市場走勢有多大影響?

4、反腐會不會有新動作?這,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不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第九條:「各部設部長一人,副部長二至四人。各委員會設主任一人,副主任二至四人,委員五至十人。」我看了看「國務院部委人物庫」(詳見:http://www.ce.cn/ztpd/xwzt/2013bw/gjfzhggwyh/index.shtml),有些部委的職位設置跟這一條相悖,不知是不是我看錯了或者理解錯了(當然,我知道,某些黨組成員比如紀委書記和助理職務不應算是副部長或副主任,但有些單位的副職還是超過了法律規定的數額,比如發改委和外交部)。嗯,政府給自己動手術,要動的地方不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505

蘋果開發者大會 哇!「沒有驚喜」

2014-06-09 TWM  
 

 

台北時間六月三日凌晨一點,蘋果迷熬夜死守電腦前,為的是收看網路直播今年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 C)。歷經兩小時,外界原先猜測的iWatch、iPhone 6、新款Mac等均未現身,讓許多果迷不禁大喊「沒有驚喜」!

整場發表會的主角大致就是新一代Mac作業系統「優勝美地(Yosemite)」與iOS 8,而揭示這些新軟體的重任,落在去年首度現身WWDC舞台的蘋果資深副總裁克雷格(Craig Federighi)身上。帥氣的克雷格不愧是蘋果新星,當他正要示範以Mac接電話時,一通電話來了,「喔,是媽媽的來電,但我正在做正經事啊!」頓時引發台下爆笑。

此外,他還當場打電話給嘻哈流行樂巨星、耳機潮牌Beats共同創辦人之一Dr. Dre,同樣引發現場騷動,可惜,這段通話並未延續說明蘋果以三十億美元購併Beats的後續計畫,噱頭未能創造驚喜。

稍早之前,蘋果副總裁Eddy Cue曾說,「今年即將推出的一系列產品,是我在蘋果二十五年來看過最棒的!」此話讓外界對於這場發表會抱有高度期待,雖然現場還是「哇」聲連連,但少了硬體產品助陣的WWDC,多數評價終究只是「沒有驚喜」。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55

移動支付,iPhone 6最大的驚喜? 點拾Deepinsight

來源: http://xueqiu.com/3915115654/31323100

本文導讀:9月9日就要上市的iPhone 6會帶來什麽樣的新浪潮?我們認為iPhone 6中的NFC移動支付功能可能會對市場帶來新的變革。本文和大家詳細闡述蘋果能給NFC帶來什麽方面的突破,以及中國在移動支付中的商業模式。

9月9日,全球期待已久的iPhone 6就要問世了。可以說iPhone 6是過去兩年最被期待的蘋果產品。這種期待不僅來自於這是一款真正的後喬布斯時代的手機,更來自於iPhone 6中新增加的各種功能。這些新的功能或許會帶領新的行業性變革。筆者個人認為iPhone 6中最具變革性的功能可能來自於NFC移動支付。

首先從行業的增長看,移動支付從2010到2014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60%,是全球增長最為迅速的行業之一。而從終端的角度看,全球有73億臺手機,大大超過全球13億張活躍信用卡和借記卡的數量。即使單看全球智能手機的用戶數,到了2014年也達到20億臺。可以說,基於手機端的移動用戶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群眾基礎。

目前的移動支付有什麽問題嗎?筆者認為核心的問題來自於兩個方面。首先,安全性不夠。如果我們的手機變成了錢包,可以完成上萬甚至十萬的交易,那麽萬一手機遺失怎麽辦?其次,基於NFC移動支付的最大問題是僅僅完成了支付環節,而商家看不到任何客戶的信息,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但是iPhone 6的新功能卻能解決這些問題。對於安全性,iPhone 6大概率是運用指紋開機的功能,這將很好的解決安全性問題。筆者甚至覺得,未來指紋開機會成為大部分手機的標配。這將大大增加移動端的金融活動。而第二個問題,iPhone 6的iBeacon能夠完美的解決。

iBeacon是什麽?iBeacon是一種室內的地址定位系統,屬於LBS地圖技術的室內版本。目前主要用於移動支付。只要商家安裝一個iBeacon的硬件,就能自動發送信息和折扣券給20米內的用戶。目前iBeacon的用途就是店內導航+優惠推送+商品導購。所以說,iBeacon將解決認識客戶的這個問題,而NFC解決支付環節。事實上,在過去的很多年,蘋果一直是拒絕搭載NFC的。他們一直希望推動自己的移動支付技術。所以這一次蘋果向NFC妥協,搭載NFC移動支付將是巨大的變革。因為NFC+iBeacon就是完美的移動支付。更重要的是,全球有8億個賬戶已經連到了蘋果的APP賬戶,這對於推進iPhone 6的移動支付將相當容易。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市場目前的現狀。目前整個中國的移動支付有四種模式,其中以二維碼支付和NFC進場支付為主:

二維碼支付:這是2013年大火的支付方式,也是增長最快,壁壘最低的支付方式。只需要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能在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中完成支付。在去年嘀嘀打車中,被廣泛推廣。

NFC進場支付:這是全球通用的支付方式,但目前僅僅在日本獲得比較大的成功。NFC的支付原理是手機里安裝芯片,接受方的終端里也安裝芯片。然後通過無線電技術完成支付。NFC的支付場景很廣泛,包括交通,便利店,各大零售店等。目前由銀聯和移動運營商推動。



聲波支付:這個技術的流程是用戶手機端發出聲波,終端設備獲取聲波後轉化成一個交易號。用戶在確定購買商品後,將商品信息和交易號發送到支付寶後端生成賬單,隨後推送到客戶端。目前聲波支付由支付寶推進,主要用途在自動販賣機,電影票購買商。

盒子支付:就是拉卡拉的支付。但目前看,這種支付方式需要硬件,不方便,未來是很可能被淘汰的

而由於二維碼在年初的叫停,也顯示政府自上而下希望推動安全性更強,也符合銀聯利益的NFC支付模式。而且iPhone 6對於NFC的搭載,可能會繼續加強這個模式在中國的推進。當然,由於二維碼對於硬件的需求很低,未來可能出現二維碼和NFC支付共存的模式。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多中我們看到了運營商和銀聯所做的“基礎建設”。三大運營商大力推廣NFC的手機支付,讓帶有NFC芯片功能的手機在未來2-3年成為標普。2013年全國移動支付卡出貨量在千萬級別,而中國銀聯相關官員認為2014年基於NFC的SWP-SIM卡出貨量會達到一億張,增長10倍。銀聯也在加速金融IC卡的全面推進,完成POS機的改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一些提供NFC支付“基礎建設”的公司紛紛受益。包括做NFC手機天線的索貝德,NFC卡芯片的恒寶股份,天喻信息和東信和平。對於這些硬件公司來說,他們也紛紛努力從硬件制造商向軟件運營商(TSM)平臺轉型。畢竟,設備商的受益很多是一次性的。如果能夠向軟件運營靠攏,獲取移動支付的數據並且通過大數據去分析消費者習慣或者做移動支付數據的整合,那行業的空間就會變得更加廣闊。當然,歷史上硬件商要向軟件商轉型總是充滿了波折。

無論如何,iPhone 6帶來的變革可能才剛剛開始。NFC移動支付,指紋識別,無線充電。從金融和互聯網的結合看,筆者認為移動支付未來的潛力最大。而NFC+iBeacon的模式可能會成為移動支付的最佳模式。

點拾原創

1)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研究,請幫我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不吝感激!轉載請註明出處哦!也歡迎推薦給你們的朋友

2)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研究,請訂閱點拾,直接查找公眾號:點拾,也可查找微信號:deepinsightapp

3)本觀點僅供交流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

4)也歡迎您將自己的原創思考給我們投稿,投稿請發送:[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705

品火鳯(45):沈悶工作/驚喜時刻(第12冊第96回)

來源: http://notcomment.com/wp/?p=28462

究竟「戰爭是沈悶的」,還是「佈局千變萬化」?這兩個看似矛盾的命題,卻又和諧地統一。
或者換一個角度:工作究竟是沈悶的,還是千變萬化的?
大部份工作都是重重覆覆,每一天不斷重覆類似的動作和程序。

 

第十二冊,第九十六回 看見自己

沈悶驚喜01

沈悶驚喜02

 

可事實上,世界不斷在變化,例如用電話,最近十年的演進已經是一日千里,通訊方法的改進,亦令到一些工作出現大約化。
比如駕駛的士和客貨車,以前只有叫無線電臺,現在已經有多個APP是用來叫的士和客貨車。
要找地方,無需要探子回報,很多事情都在預計之內。
那麼,甚麼是沈悶中的驚喜?

沈悶驚喜03

沈悶驚喜04

結果,典韋當著燎原火的面殺掉徐州牧陶謙,徐州陣營即時群龍無首。
究竟徐州陣營有沒有因而瓦解,曹操陣營是否因而得益,已屬後話。
反而,一場對徐州的爭奪戰,早就暗地裏展開。

 

作者網誌:http://blog.tokuhon.org

636 total views, 21 views toda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375

美國房地產市場2015年難言驚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97

美國房地產市場過去數年對於提振整體經濟複蘇影響甚微。進入2015年之後,市場也恐難有任何明顯的改變跡象。房價出現大漲或者大跌的可能性都非常低。

全美房地產經濟學人協會周三表示,11月尚未完工的新建房屋預銷售合同季調後同比增長4.1%,環比增長0.8%。該數據為2013年8月以來新高。本周最新公布的數據則顯示二手房銷售量為2014年第三高。

但是與此同時,購房者對於房價的回升和房屋質量抱怨頗多。房產中介公司Redfin的CEO Glenn Kelman,表示,“市場已經過熱,購房者對於目前的價格十分敏感。”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Nela Richardson也認為,“2015年樓市的吸引力可能會降低,盡管小型房源可能會繼續漲價,但是整體的市場需求正在減弱。”

在兩年的反彈之後,2013年美國樓市的市場需求開始減弱,而2014年這種情況也並未改變。目前30年抵押貸款利率為3.87%,接近去年最低水平。

11

美國2014年1到11月二手房銷售整體同比下滑4%,新房銷售在2014年則沒有明顯變化,距離經濟學家年初預估的兩位數增長速度相距甚遠。這部分原因是因為地產商更樂於建造更貴更大的房型。

市場對於2015年樓市前景看法不一。研究公司Zelman & Associates預計2015年和2016年房價增長將達到4%和3%。但是Kelman卻認為,“如果房地產市場希望見到更健康的全面需求複蘇,那麽房價必須走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823

上海自貿區政策推進“快馬加鞭”下半年仍存驚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7362.html

上海自貿區政策推進“快馬加鞭”下半年仍存驚喜

一財網 薛皎 2015-06-25 23:41:00

分析人士指出,借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評估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契機,我國正在加速資本項目開放,而上海自貿區本著一貫的“先行先試”特點,有望引領資本項目開放新格局。

今年以來,上海自貿區擴容以及各項新政密集發布,為企業與金融機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也讓市場對自貿區接下來的改革與創新滿懷期待。

分析人士指出,借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評估SDR(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契機,我國正在加速資本項目開放,而上海自貿區本著一貫的“先行先試”特點,有望引領資本項目開放新格局。同時,開展合格境內個人境外投資業務(QDII2)試點可期,都為下半年自貿區的進一步開放打開想象空間。

“金改49條”重磅來襲 QDII2終將落地

近日,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浦東新區區長孫繼偉表示,支持上海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的49條(下稱“金改49條”)將很快出臺,這也意味著新一輪上海自貿區金改將很快啟動。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簡大年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金改49條”的核心,是要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質的突破。“相對於其他幾個自貿區,上海自貿區的金改措施,會具有很大的領先性和突破性。”

此外,他還透露,即將推出的“金改49條”會包含備受市場關註的QDII2相關政策。

QDII2被看作是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升級版。在人民幣資本管控下,通過QDII2可以有控制地允許境內個人投資者投資境外資本市場,與之相比,QDII只有機構投資者可以參與並且門檻較高,主要參與投資港股基金、黃金等產品。

市場普遍認為,一旦QDII2落地,個人的投資範圍將得到極大拓展,更有利於捕捉境外投資機會。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長張新此前表示,目前中國居民存款高達54萬億元,個人投資者對於全球資產配置的願望與需求非常強烈,開展個人境外投資業務試點,正是順應這一需求的具體舉措。

匯豐銀行(HSBC)中國證券策略總監孫瑜對《第一次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居民在進行全球資產配置時,由於資本項限制以及對本地市場的偏好,大量資金滯留在A股市場,容易形成羊群效應,造成市場的急漲急跌。當QDII2開通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例如在中國內地、香港地區兩地實現基金產品的互認來引導投資者更有信心地走出去。”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香港市場有股票基金約1000個,債券基金400個,貨幣基金100個。孫瑜認為,“如果允許這些基金到內地銷售,內地、香港地區兩地基金產品互認,資金可以更加便利地配置到香港市場。就相當於QDII2讓個人投資者的錢有了走出去的方法,如果再有人給你提供‘船’出海,效率會大幅提高。”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QDII2的推出也有利於境外投資的透明化。某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一些國內投資者普遍存在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進行境外投資,這不利於監管的實施。“5萬美元的個人換匯額度應該用於商品消費,但目前很多內地人通過香港的互聯網券商換匯炒港股。”

拭目以待更多改革舉措

簡大年表示,接下來上海自貿區將迎來又一波的改革支持舉措出臺,主要是配合自貿區擴區以及自貿區由一變四之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而推出的,包括外匯、海關等部門的支持舉措。

在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方面,張新表示,爭取在自貿區將大部分不可兌換項目和部分可兌換項目,特別是有關資本貨幣市場與個人有關的項目轉換為可兌換項目。對風險較大的項目,嘗試開展限額內可兌換試點。

此外,加快推進外匯體制改革。實施外匯“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進一步簡化外匯行政審批,加強事中、事後管理。繼續深化跨國公司總部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和支付機構跨境外匯支付業務試點。推進特許兌換業務創新,探索對銀行由“規則監管”向“原則監管”轉變。

張新提出要全面推動銀行、證券和保險業對外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在區內設立自擔風險的金融機構。放寬外資進入金融服務業的投資限制,逐步擴大外資持股比例。支持建立包括黃金、外匯、證券、期貨、原油等在內的面向自貿試驗區和國際的交易、清算、結算平臺。

在推進人民幣跨境雙向使用領域,要更好的配合“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布局,實行貿易、實體投資與金融投資三者並重,大力支持資本和人民幣走出去,拓寬境外人民幣的投資回流渠道,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提高人民幣跨境收支占本外幣跨境收支中的比例。支持境內企業以人民幣對外貸款和投資,便利個人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業務開展。加快建立跨境人民幣支付清算系統。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38

依然沒有驚喜!蘋果老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0/151899.shtml

之前,有很多業內人士曾經認為庫克帶領下的蘋果即便是微創新,其產品也一樣暢銷,然而,在截至6月的第三財政季度,iPhone銷量不及分析師預期、Apple Watch滯銷、iPad銷量的大幅下滑,以及蘋果股價的下跌,已經從側面印證了蘋果雖有品牌優勢,但在創新乏力賣點缺乏的窘境下,資本市場與用戶也不會買單了。

那麽,這種擠牙膏式升級的奏效期該是多久?

越來越會用“微創新”的蘋果

如你所料,蘋果本次發布再次將微創新用到了極致,比如iPhone 6s和6s Plus、iPad Pro和ApplePencil、Apple Watch新表帶和機身款式、Apple TV。

*iPhone 6s/6s Plus

更多是常規升級,比如外觀未大變,增加玫瑰金色。處理器升級至A9處理器,攝影鏡頭升級到1200萬像素,與iPhone6區隔性不明顯。更有用戶調侃:不用玫瑰金色如何才能讓別人知道我換了iPhone 6s/6s Plus?這種做法與Android拼配置升級的打法並無兩樣,又一輪同質化的設備升級換代。

iPhone 6s/6s Plus的一項賣點是3D Touch技術,這可以說是增強版的ForceTouch(壓力觸控)技術,可以檢測按壓靈敏度的屏幕,但問題是,從蘋果手表借鑒過來的Force Touch,已被華為等廠商“借鑒”,傳聞華為Mate8也將搭配Force Touce。

*iPad Pro和Apple Pencil

iPad Pro配備了12.9英寸的顯示屏,依舊是視網膜屏,適配了新的iOS系統,重量有1.57lb與第一代iPad的1.54lb相差無幾.蘋果為iPadPro設計了纖維材質的鍵盤保護蓋,名為Smart Cover Keyboard,還有一只名為Apple Pencil的手寫筆。而其實用戶最關心的就是它的重量、持握感受,以及系統到底能支撐它哪些新場景使用。一並推出的還有iPadmini 4,性能與iPad Air 2相同只是尺寸僅為7.9英寸。

*Apple Watch新表帶和機身款式

Apple Watch攜手愛馬仕推出三款時尚表帶,AppleWatch運動版新增金色以及玫瑰金兩色,不銹鋼款新增PRODUCT RED公益紅色款式,運動款也得到更多顏色的表帶,可以看出基本都是常規改變。

*第四代 Apple TV

Apple TV4使用A8處理器,軟件層面從音樂、視頻、遊戲到網絡購物,提供了新特性,比如遙控器加入了語音控制,比如可以使用網絡購物APP,但這些功能在國內的OTT盒子上N年前就實現了,除了頭頂蘋果的光環,在國內使用時則會受到非常多的限制,一些核心的功能例如視頻點播甚至都不能正常用,談不上有什麽購買的價值。

事實上,對於iPhone 6s/6s Plus而言,這也是蘋果的慣用做法:“一代一小變,兩代一大變”。iPhoneXS的神秘感遠不及發布新一代iPhone系列來得強烈。從iPhone4到iPhone4s開始,蘋果就已經是做著微創新的改變。2013年推出的iPhone5s同樣相對於iPhone5整體缺乏亮點與太大改善。

蘋果其他產品線的表現也是如此。比如iPad。2010年,蘋果開創了全球的平板電腦市場,庫克接棒蘋果之後,在平板電腦上擴充到六款產品。但是每次都是微創新的升級,從iPadMini和iPadAir開始,蘋果的平板系列產品已經沒有更多驚喜。

當然,也有分析師依然看好iPhone 6s/6s Plus,認為其與安卓系統產品相比,蘋果生態系統更具粘性,有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路線圖。

某種程度上,從“Think Different”廣告開始,蘋果便是人們眼中創新的代名詞。從“麥金托什”個人電腦,到隨身音樂播放器iPod,再到iPhone、iPad以及Macbook Air,蘋果幾乎定義了一代又一代流行消費電子產品,制定了行業未來的標準,但現在卻完全像反方向行駛。

當然,現在面臨這種情況也不是蘋果一個。在手機、平板電腦行業,其發展遵循摩爾定律,硬件與軟件同步升級是其發展軌跡,一旦硬件達到雙核之後,繼續升級就非常困難,而且增加到4核甚至多核,只是一場無意義的軍備競賽,用戶幾乎不需要。

只是,果粉還會依然懷念懷念喬布斯從信封中取出薄到難以置信的Macbook Air,他們懷念臺上的那個人在說出“One more thing”後,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超酷產品。不禁要問一句:蘋果創新的動力還足嗎?

變化的背後,成為賺錢機器?

可惜,懷念歸懷念,現在掌舵蘋果早已不是喬布斯了。

自從2011年喬去世後,庫克屢屢談到喬布斯於蘋果的意義及其精神遺產的重要性。然而在外界看來,庫克逐漸沈浸於產品的微創新,變得愈來愈“媚俗”和向錢看,缺乏喬布斯那種顛覆性的創新。比如:

一、手寫觸控筆

喬布斯曾公開表達自己對手寫觸控筆的憎惡, “誰會想要手寫觸控筆?你必須拿出來,然後再放回去。沒人想要,因此我們也不要!”喬布斯還封殺了類似平板電腦的Newton,這款設備也使用手寫筆。而庫克這次推出了Apple Pencil手寫筆。

二、大屏手機

喬布斯曾公開嘲弄大屏手機,“你無法將它握在手中,沒人願意購買。”之後,庫克推出了稍大屏的iPhone 5,還有更大屏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

三、平板電腦尺寸

喬布斯稱,iPad的10英寸屏幕是開發最好平板電腦應用所需的最小尺寸,即使更小屏的平板電腦讓圖片看起來更清晰,使用起來也不方便。可是,庫克卻推出了iPad mini。

四、讓人眼花的產品線

喬布斯曾經走的是精品戰略,如今庫克發布了海量產品。比如Apple Watch有標準版、運動版、黃金版;iPhone有iPhone2G、iPhone 3G、iPhone 3GS、iPhone 4、iPhone 4S、iPhone 5、iPhone 5S、iPhone 5C、iPhone6、iPhone 6 Plus、iPhone 6和6s Plus。

事實上,從2011年接任蘋果CEO之後,庫克就一直被拿來跟喬布斯比較。但倆人除了都是60年代搖滾樂的忠實粉絲,在愛好上並沒有太多相似之處。在業務層面,喬布斯是真正的“大師”,而庫克是一個優秀的管理人,更加務實。

某種程度上,庫克的這些改變推了蘋果一把,使其成為一個更賺錢的機器。

iPhone七年之癢?

的確如此。iPhone讓蘋果很賺錢,特別是在中國。

蘋果在2007年推出一代iPhone,2009年,iPhone進入中國,隔年就要“七年之癢”。不過自去年iPhone6發布以來,其銷量一直在持續迅猛增長,去年第四季度、今年第一季度均打破了此前分析師的銷量預期。

比如去年第四季度,iPhone銷量增長46%至創記錄的7446.8萬部,打破蘋果有史以來的單季銷量最高紀錄。今年第一季度,iPhone6的需求仍然超過蘋果的供應能力,此前瑞銀根據iPhone供不應求的現狀,把第一季度iPhone銷量預期上調至5800萬部,然而蘋果照樣超額完成。

本次發布會庫克表示iPhone全球銷量相比去年增長35%,中國這一數字達到75%。

換句話說,中國市場是iPhone業績的一個亮點。第三財季大中華區營收為132.3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2.30億美元大幅增長112%,占總收入的比重近1/4。

當然,更重要的佐證是財報業績。最新財報數據顯示,蘋果的毛利率進一步上升至39.7%,高於此前市場預期的38.5%至39.5%的水平,顯示了蘋果的盈利能力仍在進一步提升。

但iPhone這種瘋狂賺錢卻帶來了營收嚴重失調。

現在手機業務已占到蘋果營收的約2/3,利潤的約50%。在蘋果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款產品能貢獻如此高的營收比例,盡管蘋果在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服務,但還沒有跡象表明iPhone作為蘋果最大營收源的地位會有任何動搖。

相反,其地位或許會進一步鞏固,因為iPad的銷量在下滑,而Apple Watch智能手表又是一款小眾產品。

Apple Watch從面市開始,帶給人們的不是驚艷而是驚訝,銷量至今亦成迷。在第三財報季財報,蘋果並未單獨公布Apple Watch的銷量,並將AppleWatch的銷量放入了“其它產品”部分中,與iPod、Beats耳機等設備的銷量摻雜在一起。

不過也有調查報告顯示,蘋果手表占全球智能手表市場份額高達75.5%,排名第二的三星市場份額僅為蘋果的1/10。蘋果手表依然占據著主導性的市場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財報季財報發布後,蘋果股價當天在盤後重挫近7%。當時就有人調侃道:“谷歌股價盤後漲出一個小米算什麽?蘋果股價盤後3分鐘就蒸發掉1.5個小米(620億美元)。”

而目前為止,蘋果新品發布會未能推動股價上漲反而下滑,截至美股收盤,蘋果股價收於110.15美元,下跌2.16美元,跌幅近2%。股價出現下滑,這也是因為投資者擔憂iPhone的未來增長前景,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智能手機市場,中國正遭遇需求的下滑。庫克也承認,由於該國經濟增速放緩,iPhone在中國的銷售增長勢頭也將趨緩。

這是因為蘋果目前正在中國遭遇空前的挑戰,依據研究公司Canalys的說法,蘋果已經落後於小米以及華為,排名第三。據華為消費者業務發布的2015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其智能手機出貨量達4820萬臺,中高端手機出貨量同比激增了70%。

同時,魅族、錘子等手機也在努力地通過配置提升和品牌升級搶占蘋果市場,它們更熟悉本地消費者習慣,某種程度上,更擅長做微創新,還可以整合中國特有的內容資源,形成自己的生態鏈,而且在手機跑分已經逐漸將智能手機的面紗揭開的情況下,中國消費者似乎逐漸減少了對手機品牌的認知度,而更加關註配置方面,中國手機廠商在配置方面有著成本優勢。

我們開始感嘆,iPhone,蘋果這條跑的最快的腿也正在慢下來,目前在這個產品線上,一個時代已經終結!沒有驚嘆。

如今的庫克正站在一個岔路口,要繼續讓蘋果成為一個賺錢機器,還是該重新回到創新本質。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525

深圳率先落實科創新政 成果收益可拿七成讓科研人員驚喜不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137.html

很快,深圳對科研人員的獎勵可能就不只是評職稱、漲工資了。

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召開後,作為中國科創重鎮的深圳已經率先在全國推出了落實科創體制改革精神的地方細則。根據這一新政策,深圳明確,政府所屬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將下放到項目承擔單位,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也將提高到70%以上。

深圳市政府推出的上述科技創新支持政策力度之大,讓當地科研人士驚喜不已。有科研人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據他了解,這一數字是迄今為止全國最高的。這一新政策有利於引導更多的科研機構以更大的積極性加入到科創大潮中。

深圳科創新政給予科研人員更多自主、更高收入

今年5月底,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上所提出的“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的重要論述讓很多地方都關註到了成果轉化、體制創新和人才發展環境三個最關鍵的科創體制改革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前,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近期出臺了《關於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幹措施》、《關於支持企業提升競爭力的若幹措施》、《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幹措施》,在推動科技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政策和資源供給上“三箭齊發”。

那麽,如何讓科研人員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如何提高收入?對於創新高地深圳來說,這一問題尤為重要。

創新已經成為深圳的標誌。2006年,深圳將自主創新確立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主動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城市。2008年,經國家發改委批準,深圳全面啟動創新型城市創建工作,制定了全國第一部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形成了鼓勵和促進自主創新的政策體系。

一系列創新政策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2015年深圳PCT專利申請量為13308件,申請量連續十二年位居全國各大城市首位。不過,絕大多數的專利權人是企業。

對於政府所屬的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來說,在新政策出臺前,科研動力仍待提高。深圳一位科研人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我們單位沒有多少成果轉化,不到5%吧。因為即便轉化了,收益也落不到自己頭上,所以沒什麽轉化的積極性。”

他說,高校和國有研究機構科研人員的動力比較弱,科研人員想的無非是發篇論文,把職稱評上去就行了。

一位來自深圳另一家政府所屬科研機構的科研骨幹也表示,之前科技成果轉化後,骨幹人員到底能拿多少收益,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70%的科研人員收益比例走在全國前列

在深圳科創新政頒發之後,這一狀況有望得到改變。

根據上述深圳市政府出臺的政策,財政資金支持形成的,不涉及國防、國家安全、國家利益、重大社會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將下放給符合條件的項目承擔單位。

同時,單位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對科技成果在境內的使用、處置不再審批或備案,轉移轉化所得收入全部留歸項目承擔單位,處置收入不上繳國庫。允許市屬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協議確定科技成果交易、作價入股的價格。

此外,市屬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職務發明轉讓收益可以在重要貢獻人員、所屬單位之間合理分配,提高科研負責人、骨幹技術人員等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收益比例至70%以上。

深圳大學一位關註科技研發的教授告訴本報記者,迄今為止,這是他所了解到的、國內類似規定中最高的比例。“過去很多屬於財政供養的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在將科研成果孵化成產品並推向市場時,遇到的阻力很大。即便是推向市場後,科研人員的收益也經常會遭到層層克扣,真正的研發人員得不到太多的收益。”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副所長劉國宏對本報記者表示,深圳科研資金改革創新一直走在了全國前列,2013年深圳科研資金改革方案就已開始轉變,試圖更多地發揮專業機構的作用,推進科技計劃項目。“而這一次則直接對政府所屬科研機構放權讓利,對激發這些科研機構及其人員積極性無疑會有重大作用。”

有利於彌補深圳科研院所短板

一直以來,深圳的科技創新以企業為主導。在深圳,即便是中小企業,在創新活動中也是非常活躍的。他們能夠敏銳地捕捉到技術創新成果,並迅速把技術轉化為產品,組建企業,進而打造一個產業鏈條。

深圳的自主創新也因而形成了一個最大的特色,即 “四個90%”:90%以上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研發資金來源於企業、90%以上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職務發明專利生產於企業。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信息部部長鄭宇劼告訴本報記者,早在2000年左右,深圳就形成了上述創新格局。從積極方面來說,深圳在嚴重缺乏國家科研投入的背景下,闖出了自己的一條生路。但這同時也是深圳的短板之一。

高等院校和研發機構較少,加上政府所屬科研機構人員動力不強,深圳一直被視為一座缺乏源頭創新的城市。而上述政策有望推動彌補這一短板。

鄭宇劼說,深圳在創新上,最早只是模仿,在第二個階段是追趕式創新,現在正向源頭、引領式創新邁進。但是走到這個階段之後,就不僅僅是企業的事了。“比如說,華為已經走到了行業內全世界領先的位置,靠它一家企業再去突破就很難了,一定要有科學發現,而這是政府的事情。”

他說,企業的職能是利用公共的科學發現,去進行產業化,而科學發現本身應該由政府來完成,政府應該在創新的上遊來投入。深圳不能永遠停留在“四個90%”。

深圳市政府也在加大對科研機構的扶持。深圳從“十二五”到現在,成立了上百家新型研發機構。

所謂新型研發機構是指以多主體的方式投資,采取院校與政府、企業共建,或者企業自建等多樣化的模式組建,企業化的機制運作,主要從事研發及其相關活動,投管分離、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新型法人組織,在運作方式上,打破了傳統科研機構的“鐵飯碗”。深圳的華大基因、清華大學研究院等被稱為新型研發機構的代表。

鄭宇劼說,這些研發機構在體制上多種多樣,有些是事業單位,有些是民辦非企業單位,但是大多受政府資金支持。

從“十二五”開始,深圳的科技創新戰略也逐漸從應用型創新向上遊方向走,開始承擔國家大型項目,比如國家基因庫,大亞灣的中微子實驗室等。

按照深圳市的規劃,未來十年,大概有10所中外合作、以理工科為主的學院興建。鄭宇劼說:“這意味著深圳的公共性的科研投入將越來越高,‘四個90%’的狀況可能會有所改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39

希拉里3000封郵件被公開,維基解密:每月“都有驚喜”

據俄羅斯衛星網25日報道稱,維基解密網站最近新公開了希拉里•克林頓競選團隊主席約翰•波德斯塔的近3000封郵件附件。

此前,波德斯塔的郵件被分批公開。第一批郵件於10月8日被維基解密公開,目前已有近3萬份郵件在公眾網絡上傳播。

這些郵件里包含了希拉里與美國出版商以及美國各大媒體記者的聯系記錄,其中包括了MP3,WAV,MOV等在內的各種文件形式。

據悉,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10月初在柏林的視頻連線中承諾,年底前將公布有關美國大選的“重要文件”,並聲稱“每個月都會有驚喜”。

對於維基解密公開郵件的行為,希拉里此前曾指責俄羅斯企圖利用網絡攻擊影響美國大選結果。美國前任駐俄大使邁克爾·麥克福爾近日也在其推特主頁上稱維基解密為“俄羅斯支持的外國機構”。

對此,維基解密則在社交網站上回複道:"維基解密是一個被獎賞的獨立新聞機構。該機構完全依靠讀者資助以及銷售書籍和電影來維持生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428

金融11月的驚喜與驚訝:融資需求回升,房貸依舊生猛

央行14日發布的11月金融統計報告令人驚喜,也讓人有些驚訝。

驚喜的原因是,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兩個13%”的貨幣政策調控目標,即M2(廣義貨幣)增速13%,社會融資規模余額增速13%。而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1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154.36萬億元,同比增長13.3%,已完成了上述兩大目標的其中之一。

此外,11月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出現了大幅增長。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實體經濟正在企穩,因此企業的融資需求也在逐漸增大。

驚訝是因為,在多地出臺樓市調控政策後,居民住房貸款數據的表現依舊強勁。數據顯示,11月住戶部門新增貸款中的中長期貸款(主要是房貸)比重從10月的75%進一步攀升至84%,大幅高於9月的47%。另一個出人意料的數據是,在人民幣對美元持續貶值、未來貶值壓力依然很大的背景下,11月外幣貸款反而增加了20億美元,這是近兩個月外幣貸款首度出現正值。

實體經濟回暖

央行發布的11月金融統計報告顯示, 1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7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增7111億元。這與表外信貸比重加大有很大關系。

根據央行數據,除了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8463億元,同比少增410億元外,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都出現增長。其中,委托貸款增加1994億元,同比多增1083億元;信托貸款增加1625億元,同比多增1926億元。

“當銀行端表內融資不能夠滿足銀行貸款需求時,表外例如信托融資,委托貸款比前期有快速上升,支持了企業融資需求,對支持企業複蘇起到關鍵性作用。”溫彬說。

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在增加也印證了這一點。數據顯示,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173億元,同比多增3718億元。一位票據行業資深市場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現在經濟出現向好,企業簽票意願肯定有所提升。

不過,在上述票據專業人士看來,銀行承兌票據增量主要在銀行表內,不然無法統計。但存量銀行承兌匯票既有在表內也有表外,一些銀行將銀行承兌匯票賣斷以削減信貸規模。

溫彬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數據來看,企業通過銀行的信貸變動並不大,但企業的貸款需求在增加,且是通過銀行表外的方式(委托貸款、信托)來實現融資目標。受資本金、MPA考核等因素約束,銀行表內信貸增長不會太明顯。

多名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證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於14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將決定2017年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方向、目標及政策取向、工作重點。

展望未來,我國經濟運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勢。經過調整後,中國經濟將進入質量更高、效益更好、更可持續的新的發展階段。根據新華社報道,有媒體對權威經濟學家的觀點進行了調查,對於今年三季度的中國經濟,54%的經濟學家認為已經達到L型“豎杠”末端,38%認為已經進入“橫杠”,只有8%認為尚未到達“豎杠”末端。

房貸何時放緩

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946億元,同比多增857億元。如果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796億元。一般情況下,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以房貸為主,而11月這部分的增量為5692億元,較10月的4891億元大幅增長,占住戶部門貸款的比重為84%,高於10月的75%、9月的47%。今年7月,住戶部門新增貸款占人民幣新增貸款的比重曾突破100%,引發了市場對於房地產泡沫的擔憂。

今年9月末、10月初,一些房地產過熱城市出臺了一系列樓市調控政策。從上述數據可以發現,11月的房貸數據依然表現強勁。“看來11月份銀行依然加大了居民住房貸款的力度。”溫彬表示,但也可能是數據遲滯的原因。

中金研究分析認為,在限購、限貸等力度加大的情況下,11月份金融數據仍主要反映房地產相關融資的滯後表現,隨著房地產調控和資金面偏緊等因素,未來貸款和社融增長可能會有所放緩。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房貸數據看,還沒有明顯回落的跡象,但是樓市交易量肯定會下降。由於嚴格的樓市政策還是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不排除可能還會加碼。在這樣的背景下,政策的註意力可能需要轉移到對杠桿的調控和對泡沫風險的控制上來。

11月金融數據的另一大亮點便是外幣貸款增加20億美元,這是近兩個月外幣貸款首度出現正值。此前10月外幣貸款減少41億美元,9月外幣貸款減少53億美元。

在美聯儲加息等各類預期及因素的影響下,人民幣對美元貶值預期空前加大,資金流出壓力也不小。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發現,當前資金流出結構中,對外直接投資、居民境外旅遊、子女上學,以及企業償還外債都占據相當大比重,可謂資金流出“三巨頭”。

而按照上述金融數據,外幣貸款增加表明,企業在人民幣貶值預期下償還外債、造成資本流出的情況出現好轉。

“到了今年6月份之後,形勢已經發生改變,企業外債有所上升,我們觀察到企業外債去杠桿化進程基本結束。”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數據顯示,今年3月末外幣外債為7600億美元,到9月末已達到8500億美元,上升了近1000億美元。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研究員趙慶明表示,資本流出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而非某一個原因,當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企業境外投資及家庭持有外匯存款。(第一財經實習生閔文對本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5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