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樂園有錢賺】丹麥荔園迪士尼都偷師 旋轉木馬以前真係有馬拉

1 : GS(14)@2018-02-25 03:19:39

哥本哈根Tivoli Gardens屹立175年不倒,最難做到的是「存舊立新」。

去過丹麥哥本哈根的人,大都知道Tivoli Gardens。一走出中央火車站,恍如迎面飄來的歡樂氣氛,這個比半個維園還小的主題公園,讓人想起已執笠的荔園。經營百幾年,Tivoli Gardens沒有蝕止無境,2016年業績更是歷來最勁,稅前盈利達9,330萬丹麥克朗(約1.2億港元),香港迪士尼今時今日可能都要去偷師。


現存世上最古老的樂園,為建於1583年、位於哥本哈根市郊的Bakken。不過論重要性而言,遠不及同市的Tivoli。作為世上第二古老的樂園,1843年開幕時,園區規劃為日後的樂園打下基礎。「當時的方針是,要有機動遊戲、表演劇場、餐廳及花園四個元素。」在Tivoli工作超過20年的公關顧問Ellen說,後來和路迪士尼籌劃加州迪士尼樂園時,亦來過偷師。「他愛這裏的懷舊、浪漫、晚上燈光,與舊世界的氛圍。」


最初Tivoli建於市郊,1850年代才搬入哥本哈根。

19世紀末,Tivoli的正門風景。



開園時頭炮的兩樣遊戲,分別是過山車及旋轉木馬。不過大概與你所想的有出入,在未有電力的情況下,或許叫「手動遊戲」較為適合。「最早期的過山車,你要自己走到頂部,然後滑下,整個過程只得7秒鐘,然後員工要人手將車拉回起點。」這個古早到極的設計早走進歷史,樂園中現存最舊的過山車Rutschebanen建於1914年,已是Tivoli的第四代過山車。不過比起過山車,旋轉木馬更奇趣。「於木馬下面,有真的馬匹拉動機關,靠動力使其轉動。」樂園早於19世紀末就加入不少東方設計元素,比如大劇場就用中式亭園設計,滿足丹麥人對東方色彩之想像。


1939年的樂園地圖,可見當時樂園內大部份還是花園。

現存的車Rutschebanen建於1914年,已是Tivoli的第四代過山車。



創園之時,哥本哈根仍是個門禁深鎖的城池,缺乏公共娛樂設施,老百姓的活動,也大多是到別人家拜訪而已。當時創辦人Georg Carstensen遊說時任國王克里斯蒂安八世,「人民顧住玩,自然唔得閒理政治」,就獲批准興建樂園。初期建於市郊,到1850年代才搬回市內。入場費為1馬克,可以說是最早期的公共空間。「這裏讓丹麥人學習,如可跟不同階級的人相處。或富或貧,他們都走在一起。」


創園時已有的古早「過山車」,要自己行上塔頂滑落去,過程只得7秒。

劇場是樂園重要部份,這裏一直有芭蕾舞表演、戲劇、音樂演奏等。



Ellen坦言,大部份的樂園只能撐個三、四十年,能屹立175年不倒,最難做到的是「存舊立新」。多年來,Tivoli也推陳出新,由只得2款遊戲的小樂園,到現在32款機動遊戲,包括2004年才落成的過山車、多個劇場、攤位遊戲、酒店、餐廳等。然而想擴充也不易,最難解決,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土地問題。樂園於哥本哈根中央車站與市政廳旁,只得8.3公頃(小於半個維園)地,因此設計機動遊戲時,常選一些不佔太多空間的設計,甚至將一個遊戲「叠」於另一個之上來慳位。「我們必須非常小心,很多時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決定拆卸一樣設施時,你也同時毀掉部份人的回憶。」


現時的旋轉木馬都時是電動,最早期是靠馬匹在木馬下推動。

Tivoli倒沒有被自身歷史拖慢腳步,由只得兩款遊戲的小樂園,到現在32款機動遊戲。



的而且確,單論面積、設施,好難同現時的巨型主題樂園比較。然而每年仍然能夠吸引460萬人次入場,超過三分二是丹麥人,對這個小國而言,這裏就是他們的集體回憶。「來的人,很多都帶着過往的記憶,希望來重新感受、年青一次。同時希望將這份愛,傳到下一代。」
Tivoli Gardens地址:Vesterbrogade, Copenhagen時間:11am-9pm(星期日至四);11am-10pm(星期五、六)網址:http://www.tivoligardens.com交通:哥本哈根中央車站對面收費:成人100丹麥克朗($130)記者:甄俊宇攝影:鄭明川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23/2031236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906

【旅遊籽】挑夫最緊要「硬頸」 喜馬拉雅山超人無極限

1 : GS(14)@2018-02-25 19:08:58

超強體力在高山馳騁,挑夫有「喜馬拉雅山超人」之稱。

【旅遊籽:浪迹遊蹤】尼泊爾珠穆朗瑪峯大本營Everest Base Camp(EBC)每年吸引約四萬人前往朝聖,當地的登山業漸漸蓬勃,旅遊業更成為山區的經濟支柱。除酒店行業變得發達外,原來登山熱還造福了另一種職業,挑夫(Porter)。


尼泊爾山區無車可到,物資運送靠牛、騾或人類雙腳,對山上生活的尼泊爾人而言,行山不是興趣,而是生活一部份,他們從小便習慣背着東西在山上往來,男女老幼無一例外,日子有功便成為挑夫。從他們的背上,可看到飼料、登山客的背包、雜貨、木板、石油氣、水缸甚至鋼條。負重技巧代代相傳,我們親身體驗這非一般的工作,發現負重關鍵不在背上,而是頭和頸。首先用繩把貨物繫緊,再將布帶的中心放在頭上天靈蓋位置,身體向前微傾,雙手捉實布帶兩邊,借力把貨物背起。頭、頸、背成一直線,重心放在頭上,即使雙手放開,貨物亦不會掉下來。為登山者服務的挑夫,每次約背20至25公斤的貨物;做運輸的挑夫,薪金按重量計算,因此他們會背負可承受的最大重量,由50至150公斤不等,更有說挑夫是無極限,「喜馬拉雅山超人」之稱,實至名歸。


木板為主要建築材料,建一房子約需兩年,要等待建材運送。

挑夫體驗,背上貨物還好,但在高原一天走數小時,實在是能人所不能。



Travel Memo簽證:持區護照或BNO均需簽證,尼泊爾駐香港領事館可辦理簽證,http://hkg.nepalconsulate.gov.np機票:來回香港及尼泊爾盧克拉,經加德滿都轉機,每人由$8,106起滙率:1港元約兌13尼泊爾盧比,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元


採訪:符樂攝影:梁啟鋒、符樂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225/203131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9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