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雪花秀」在台業績一年成長一.三五倍 沒明星代言 韓美妝攻台靠什麼贏?


2015-08-03  TCW

韓國最大美妝集團「愛茉莉太平洋」橫掃亞洲,「K-Beauty」成為女性新話題,旗下市占率最高的「雪花秀」不靠代言人,靠著韓國第一品牌與新光三越百貨商場結合的策略,突破台灣市場被日系與歐美品牌占據的銅牆鐵壁。

撰文•鄧 寧

過去,台灣的美妝品牌堪稱歐美與日本的天下,日本資生堂、巴黎萊雅是執牛耳地位的美妝集團。但這一年,挾著韓風熱潮及創新能力,韓系品牌異軍突起,備受關注。

太平洋崇光百貨行銷傳播室證實,作為化妝品一級戰場的忠孝SOGO、復興SOGO兩館,光是今年上半年度,韓系美妝品牌業績成長率高達三成甚至一倍,成長十分迅速。

在目前進駐百貨專櫃的三大韓系品牌中,蘭芝、雪花秀都隸屬於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Amorepacific),該集團背後的產品研發力與行銷能力,已經成為「K-Beauty」席捲全球的重要推手。

「我們的戰略就是韓國第一的雪花秀與台灣第一的百貨商場結合。」愛茉莉太平洋集團中國暨台灣區總裁高祥欽說。

一四年,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在韓國上市公司中躋身第十六大(以全年營收計,約合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也是唯一以服務、美妝事業為主的集團;在亞洲化妝品集團中,目前營收僅次於日本資生堂與花王,列位第三。

標榜漢方 成食安風暴下優勢為了開拓新市場,愛茉莉太平洋集團在十年前開始進軍亞洲各國,「我們的使命是創造『亞洲之美』,所以先以亞洲為第一優先,之後再擴張到全 球消費者。」高祥欽說。除了台灣外,中國、泰國早已進入,成為推升去年集團業績較前年增長二一%的關鍵因素。

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特別重視中國與台灣市場,從會長徐慶培挖角高祥欽可看出。高祥欽是台灣人,在P&G工作十二年半,負責行銷SK2,後來再到中國的雅詩蘭黛,二○一三年十月加入愛茉莉太平洋。

高祥欽說,他初上任時,聽取各部門做簡報,發現一個困擾,以前在外商公司,同事都互稱英文名字,但在愛茉莉太平洋,每一位都是Mr.金、Mr.朴,對外國人來說,很難分辨。

隔日,他與會長徐慶培見面,閒聊般談起這個「傻傻分不清」的問題,高祥欽一邊講,徐慶培拿著手機邊打字,一出會議室,所有同仁都已經收到徐慶培寫的信,要求「所有接觸中國事務的韓國人,都得取英文名字。」高祥欽說,即使他待過美商公司,這種效率還是讓他很震撼。

事實上,愛茉莉太平洋集團發跡已有七十年歷史,旗下握有三十多個品牌,但是集團展現出如新創公司一般的創新活力。像最新流行的底妝產品「氣墊粉霜」,即是 由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所開發的獨家專利,○七年投入研發、○八年上市,目前旗下品牌包括雪花秀、蘭芝、IOPE、ETUDE等都能共享此專利。

高祥欽表示,五大品牌中定位最頂級的漢方草本品牌「雪花秀」,截至去年十一月,在台灣的三個櫃點營收已逼近八千萬元,年成長達一.三五倍;今年下半年將在台灣一口氣開設六個櫃點,陸續進駐三大百貨分店,單一品牌業績成長目標估計至少為七五%。

東方線上行銷副總李釗如觀察,「韓流、中醫、草本」是雪花秀突圍的三大支撐要素,在東方線上最新的跨國文化喜好調查中,二十至四十歲的女性,有過半比率都 喜歡韓流,「加上台灣女生普遍相信中醫,近兩年更因為食安風暴引起去加工化、去化學化,也讓漢方與草本更具優勢。」韓劇加持 大長今也是代言人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擁有自己的藥草園,從一九六六年便致力於人蔘保養品研發,品牌名稱從最初的「珍生蔘美」一路演變為「雪花秀」,已成為韓 國家喻戶曉的國民品牌,不僅本土市占率高達一四%,也屢次被韓國政府選作為外交贈禮,韓國前總統李明博與現任總統朴槿惠,都曾公開推薦。

「承襲中華傳統,韓國一直有中醫理論與漢方草藥脈絡,包括《大長今》、《明成皇后》等韓劇也都曾出現藥膳,這是日系與歐美品牌較少見的部分。」李釗如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雪花秀從成立以來從未採用明星代言人,這點與其他所有韓國品牌大相逕庭。「產品自身就是模特兒。」韓籍的台灣總經理李善根話說得十分自信, 他指出,外國觀光客到韓國旅遊,都在免稅店指名購買雪花秀商品,「省下代言人費用,費用還能轉移到研發與體驗服務上。」台灣自創保養品牌「女兒」負責人曾 柏允觀察,國內外保養品牌長期利用名人吸引關注,消費者反而已經麻木,「現在台灣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更理性,傾向在購買前先上網搜尋素人的評價,口碑力量其 實不輸給名人代言。」藉著韓劇,韓國將生活方式推進了亞洲,第一大的美妝集團更極力爭取「美」的發言權,未來能不能擠下日本的霸主地位,「雪花秀」或許將 是一個有力觀察指標。

愛茉莉太平洋集團

創立:1945年

會長:徐慶培

業務:化妝品、保養品

2014年營收、營業淨利:4.71兆韓元、6591億韓元

在台品牌布局:

百貨專櫃品牌:雪花秀、蘭芝獨立店:innisfree、ETUDE 網路與電視購物:IOPE

雪花秀的創意煉金術

1. 切入百貨 挑戰一線品牌有別於平價品牌常設街邊店,雪花秀直接進駐百貨商場,與其他一線品牌競爭。

2. 韓流+漢方 黃金組合主打漢方草藥提煉,說服相信中醫理論的亞洲女性。

3. 省代言費用 轉做研發從未請明星當產品代言人,注重研發與體驗服務,靠口碑在韓國本土搶下高市占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54

韓美22日將舉行聯合軍演 朝鮮警告:不要輕舉妄動

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發言人21日說,即將於22日舉行的美國與韓國“乙支自由衛士”聯合軍演是“侵朝核戰爭挑釁妄動”。

據朝中社報道,這名發言人說,此次軍演意在給朝鮮為改善北南關系而提出的全民族統一大會潑冷水,阻擋反對部署“薩德”系統的反美自主潮流。

發言人表示,朝鮮對當前事態的立場沒有改變,即高舉並進路線,以“朝鮮式核遏制力”粉碎所有侵略和挑釁。

發言人要求美國停止演習,放棄對朝敵視政策,同時警告韓國要正視朝鮮日益提升的政治軍事地位以及因此發生變化的朝鮮半島戰略格局,不要輕舉妄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82

韓代總統召開新年記者會,強調鞏固韓美同盟

23日,韓國代理總統黃教安在政府首爾辦公樓舉行新年記者會,稱韓國將與剛上臺的美國新一屆政府正式協調各項政策,推動兩國同盟關系發展,促進經貿領域合作。

據韓聯社報道,在記者會上,黃教安就韓美同盟、朝鮮半島安全、新年施政方向等表明了立場。至於特朗普就職美國總統後的韓國外交、安全課題,黃教安表示,將積極應對外交安全環境變化,保持與周邊國家間良好關系,不斷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升國家信任度。

1月23日,在韓國政府辦公樓,黃教安舉行新年記者會。(圖:韓聯社)

黃教安在記者會上提出了5大施政方針,具體包括捍衛國家安全、促進經濟複蘇、挖掘增長動力、穩定民生、維護公民安全等。黃教安表示,不管發生什麽情況,都將全力守護國家安全。

據悉,記者會的形式類似於遭到彈劾的韓國總統樸槿惠以往1月召開的新年記者會。

同樣,對與美國同盟關系的強調也貫穿於日本首相新一年的施政方針中,本月20日,安倍晉三在發表施政方針演說時表示,日美同盟是外交和安全保障的基礎,是“不變的原則”。他還表示欲與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盡快舉行會談和鞏固同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615

韓美防長商定年內部署“薩德”:5-7月如期進行

2月3日,據韓聯社消息,美國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今日與韓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在首爾舉行會談。兩國防長就按計劃於年內部署和啟動“薩德”系統達成共識,並重申5-7月如期向駐韓美軍部署“薩德”的立場。

詹姆斯·馬蒂斯在會談前的開場講話中指出,朝鮮不斷發展核導頻頻文攻武嚇,美國將為保護韓國人民和駐韓美軍采取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等防禦性措施。

馬蒂斯稱,美國為盟友提供延伸威懾力的決心堅定,必將挫敗針對美國和盟友的攻擊,以壓倒性態勢有效反制一切核攻擊。

2月3日,在韓國國防部,韓國防長韓民求(右)與五角大樓新掌門馬蒂斯會談。(圖:韓聯社)

1月31日,韓美防長通電話時馬蒂斯曾表示,韓美將保持萬全戒備態勢,及時有效應對突發情況。

據韓聯社分析稱,馬蒂斯之所以加強對朝警告力度是因為美方認為朝鮮的核與導彈能力已威脅到美國本土安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279

內地首個「創業孵化平台」 支援中韓美

1 : GS(14)@2014-10-16 10:34: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16/news/ec_ecc1.htm

【明報專訊】出身內地一個地產家族的羅力力,為打破財團壟斷,成立了首個連接中國、韓國及美國矽谷的科技產業孵化項目:畢隆嘉(TriBeluga),將在首爾和北京分設孵化中心,整合三地資源,為中韓兩地的創業者「搭橋鋪路」,提供投資、技術及營銷支援。不過,香港租金太貴,令羅力力暫時無意在港開業。


首爾北京設中心

羅力力表示,韓國是高科技前沿,政府鼓勵創業,有很多經驗可以共享。因此畢隆嘉的團隊聚集了中韓兩地財務、創業、法律等多方面人才為創業者做顧問,還將邀請矽谷前50強的創業公司提供技術支援。

被選中的團隊,可免費使用孵化中心的辦公室,項目將一條龍支持一個創意產品落地,甚至拓展海外市場。資金方面,羅力力說畢隆嘉將主要尋找央企投資,「這次就有央企和我們一起去韓國」。

畢隆嘉專注環境、健康、教育三個領域的科技項目,羅力力表示,雖然高科技是大方向,但定位也要准,這三個恰恰是與中國最相關的產業,「起碼讓空氣好一點吧。」她又坦言,中國市場大且複雜,畢隆嘉的孵化平台無法支持所有創業者,選擇時「對初創產品會非常謹慎,傾向成長階段的產品。」

創辦人﹕幫助年輕人

說起創辦畢隆嘉,羅力力頗有感觸地說:「大財團發展太巨大,反而導致經濟環境不公平,我們希望可以幫助有衝勁、有智慧的年輕人做點事。」畢隆嘉的北京孵化中心,將在今年12月啟動。羅力力坦言,香港租金太貴,未來若有機會,也希望在香港設點。說起自己的孵化中心,羅力力表示,這裏充分考慮創業者需求,提供瑜伽房、空中花園等等,幫助創業者放鬆思考及建立人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064

內地首個「創業孵化平台」 支援中韓美

1 : GS(14)@2014-10-27 19:13:4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27/news/ec_ece1.htm

【明報專訊】出身內地一個地產家族的羅力力,為打破財團壟斷,成立了首個連接中國、韓國及美國矽谷的科技產業孵化項目:畢隆嘉(TriBeluga),將在首爾和北京分設孵化中心,整合三地資源,為中韓兩地的創業者「搭橋鋪路」,提供投資、技術及營銷支援。不過,香港租金太貴,令羅力力暫時無意在港開業。


首爾北京設中心

羅力力表示,韓國是高科技前沿,政府鼓勵創業,有很多經驗可以共享。因此畢隆嘉的團隊聚集了中韓兩地財務、創業、法律等多方面人才為創業者做顧問,還將邀請矽谷前50強的創業公司提供技術支援。

被選中的團隊,可免費使用孵化中心的辦公室,項目將一條龍支持一個創意產品落地,甚至拓展海外市場。資金方面,羅力力說畢隆嘉將主要尋找央企投資,「這次就有央企和我們一起去韓國」。

畢隆嘉專注環境、健康、教育三個領域的科技項目,羅力力表示,雖然高科技是大方向,但定位也要准,這三個恰恰是與中國最相關的產業,「起碼讓空氣好一點吧。」她又坦言,中國市場大且複雜,畢隆嘉的孵化平台無法支持所有創業者,選擇時「對初創產品會非常謹慎,傾向成長階段的產品。」

創辦人﹕幫助年輕人

說起創辦畢隆嘉,羅力力頗有感觸地說:「大財團發展太巨大,反而導致經濟環境不公平,我們希望可以幫助有衝勁、有智慧的年輕人做點事。」畢隆嘉的北京孵化中心,將在今年12月啟動。羅力力坦言,香港租金太貴,未來若有機會,也希望在香港設點。說起自己的孵化中心,羅力力表示,這裏充分考慮創業者需求,提供瑜伽房、空中花園等等,幫助創業者放鬆思考及建立人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234

韓美消費者集體告三星 批Note 7回收亂過程慢 追損失

1 : GS(14)@2016-10-20 07:45:15

【明報專訊】三星Note 7手機發生多宗起火事故後,最終宣布回收及退款,但韓美兩國部分消費者認為賠償不足,向三星電子集體興訟爭取賠償。美國部分消費者不滿三星行動太慢,令他們太長時間沒有智能手機可用,已入稟新澤西州地方法院,集體控告三星電子的回收混亂且過程太慢,對消費者造成經濟損失。三星電子股價昨未受影響,升2.3%。

原告尋求代表全美的Note 7消費者,或少至在加州、賓夕法尼亞州及內華達州的Note 7客戶,控告三星欺詐、違反保證條款和誠信原則。根據訴訟文件,原告不滿三星最初宣布的回收手機更換計劃要求顧客停用Note 7手機,卻未能即時提供可替代的手機。原告稱,三星當時告訴顧客等幾天,但很多人要等多周才獲更換手機,令他們好一段時間沒有手機可用。此後三星宣布終極回收,要求顧客停用手機,為顧客造成更多混亂,再次令他們沒有手機。原告投訴,即使手機不能使用,顧客仍要為手機繳付月費和雜費等,為他們合共造成數百萬美元計的損失,故向三星追討電話費。

停用期間顧客損失月費雜費

根據三星的回收方案,美國的Note 7顧客若之後仍選購三星手機,將可獲100美元的折扣。若不使用三星手機,也享有25美元的折扣。不過原告的代表律師認為,三星的退款沒有包括手機月費,未能彌補消費者的損失。索償的重點在於三星要求客戶停用Note 7期間,客戶支付了的數據費、通話費和月費等。

律師﹕顧客四赴分店浪費時間

韓國一家律師事務所昨亦表示,將於下周一(24日)入稟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向三星索償。代表律師稱,顧客為了購買手機、檢查電池、更換新品、換取另一手機而到門店4次。多次前往門店不僅耗費時間,也讓消費者在使用手機時感到不安,無法信任手機的安全性能,帶來嚴重的心理困擾,因此提出索賠訴訟。截至周三,已有逾200人加入集體訴訟,人均索償30萬韓圜(約2073港元)。不過韓國約有55萬人購入Note 7,約九成人繼續使用,並未尋求更換或賠償。

台亦醞釀集體訴訟

台灣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稱,儘管三星已宣布全台回收Note 7,但許多消費者因缺乏購買憑證而無法順利退款,加上三星客服的電話很難打通,令消費者大為不滿。當局正評估是否跟進,替台灣4萬多名消費者向台灣三星提出集體訴訟。

三星上周宣布全球停產和停售Note 7。分析師估計,三星已製造400萬部Note 7,損失達25億美元。三星原預期Note 7出貨量達1900萬部,這意味三星的銷售額損失達170億美元,遠超出市場原先預計的50億美元,可能是科技業史上最昂貴的產品安全事故之一。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232&issue=201610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7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