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洋房屋苑天巒200萬靚裝 擁千呎花園
1 :
GS(14)@2016-08-20 11:39:42■地下客廳樓底特別高,外連大花園,內櫳設計華麗。
【搵屋指南】上水天巒分兩期共建330幢洋房,為區內最大型洋房屋苑,項目早於2010年發售,迄今發展商尚持有10幢洋房待售,計劃以招標形式推出。現時物業二手放盤約90個,連租約最平2,100萬元,交吉最低消費2,200萬元,亦即是次介紹的1期雙號屋,附設200萬元豪裝,為現時物業最抵買盤源之一。記者:伍志輝攝影:許頌明模特兒:Qooie(Mouton)
天巒合共提供21款屋型,大致上以細屋、中型屋及大屋劃分,細屋間隔三套房,佔洋房總數兩成半;比例最多逾四成半的中型屋,間隔三房雙套、三套房及四房三套;餘下約三成為大屋,間隔三套房、四房三套及五房三套。天巒2期規模較大,洋房總數198幢,提供18款屋型,大、中、細屋都有選擇;規模較細的1期有132座洋房,提供10款屋型,集中細屋及中型屋。
■1樓梯間走廊上方採用天窗設計。
■1樓主人套房佔地廣。
■1樓有三個浴室,設備保養佳。
■地下飯廳地方寬敞,由於佈置簡約,更覺地方闊落。
■地下客飯廳採用高低層分佈。
■廚房位於地下大門旁,外接前花園。
■向南較大碼的套房,足夠空間放大床。
■洋房採用落地巨窗形式設計。
客飯廳採高低層設計
利嘉閣地產麥啟昌表示,現時天巒入場版洋房集中1期,雙號A2b1型細屋,建築面積2,531方呎、實用1,590方呎,花園約1,100方呎,天台約680方呎,連租約叫價2,100萬元。介紹的是同型號雙號洋房,面積相同,業主自住中,花費200萬元裝飾全屋,採用時尚華麗風格,沒有刻意的金雕玉砌,觀感上更加溫暖舒適。此屋叫價2,200萬元,同類細屋靚裝放盤一般開價2,300萬至2,500萬元。洋房地下客飯廳採用高低層設計,視覺空間更富層次。1樓三間套房大小比例合理,主人套房外連58方呎大碼露台,向北望花園高聳玻璃圍牆,阻隔外面粉嶺公路的高速行車聲浪。另外兩間套房向南,外望古洞路旁茂密大樹。洋房天台面積685方呎,大致保留原有交樓模樣。位處地庫的車房可停泊一部車,樓梯位通往屋外車道旁,經前花園入屋。大屋前後花園合共1,047方呎,園藝佈局簡約優雅,保留大片活動空間。
資料來源:利嘉閣地產大埔豪宅分行(26672337)電郵: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20/19743052
上水桃苑 靚裝洋房 千呎花園
1 :
GS(14)@2016-11-12 05:39:36■1樓客廳設有大型落地窗,外望花園綠樹,觀感天然。
【搵屋指南】上水桃苑鄰近區內大型洋房屋苑天巒,物業早於1996年落成,由於規模不大,知名度向來不高,以實力用家捧場為主,放盤罕有,現時只有這間靚裝單號屋放售,開價2,380萬元,即使政府突然加辣,亦沒有調整叫價的舉動。記者:伍志輝攝影:王心義模特兒:GiGi(Mouton)
桃苑只有8幢獨立洋房,最大碼是6號屋,建築面積3,506方呎、實用面積2,081方呎,其餘7幢洋房面積相同,建築面積2,863方呎、實用面積1,637方呎,利嘉閣地產蔡美兒稱,花園大是桃苑洋房特色,最細碼花園亦有1,386方呎,最大碼達2,187方呎,每間屋都附設車房,面積369至392方呎,一律可以泊兩部車,內園行車通道廣闊,車多家庭一定滿意。
■花園建有大型錦鯉魚池。
■1樓客飯廳以高低層設計,有層次感。
■1樓廚房改開放式,增建大型吧枱。
■1樓飯廳可以擺放8人長餐枱,通道仍鬆動。
■天台放置大型家具,可曬太陽享戶外空間。
■2樓套房地方較飯廳空間還要大。
■2樓向南睡房由原則兩間細房打通而成。
■2樓套房浴室可容納雙洗手盆。
開放式廚房 增建吧枱
各洋房屋型設計相若,地下為車房,1樓客飯廳採用高低層設計,樓梯位不長,視覺空間感突出。客廳旁有樓梯直達地下花園,飯廳旁為廚房,2樓原則有三房及偏廳,間隔佈局歸一。介紹洋房2樓間隔略經改動,兩間睡房打通,偏廳加玻璃間隔闢作書房用途,套房浴室向貯物房偷位擴建,以便容納雙洗手盆。1樓飯廳旁廚房改以開放式格局,增建大型吧枱,觀感更時尚。天台面積823方呎,分前後兩部份,放置大型戶外座椅,可曬日光浴及親友共聚的露天場所。花園面積1,442方呎,鋪設草地及大型錦鯉魚池,觀感悠閒舒適。戶主約於7年前購入此屋,花費數以百萬元徹底翻新兼改動間隔,論內櫳裝潢不比附近年輕物業天巒洋房遜色,戶主自用至今仍然新淨企理,新買家打算收租的話可以免去大筆翻新開支,裝潢合用的話保留續用。
資料來源:利嘉閣地產大埔豪宅分行(26672337)電郵: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2/1983063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