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台電退休員工揭露:一號機「震動」存在近三十年 核二螺栓斷裂疑雲 台電沒說的真相?

2012-5-21  TWM

核二廠「錨定螺栓」斷裂事件,事發近六十天後,台電終於公布原因。不過整起事件並未因此釐清,疑雲反而有 越滾越大之勢。台電退休員工直指,應是水槌作用長期引發震動,加上金屬疲勞,導致七根螺栓斷裂。學者建議台 電應請國際專家會診,提出合理解釋。
撰文•張瀞文 五月十四日,原能會召開第四次的核二廠一號機錨定螺栓斷裂專家諮詢會議。在當天的會議中,台電表示,螺栓
斷裂的三大原因主要是材質有問題、安裝不當,以及階段性腐蝕環境共同作用所致;裂紋初期應該是由應力腐蝕龜
裂造成,後期裂面成長則是因金屬疲勞所主導,最後導致斷裂。
這是核二廠螺栓斷裂發生至今約兩個月後,台電首度對外承認「螺栓斷裂與腐蝕有關」。 但是對於台電的說法,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方儉表示,這只能說是螺栓斷裂機制的分析,斷裂背後真正那個
「力量」來源,台電還是沒講清楚。

由於台電一直強調,核二廠一號機停機期間「每天至少損失五千萬元」。環保團體擔心,在五月十八日原能會對 外召開聽證會後,可能會讓台電過關,台電也會搶在這個月月底立院休會前,進行專案報告,然後就闖關申請,讓 換了反應爐基座螺栓的核二廠一號機重啟運轉。

儀器壞?台電退休員工駁斥對於台電提出螺栓斷裂的三個理由,曾經親自參與國內核一、核二廠建置,同時在台 電服務超過三十年的台電退休員工李桂林則予嚴正駁斥。

李桂林表示,台電提出的三個理由當中,「安裝不當」就是把責任推給原廠奇異以及顧問公司貝泰;第二點「材 質問題」就是指「螺栓製造過程有問題」;第三點「階段性腐蝕環境」就是「大環境所造成」。若按照台電的說法
,針對「螺栓斷裂」,台電一點責任都沒有。
李桂林說,從這次斷裂的螺栓都在內側且位置上互為對稱可以清楚說明,螺栓斷裂原因主要是來自於震動。 另外,李桂林更語出驚人地表示,「核二廠一號機的震動問題,已存在近三十年。」水槌作用引發震動? 李桂林回憶當年在核二廠裡工作情景說,「以前在沒有地震的情況下,核二廠地震儀器上也曾有過○•二G多的
震動訊號出現,當時(在一九八○年左右)大家都當成是一般雜訊處理,並沒有特別在意。」李桂林分析,當反應
爐要停機,模式開關由熱停機轉到冷停機時,系統的設計會有RPS(反應爐停機系統)再驗證的動作。

所謂的「再驗證」就是「控制棒再急停一次」。由於冷停機時,反應爐一直到頂端都灌滿水,這時底部因急停所 產生接近二七○公噸的重力往上,撞到反應爐頂部,產生反彈波來回震盪,就是所謂的「水槌作用」。

上下的反彈波會造成相互撞擊,且撞擊的時間會越來越短、力道會越來越強。李桂林表示,當年在核二廠內工作 時,也曾經站在管路上,感受過這樣巨大聲響的震動。
但是當年他並不清楚是反應爐冷停機造成「水槌作用」,一直到累積多年經驗後,才了解到這樣的威力。 李桂林推測,核二廠接近除役年限,錨定螺栓已出現金屬疲勞,再加上水槌作用的加乘,是造成反應爐內圈七根
螺栓斷裂的主要原因。

對於李桂林「水槌作用導致反應爐內部出現劇烈震動,進一步造成反應爐基座內圈多根錨定螺栓出現斷裂」的說 法,原能會核能管制處處長陳宜彬表示,「任何原因,原能會都會追查,但水槌作用應該不會是原因。」
斷裂螺栓應送國際鑑定 李桂林也強調,因反應爐裡頭冷卻蒸汽的乾燥器是焊接上去的,「水槌作用」也不排除會震裂乾燥器。如果乾燥
器有裂縫,那蒸汽將夾帶水分進入到汽機當中,就會形成「水刀」,侵蝕汽機運轉的葉片。

至於葉片被侵蝕的後果,輕則葉片受損;嚴重的話,如果在運轉中造成葉片斷裂,那麼斷裂的葉片可能會打穿反 應爐汽機的殼,進一步造成含有輻射的蒸汽外洩,情況將相當危急。

經營大地工程的專業工程師王偉民分析指出,台電目前對螺栓斷裂原因指向安裝不當與材料瑕疵,但這無法說明
為何斷裂螺栓都集中在內圈?也無法解釋為何斷裂螺栓位置呈南北、東西的對稱性。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系教授張武修建議,台電除了把斷裂的螺栓送到國內核研所鑑定外,應該進一步將斷裂螺 栓送到歐洲AREVA(全球最大的核能工業公司)等具有公信力的機構做鑑定,並商請國際核能協會相關專家來 台灣會診。畢竟「錨定螺栓」斷裂事件在全球核能界絕無僅有,台電在處理上必須更周延,才能使民眾安心。

水槌作用    慣性動量驚人水槌作用(Water?Hammer),或稱水擊。意指水流於長管路中流動,此時若將管路下游 之閥門快速關閉,水流之流動具有慣性動量,因此水流之慣性動量持續往前推擠,造成管內壓力急速上升,導致管 路受到破壞。

水槌作用大小視發電水路之流量與水頭落差(指管路兩頭落差)而定。瞬間流量與水頭落差愈大,造成流速愈快
,相對地水流的慣性動量愈大,產生水槌作用所造成的巨大壓力更是驚人,有可能造成設備的損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3

【旅遊籽】浸八十八年歷史青荷溫泉 沒電沒網絡得油燈

1 : GS(14)@2017-07-02 14:52:30

這位伯伯年屆70,在旅館收油燈25年,風雨不改。



【旅遊籽:浪迹遊蹤】說到日本,無疑會與高科技濕平喪食潮童等扯上關係。然而,一路向北,走到本州盡頭──青森縣,你會發現截然不同的美景。留宿於八甲田深山之中,沒電、沒網絡的青荷溫泉「油燈之宿」,享受那一刻寧靜,與世無爭。青森,這個與宮崎駿筆下的世界有點相像的地方,那管初夏風光沒有傲雪映襯,眼前的一片茂綠,同樣很美。



靜待於八甲田山懷抱中的青荷溫泉,於1929年開湯,屹今已有八十八年歷史,亦只有油燈之宿一間旅館,而且礙於地理位置影響,這裏一直沒有電力供應。就算有,也不過是有限度的小型自家發電,僅足夠應付緊急需要,如出入口告示牌等,還有洗手間。如非自駕的話,每日也只有三、四班車來往最近的鐵路站。而在十二月至三月嚴冬雪季,為怕危險,還不准外來車進出,住客只可乘坐旅館提供的接駁巴士。「別以為本館才是最古老的呀!橋邊那座小屋,才是這旅館最原始的建築。」迎來是青荷溫泉社長兼旅館主人原田篤久先生。一身黑衣裳、樸素打扮的原田先生從旅館前台慢慢走出來,如非自我介紹,很難想像館主也要親自招呼客人。環顧四周,樓底很高的主館大堂中央,吊着五盞泛着微黃火光的油燈。再向前望,就是一條通往客房的深黑走廊,沿路也不過得一盞燈。旅館亦很貼心,為怕上年紀的公公婆婆不便或發生意外,會特意安排他們住在這樓層,而洗手間亦設有環保電燈,只會在有需要時才亮起。「附近方圓十幾公里也是沒有人的山區,不時還會有熊人出沒呢,哈哈!」滿以為原田先生只是說笑,他卻一臉認真,說幾十年前真的有這意外發生。旅館與一般溫泉酒店一樣,下午三時才會安排入宿,但趁有空餘時間,好客的原田先生就帶我這個早到的人四周參觀,「未開湯前,常有獵人及農夫上山來打獵摘菜,偶意發現有個小泉眼在地底噴出,於是就在獵人界聞名。但那時還未開闢山路,就算每日要澗水劈樹行六公里路上來也願意。」推開本館後門,又是另一番美景。那通往露天溫泉和客房的大吊橋下,有一條潺潺不絕的小溪。橋的旁邊,還有間「ランプ小屋」,原來即是油燈的家,裏面幾乎放有過百盞油燈。而從橋的另一端回眸一看,本館和小屋頓時化為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筆下的情節般,是龍貓的家嗎?抑或是有點像千尋打工的湯屋?


共酌一杯看星星 放下手機過原始生活

「剛開始時接受不到,看書看報紙也不行,但已習慣了,我現在每星期也最少有三晚留宿。曾有人試過自己帶風筒,但怎料電力負荷不到,砰一聲連僅餘的電力也沒有了!」原來六年前,原田先生才當上旅館主人,從此,他就成為一個不用電的男人。「我很想保護環境,就算在當館主前,我一直也認為這訊息很重要,也是我的推動力。」除沒電外,旅館也沒有獨立淋浴間,要洗澡的話就要在溫泉旁邊,也不設風筒及提供洗頭水,只簡單供應一支全天然沐浴露,就算排出水中也不怕。旅館的四個溫泉分別設有露天及室內,其中一個還是男女混湯,如女士們想獨享的話,就要把握下午五時至六時的黃金時間。「晚上可以做到的事,就是浸溫泉,共酌一杯,看星星,或與同伴面對面聊天,簡單過一晚。這些現今生活中大家認為不重要的事,在這間旅館中卻能做到。」原田先生笑說。「試過有老人家曾帶孫兒來住,和他們訴說古時生活點滴,與現今的是截然不同,就如上了一課般。亦有對夫婦離開時跟我說,從來未試過這樣和對方聊天,非常難忘。」他續指,就算留宿客人的反應各有不同,但他依然慶幸自己能當上這間簡單旅館的主人,「有人讚不絕口,亦有人說我永遠也不會再回來,實在太不方便了。但我只是想跟大家說,儘管『享受不方便』,有時這種生活也可以令人很快樂。」



六年前才當上旅館主人的原田篤久先生,從此成為不用電的男人。

蜜月之旅的三河夫婦,專程由大阪而來,說非常喜歡油燈之宿,必會再來。

館內掛有不少水墨畫,懷舊味道更濃郁。


客房的佈置也簡單,只有張小茶几,不設鋪床服務。

大堂前台有旅館專屬的郵筒,當然要把握機會寄張明信片。

青荷溫泉的舊照,仍掛於大廣間的牆上。



守護旅館的70歲收油燈伯伯

「我在這裏工作了25年,每日中午前要收超過100盞油燈,再用兩、三小時清潔及添加燃料。」一直守護旅館的還有這位70歲老伯伯,每日他會走遍整個油燈之宿,每次以一支竹竿將一排數個油燈帶回油燈小屋中。雖然伯伯步履蹣跚,動作不算靈活,但看着他抬着油燈從走廊一端走到另一端,那身影卻令人印象深刻。



青荷溫泉油燈之宿地址︰日本青森縣黑石市大字沖浦字青荷沢滝ノ上1の7收費︰一泊兩食付,每位688港元起交通︰由新青森站乘JR至弘前,轉弘南電車至黑石,再乘巴士往虹之湖,乘接駁車往青荷溫泉



Travel Memo簽證:持有效特區護照或BNO毋須簽證機票:香港來回東京,機票連稅約2,077港元起;東京轉機往青森,機票連稅約2,405港元起滙率:100日圓約兌7港元



記者:黃依情攝影:林栢鈞編輯:梁浩維美術:孔文彬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702/200743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7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