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陸企倒閉潮 利差蜜糖變呆帳毒藥?

2014-10-27  TCW
 

陸企爆發倒閉潮,對國內銀行業究竟影響多大?這塊銀行獲利的蜜糖,是否變成毒藥?

從獲利數字來看,它是蜜糖。根據銀行局統計,今年前八月,國內銀行稅前淨利為新台幣二千三百多億元,其中海外獲利,包括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海外分行、中國分行加總的稅前淨利,占整體稅前淨利的三六%,不論金額、占比,均創下歷年新高;其中來自中國業務的淨利,就占海外獲利約五成,四百多億元,創下新高。

高獲利背後,也潛藏呆帳風險。中國索力鞋業、旭光高新兩家知名陸企接連倒閉,引發國內銀行業中國曝險金額是否過高的疑慮;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八月,國銀的中國曝險總額為一兆七千五百億元,占國銀淨值的六七.八%,因並未超過淨值一倍的規定,因此,整體風險並不高。

危機一:增加速度太快對中國曝險金額年增46%

所謂「曝險」,指銀行對中國的授信(放款)、投資、拆借總額,包括,設立中國分行的投資額、對中國的授信、及人民幣存款等,根據現行規定,中國曝險總金額不能超過銀行淨值,對其他國家放款政府並無淨值上限規定。

再從倒帳陸企授信來看,無論占國銀中國授信、或全體授信,比率都很低。

例如,爆發倒帳的索力、旭光高新,其授信金額加總約四十六億元,只占國銀對中國授信一千二百八十億元的三.六%。

最近陸企倒帳事件頻傳,泉州、蘇州、溫州均陸續傳出陸企倒閉;但國內銀行總授信金額達二十六兆元,即便一千二百八十億元的授信全都倒光,也僅占○.四九%,在銀行可控範圍內。

雖從比率來看,數字不大,但從速度來看,卻快得驚人。民進黨立委吳秉叡在立法院質詢指出,在短短一年之內,國內銀行對中國曝險金額從一兆二千億元,增加到一兆七千五百億元,一年內成長近四六%,速度太快。

為何對中國曝險開快車?原因就是:高利差。

中國平均利差約二.五%到三%,以一千億元曝險金額計算,一年可以賺二十五億元到三十億元,但,這一千億元若從事國內放款,利差只約一%,一年只能賺十億元。

國內銀行業資金浮濫,利差又低,銀行資金往最有利的方向流,中國放款的獲利是國內放款的三倍,自然是搶著做。

二○一一年台灣開放銀行從事人民幣業務,自此,海外獲利占銀行獲利比重,逐年升高(見圖),目前銀行做中國生意有三個管道:OBU、香港分行、中國分行。做中國生意的結果,也使得這三個管道成為銀行獲利的小金雞。

危機二:迷信上市櫃招牌陸企財報不透明,風險升高

「很多銀行(中國曝險額度)都快爆掉了!」一位金融界總經理說,雖然對中國的整體曝險只占淨值六成多,但,很多銀行都做到接近淨值,像永豐銀行、台北富邦銀行都高達九成,兆豐銀行也高達八八%。

兆豐銀行是官股銀行中國曝險金額最大的銀行,達一千六百多億元,該行董事長蔡友才認為,「中國市場處處是機會,到處有陷阱,」但銀行會針對單一國家、單一交易對手、單一集團均訂有限額,定時追蹤及呈報;銀行在中國的主要客戶有台商、大型陸銀、央企、國企。針對中國業務,銀行均訂有風險控管流程與標準。

蔡友才認為,最近十年,全球各主要銀行都由各種不同途徑拓展中國市場,它也是台灣企業對外投資與貿易最大市場,不能自絕於外。

「借錢給美國也會倒,」一位銀行董事長說,不管跟哪個國家做生意,只要能夠繼續賺錢,風險控制好,都可以做;但是,陸企報表不透明,土地屬於國有,擔保品不足,確保債權不易,銀行如果沒有中國分行,更無法實地進行查核,造成銀行授信的困難。

但,在「高利差」的誘因下,不少想做陸企生意的銀行,都是「跟著大咖走」,只要外商銀行,或是國內大型銀行有做,就會跟著做,尤其如果公司是股票上市公司,更幾乎是票房保證。

像索力是德國上市公司,聯貸銀行有國泰世華、野村控股領軍,擔任管理銀行,上市加大咖兩大要素,不少銀行認為倒帳的風險不高,就會跟進;像旭光高新也是香港上市公司,又有香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簽證,最早從事海外業務的兆豐銀行還擔任管理銀行。結果,這兩家知名陸企竟在今年先後倒閉。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國銀就是過度迷信海外上市櫃公司的招牌,才會發生授信風險,因此,金管會將藉專案金檢OBU、中國分行,針對中國授信較多的銀行,了解是否該列入中國授信額度而未列,要求總行落實控管。

危機三:耕耘沒外銀深依賴授信業務,倒帳傷很大

「外銀和中國往來是有邏輯的。」一位金融業總經理說,外商銀行在中國耕耘的時間比台灣長,與陸企往來深,表面上看外商一樣被倒帳,但是損失可能比台灣小;因為,外銀和陸企往來較有「深度」,即往來的業務,不只授信,還包括其他業務,一減一加,風險自然比較低。

「中國曝險上限(淨值一倍)不會再調高了。」曾銘宗強調,除非銀行淨值增加,否則,中國曝險增加的空間有限。接下來,國內銀行得好好想想如何控制風險,才不會讓蜜糖變成毒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835

回擊陸企搶人 國發會200億挺創業

2015-03-23  TCW
 
 

 

今年中國網路大咖雷軍、馬雲相繼來台,高調表示要協助台灣年輕人創業,甚至直接砸錢搶人,許多人不禁大喊:「政府究竟在幹嘛?」三月十八日,政府終於回擊了。台灣最大創業育成機構之初創投,宣布旗下總額新台幣十五億元的「本誠創業基金」正式成立,鎖定網路新創公司,而國發基金正是其最大股東。

「國發基金相挺,可以讓我們帶著創業者一路向海外擴張。」之初創投創辦人林之晨表示。這,也是國發會對於雷軍、馬雲登台嗆聲的回應:政府力挺年輕人在台創業!

其實除了本誠,國發基金從去年就開始接觸國際創投組織,祭出「讓利」的優惠政策,引進資金挺台灣人創業。國發基金副執行秘書晏世偉說,目前有六家外資創投申請,預計總投資額約兩百億元,其中半數已通過。美國前十大創業加速器500 Startups大中華區合夥人馬睿證實,國發會去年第三季主動敲門談合作,開門見山就說明投資計畫,讓她印象深刻。

設獲利分享制吸引外資挺初創企業,最高分紅八成

與創投合作扶植特定產業,並非國發基金首次嘗試,不過,先前卻落得顏面無光。二○一一年,國發基金砸百億元,讓文化部與「文創十二家」管理顧問(以下簡稱管顧)公司合作,卻引起諸多爭端,不但有人直接退出,剩下的業者更有近半績效不佳,被留校察看,讓政府加碼投資的好意付諸東流。這一次補助新創企業,實在令人擔心,會不會又重蹈覆轍?

當時最大的兩個爭議,第一是投資過度集中在娛樂產業,也很少投資小公司,有違扶植整體文創產業的初衷。第二,則是採用招標方式,委託管顧公司尋找標的,國發基金再加碼跟投,也就是說,管顧公司有可能挑選風險較高的案子讓政府承擔。

晏世偉說,此次設計「獲利分享機制」,就是為了避免類似問題重演。根據國發基金「創業拔萃方案」,合作創投的投資組合中,只要有一五%是「初創企業」,就可以得到獲利分享,並設計加權方式,創投投資越多台灣公司,就可以分到更多額外利潤(最高可分潤八成)。晏世偉認為,如果能把資金導引到對的地方,國發基金讓利、少賺一點沒有問題。

「台灣創投資金一直夠,只是缺乏冒險精神。」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認為,砸錢並非唯一解藥,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完整的生態系統、產生更好的案源,傳統創投才能重燃信心。

這也是林之晨能讓傳統老創投按讚的原因。三年前,他募第一筆創投基金(三億二千萬元的本善基金),雖然預估最快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會開始回收,但輔導一百九十家新創公司,串起網路創業的生態圈,卻是老創投眼中亮眼的成績單。

法規仍不友善想拿國外的錢,得先變外資

不但原始股東大方加碼這次本誠基金的募資,連帶讓遠傳、開發國際基金等九大法人也都跟進。開發國際基金資深經理孫際豪說,國發基金入股成為大股東,確實也有激勵效果,他將此舉視為一顆信號彈,台灣不利於新創事業的法令可望逐漸鬆綁。

法規不鬆綁,會直接影響國發基金成效。雖然國發基金願意鼓勵創投投資台灣本土公司,但既諷刺又無奈的是,台灣團隊想拿國際創投的錢,多半得先變身成外資。「國外新創公司要來設分公司也很麻煩,」馬睿說,已對政府提出建議。

台灣政府法令與國際脫鉤已是陳年問題,比如股票面額、員工認股或發行可轉換債的規定都很嚴格,難怪國際創投往往敬而遠之。

黃齊元也說,國發會的創業拔萃方案,是從「直接補助新創公司」到「引進國外創投資源」、「打造創業空間」三個面向切入,改善整體創業環境。但只要配套措施不齊備,美意恐怕就形同虛設。這也是國發基金創業拔萃方案面臨最大的難題——怎麼界定績效?晏世偉坦言:「KPI很難定。」

國發基金帶頭衝,確實值得肯定。但這兩百億投資到頭會不會一場空?端看各部會能否持續延燒革新之火。不過有點尷尬,力促此案的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已離職,而二○一六年馬政府又即將下台,新任主事者是否力挺看守內閣時期做的決定,仍須全民一起監督。

【延伸閱讀】電子商務、雲端商機布局多,精密機械也受惠—國發基金投資4間創投公司承諾金額

11.5億 華美基金地位:工研院子公司與美國360ip合資創投募資規模:38.2億(預估)在台投資項目:先進材料、電子光學、精密與自動化機械、雲端應用

6.4億 TransLink地位:美國矽谷TransLink與聯電合資創投募資規模:47.7億(預估)在台投資項目:電子商務、雲端服務、行動與平板應用軟體

4.8億 500 Startups地位:美國前10大創業加速器募資規模:15.9億(預估)在台投資項目:網路或行動應用,如物聯網、軟硬整合服務

4億 之初創投地位:台灣最大創業加速器募資規模:15億在台投資項目:有意往海外發展的網路公司,如電子商務、內容與遊戲產業

註:另有3間外資基金審查中

資料來源:國發基金、上述各創投 整理:朱致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84

飛利浦LED事業被陸企購併 全球專利聯盟瓦解 中國LED狂人出手 台廠失優勢

2015-04-13  TWM
 
 

 

飛利浦將旗下LED事業賣給中國金沙江創投的消息掀起產業地震,此舉讓過去封閉的五大專利聯盟崩潰;而買主金沙江集團創辦人伍伸俊,若能成功整合飛利浦資源、壯大中國廠商實力,台廠的壓力將更加沉重。

撰文‧周品均

三月三十一日,飛利浦將旗下LED事業Lumileds與汽車照明事業,以三十三億美元出售給中國金沙江創投(GO Scale Capital),向全球LED產業投下一記震撼彈。消息一出,台灣LED股價成了重災區,台灣LED公司晶電甚至打入跌停板;反觀中國LED股卻展現慶祝行情,LED產業前兩大集團三安光電、德豪潤達股價連兩日走揚。

一則出售事業體消息,為何震撼台灣LED產業?

事實上,作為全球前五大LED公司的飛利浦,要求售Lumileds與汽車照明事業去年中旬就已傳出;就在近一年的找尋買家與協議過程中,數度傳出飛利浦屬意賣給過去曾向飛利浦收購半導體事業部(現為恩智浦半導體)的私募基金KKR。然而,令業內人士驚訝的是,最後得標的買主金沙江創投,竟然來自中國。

主導專利 搶單優勢大增這不僅意味飛利浦供應鏈廠商如台廠晶電,未來可能會受到供應鏈改變的衝擊,更讓業內人士憂心的是專利權問題。LEDinside 研究協理儲于超直言,這次飛利浦與金沙江的交易,「讓中國LED廠商有機會解決專利問題,跨足海外。」過去,全球五大LED廠商豐田合成(Toyoda Gosei)、日亞化(Nichia)、科銳(Cree)、歐司朗(OSRAM)與飛利浦(Philips Lumileds),透過專利交互授權鞏固市場;想要將產品銷往全球的LED廠商,就必須與五大LED廠進行專利授權。台灣LED廠商中,又以晶電的專利保護最為健全,與豐田合成及飛利浦都有專利交互授權;相較之下,中國的LED公司甚少與五大LED廠進行專利交互授權。

「透過授權,中國廠商也可以有專利保護,問題出在成本,中國廠商是否願意不計成本與五大廠商進行授權。」晶電副總經理張世賢不諱言。也就是說,即使中國廠商很會利用降價搶單的優勢,在沒有專利傘的保護下,中國廠商將產品銷往海外,就有遭受專利訴訟的風險。

然而,這個情況將隨著金沙江創投買下這五大陣營之一的飛利浦Lumileds,出現劇變。

金沙江創投拿下Lumileds八成股權後,等於攻下五大專利陣營中的一方之霸,更有長期觀察中國LED產業的分析師直言:「原有五大專利同盟構成的體系崩潰了。」意味過去飛利浦 Lumileds手中不少掐住對手咽喉的專利,將由金沙江主導;而中國LED廠商未來透過與金沙江的專利授權,將可望打破一直被阻擋在國際市場之外的專利壁壘。

以小搏大 將中國推上國際金沙江創投打敗全球對手搶親成功,業內人士以「以小搏大」來形容這樁親事。而主導這樁引發全球LED產業震撼購併案的人是他——金沙江創始人之一伍伸俊。

伍伸俊在中國投資界是大老級的人物,有麻省理工大學斯隆管理學院MBA學歷的他,對半導體與LED產業情有獨鍾,這次以三十三億美元吃下飛利浦Lumileds八成股權的案子,也並非他在LED產業首次出擊。

自二○○六年開始,伍伸俊就積極跨入LED產業,九年來,他主導投資中國磊晶廠晶能光電與太時芯光、封裝廠易美芯光、照明廠大連三維與上舜照明,上游到下游布局完整。

伍伸俊也從不掩飾自己對LED產業的雄心,「不管是奇異(GE)、科銳,還是飛利浦,我會將所有競爭者都打趴在地。」他曾志得意滿地說過。

但即使擁有LED從上游到下游完整的供應鏈,伍伸俊旗下的LED公司,近年來仍無法與三安集團與德豪潤達集團比拚,更不用說中國之外的對手,這也促成他此次參與飛利浦出售事業體一案的決心。

伍伸俊買下飛利浦Lumileds後對外說明:「飛利浦未來與晶能不是競爭關係,是合作關係,通過合作研發,促進國內照明產業發展,走向國際。」他甚至用台積電與飛利浦過去的歷史發展期許自己,強調「買下飛利浦Lumileds是難得的機會,能快速取得先進的生產技術與很好的客戶群,最好的案例是台灣的台積電,從一個小公司透過飛利浦技術發展,到現在成為巨大的企業。」有了飛利浦的專利、技術與客戶的伍伸俊,是否能成功整合集團資源,完成他將中國LED產業推上國際的夢想,全球LED產業都密切關注。但可以確定的是,他下的這步棋,確實為中國LED公司在國際市場增添了不少實力與話語權,對於原本就與中國LED廠商激烈競爭的台廠,無疑敲響了一記警鐘。

伍伸俊

現職: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經歷:上海北電半導體總經理、

亞洲無線科技創始人

學歷:麻省理工大學斯隆管理學院MBA 投資版圖:波士頓電池 、晶能光電、易美芯光、 慧智微電子、

深圳國微、上舜照明

中國攻破LED專利堡壘

台廠將受衝擊

過去,包含飛利浦在內的全球五大LED廠,彼此透過專利交互授權鞏固市場;如今,中國金沙江創投買下飛利浦旗下LED事業,未來將主導飛利浦手上的專利,幫中國LED廠打入一直被阻擋在外的堡壘;而與中國競爭激烈的台廠如晶電,勢必遭受衝擊。

豐田合成

(Toyoda Gosei)

日亞化(Nichia)

歐司朗

(OSRAM)

科銳

(Cree)

飛利浦

(Philips Lumiled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98

日廠康達智、陸企舜宇,夾擊台灣股王 兩神秘追兵威脅 大立光少1,600億市值

2015-12-07 TCW

大立光營收持續創新高,股價卻大幅縮水,外資喊出減碼。亮麗獲利數字背後,這台股史上最強股王,究竟面臨什麼隱憂?

是誰,讓股王大立光不過近五個月,股價、市值大縮水?

十一月二十四日,大立光收盤股價僅二千四百六十五元,跌到近一個月新低,和七月初股價才破三千七百元歷史紀錄相比,短短近五個月,市值大幅縮水逾一千六百億元。

外界開始對股王未來表現感到擔憂。日前,摩根大通將大立光投資評等由「中立」改為「減碼」,目標價甚至下調到二千一百元;其實這並非外資券商第一次看壞大立光,九月下旬,花旗環球證券就已將目標價降到二千八百四十元,並點出其中原因:對手快速逼近。

一直以來,大立光囊括全球智慧型手機鏡頭三五%市占率,堪稱台股最強股王;但現在,智慧型手機成長趨緩。根據市調機構TrendForce估計,比起去年,今年全球出貨量僅成長九.七%,明年恐下跌到七.三%。市場逐漸飽和,來自對手的威脅,也更加明顯。

這兩大對手是,日本的第一大鏡頭廠康達智(Kantatsu)、中國的舜宇光學。前者正準備在千萬畫素以上的高階市場,與大立光一較高下,後者則從中低階鏡頭爭搶訂單。

高階技術老手出擊:康達智,吃下20%蘋果訂單

「Kantatsu(康達智)的技術跟大立光在伯仲之間,」一位在光學界有二十多年經歷的技術主管說,有時康達智的鏡頭品質還在大立光之上。例如,消費者 拿手機正對太陽拍攝強光,影像容易出現細微殘影,得透過光學設計、加工過程改善,「那些殘影有時連大立光都看不出來,但日本人就是有辦法處理掉。」

如此技術力,獲蘋果青睞。

元大投顧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上市的iPhone 6系列手機,康達智只占不到一成後鏡頭訂單,但到了今年的iPhone 6s,它卻吃下原本由玉晶光負責的一五%訂單,占比提升至兩成,成為眼下唯一能與大立光競爭的廠商。

不像大立光有股王光環加持,康達智成立三十六年,沒有上市,不曾接受媒體、研究機構採訪。做錄影機機芯起家,之後才跨足光學產業,投入投影機、相機等鏡頭 生產。直到去年第一季,這家總部位於日本栃木縣的中小企業,資本額僅僅九千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二千四百萬元),不及大立光資本額二%。

外傳,康達智是日本夏普集團的子公司,但其實夏普和日本兼松商社(Kanematsu)只是入股,並未參與經營,至今各自持股比率不到一成。因此,富爸爸加持,構不成它崛起、挑戰大立光的理由。

甚至,大立光創辦人林耀英長子,現任董事長林恩舟出席供應商大會時,遇到康達智總經理紀薇萍,還常稱年紀比自己小的紀薇萍為「前輩」,可見對日本光學大廠的敬意。

可以被全球光學產業霸主稱一聲前輩,康達智究竟有什 能耐?

它諾基亞時代稱王當時大立光還在代工相機

關鍵,在於它掌握鏡頭生產最重要的模具技術。

「從錄影機到投影機、數位相機、手機……,一樣需要具備塑膠成型的能力,三十幾年技術都在那邊,只是精密度提高百倍以上。」紀薇萍接受本刊採訪時說。

早期,康達智為了生產錄影機機芯,自己成立模具工廠,從零開始培育人才,而非節省成本,將生產外包。後來轉戰光學業,手機鏡頭升級到千萬畫素以上,一顆黃 豆大的鏡頭裡,必須堆疊五片到六片鏡片,容許誤差只有一微米(micrometer),約一根頭髮直徑的百分之一,要達到如此規格,模具設計時就必須考慮 在不同環境下,溫度、濕度、壓力等因素對鏡片成型的影響。

這是門高技術,而非高科技的學問。如何控制百萬項變異因素,端看廠商的經驗,難以一蹴可幾。

康達智投入模具生產三十多年,不靠挖角、自身培養一群老師傅所累積的知識與手感,成為對手無法複製的優勢。

為了讓成型出來的鏡片接近完美,走進康達智的工廠,廠房用混凝土密封打造,不讓一點灰塵進入,破壞鏡頭生產;進工廠前洗手都有SOP,拆解成五步驟,烘乾時間以秒計算,連放模具的工作台都不見半點油汙。

「有次一個老師博跟我說,『我是把我的魂放進去,不是只把它(模具)當成物品。』我們做的東西是有靈魂和精神在裡面,不是跟老闆交差,領薪水就好。」紀薇萍回憶。

這種把一顆鏡頭,當成一門工藝追求的態度,讓深受日本光學產業影響的林耀英也加以承襲,成為了大立光的基因。

正因為步步為營,技術才能累積。二〇〇〇年後,在諾基亞席捲全球的時代,其七成手機鏡頭都是由康達智供應,那時大立光還只是日本佳能、Nikon等數位相機鏡頭代工廠。

過去「不想削價競爭」技術力讓蘋果主動找上門但也因為這種謹慎態度,導致擴產保守,再加上不願為了蘋果訂單,排擠其他客戶,以至於在iphone 5s之前,康達智與蘋果就像兩條平行線,沒有交集。二〇〇七年第一支蘋果iphone上市,歷代iphone陸續創下全球銷售佳績,帶起智慧型手機浪潮, 翻轉康達智和大立光的地位。

「日本企業做事方法和台灣很不一樣,他們會先仔細評估內部狀況,再決定要不要擴廠接單,我們通常是看到外面機會來了,就先擴了再說,有點賭的成分在裡面。」一位曾與康達智合作的鏡頭模組廠主管覲察。

因此,即便康達智的技術夠格,卻不曾大舉擴產,維持每月鏡頭產能三千多萬顆,不像大立光,產能從兩年多前每月僅五千萬到七千萬顆,增加到現在一億二千萬顆,待後年新廠落成俊,更上看兩億顆。光看目前產能,就是康達智的三倍多,囊括八成iPhone6S後鏡頭訂單。

一快一慢,大立光就這

後來居上,把康達智拋在腦後。

為什麼康達智甘願把原本領先的位置拱手讓人?

「(擴大產能)你或許可以獲得很大收益,但市場一變化,是不是就要去削價競爭?這不是我們想做的。」紀薇萍分析,康達智並末上市,募資不易,每增加一顆鏡頭產能,就得多付出一千元成本,若要追上大立光,等於得再砸逾千億擴產,一旦市場需求不如預期,一切恐淪為包袱。

但成也蘋果,敗也蘋果。兩者的競爭關係,卻在蘋果供應鏈政策改變下,再次出現改變。

一位券商分析師說,蘋果一直想改變大立光獨占iPhone多數訂單現況。「全球唯一不用為蘋果特別開一條產線的供應商,就是大立光,甚至連蘋果要進廠稽核,都被擋在門外。」不想受牽制,蘋果積極扶持第二大供應商,無奈玉晶光的良率始終無法提升,康達智便成為最佳人選。

技術力,讓蘋果主動找上門,寄信給康達智,希望其參與認證、送樣。

即便過去不願輕易擴產,如今面對蘋果壓力,加速擴產,將是康達智不得不走的路,也是決定它能否進一步拉近和大立光距離的關鍵。

二○一四年五月,日本大和證券一舉投資康達智三十億日圓,未來也不排除往上市方向邁進。雖然康達智一直不願透露具體擴產規模,但據了解,有了銀彈,明年它 將增加四成到五成產能,在日本總部加蓋一條樣品生產線,並持續在中國江蘇省連雲港擴廠,可望吃下更多iPhone訂單,換言之,對大立光的威脅更大。

中低階價格對手緊咬:舜宇,中國人脈是最大優勢當高階市場出現對手,八百萬畫素以下的中低階鏡頭訂單,也遭中國鏡頭廠舜宇光學(簡稱舜宇)搶食,上下夾擊。

「舜宇的野心不容小顱,」一位光學廠總字輩人士說,原本,舜宇還是家生產兩、三百萬畫素鏡頭的三線公司,卻靠購併崛起,前年底宣布買下日本光學大廠柯尼卡 美樂達(Konica Mlinolta)位於上海的工廠,取得技術、專利,陸續拿下中興、華為等中國手機八百萬畫素鏡頭訂單,「現在,它跟大立光的技術落差,已經不到兩年 了!」

它更在去年六月,被巴克萊證券點名,與中國聯想、比亞迪齊名,是未來台灣科技業最該注意的三大剋星。

若說大立光靠技術打天下,那舜宇的最大優勢,便是接地氣的人脈關係。

尤其它原先是鏡頭模組廠,採購各家鏡頭後,再組裝、出貨給客戶,比起大立光,和中國手機品睥關聯更深,連大立光的鏡頭要賣到中國,有時也得透過舜宇出貨。

現在,舜宇整合鏡頭、模組兩端,對不使用高階鏡頭的手機廠來說,其價格競爭力勢必勝過大立光,同樣規格產口叩,前者價格可以比後者低一成到兩成。

元大投顧預估,明年舜宇和大立光訂單重疊比率從今年僅一%,提升到五%。

雖然看似不高,但在全球智慧型手機成長趨緩下,大立光為填充過剩產能,可能得從過去等客戶上門,變成出門找客戶,被迫和舜宇在中階市場做價格競爭。

模範股王也緊張對客製化轉積極,固樁度冬這半年來,大立光的確悄悄改變了

以前除了蘋果,大立光很少為二線手機廠客製化產品,基本上只提供固定規格的產品;但現在,不管鏡筒高度、鏡片折射度數等,它也會特別為這些客戶開規格土里 身訂做,「他們董事長(林恩舟)現在跑客戶跑很勤,幾乎每個月都去大陸出差。」一位業界人士說,市況不佳,競爭者眾,連大立光都開始固樁了。

眼看著中日兩個對手緊追在後,大立光發言窗口則回應,市場競爭一直存在,對手也都很厲害,公司態度向來是謹慎以對。

過去,我們總是認為大立光的背後「沒有第二名」,而它也仍是今年每股盈餘(EPS)上看一百八十一元的模範企業。但當大環境不利,後頭又有追兵,不管是蘋 果或中國手機廠,大立光恐難永保「非我不可」的理由。以往每年營收成長逾五成的日子是否不再?就看股王如何度過眼前這個寒冬。

撰文者 康育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699

台廠因應》當陸企捧著銀彈拉盟友、購併成大趨勢 堅守國安、產業、員工三底線 在紅色大軍裡找商機

2015-11-09  TWM

當全球半導體產業都在整併、結盟,台灣廠商要如何置身事外?但當合作對象來自中國,台灣又該如何面對這個兩難的抉擇?要對抗還是要結盟?業者心中其實已經有清楚的答案。

恩智浦(NXP)以一百一十八億美元購併飛思卡爾(Freescale)、英特爾(Intel)用一百六十七億美元買亞爾特拉(Altera)、安華高 (Avago)開出三百七十億美元的天價買下博通(Broadcom),還有威騰花一百九十億美元購併新帝(SanDisk)……,今年以來,國際上一件 又一件大型半導體購併案,無疑都在說明一件事:結盟整併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然而發生在台灣,當伸出手的那方來自中國時,一切卻不再那麼單純。

「台灣面臨的就是兩難。」理律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馮博生表示:「你不開放,這裡面可能影響中國市場發展,但你開放,初期我管制他(指中國)不能主導,他一 旦進入你企業,之後變化就很難掌控了,至少不是你一廂情願可以完全控制住的,慢慢從量變到質變,可能性就有。」然而在敏感的政治問題之外,更急迫的是關乎 到企業存續的商業現實。當中國企業用豐沛的銀彈攻勢與全球強者結盟時,台灣廠商要如何以一人之力對抗這個大聯盟?更巨大的挑戰是,台廠或許可以拒絕陸企的 招手,但有本事割捨這個十三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嗎?

挾技術 戰略兩大優勢,未必輸人雖然如同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所說,中國品牌如小米、華為的崛起,將讓歐、美、日廠商在半導體智財權與專利問題上有更多顧慮,這時具備半導體代工實力,卻沒有強勢品牌的台灣,戰略意義將更被凸顯,對晶圓代工和封測業是很好的機會。

又或者是從技術面來看,群聯董事長潘健成相信,台灣技術還是保有領先優勢。

也就是說,台灣在半導體產業中,其實仍掌握了一定的優勢,現在主導權不完全在中國企業手上。

但潘健成也說:「台灣會做的東西,不表示人家不會做,只是時間問題。」而有相同憂慮的,恐怕不只有他一人。

有購併大王之稱的中美晶集團董事長盧明光話說得很直接:「如果沒買到你技術,他(指中國企業)一樣在國際上也可以買,只要有錢就可以買。」再進一步從市場 面來看,「以電子資訊產品來說,中國是最大的市場和製造的地方,事實上避免不了到中國。」他認為,「紅色供應鏈我們避免不了,就更要走進去。」既然今天市 場在中國,技術被追趕也是遲早的事,潘健成不禁要問:「為什麼不趕快自己先去做?」不可否認,或許中國廠商會因此學習台廠技術,但他是這麼看的:「如果師 父教會徒弟,被徒弟幹掉,師父自己也要認啦。」他認為如果真的因此被超越,該檢討的應該是自己。

與其執著在這個點上,「公平競爭」才是他更在乎的事情。他一再強調:「我們不怕你競爭,我們怕的是不公平競爭。」盧明光的看法相同,他認為之所以有所謂的紅色供應鏈威脅,不外乎是因為中國政府對中國企業有很大的獎勵,形成競爭上的不公平。

對陸企有條件開放,換取公平競爭如果和陸企合作可以取得台商在中國更好的競爭條件,「我覺得這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事實上,潘健成認為,過往台商獨資到中 國,真正利益其實留在台灣,「那他怎麼可能不偷(你的技術)?」但若是今天陸資也持有台廠的股份,兩邊的利益被綑綁在一起,「你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受到 不公平待遇,他是會站出來幫你的!」當然,以開放換取公平競爭與市場空間,固然是求生存的必要,但還是有不能不退讓的底線。

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認為,台灣要選擇自己壯大,或是加入對方,其實不必有什麼原則,「不要認為中國就是我們的敵人。」但他也說,無論如何,第一層次都要考量這件事會不會對國安造成威脅。舉例來說,中華電信和台灣銀行這樣的公司,就勢必不能接受陸資,但力成和聯發科在他看來,就不屬於有國安風險的類型。

而另一層次,則是要考量台灣的產業會不會受到損害。如杜紫宸就強調,投資一定要拿資金或技術進來,「老股轉換我一個都不贊成。」因為這樣得到利益的只會是少數股東,對產業卻沒有好處。

還有最後必須思考的是:「員工會不會受到影響?」就這點來說,盧明光認為,政府若是擔心,大可以在規範中要求投資對象必須擴大在台投資。

而在這三點之外,盧明光認為,台灣看待中國公司,其實應該和美國、歐洲等其他外資沒有不同,不論是台廠去購併,還是別人來併台廠,都必須把握「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和「擴大市占率」這幾大方向,而最終追求的不外乎就是繼續獲利和成長,讓員工、股東和顧客都能受惠。

撰文 / 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953

警訊2:國營企業倒債,地方債居高不下 下一輪危機:陸企破產潮?

2016-01-18  TCW

中國股市在二○一六年的第一個交易日,以暴跌七%、使得股市提前熔斷收市,震撼全球。

這個事件背後,反映的是一場中國版的「信貸風暴」,正隨著人民幣貶值而在慢慢延燒中。

二○一五年底,中國就爆出第一宗國有造船廠──浙江舟山五洲船舶修造公司破產清算的消息,沒有訂單、還不出銀行貸款,成為二○一五年三家民營造船廠倒閉重 整後的最新受害者;然而,國營企業向來享有補貼、政策優惠、與資金等特殊待遇,卻仍逃不過破產命運,顯然是國家決斷放手。

二○一六年一月初,中國總理李克強換上礦工服、坐進礦車裡,下到地面下三百多公尺的山西煤礦井裡視察,出了煤礦坑、進了鋼鐵廠,李克強說:「好鋼要千錘百鍊,好產能要優勝劣汰。」

選擇山西,因為這裡的鋼鐵與煤炭,正好是大宗物資產能過剩問題的兩大根源;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二〇一五年中國超過八成的煤炭公司虧損、四成沒錢支付員 工薪水:二〇一五年前十月,中國一百零一家鋼鐵公司合計虧損約新台幣三千六百億元,超過二〇一四年全年合計獲利的兩倍,汰弱留強,勢在必行。

這一切,都在呼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五年十二月底「經濟工作會議」的五大結論: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缺點),自從二〇一二年習近平掌舵以來,中國政府鐵腕肅貪的手法,終於要用到經濟問題上了。

這背後的意涵是,中國為了完成經濟改革「大破大立」的目標,過程中將出現:失業問題、企業違約倒債潮、與企業倒閉潮,隨著人民幣貶值擴大,這有可能讓中國企業債與地方債,醞釀出一場信貸危機。

危機1 美元債務,因人民幣貶值變重

你知道,美國政府在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最大債主是誰嗎?答案,是中國。

但你知道,全球主要的新興市場經濟體中,誰是欠債王嗎?

答案,也是中國。

一月六日,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中國公共部門加上民營企業的債務GDP(國內生產毛額)占比,比多數開發中國家還要高,甚至超越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受害國的水準(詳見下圖)。

國際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jimRogers)二〇一五年就曾說:「我憂慮的是,中國擁有大量債務,是過去幾十年所沒有的,就像任何國家一樣,中國債務將會出現問題。」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中旬,由雲南政府背後支持的雲南煤化工公司發出債務違約公告,表示無力償還約新台幣六十八億元的負債,在此之前,同樣是國營背景的太陽能公司天威英利、鋼鐵業中國中鋼等也都爆出債務違約。

中國財政部統計,二〇一五年九月國企負債達到約新台幣三百九十兆元,竟然已經高於二〇一四年中國的GDP總額。

更可怕的是,從企業到地方政府,中國有許多債務是以美元計價的方式存在著,一旦人民幣貶值,這些債務形同自動膨脹,要用更多的人民幣償還。偏偏目前中國企業獲利普遍下滑,最後不是被迫拍賣資產,要不就是倒帳,而中國金融體系的壞帳比例也勢必升高。

截至二〇一五年九月底止,中國待償還的美元債務高達一兆五千三百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五十一兆元、或是台灣三年的GDP,這些債務大部分都是美元計價的債券(如公司債),並且多數都沒有進行匯率避險。

星展銀行執行長古柏塔(Piyush Cupta)認為,一、兩年內將有發生中國企業破產潮,如同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東南亞國家,當年這些國家的企業就是發行大量未避險的美元計價債券,當償債能力下降時,就是引爆企業倒閉潮。

危機2 熱錢外逃,企業營運更艱難

人民幣不眨、難以挽救中國疲軟的出口經濟;人民幣貶值、又加深中國內部金融危機的風險,不論哪一邊都是壞消息,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這會使得熱錢持續從中國外逃至少三到四年。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中國外匯存底一個月就減少超過一千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兆三千五百億元),創下單月金額減少的新高紀錄:一整年下來,中國外匯存底金額已經減少一三%,來到三兆三千三百億美元,距離最高點短少約新台幣二十二兆元。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理事長、義美食品董事長高志尚打趣說,照這種速度下去,中國即便擁有全球第二局的外匯存底,很快也要見底。

國際貨幣基金(IMF)認為,中國至少需要二兆六千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才能維持市場的穩定;如果每個月都以一千億美元的速度流出,七個月裡就會到達警戒線。

資金外逃,反映出中國經濟的不安,以及對人民幣走眨的擔憂。德意志銀行擔憂,二〇一六年開年人民幣的急貶,將引發新一波熱錢從中國外逃,進一步讓全球市場流動性減少,各類資產的價格也會跟著走空,最後是全球資本市場。

資金外逃,引發通貨膨脹,企業固定資產價值減少,取得原料的成本增加,企業投資停滯、影響長期獲利能力,銀行因為壞帳而影響體質,最後的結果可能是金融體系也想緊縮銀根,企業與地方政府債台高築的問題會再次惡化。

危機3 政府汰弱留強,地方壞賬恐攀高

中國證監會二〇一六年才上路的股市熔斷機制,在正式上路四天後,即二度「熔斷」停盤而宣告暫停實施,這不僅成了全球資本市場恐懼的核心,更顯示中國政府處理經濟問題的能力,恐怕不如外界想像中高明,更加深了這樣的恐懼。

二〇一六年秋天,照慣例中國將選出習近平的「下一任內定人選」,以便安排在二〇一七年進入政治局常委會,並於二〇二三年正式接班。

二〇一七年是習近平接棒以後,第二任任期開始的第一年。第一任任期裡,他大舉肅貪、整頓人事,逐步走跌的經濟數據與疲弱的內需市場可以歸罪給前任領導,然 而,為了要讓中國經濟在第二個五年(二〇一七年起算)「跳」起來,今年必須先蹲低、醞釀動能,才能讓接下來的中國經濟更健康、效益更好。

習近平政權在二〇一六年將中國經濟定調為「擠膿包、去毒瘤」的一年,企業與地方債壞帳升高,已成了中國政府清理中國經濟手段的最大副作用。

往好處看,汰弱留強後的中國企業,不能再單靠補助就敢隨意殺價、自傷傷人,動盪過後的全球商品市場必然重回應有的秩序,台灣只要加速創新、準備好與新一代的中國企業對手應戰,新一波的成長反而更值得期待。

撰文者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491

陸企手上三本帳 哪本是真的?

2016-03-04  TCW

逃稅成了中國全民運動,一家企業竟有三本帳簿,一本應付查稅、一本誇大營運騙合夥人、最後一本才是真實帳。

即使是中國政府,要查出所有的逃稅資料都難如登天。關鍵在於許多資料都被刻意隱藏起來。多層級的紙上作業,意味著貪污官員將能夠掩蓋收受賄賂的證據。

幽靈員工造假交易紀錄

還有一種存在於低階地方政府機關的「幽靈員工」,能用橡皮圖章神不知鬼不覺假造交易紀錄,也能憑空創造薪資帳戶將非法交易的錢轉進去。這類幽靈員工職缺有時是為官員親戚所設,但事實上他們從未出現上過一天班。

任何形式的逃漏增值稅、營業稅、公司所得稅都是令中國政府頭疼的大問題,這些稅收是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二○一一年,三項稅收總額占政府總所得的六○.九%。如果中國企業長年逃稅或涉及金融騙局,中國政府將面臨財源不足以支撐各項社會政策所需開支的困境。

偽造發票的行為不是躲在檯面下進行,而是更大膽的用「公司」名義公然刊登廣告,聲稱能出售「合法的」政府機關及公司收據,一般人和企業便能據以憑空創造從未發生過的買賣交易,並藉此抵稅。買賣收據不僅發生在個人,也在公司之間進行,即使多數的逃稅金額很小,但使用假收據的行為卻是廣為人知,當大多數人都會這 做時,積少成多也是一大筆可觀的數字。

在公司之間,這種偽造收據的行為衍生出多本帳簿的文化,包括一本真正的帳簿、一本拿給稅務機關看的帳簿,以及一本拿給合夥人看的帳簿。第一本是記錄真實的營運狀況,第二本是為了減少稅務負擔,第三本是把數字做大用來騙騙合作夥伴,讓他們以為公司的狀況相當良好。

根據國家研究中心與發改委二。二一年七月的報告,如果國營企業的逃稅額占所有逃稅金額的二六%王二八%,那 剩下的七二%王七四%中的大部分應該會來自私人企業。

儘管國務院的改革大刀揮向了逃稅,嚴懲逃稅嚴重的省級和地方政府,並強調貫徹執行,然而逃稅早已是根深柢固的公司文化,就像是基因般深植其中,很難輕易從根本改變,除非採取非常手段雷厲風行。但是政策的執行和控制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官員或多或少都和企業形成逃稅共犯結構。唯一能打破這種既得利益壟斷的方法只有清黨,劃清並管理企業與政府之間的界線。但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想想中國有多少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就知道有多複雜。

零售、運輸業成逃稅大戶不過,中國政府財政面臨嚴重失血是不爭的事實。主管當局若要對症下藥,最好先了解哪些產業經常低報獲利,便可掌握其中脈絡。這些事國家稅務總局早已掌握資料。藉由詳細研究不同產業之間的差異和其財務結構,他們對這些產業真實的獲利率了然於胸。國家稅務總局對部分服務業,像是零售業、房地產、運輸業等特別留意,這些產業非常善於偽造收據及隱藏存貨。

國家稅務總局同時也調查公司之間交叉持股和無形資產,以及傳統的貿易。不過中國經濟成長太快,產業變化和發展迅速,用單一模武套用在不同產業其實不太行得通。以零售業來說,因為線上購物興起,正面臨著巨大的改變,整個產業結構都隨之重組,挑戰現有的實體零售業。

如果共產黨打貪成功,特別是降低政府官員層級的貪污,應能有效減少政商既得利益集團的詐騙和逃稅的問題。然而,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沒人知道他們的根有多深、虧空了多少,不僅僅是錢,社會還會因為這些犯罪付出很大的代價。即使中國減少死刑,他們多數也面臨相當長的刑期,不少人將在牢中度過餘生。中國企業的紙上報告和數字不能全然相信。投資中國企業必須對其會計帳目和簽證會計師謹慎再謹慎,取得高度信任才行,即使知名企業也得如此。這並不是說所有的中國企業都有問題,但的確有許多投資都曾經蒙受各階層員工對帳目上下其手的損失。

即便上市公司總能合法的在報表中呈現其核心業務是多 健全,但背後其實都是靠業外收入支撐;或是只公告上市公司的業務,而把令人起疑的部分藏在母公司的報表裡。

中國企業財務資料必須放在更競爭的市場中詳細檢視,檢視每一項資料前,都必須先捫心自問:「這合理嗎?」

如果可以讓企業稍微誠實和負責一點,對中國政府的收入貢獻就很可觀。每年估計可收回人民幣一兆元的逃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2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