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日本內閣通過2017年度預算案,防衛費連續五年增長創新高

日本政府22日在內閣會議上通過了2017年度預算案,一般預算總額創歷史新高,達到97.454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萬億元)。預算總額比2016年度原始預算增加7329億日元,連續五年創歷史新高。

據共同社報道,重點實施的政策中,包括特別預算在內“一億總活躍”政策相關預算為2.9352萬億日元,日俄經濟合作約為35億日元。防衛費連續五年增長,為創下歷史新高的5.1251萬億日元,政府開發援助(ODA)和觀光廳預算也有所增加。公共項目預算微增至5.9763萬億日元,農業和教育等其他經費幾乎與上年持平。

不過,由於老齡化而增多的社保費用增長額僅為5000億日元,將加大國民在醫療和護理方面的負擔。報道分析稱,經濟形勢改善遲緩導致稅收見頂,政府借款居高不下。這成為了一份在財政重建遲遲得不到落實的情況下生活壓力上升,即便財政支出增至巨額也難以讓人實際感受到好處的預算。

另外,國債(借款)的新發額為34.3698萬億日元。雖然政府通過低估國債利息和積極籌措稅外收入來將國債新發額控制在上年度以下水平,但仍占到財政收入整體的35.3%。

基礎財政收支的赤字額為10.8413萬億日元,近五年來首次擴大。日本政府將把預算案提交至明年年初開幕的例行國會,力爭3月底前獲得正式通過。

政策經費為73.9262萬億日元。其中社保費增加4997億日元至32.4735萬億日元。根據財政整頓計劃將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增幅較預算申請額壓縮1400億日元,因此醫療和護理的保險費和窗口付款額將面臨一部分的上調。因消費稅率上調至10%政策而計劃向低額養老金人群發放的補貼等部分政策因增稅延期而暫不實施。

用來償還借款本利的國債費為23.5285萬億日元,因估計利率較低而減少836億日元。財政收入方面,稅收為57.7120萬億日元。企業業績表現不濟,稅收增幅僅為1080億日元。政府持有的美國國債運作收益等稅外收入預計為5.3729萬億日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729

創業者防坑手冊:面對強大的投資人,你該如何正當防衛?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29/160602.shtml

創業者防坑手冊:面對強大的投資人,你該如何正當防衛?
簡法幫 簡法幫

創業者防坑手冊:面對強大的投資人,你該如何正當防衛?

學會識別這十種坑,讓你防止掉進投資人的坑里。

本文系作者簡法幫對i黑馬投稿。

一、投資人撕毀投資意向書,創業者卻不能撕破臉

投資意向書,與條款清單(Termsheet或TS)等投資意向文件一樣,在VC圈子里的使用是隨著實踐逐漸推廣開的,在並不久遠的歷史上,交易各方主要依靠的是“握手協議”或口頭協議等君子之約,只是商業世界的極速發展使得信任越來越難,交易各方越來越依賴於合同,如:書面的合同或者後來隨著技術發展出現的更多等效方式(如傳真、郵件以及電子合同等)。

如果你拿到投資意向書,這意味著投資人同意牽手了。但也不要高興的太早,創業者需要意識到的是,投資意向書往往只是意向性的“君子協定”,規範的投資意向文件通常會明確約定:該文件在法律上是沒有約束力的,除了明確約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幾個條款(如:保密、排他以及爭議解決條款等)之外,其他的包括估值、投資金額等商業條款是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君子協定”。

意向書的邏輯往往在於,投資人對公司還不夠了解,需要通過盡職調查等程序並在其他約定條件完成之後才能簽署最終的約束性投資協議。但是,投資意向書在專業投資圈具有道德上的約束力,如無意外,專業投資人通常都會按照投資意向協議完成投資,而且最終法律文件的確定大都以這份意向協議為依據。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創始人在簽署之前應當理解投資意向協議的核心內容、市場主流實踐以及風險。

投資人在簽署了投資意向書之後,如果沒有給出正當理由而不繼續完成投資,從投融資圈子來看是一個不道德的行為,正當理由包括盡職調查發現了公司方面原來沒有披露的重大問題或風險,當然肯定不能包括下文所說的投資人沒錢了。

對於創業者來說,糾纏投資人最終決定不投的理由是否正當意義並不大,重要的是有沒有做好事先的計劃和安排,來預防投資人最終不投資的結果,無論別人不投的理由是否正當。如果融資的時間的確緊迫,可能就要考慮是否同意給投資人排他權利;或者一個月的排他期可以,但是六個月的排他期公司也許就很被動了;如果排他期過長,能不能變通地想想:是否可以讓投資人在簽署投資意向的同時或稍後,就先通過可轉債或其他方式先到位一部分? 

二、投資人賬上沒錢讓創業者很尷尬

基金管理人(GP)跟創業者一樣,也需要融資——從基金的投資人(LP)手中募集資金,而募集資金可能也需要跟創業者一樣向LP展示意向投資項目組合,有點像創業者參加路演一樣,除了展示GP的過往業績和團隊,還可能會需要遊說投資人(LP)項目(組合)的前景或潛在價值。如果GP在LP的資金承諾之後再去開始找項目,可能就會面臨存續期間(多為6-10年)的時間壓力,所以並不排除GP在積累意向投資項目的同時開展自身基金的募集活動,如果基金募集未達到目標或者未能募集到資金,GP自然面臨放棄項目的壓力。

其實,從筆者的有限經歷來看,創業者面臨更多的類似遭遇是一些募資能力比較弱的小基金和個人(天使)投資人身上,所以除了看投資人名片和口頭的一面之詞之外,創業者需要做自己的家庭作業,了解意向投資人的實力、背景、口碑和過往投資經歷和業績,也就是反向的盡職調查。

另外,如果給了投資人排他期,創始人應該堅決要求投資人在排他期內完成最終投資文件的簽署,並按照約定及時完成最終交割。如果投資人要求延長排他期限以完成項目,就可以大膽地提出補救方案,譬如先到位一部分資金解決公司資金壓力,因為所有投資人都能夠理解創業公司的資金壓力。否則,創始人就需要停止等待,盡快考慮替代性的融資選擇。

在錢到賬完成交割前,融資交易都不算真正完成,所以創業公司不要急於發布融資成功的消息,也不能放松警惕在辦公室等著投資款到賬,需要註意及時跟蹤和關註投資方的狀態和狀況。即使已經簽署了TS甚至正式的投資協議,投資人也完全可以利用盡職調查中發現的問題為借口退出投資。所以,公司最要緊的是在簽署正式文件之後盡快拿到錢。 

三、未簽投資意向就開始盡調,不投則可能泄露機密?

還沒有達成投資意向就開始盡職調查這種“霸王硬上弓”的做法,可能是在融資環境不利的背景下更容易出現的情況,表現出一部分投資人的強勢和創業者的單純無知。

除了前文所提到的需要分辨和了解投資人,在談融資的過程中,創業者披露項目信息的原則應該是:分享餅幹而不是分享制作餅幹的秘方。向投資人介紹產品和市場潛力如同跟消費者或用戶介紹產品和市場,當問到如何做的“秘方”時,創業者就應當更加謹慎,盡可能避免披露具有價值的技術信息。即便是為了充分展示而必須披露的情形,創始人可以控制披露節奏,在早期時盡量粗線條,隨著磋商的深入,再根據情況決定披露的深度和範圍。

另外一個非常值得警惕的是項目信息的傳播。大家都能註意到在各種網絡和社群里漫天飛舞的各種BP,有些BP比較粗線條,而有些BP連公司的財務數據都包含在內。創業者通過電子和網絡等方式分享公司信息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當今信息傳播的泛濫程度,轉發只需要拇指、食指或中指幾秒鐘的工作,發送之初就需要推定BP上的信息是可以公之於眾的,包括公司的競爭對手,需確定能被轉發的內容中沒有重要的保密信息。

公司詳細的財務數據和資料應該在投資簽署投資意向書之後才能提供紙質或電子版本,此前應該以口頭講述、PPT演示和粗線條勾勒為主,確有必要給投資人看後臺信息也盡量不要提供紙質或電子版的詳細資料,否則創業者就只能在投資人不投的情況下面臨“後悔莫及”的結局。

也有些創業者提出,是不是可以要求在接觸投資人並提供公司信息時要求簽署保密協議?當然,如果投資人願意最好,但實踐中絕大多數投資人不會輕易同意簽署保密協議。

四、分期到賬,導致創業公司裸奔

分期投資往往是基於信息不對稱,投資人為了控制投資風險希望公司在達到約定的條件,譬如:業績、用戶或產品完成約定的里程碑(milestone)之後再完成後續的投資。這的確是實踐中容易發生爭議的地方,尤其是對於里程碑事件是否完成,衡量標準和完成的代價有可能會出現不同的視角和立場,實踐中也不乏為了達到後期投資約定的條件而沖(充)業績的做法。

創始人需要註意的是,不要像媒體公關一樣真的將分期投資視為成功融資的總金額,後期投資如果有條件就需要冷靜地掂量條件無法完成的可能,做最好的預期也要做最壞的打算,否則就可能真的需要面臨“裸奔”的下場。

在分期投資的情況下,原本後續投資就是一種或然結果,一種最理想的狀態。但是,分期投資畢竟是投資人控制投資風險的方式,尤其是在投資人看到所投資項目進展不是很順利的情況下,自然會考慮保護投資,從而用顯微鏡來考察後續投資條件是否滿足,也並不排除在極端的情況下停止後續投資及時“止損”!

從創始人的角度,建議創業公司確保在融資款到位之後,再辦理工商登記確認投資人股權,分期到位的部分可暫時登記已經到位的投資所對應的股權。實踐中,簡法幫的一些用戶在實踐中已經碰到過投資人(經過工商登記)拿了股權但是不給錢,創始人面臨投資款要不到股權也收不回來的情況,局面非常被動,處理起來相當棘手。 

五、投過競品還來撩,暗地幫助友商

創業者在融資過程中關於商業秘密保護的擔心可以理解,應對方法參見前文第三部分。這里強調一點:如果創始人做好了投資人的反向盡職調查,你就能夠了解到投資人是不是已經投資了友商,並可了解投資人的投資風格是不是喜歡投“賽道”,也就是在一個領域同時投資有競爭關系的多家公司。

知己知彼,自然能夠做到有備無患。

六、千里迢迢赴約,卻是投資人的助理招待

大家應該都知道,基金尋找優質項目的難度已經接近創業者融資的難度了,所以,投資人可能每天見好幾家甚至十幾家項目,當今已經不一定是投資人在CBD寫字樓高層等著項目創始人上門見面,投資人不僅需要四處奔波找項目,還要公關打品牌,所以投資人的時間更加緊張和稀缺。

視基金的規模大小,創業者首次進行投資人會面時的投資人團隊可能是投資經理而非決策層,如果你已得到投資經理的認可,可能還會安排更高級別人員的面談。但如果第一次面談沒有得到投資經理的認可,那你最好開始寄希望於其他投資人了。如果見面幾周後,仍沒有收到投資人的任何反饋,那就從潛在投資人名單中暫時劃掉這一家吧。

所以,創始人要打融資閃電戰,在預先設置的時間段內,全身心專註地做融資,在此時間之外,就不要再投入過多精力處理融資事宜了,盡量避免持久戰式的融資。

創始人一旦擬定了投資人名單,就應在特定時間內有計劃的進行安排。比如,在一、兩周內建立初步聯系,然後根據聯系結果集中安排面談。這樣不僅能提高效率及見面效果,還可根據會面和比較不同的投資人,從而更清楚的判斷哪家投資人更適合自己。 

七、投資人對固有邏輯框架的偏執

能不能碰到具有共同語言的知心投資人,不僅僅需要創始人更多了解投資人,在實踐中更多還要靠創業者的運氣。 

通常情況下,投資人畢竟不是創業者所在領域的專家,所以很容易出現投資人使用經驗積累的邏輯框架來判斷新的項目。投資人的工作是“伯樂”找到領域內的黑馬,而不是成為所投資領域的千里馬。

我們簡單的評論就是:從投資人融資最主要的是拿到錢,即使達不成融資至少可以認真聽聽投資人的問題,有的可能沒有什麽深度,但也的確是基於眾多投資經驗所積累出來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善於學習的創業者不會碰到一個真正“一文不值”的投資人。

八、投資人對創業者的傲慢

相信我,創業者是專業投資人的“衣食父母”,傲慢不會幫助投資人找到更多好項目。如果說投資人因為時間的壓力,其溝通方式讓創業者難以接受,倒不是很稀奇的事情。很多投資人也在感嘆,即使在所謂的寒冬環境下,這個市場上真的缺投資人麽?缺錢麽?創業者也無需太介意融資過程中的挫敗,還是繼續尋找適合你的投資人吧。

很多案例告訴我們,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投資人後悔當初錯過的案例比比皆是,沒有投資人會因傲慢而成功。

因為不願意錯過優秀項目或與優秀創業者結怨,很少投資人會直截了當地說 “我們不會投資你”之類的答複。在投資人不確定的時候,往往會采取觀望而不是回絕,投資人不僅害怕投錯項目,同時也更害怕失去優秀的投資機會。如果有投資人明確告訴你不會投,其實創業者應該感到幸運,因為他沒有去浪費你的寶貴時間和精力。 

九、投資人不懂裝懂

此處無評論,可參見前文第七部分。 

十、人品不正,騙吃騙喝騙股份

如果說創業者遇到這類問題,我們只能為創業者的清純而惋惜。如果還有創業者為了融資而請人吃喝,不免令人懷疑TA是不是還生活在遠古時代,投資人的約見場所如果不是辦公室就應該在咖啡廳,融資也不需要采用銷售的吃喝套路,職業投資人陪家人時間都不夠,哪有時間去騙吃騙喝?因此,你需要確定的是對方是否的確是專業投資人。

關於FA(融資顧問),我們倒是有一些建議給創業者:如果有人以投資人的身份建立接觸,卻將關系轉變成了FA關系,創業者就要保持高度警惕。真正的FA提供的服務不僅僅在於幫助創業者找到合適的投資人,還需要參與到融資項目的整個流程,包括前期BP和後期磋商,如果僅僅是建立投資人的初步聯系,那創業者需要反省自己是不是太宅了。此外,FA的費用往往都是在融資款項到位之後支付,融資顧問協議要約定清楚服務內容,實踐中屢次碰到的案例是最終投資人是經過多層的轉介紹而認識的,這種情況需要支付融資中介費用麽?這要看融資顧問合同的具體約定。

最後,如果股權被人騙去了,筆者只能說愛莫能助,我們曾在各個場合不厭其煩地分享:創業者能用錢解決的問題,請一定不要輕易動用公司的股權。

投資人 創業者 創業 自衛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43

幾點看法:關於「正當防衛」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7/162147.shtml

幾點看法:關於「正當防衛」
闌夕 闌夕

幾點看法:關於「正當防衛」

當社會把你逼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不要忘了,你身後還有一條路,那就是犯罪,記住,這並不可恥。

本文由闌夕(微信ID:techread)授權i黑馬發布。

1、1996年,張藝謀拍了一部在其導演生涯中並不多見的喜劇電影,名為《有話好好說》,品質和口碑亦屬上乘。在劇情中,姜文飾演的男主角,打算報複搶走其女朋友的私企老板,而被意外卷入紛爭的李保田,則力勸藏著菜刀打算埋伏仇人的姜文息事寧人,在眼見「化幹戈為玉帛」無效之後,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向怒火攻心的姜文提供了次要的選擇:板磚。李保田說:「這兩樣都能讓你達到出氣的目的,看你選哪樣?這個(板磚)拘留10天,這個(菜刀)判刑5年,你自己看著辦。」這並非是李保田在隨口胡謅,而是兩種道具之間的最大差異在於是否會被判定為「兇器」,也決定了事件性質究竟會落於街頭鬥毆還是行兇傷人。

2、所以在統計了最近三十年和「正當防衛」有關且致人至死的近百宗判例之後,我所能夠得出的唯一結論就是:只要使用了刀具這類具有傷害能力的人造器材,幾乎就沒有成功判決「正當防衛」的例子。僅有的反例發生在1998年,一名陳姓男子在長途客車上遇到持刀搶劫的歹徒,陳某是在與其搏鬥中「奪過」對方的刀具反擊,並只通過「一次」刺殺——刺破歹徒的腿部動脈——就造成了致人死亡的結果,完全沒有後續傷害行為,所以「僥幸」逃脫了法律的制裁。

3、北京男子張福林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2010年,他和懷有身孕的妻子在嶽父家里共度除夕的夜晚,其妻前夫王某酒後不請自來的持刀闖入臥室,張福林見勢不妙上前制止時被王某壓在地上毆打,隨後趁其不備將刀奪下向對方紮了三刀,導致王某死亡。此案由於律師堅持無罪辯護,歷經四審之後——甚至連張福林都服完三年六個月的有期徒刑獲釋了——仍然未有上訴成功。從更多的相似判例便不難發現,中國法律體系對於「正當防衛」的支持條件極為苛刻——或者說具有高度理性化的設計也不算過分——防衛手段的力度、次數、時機、對象但凡有一項沒能精確符合教條指定,就難以獲得舉證上的成立。

4、大陸法系的理論強調「客觀說」,就是對於不法侵害的事實認定必須遵循客觀原則,倘若施害方不構成客觀條件——比如強奸未遂之後已經處於「提起褲子」的狀態,或是像於歡案這樣死者的猥褻行為實際上沒有到達危害性命的程度——就基本上無法履行「正當防衛」的權利。而英美法系相對而言普遍選擇認同「主觀說」(Honest),在考慮到理性第三人的附加因素之後,會酌情采納防衛者的主觀情緒,比如美國就有大量的判例,遵循這種「我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生命威脅」的證詞,在出現私闖民宅的事件中,房主可以實施「絕不退讓」的義務,直接擊斃對方而免除罪責,而不需要客觀證明對方是否真的會對自己造成傷害,因為普通人不擁有上帝視角,無法預測闖入者接下來的行為,他有充足的恐懼行使自衛權。

5、這並非是說,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存在優劣的分別,而是法律本身作為維護正義的強制標尺,必須具備演進能力,即承認絕對真理的不可獲得。所以很多奉行大陸法系的國家,比如日本、瑞士這些國家的法律都會補充考慮防衛者精神狀態——比如「驚慌失措」、「激憤恐怖」等——來作為減免處罰的依據。

6然而中國對於「正當防衛」的判例路徑鎖死根源在於不可能授予和開啟非暴力機關行使暴力的合法性,這是寫在憲章里的邏輯套環,也是實現無產階級人民專政之前的最後形式,即馬克思所界定的「只有國家才是統治階級的暴力機關」。

7、在對所謂「公知」的汙名化過程中,常有抖著機靈卻語焉不詳的嘲諷,說「公知」遇見事情總是搬出「都是體制的錯」的萬用句式,大有替政府卸鍋的體貼。但是,根據中國政府所堅持的廣義政府及無限責任理論,要說一件事情和體制沒有關系,那才是嚴重的違背國情,說之動搖國本也不為過。而在責任和權力的對等原則之下,幫助執法機構降低責任,則無異於主張削弱權力,洗地有風險,忙前請三思。

8、福柯曾說「西方從未停止過夢想在一個正義的城邦中把權力交給真理」,而霍布斯也談及過「狼與狼的自然狀態」的假說——故而將裁斷授權於代表的國家制度得以按約建立——然而私力救濟的空間從未消除,邁克爾·康奈利所著的「黃銅判決」,就是在抨擊美國司法體系無法兼顧程序正義和實體正義的現象,並衍生出了私刑的蔓延可能。

9、於歡案的首尾兩端,恰好都是公力缺位而私力補漏的事故現場,企業生存困難,不得已求助民間借貸,這是私力救濟其一,借貸團夥獨設利率規則,繞開法律邊界而與企業達成自由交易,這是私力救濟其二,催收賬務時動用暴力,不擇手段的實施仲裁,這是私力救濟其三,於歡不堪其母受辱,在不滿公權作為的情形下,自行以暴易暴釀成血案,這是私力救濟其四。在馬基雅維利看來,正義往往被權威把控,而權威則多無德性,要從權柄那里搶回正義,只有訴諸於惡,然而一旦如此,就必然會沾染正義本身,即使得到正義,它也定然面目全非。

10、有人用俄國詩人馬雅可夫斯基的話註解公眾的情緒——「當社會把你逼到走投無路的時候,不要忘了,你身後還有一條路,那就是犯罪,記住,這並不可恥」——考慮到馬雅可夫斯基是列寧的狂熱迷弟,而列寧彼時在沙俄搞的革命暴動委實就是標準的犯罪行為,所以這句詩文的語境還是有些略為遙遠的。基於呼嘯的民憤輿情和低廉的安撫成本,加上案件背景並不算深,所以我倒認為於歡案的重審改判概率極高,最樂觀的來講,無期徒刑將會改為二十年有期徒刑以內,但這種結果並不值得真正樂觀,因為它所消耗的巨大資源缺少可複制性,當下一個於歡出現的時候,總不能讓他把希望寄托在有沒有又一個媒體願意采寫和刊發一篇傳播力炸裂的特稿。

正當防衛 張藝謀 於歡案 社會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25

金管局加強監管規定 提升銀行網絡防衛

1 : GS(14)@2016-05-21 12:58:31

【明報專訊】為提高本港銀行業抵禦網絡攻擊能力,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昨日於網絡安全高峰會上,正式宣布推出「網絡防衛計劃」(Cybersecurity Fortification Initiative),下周將向所有銀行發出正式通告,並列明銀行實施該計劃為一項監管規定。



訂防衛框架 諮詢3個月

「網絡防衛計劃」包括三大主要元素,包括制定網絡防衛評估框架、推行專業培訓計劃及設立網絡風險資訊共享平台。陳德霖表示,金管局將就風險為本的網絡防衛評估框架,向銀行業界進行為期3個月的諮詢。

評估框架由金管局擔任監督者角色,檢視銀行防衛及應對網絡攻擊的成熟程度。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表示,評估主要分為三大程序,首先會為銀行進行網絡風險評估,以及其應對攻擊的成熟程度,最後就兩者的差距作分析。

李達志續稱,當局會就銀行的技術、傳遞信息渠道、服務範疇、機構特性及過往受網絡攻擊紀錄等五大範疇,以評估銀行面對網絡攻擊的程度,並以七大領域,包括風險鑒定,第三方風險管理、銀行既有防禦力等,以評核銀行實際應對能力。面對中度及高度網絡攻擊風險的銀行,更將接受風險資訊主導的「網絡攻防模擬測試」(iCAST),當中包括測試職員識別問題電郵能力。

當局指,將與香港銀行學會及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合作,計劃於今年底前推出首批為網絡安全從業人員而設的培訓課程,及設立網絡資訊互享平台。應科院行政總裁湯復基博士表示,金融科技為應科院首要的研發項目,除網絡安全,亦會重點發展大數據分析、區塊鏈技術以及其他科技,將有助本港應對網絡罪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9/news/ec_ecc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64

【心導遊】大叔遊日探防衛廳 尋三年零八個月黑歷史

1 : GS(14)@2017-10-15 18:24:47

Ricky本身喜歡日本文化,所以30年來從無間斷地去到日本旅行。



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me/travel.appleseed假期對於上班一族是奢侈的,他們務求「玩盡佢」,行程編得密密麻麻,就連休息都覺浪費。食、買、玩、追旅遊景點、打卡便成為現代人旅行的方式,感覺好像在「核心的外圍」跑了一圈。「是否一些很有名的景點,或很特別的地方才稱之為景點呢?景點的定義是甚麼呢?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是沒有意義,當我不了解時都沒有意義,但我們怎樣將這些景點轉化為有意義呢?其實是視乎自己發掘。」旅行方式不只一種,任職社工的任正全(Ricky)則選擇了另一種方式,探遊秘景。在80年代初期,他首次到日本自由行,當時由東京沿大阪去京都直踩鹿兒島和九州,再回程東京,全程只用了三千元遊歷了足足一個月。他憶述由於當時沒有所謂的旅遊工具書,很多時候是下車一刻才知道有甚麼景點,感覺新鮮。經此一行,他便迷上日本,更開始發掘不同有趣和特別的地方,他自言去了30年日本,仍有很多地方有待探索呢。「其實我喜歡去一些日本所謂的秘景,即是比較秘密、少人去和難去的地方。」57歲的Ricky本身喜歡日本文化和研究歷史,到訪秘景和古道始於收集日本舊地圖。他會閱讀與秘景相關的書籍,依着書上的資料便獨自踏上旅途。雖然地方遠離城市,路程遙遠和費時,但能放慢生活節奏,讓Ricky了解日本人的生活。他獨愛泡溫泉,到過位於青森黑石市的青荷溫泉,是日本當地傳統的溫泉旅館,隱藏在深山中的一幢超過50年的木製建築物。館內全是日本人,男女共浴,而且沒有電力供應,只能以油燈照明,感覺地道。那裏沒有網絡和任何娛樂,只得景色與溫泉,坦言初到埗的確是不習慣,卻是一個讓自己靜思的空間。
Ricky另一種玩法是將歷史故事、文學小說和電影描繪的情節地點,融入在旅程中,嘗試感受導演或作家創作時的心情。他曾到訪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著作《雪國》的場景,其中一節是講述男主角坐火車由東京去越後湯澤,途中穿過不同的山洞,他嘗試用電話貼着玻璃窗,在山洞中一直拍攝,等待出隧道一刻,感受作者用文字刻畫出由暗至亮的光景,眼前出現一片廣闊的平原,舒暢的感覺。「其實一個人去旅行的好處是可以決定所有事情,但同時危險就會大很多。」這些秘景位處山區地方,難免會發生意外,他尋找日本電影《天城山奇案》的天城山隧道,必須行經的小路近懸崖,地面崎嶇不平而跌到,他形容當時十分驚險,稍有差遲便失足掉下懸崖。不過,這並沒有嚇退他繼續到訪秘景,希望每一次的經驗,提醒自己下回要更加提高警覺。身邊的朋友聽了Ricky獨遊的經歷後,相當感興趣,並嚷着要跟他去旅行,所以近兩年來,他會帶志同道合的朋友遊歷秘景。今年初與朋友旅行時,認識了神戶大學教授,透過他得以進入日本防衛廳(防衛省前身)的資料室,一覽日軍佔領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資料,「那次我們都很愕然,過程中亦看到當時天文的紀錄,特別是一些日記由日本軍人寫的日誌,佔領香港之前每一日的日誌,好像跟着他打仗一樣,另外看到一些資料是日本人寫的地圖,怎樣佔領香港和怎樣攻打,都很清晰,真的大開眼界。雖然我不清楚資料的真確性,因為還有些資料是絕密,不過起碼我在香港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都找不到,挺震撼的。」每一趟旅程Ricky都會編排行程,規劃妥當,不過途中亦會臨時更改行程,隨心隨緣地到達一些他永遠不在計劃之內的地方。「單字一個津,兒子名字裏面有這個津字,覺得挺親切,我就有衝動跳下車,看一看當地景點有甚麼或吃碗粒麵,便回到車上,純粹是因為站名,令到我留下來。有時間就可以讓自己鬆一鬆,很隨緣和隨意,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旅程中他都會收集當地的宣傳單張、車票或紀念品,並收錄在相簿中作為旅遊紀錄。「其實自己都有個願望的,基本上我現在五十多歲,是一位旅遊家,一個人去旅行。將來我都希望,當兒子長大後,他有機會拿着這本相簿,跟着我的腳步,去看看爸爸當年所去的地方想看和做些甚麼,背後目的是甚麼,看看兒子會不會有同樣的感覺。」



他其實也是一名收藏家,會收集舊物和Q版公仔,尤以香港和日本的舊物最感興趣。

收集日本舊地圖時,他會對比現在的地圖,從中推敲日本古道的正確位置。

Ricky近年會將自己的旅遊行程,當中的車票、宣傳單張和照片擺放在相簿中,至今已有四本了。

記者:陳煥欣攝影:許先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12/201798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7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