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政府拒撥款加薪3% 醫管局擬用儲備找數1,300醫生憤怒了

1 : GS(14)@2015-10-22 07:22:54

■食衞局局長高永文稱醫管局可自行決定薪酬待遇,但要考慮長遠財政問題。易仰民攝



【本報訊】醫生憤怒了!1,300名身穿白袍、高舉「怒」字的公立醫院醫生,昨逼爆伊利沙伯醫院靜坐抗議,不滿醫管局拒絕跟隨高級公務員加薪3%。面對洶湧群情,醫管局主席梁智仁及行政總裁梁柏賢到場與醫生對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也突然現身「救火」。高指,原則上支持該局動用本身資源加薪,但政府不會額外撥款;醫管局擬動用儲備找數。醫生及議員炮轟政府賴賬,不應由醫管局包底。記者:嚴敏慧 朱雋穎 鄭啟源


由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發起的靜坐抗議行動,昨午3時在伊利沙伯醫院舉行,現場放置一個3米乘3米大的「怒」字橫額,1,300名醫生身穿白袍出席撐場,當中更包括不少醫院部門主管、大學教授及私人執業名醫,香港醫學會、西醫工會、杏林覺醒等團體亦有代表到場支持,醫院大堂地下及樓梯全部坐滿人,場面較2007年的醫生靜坐更為墟冚。另外,協會進行的聯署已收集1,600個簽名。


■市民到場舉標語支持醫生跟隨公務員加薪。何家達攝

今在醫管局大會討論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董何栢良開場,先叫全場以熱烈掌聲「問候」總裁梁柏賢及醫管局委員;西醫工會主席楊超發發言時,再次發起拍掌「問候」局長高永文及特首梁振英。多名醫生發言時表明,靜坐並非為錢,只是取回尊嚴及公道,認為在經濟低迷時與公務員一同減薪,現在卻不獲加薪實在不公平。醫管局高層包括前日回港的主席梁智仁、行政總裁梁柏賢、人力資源主管李德麗等到場安撫。梁智仁稱,明白醫生感失望,今日會在醫管局大會討論,考慮動用自己資源加薪,但需政府批准。其後食衞局局長高永文突現身,指醫管局作為法定機構,有權力有責任為員工制訂薪酬待遇,亦可考慮員工士氣等因素,額外為醫生加薪3%,但需要提供足夠理據,包括醫管局在財政上可持續支持;又指根據現時該局現金流,每年2億元數年內應沒有問題,但憂慮長遠能否處理此周期性開支。他強調,當年醫管局成立之初,將公務員福利加入薪酬待遇時,對政府來說,醫生薪酬已與公務員薪酬機制脫鈎,表明不會額外就加薪撥款。梁柏賢則指,今日會向醫管局大會討論動用儲備及其他收入包括利息加薪,但相信要兩至三個月解決。據了解,醫管局大會若同意以儲備加薪方向,要交回醫管局人力資源委員會及財務委員會設計方案,再交大會審批,同時需得政府同意。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陳沛然表示,當局發放正面訊息為好事,但現時每日消息不同,需要再觀望醫管局的做法。他又透露,有部門主管及顧問醫生已決定若當局11月前未有回應訴求,會停止處理行政工作。


■在場醫生表現無奈。

議員憂減少病人資源

醫學會會董、廣華醫院外科顧問醫生區耀佳批評政府是推卸責任,「儲備唔係用嚟為唔負責任嘅政府包底」,應用於加班津貼或增聘人手等。他指醫管局成立以來,醫生共識是薪酬與公務員相若,接受同加同減,斥政府破壞機制,損害醫生尊嚴。杏林覺醒核心成員馮德焜醫生亦指出,醫管局儲備有既定用途,加薪問題最理想的解決方法是向政府追加撥款。立法會議員郭家麒醫生批評由醫管局「找數」是政府賴賬,擔心醫管局會因為要增加儲蓄,減少病人服務資源。他將於立法會跟進事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22/193427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424

追補水贏醫管局 獲賠10億

1 : GS(14)@2016-07-17 15:33:34

【本報訊】有怪醫之稱的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雖於多個立法會委員會出席率包尾,但今次他憑一己之力打敗政府,是他第二次單拖擊倒巨人。2002年他帶領醫生就超時工作補水與醫管局打官司,訴訟擾攘7年梁家騮一方勝訴,醫管局先後花約10億元向醫生賠償。梁直言,政府今次誤判形勢,沒想到他會如此認真拉布。



曾墊支逾百萬打官司


立法會首次恢復二讀草案當日,梁家騮拉布之認真是其他議員及政府意料不到,他做主力並在公民黨郭家麒協力下,全日15次點人數導致流會;之後兩周的立法會梁仍鍥而不捨點人數,最終拉死草案。其實早於2002年梁家騮已憑一己之力擊敗醫管局。當年他連同百多名醫生追討法定假期及休息日工作補償,獲高等法院判勝訴,醫管局向醫生賠償6億元。但梁家騮不滿超時工作不獲補水,曾墊支逾百萬元繼續與醫管局打官司。2009年終院裁定醫生休息日及法定假期候召獲補償,但超時工作仍不獲補償,醫管局最終須向醫生賠償數億元。梁家騮表示,今次政府一直不肯妥協,也沒想到該草案對他如此重要,「其他草案拉唔到冇損失,但今次醫生爭取唔到好大損失,對香港醫療水準可以好大影響」。早前梁稱不會競逐連任醫學界立法會議席,但今次他獨力拉布大受醫學界支持。對於會否再考慮參選下屆立法會,他指「有人選多數唔選」。■記者陳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6/196975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903

聯合、瑪麗均無通報醫管局

1 : GS(14)@2017-05-13 01:58:13

■聯合醫院



【本報訊】聯合醫院開漏抗病毒藥,疑導致病人鄧桂思肝衰竭,轉往瑪麗醫院進行換肝手術。事件揭示公立醫院之間,及公立醫院與醫院管理局總部之間的通報機制出問題。聯合醫院於鄧轉往瑪麗醫院後翌日,發現開漏藥但沒通報瑪麗;瑪麗醫院接收鄧當日已揭發事件,也沒通報醫管局總部,總部一直處於被動。


梁稱醫管局會檢視機制


鄧桂思的主診醫生、香港大學外科學系肝膽胰外科副教授吳國際昨日表示,4月5日鄧由聯合醫院轉往瑪麗醫院,當日經醫療系統知道鄧的病歷,包括聯合醫院漏處方抗病毒藥、鄧為何出現肝衰竭等。團隊當日已向鄧的家屬交代整個鄧的病情,包括肝衰竭原因及沒獲處方抗病毒藥,但並沒強調任何人的過失。吳承認,沒有向醫管局通報聯合醫院漏處方抗病毒藥,因當時鄧病情非常危急,團隊集中處理其換肝事宜。他認為聯合醫院應該向瑪麗醫院通報,發現沒有向鄧處方抗病毒藥,即使對瑪麗醫院處理鄧的病情沒大影響。兩間醫院分別於4月5日及4月6日知悉開漏藥事件,但沒向醫管局總部通報,總部直至4月21日才知悉事件。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日表示,相信瑪麗醫院團隊當時着眼於如何治療鄧桂思,故未有將事件通報醫管局。他說,醫管局病人會在不同公立醫院之間轉院,醫管局檢視整個醫療事故通報機制中,也會檢討類似情況,及是否需更新呈報指引。■記者陳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1/200179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60

鄧桂思事故 指遲通報因犯錯醫生放假醫管局「開漏藥不及開錯藥嚴重」

1 : GS(14)@2017-05-13 01:58:13

■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三度致歉。李錦鏵攝



【本報訊】病人鄧桂思疑因聯合醫院開漏藥,導致肝衰竭要換肝。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梁栢賢昨指,聯合醫院腎科主管上月初知悉事件,院方或考慮鄧的女兒當時正考試,延遲15日才向家屬交代及通報醫管局。醫管局總部獲悉事件後18日才公開事件,因其中一名犯錯的醫生正放假。據悉,醫管局一度認為開漏藥非開錯藥,不屬最嚴重級別的醫療風險警示。病人組織及立法會議員斥「等埋醫生」的理由不可接受。記者︰陳沛冰


梁栢賢昨親自為事件解畫,指聯合醫院腎科部門主管於上月6日知悉,向鄧桂思開漏抗病毒藥,但沒即時向其家屬交代。鄧的女兒Michelle上月19日向聯合醫院查詢,該腎科主管正放假,內科部門主管接見Michelle,因該主管不掌握事件詳情,兩日後即21日才能詳細向Michelle解釋事件,同日聯合醫院行政總監徐德義致電梁交代事件。



病人組織轟不可接受

據悉,醫管局沒即時公佈事件原因之一,是考慮到事件屬於重要風險事件,而非最嚴重級別的醫療風險警示事件。醫管局當時認為聯合醫院醫生只是開漏藥,非開錯藥,技術上屬於次一級別的重要風險事件。不過,梁栢賢昨稱,事故的定義並非對外公佈與否的原因,而前線人員未必完全理解事故的定義。梁指,需向腎科部門主管了解為何沒即時向家屬交代,及違反指引沒於24小時內通報總部,但相信聯合有其他考慮因素,包括當時Michelle正考試。資料顯示,Michelle是今屆DSE考生。梁栢賢承認,因兩名開漏藥的醫生中,其中一人當時正放假,直至5月6日才返港。因整理事發經過及向Michelle發放的書面報告上資料不能有錯,故要等該醫生放假後印證事件。局方原定本周一開記招,但因其他事故,Michelle要求本周二才公佈。對於聯合當時有否嘗試聯絡放假的醫生盡快索取資料,梁栢賢指無相關資料,但認為同事應「着緊啲追蹤」該醫生及事件。梁續指,整件事件主力由聯合腎科部門處理,他承認公佈事件時間較長,但相信前線同事沒有蓄意隱瞞。若有人蓄意隱瞞不通報有可能被解僱。梁昨日三度致歉,對於他是否需為事件負責,他指作為管理層對任何事件都有責任,醫管局會負責鄧桂思的醫療費。梁指醫管局會成立兩個委員會,調查今次聯合醫院開漏藥事件,及檢討整個醫療事故通報機制,預料8周內完成。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今次事件非常嚴重,會提高調查獨立性和層次。議員麥美娟及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均表示,「等埋醫生」的理由不可接受,麥表示雖難有證據證明醫生蓄意隱瞞,「如果唔係有心隱瞞,又唔一早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11/200179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6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