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標題鑫圓滿投顧公司投資總監孫慶龍 鎖定最強與最衰者 菜市場囝仔 四年狠賺一五○○萬

2013-09-23  TWM
 
 

 

存摺簿裡的存款一百萬元,要累積成一五○○萬元,需要花多久的時間!

大部分平凡呆薪族可能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三十六歲的孫慶龍,因為每天持續不斷地在收盤後做投資功課,卻只花了四年半就辦到了。

撰文‧謝富旭 研究員‧辛曉昀「一件十元、一件十元,趕緊來買!」一個五歲的小孩緊挨著媽媽的身邊,聲音雖稚嫩但卻毫無怯色地叫賣著。每天清晨五點天還沒亮,尚在就讀幼稚園的孫慶龍,就得跟著媽媽到新北市永和河濱公園的早市賣童裝;早市賣完後,母子倆再轉往鄰近的傳統菜市場,孫慶龍會繼續幫忙,直到趕去幼稚園。為了生計,孫慶龍不僅從小就懂得市井智慧,更早早啟蒙了他求勝的決心。

三十一歲財富歸零 存款只剩三位數三十年後,三十六歲的孫慶龍,已經擁有一五○○萬元的投資資金;他下一個財富目標是:四十五歲賺到三六○○萬元。「按照目前這種進度,應該可提前達成吧!」孫慶龍表情認真地說。

其實,沒有富爸爸的孫慶龍賺得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元並不特殊,「大學畢業後,我選擇當三年志願役,當兵三年下來,存了一五○萬元。」成大中文系畢業的孫慶龍,在出社會的第三年就賺得第一桶金,但真正賺到而且保住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元卻花了長達八年的時間。

原來,退伍後孫慶龍選擇進入證券公司當營業員,自己更一度熱中於期貨與選擇權的操作;不料,不僅兩年營業員存下的薪資與獎金全部賠光,當兵存的一五○萬元,也賠到剩下一百萬元。

挫敗的教訓,讓孫慶龍了解成功並沒有捷徑,而是需要更多的謙卑和耐性。於是,二○○六年,孫慶龍做了一個影響日後人生的重大決定:把手上僅存的一百萬元,加上他硬著頭皮向母親借了二十萬元,赴英國攻讀財務金融碩士。「我還年輕,我要用僅剩的資源,先將之前自己雜七雜八學的投資招數『自廢武功』,用最正統的學院知識,從頭再學一次!」花了一年拿到碩士學位後,孫慶龍身上還有二十幾萬元,回台之前,他決定來一次紀念自己邁向三十歲的壯遊。就這樣,從英國出發、北走愛爾蘭、北歐,再南飛俄羅斯裡海,最後搭西伯利亞火車遠征海參崴。「我在海參崴掏出零錢買一罐啤酒喝的同時,才驚覺連買機票回台北的現金都沒有了,還好身上有一張尚未刷爆的信用卡,靠著這張信用卡,我買了機票回台灣。」○七年回到台灣,孫慶龍銀行存款剩下三位數,還有刷卡積欠的數萬元債務待繳。然而,三十一歲的他,雖一無所有,卻練得一身投資本領,對未來毫無畏懼。

掃描跌停板 挑出重挫五成的股票○七年至○九年,孫慶龍在某家投資理財雜誌當研究員,偶爾也當槍手,做知名股市名嘴出書的「影子作者」,同時勤於筆耕寫稿賺外快。二年多的時間,孫慶龍雖然資金有限,但總是在收盤後默默做該做的投資功課;當終於又存下了一百萬元時,他很清楚這是打開未來財富大門的敲門磚。

九月九日,在國內政局動盪之際,我們前往孫慶龍工作的鑫圓滿投顧公司採訪時,剛好目擊他正在做一項投資功課。「每天收盤後,我第一件功課,就是上雅虎奇摩股市,把當天跌停板的公司掃描過一遍,然後再接著從中找出有沒有在過去一年重挫超過五○%的股票。」孫慶龍邊看電腦螢幕邊說到。

這一天,多檔生技股跌停作收,孫慶龍指著邦特跌停價五十五元說道:「前幾天,我把成本三十幾元的邦特,全部賣掉了,賣出均價在五十七元。如果邦特跌到上升軌道的支撐,我考慮重新進場,做波段投資!」德國哲學家尼采有一個「永劫回歸」的理論,尼采認為,很多事情在人一生中總是會似曾相識地重複發生,這是一種宿命。邦特的跌停對孫慶龍而言也彷彿是一種「永劫回歸」,只不過,它是一種美好的投資宿命!

原來,二○一一年十一月,邦特因為大客戶轉單,股價在半年多的時間從五十七元重挫至十八.五元,跌幅高達六七.五%。長久以來,從重挫股尋找投資機會,一直是孫慶龍自認為投資方法趨於成熟化後,過去四年半最主要奉行的投資方法。他深信一件事:散戶能夠賺到大錢的主要機會,就在於好公司遇到麻煩。只是,這個簡單的道理需要進行二個面向的釐清:一、這是好公司嗎?二、這是公司可以克服的麻煩嗎?

以當時的邦特而言,孫慶龍從該公司上市以來令股東「窩心」的現金股利(過去五年平均配一.六元現金)、穩定的每股稅後純益(過去五年平均二.五元)表現,以及日見走低的負債比(一一年時已降至二四%)等,研判邦特應該是體質不錯的公司。

接著再分析邦特主要產品線——血液迴流管、藥用軟袋(點滴袋)等皆屬醫療用耗材。他進一步思考,大客戶轉單雖導致邦特營收一時嚴重萎縮,但只要重新整頓客戶端與通路管理,大客戶轉單對這家公司而言,並不是世界末日;搞不好能因此降低對單一客戶的依賴,對日後毛利率反而是好事。

因為花了好幾周的時間研究,孫慶龍錯失二十元以下的最低買點,而買在二十五元,「大概買在過去五年平均EPS的十倍,對生技醫療類股而言,能買在十倍本益比,我覺得滿划算的!」孫慶龍回憶說。

隨著邦特將通路與客戶觸角伸到東南亞、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營收也逐漸回神,毛利率表現甚至比以往更佳,股價一路扶搖直上。邦特股價來到今年預估本益比(孫慶龍預測邦特一三年EPS為二.八元)的二十倍以上時,孫慶龍決定獲利了結,落袋為安。

觀察近三個月漲停股 找出潛力明星他進一步解釋:「公司股價遇到的麻煩不外乎四種:營運上的麻煩(掉訂單)、總經的麻煩(不景氣或系統性風險)、產業上的麻煩(競爭、產品不受市場歡迎),以及財務上的麻煩(人謀不臧、掏空、連年虧損)。只要不是屬於最後一項的財務麻煩,因為前三種麻煩造成股價的重挫,經過好好的分析篩選,我都認為有利可圖。」○八年金融海嘯的「總經麻煩」,讓孫慶龍嘗到了人生第一次財富激增六倍的快富經驗。他在大成、國產、光寶科、嘉聯益等二十幾檔股票,搭配融資,締造出六○○%的獲利,為未來的操作打下良好基礎。除此之外,孫慶龍還會把當天收盤後漲停板,且過去三個月漲勢最強的股票調出來,因為這當中也潛藏著許多賺錢機會!

正統的財務與投資學的訓練,讓孫慶龍了解股價會上漲不外乎兩個原因:第一、公司獲利提升。比如,某檔股票市場給的平均本益比只有十二倍,EPS如果是一元,合理股價應在十二元;EPS如果是二元,本益比不變下,合理股價則應該是二十四元。

第二個就是市場認同度提升,給予的本益比較高。比如,某檔電子代工股EPS是一元,市場認同的本益比如果只有十倍,合理價則是十元。但同樣是賺一元的生技股,市場認同的本益比往往高達二十倍,合理股價就是二十元。

從這個觀點出發,觀察漲停板,而且近三個月大漲的股票,就有機會找到因為本益比提升,而具有股價上漲想像空間的股票。由於收盤後有這個固定功課,孫慶龍曾經透過上銀的大漲,掌握到了羅昇大漲的契機。

一○年,中國大陸工資頻頻調升,機器人取代傳統勞力的呼聲成為投資熱點,被視為機器人概念股領頭羊的上銀,股價從一○年二月的五十一元,漲至四月的七十四元,是當時的強勢股指標。

「我沒那麼厲害抓到上銀這檔飆股,但透過觀察強勢股的投資功課,我開始找尋有沒有類似上銀一樣,做自動化設備或零件,也可能被視為是機器人概念股的股票!」結果,孫慶龍找到了羅昇。

當時孫慶龍投資邏輯是這樣的:一○年四月,往前推四季,上銀的EPS是二.三五元,股價來到七十四元,本益比等於來到三十倍;而同一時期的羅昇本益比僅十四倍,如果比照上銀的三十倍本益比,股價有可能漲到七十元以上。於是在一○年四月時,孫慶龍以三十四元買進羅昇。

之後,孫慶龍手上有羅昇股票,心中卻想著上銀,他看著上銀股價一路飆漲,破百元、甚至二百元,羅昇卻只漲個三○%至四○%。他堅信,羅昇的機器人概念仍有極大機會被市場認同,值得耐心等待。在持有一年後,羅昇股價噴出至六十元以上,帳上出現一倍獲利,孫慶龍滿意收割。

突破十年線 努力上進的壞學生可以期待每天收盤後,孫慶龍也有一項常做的功課:尋找有沒有剛剛突破十年均線,或即將突破十年均線的股票。他的作法是,把開戶券商提供的免費看盤軟體,個股的所有均線全部取消掉,就單單留下十年線這一條線。如果某檔股票處於十年線以下已經好幾年的時間,最近出現緩升走勢,而且突破了十年線,就會引起他高度關注。

「我把十年線視為一條『轉機線』,打個比喻說,就好像有一名成績原本很差的學生,以前考試一直都不及格,但最近,這名壞學生竟頻頻考六十分以上,及格了!」「一名努力上進的壞學生,要變成好學生、甚至模範生,是可以高度期待的!」觀察股價是否突破十年線只是第一步,孫慶龍接著還會分析,這檔原本長期在十年線以下的股票,到底是什麼原因,能重新站上十年線。「如果是獲利逐季改善、月營收屢見成長的基本面所驅動,而且,過去一至二年有擴廠或擴充產能的話,那更是上上之選!」他解釋。

大華金屬是孫慶龍十年線功課下,一個甜美的代表性收穫。大華其實在○九年三月就突破了十年線,突破之後股價短短的三個月就急拉五○%,讓孫慶龍卻步;不過,至此之後,他把大華列入重點研究名單。

研究後他發現,大華不僅是一家零負債、獲利穩定的企業,一向保守的經營階層竟大手筆地擴張中國馬口鐵產能,押寶中國內需崛起的企圖心明顯。一○年孫慶龍以二十元出頭開始買進大華,並列為核心持股,其間曾在大華股價大漲獲利了結,卻又趁股價回檔再次買進,來回操作下,締造逾一○○%的獲利。

目前,孫慶龍最看好的,是剛剛突破十年線的國產。國產在全台有四十幾萬坪土地,其中尤以位於台北市南港的九四○○多坪土地最值錢,如果開發完成,可貢獻國產EPS至少十元。「我無法得知國產土地開發進度,但那一條十年線會告訴我,因為如果有明確進度,一定會吸引大股東買盤推升股價,這就是十年線的妙用!」尋找均線糾結處 搭主力順風車尋找均線糾結後的K線突破股,也是孫慶龍收盤後常花不少時間做的投資功課。孫慶龍特別喜愛長天期均線──月線、季線、半年線與年線這四條線糾結的股票。「長天期均線糾結,往往代表股價已整理過一段時間,不穩定的籌碼被洗得差不多了,讓大家持股成本趨於一致,看法也趨於一致,這時候,主力要拉抬就省力得多!」「在均線糾結時,出現長紅棒突破訊號,最好還能同時出量,有點像在搭主力順風車。」孫慶龍操作過最成功的均線糾結股莫過於聯鈞。○九年七月,聯鈞在十四元附近,月線、季線、半年線及年線出現典型的糾結,隨後在九個多月中,股價一路大漲至九十幾元。「事實上,聯鈞大漲背後是光纖需求大爆發所驅動,你在那個時點,根本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因為,往年聯鈞的EPS只有一至二元之間。」「但是,均線糾結現象,如花蜜會吸引蜜蜂一樣,會引起我去研究的興趣!」「均線糾結是線索,如果能因這個線索讓你發現背後基本面將出現重大變化的祕密,就是做這樣功課的最大價值!」目前,最讓孫慶龍感興趣的均線糾結股是一詮精密。他在十九元均線糾結處開始投資,帳面上處於虧損一成的狀態;但在虧損未觸及一五%前,他仍不打算停損,因為孫慶龍看好一詮LED導線架的特殊技術,有助於擴張該公司在LED TV的市占率。

美元指數「七十四、八十四」的魔咒此外,在經濟指標上,孫慶龍最主要的盤後投資功課是盯緊美元指數。「以過去幾年的美元指數走勢與台灣加權指數對照,我發現到,美元指數如果跌破七十四點,台股通常有至少一千點的跌點。相同地,如果美元指數漲破八十四點,台股也通常伴隨著至少一千點的跌點!」為何會產生這種現象?孫慶龍解釋到,美元指數如果跌至七十四點以下,代表美元很弱,美國經濟很可能出現問題,導致資金外流。但是,外流的資金未必會流到其他國家股市,因為美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火車頭,美國經濟不好,其他國家也很難好起來,導致資金流至債市、貴金屬或跑去其他國家定存,其他國家股市也會跟著下跌。○八年金融海嘯,美元指數跌破七十四點,台股重挫五千點,即是顯例。

相同的道理,如果美元指數漲破八十四點,代表其他國家經濟出現問題,資金開始撤回美國尋求避險,台股受到國際股市牽動下,也可能跟著下挫。一一年歐債危機,美元指數漲破八十四點,台股出現高達一千多點的跌幅殷鑑不遠。

孫慶龍說,「近來,新興國家出現不穩定跡象,美元指數蠢蠢欲動,來到八十一,如果真的漲破八十四,我會大幅減少衛星持股,但較長期持有操作的核心持股,最多只會小幅減碼。」孫慶龍如是說。

「每位成功投資者都需要有一具自己專用的雷達,這個雷達是花再多錢也買不到的,而是靠日積月累做投資功課累積的經驗與智慧打造而成的。」孫慶龍說道。當你擁有這樣的雷達時,即使你本錢不多,就像孫慶龍一開始只有一百萬元作投資,相信,離千萬元富翁身價的目標已經不遠矣。

孫慶龍的財富人生──花8年存100萬元,再花4年賺1500萬元

階段1 打底

5歲

跟著媽媽在市場賣童裝。

24~27歲

大學畢業,當3年志願役,存下150萬元。

階段2 歸零學習

27~28歲

當營業員時期熱中期貨與選擇權交易,薪水賠光、儲蓄銳減。

29~30歲

以僅剩的100萬元及向母親借得的20萬元,赴英國攻讀碩士。

階段3 厚積薄發

31歲

返國後銀行戶頭僅剩數百元,進入投資雜誌社當研究員。

33~36歲

勤做盤後投資功課,獲利豐碩,4年多在台股賺到1500萬元。

孫慶龍

出生:1977年

現職:鑫圓滿投顧公司投資總監學歷:英國Exeter大學財務管理碩士、成功大學中文系著作:《源源不絕賺好股》

孫慶龍盤後投資5項功課

1盤後功課 1年內大跌超過50%的最衰者收盤後,調出當日跌停股票,從中搜尋有沒有1年內大跌超過50%的股票。

收穫:邦特 25元操作至57元 獲利超過120%。

目前關注標的:新普

股價走勢:電池廠新普因平板侵蝕筆電效應,業績陷入低迷,遇到「產業麻煩」,股價在過去1年來,跌幅一度高達50%。

關注原因:電動汽車未來如果普及化,電池需求將出現爆發性成長。

2盤後功課 觀察3個月來漲幅最強者收盤後,調出當日漲停股票,從中觀察3個月來漲幅最強的股票,找尋被忽略的潛力股。

收穫:從上銀股票大漲,找到同屬機器人概念股的羅昇,從35元操作至60元,獲利70%。

目前關注標的:裕日車v.s.大億股價走勢:今年初迄今漲幅11%。

關注原因:裕日車、和泰車股票大漲,大億屬汽車概念股,主要外銷美國,或許有落後補漲機會。

3盤後功課 期待努力向上的「壞學生」尋找原本一直處在10年線很長一段時間,近日將突破10年線或剛剛突破10年線的股票。

收穫:大華金屬突破10年線後,趁回檔之時在20元買進,操作至40元,獲利100%。

目前關注標的:國產

股價走勢:剛剛突破10年線。

關注原因:國產全台擁有逾40萬坪土地,尤其在台北市南港區擁有9400坪,將開發成商辦,潛在獲利可觀。

4盤後功課 尋找均線糾結處尋找有沒有長天期均線——月、季、半年及年線糾結的股票收穫:光纖股聯鈞在14元價位出現典型多條均線糾結,股價一路大漲至90元。

目前關注標的:一詮精密

股價走勢:在19元多條均線糾結下買進,目前帳面虧損10%。

關注原因:一詮的直下LED布局技術,有助於在LED TV的LED導線架搶下更高的市占率。

5盤後功課 觀察美元指數觀察美元指數有沒有跌破74點,或有沒有升破84點。

收穫:2011年美元指數因歐債危機一度漲破84點,減碼台股,減少損失,但也錯殺手上1檔日後大漲的飆股。

目前關注標的:過去10年美元走勢關注原因:美元指數漲破84點,代表美國以外經濟體出現重大危機;美元指數跌破74點,代表美國經濟本身出現危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979

假油風暴吹向國際 鎖定兩家維多利亞公司西國油商喊冤 台商:僅仲介進口

2013-11-25  TWM
 
 

 

撰文‧賴若函、林麗娟

衛生福利部追查發現,一家名為「Vidoria S.L.」(維多利亞)的西班牙公司,進口到台灣的橄欖油與葡萄籽油產品竟被驗出添加銅葉綠素;檢方更查出,九年來,國內至少有七家油品廠商向此公司進口橄欖油,該公司則跨海喊冤。究竟是源頭就混摻?還是檢驗準度出問題?衛福部有必要進一步釐清,以安民心。

衛福部公布的食用油添加銅葉綠素名單中,包括泰山、福懋油、福壽、頂新、理想農產加工廠等,經查,這些廠商的進口油來自Vidoria S.L.公司。

銅葉綠素究竟是在何階段被添加,衛福部到泰山、福壽實際訪查,未檢出加工再販售的證據,懷疑是Vidoria S.L.公司的進口原料油就黑心染「銅」。

根據檢方調查,位於台中市西區的「維多利亞食品公司」負責人林山力,從九年前開始以個人身分替國內油廠與Vidoria S.L.公司牽線,仲介販賣該公司油品。直到三年前,林山力才在台中市美村路登記立案為「維多利亞食品有限公司」,進行食用油脂仲介買賣,資本額三百萬元,並非外界傳聞為Vidoria S.L.在台分公司。

維多利亞食品拆裝禁入

事發後,維多利亞食品公司表示,進口Vidoria S.L.公司原裝橄欖油與葡萄籽油,原料油品品質應由西班牙製造商負責。

檢方十一月十四日赴維多利亞食品公司搜索,訊問林山力,查扣九年來銷貨紀錄;初步查出至少有七家公司,透過林山力向西班牙Vidoria S.L.公司進口葡萄籽油與橄欖油,林山力扮演貿易商角色經手媒合,進口油品數量龐大。

本刊記者十一月十五日循線找到公司登記所在地,位於三樓的維多利亞食品公司雖有點亮日光燈,但尋無門鈴,一樓門面也堆積廢棄物相當髒亂。本刊記者打電話進該公司,接電話的小姐緊張地先問:「你是誰?做什麼的?」隨即表示不方便說什麼,就掛斷電話。

十八日上午,記者再到該棟樓房,只見三樓的維多利亞食品公司完全熄燈、開窗,電話也無人接聽。兩位拆裝工人不准記者上樓查看,僅表示三樓在周末時都搬空了,還說:「業主林先生交代現在是敏感時刻,絕不可讓人入內。稍早有某家公司說來討債,也沒讓他們上去,何況拆裝中,東西都堵住樓梯口,很危險,負不了責!」本刊進一步追查,該棟建物所有權人姓江,並不姓林。

而林山力則於十八日下午首度露臉,與Vidoria S.L.公司西班牙籍負責人維多(Alabart De Pablo Victor)以證人身分,到彰化地檢署接受訊問。林山力表示,他是單純的貿易商,居中協助進口國內廠商的葡萄籽油與橄欖油,對添加銅葉綠素一事並不知情;維多則強調油品沒有問題。

百年老廠強調油品無虞

據了解,維多是在泰山油品遭衛福部認定含銅葉綠素後,立即被泰山邀請來台,與泰山高層前往西班牙在台辦事處、彰檢等相關單位說明,希望澄清疑慮。維多強調,西班牙是產油大國,該公司絕無摻偽。Vidoria S.L.公司是家族事業,有超過百年歷史,其橄欖油外銷到二十幾國,包括義大利、法國、美國等,年營業額為八百萬歐元。

台南一家西班牙橄欖油代理商說,西班牙並非沒有黑心油商,但法律採取重罰。據查,二○一二年有兩名西班牙橄欖油商因產品摻假,遭判刑兩年。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區管中心主任馮潤蘭日前宣布,啟動邊境管制,所有橄欖油與葡萄籽油的進口商須檢附技術文件,若未檢附,則油品要停在港口受驗;西班牙Vidoria S.L.公司與義大利Basso Fedele & Figli srl公司,是這次被檢出有銅葉綠素油品的外國油商,會一律逐批檢驗。食藥署也通知兩國駐台辦事處與我外館,了解其供應鏈。

不過,代理西班牙進口橄欖油的代理商表示,歐盟對於出口的油品有嚴格規範,衛生單位應提出更明確的證據來佐證其看法。

十九日下午,維多與泰山董事長詹玉霖共同開記者會,針對泰山進口的葡萄籽油被驗出含銅葉綠素,詹玉霖說,目前國際間並無針對葡萄籽油中銅葉綠素的檢驗方式,多數以銅含量作為鑑別依據;而根據西班牙國家檢驗局、泰山自行送驗SGS與食品工業研究所的結果,僅驗出極微量,其數值合乎CNS(中華民國國家標準)與歐盟針對銅的總量標準。

面對台灣政府的指控與本刊邀訪,西班牙在台辦事處遲遲沒有回應。據相關人士了解,兩年前曾向我政府示警、質疑台灣橄欖油不純的西班牙在台辦事處,正在向西班牙政府與台灣海關蒐集西班牙進口油品相關資料,待證據完備,有可能透過記者會說明並提出建議。而國人也期待,經過假油風暴,政府對食品安全的把關,能建立更完善的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26

複星再出手 目標鎖定福布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2671

據FT報道,中國投資公司複星國際正在競購國際商業、富豪排行雜誌《福布斯》可能涉及金額4.75億美元。 複星國際擁有福布斯中文版,並且經營良好。 在家族控股企業福布斯啟動出售後,有18個潛在買家報價。目前買家已縮減至6家。 福布斯這家百年老店之所以要“打烊”,與紙媒整體衰落的大環境不無關系。 美聯社稱,與其他紙媒一樣,福布斯傳媒也在經歷著廣告商和讀者從傳統打印媒體撤離的陣痛。 去年11月,福布斯傳媒總裁兼CEOMike Perlis宣布了出售消息。 但在經營層面,Perlis卻稱,2013年是“福布斯傳媒”公司財務表現最好的一年,這得益於數碼電子業務以及內容授權等業務的營收增長。而在過去幾年,福布斯網站的獨立訪問用戶數量已從1200萬增加到2600萬。 話雖如此,華爾街日報認為,福布斯傳媒要想賣出一個好價錢,可能要指望外國投資者。 而在第一輪競購中,報價從3.5億美元到4.75億美元不等,Time Inc.報價2億-3億美元,被淘汰。 中國最大民營企業複星國際最近海外收購動作頻繁。複星此前以10億歐元買下葡萄牙保險公司Caixa Seguros80%股權,而現在正接洽收購旅遊度假公司Club Med。 據華爾街見聞報道,去年複星國際以7.25億美元從第一大通手中接手曼哈頓廣場。 據華爾街實時見聞,標準普爾評級服務今日宣布,將中國綜合企業集團複星國際有限公司(複星國際)“BB+”的長期企業信用評級和“cnBBB”的大中華區信用體系長期評級列入負面信用觀察名單。 參與競標的企業包括另一家中國公司G2匯鯨資本(G2 Wale Capital Group)。福布斯和該公司共同擁有Forbes Private Capital Group,後者是一家同時在美國和其它國家開展業務的金融顧問公司。 參與競購的企業還有在新加坡註冊的印度企業Spice Global和德國出版企業Axel Springer。 Axel Springer擁有福布斯俄語版和波蘭語版授權,這也是大家預計Axel Springer進入競標的原因。 進入第二輪競標的6位買主,有的是出於戰略考慮,有的是單純的買家。 《福布斯》雜誌是全球老牌商業雜誌,由蘇格蘭人BC Forbes於1917年創建,現由其後代持有。福布斯雜誌創立的“富豪排行榜”每年吸引著全球的目光,各界名流也一直以能上“福布斯排行榜”為榮。該雜誌目前的董事長兼總編為66歲的SteveForbes,也是BC Forbes的孫子。 2006年,私募股權公司Elevation曾購得福布斯公司45%的股權。Elevation的一個合夥人是U2主唱Bono。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205

布丁酒店的商業邏輯:鎖定用戶 ,定制產品,經營用戶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0917/145729.html

i黑馬:就在如家、漢庭受困於盈利和入住率的時候,中國還有一家經濟型酒店在穩健成長。布丁酒店在經濟型酒店一片唱衰聲中快速突圍,其商業邏輯是:鎖定用戶,為其定制產品,然後經營用戶。這一切都基於互聯網來完成。
 
\創立於2007年的住友酒店集團,2014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50%,利潤同比增長300%,預計2014年收入將突破10億元。該集團旗下的布丁酒店店面數達到350家、智尚酒店6家、漫果連鎖公寓2家(均含籌建)。而在2013年,該集團門店數228家,年收入5.1億元。
 
更為重要的是,布丁酒店的REVPAR(每間可供出租客房收入)仍同比上漲了3元左右。這一衡量酒店經營質量的重要指標,在華住酒店(漢庭所屬上市公司)的二季度財報上從2013年的167元下降為164元。如家當季投入運營的酒店入住率亦持續同比下降0.3%,平均每日房費同比持平,其結果是REVPAR同比下降1.8%。但與此同時,華住和如家的門店數卻急劇上升,分別達到1669家和2374家,當季新開分別137家和133家。
 
經濟型酒店已進入了國美、蘇寧走過的階段,即:只有通過大規模開店才能獲得持續的收入增長。其原罪在於,犧牲了單個門店的經營質量。如今國美、蘇寧陷入轉型困境,實際已給予經濟型酒店行業以啟示。看起來,布丁酒店似乎找到了突圍之路。
 
精準定位控制成本
 
2007年,絕不是發展經濟型連鎖酒店的最佳時機。
 
早在1996年錦江之星便開出了第一家經濟型酒店,2002年如家的出現就已將經濟型酒店正式推入快車道。到2007年,中國經濟型酒店已是遍地開花,七天、漢庭、速8等諸多品牌湧現,以至於住進去的顧客都分不清究竟選擇的是哪個品牌。
2008年之後,經濟型酒店果然陷入全行業虧損的恐慌,直至2012年真的出現了全行業虧損。如家到2013年二季度方才扭虧。至今,經濟型酒店幾乎成為了一個只賺流水、不賺錢的行業。
 
正是在2007年這個微妙的拐點,朱暉決定勇闖經濟型酒店。此前他曾是速8的第一個加盟商戶,在酒店行業已摸爬滾打了近十個年頭,真的是眼見著這個行業起高樓,也眼見著這個行業廝殺成紅海。
 
那時,他開始思考一個更深的問題:中國經濟型酒店發展五年之後,酒店的布局已不符合客戶的一些需求,因為需求越來越多元,而經濟型酒店提供的服務卻是單調乏味的。
 
朱暉認為,只要找到更加細分的人群重新做一個經濟型酒店,就能找到藍海。布丁酒店應運而生,並將目光瞄了1985年以後出生的人群。這是一群剛剛走向崗位、甚至還在學校讀書的人。
 
這群人有四個特點:第一,生於、長於互聯網;第二,愛玩、新潮、理性;第三,對房間面積並不是特別在意;第四,可以接受新品牌。
 
布丁酒店便是基於這四個特點建立起來的。布丁原意POD,就是豆莢,小的意思。布丁酒店的布置除了照顧功能性之外,更在意體驗的營造,顏色都非常跳躍,有蘋果電腦,有高速WiFi,有不一樣的設計。相反,在房間面積上則相對縮小,甚至有上下鋪的設計。
 
這是一家外表肆意張揚,卻又處處節制的酒店。
 
住友酒店集團副總裁章蔚向《財經》記者介紹,布丁酒店的租金成本會低於其他連鎖,“一是在物業面積的選擇上,其他連鎖都要在2000平方米以上,我們的只要800-1500平方米就可以;二是地段位置的選擇上,其他連鎖都會選擇金角銀邊的位置,但我們會選擇整體交通比較便利,不一定是沿街的物業。”對於“85後”來說,繁華熱鬧並不是第一需求。他們有很多愛好,但很宅。
 
目前,布丁酒店的人房比是1∶7.5,其他連鎖一般在1∶4.5。相較於其他經濟型連鎖酒店,布丁的總體運營成本低10%-15%。
 
低成本的運營使得布丁從一開始就是賺錢的生意。朱暉認為,這是實體生意得以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
 
經營用戶到90後身邊去
 
布丁酒店的商業邏輯是:鎖定用戶,為其定制產品,然後經營用戶。
 
“我的客戶喜歡什麽,我們就到哪里去。”和朱暉一起創業的史央清現擔任住友酒店COO,她的宗旨就是,真正地服務好“85後”、“90後”這群人,“他們愛用小米的產品,那麽我們就成為第一家可以在小米電視上下單的酒店”。
 
因為“85後”、“90後”是互聯網的原住民,所以布丁酒店不僅提供他們需要的住處,更知道利用互聯網工具吸引他們來,黏住他們。
 
布丁是第一家免費高速WiFi全覆蓋的經濟連鎖酒店,第一家與淘寶旅行社合作,第一家使用NFC技術自助Check-in,第一家與微信合作,提供微信訂房功能,在百度地圖上第一家上線集團直銷,第一家上線支付寶錢包公眾賬號服務的酒店等。
 
利用互聯網吸引用戶,也是史央清始終強調的用戶思維,這是做好商業的首要因素。僅次於它的是產品思維,“將用戶吸引來了,一定要用超預期的產品體驗黏住他們。”從而誕生了第三個關鍵因素——口碑思維,讓用戶覺得好,並讓他有通道去參與、去傳播、去說。按照小米合夥人黎萬強的理解,這三個層次恰好就是互聯網思維的內核。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布丁酒店一直是在用這種思維經營實體產業。
 
2012年11月12日,布丁建立微信公眾號。這個公眾號不僅可以下單、“零秒退房”,更有趣的在於它的互動性。人工操作的“阿布”卡通人物,每天會發布一些主題以調動用戶的參與感。
 
“阿布”發了一條“阿布失戀了419求安慰”,半個小時內竟有5萬人次參與,收到千條回帖。“阿布”上傳了一個門店前臺妹子的照片,並寫上“放開那妹子”,隨後便有1000人去酒店找這個妹子。在布丁微信公眾號內,用戶甚至自發建立了“聆聽微電臺”,上傳好聽的音樂等,實現了社區UGC模式。
 
布丁微信公號已經有106萬粉絲,粉絲活躍度35%,每天產生500單左右的訂單,重複購買率達45.7%,推廣費用則為零。史央清稱,微信和布丁鎖定的用戶天生是匹配的,所以才有那麽多的活躍用戶。
 
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住友酒店集團已形成了一個產品群,布丁、智尚、漫果各自有各自的微信公眾賬號,用以細分品牌,但還有一個獨立的APP客戶端,所有移動端的流量都會匯流至此。目前,來自移動端註冊用戶為140萬,每天的訂單量已達5000多,同比增長12%,占整個在線訂單量的65%左右。
 
看起來很紅火的移動產品,實際上並沒有一個完整的運營團隊,而是內部自發的虛擬團隊。主要是市場部和信息技術部對接,以項目制來運營。市場部下面設有移動互聯網總監,由他來設計和發動項目,信息技術部會根據項目派去技術人員,市場部亦會派相關內容運營人員、UI(user-interface)人員。以微信公眾號項目為例,虛擬團隊共有內容運營人員1個、UT人員1個、技術開發人員1個、客服3個。
 
這種零散的自組織方式,恰好又是互聯網企業平臺架構的最佳體現,同時也適應了移動快速叠代的需求。
 
用移動互聯網產品經營用戶,並將用戶導流至實體門店,這是典型的O2O特征。但住友酒店更大的理想是:在O2O的時代做好布局,最後過渡到C2C的時代,讓用戶自己來維護產品、吸引其他用戶。
 
品牌延展尋找更大空間
 
布丁酒店實際上是在以酒店產品為核心平臺,服務並經營用戶。這與BAT、小米等諸多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思維如出一轍。但即便將移動產品運用得爐火純青,布丁酒店也難敵實體市場的飽和速度和用戶群的成長速度。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和山東地區經濟酒店數量已經超過當地的一二三星級酒店的客房數。但相反的是,互聯網端經濟連鎖型酒店預訂漲幅已經低於全國酒店預訂漲幅平均水平。以暑期市場為例,出行選擇客棧類新型酒店的人群較往年明顯增加(去哪兒網酒店頻道數據)。
 
另一個相悖的現實是,物業租金比10年前翻了一倍,員工的月平均工資也從800元上升到2400元,而多數經濟型酒店的REVPAR都在下降。
 
布丁酒店逆周期增長的態勢能持續多久?而且它還需要面臨自身客戶群成長的問題。2007年定位的年輕人群,七年後已經步入“而立”之年了。他們還會蜷縮在只有上下鋪的小隔間里面嗎?
 
從2013年開始,住友酒店集團向中高端人群延伸出一個全新的酒店品牌“智尚”(Z-Hotel)。同時為寬泛地滿足“90後”的需求,著手打造一個連鎖公寓品牌“漫果”(Man&Girl)。
 
在經營“智尚”和“漫果”時,住友酒店同樣運用了互聯網思維。努力營造出超預期的產品體驗,同時主動開展活動讓用戶獲得參與感。
 
“智尚”講究健康,住友酒店便成立了健跑俱樂部,每周四由美女領跑,帶領用戶跑起來。值得一提的是,美女領跑是從顧客中選拔出來的。此外,還聘請首席攝影師、首席體驗師,均從顧客中挑選。這些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更多顧客的參與和互動。
 
史央清認為,一個豐滿的產品,不僅有酒店硬件、服務,還應該有顧客的參與。
 
相對於中國其他經濟型連鎖酒店來說,住友酒店集團在互聯網思維上確實先走了一步。今年8月,如家CEO孫堅在“第七屆世界酒店論壇”上曾坦承:“在過去的9個-12個月,我內心一直非常焦慮。”他的焦慮,一是中國酒店業面臨市場下滑的巨大挑戰,二是不知如何服務好互聯網的原住民們。
 
2014年夏,布丁酒店在美國洛杉磯以合資的形式,開出了第一家分店。在經濟型酒店十分豐富的美國,布丁酒店並沒有特別之處。朱暉說:“我們只是先用這家店感受一下美國市場,以後該怎麽做美國市場,還沒有形成具體計劃。”
 
與有著百年歷史的歐美酒店業來說,住友酒店集團和朱暉、史央清才剛起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216

俄羅斯陰影籠罩波羅的海,親俄派鎖定拉脫維亞第一大黨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030

201410051006

對於烏克蘭局勢最關心也最憂慮的是誰?答案也許並非美國或者歐洲,而是曾經籠罩在蘇聯陰影下的波羅的海國家。而如今,他們應該需要更加小心了。

盡管拉脫維亞執政的中右翼黨派聯盟在議會選舉中保住了執政地位,但支持普京統一俄羅斯黨的親俄派仍然鎖定了議會第一大黨的地位。

在最新的議會選舉中,執政的三黨聯盟贏得100個席位中的61席。但中左翼黨派Harmony贏得了24席,較2011年大選的31席有所下滑,但仍然是議會第一大黨。該黨派與普京所在的統一俄羅斯黨簽有正式合作協議。

選舉反映出拉脫維亞國內的嚴重分裂,該國人口中超過1/4為俄羅斯裔。

Harmony黨的俄裔領導人Nils Usakovs表示拉脫維亞總統應該信任該黨派,與其攜手組閣,但總統Andris Berzins否決了這一建議。在2011年大選大獲全勝後,Harmony也被排除在政府之外,金融時報報道稱大部分拉脫維亞精英認為,只有該黨派與普京黨派分道揚鑣並且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之後,該黨派才有機會進入權力核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029

醫院:互聯網鎖定新標靶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621

當政策壁壘稍有松動,資本就蜂擁投向互聯網藥品銷售。 (CFP/圖)

挾資本之力,倡導分享、平等、便捷的移動互聯網技術,開始沖擊封閉、保守、管制頗多的醫療體系。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革新和顛覆,依然是個未知數。

2014年9月初,拿到7000萬美金的投資後,醫療健康互聯網公司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反而倍感壓力。

他看到了行業的兩面:一方面資金迅速湧入,概念炒作層出不窮,移動醫療也儼然成為了一個錢多速來的行業。另一方面,從業者們卻突然喪失了方向感,很多需要做,很多可以做,骨頭從哪里啃?

2013年以來,移動醫療領域的投資風生水起,而此前因為嚴格的政府管制,資本一度繞行。

在政府管制逐步放開,移動通信技術革新換代、移動互聯網產品層出不窮的背景下,國務院文件明確提倡健康服務與新技術融合,激發了技術革新醫療系統的種種想象。

倡導分享、平等、便捷的移動互聯網技術,與封閉、保守、管制頗多的醫療體系對接,究竟會開出怎樣的花朵?

手機上看病

對李天天來說,丁香園打算從打通用戶端(c端)來“啃骨頭”。

這家靠給醫生提供論文資料下載、學術信息交流起家的醫療互聯網公司,希望找到一個連接起患者的轉型通道,讓其已經積累的200萬註冊醫生資源和十余年積累的醫學數據庫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

與騰訊合作,是彌補短板的最快捷方式:丁香園200萬的專業醫生用戶和醫學數據庫資源,對接騰訊龐大的用戶入口,打通從醫到藥再到患者的封閉醫療產業鏈,“做成了就是最大的網上醫院”,以嶺藥業電商平臺市場總監邵清非常看好丁香園的未來。

從目前已經推出的面向c端的產品——丁香醫生,可以約略看出丁香園的思路:只要輸入疾病名,用戶就能得到就近匹配的醫生和藥品推薦信息。

這跟春雨、好大夫在線等移動醫療產品的用戶特征相仿——有自診需求、慣於向網絡求助。不同的是,其提供的信息並不來源於在線真實醫生的“輕問診”,而是數十年來積累的醫生和藥品信息數據庫。

類似丁香醫生、春雨醫生這種以改造醫療端為切口的移動醫療產品,在過去一兩年間噴湧而出,以醫生、醫療為關鍵詞在蘋果軟件商店app store中搜索,類似的app至少有20個。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鵬認為,在互聯網出現後的二十多年來,盡管遠程醫療在提升醫療服務能力上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全球範圍內直到近年來才有了顯著突破,這得益於移動通信技術的飛躍,資本市場對醫療行業投資慷慨。

同樣的故事,正在中國發生:管制的放松,技術的進步,資本的熱情,使2013年以來移動醫療領域的投資屢創新高。

就在丁香園獲得騰訊投資的前一天,移動健康平臺春雨醫生剛剛獲得C輪5000萬美元融資。最新的一筆公開交易,則是2014年9月18日小米對九安醫療2500萬美元的註資,主要用於九安旗下可穿戴設備的品牌Ihealth。

與騰訊更傾向於“醫療社區”的投資方向不同,小米、百度、京東等互聯網大咖,從自身電商和數據的優勢出發,將投資的觸角伸向智能可穿戴設備。試圖以移動設備采集到的使用者健康數據為核心,串聯起為之服務的醫、藥等環節,形成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醫療生態系統。

挺進線下

另一家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則選擇了不相同的切口——直接向線下實體醫療機構挺進。

5月28日,阿里旗下支付寶公布了未來醫院計劃。

截至目前,這個項目已經與14家醫院展開合作,用戶只要在支付寶客戶端添加這些醫院的公共服務號,並綁定自己的醫療卡,就能在看病前先通過支付寶掛號,根據候診信息估算時間再到醫院;問診完成後,再用支付寶繳納各種費用,減少排隊時間,患者甚至可對醫生的診療服務進行評價。

第一家合作夥伴、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引入支付寶流程已近5個月。據該院信息科主任楊秀峰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目前每天大概有1500個人使用支付寶掛號,占到總掛號數的18%。從掛號到就診,病人可以節約12分鐘左右,從就診到交費,又可以節省18分鐘。

支付寶選擇大型三甲公立醫院作為攻克的重點——這里正是中國醫患矛盾最突出的地方,病患數量多,各環節排隊時間長,就診體驗差。支付寶的野心是,挺進醫院,直接掌握病患數據(就醫記錄、藥品使用記錄、醫生評價等),日後便可制定數據標準和開放接口,引入母嬰健康、慢性病管理、可穿戴設備等一系列健康服務商,打造“醫療服務平臺”。

三甲醫院之外,阿里還試圖通過天貓的電商平臺優勢,打通藥的環節。7月啟動的“藥品安全”計劃,正是看中這點:用戶只要使用手機淘寶和支付寶錢包,掃描市面上任何藥品包裝上的條形碼和藥品監管碼,就可獲得該藥品真偽的提示,以及生產批次、用法等信息。

這將為互聯網售藥摘除“藥品安全難以保證”的緊箍,為其旗下天貓醫藥館的發展繼續掃除障礙。年初,阿里巴巴剛剛斥資1.7億美元收購中信21世紀54.3%的股份,為天貓醫藥館買得正身。

“互聯網公司還做不了太多”

移動醫療成為時下最火熱的話題。

春雨醫生創始人畢磊對此感受深刻,“幾乎每天都有一個圍繞移動醫療的論壇在召開”,他參與創立的公司則剛剛上了新聞聯播,喜訊在朋友圈刷屏。

春雨不再發愁錢的問題,也無需擔心市場推廣,但接下來呢?技術和外部力量的引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對現有醫療體系實施改造?

投資商為移動醫療描繪了一個顛覆式的夢想,但現實卻很骨感。

經過5個月的磨合,支付寶O2O事業部副總經理、未來醫院項目負責人劉新感覺有一些困惑,“我們的想象是,只要有互聯網的思維,只要商業模式OK,滲透得會很快”,但互聯網對醫療行業的改造難度,顯然超出了他的估計。

廣州婦兒中心信息科主任楊秀峰在5個月的實際體驗後發現,使用人群是一個重要挑戰,“我們是婦兒醫院,有就診需求的人都比較年輕,效果還可以,但廣州其他一些綜合性醫院隨著我們做了一些東西,效果就很差,基本沒人用”。

不僅如此,公立醫院複雜的決策流程、各個醫院信息化程度的差異、打通社保的困難,都讓未來醫院的進展未能如劉新所料。

“我們和社保機構談,對方最常問的問題是,和支付寶合作,對我有什麽好處”,劉新只好告訴對方,可能真沒什麽好處,還要增加你們前期的工作量,要調整接口,還要考慮資金的對接,“但對患者肯定是更方便的。”

事實上,保險機構的態度對移動醫療的意義,不僅僅是能否調整一個接口這麽簡單。在美國,保險機構出於控費和提高醫療效率的需求,而願意作為移動醫療服務的買埋方,是移動醫療進展快速的重要因素。

在國內的保險體制里,這還不太現實。人社部基金監督司湯曉莉副司長曾公開表示:醫保資金普遍吃緊,擔憂遠程醫療納入醫保後資金壓力更加緊張。其中的考慮主要是,目前在互聯網醫療技術下,診療效率提高,診療人數增多,但沒有顯示出降低整體醫療費用的效果。

在現有體制下,改造醫療系統,解決醫患矛盾,劉新認為“互聯網公司是做不了很多的”,能做的是為現有醫院“賦能”,而不是顛覆和革新。

夢想如何照進現實

李天天也看到夢想照進現實的難度。雖然號稱有200萬的註冊醫生數據,但他們看中的是丁香園“學術論壇”的價值而在此註冊,其是否有意願和時間使用丁香園開發的面向用戶的產品,並提供問診服務,則是完全不同的問題。

雖然騰訊不缺錢,但像投資打車軟件一樣,靠砸錢吸引醫生、患者的方式,在醫療行業是否行得通仍是未知數——中國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下,每天萬次的門診量已讓醫生們焦頭爛額,即便移動互聯網利用的是使用者的碎片時間,醫生的使用熱情依舊是移動醫療產品發展的痛點之一。

“優質醫生的參與度不高”,自由執業醫生,國內首家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是醫療新技術的擁躉和熱情使用者,“因為我們是自由執業的醫生,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大多數體制內的醫生則沒有使用的動力和時間。”

不僅醫療端的革新遇到制度阻力,醫藥電商的發展也難言坦途。雖然政策層面,互聯網售賣處方藥即將解禁,醫藥電商被寄予了倒逼醫療系統革新的厚望:電商節約中間成本的優勢使藥價降低,吸引患者比價購買,從而使部分處方藥從公立醫院流出,進而威脅“以藥養醫”的公立醫院生存模式,倒逼公立醫院改革。

然而,這個技術帶動患者需求,患者需求帶動供方改革的倒逼邏輯,在公立醫療機構行政性壟斷的現實里,將遭受巨大挑戰:醫院如果不放出處方,患者的自由選擇就無從實現。

以張強的觀察,目前的移動醫療產品,都是在舊有模式上提高一些效率,對整個醫療改革是沒有多大作用的,互聯網有可能對現有醫療系統進行改造,“但我們還沒有找到那個點”。

移動醫療觀察者、杭州全科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傑用“產業格局複雜、政府推動緩慢、個人無所適從”來形容目前移動醫療領域的現狀。他認為,無論著重於哪一個具體的切口,移動醫療技術的最大價值,其實是促使患者能力的增長和自主意識的增強,這對傳統醫患關系中患者相對弱勢的地位是一種革新。

支付寶劉新則為南方周末記者描述了這樣一個互聯網式就醫場景:一位外地患者,先通過手機了解協和醫院想看的專家哪天有時間,掛好號;根據他的位置,推送適合的火車票,汽車票,到北京後,提前預約的出租車可以接他直接送去醫院,還會推送醫院附近的住宿、餐飲、出行信息。根據他的電子處方單,為其提供可以比價比質的藥品電商服務,物流配送還可直接將藥品送達。最後,還能和智能設備廠商合作,如果他得的是慢性病,可以對其健康信息進行采樣,遠程為其提供診療咨詢和康複指導。

而這個患者的就診、用藥記錄,健康信息,將在確保隱私權的前提下,成為居民健康檔案的真實數據庫。

“我們的規劃是十年,但也許更快,國家一個利好的政策,也許就會把整個流程改變。”劉新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471

地方債務清理:修明渠堵暗道 43號文及財政部配套文件,存量鎖定、增量限額、平台轉型

2014-01-27  NCW
 
 

 

◎ 財新記者 霍侃 ? 吳紅毓然 ? 邢昀 文財新記者獲悉,財政部《地方政府性存量債務清理處置辦法》 (下稱《處置辦法》 )正在徵求意見中。這是落實10月2日發佈的《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 (下稱43號文)的配套文件。

這兩份文件,與修訂後的《預算法》以及10月8日發佈的《國務院關於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 ,一起勾勒出了存量債務如何處置和未來增量如何融資的框架。

累積已久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和融資平台風險處置,終於拉開帷幕。

對於存量債務,將在甄別分類的基礎上鎖定餘額,分類逐步處置 ;對於增量融資,債務融資只能在限額管理之下由省級地方政府舉借,並鼓勵通過PPP 模式(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開展不形成政府債務的融資。相應地,多年來作為地方政府舉債融資主要渠道的政府融資平台將被剝離政府融資職能,通過關 閉、合併、轉型等方式分類處置。

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讓不少基層地方政府人士感到壓力和不安。對預算和舉債約束的背後,是對地方政府行為模式的約束。當然最為關注的是,存量債務中有哪些將被劃為可以納入預算的地方政府債務。

“43號文影響非常大。沒想到出台這麼快、這麼徹底。 ”江蘇一家融資平台的總經理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說,對於地方政府性債務,原來是從銀行端、從資金供給端來控制 ;現在從需求端控制,以後只能通過政府債券來做,發多少債完全達到計劃可控。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說,原先是“風險大鍋飯” ,風險責任不清晰,現在是要開始打破“風險大鍋飯” 。同時,地方政府的錢袋子收緊了,政府做事的思路就得變。從財稅角度切入,通過預算制度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進而轉變政府行為,這是改革真正的意義所在。

存量鎖定

正在徵求意見的《處置辦法》的核心理念是甄別債務類型,鎖定政府債務餘額,劃清償債責任,逐步化解債務風險。

本次甄別處置所涉及的存量債務,是指截至2014年12月31日尚未清償完畢的地方政府性債務。

2013年末審計署公佈的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是截至2013年6月30日的數據。因此,對2013年6月30日之前發生的債務,其2014年12月31日的債務餘額是以2013年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為基礎,並結合財政部的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系統統計的債務增減變化確定;2013年6月30日之後發生的債務,根據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系統的統計而定。

知情人士稱,省級財政部門需要在2015年1月5日前匯總本地區存量債務的清理結果,上報財政部。這一結果經國務院批准後將被鎖定,也就意味著存量政府債務及或有債務的餘額“只減不增” 。

一位湖南省財政廳相關部門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目前還沒有開始分類,在等財政部的相關文件。 “如果現在自己弄,可能會和財政部的要求有衝突。 ”一位安徽地級市財政局人士也說,具體操作方法還沒有佈置,還在徵求意見,要等正式發文後,統一培訓,按照統一的標準分類。債務餘額已經是定死的,無非就是分為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納入基金預算和不納入預算這幾類。 “以前債務不分類,光說納入預算管理,那是空談。 ”2013年底的審計結果將地方政府性債務分為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擔保責任和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三類,後兩類統稱為政府或有債務。地方政府對或有債務承擔多少責任,並不明確。今年5月發佈的《湖南省政府性債務管理實施細則》規定,政府負有擔保責任和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按照20%計入政府債務規模。

按照《處置辦法》 ,對甄別後被認定為政府債務的部分,其處置辦法包括:納入預算管理、統籌安排各類財政性資金償還及申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

對於甄別後屬於地方政府或有債務的部分,最終債務人無法償還時,轉貸 債務由轉貸機構按照轉貸協議履行償債 義務,擔保債務由擔保人承擔相應責任。

甄別後認定屬於非政府債務的部分,則由債務單位籌集資金償還,可用項目收益償還,也可以通過資產處置項目轉讓、股權出售等市場化方式籌集資金。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徐寒飛認為,統籌財政資金優先償還到期債務堵住了城投債的風險底線。城投債一旦被認定為政府債務,將獲得政府信用。

但是,未必所有融資平台債務都能被認定為地方政府債務,包括城投債平台銀行貸款、信托和券商資管渠道融資在內的存量城投債務,將出現分化。

從2013年底公佈的審計報告看,Wind 口徑下的2.08萬億元城投類債券,可能出現在審計結果中的“發行債券”項下(包括企業債券、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和“BT”項下。其中, “發行債券”項下三類債務(償還責任 + 擔保責任 + 救助責任)合計1.18萬億元,占比56.84%; “BT”項下三類債務合計1.47萬億元。而審計結果中,三類債務的信托融資合計1.43萬億元中,僅有53% 屬於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這意味著,可能有近半的平台債務不會被納入預算。

“今年底之前的兩個月裡,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之間將有相當大的博弈。 ”上述江蘇融資平台的總經理認為,從政府的角度,是希望減少納入到預算範圍內的債務,降低政府債務率,為新增融資創造空間;而金融機構還在等細則 估計很快會出來。

增量限額

對於增量地方政府債務怎麼舉借,8月31日修訂的《預算法》留出口子 :經國務院批准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預算中必需的建設投資的部分資金,可以在國務院確定的限額內,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舉借債務的方式籌措。

43號文比《預算法》更進一步,指出市縣級政府確需舉借債務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代為舉借。同時,通過企事業單位舉債的“暗道”被徹底堵上。43號文明確劃清政府與企業界限,政府債務只能通過政府及其部門舉借,不得通過企事業單位等舉借。

按照43號文,地方政府舉債只能發行政府債券,且只能用于公益性資本支出和適度歸還存量債務。按照是否有收益分為兩類 :沒有收益的公益性事業,由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融資,主要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償還 ;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業,由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專項 債券融資,以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 收入償還。

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規模均納入限額管理,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批准;分地區限額,由財政部在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批准的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內,根據各地區債務風險、財力狀況等因素測算並報國務院批准。

從2009年開始先後試點的代發代還、自發代還、自發自還地方政府債券,均為一般債券。後續的疑問是,明年開始一般債券的規模是否會擴大,以滿足置換存量政府債務和增量融資的需求?

2014年全國財政赤字為1.35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9500億元,由中央代地方發債4000億元,赤字率為2.1%。劉尚希說,當前形勢下,明年縮減赤字的絕對額有困難,保持赤字率基本穩定,赤字絕對數就會有所增加,因為GDP 在增加。考慮到當前的實際情況,在今年4000億元地方債的基礎上,明年可能會有所增加。

專項債券將在何時啓動、規模多少,目前尚不明確。安徽省財政廳副廳長兼政府債務管理辦公室主任孟照紅在今年6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下一步,按照財政部的統一部署,適時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2013年末的全國債務審計結果顯示,2015年將有1.9萬億元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到期。此外,到期的地方政府負有擔保責任和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分別為3198億元和5995億元。

華創證券宏觀分析師牛播坤等認為,置換最基本的存量債務,明年也需要發行1.9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債券,同時還有大量地方政府通過信托等變通融資方式產生的政府實際負債,隨著舉債方式的單一化,未來也需要通過發行債券來置換。

上述江蘇融資平台總經理認為,存量債務規模已經很大,而且進入還款高峰期,每年借新還舊占相當大的比例。

現在融資通道被掐斷,單純靠政府債券的容量有限,存量債務可能接續不上。

地方政府一開始會想辦法,通過各種財政資金來接續,墊一筆、兩筆可能,大量的不一定能接續上,結果是可能出現局部性的金融風險。

北方某城商行副行長認為,債務“新老劃斷”應該有個逐漸的過程,具體操作比較麻煩。比如意向性的投資,如果貸款還沒有放,接下來還要不要放;如果是貸款續作,那簽了協議的還得做。

對於在建項目的後續融資,財政部將安排過渡期予以緩衝。具體而言,2015年12月31日之前,符合條件的在建項目後續融資,如果政府債券資金不能滿足,允許地方政府按照原渠道融資。但2015年12月31日之後,只能通過省級政府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方式舉借政府債務。

在建項目也將被鎖定,是指2014年9月30日之前完成審批、核准或備案手續,並已開工建設的項目。

有分析人士擔心,如果限額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不足以滿足需求,是否會導致地方政府的不作為。

一位西部省份縣級地方政府人士說,43號文及其配套文件看起來很嚴厲,但具體要看執行效果。另外,如果核心的官員考核激勵機制不相應調整,財政體制不相應調整,地方政府無相應財力提供公共服務。

追溯歷史,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爆炸式發展始于2009年。其根源是2008年四季度年再次啓動的積極財政政策,但當時中央只出1.18萬億元,其他資金都需要地方政府想辦法。

劉尚希說,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 ,增速下滑,同時要推進城鎮化,尤其要考慮清楚中央和地方的職責如何承擔。 “我認為,中央政府應該是主角,地方政府是配角。 ”今年初,政府性債務作為一個硬指標納入官員的政績考核。43號文還強調,地方政府對其舉借的債務負有償還 責任,中央政府實行不救助原則。

劉尚希認為,中央不救助原則,實際上是中央與地方風險責任劃分的順序問題,不等於中央徹底不管。前提是要劃清責任,並明確承擔責任的順序。

未來地方政府融資中,修明渠、堵暗道的路徑清晰。但其效果如何,還得跳出債務本身來看。劉尚希說,首先要弄清楚地方政府為什麼要借這麼多債——地方政府的理由是要幹這麼多事。這就涉及到中央與地方職責的劃分,即事權如何調整,如果地方事權減少,支出責任就會縮小,融資壓力就小了,這是涉及到國家治理的大問題。

融資平台出路

由於新增政府債務不再能通過企事業單位舉借,過渡期結束後,融資平台為政府融資的角色將退出歷史舞台。

在處置存量債務和安排在建項目後續融資的基礎上,財政部的上述《處置辦法》對融資平台的分類處置作出安排。

具體而言,將以2013年政府性債務審計確定的截至2013年6月30日的融資平台名單為基礎,結合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本級融資平台公司的增加變化情況,鎖定融資平台公司名單。

然後,按照“只減不增”的原則,通過關閉、合併、轉型等方式,分類處置融資平台公司。

2013年的審計結果,覆蓋了截至2013年6月30日的7170家融資平台公司。

當然,剝離融資平台的政府融資職 能,也不會一刀切,是逐步的過程。在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過渡期內,符合條件的在建項目可以通過融資平台開展後續融資 ;除此,融資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債務餘額。

對於融資平台公司承擔的政府融資職能,對沒有收益的公益性事業,將由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融資;對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業,主要由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融資或採取PPP模式支持。

中債資信評級業務部副總經理霍志輝認為,這意味著,對於只有政府融資功能的平台,可逐步取消或者併入其他企業 ;有些平台可以改造成為PPP類的企業。

財政部於今年初開始力推的 PPP模式,在處理融資平台公司和在建項目後續融資中被寄予厚望。

劉尚希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說,PPP 是政府的融資模式,但不會形成政府債務,未來可以用PPP模式來改造部分融資平台。

43號文指出,鼓勵使用 PPP 模式,社會投資者按約定規則獨自或與政府共同成立特別目的公司建設和運營合作項目。政府對投資者或特別目的公司按約定規則依法承擔特許經營權、合理定價、財政補貼等相關責任,但不承擔償債責 任。PPP 項目中的財政補貼等支出將按性質納入相應政府預算管理。

上述江蘇融資平台總經理認為,有條件的公司往PPP轉,可能是惟一的路徑。完全市場化的處置手段,不見得容易變現,因為政府手里的資產就是土地和房產,但現在市場行情不好。而PPP 通過社會資本與政府合作,項目自身有一定現金流,不足部分主要通過財政補貼來達到平衡 ;如果測算不准確,以後也好調整,沒有道德風險。

可見,未來城投公司的屬性將發生變化:一年的過渡期內,傳統意義上的城投債只能用于在建項目;過渡期結束後,城投債將轉為一般企業債或者項目收益債。

徐寒飛認為,未來投資者在甄別城投債個券時,要將關注更多地投向城投企業本身的業務性質——公益性的強弱,與政府關係的親疏——納入政府債務和財政預算的可能性,而不像過去那樣單一地考慮財政收入規模的差異。

傳統意義上的平台貸款也將不存在。一位浙江信托公司人士認為,原有的平台貸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 。

很多項目就根本沒打算建,但每年都拿同一個項目來融資,借到的錢政府用來去幹別的事,最常見的就是償還舊債。

“我希望信托的錢下去真的能變成工程項目,而不是用來倒騰著玩。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638

Snapchat鎖定近5億美元投資 估值或已達200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66

Snapchat-articleLarge

在2014跨年之夜,“閱後即焚”社交應用Snapchat鎖定了近5億美元投資。

SEC備案文件顯示,在最新一輪融資中,23家投資機構對Snapchat投資了4.86億美元,不過文件沒有顯示領投的是哪一家公司。

而就在4個月前的一輪融資中,Snapchat鎖定了2000萬美元投資,當時其估值已達到100億美元。

截止目前為止,Snapchat獲得的投資方包括Benchmark Capital、KPCB,以及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

據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道,目前Snapchat的估值已達到200億美元,如果這個測算屬實,那麽 Snapchat將是繼小米和Uber之後,排名第三的全球最有價值初創企業。

2011年,來自斯坦福大學的Evan Spiegel創立Snapchat,主要用戶群體是在13到25歲之間的青少年。

Snapchat隨後爆發式的擴張,甚至威脅到了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2013年底,Facebook曾試圖以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Snapchat,未能取得成功。隨後,Snapchat也同時拒絕了Google 40億美元的收購要求。

盡管受歡迎程度驚人,Snapchat此前幾乎沒有收入。Evan Spiegel直到去年下半年,才開始與三星等品牌進行合作推廣活動。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93

天使投資新玩法:鎖定創業人才,投200萬賺回20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6/148756.html

i黑馬:給人才以機會和平臺,才是組織的前途所在、資本的收益所在、事業的生生不息所在。牛逼的創業人才,你投給他200萬能夠帶來20億的回報,如何發掘、組織、以及激發這樣的將才,是每一個企業家都應該思考的命題。本文節選自和君咨詢董事長王明夫在和君2014合夥人年終例會上的講話,關於這個人才,分享給各位創業者。

\以下是王明夫發言內容,內容有刪減:

某基金公司主動打破原來基於業務價值鏈的分工和流程體系,推行事業部制,鼓勵員工自由組合形成一個個戰隊、建立一個個事業部,一個事業部就複制一個基金公司,從基金募集和投資,研產銷一勺燴,各戰隊各自為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能幹的就幹起來了,不能幹的任由自生自滅。這種玩法是什麽?是放棄分工和流程的效率,徹底解放人才、給人才以平臺和機會、放手讓人才去幹、允許人才脫開原來的分工秩序和流程體系。業界更狼性、更雄心勃勃的人才,就願意跳槽到這樣的公司去,施展拳腳、追利追夢。這是基於人才解構和重構組織。這種玩法成功了,基金業原有的競爭均衡和人才分布,就會被打破,大家重新賽跑。原來靠體系勝出的基金公司,很可能就受制於體系的滯重,跑輸了。而把體系放下,獨狼群狼一起上的公司,在新賽跑中將會勝出,亂拳打死老師傅。

天使投資人X君,給了100萬投資C君的創業項目,C公司倒閉了,錢輸光了。C君創業做第二個項目,又叫X君給天使投資100萬,但第一個項目虧光的100萬,也折算成第二個項目的股份,這樣X君對第二個項目算是投資了200萬來折成股份。C君的第二個創業項目非常成功,今年紐約上市。X君200萬折成的股份,現在值20億元。這是個案、偶然事件,但開創了天使投資的新玩法:鎖定創業型人才,投資TA終身創業的項目,直至TA創業成功為止。歷史上失敗的投資,都折算成最後成功項目的股份。天使投資投什麽?從投項目轉向投人了。以前是爭奪創業項目,未來是爭奪創業型人才。

目前市場上出現一種這樣的人才投資基金,瞄準一個上市公司的關鍵人才,讓他們整建制地出來創業,甩掉原來的老板、另起爐竈。基金給他們投資,送給他們以股權,把人才、經驗、產品、know-how、技術、客戶關系、商業模式都平移出來,快速複制出一家可上市的公司。這種玩法是什麽?這不就是赤裸裸的跨界打劫嗎?這種打劫也太狠了,誰家經得起這樣的打劫呀?先劫人,然後劫事業,你死,我活。如果拋開道義不談,這種打法,太務實了。花錢買人,而不是買股票。

人才投資正在興起。BAT總監級別以上的人才出來創業,不論這些人才手上是否有成熟項目,投資者就願意直接給錢。A集團通過專門團隊尋找上下遊企業的人才,以股權合作的方式投資人才,逐步建立“A系企業”。B集團,在國內舉辦了首個針對高端人才投資的精英選拔賽“千萬奇才”,通過選拔有能力實現企業高速成長的人才,然後將此人才連同資金一同放到投資的企業中去,保障投資安全和收益。投資決策的依據,從“事”轉向了“人”。

做出了《紙牌屋》的Netflix公司認為,HR最重要的工作就應該是滿世界去找人,一個優秀人才頂2-3個人甚至頂10個人用。Netflix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找來人才,倡行“自由與責任”的文化,放手讓你幹,給人才以自由,但也要求你負起責任來,能擔當。這種文化已被矽谷普遍接受。

很多公司都感到,原來的行業或做法已經做不下去了,沒有前途,必須創新與轉型。這已經不是發展問題,是生死問題,形勢非常嚴峻。怎麽創新和轉型?有錢,搞個創新孵化基金,錢就在賬上,沒問題;有樓、有園區,都是現成的,建個小矽谷,也沒問題。但是,有錢、有樓、有矽谷,人呢?缺的是創新型、創業型人才!這些人才不能源源不斷地來、生生不息地長,錢和樓和園區有什麽用?你搞的“矽谷”不就是空谷嗎?瞧,生死問題變成了創新和轉型的問題,創新和轉型的問題變成了人才的問題。不能在人才上下對功夫,誰也別想實現創新和重生,不管原來多麽輝煌,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就這樣老去、沒落。

房多多,移動互聯網的模式,打劫傳統的房地產中介蛋糕。騰訊的深圳研發中心總經理參與房多多,萬科的副總裁也跳槽去了房多多。房多多們活了,傳統的房地產中介公司就得死,越大的死得越慘,整個行業都要被顛覆。移動互聯網時代,贏者通吃,打劫的不是某一家二家公司,而是整個行業。只要冒出一個真正強悍的打劫人才,他瞄上一個行業,結果整個行業都被他劫了,所謂顛覆。

萬科總裁郁亮明確提出,年薪制、聘用職業經理的做法,已經攏不住人才了,必須搞事業合夥制。萬科2014人力資源條線大會,郁亮提出升級版新理念:人才是萬科的唯一資本,唯一。任正非用他的語言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為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據說海爾也在打破一體化、流程化的大工業組織,鼓勵內部創業,搞阿米巴組織。一個民營的資管公司,在一些單位推行九級合夥人制,讓九級人才都成為事業合夥人、擁有公司股份,吸引人才,集團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了8000億元的量級。

類似上述的商業現象,每天都在發生。串起來看,能看出“茲事體大”的東西。我有很多啟迪和思考:

第一, 這是個打劫的時代。互聯網技術為打劫提供了技術上的實現手段,資本為打劫提供了“燒錢”,屌絲逆襲成了萬眾歡呼的佳話,海盜精神成為強悍的、致勝的商業風格。各行各業都面臨揭竿而起的打劫者、顛覆者,商業世界、天下大亂,原來建立的地盤正在受到威脅,原來建立的結構正在受到沖擊。商業亂世,一切都在快速變化,而相對穩定的戰略和組織,根本無法及時做出反應,只有人,才可能根據前線的炮聲和戰火,即時判斷、快速反應。無論進攻還是防衛,人才再次成為了首要的依靠和指望。大爭之世,一切的競爭都化為人才之爭。

第二,原來費盡心思建立起來的組織結構和流程體系,需要解構甚至甩開,否則難以適應當前的人才爭奪、市場變化。這對我們長期以來受到的管理教育,是挑戰,甚至是顛覆。

第三,萬科郁亮喊出一句話“職業經理人已死、事業合夥人時代誕生”。我感覺是:流程化和管控型組織已死、平臺化和生態化組織誕生。流程森嚴、秩序井然、按部就班的公司,正在失去快速反應能力。野蠻生長、靈活機動、放手人才各自為政各自為戰的公司,卻可能亂中取勝、大獲全勝。在智力勞動領域,這種趨勢已經看得很明白了,比如互聯網創業、IT行業、投行投資資管領域、律師會計師設計師等,不按事業合夥人的理念、不搞平臺化和生態化組織,幾乎做不成大公司,歷史上做大了的公司也已經很難再hold住。連萬科、家紡、海爾等傳統行業公司,也意識到不搞事業合夥人體制已經很難再往前走了。

第四,資本與人才:誰輕誰重?資本追著人才跑、為人才服務。從投資企業、投資項目、投資股票,到投資人才。和君資本,你往哪里跑?追著人才跑。

第五,組織與人才:誰輕誰重?人才重於組織,組織適應人才的需要,而不是人才適應組織的需要。原來從哈佛搬過來的經典管理邏輯是:戰略—組織—人力資源,戰略決定組織,組織跟隨戰略,人力資源適配組織。現在看來,需要建立一種新的管理邏輯:人才動起來,組織跟隨人才,組織適配人才,戰略和組織都圍繞人才轉。

第六,關於人力資源管理,要轉向人才經營

1.跳出或更新“管理”概念,致力於人才最大價值和最大效能的發現和發揮。組織圍著人才轉。

2.要不局限於員工,而是全社會範圍用才,從註重“為我所有”轉向“為我所用”,建立開放的人才生態圈(小米的粉絲參與產品設計、邏輯思維的會員營銷、碧桂園的全員銷售、行業私董會、和君的APP微智囊等)。

3.基於大數據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應用人力資源管理軟件記錄和積累員工個性數據,依據數據對員工進行個性化管理。例如谷歌的HR在內部建立了多個數據收集平臺,借此觀察員工的工作習慣、日常行為等,據以實施人力資源管理舉措。對員工的考核、薪酬、福利和培訓,都依據數據給予個性化對待。

4.人力資源這門學科的基礎假設正在發生改變,從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到 talent development。

第七,關於時代:我突然意識到,所謂“時代”,不是時間概念,是代際概念,是人群概念。人的代際更替,催生商業的新陳代謝、更新換代。新生代企業來自於新生代的人。不能抓住新生代的人,就別指望老企業實現轉型和新生。

結論:一切要回到人才、服務於人才。

給人才以機會和平臺,才是組織的前途所在、資本的收益所在、事業的生生不息所在。

企業家心中或辦公室要掛三幅圖:業務版圖、組織版圖、人才版圖。如果只能三選一,那就掛人才版圖吧。

有心的同事會註意到,我這幾年來的管理思維有一個演變軌跡。

以前我喜歡談戰略,我的主要思想和觀點,我跟客戶溝通的主要話題,大多是關於戰略的。在戰略分析和洞察上,我還是有一些心得,給很多企業提供了服務,驗證了效果。

後來,我經常談論組織,對合夥人、對弟子、對企業家,我不斷地強調要從做業務轉向做組織,明確地提出了和君人的成長路線:優秀的讀書人—合格的職業人—業務能手—職業高手—組織領袖,成為組織領袖才是個人發展的登頂。有一個狀況我看得很明白:很多企業的發展,瓶頸就在老板完不成從業務能手到組織管理的角色轉變。請大家到和君的E-learning中心點播和君商學院的一堂課程,我講的《一步步長大:民企組織發育和建設十九條》。這堂課,濃縮了我關於組織管理的深切體會。和君總裁班的很多企業家說他們反複點播收聽,越聽越有感覺,越聽越有滋味,特別命中要害。

今年開始,我經常談論人才。我今年給幾個上市公司出管理建議,都是從“人”上發力的,客戶來找我談戰略的,我跟他談人,客戶來找我談組織的,我也跟他談人。在人上發力,人動起來,組織跟著動,戰略跟著動,效果很好。我開始拋棄“戰略→組織→HR”的管理邏輯,而啟用“方向→HR→組織→戰略”的管理邏輯。關於人力資源管理,我也有新的認識,從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轉向了Talent Development,從MAB教學的人資管理轉向了人才管理或才能開發。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鎖定資源 中國大手筆援助委內瑞拉與厄瓜多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63

為了保障能源安全,協助合作夥伴,中國將向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提供數百億美元資金援助。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和厄瓜多爾總統科雷亞會面之後,決定向委內瑞拉提供200億美元投資,並向厄瓜多爾提供75億美元貸款。

向厄瓜多爾的貸款中,中國進出口銀行將提供53億美元30年期貸款,利率為2%。國開行和中國銀行分別提供15億美元和4.8億美元。

進出口銀行還將提供2.5億美元項目貸款,鼓勵厄瓜多爾家庭改用電飯鍋,以減少該國對天然氣的依賴。

自2007年以來,中國為了保證原油供應,已向委內瑞拉提供了500億美元貸款;2009年至2014年期間,中國向厄瓜多爾提供的融資也超過了120億美元。

據《華爾街日報》,歐亞集團拉丁美洲高級分析師Risa Grais Targow表示,在獲得更多細節之前,該協議的影響力尚不明朗。不過周三的協議本身表明,中國將繼續支持對深陷政治困境的馬杜羅。

她表示:“中國在委內瑞拉的風險敞口很大,所以很擔心該國政局出現更替。”

受油價暴跌影響, 委內瑞拉經濟正陷入嚴重的衰退。上周,委內瑞拉央行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該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華爾街見聞本周曾提到,高企的通脹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嚴重短缺已經讓委內瑞拉經濟接近癱瘓,“連肥皂都沒了”。

據德意誌銀行估計,2015年油價平均需要達到117.5美元/桶,委內瑞拉才能實現財政預算平衡。

厄瓜多爾的情況稍好,去年三季度該國經濟增速為3.4%,較較2013年同期的5.6%下滑了不少。厄瓜多爾的原油產量為54萬桶/天,是最小的OPEC國家。

據波士頓大學全球經濟治理研究院數據,自2005年以來中國已經向整個拉丁美洲提供了超過1000億美元貸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