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醫院:互聯網鎖定新標靶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4621

當政策壁壘稍有松動,資本就蜂擁投向互聯網藥品銷售。 (CFP/圖)

挾資本之力,倡導分享、平等、便捷的移動互聯網技術,開始沖擊封閉、保守、管制頗多的醫療體系。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革新和顛覆,依然是個未知數。

2014年9月初,拿到7000萬美金的投資後,醫療健康互聯網公司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反而倍感壓力。

他看到了行業的兩面:一方面資金迅速湧入,概念炒作層出不窮,移動醫療也儼然成為了一個錢多速來的行業。另一方面,從業者們卻突然喪失了方向感,很多需要做,很多可以做,骨頭從哪里啃?

2013年以來,移動醫療領域的投資風生水起,而此前因為嚴格的政府管制,資本一度繞行。

在政府管制逐步放開,移動通信技術革新換代、移動互聯網產品層出不窮的背景下,國務院文件明確提倡健康服務與新技術融合,激發了技術革新醫療系統的種種想象。

倡導分享、平等、便捷的移動互聯網技術,與封閉、保守、管制頗多的醫療體系對接,究竟會開出怎樣的花朵?

手機上看病

對李天天來說,丁香園打算從打通用戶端(c端)來“啃骨頭”。

這家靠給醫生提供論文資料下載、學術信息交流起家的醫療互聯網公司,希望找到一個連接起患者的轉型通道,讓其已經積累的200萬註冊醫生資源和十余年積累的醫學數據庫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

與騰訊合作,是彌補短板的最快捷方式:丁香園200萬的專業醫生用戶和醫學數據庫資源,對接騰訊龐大的用戶入口,打通從醫到藥再到患者的封閉醫療產業鏈,“做成了就是最大的網上醫院”,以嶺藥業電商平臺市場總監邵清非常看好丁香園的未來。

從目前已經推出的面向c端的產品——丁香醫生,可以約略看出丁香園的思路:只要輸入疾病名,用戶就能得到就近匹配的醫生和藥品推薦信息。

這跟春雨、好大夫在線等移動醫療產品的用戶特征相仿——有自診需求、慣於向網絡求助。不同的是,其提供的信息並不來源於在線真實醫生的“輕問診”,而是數十年來積累的醫生和藥品信息數據庫。

類似丁香醫生、春雨醫生這種以改造醫療端為切口的移動醫療產品,在過去一兩年間噴湧而出,以醫生、醫療為關鍵詞在蘋果軟件商店app store中搜索,類似的app至少有20個。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鵬認為,在互聯網出現後的二十多年來,盡管遠程醫療在提升醫療服務能力上一直被寄予厚望,但全球範圍內直到近年來才有了顯著突破,這得益於移動通信技術的飛躍,資本市場對醫療行業投資慷慨。

同樣的故事,正在中國發生:管制的放松,技術的進步,資本的熱情,使2013年以來移動醫療領域的投資屢創新高。

就在丁香園獲得騰訊投資的前一天,移動健康平臺春雨醫生剛剛獲得C輪5000萬美元融資。最新的一筆公開交易,則是2014年9月18日小米對九安醫療2500萬美元的註資,主要用於九安旗下可穿戴設備的品牌Ihealth。

與騰訊更傾向於“醫療社區”的投資方向不同,小米、百度、京東等互聯網大咖,從自身電商和數據的優勢出發,將投資的觸角伸向智能可穿戴設備。試圖以移動設備采集到的使用者健康數據為核心,串聯起為之服務的醫、藥等環節,形成基於(移動)互聯網的醫療生態系統。

挺進線下

另一家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則選擇了不相同的切口——直接向線下實體醫療機構挺進。

5月28日,阿里旗下支付寶公布了未來醫院計劃。

截至目前,這個項目已經與14家醫院展開合作,用戶只要在支付寶客戶端添加這些醫院的公共服務號,並綁定自己的醫療卡,就能在看病前先通過支付寶掛號,根據候診信息估算時間再到醫院;問診完成後,再用支付寶繳納各種費用,減少排隊時間,患者甚至可對醫生的診療服務進行評價。

第一家合作夥伴、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引入支付寶流程已近5個月。據該院信息科主任楊秀峰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目前每天大概有1500個人使用支付寶掛號,占到總掛號數的18%。從掛號到就診,病人可以節約12分鐘左右,從就診到交費,又可以節省18分鐘。

支付寶選擇大型三甲公立醫院作為攻克的重點——這里正是中國醫患矛盾最突出的地方,病患數量多,各環節排隊時間長,就診體驗差。支付寶的野心是,挺進醫院,直接掌握病患數據(就醫記錄、藥品使用記錄、醫生評價等),日後便可制定數據標準和開放接口,引入母嬰健康、慢性病管理、可穿戴設備等一系列健康服務商,打造“醫療服務平臺”。

三甲醫院之外,阿里還試圖通過天貓的電商平臺優勢,打通藥的環節。7月啟動的“藥品安全”計劃,正是看中這點:用戶只要使用手機淘寶和支付寶錢包,掃描市面上任何藥品包裝上的條形碼和藥品監管碼,就可獲得該藥品真偽的提示,以及生產批次、用法等信息。

這將為互聯網售藥摘除“藥品安全難以保證”的緊箍,為其旗下天貓醫藥館的發展繼續掃除障礙。年初,阿里巴巴剛剛斥資1.7億美元收購中信21世紀54.3%的股份,為天貓醫藥館買得正身。

“互聯網公司還做不了太多”

移動醫療成為時下最火熱的話題。

春雨醫生創始人畢磊對此感受深刻,“幾乎每天都有一個圍繞移動醫療的論壇在召開”,他參與創立的公司則剛剛上了新聞聯播,喜訊在朋友圈刷屏。

春雨不再發愁錢的問題,也無需擔心市場推廣,但接下來呢?技術和外部力量的引入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對現有醫療體系實施改造?

投資商為移動醫療描繪了一個顛覆式的夢想,但現實卻很骨感。

經過5個月的磨合,支付寶O2O事業部副總經理、未來醫院項目負責人劉新感覺有一些困惑,“我們的想象是,只要有互聯網的思維,只要商業模式OK,滲透得會很快”,但互聯網對醫療行業的改造難度,顯然超出了他的估計。

廣州婦兒中心信息科主任楊秀峰在5個月的實際體驗後發現,使用人群是一個重要挑戰,“我們是婦兒醫院,有就診需求的人都比較年輕,效果還可以,但廣州其他一些綜合性醫院隨著我們做了一些東西,效果就很差,基本沒人用”。

不僅如此,公立醫院複雜的決策流程、各個醫院信息化程度的差異、打通社保的困難,都讓未來醫院的進展未能如劉新所料。

“我們和社保機構談,對方最常問的問題是,和支付寶合作,對我有什麽好處”,劉新只好告訴對方,可能真沒什麽好處,還要增加你們前期的工作量,要調整接口,還要考慮資金的對接,“但對患者肯定是更方便的。”

事實上,保險機構的態度對移動醫療的意義,不僅僅是能否調整一個接口這麽簡單。在美國,保險機構出於控費和提高醫療效率的需求,而願意作為移動醫療服務的買埋方,是移動醫療進展快速的重要因素。

在國內的保險體制里,這還不太現實。人社部基金監督司湯曉莉副司長曾公開表示:醫保資金普遍吃緊,擔憂遠程醫療納入醫保後資金壓力更加緊張。其中的考慮主要是,目前在互聯網醫療技術下,診療效率提高,診療人數增多,但沒有顯示出降低整體醫療費用的效果。

在現有體制下,改造醫療系統,解決醫患矛盾,劉新認為“互聯網公司是做不了很多的”,能做的是為現有醫院“賦能”,而不是顛覆和革新。

夢想如何照進現實

李天天也看到夢想照進現實的難度。雖然號稱有200萬的註冊醫生數據,但他們看中的是丁香園“學術論壇”的價值而在此註冊,其是否有意願和時間使用丁香園開發的面向用戶的產品,並提供問診服務,則是完全不同的問題。

雖然騰訊不缺錢,但像投資打車軟件一樣,靠砸錢吸引醫生、患者的方式,在醫療行業是否行得通仍是未知數——中國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市場格局下,每天萬次的門診量已讓醫生們焦頭爛額,即便移動互聯網利用的是使用者的碎片時間,醫生的使用熱情依舊是移動醫療產品發展的痛點之一。

“優質醫生的參與度不高”,自由執業醫生,國內首家醫生集團創始人張強是醫療新技術的擁躉和熱情使用者,“因為我們是自由執業的醫生,需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而大多數體制內的醫生則沒有使用的動力和時間。”

不僅醫療端的革新遇到制度阻力,醫藥電商的發展也難言坦途。雖然政策層面,互聯網售賣處方藥即將解禁,醫藥電商被寄予了倒逼醫療系統革新的厚望:電商節約中間成本的優勢使藥價降低,吸引患者比價購買,從而使部分處方藥從公立醫院流出,進而威脅“以藥養醫”的公立醫院生存模式,倒逼公立醫院改革。

然而,這個技術帶動患者需求,患者需求帶動供方改革的倒逼邏輯,在公立醫療機構行政性壟斷的現實里,將遭受巨大挑戰:醫院如果不放出處方,患者的自由選擇就無從實現。

以張強的觀察,目前的移動醫療產品,都是在舊有模式上提高一些效率,對整個醫療改革是沒有多大作用的,互聯網有可能對現有醫療系統進行改造,“但我們還沒有找到那個點”。

移動醫療觀察者、杭州全科健康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傑用“產業格局複雜、政府推動緩慢、個人無所適從”來形容目前移動醫療領域的現狀。他認為,無論著重於哪一個具體的切口,移動醫療技術的最大價值,其實是促使患者能力的增長和自主意識的增強,這對傳統醫患關系中患者相對弱勢的地位是一種革新。

支付寶劉新則為南方周末記者描述了這樣一個互聯網式就醫場景:一位外地患者,先通過手機了解協和醫院想看的專家哪天有時間,掛好號;根據他的位置,推送適合的火車票,汽車票,到北京後,提前預約的出租車可以接他直接送去醫院,還會推送醫院附近的住宿、餐飲、出行信息。根據他的電子處方單,為其提供可以比價比質的藥品電商服務,物流配送還可直接將藥品送達。最後,還能和智能設備廠商合作,如果他得的是慢性病,可以對其健康信息進行采樣,遠程為其提供診療咨詢和康複指導。

而這個患者的就診、用藥記錄,健康信息,將在確保隱私權的前提下,成為居民健康檔案的真實數據庫。

“我們的規劃是十年,但也許更快,國家一個利好的政策,也許就會把整個流程改變。”劉新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47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