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奇瑞汽車首度公開承認將重啟IPO 資金鏈吃緊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7426/

隨著與捷豹路虎合資的明朗化,奇瑞開始在新的征途上發力前行。日前,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首度公開承認奇瑞汽車重啟IPO計劃,但上市時間表還未確定。

從2006年就傳出奇瑞上市,但受制於資本市場的震盪以及自身戰略調整等因素,奇瑞IPO上市計劃一拖再拖,似乎失去了上市的最佳時期。

然而,尹同躍清楚地知道,提高公司盈利和理順內部資產結構是奇瑞當務之急。

數據顯示,除了依靠銀行借貸,奇瑞還嚴重依賴政府補貼,2008年和2009年,奇瑞利潤總額分別只有3.14億元和0.72億元,其中包含政府補貼4.70億元和6.33億元。

被業界詬病為「圈子鋪得太大」的奇瑞,為了理順內部資產關係,拋售不良資產和非主營業務,選擇了放棄新車型推出,以減少車型設計和研發成本。

隨著新東方之子上市,奇瑞品牌上攻戰略的發力,奇瑞標榜的「第三次創業」拉開序幕,尹同躍將「從追求產品數量轉變為追求產品競爭力」,作為實現「短期3%,中期5%」利潤目標的發展策略。

而與此同時,捷豹路虎項目的推進也成為了助推奇瑞上市的重大利好。與傳統合資公司不同,奇瑞與捷豹路虎的共同開發合資自主車型,不僅有利於奇瑞的整車開發水平提升,而且借助於捷豹路虎的品牌認知,從而快速提升品牌形象,這與奇瑞「第三次創業」的初衷也不謀而合。

不過,奇瑞上市的時間表還仍未確定,而眼下對資金的渴求依舊是奇瑞需要解決的燃眉之急。奇瑞汽車相關信息顯示,奇瑞汽車總負債超過300億元,其中流動負債超過200億元,資產負債率常年超過70%,而在2020年前奇瑞將有接近300億的資金需求。

這個資金缺口如果僅靠融資來填補是難以支撐的,不過,如果奇瑞未來能利用合資技術來反哺自主業務,實現中高端轉型,研發出有競爭力的產品,使其主業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那麼奇瑞IPO時刻很快會到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92

中核上市漸近 核電重啟大幕即將拉開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6/1NNDEzXzQ0ODU1NQ.html

來自環保部的一紙公告,使得中國核電資產上市進程再度加速。

6月5日,環保部發佈公告稱,按照工作程序與要求,環保部已經對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核電)下屬7家生產企業開展了核查工作,經核查,沒有發現該公司下屬生產企業存在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行為。

這意味著,中國核電已通過上市環保初審。

「預計兩三個月內中國核電就將正式向證監會提交上市申請材料。」6月6日,一位接近中國核電的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對於中國核電的上市問題,國務院已經有特批,年底前獲得審核通過的可能性很大。

而就在此前幾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並同意公佈《關於全國民用核設施綜合安全檢查情況的報告》。

此外,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兩國也共同簽署了中俄核領域合作文件。

種種跡象表明,停滯一年多的我國核電建設重啟的大幕即將拉開。

核企衝刺上市

「今年3月,公司專門召開了上市動員大會,要求各部門全力配合上市工作,而且祖斌總裁明確提出,要力爭今年內成功上市。」中核集團一位人士說,「公司原來計劃6月份提交上市申請材料,現在看來可能會有稍許推遲。」

前身為中核核電有限公司的中國核電,是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作為控股股東,聯合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和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

中國核電在環保核查文件中稱,此次IPO募投項目包括福清、秦山、三門、昌江、田灣等新建和擴建項目,總投資額高達17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田灣項目也出現在普京5日訪華簽署的合作文本中。

事實上,早在去年初,中國核電就計劃向證監會提出申請上市的要求。然而,突然爆發的日本福島核事故使得這一工作被迫暫停。

在上述中國核電人士看來,解決核電發展中巨額資金投入的問題是中核謀求上市最重要的目的。

「現在一個大型核電項目投資額動輒達到幾百億,如果僅依賴銀行貸款或者滾動發展確實是難以跟得上發展需要。」

「儘管核電重啟還沒有實現,但這已是按步驟預期中的事,目前國內僅有中核、中廣核及中電投三家核電運營商,率先上市的公司肯定能獲得資金優勢。 」一位業內人士說。

目前,與中核進行上市賽跑的還有中電投。作為國內第三家具有核電站控股資質的公司,中電投無論是在核電裝機容量還是手中掌握的在建項目都無法與中核及中廣核相提並論,但在資本運作上的經驗,卻遠超兩位核電前輩。

早在去年7月,中電投旗下上市公司上海電力就已經發佈定向增發公告,擬增發收購中電投集團持有的禾曦能投公司的全部股權。

禾曦能投是由中電投與上海電力共同出資成立,前者持股99.97%、後者持股0.03%。而在此之前中電投已將其旗下全部核電資產,包括江蘇核電30%的股權、秦山三期20%的股權和秦山二期6%的股權無償劃轉至禾曦能投公司。

這意味著,增發成功後,中電投核電資產將進入上市公司上海電力。

重啟核電臨近

停擺一年多的中國核電審批尚未重啟,而業主已經摩拳擦掌。

6月4日晚,*ST贛能(000899.SZ)、贛粵高速(600269.SH)均發佈公告稱,中電投江西核電有限公司擬向股東按持股比例增加資本金4億元將按照持股比例增資江西彭澤核電項目。

作為內陸核電代筆的江西彭澤核電項目前期曾因評估真實性問題而備受爭議。

「大股東選擇在這個時候增資,說明對核電重啟及審批通過抱有較強信心。」一位證券分析師說。

*ST贛能的公告顯示,項目選址階段的環境評估報告和安全評估報告已獲得國家環保部和國家核安全局的批覆,項目廠址的「四通一平」工作已全部結束,其中1號機組已具備開工條件,項目進展在國家的統一部署下有序推進。

「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基本結束了。自從去年日本福島核電事故以來,沒有開工的核電項目就都停工了,而我們一直在做前期工作」。 *ST贛能董秘李聲意稱,「現在就等『拿路條』開工了。」

「核 電重啟現在只差臨門一腳。」在國泰君安證分析師劉驍看來,隨著6月1日《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的通過,意味著中國 核電重啟進程已經過半,最後的重啟只待《中國核電安全規劃》和《2020年核電中長期規劃》兩項政策性文件的審批通過。

而上述兩份規劃都已經編制完成,並已進入國家發改委審批程序,有望於近期上報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討論。如果兩個文件獲得通過,將正式重新開啟中國的核電建設。

不過,對於核電重啟後的審批速度,業內人士均持謹慎態度。

「由於安全性的考慮,估計國家並不會因為2011年和2012年核電建設放緩而在未來加快進度。」劉驍稱。

值 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場一度預期2020年我國核電規模將達到8000萬千瓦,目前普遍預期在7000萬千瓦左右,而在5月10日,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 在「2012中國核電可持續發展論壇」上透露,核電中長期發展目標也可能最終被定於6000萬到7000萬千瓦之間,低於市場預期。

「儘管離核電重啟已經不遠,但日本核電危機對中國核電產業的發展還是有非常大的影響,從目前國家高層的反應來看,未來我國核發展不太可能再是狂飆突進式。」發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專家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94

核電重啟難題依舊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6-22/100403272_all.html

 中國停建核電已有15個月之久。

  2012年5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關於全國民用核設施綜合安全檢查情況的報告》(下稱《核安全檢查報告》)和《核安全與放射性污 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下稱《核安全規劃》)。半個月後的6月15日,環保部網站公佈了上述兩個文件的全文。

  國務院常務會議後的次日,即6月1日,新華社播發系列文章,其編者按直言:「核電重啟箭在弦上,開閘在即。」6月5日,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 司(下稱中核股份)的上市環保核查也被環保部放行。中核股份計劃融資1700餘億元,將可能是2012年A股市場上最大的IPO之一。

  重啟核電,顯然是全國乃至全球關注的大事。

  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3·11」核事故後五天,中國國務院於3月16日召開常務會議,並作出四項決定:一是立即組織對全國核設施進行 全面安全檢查;二是切實加強正在運行核設施的安全管理;三是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四是嚴格審批新上核電項目。這四項決定被稱為中國核電「國四條」,據此, 在《核安全規劃》獲准之前,中國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包括已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

  彼時至今,全球核電形勢一再變化,停建或停止運行核電站的西方國家一再增加,日本甚至於2012年5月進入一個無核電之夏,舉國討論是否徹底放棄核電。在此背景下,中國核電建設如果真的如外界所稱,「已重啟在望」,其影響不可估量。

  不過,財新記者採訪發現,最新調整的《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下稱《核中長期規劃》),並沒有同《核安全規劃》一併接受國務院會議審查,而前者才是中國核電重啟真正的閘門。

  多位核電專家和業內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核安全規劃》是核電行業回暖的必要條件和清晰信號,但業界和民眾更加關心的核電項目建設速度、核電裝機量規劃和內陸核電佈局等問題,還需修改中的《核中長期規劃》來回答。

  但《核中長期規劃》何時發佈,目前局勢仍不明朗。中國核電重啟,顯然尚未真正到開閘之時。

重啟不易

  長江邊的江西彭澤核電項目,已停工一年又三個月。近日似乎峰迴路轉。去年核電「國四條」發佈後,通過選址階段環評,前期工作已經平掉一座山頭的 彭澤核電站,也在暫停之列。隨後,這塊已經安靜下來的大工地卻一直話題不斷。經歷了對岸安徽望江縣的「上書」抵制(詳見本刊2012年第9期「核電上書風 波」),遭到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的強烈反對,還經歷了國內媒體關於內陸核電站存廢的大討論。

  但《核安全規劃》通過後僅四天,2012年6月4日,ST贛能(000899.SZ)、贛粵高速(600269.SH)均發佈公告稱,中電投江西核電有限公司,即彭澤核電項目投資方,擬向股東按持股比例增加資本金4億元。該兩家上市公司各擁有江西核電的20%股權。

  次日,中核股份上市環保核查獲通過。該公司隸屬於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核集團),中核集團在國務院國資委的央企名錄上排名第一。

  股市的反應還不止於此,早在5月28日就有市場傳聞稱核能建設將重啟,核能板塊由此大漲三天。江蘇神通累計漲幅達15.1%,其他個股如二重重裝、中核科技、沃爾核材等「涉核」概念股也隨之上漲。市場分析人士更在近期開始推薦買入、增持核電相關股票。

  然而,在外界一片熱鬧中,中國核電業內並無欣喜之聲,顯得異常沉默。

  一位中核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中核集團謀求上市由來已久,2010年的中核股份的成立即是上市準備的關鍵一步,此次通過環保核查,應該只是順水推舟的一個步驟。

  上述中核人士表示,中核集團內部對於此次《核安全規劃》的通過反應平淡,並認為《核中長期規劃》調整後的發布,才是中國核電復甦的關鍵所在。

  《核中長期規劃》最早發佈於2007年10月,當時對於核電發展的設想為,到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爭取達到4000萬千瓦。但隨著中國 核電發展,原來的規劃已經不適應社會變化,尤其是福島核事故之後,國務院常務會議上也明確將調整《核中長期規劃》提上日程,圍繞中國核電的建設規模和速度 的討論也由此愈加熱烈。

  據新華社報導,2012年5月10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在「2012年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期間表示,《核中長期規劃》和《核安全規劃》已經通過國家能源局的審議,並上報到國家發改委。

  然而,在5月3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核中長期規劃》並未出現,僅是《核安全規劃》獲得通過。

  一位接近核電決策層的不願具名的專家稱,中國核電發展的春天沒那麼快來,或許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

  該專家認為,日本核事故之後,中國內陸普通公眾的核恐慌心理加重,2012年初彭澤核電項目引起望江縣政府「上書」反對,就體現出了民意左右政策的力量。

  當前決策者對民眾的核恐慌極為在意,「出於維穩的角度,放行核電恐怕沒有那麼快」。

  此外,在國際上,核電重啟重建已成為政治問題,中國當前也正值政府換屆的敏感時期,這讓決策者對何時重啟會表現得十分慎重。

煎熬與熱望

  在日本核事故之前,中國核電行業的發展正如同一輛加速前進中的列車。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范必曾經撰文指出,在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前,中國業內對2020年核電裝機規模的預期普遍超過7800萬千瓦,大多數核電業主和配套企業甚至按照裝機1億千瓦以上制定自身發展規劃。

  但截至2010年底,中國在役核電裝機容量為1080萬千瓦,加上在建的,全部裝機容量僅1696.8萬千瓦。

  日本核事故發生之後,中國核電列車也驟然急踩剎車。至今,「國四條」所帶來的效應已逐漸顯現。

  「有些項目已經等不及了!」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顧忠茂告訴財新記者,例如湖南的桃花江核電項目,目前處境就十分尷尬,該項目據說「前期已經投入了38億元」。

  類似項目還包括位於沿海的江蘇田灣二期工程,遼寧徐大堡項目等,這些項目在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前拿到了「小路條」,即可以開展前期工作,包括設計、「五通一平」、關鍵設備採購的許可。但目前「大路條」,即項目審批遙遙無期,前期的巨額投資被拖著。

  顧忠茂表示,「國四條」影響之下損失更加直接、更慘重的,是核電設備的供貨商。一年多的項目停頓,正將他們拖入窘境。

  國外核電供貨商同樣受到波及。某核電建設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核電項目的關鍵設備多從國外訂購,預付款通常只有5%到10%,簽合同下訂單後,供應商開始生產並承擔大部分成本。「這些設備的價格,動輒幾億元人民幣,一旦出現客戶反悔的情況,供應商損失巨大。」

  上述人士表示,「國四條」出台後,已出現了國內某待建核電項目以「不可抗力」為由,希望終止設備訂購合同。但已經在生產的國外供應商,並不認可政策突變屬「不可抗力」,雙方正尋求通過國際仲裁解決爭議。

安全不容忽視

  日本核事故發生以後,中國進行了一場漫長的核安全檢查,但檢查結果的發布卻一推再推。

  根據最終於今年5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核安全檢查報告》,中國核電設施在總體有保障的前提下,也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

  該報告顯示出,中國核設施在應對引發福島核事故類似的極端自然災害事件時,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例如,秦山核電廠尚未制訂嚴重事故管理導則,秦山第二核電廠、嶺澳核電廠、田灣核電廠,僅具有可以應對某些特定嚴重事故的規程。

  位於四川汶川地區附近的高通量工程試驗堆抗震設計標準偏低。據媒體報導,該試驗堆距離汶川地區僅120公里,在2008年的「5·12」汶川大 地震發生時,該試驗堆曾經手動緊急停閉。報告認為,該試驗堆需按照新的抗震要求進行重新評估,必要時加以改進,進一步提高其安全裕度。

  對此次安全檢查作出的「總體上有保障」的結論,多位業內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認同。他們同時認為結論「正面」,利於重啟。

  原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幹事錢積惠向財新記者分析稱,這次安全檢查使得待建的核電站的冗餘度和造價進一步提高,以降低本來就屬於小概率事件的堆心融化的概率 。

  不過,在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高級顧問楊富強看來,這個安全檢查的結論有些過於輕描淡寫。他認為,安全檢查的時間之長,過程之反覆,檢查出的問題應該不止那麼簡單。

  中國目前是在建核電站最多的國家,而之前專門從事核電工程建造的工程人員並不多,「一下子上這麼多工程,不見得每個工程隊都是合格和有資質的。」楊富強說,曾有核電監管官員向他透露,中國的核電項目在基礎建設方面存在一些問題。

  核電研發、製造、建設和監管力量跟不上,在近年較快的核電發展中,容易造成安全隱患。范必也曾撰文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指出,目前有限的核電研 發設計分散,影響安全技術的標準化和推廣應用,一些工程建設和裝備製造企業安全意識不夠強,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重大質量問題時有發生。

  楊富強強調,核安全的結論僅證明中國核電項目的技術水平沒有太大問題,但核電項目的安全與否,並非完全由技術決定。

監管體制隱患

  楊富強對財新記者表示,中國核電安全潛在問題在於體制和管理方面。他表示,歷史上幾次大型核電站事故,均有安全管理因素在其中。而中國的核監管體制、應急反應以及核安全文化,都讓人擔憂。

  財新記者發現,早在2010年5月4日,長期從事核反應堆風險評估分析和核能政策法規研究的周贇,就在國際期刊《能源政策》(Energy Policy)雜誌上,撰文質疑中國的核電監管體制。

  周贇是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貝爾弗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的研究員。他指出,國家核安全局是環保部的下屬機構,而大型國有核電集團則屬於國務院直 管,這樣的設置限制了核監管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再者,國家核安全局,沒有自己的研發部門來制定技術標準,對於現行法律法規不能覆蓋的技術情況無法做出 評估判斷。

  在日本核事故發生之後,西方發達國家紛紛改變核監管體制,一個大方向是加大核監管機構權重,直接置於中央政府之下,如日本即將成立的新機構即是如此。但中國的改變顯然不大。

  2012年「兩會」期間,楊富強所在的NRDC通過兩名人大代表遞交了題為《中國核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建議》的建議書,但目前暫無反饋信息。

  建議書中提到,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中國的核電主管機構發生了一些調整,包括國家能源局增設核電司、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增加相應的機構和人員等。但中國的核電安全監管在獨立性、權威性等方面,仍難以應對挑戰。

  監管人員的缺乏也是制約監管能力的一大因素。范必曾表示,中國核安全監管能力嚴重滯後,國家核安全局和國防科工局從事安全監管的人員數量不足,監管人員待遇遠低於核電站工作人員,這種現象增加了吸引人才、穩定隊伍的難度。

  NRDC的這份建議書還表示,中國核安全監管體制需要擺脫現狀,建立一個獨立、權威、專業的國家核安全監管機構。如果參照美國等西方國家體制,中國的核安全監管機構,應該由國務院直接管理。

  「理想的狀態下,發改委說的話,這個監管機構應該是可以不當一回事的。」楊富強稱,監管委員會應僅以安全為標竿,而不受任何行業發展規劃的影響。「不管到2020年要發展多少(核項目),監管委員會要堅持成熟一個,才批一個。裝機容量的目標,對它不能有任何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1

品牌運動服飾板塊:行業陷高庫存泥沼高成長引擎難重啟

http://www.yicai.com/news/2012/08/1978588.html
要發揮「運動精神」的並不只是運動員,還包括那些體育用品生產商。

今年來,李寧(02331.HK)、中國動向(03818.HK)、匹克體育(01968.HK)等在香港上市的內地品牌運動服飾公司均遭遇了市場增速下滑、集中度偏高、庫存高企等問題,公司股價也一路走低。

儘管隨著奧運會的召開,上述公司出現了一波反彈行情。但在行業依舊低迷的情況下,品牌運動服飾上市公司能否像耐克曾經的那樣面對挑戰,發揮「運動精神」,重新拾起高成長的接力棒?

行業困境:庫存高企,賺錢容易時代已結束

時移則世異,前兩年還因為快速成長而被寄予厚望的品牌運動服飾上市公司,近期快速發展的步伐似乎戛然而止。

數據顯示,以李寧、中國動向等為代表的中高端品牌以及特步(01368.HK)、匹克等為代表的中低端大眾品牌2011年的存貨周轉率都處於近年來同期的低水平。

財報顯示,李寧2011年的庫存已達到11.3億元,幾乎是2008年的兩倍。另外幾大品牌的庫存同樣巨大,安踏(02020.HK)庫存6.18億元、特步庫存6.71億元、361度庫存4.51億元、匹克庫存4.21億元。

此外,李寧、安踏、匹克、特步、361度等公司的業績增速都有所放緩,李寧的總收入僅89.29億元,出現了5.8%的負增長。

分析人士認為,這顯示在市場規模增速放緩、行業競爭格局穩定的背景下,企業外延式擴張不得不面對銷售不佳的情況。

而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必然遇到的「瓶頸」。東興證券認為,參照服飾行業的生命週期,國內運動服飾處於成熟期的後半段。運動品牌作為典型 的功能性、場合性品牌服飾,其目標市場相對休閒等大眾消費品類小,在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啟蒙期、2000~2007年的成長期及2008年至今的成熟 期前半段,當前市場已經顯現較明顯的增長乏力跡象,品牌持續數年的賺錢容易的優越時代已經過去。

「任何行業如果處於自由競爭,經過一段時間的高速發展後,都會出現供過於求的現象,一旦供過於求,就會形成存貨。可以說,中國的體育用品行業在過去 10年中經歷了超高速的發展,不斷有新國內品牌誕生和國際品牌進入,這也就造成了過度供給,自然會產生存貨高、供過於求的情況,行業發展放緩屬於正常現 象。」 正略鈞策管理諮詢顧問朱萌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採訪時表示。

Frost & Sullivan高級顧問秦沖則認為,從2003年申奧成功到2008年奧運會之間的「奧運效應」也在某種程度上透支了消費需求,導致行業拐點提前到來。

據介紹,中國的品牌運動服飾行業在2009年也迎來一輪高速增長期,相關公司在資本市場上更是表現搶眼。李寧的股價在這一年中扶搖直上,全年大部分時間均維持漲勢,並在2010年年中達到31.95港元/股的高位。

秦沖表示,諸多國內體育用品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和市場營銷方面的實力都還有待提高,在現有市場需求逐步飽和的情況下,很多企業不善於抓住新潮流、發展新產品、開拓新市場。所以目前國內體育品牌所遇到的困境可謂是內外因交疊下的結果。

耐克經驗:抓住時機實現反轉

事實上,品牌運動服飾行業一直將耐克等作為發展的風向標,當初李寧等公司上市的時候,市場之所以給予較高的估值,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耐克之前在美國資本市場上的上好表現令投資者印象深刻。

而耐克也一度經歷過市場競爭激烈、策略失誤的低迷時期,之後通過一系列調整,耐克重獲市場第一。更為重要的是,耐克隨後的股價表現依舊波瀾壯闊,給投資者帶來了豐厚回報。

資料顯示,耐克在經歷了1972~1982年十年的高速成長之後,公司在1983年~1985年業績出現大跌,股價也於1984年底跌到0.3美元左右的低谷。

在經歷了80年代後期的轉折期後,耐克在1989年底重新奪回美國市場第一,並走上了業績持續高速增長的階段,其股價也從1984年11月9日的0.30美元漲至2011年11月4日的94美元,漲幅321倍,遠高於同期標普500指數約7.5倍的漲幅。

那麼,耐克的發展能夠為投資國內運動品牌提供一些借鑑嗎?

秦沖認為,耐克的發展過程,對於國內體育用品企業而言,有諸多之處值得借鑑,如善於抓住市場最新的潮流和趨勢、及時反思和調整現有戰略、不斷強化自身的技術研發和市場營銷能力等,都值得國內公司學習。

本土品牌走出困境先後有序

「行業在經過一系列的調整之後,還是會走向平衡的。」朱萌表示。

而對於品牌運動服飾的發展前景,分析人士存在不同看法。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熊曉坤認為,在中國消費人群如此大規模的前提下,市場需求會長時間保持旺盛的格局,並且隨著國內消費升級的展開,未來購買高端運動品牌的人群會越來越多,仍然看好行業前景。

香港方面的機構則認為,多數投資者均看淡體育用品板塊,認為即便注入倫敦奧運這支興奮劑,該板塊也難以出現大的改善。

361度副總裁朱晨曄近日表示,本土體育品牌要回到之前每年20%~30%的增長速度已不現實。而從已經開始的2013年訂貨情況來看,明年仍然是本土體育品牌比較困難的一年。她相信,中國的體育用品行業在2014年之後會回到較快增長的軌道上來。

招商證券認為,即便本土體育品牌要走出困境,也有一個先後順序。比如李寧和中國動向在明年中後季度的情況會變好。但其他品牌的困境可能才剛剛開始,這些品牌需要整合和調整的方面會更多,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總體來看,安踏和匹克的前景會好一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25

資產證券化艱難重啟

http://www.infzm.com/content/82279

因為次貸危機停滯了4年的中國「資產證券化」,如今正緩緩重啟。

2012年10月19日,通元2012年第一期個人汽車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發行說明書公佈。上海通用汽車金融有限責任公司通過中糧信託發行近20億的資產證券化產品。

一個月之前,央行重新扣動資產證券化試點的扳機,給出了500億元的試點額度。

但是,在美國受歡迎多年,超過美國國債的這類明星產品,在中國卻幾乎受到冷遇。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主承銷商中層人士向南方週末記者感慨道:「難賣,真的是很難賣。只能是硬拚渠道。」

真的很難賣

銀行依然是大買家,佔據87%的份額,剩下的13%才是其他投資者。

過去,美國華爾街流傳著一句名言:「如果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流,就將它證券化。」

資產支持證券正是這種產品,所謂ABS(Asset-Backed Security)是指,將欠流動性但有穩定的未來現金流的信貸資產經過重組打包,形成資產池,並以其將來產生的現金收益為償付基礎而發行的證券。

這款產品自1970年代在美國誕生以來,產品總額高達數十萬億美元,成為資本市場上常見的投資品種。到2008年泡沫破滅的那一刻,此類產品已成為美國固定收益市場上最重要的品種,市場份額超過美國國債。

不過,4年前的金融海嘯,正是美國金融界過度證券化釀出的惡果:眾所熟知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等金融機構,通過把住房次級貸款轉換成債券,在市 場上剝離、分割打包、再出售並層層轉手。當貸款者無力還貸,而金融產品的基礎價值被放大幾倍乃至十幾倍,買賣的鏈條越拉越長,風險累積至7.3萬億美元的 資產泡沫。

海嘯過後,資產證券化產品儼然成為「金融風險」的代名詞。

其在中國剛剛起步的發展之路,也戛然而止。從2004年起步,截至金融海嘯爆發,此類產品在中國的發行量不過七百七十多億人民幣,尚在襁褓之中。此後,再無聲息。

這讓中國的金融界頗感失落。

事實上,中國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和美國有天壤之別,中國的產品大多是優質資產剝離,安全性極佳。而且過去幾年,正是中國金融資產增長最迅速之時,而資產證券化則是提高銀行資金流動性,化解「短存長貸」風險的最佳產品。

終於,2012年5月中旬,央行、銀監會、財政部下發了《關於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9月,央行再次重新扣動資產證券化試 點的扳機,給出了500億元的試點額度——國家開發銀行分到了其中的五分之一,並在9月7日率先發行;近日,交通銀行30億元的產品也已登場。

不過,捧場的並不熱烈——以其中一款產品為例,8月22日拿到央行批文,之前做了一個多月的路演工作,之後又花了10個工作日,才將100億元的產品銷售給了52家機構投資者,認購倍數1.3倍。一般而言,國債的認購倍數可以達到2,所以這個表現實在非常普通。

「還不錯吧」、「新品種再觀察一下吧」,南方週末記者遍訪了眾多銀行間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得到的均是此類不咸不淡的評價。這讓一位牽頭主承銷商的中 層人士頗有些鬱悶:「我們有國開行的背景,拿出來的還都是電力、煤炭、運輸這些行業資質很好的貸款,不但沒有體現信用溢價,簡直是信用折價。」

和4年前如出一轍,大買家依然是商業銀行,佔據了87%的份額,剩下的13%才是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這款產品的聯席主承銷商國泰君安的相關負責人劉欣曾在公開場合透露過這個數據。

相對於股票這種收益不固定的投資品種,ABS是一種固定收益的產品,但這個市場的一個大買家——保險公司並沒有參與其中。

一個原因是監管層——保監會原則上同意,卻沒有給出監管細則,暫時還不能投。

而據一家基金公司負責購買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基金經理回憶,曾經接到過相關的路演邀請,但當時在忙別的事情錯過了,最終也沒有購買。「現在回過頭來分析這款產品的質量和定價,倒也還可以;再加上也不是超級優質,當時並沒有過多關注。」

斷裂的4年,伴生的是人才和市場理念的缺失。早年那些滿懷熱情進入這個全新領域的產品設計者和銷售者們,如今大多數已轉做他業;買方的研究員和交易 員們也齊齊換了一茬。一個多月的前期路演中,牽頭主承銷商國開證券和聯席主承銷商國泰君安做得最多的工作,反而是資產證券化的基礎知識普及。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何籽/圖)

軟肋重重

資產不算最優、利率不算太高,除此之外,流動性不強也讓投資者們猶豫。

對於這個結果,北京大學金融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的副教授黃嵩並不意外,他對前景也很樂觀。「8年前開始第一次試點的時候,認購率也不高;但最終的結果不還是很快地賣出去了嗎?」黃是國內第一批進行資產證券化研究的學者,並出版了一本相關的專著。

在黃嵩看來,重啟後的第一款ABS產品賣得不咸不淡,除了市場對新產品需要觀察時間之外,根本原因還是利率不夠高、不夠有吸引力。

理論上來講,資產證券化的本質是風險隔離。也就是金融機構或者企業等發行方把那些比自身的資質更好或者更差的資產剝離出來,進行證券化銷售。將來,如果這些資產包出問題了,與發行方無關;發行方出問題了,也不需要拿資產包來抵債。

更優質的資產包剝離出來證券化後,理應比那些以銀行整體為信用基礎的證券化產品利率更低一些,因為它風險更小。可是在中國的悖論是,剝離出來的優質資產包還是需要更高的發行利率,即便如此,投資者們還是對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更放心,因為其背靠的是國家信用。

多高才算高,多優質才願意買?100個投資者心中可能就有100個答案。比如上述基金經理就覺得評級最高的兩檔應該比同期的短期融資券高出40個點以上才好;而保險公司的投資經理將來最願意下手的資產包是「住房抵押貸款」,而且期限越長越好。

只是,銀行究竟有沒有動力拿出最優質的資產包、定出更高的利率,學者黃嵩和業界投資者都覺得存在問號。因為銀行當下最重要的目標是搶佔資產證券化市場先機,而不是靠它來贏利。

資產不算最優、利率不算太高,除此之外,流動性不強也讓投資者們猶豫。

這次放開的500億元ABS悉數放開之後,在總額千萬億元級別的銀行間市場上,只能算作浪花一朵。足夠大的金額,才能吸引到足夠多的投資者,流動性才能足夠強。這一點上的改進,同樣需要漫長的時間。

「在當下甚至可期的未來幾年,資產證券化產品充其量只能算是固定收益資本市場上的一個補充,你不能指望它現在就去撬動幾十萬億的信貸資產。」前述牽 頭主承銷商國開證券的中層坦言。本次「12開元ABS」的銷售工作,國開證券最終攬下了九成的銷售任務,聯席主承銷商國泰君安完成了剩下的一成。

下一步所在

小企業貸款、鐵路資產的證券化,已經列入了國開行的下一步日程之上,預計將在2013年推出。

資產證券化在路上,腳步依然在向前——相比4年前的上一次試點,這次放開的體量幾乎趕上了之前4年的總發行量。而且發行方多了幾家城市商業銀行,它 們分別拿到了500億元中的幾十億的份額,證監會和銀行間交易商協會還對公司放開了一種非常規意義的資產證券化產品;購買主體也有所突破。

只是,資產包裡依然主要是基建類貸款,依然主要是各家銀行間相互持有,體量依然微小。

在美國,即便是次貸危機之後,資產證券化產品比例大幅下降,仍然佔據了固定收益產品的三成,與美國國債並駕齊驅;而且購買者中只有不到1/4是商業銀行。

「中國的銀行間市場的投資主體本來就是銀行。」黃嵩認為這個結構性問題一時難以改變。而他對政策層面的期待則是,盡快去掉「試點」二字,讓體量倍數級別增加;能夠看到消費貸款、住房貸款、不良資產進入資產包,甚至這類產品最終能與銀行理財產品一樣,面向個人投資者。

不過,近兩年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央行副行長劉士余都曾公開肯定過推進資產證券化的創新。

2007年,時任銀監會業務創新部副主任的王岩岫在提及《資產證券化產品風險管理辦法》制定進展一事時,更具體地表達過資產證券化產品不僅會有商業銀行按揭貸款證券化,還將增加汽車按揭貸款、小企業貸款等證券化,甚至在條件成熟後還可以推出應收賬款、信用卡貸款證券化。

小企業貸款的資產證券化,已經列入國開行的下一步日程之上,預計將在2013年推出。據業內人士透露,更早面市的產品極有可能是一筆接近300億元的、以鐵路資產為主體的ABS,搶佔了資產證券化先機的國開行在重啟試點的500億元之外,成功地拿到了一筆額外的指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177

凡客重啟在美上市 目標第四季度盈利

http://www.21cbh.com/HTML/2012-11-2/wMNDE5XzU1MzYwMg.html

凡客重啟在美上市計劃。

10月31日,在京舉行的ChinaVenture投中年會上,啟明創投合夥人甘劍平表示,投資的電商企業凡客誠品已經做好了美國上市準備,正在選擇提交招股書的時機。

這意味著因「過度膨脹」等問題,擱置上市事宜的凡客已重啟該計劃。對於甘劍平的表態,凡客誠品官方表態稱,對於外界的說法以及上市的事情,凡客目前並無可以對外發佈的消息。

不過,凡客誠品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凡客的經營狀況已經好轉。「過去,我們的發展模式太多粗放,目前,我們已經有很好的改善,公司的目標是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

然而,另一家電商企業高管表示,目前,鑑於美國資本市場狀況以及凡客仍然處在擴張和盈利邊緣的不確定性,凡客如果想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回歸正軌?

凡客誠品在2011年底曾傳出赴美上市計劃。彼時,市場消息稱,B2C企業凡客已於2011年11月5日遞交上市審批,最快可下個月通過審批並上市。

然而,正是由於擬上市消息被曝光,凡客誠品的諸多問題也一併顯露。當時,接近凡客高層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按照已完成的銷售情況預估,凡客2011年最終的營業收入約為35億元,這一數據與凡客CEO陳年期望的目標相去甚遠。

2010年,凡客誠品的銷售額從2009年的4億多猛增到超過18億元。這導致陳年過於樂觀地判斷了2011年的形勢,他認為,以凡客的增長速度,2011年可以衝擊100億元的銷售目標。

同時,高營收預期導致凡客的採購等供應鏈環節出現了極大的問題。2011年三季度末的市場數據顯示,彼時凡客的庫存高達14.5億元,接近凡客當年銷售數據的約40%。

重重問題影響之下,凡客上市計劃不得不擱淺。而正視凡客問題的陳年,開始從產品線、精細化管理以及供應鏈優化等方向努力改變凡客「粗放」的業務增長模式。

凡客誠品從2011年7月開始對自身進行一系列調整,直到今年6月調整才最終確定,SKU與去年相比砍了一半。截止到目前,凡客共有12個事業部,6個大的事業部,6個小的事業部,12個事業部掌管19條生產線。

一系列調整的目標,是實現盈利性的規模發展。前述凡客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凡客規模做得很大,但是,不能盈利屬於非良性發展。經過一系列調整之後,凡客希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實現盈利,並使得盈利性可持續化。

對於重啟赴美上市的說法,凡客誠品官方並不願過多評論。不過,陳年曾在今年早些時候表示,希望年底前,凡客的一切能夠回歸正軌,這可能包括重啟赴美上市之意。

上市渴望

啟明創投合夥人甘劍平的表態,反映了凡客誠品重回正軌的經營狀況,也反映了投資人希望凡客早日上市套現的渴望。

截至目前,凡客誠品已經完成了六輪融資。其中,2011年完成的第六輪融資規模達到2.3億美元。在此之前,凡客已經完成了共計2億美元的五輪融資。

而啟明創投是在凡客2008年8月第三輪融資之時,與IDG、軟銀賽富等機構一起投資凡客的,迄今,已經過去4年時間。而最早投資凡客誠品的IDG和聯創策源,已經投資凡客超過5年時間。

另一家電商企業高管稱,從投行已投資和退出年限來看,凡客已經到了需要上市的時間了。如果不上市的話,對於一家已完成6輪融資規模超過4億美元的電商企業而言,再進行新一輪的融資並不現實。

然而,凡客誠品上市仍需面對諸多不利因素。甘劍平表示,凡客很早前就已做好了上市的準備,內部條件已經完成,目前上市的阻力主要在於外部環境。甘劍平認為,由於最近一兩年,中概股在美國股市的境況十分惡劣,包括分眾、新東方等企業都受到了造假的指控,整個中概股的形勢並不明朗,所以凡客不會貿然上市。

此外,業內人士對凡客能否快速實現盈利並保持盈利態勢仍持有觀望態度。前述電商企業高管稱,凡客誠品過去一年似乎做出很多改變,但是,市場競爭激烈,仍處在規模擴張階段的凡客,在規模做大和保持利潤之間,估計很難平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79

爆料:百合網重啟IPO進程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6467.html

網易科技訊 1月25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婚戀網站百合網近期委託第三方公司對其進行財務審計,重啟IPO進程。另外,為完善公司組織架構,引入了市場、產品和技術等多位副總裁。「實名婚戀元年」的2012年,百合網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營收增300%,新增用戶1200萬,基本盈虧平衡;2013年,資本市場落後一程的百合網,能否順利IPO並後發制人?

遲到的IPO:能否後發制人?

「上市」和「百合網」兩個詞第一次聯繫到一起,是在2011年5月——百合網CEO田范江公開表示,已制定上市時間表,計劃2012年海外上市。

當時另一家婚戀網站,百合網主要競爭對手世紀佳緣亦在籌劃IPO事宜。誰能拔得頭籌,不僅可以靠「婚戀第一股」的光環提振股價,募得的真金白銀也使其在日後的競爭中掌握主動。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世紀佳緣2011年5月12日上市,但受做空潮和中概股信任危機的影響,首日開盤即破發,數日之後敲鐘的淘米更是流血上市,隨後赴美上市的窗口關閉,盛大文學、迅雷、去哪兒等中國概念股公司均暫停甚至取消IPO,當然這其中也包括百合網。

一年半過去了,隨著做空機構的屢屢「失手」,海外投資者對中國公司瞭解程度加深,上市的窗口又逐漸打開。去年11月底,歡聚時代(Nasdaq:YY)成功登陸納斯達克,並取得了不錯的估值,正式開啟了赴美上市的大門。

網易科技獲悉,百合網已聘請審計機構,進行IPO前的財務審計工作。這也意味著其已重啟IPO進程。

百合網CEO田范江沒有否認上述說法,稱「只是做了一些準備工作」。

實際上,能否順利IPO並募資,對百合意義重大:套用一個流行的概念,婚戀市場是典型的O2O,需要大量的線下合作資源,上市後對品牌有很大提升,對開展業務有幫助;傳統婚戀市場趨於飽和,幾家老對手先後培植移動端等新業務,這些新業務短期內難以帶來收入,會成為沉重的包袱,IPO募得資金可以給足底氣;另外,以「實名婚戀」為核心競爭力的百合網在產品模式上也在遭遇對手的挑戰——不久前世紀佳緣推出要求實名制的婚戀子品牌「愛真心」,殺入百合腹地。自家地盤打場硬仗,彈藥必須備足。

去年增長近300% 實現盈虧平衡

百合網對於IPO的準備,不僅停留在財務方面,還包括引入多個核心部門的負責人,藉以完善和優化公司架構及業務。網易科技獲悉,僅在去年第四季度,入職百合網的中高層就包括產品和技術副總裁郭驍、市場副總裁轉伊容、高級技術總監張磊等,無線副總裁王曉東也是去年年中入職。

這樣規模的高管引入,發生在一個只有五六百人的互聯網公司身上,不可謂不壯觀。人員齊備之後,如何才能後發制人?

無線是第一戰,這也是引入無線副總裁王曉東的初衷。去年7月,百合推出iOS和Android客戶端,隨後上線WP和Win8版本,其廣告語也改為「手機也能上百合」,可見其對無線業務的重視。百合網監測的數據顯示,手機用戶使用頻率是傳統PC用戶的3至5倍,「婚戀網站社交屬性強,碎片時間利用率高,可以吸引很多不適用PC的用戶,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好的機遇」。

在所謂「實名婚戀元年」的2012年,百合網開了個好頭:新增用戶數1200萬,年營收增長率接近300%,並基本實現盈虧平衡。2013年能否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並走得更遠,我們拭目以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238

中國建築熱潮重啟拉高木材期貨價格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073

木材期貨出現自2010年以來最大幅度的連續四個交易日的漲幅,投資者押注中國建築業復甦將導致進口木材的需求大幅上升。

據木材諮詢公司Wood Resources International報告,四季度中國原木價格上漲至歷史最高紀錄,促使2012年下半年中國從新西蘭和美國進口木材,與上半年相比增長了26%。

在過去12月內,芝加哥交易所的木材期貨價格上漲了44%。昨天CME 3月交貨的木材期貨上漲了10美元或者是2.7%,收於379美元每1000英吋面積一平方英呎(BFM)。而在過去的4個交易日內,該品種木材期貨上漲了11%,創下自2010年12月以來最大上漲幅度。

上一個月由於投資者擔心中國木料需求下降,和加拿大的木料供應商加大產能,導致木材期貨價格下降了6%。

現在RBC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Paul Quinn認為中國需求反彈,可能預示著木材價格會進一步上漲。

他對彭博說:

「在1月30日木材期貨觸及7周低點後,『中國效應』又回到了市場上」

「我們一開始認為中國需求將放緩,因為他們在四季度進口那麼多的木材。如果他們能繼續四季度的進口量,價格將繼續維持在目前的高水平上」。

中國四季度GDP同比增長7.9%,過去兩年來首次出現季度增長加速。而美國12月新屋開工環比增長12%,創下自2008年6月來最高紀錄,營建許可年化上漲至90.3萬戶,創下自2008年7月以來最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769

光大銀行重啟香港IPO 融資15億美元

http://www.21cbh.com/HTML/2013-3-9/xONTg5XzYzNTgxOQ.html

北京時間3月9日凌晨消息,華爾街日報週五報導稱,總部位於北京的中國光大銀行正在準備在香港上市,計劃融資15億美元以滿足將在2013年年底生效的,更嚴格的資本要求。這將是光大銀行第三次香港上市嘗試。

中國光大集團主席唐雙寧週五確認香港上市計劃已經被調整,但是拒絕對首輪公開募股交易的規模或者時機選擇作出更多說明。

如果上市交易成功,光大銀行的香港上市將是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2月完成31億美元上市交易以來,在香港上市的又一家中國國有金融企業。這對其他希望通過香港上市的銀行來說將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消息。香港首輪公開募股交易市場在過去一年中表現平淡,上市交易規模排名從全球第一跌至了全球第五位。據傳也在計劃香港上市的中資銀行包括了上海銀行,預計融資20億美元,以及廣東發展銀行,預計融資50億美元。

對交易進展有所瞭解的消息人士指出,光大銀行管理層在本週三會見了銀行家,並在之後決定重啟香港上市計劃,最終的時間可能是在第三季度。消息人士表示,計劃的下一步將是尋求公司董事會的批准,而這個將會「很快」完成。

已經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光大銀行將在之後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申請,不過消息人士也指出,該行還沒有決定何時開始募股工作。

光大銀行之前兩次尋求在香港上市。2011年,公司曾籌備預計融資60億美元的上市交易,但是在全球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在下半年決定取消。2012年5月,光大銀行再次啟動上市計劃,並從基石投資者以及錨定投資者處獲得了12億美元的融資承諾,但是在考慮市場狀況之後,再次推遲了交易。

消息來源表示,光大銀行基石投資者和錨定投資者的12億美元融資承諾現在還是有效,但是準確上市時間安排和規模將最終取決於市場形勢。

基石投資者通常購買相當大規模的公司股票,並且同意在上市之後的特定時段內不出售股票;錨定投資者則是無需遵守這種禁售期。

分析指出,光大銀行上市的主要原因是希望獲得資金補充其核心資本充足率。根據2012年12月宣佈的新規則,類似光大銀行這樣的中等規模銀行需要在2013年結束之前滿足最低8.5%的資本充足率;小銀行可以在2018年之前將資本充足率提高到10.5%,而部分關鍵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需要達到11.5%。截止2012年9月底,光大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是8.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30

IPO重啟或促使股市小宇宙爆發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4/2624961.html
期IPO重啟再次成為熱門話題,新華社連續發文為IPO重啟造勢,這讓大家馬上意識到IPO是一觸即發的事情,有支持的,也有反對的,不管如何,我們都知道,這是遲早的事情,是5月還是6月重啟的問題,股指在這位置,雖然這樣的消息會構成壓力,但晚來不如早來,畢竟很久沒有IPO的資本市場,本身就是一個不完整的市場,我們不妨讓市場完整起來,然後行情再借此慢慢展開吧。事實上,自1990年上證所成立以來,迄今為止市場曾7次暫停IPO,6次重啟IPO。從證券史上這6次重啟IPO首日及重啟後一個月的市場表現看,上證綜指漲跌幅基本維持在1%以內,股指表現是比較平穩的。而且IPO重啟後一個月內股指上漲概率居然達到八成以上,也就是說,大盤在IPO重啟後的一段時間內股市以上漲的形式居多。因此,大可不必過於談虎色變。

歷史上幾次大的行情,其實都跟一些有權重地位的新股爆發來引領市場有關係,既然該來的始終會來,那麼就不如乾脆好好來一把吧。其實,相信管理層也非常清楚重啟IPO是很需要的,但能否讓市場比較從容地接受,關鍵就是承受力的問題,也就是要做好準備,要有能讓市場重啟IPO也依然保持穩定甚至上漲的後手,這點至關重要,也是投資者最迫切希望管理層要做到的。要做到這點,一定要改變市場的一種悲觀預期,市場內在的糾錯能力將是相當強的。

這點跟近期市場不少事件性機會的表現其實就具有很多相似性,大家想想,為何有些事件一出來,市場就立馬響應,瘋狂炒作,除了資金很會借題發揮以外,關鍵是那些事件很容易改變很多事情的預期,比如說近期的軍工板塊、生物醫藥板塊以及海南板塊等,都紛紛因一些事件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躁動。同時,我們也發現那些中期事件,比如3D打印,對一些個股運行軌跡帶來的徹底變化,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為何?就是預期在發生著積極變化,很多品種自然也就能穿越市場反覆波動走出相對獨立的走勢了。我們再看看,近期那些因為第一季度業績預增帶來機會的個股,也是非常明顯突出的,我們不妨就以這點展開來進行思考吧。

很多個股其一季度大概如何,其實大概也能猜得到,但為何股價波動就非要等到其業績徹底曝光才引爆?道理也不複雜,一是對於很多人而言,喜歡看當下,對於未來往往並不在意,等真的看到了市場的變化才枉然醒悟,屬於後知後覺者,雖然是後知後覺者,但還是能對股價向上產生積極影響,因為這會誘發很多的主動買盤促使股價上漲;二是對於內在的主力機構而言,平時攻擊上漲太費力,等這消息一曝光,剛好可以順勢而為,此時,要不就是借此引發一波像樣的行情,要不也可以借題發揮順勢做個差價,但不管如何,都會推動股價進一步上漲。這樣的波動,其實本質就是預期改變帶來的機會。近期一汽轎車、橫店東磁、承德露露都是屬於類似這樣的機會,有些是屬於強者恆強進一步上攻的,有些則是弱勢格局突然逆轉轉強的,但不管哪種,波動都是極其劇烈向上的。這也說明一點,股價的波動,只要有個好外力,是很容易出現戲劇性變化的。

我們其實就可順勢放大到整個市場,要讓目前弱勢格局有個徹底改變,其實不難,關鍵是怎麼引出一個好外力的問題。說白了,要有個讓市場觀念徹底逆轉的預期。

這個預期是什麼?其實有很多,按而不發,我們其實也可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那就是主力資金為了籌碼而為之。就好像這段時間的汽車板塊一樣,其實一汽轎車就比較典型,先是有利空打壓,然後低位反覆,最後因為一個本質基本面向好方向發展的預期出現了,這點其實很多人透過生活中汽車到底銷量如何,完全可以直觀感知到究竟如何變化。

事實上,我們再看看我們的資本市場,過去的問題當然還有不少,但我們其實也早就知道很多事情也在改革,機構資金也在源源不絕地引進,這些事情都是現在都能看到的,只是有些數據或有些潛伏的機構還沒最終曝光而已,同時還有些要引進的機構現在還沒引進而已,但遲早都是要引進,這也是確定的預期。只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喜歡看當下,不喜歡看未來,未來如何,其實很多人透過現在的變化也能感知一二,那肯定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的預期。

尤其是目前新管理層提出來的很多干貨,這些漸漸實現的過程,就是我們資本市場未來可以借題發揮的良好預期,所以現在的折騰,我們難道不能理解為為了這相對低位較為廉價的籌碼嗎?

再回到我們IPO重啟的問題,這個預期其實市場已經在消化了,市場早就已經消化了利空的預期,等真出來的時候,大家反倒覺得沒什麼利空了,自然就引發一波買入上漲行情了。當然,如果要出現更大的上漲行情,關鍵就是在原有基礎上預期發生大逆轉,也就是說,IPO重啟後持續有很多新的利好政策來支持這個市場,那麼,整個市場預期就逆轉了,市場自然也就能走出一波相當猛烈的上漲行情了。其實我們很多市場目前推動的工作,比如引進更多機構投資者、放開券商和積極推動私募行業發展等,都可以理解為未來漸漸會發力的後手,等真出來,那徹底逆轉市場預期的力量還是非常巨大的,我們現在其實就是在等待一切漸漸明朗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做的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提前佈局堅定信心,中國的資本市場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雖然問題很多,但一直在成長,這點就是我們對於未來預期會徹底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底氣所在。

市場波動本質玩的其實就是預期,看似低迷的市場,其實一旦觸發預期逆轉,那猛烈的波動將是相當驚人的,很多時候,市場反覆折騰其實也就是為了那一刻做準備而已,很多時候,投資的耐心就是為了收穫那一刻的到來,因此,結合上面預期的思考,IPO重啟一觸即發,換句話說,中國股市小宇宙爆發的那一刻可能也就更近了些,你說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