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幾次大的行情,其實都跟一些有權重地位的新股爆發來引領市場有關係,既然該來的始終會來,那麼就不如乾脆好好來一把吧。其實,相信管理層也非常清楚重啟IPO是很需要的,但能否讓市場比較從容地接受,關鍵就是承受力的問題,也就是要做好準備,要有能讓市場重啟IPO也依然保持穩定甚至上漲的後手,這點至關重要,也是投資者最迫切希望管理層要做到的。要做到這點,一定要改變市場的一種悲觀預期,市場內在的糾錯能力將是相當強的。
這點跟近期市場不少事件性機會的表現其實就具有很多相似性,大家想想,為何有些事件一出來,市場就立馬響應,瘋狂炒作,除了資金很會借題發揮以外,關鍵是那些事件很容易改變很多事情的預期,比如說近期的軍工板塊、生物醫藥板塊以及海南板塊等,都紛紛因一些事件發生了一些明顯的躁動。同時,我們也發現那些中期事件,比如3D打印,對一些個股運行軌跡帶來的徹底變化,這些都是非常明顯的,為何?就是預期在發生著積極變化,很多品種自然也就能穿越市場反覆波動走出相對獨立的走勢了。我們再看看,近期那些因為第一季度業績預增帶來機會的個股,也是非常明顯突出的,我們不妨就以這點展開來進行思考吧。
很多個股其一季度大概如何,其實大概也能猜得到,但為何股價波動就非要等到其業績徹底曝光才引爆?道理也不複雜,一是對於很多人而言,喜歡看當下,對於未來往往並不在意,等真的看到了市場的變化才枉然醒悟,屬於後知後覺者,雖然是後知後覺者,但還是能對股價向上產生積極影響,因為這會誘發很多的主動買盤促使股價上漲;二是對於內在的主力機構而言,平時攻擊上漲太費力,等這消息一曝光,剛好可以順勢而為,此時,要不就是借此引發一波像樣的行情,要不也可以借題發揮順勢做個差價,但不管如何,都會推動股價進一步上漲。這樣的波動,其實本質就是預期改變帶來的機會。近期一汽轎車、橫店東磁、承德露露都是屬於類似這樣的機會,有些是屬於強者恆強進一步上攻的,有些則是弱勢格局突然逆轉轉強的,但不管哪種,波動都是極其劇烈向上的。這也說明一點,股價的波動,只要有個好外力,是很容易出現戲劇性變化的。
我們其實就可順勢放大到整個市場,要讓目前弱勢格局有個徹底改變,其實不難,關鍵是怎麼引出一個好外力的問題。說白了,要有個讓市場觀念徹底逆轉的預期。
這個預期是什麼?其實有很多,按而不發,我們其實也可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那就是主力資金為了籌碼而為之。就好像這段時間的汽車板塊一樣,其實一汽轎車就比較典型,先是有利空打壓,然後低位反覆,最後因為一個本質基本面向好方向發展的預期出現了,這點其實很多人透過生活中汽車到底銷量如何,完全可以直觀感知到究竟如何變化。
事實上,我們再看看我們的資本市場,過去的問題當然還有不少,但我們其實也早就知道很多事情也在改革,機構資金也在源源不絕地引進,這些事情都是現在都能看到的,只是有些數據或有些潛伏的機構還沒最終曝光而已,同時還有些要引進的機構現在還沒引進而已,但遲早都是要引進,這也是確定的預期。只是,因為大部分人都喜歡看當下,不喜歡看未來,未來如何,其實很多人透過現在的變化也能感知一二,那肯定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的預期。
尤其是目前新管理層提出來的很多干貨,這些漸漸實現的過程,就是我們資本市場未來可以借題發揮的良好預期,所以現在的折騰,我們難道不能理解為為了這相對低位較為廉價的籌碼嗎?
再回到我們IPO重啟的問題,這個預期其實市場已經在消化了,市場早就已經消化了利空的預期,等真出來的時候,大家反倒覺得沒什麼利空了,自然就引發一波買入上漲行情了。當然,如果要出現更大的上漲行情,關鍵就是在原有基礎上預期發生大逆轉,也就是說,IPO重啟後持續有很多新的利好政策來支持這個市場,那麼,整個市場預期就逆轉了,市場自然也就能走出一波相當猛烈的上漲行情了。其實我們很多市場目前推動的工作,比如引進更多機構投資者、放開券商和積極推動私募行業發展等,都可以理解為未來漸漸會發力的後手,等真出來,那徹底逆轉市場預期的力量還是非常巨大的,我們現在其實就是在等待一切漸漸明朗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做的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提前佈局堅定信心,中國的資本市場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雖然問題很多,但一直在成長,這點就是我們對於未來預期會徹底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底氣所在。
市場波動本質玩的其實就是預期,看似低迷的市場,其實一旦觸發預期逆轉,那猛烈的波動將是相當驚人的,很多時候,市場反覆折騰其實也就是為了那一刻做準備而已,很多時候,投資的耐心就是為了收穫那一刻的到來,因此,結合上面預期的思考,IPO重啟一觸即發,換句話說,中國股市小宇宙爆發的那一刻可能也就更近了些,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