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法意部落格投資團隊成員歐斯麥 從ROE和獲利能力找出績優股

2010-9-13 TWM




法意群俠之一的歐斯麥指出,ROE搭配參考毛利率與營益率,可以找出獲利穩健的績優股,若逢利空打擊,股價遭修正,就是逢低買進的好時機。

口述.歐斯麥 整理.周岐原投資就是要賺錢,因此財務報表中各種財務指標裡,我最注重的是ROE︵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是將稅後純益除以股東權益得到的比率,從這個數值的高低,可以看出假設作為公司股東,每投入一元成本,能夠帶來多少回饋。一般而言,ROE比率當然愈高愈好,但也要縱向看看各年度是否有大幅波動,才能了解該公司經營的穩健程度。

觀察ROE的同時,也要參考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的高低。高ROE的公司,代表在該產業有獨特利基或占有較廣大的市場,通常競爭力強的企業,獲利能力不會太差,毛利率和營益率也不會太低。兩者互相參照,就能看出一家公司的產業地位,是領先抑或落後,作為是否值得投資的參考。

台股中,高ROE且獲利能力較佳的公司,手機晶片龍頭聯發科及類比IC大廠立錡,都是可結合這三項指標來分析的例子。

就 財報來看,聯發科第二季獲利能力和稅後淨利都呈現衰退,ROE也跟著降低。儘管先前傳出壞消息,第三季業績有可能衰退約一成,讓公司股價在短期內下跌不 少;但從財報解讀,半年報的毛利率和營業利益率,都維持在歷史區間範圍內的五六%和二八%,獲利情況並沒有太大改變。所以即使第三季因降價影響毛利率,但 可以判斷聯發科的產品實力,應該不如想像中的悲觀。

對於長線投資者而言,這種績優股被利空打擊的時候,反而是逢低撿便宜的好時機。

最近股價修正頗深的立錡也是如此。立錡第二季稅後純益還比第一季高出一七%,ROE連帶上升,業績算是不錯;市場雖擔心德儀︵TI︶帶來的壓力,但立錡是國內產品線最廣、競爭力最強的類比IC公司,從上半年財報表現來看,立錡的表現無需持續看壞。

歐斯麥選股建議:

ROE比率當然愈高愈好,但也要看各年度是否有大幅波動,才能了解該公司的穩健程度。

私房選股

公司

名 稱 營收(億元) 毛利率(%) 營益率(%) 每股純益(元)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聯發科2454 201.8 189.8 57.0 56.0 28.1 27.7 10.29 8.33 立 錡6286 27.2 31.2 37.7 37.9 21.7 21.9 3.69 4.3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33

人氣財經部落客SmartMoney 看獲利成長找「錢多事少」的潛力股

2010-9-13 TWM




財經部落客SmartMoney認為,每股獲利成長幅度大於營收成長的公司,代表「錢多事少」、企業經營效率高,是投資人不錯的選擇。

口述.SmartMoney 整理.歐陽善玲企業財報是逐季變化的數字,有其延續性,所以觀察時不能只看單一項目,要多方比較,才能從中研判出個股短、中期營運趨勢。

我檢視財報,有三個項目會特別留意。一、存貨,二、營收成長性,三、每股獲利成長性。其中,營收及每股獲利成長數字,要同時放在一起比較,才能找出真正的大黑馬。

譬如,營收數字成長幅度很多,但每股獲利成長卻較少的公司,就像「加班沒有加班費」,白做工一樣。最典型的例子是鴻海,營收成長幅度大於每股獲利的成長比率,表面上看起來業績風光,但對每股獲利貢獻度卻不高,等於是「做心酸」的,就不是投資首選標的。

反之,每股獲利成長幅度大於營收成長的公司,代表「錢多事少」。意味該公司的營業效益改善或是經營效率提升,是投資人布局時不錯的選擇。像工業電腦、LED及通訊族群,上半年營收與獲利數字,就符合上述條件。一般預期下半年這些產業的獲利展望佳,值得投資人持續追蹤。

其中,工業電腦中的研華,第二季營收比第一季成長四成,每股純益卻成長八六%;上半年材料短缺問題,已從八月開始獲得舒緩,第三、四季成本壓力下降、毛利率有機會提高,後勢表現令人期待。

測試設備廠致茂,第二季營收較第一季成長約二八%,但每股純益卻成長六成。由於第三季是檢測業的旺季,加上目前接單能見度高,毛利率可望持續維持高水準,第三季業績有機會更上一層樓。

至於通訊廠中的啟碁,上半年營收年增率五六%,稅後每股純益年增率更達一一○%,下半年在新產品及智慧型手機大量出貨下,仍可維持強勁成長動能,投資人可密切留意。

SmartMoney

選股建議:

投資首選每股純益成長幅度大於營收成長幅度的公司。

私房選股

公司

名 稱 營收(億元) 毛利率(%) 營益率(%) 每股純益(元)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 第一季 第二季致茂2360 11.7 15.0 54.6 58.0 27.4 30.1 0.96 1.54 研華2395 30.9 43.4 26.4 23.9 11.8 11.4 1.00 1.86 啟碁6285 40.5 54.2 16.7 15.2 6.5 5.4 1.16 1.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034

李宗燦嚴守紀律 晉身人氣理財部落客 大樓保全中年買股 八年財富翻三十倍

2011-6-27  TWM




八年前,李宗燦已年近四十歲,卻還只是個僅有十八萬元存款的大樓保全員,但他有長期看報、閱讀雜誌並將心得寫成日記的習慣,從中看出未來投資趨勢,押對股票,短短八年,從台股滾出三十倍財富,並成為人氣理財部落客。

撰文‧許瀞文

對於一名年近四十歲,外表平凡、只有十八萬元存款的單身中年男子來說,要走過長期失業的黑暗低潮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今年四十五歲、目前擔任大樓保全的 李宗燦花了八年的時間,在台股累積逾三十倍的財富,除了月薪三萬元的保全工作,還一躍成為網路人氣理財部落客。而他的選股祕訣就是:順勢而為,看著趨勢 做,只要站在趨勢這邊,就算跌再深也不怕。

外表粗獷、但說起話來卻相當有邏輯的李宗燦說:「打仗首選要進入自己熟悉戰場,長期看政治、財經、社會新聞讓我培養投資敏感度,還能發覺趨勢變化,時機一 到就出手。」奇美電一役 讓自有資產由黑翻紅而讓李宗燦的資產由黑翻紅的經典投資戰役,就是逢低布局奇美電。二○○三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期間,看好面板產業發展的 李宗燦,危機入市買了奇美電,並且忍過隔年的三一九槍擊案件,這一場勝役為自己奠定第一桶金,約兩百萬元。

其實在買奇美電前,李宗燦手上一張股票都沒有,他勤於觀察政治、財經、社會大事,並寫閱讀日記,保持對市場的敏感度,「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當他自覺對 市場趨勢、行情研究功力差不多時,才開始決定進場買股票。當時他身上僅有十八萬元,女友借了他二十二萬元,湊足四十萬元當作起家的本。

李宗燦從過去累積二十多年寫日記、看國家大事的心得,歸納出兩大股市投資獲利心得:一是要挑大盤指數低點時買進;其次則是挑選未來趨勢向上的產業。回想投 資奇美電的始末,他笑著說,根據過去經驗,大盤指數在三、四千點往往都是人心最恐懼的時候,但也相對是長線起漲點,他立刻決定出手攻擊。

會賺錢的股票押一檔就好 不必短進短出李宗燦將標的鎖定為面板股,「當時在我們面前的是又厚又重的映像管螢幕,但慢慢地液晶螢幕(LCD)問世,一定有一波換機潮。」他信心滿滿地 說。看好未來趨勢,李宗燦在奇美電股價二十.七元左右出手重押,並每個月強迫自己存一半薪水,陸續加碼,一直到漲超過三十元才停止加碼動作。

直到奇美電八十元時,李宗燦有感面板股股價景氣過熱,決定全數賣出。他笑著說:「當時各種客觀條件,友達股價都該高過奇美電,但奇美電卻在某天股價超過友 達,許多股票漲翻天,就是該出場的時候。」這一場漂亮的戰役,幫他大賺逾兩百萬元的第一桶金,更重要的是,讓他的投資信心大增。

在○五年至○八年間,沒看到適合標的和趨勢,他選擇忍耐、等待,但還是希望維持一些手感。他開始短進短出,這三年小賺小賠,並沒有幫自己累積大量財富,更發覺唯有看準趨勢、長抱一檔股票,才有機會大幅獲利。

「會賺錢的股票押一檔就好,短進短出壓力太大,這種壓力會讓人少活很久,生活真的不是只有股票。」李宗燦有感而發地說。

在○八年年底,全球還沉浸在金融海嘯不安氣氛時,李宗燦終於等到機會了,奇美電又回到○三年的低點,他再將手上現有資金買奇美電,○九年奇美電上漲一倍賣出,獲利了結後仔細結算,和當初投入本金相比增長十倍。

李宗燦表示,投資紀律很重要,他的紀律就是看大盤的高低點,低點進、高點出,現在他維持空手,「這是我的紀律,我只在低點進高點出,在山谷打架,跌倒不會怎樣;但在山頂打架,滾落山谷有可能要了你的命。現在的指數就像在山頂,是高手在玩的。」他說。

如何分山谷和山頂?李宗燦說,十年線是很好的判斷依據,只要在十年線左右買股票,就算套牢也很快就損益兩平,畢竟花十年建立起來的趨勢不容易被破壞。

怎麼看市場變化?李宗燦表示,觀察近幾年國際財經趨勢,美國不斷印鈔票維持經濟數據只是治標不治本,台灣靠的是不斷湧入的國際熱錢和選舉,但熱錢終有離開一天,選舉也有結束的時候,到時股市才會回歸到經濟面。

「我認為遲早會有大回檔,只要指數在四五○○點以下我就逐步進場,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機率很低,但我可以一直等,未來觸控面板一定是趨勢。」李宗燦認真地 說。現在的他,不再只是大樓保全,還是位財經部落客,部落格上有近四千篇文章,平均每天吸引七百人次瀏覽,他要用更多的實戰經驗與績效,以後發先至之姿, 在股市中不斷地累積財富。

李宗燦

出生:1966年

現職:某住宅區保全、理財版部落客

經歷:營造業監工

學歷:東吳大學商學系

李宗燦的捕浪投資心法

心法一:

大盤指數4500點以下才會逐步進場。

心法二:

選擇董監事整體持股超過三成、股票質押比率低於一成的公司。

心法三:

挑選經營者不曾出現在政治、娛樂、社會版面的公司。

心法四:

投資具有替代效應的產業。

李宗燦看台股後勢

1.預估明年第二季可能會回檔,修正幅度至少二至三成。

2.首看好觸控類股,因為智慧型手機、觸控面板會趨於普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29

嵐媽卡喜 日本皇家甜點台灣重生 部落格傳頌好故事 失傳點心一夕暴紅

2012-1-2  TWM




在台灣流傳一甲子的「嵐媽卡 喜」,一種日本皇家御用點心,現在連日本都幾已失傳,為何陳惠芝可以台灣傳人第三代的身分,讓這個點心傳奇重現台灣?

撰文‧林讓均

因為「說故事」,讓一個即將消失的點心,翻紅成為網路上的發燒名品。「嵐媽卡喜」,一種純手工製作的古早日本皇家御用點心生菓子(namagashi), 三年前尚無中文名稱,但現用Google鍵入這四個字,卻跳出超過二十五萬筆的資料,隨便點入一個,都在說嵐媽卡喜從日本飄泊到台灣的故事。

這種在日本幾已失傳、卻在台灣傳承一甲子的點心,由台灣一個家族獨自接續香火,已經傳到第三代的手上。本來,傳承此種點心手藝的師傅在五年前就退休了,注 定在台灣也將斷了香火。

明明已經吹了熄燈號,但二○○九年,由陳惠芝等第三代接手之後,這單品三十五元的點心重出江湖,卻創造出一天最多賣出超過三千個、單月業績破百萬元的驚人 成績,就連媒體邀訪也雪片般飛來。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本來我們對網購沒概念,結果第一天上線就湧入一千個的訂單,嚇都嚇死了!」四十歲的陳惠芝至今想來仍覺不可思議。因為嵐媽卡喜是純手工製作,一座煎台上 一次只能煎十二個,眼見訂單數字一直飆升,網站還一度關閉拒接訂單。

故事行銷力量大 單月業績破百萬元為了消化這些訂單,陳惠芝不但一口氣請了七位歐巴桑來幫忙,本來已有二十年幼教老師資歷的她,也索性辭了工作,再加上已自行創業開工廠的 弟弟陳俊宏與弟媳徐月容,都回來一起打拚。而工作團隊中的靈魂人物,則是陳惠芝已經七十多歲、人稱「阿海師」的父親陳振海與母親顏碧雲,負責指導製作技 術。

顏碧雲的父親顏水山,就是嵐媽卡喜在台的第一代傳人。日治時代,顏水山被徵召到海南島當軍伕,在那裡他向一位日本皇室點心師傅學藝,回到台灣後,就在新北 市三重區一帶賣餅為生,開啟嵐媽卡喜在台灣的序曲。顏水山最早是推著車子在三重區的市場叫賣,約三十年前曾被延攬到當時餐飲大王「海霸王」店中,為客戶現 場煎製嵐媽卡喜。而早在四十年前他就將這門獨家手藝傳給女婿陳振海。

五年前,陳振海退休了,家裡不再飄著煎烤嵐媽卡喜的香味。但真正讓陳惠芝意識到嵐媽卡喜會斷了傳承,還在於三年前外公顏水山的驟逝。

「我家」的故事 就是品牌故事「我當老師時,經常幫學生記錄成長故事,但對於家族與嵐媽卡喜之間的歷史淵源,竟然幾乎一無所知!」於是,陳惠芝重啟煎台,央求父親把手藝教 給姊弟倆,並且註冊正式的中文名稱「嵐媽卡喜」,這些都還算容易,但難就難在,怎麼做品牌呢?

陳惠芝認真思索品牌內涵,發現滿腦子都是自己的成長回憶,「我就是在嵐媽卡喜的世界中長大的,嵐媽卡喜的品牌故事,不就是『我家』的故事?!」因此,從不 寫部落格的陳惠芝,開始寫起成長過程中與嵐媽卡喜的點點滴滴。在文章中可以看見當年的陳惠芝,常與弟弟跟著媽媽賣嵐媽卡喜的手推車跑來跑去,累了就躲在推 車下睡覺;年紀稍長,她則變成了爸媽的小幫手。再冷的早晨她都要四點起床,一邊打瞌睡一邊攪動紅豆餡,因為外面早就有一堆攤商等著,光是三重天台戲院前廣 場,就有十多攤賣從他們家批來的嵐媽卡喜,「印象中從沒見過爸媽睡覺!」而除了寫家族故事與介紹嵐媽卡喜之外,因為當幼教老師而培養出說故事本領的陳惠 芝,也經常隨處取材,談談生活中看見的人生故事,博得網友的熱情呼應。「我本來就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指當老師)啊!」陳惠芝說,嵐媽卡喜為何會從日本皇室 流落到平民百姓家,其身分之謎吸引著她往日本追尋,未來最希望好好寫這樣的故事。

而一邊寫故事的同時,網路轉載越來越多,許多只看過故事的陌生客人因為感動與認同,而願意大筆訂購,這種故事的力量讓嵐媽卡喜成為「小品牌一夕暴紅」的典 型代表;甚至有日本點心師傅循線跨海來台,就為了尋找這種在日本幾已失傳的皇家點心。「小品牌之所以能夠暴紅,往往是故事行銷的威力!」長期擔任企管顧問 的青輔會講師江亘松提醒,故事行銷若要成功,重點是要「常寫好故事」,這等於是在網路上「埋資料」,方便網友搜尋與流傳。

陳惠芝姊弟接手後,靠著故事的人氣加持,已從網路延伸到實體通路,比起父祖輩,月營收多了五、六倍,還開了兩家實體店面,讓擁有皇室尊貴血統的嵐媽卡喜不 再飄泊,終於有了品牌永續發展的第一步。

嵐媽卡喜

成立時間:在台超過60年負責人:陳惠芝(第三代傳人)店面:2家(桃園市、台北地下街)

嵐媽卡喜說故事心法

1. 勤寫部落格,故事題材豐富,因此便於轉載流傳2. 官網上不做轟炸式的宣傳,而是以「分享故事」為出發點3. 「獨特商品」加上「家族故事」,融合成特別的品牌內涵4. 筆觸感性,情節具體,取材生活化,而且充滿懷舊氣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08

人氣部落客自創「高低控盤點」追飆股 三階段加碼 鬼山人用百萬累積數億家產

2012-8-20  TWM




三階段加碼 鬼山人用百萬累積數億家產筆名「鬼山人」的股市人氣部落客田本杰,行事向來低調神祕,手握四億元資金的他,以基本面選股、技術面作為進出研判,還自創了一 套「鬼山人高低控盤點系統」,希望藉由分享投資觀念,提醒讀者在致力提高投資勝率的同時,也要做好風險控管。

撰文‧林心怡

初次見到人氣部落客「鬼山人」,時尚的穿著打扮,實在很難與其筆名連結在一起,「你們應該是把我想成六、七十歲的老人吧。」或許是看出記者一行人內心的驚 訝,本名田本杰的鬼山人打趣地說。的確,眼前這位一九六四年出生,憑藉著股市投資賺進數億元身價,且目前手握四億多元資金操作規模的投資高手,與絕大多數 印象中的「股市老仙覺」,形象確實有些不同。

「我很喜歡這裡的環境,除了離家近,也因為這家飯店的緣故,買了太子建設的股票,賺了一點錢,當然要常來這邊消費呀(笑)。」坐在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知名的 潮牌W飯店裡,鬼山人一開始就幽默地分享,除了技術分析以外,如何在生活中發現股市投資賺錢機會,不到四個月獲利六成,光是這檔投資就讓他賺進上千萬元。

原來,二○○九年,鬼山人觀察到統一集團即將引進阪急百貨,且W飯店的主建築已經動工,進而觀察到投入興建的太子建設有機會受益,因此在十五元以下就開始分批買進。

從生活發現股市投資賺錢的機會「當時每日的成交量才二、三千張,但我卻從基本面看出它的價值,搭配價量加碼投資,而且直接設定在一○年十月七日、阪急百貨 開幕當天要賣出股票。」鬼山人笑著說,現在回頭來看,雖然沒有賣在最高點,但「賣在可以賣的地方,在買進理由消失的時候出場,才是投資獲利的王道。」就像 今年初一樣,台股在封關之前,鬼山人就從技術線形看到翻多訊號,率先小小試單約三成,當大盤指數來到七四○○點則進一步加碼至七成至八成;相反的,當指數 跌破八千點時,他看到技術線形走弱的訊號,開始降低持股。七九○○點徹底減碼至僅餘一成資金,並用空單避險。所以,雖然今年台股讓他大呼「操作難度很 高」,但目前依舊有三成的獲利水準。

「當時我除了大幅降低持股,手上的空單標的還包括中石化與宏達電等,這些都是基本面與技術線形轉弱的個股。」格外重視「順勢而為」與「遵守紀律」的鬼山人,面對後來多轉空的行情,出手後就只告訴自己「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做好風險管理永遠是第一優先走進鬼山人看盤的戰情室,除了堆積成山的財經書籍,還可以看到桌上擺放著用金石雕刻「上善若水」字樣的藝品。「我覺得在投資觀 念上,要有︽道德經︾『上善若水』的心理;簡單來說,投資想法的最高境界就好像水一樣,永遠保持靈活、順勢而為。」鬼山人笑著說,其實在投資的啟蒙上,影 響他最大的長輩有兩位,「先祖父是早年政府播遷來台的立法委員,在書香門第的薰陶下,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而本省籍的先外祖父則曾任棉業有關的工會理事 長,專營棉花買賣,據說當時還因股票買太多,變成老字號鼎康證券的監察人。」「小時候的印象就是祕書一直拿著本子在記載股票的帳目……。」鬼山人回憶道, 雖然有這些家學淵源,啟發他好學的習慣與對股票的熱情,但真正讓他操作獲利的原因,還是來自於自己的苦心鑽研。

而年輕時曾在股市瞬間賠光資金,也讓鬼山人有最深切而重要的領悟,從此開啟真正的投資道路。原來,大學時期,鬼山人就開始對股市投資有著濃厚的興趣;一九 八○年代台股正逢大多頭,從較早期的農林、工礦、中纖,都是他印象深刻的賺錢標的,資金一度從一百萬元快速累積到四百萬元,但終究還是因為沒有做好風險管 理而全數歸零。

「還記得那時有人在身上掛了個牌子,要跟你買兩根漲停板以後的價格,手上買的幾乎都賺錢,野心就越變越大,融資以後就變成墊丙(提供資金給投資人炒作股 票,並且質押其股票為擔保品的地下金融),擴大槓桿倍數,沒想到一次性的崩盤,就賠光了資金。」鬼山人回想起過去「那些年,我們一起蒸發資金的日子」,說 起來還是有些難為情。

掌握好公司、技術面、加減碼 穩操勝券原來,八八年突然發生課徵「證所稅」的「郭婉容事件」,讓台股一口氣從八千多點跌到五千多點,鬼山人賠光了所有資金。「當時不懂得做資金控管,想 要停損也停損不了,錢一下子就沒了!」後來台股經過整理以後,再一鼓作氣漲到一二六八二點,不過已經沒有參加的門票(本金)了。大趨勢即使看對,但資金管 理不當,讓自己無法繼續參加比賽。

隨後經過當兵、在社會上歷練,以及更廣泛的涉獵與閱讀,幾年以後,終於了解,金融市場所交易的東西,其實就是「人心的變動」,也就是市場貪婪和恐懼的情 緒。「後來,我還是很不好意思的硬著頭皮向家裡借了一百萬元的資金試試看,」鬼山人回憶表示。「幸好,後來一切很順利。」在經過幾次起落與沉潛後,他悟出 操作要高人一等,就得藉由「交易方法、資金管理、交易心理」三者組成。

「正如同香港首富李嘉誠所言:『知識改變命運』,知識不斷的堆疊,有一天就會靈光一閃,變成投資智慧。多年來累積的厚度,也讓他找到一套自己獨創的獲利心 法。由於多空操作靈活與資金控管得宜,多年下來幾乎年年正報酬,就算在金融海嘯期間,因反手作空,整體績效仍維持正數。」「其實,我最想表達的是,資金控 管跟順勢而為的重要性。」鬼山人強調,從投資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很多人會大賠,過度重押持股而沒控制好風險,或者是當趨勢反轉時,還用合理化的藉口說服自 己繼續持有。他也體悟到,「人生是靠著不斷的學習,然後透過學習練就一身的好功夫」。

在選股上,鬼山人會有三個投資步驟。首先,先找出基本面好的公司;其次,再以技術面作為進出買賣的依據;第三則是搭配階段性「加減碼」策略。在技術線形方 面,他慣用五十五日與二○○日均線研判多空方向,並以自創的『鬼山人高低控盤點系統』,作為研判股市多空噴出的指標,以及進出股市的依據。

所謂「鬼山人高低控盤點系統」,是利用「高低控盤點」來衡量資金水位的高低。他解釋,其概念是可用來觀察,過去十二月(或周)裡,對於高點或低點推動的能力,藉以偵測大盤或股票,目前的多空方向和走勢強弱的狀態。

至於為何用「十二」為參數,他的邏輯是,上天運行有一種更大的秩序與自然的規律,比如說有黃道十二宮(西洋占星學的十二星座)、十二生肖、一年有十二個 月、十二周為一季、一天有十二個時辰等等。有效的鎖定「時間」,讓它變成一個常數,才可以專心衡量「價格」這個變數。鬼山人笑著說,十幾年以來,他都偏好 這個概念與數字,連他成立的投資公司英文名字「TAO 12 (道十二)」,也來自這樣的靈感。

資金三等份 賺錢加碼,失敗馬上停損另外,他也把這兩條「高控線」與「低控線」寫成程式,分別代表多頭(藍線)與空頭(紅線)。當股價站上日、周或月高控盤點時,代表 多頭要噴出;當股價向下跌破日、周或月低控盤點時,代表空頭已占優勢,股價偏弱,宜停損或反手作空。指數或價格在高低控盤點間,表示盤勢正在整理。

「在使用任何一種交易系統以前,我認為,要先了解組成的理念,內容不清楚的黑盒子,就不是一個可以讓人信服的交易系統。」鬼山人指出,一個好的交易系統,至少要經過三次完整的多空循環,且可以穩定獲利,才算是好的交易系統,他所研發的這套系統就是依循這樣的邏輯。

其次,在資金操作策略上,他用的是「賺錢加碼法」,一旦試單失敗就會停損出場。首先,他會先將投入資金分為三等份;初期試單二成,趨勢明確加碼至六、七成;最後仍會保留至少一、二成的資金,靜觀其變。如果初期試單時,發現原先投資的理由消失,就會斷然停損。

至於在基本面選股上,傳產股與電子股也有不同的投資邏輯。在傳產股方面,他主張「是在經濟循環谷底,買進未來一定會發生的生活趨勢」。例如他曾大賺四倍的南僑、裕融,及目前仍長期持有的裕融、F-中租等股票,均符合這樣的投資邏輯。

像○九年六月,南僑當時在七元附近徘徊,他看好未來上海世界博覽會開幕後,轉投資的餐飲業將受惠,尤其股價同時站上五十五日和二○○日線,就開始投資布 局。當股價來到十二元附近又站上「周高控線」的位置,因此再次加碼至七、八成。一○年世博會開幕時,當天南僑已漲到四十多元,開始獲利了結,光這一役就讓 鬼山人賺進上千萬元。

至於挑選電子股方面,鬼山人主張要買「有『護城河概念』與EPS(每股稅後純益)好的公司。」所謂護城河概念,就是產業技術有獨特競爭力,且未來趨勢看好 的企業。例如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做熱感應紙的鼎翰,及有機會搭乘NFC(near-field communications,近距離無線通訊)趨勢的力旺,都是屬於這樣的公司。

鬼山人以去年操作獲利四成、專做熱感應紙的鼎翰為例。他認為,這家公司產業不但具有獨特性,毛利率還逐年走高,加上當時EPS表現突出(全年每股稅後純益 為九.一九元),且預估次年(一二年)獲利可望挑戰十元;尤其大股東持股約有四十三%,搭配買進前成交量小,籌碼經過適當整理。他在股價八十元附近開始小 量試單,而後搭配股價陸續站上五十五和二○○日線再加碼,直到技術面轉弱,才獲利了結。

空頭市場才是最好的朋友

而今年鼎翰再度回跌至八、九十元附近時,鬼山人又開始重新試單進場,看好的就是該公司長線的獲利發展,以及今年配發七元現金股利、殖利率高達七%,加上毛利率三成以上,明年營收還有二○%以上的成長,因此認為長線持有獲利可期。

「空頭市場才是你最好的朋友,買進成交量低迷時的好公司,往往會有四、五倍的獲利,但多頭確立買的股票,賺了三、四成就該居高思危!」鬼山人認為,股市投 資不用擔心量小的問題,例如金融海嘯時他布局的宇峻,在五十元以下成交量一天只有幾十張,後來賣在三百元以上時,市場行情好,股票成交量自然會放大。

在投資觀念上,喜歡看書的鬼山人,相當推崇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所著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書中提到:股票不需要頻繁的買賣,只要幾次正確的投資就能創造財富的觀點,相當符合他本身的投資心境。在過去 幾個月作空大有斬獲後,現在他已經降低空單比重並轉為作多,準備在第三季中期反彈再賺一波;至於長線布局,鬼山人認為時機尚早,投資人應繼續觀察。

鬼山人

高低控盤點的計算邏輯

公式原理:

1. 先算出高低控盤區間值=過去12個月(日或周)的最高價-最低價╱分三等份2. 由從股價高低點,畫出三等分,並畫出二條高低控盤線,作為多空分界點

說明:

假設大盤指數過去12個月最高點為8100點、最低為6600點,則高低控盤區間值=(8100-6600)/ 3=500點高控盤點7600點=8100點-500點低控盤點7100點=8100點-(500點×2)若大盤指數在7500點,較接近7600點,代 表多方力道強勁股價在前1/3區間:代表多頭起風噴出的狀態。

股價中段1/3區間:表示多空均衡,時間整理的狀態。

股價在後1/3區間:代表空頭向下噴出的狀態。

鬼山人

出生:1964年

現職:金百鋒管理顧問(TAO 12 )執行長

學歷:輔大心理系

家族資金操作規模:約4億元

投資資歷:約24年

投資口袋名單

1.中長線多單布局:

鼎翰(3611):為有特殊利基的高EPS成長型電子股。

裕融(9941)、中租(5871):為大陸內需政策歡迎與支持的租賃業。

神隆(1789):生技業要買正派的大型龍頭股,該公司有生技業的台積電之稱。

2.中長線空單布局:

.產業競爭力消失,最好是法人還滿手股票者。

.現在與未來都沒有技術作為護城河的電子產業。

.公司治理疑雲重重,且產業趨勢向下者。

標的:宏達電、中石化

投資看法

全球股市

全球股市有QE3與美國總統大選保護,11月以後保護網就會撤除。

資金不願意主動流入風險資產,是因為經濟基本面持續衰退,與隨之而來的通貨緊縮,明年的狀況目前看起來比今年差。

中級反彈

操作策略

台股正進行長空裡面的中級反彈,正式突破7651點才有長線翻多的機會。近一個月電子股操作,以蘋果iPhone 5供應鏈的軟板與其上游為相關標的,其中以台郡(6269)、臻鼎(4958)、達邁(3645)為首選。

台灣股市

江陳會簽約,就是金融股與中概股中短期利多出盡的時候。大陸經濟的著陸狀況,不會比一般投資機構預測的要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94

亞馬遜創始人認為:每一個公司就是一個部落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5163.html

由於貝索斯的傑出成就,2011年,《福布斯》雜誌將貝索斯評價為科技界最具有夢想家和哲學家氣質的CEO。美國專業財經雜誌《巴倫週刊》發佈2011年度全球30位最佳CEO榜單,貝索斯名列榜首。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內心的嚮往。」用這句話來形容貝索斯初入電子商務時的態度是再適宜不過的。在參加母校普林斯頓大學2010年學士畢業典禮上,貝索斯說,1994年,萌生創辦亞馬遜的想法緣於互聯網的強大增長力。當時,互聯網使用量每年以2300%的速度增長。創建涵蓋幾百萬種書籍的網上書店的想法讓其興奮異常,因為這樣的規模在物理世界里根本無法存在。

彼時,貝索斯剛滿30虛歲,正在一家金融公司擔任副總裁,事業蒸蒸日上。當貝索斯把網上賣書的創業打算向那些非常聰明的同事描述時,他們都善意規勸:聽起來是個很好的主意,但這對於那些沒有謀到一份好工作的人來說,主意或許更好。經過48小時的內心掙扎後,貝索斯感到自己不會為嘗試過後的失敗而遺憾,而會為有所決定卻不付諸行動而煎熬。

貝索斯曾說:「當我80歲的時候,我不會因為今天離開華爾街而後悔;但我一定會因為沒有抓住互聯網這個大好機遇而後悔。」於是,貝索斯毅然決定追隨自己的內心。事到如今,他仍「為那個決定而驕傲萬分」。實際上,電子商務並不是貝索斯熟悉的領域,他此前對電商知之甚少。在亞馬遜之前,貝索斯的人生一直與金融圈掛鉤。1965年,貝索斯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出生。1986年,21歲的貝索斯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取得電子工程學和計算機雙學士學位。畢業之後,貝索斯進入華爾街,並在當時最火熱的行業——對沖基金做得風生水起。此後的數份工作都是金融行業。貝索斯辭職創業的想法得到了父母與妻子的支持。父母把自己30萬美元的養老金交給他作為公司啟動資金。妻子也給貝索斯打氣說,即便事情會失敗,也要放手一博。

選擇堅持自己的內心,就是選擇一段少有人走的路。1994年7月5日,貝索斯創建了亞馬遜,從此就開始了一場長達十多年的馬拉松長跑。

下面我們一起分享《每個組織就是一個部落》的概念

每個組織其實都是由一個個「小鎮」組成的。如果你來自某個小鎮,想想那兒都有些什麼人吧。人們會聚在一起討論誰將成為下一任鎮長,誰會離開這兒,最近的糧食價格怎麼樣。這兒有中學,有酒吧,有夜總會,還有一些天生的領導者。每個小鎮的人都不一樣,他們所充當的角色也不會完全相同。但是,這些小鎮相似的地方還是多過不同的地方。我們可以把這些小鎮稱為部落,它們都是自然形成的。在上一個冰河世紀,正是因為有部落的存在,人類才得以存活下來,然後建立農業社區,後來再形成城市。

一個部落通常有20個人至150個人不等。公司裡的工作(有時候量還非常大)是由部落來完成的,但是,這些部落不是因為工作而形成的。部落是所有大型人類活動(包括謀生)的基石。因此,其影響力要比團隊、整個公司甚至作為超級明星的CEO的影響力都要大。在公司裡,部落決定新的領導者是在這裡有所作為還是會被人噓走,部落決定完成的工作數量以及質量。

有的部落要求成員都必須出類拔萃,並且不斷尋求進步。有的部落滿足於平庸表現,得過且過。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績效差異?部落領袖。

部落領袖會全身心地撲在部落的建設上,或者更確切地說,他會全身心地撲在升級部落的文化上。如果他們成功了,那麼部落所有成員都會認可他的領導身份。由部落領袖領導的部門或者公司會為其行業設定績效標準,從生產率到利潤率再到員工保留率。他們發揮著人才吸鐵石的作用,精英們非常願意在他這樣的人手下工作,必要時甚至願意減薪。

格里芬的部落領袖

進入格里芬醫院(Griffin Hospital,位於美國康涅狄格州德比市),你就如同進入了一家一流的醫療保健客戶服務公司。表明這是一家不同尋常的醫院的第一個線索,是這裡的一個擦汽車玻璃的清潔工知道全院所有病人的名字。走進大門,你首先聽到的是優美的鋼琴聲,那是擺在前門一側的一台小型豪華鋼琴發出的。你會注意到的第二件事情是這兒的氣味:清新的花香與樹香。最近幾年,格里芬吸引了來自國際上的注意力,因為它不只是一家了不起的醫院,還是最佳僱主。

在格里芬醫院的歷史上,有很多英雄。但是,有兩個人作為部落領袖格外突出,因為他們付出了很多努力去提升這的部落文化。

第一個人是公司四十來歲的總裁兼CEO夏梅爾(Patrick Charmel)。他又高又瘦,滿頭黑髮,說話溫文爾雅,不愛出風頭,身上既有高科技企業家的特質,又有牧師的特質。第二個是六十來歲的副總裁鮑萬達(Bill Powanda)。出生於佐治亞州的鮑萬達以前是州議員,滿頭灰髮,說話語速極快,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他很容易被故事中人性的一面所打動。夏梅爾最初是他的私人醫生,兩人在一起工作有二十八年了。

今天的成功與格里芬醫院老員工口中的「完美風暴」完全不同。那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醫院的設施是整個康涅狄格州最老的,病人的滿意度與市場份額都在下降,不論是要招聘普通員工還是醫生都困難重重。醫院好像隨時就要垮了。

夏梅爾與鮑萬達沒有採取像超人那樣的行事風格—從天而降化險為夷,而是致力於喚醒存在於員工、志願者、董事會及社團領導者(他們的意見相當重要)中的部落。這也是我們一次又一次在部落領袖身上看到的一種特質。格里芬醫院的復興正是部落努力的結果。

「我們的成功其實正是對我們企業文化的一種證明,」夏梅爾說,「現在回顧一下,如果沒有員工的努力,沒有他們的參與,我們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我想我們的方法就是有這點不同吧。」

企業面臨的挑戰是將員工視為合作夥伴,使他們參與到組織的各項事務中。時任總裁助理的夏梅爾沒有直接告訴員工新的願景是什麼,而是與另外一些高管領導召開了一系列全天的員工靜修會,每次參加的人數是全體員工的1/12。

每天早上,高管當中的一人會給大家描繪一個「完美風暴」。然後,他們會讓員工站在病人的角度回答一些問題,例如你希望得到什麼樣的就醫體驗。鮑萬達說:「他們會描繪一個與格里芬以及全國所有的醫院都不同的景象:提供開放式訪問,病人可以瞭解更多有關其治療情況的信息,看護人員體貼入微。這喚醒了每個人。幾乎十二個小組中的每一個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於是,醫院開始將重心轉向質量、服務、尊重、尊嚴,它們也就是今天格里芬的核心價值觀支柱。

夏梅爾和鮑萬達的做法與大多數領導者的做法有什麼不同?首先,他們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花在打造部落成員—員工、志願者、病人—之間的緊密關係上。其次,他們沒有直接告訴員工應該怎麼做,而是有針對性地策劃一些經歷(例如靜修會),使員工也能注意到高管們正在處理的棘手問題。這樣,所有組織成員都會全力投入到新的戰略中。第三,他們放手讓員工以自己的方式為新出現的部落目標做出貢獻。

最重要的是,他們釋放了格里芬醫院的部落文化,並一步一步推動了它的發展,直到這裡的人們意識到問題的存在,並決心解決它。以一句話來概括,夏梅爾和鮑萬達所做的事是:建立部落,並因此被人們視為部落領袖。他們越是將部落的建設放在自己工作的首位,人們越是尊敬和認可他們的領袖地位,越是認可他們的作為,以及其影響力。簡而言之,這就是部落領導力。

部落文化發展五階段

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主導文化。我們把這種文化的發展分成五個階段,第五階段的部落文化是最理想的。在每一級別的文化下,組織都有其特定的說話方式,這會表現在員工之間的交談、電子郵件的用辭,或是這裡流傳的笑話上。格里芬醫院的部落文化體現在一個清潔工竟然能記住所有病人的名字,護士在向醫生介紹病人時就如同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階段一

幸運的是,大多數職場人士都直接跳過了這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們彼此懷有敵意,他們抱成團只是為了在一個充斥著暴力與不公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大多數人類學家都說,人類社會是從這一階段起步的,氏族與氏族之間的爭鬥令每一方的日子都不好過。通常,組織不會僱用具有這一階段部落文化特徵的人,如果僱用了,也會很快開除他們。

階段二

有25%的工作場所的部落文化是處於第二階段的,而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發生的是質的巨變。在這一階段,人們不會主動表現出對抗性。他們會交叉雙臂,心中暗暗做出判斷,但從來不會真正對周圍的事物產生興趣,因而也激發不了熱情。他們給人的感覺就是:這些把戲我們以前都已經見過了,它們無一例外都失敗了。具有第二階段部落文化特徵的人會保護自己不受管理層的「打擾」。

如果你有這樣的經歷—走進會議室,激情洋溢地與大家分享了一個新創意,在座者只是以沉默作為反應—就說明公司的部落文化可能正處於第二階段。這裡幾乎沒有創新,幾乎沒有緊迫感,也沒有人要另外一些人為某些事情負責。

大部分大企業都有具備第二階段部落文化特徵的小團體,通常是對公司戰略或方向沒有多少影響的分支機構。雖然任何部門都可能出現第二階段部落文化特徵,但我們更多地是在人力資源、採購、財務等部門發現它的蹤影。再多的團隊建設活動、激情洋溢的演說、關於核心價值觀的討論,或者戰略規劃都於事無補。最後的結果是完成的工作少之又少。部落想不出多少新創意,並且也幾乎沒有任何跟進。

部落領袖的工作重點是推動這種文化從第二階段邁向第三階段。

階段三

有49%存在於工作場所的部落,其主導文化處於第三階段。部落成員堅持認為「我是最棒的」,或者更全面地說是「我是最棒的,而你不是」。在這個階段,掌握著信息就意味著你掌握著支配他人的權力。所以,人們都會囤積它,無論是客戶的聯絡信息還是關於公司的一些小道消息。人人都想贏過他人,對他們來說,這種勝利是屬於個人的。結果,每個人都成為了「孤獨的武士」,既想獲得他人的支持,又一次次因為他人不具備與他相當的雄心或技能而失望。

令人們固守在第三階段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對擊敗別人帶給他們的感覺,對作為最聰明和最成功的人帶給他們的感覺上癮了。

在我們給他們貼上自負的標籤之前,得先記住是社會使他們變成這樣的。從我們剛進小學到MBA畢業,再到出去找工作,這整個過程都在給我們灌輸「我要勝出」的理念。和大多數職場人士一樣,我們的事業是在具備第三階段部落文化特徵的團體中展開的。在公司的很多部門,一個員工成功與否是根據他作為個人創造出來的成績來評判的,不論他是銷售人員還是公司高管。

在第三階段,部落領袖的工作重點還是提升部落文化。

階段四

從「我是最棒的」(階段三)到「我們是最棒的」(階段四)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有22%存在於工作場所的部落,其主導文化處於第四階段。其特徵是大家交流的主題是「我們是最棒的」。

雖然格里芬醫院的部落文化在向第五階段發展,但它主要還是一個具有第四階段部落文化特徵的公司。當兩位員工在醫院的走廊上相遇,他們會為彼此都屬於一個部落而感到興奮。除掉部落身份,他們的自我意識就缺失了一部分。每個人看起來都那麼開心、熱情洋溢、真誠。

作為局外人,當我們在觀摩格里芬醫院的會議時,發現整個會議室都充滿著「部落自豪感」,這種心態是源自第四階段部落文化。

秉持「我們是最棒的」的想法的部落,往往都有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例如,對蘋果的操作系統工程師們來說,微軟是他們的對手。有的時候,這個對手是公司內部的另一個團隊。部落會尋找它的競爭對手,而部落領袖是惟一能對目標確定發揮影響力的人。鮑萬達指出,格里芬惟一要重視的對手是醫療保健行業的整個行事方式。當部落文化發展到第四階段,你遇到的競爭對手越強,你自身就越強。如果格里芬只是單純把某一家醫院視為自己的競爭對手,那麼它就不可能取得像今天這麼大的成功了。

當一個集體發展到這一階段,他們會視自己為擁有同一目標的一個部落。他們秉持共同的核心價值觀,並要求彼此堅守這一承諾。部落文化的發展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進行的,只有處於第四階段的部落可以向最高階段跳躍。

階段五

只有2%存在於工作場所的部落,其主導文化處於第五階段。在公佈這個結果時,很多人以懷疑的眼光看著我們。

在這一階段,部落成員認為「生活是美好的」。他們相信自己以及整個團隊都具有無盡的潛力,他們會積極討論作為一個集體他們可以如何創造歷史—不只是擊敗某個競爭對手,而是因為這樣做將產生國際影響。他們視一切可能而不是其他部落為競爭對手。發展到這一階段的部落會推出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創新,例如,1984年面世的蘋果機。

如何大步邁進下一階段

我們知道人總是屬於某個部落,而部落文化所處的階段決定了人的效率。要將整個部落的績效提高,你就必須推動其文化向下一階段邁進。

這個過程涉及推動每個部落成員前進,你要一個一個地督促他們改變說話方式,改變行為模式。當這一切都進展順利時,部落就會煥發新顏,其文化得到更新。當它像格里芬醫院那樣進入第四階段,它自然不會允許員工使用第三階段或更低階段的說話方式。

部落的每個成員都要經歷這一「旅程」。作為部落領袖,你的工作是加速每個人的這段旅程。當這一切都進展順利時,人們會視自己為一個部落,就像格里芬醫院的員工所做的那樣,並擁護你做他們的領導者。這就是部落領導力。

部落領袖最關注兩件事情,一是部落成員所使用的「語言」,一是他們所形成的關係類型。推動一個人向下一階段邁進,意味著你要幫助他改變所使用的語言(即說話方式),幫助他建立不同類型的關係。當這樣的改變在一個又一個人的身上發生,整個部落就會發生改變,因為其文化邁進了一個新階段。

人們通常以兩種方式向第四階段邁進。首先,他們明白留在部落文化處於第三階段的部落,自己便無法取得所渴望的成就,所以他們會努力去尋找更強的社團。其次,擁有相同高等技術背景的人會一起參與比自己單獨就能完成的項目更具挑戰性的技術項目。這樣形成的一個群體就離真正意義上的團隊更近了,而不再是之前第三階段的那種「明星與配角」的模式了。

部落文化的發展呈鐘形曲線,最高點是在第三階段。當一個群體的文化從第三階段邁向第四階段時,這個群體會發現自身已成為一個部落,別人也會發現這一點,就好像格里芬醫院一樣。當部落領袖在部落打造出穩定的第四階段文化特徵,他們就能收穫以下益處。

·人們受價值觀的驅動,為一個崇高的理想而合作和努力。

·隨著合作者之間的?「人際磨擦」的減少,相關的焦慮與壓力也在減少。

·人們會尋求為公司所錄用,並留下來。

·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並且會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組織學習變得不費吹灰之力,因為部落會積極教授其成員最新思想與實踐。 ·制定和實施成功的競爭戰略變得容易起來,因為員工內心的渴望、相關市場信息、創造力都被釋放並分享。

·員工反映他們覺得自己越來越有活力,越來越覺得工作有趣。

簡單地說,如果一家公司的部落文化進化到更高階段,它就能賺到更多的錢,請到更好的人(並提升已有員工的能力),服務好自己的市場,並且樂此不彼。人人都是贏家—除了那些不願意或不能撇去第二和第三階段部落文化特徵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4820

部落客股魚破解財報 搭上大波段行情 假日「過五關」選股 10年賺到八位數

2013-07-22  TCW
 
 

 

財經部落客股魚,平日是忙碌工程師,假日變身股市高手,平均年報酬率逾二○%,目前資產八位數,並坐擁千萬自宅,關鍵在於,他總是在周休二日一步一腳印地完成他的投資修煉。

撰文‧林心怡

陽光閃耀的周六早晨,廣大的上班族還在沉睡中,以卸除一周上班的疲憊,三十六歲的財經部落客股魚(筆名)站在自家客廳落地窗前,望著綠地美景,心裡正盤算著:「早上該先做什麼投資功課好呢?」原來,每逢周末假日,只要公司沒加班、沒有特別安排出遊計畫,早上七點半,股魚不是坐在電腦前瀏覽財經資訊、製作投資標的會用到的圖表,就是翻閱自己喜歡的投資書籍,彙整投資筆記。累了,就玩玩Candy crush遊戲調劑一下。總之,假日抽空「練功」,是股魚投資股票十年來,平均每年報酬率逾二○%,累積千萬元身價、坐擁千萬房產的成功祕訣。

早年擔任知名科技大廠工程師時期,股魚每天過著「早出晚歸」的生活,唯一擁有比較完整的時間能研究股市,就是假日。二○○三年,股魚進入上市科技大廠任職時,一開始前幾年待在生產線工作,幾乎天天加班。「那時都是早上六點出門,清晨一點才回到家,但我很想靠投資多賺點錢,只好利用周休二日的空閒時間,了解產業、學看財報,並陸續建立投資組合。」周末集中火力練功 挑獲利三倍長抱股回想那些出門時天剛亮,回家已經是深夜的「爆肝」歲月,股魚苦笑著說,即使工作六年後升為研發部主管,晚上最早也要七、八點下班,所以利用周末多花點工夫挑選可以長線獲利的潛力股,「練著練著,就習慣成自然。這麼多年來,周末練功已經成習慣,我想,這也是我投資多年來沒賠過什麼大錢的重要關鍵。」「而且不只投資風險降低,我發現,只要做好投資功課,抱大波段反而賺得多,因為我平日都在認真工作,沒空盯股價,手上籌碼自然不容易被洗掉。」他說完大笑起來。的確,觀察股魚自○五年起,建立的投資組合,包括佳格、中碳、中保、聚陽、台積電、研華等績優好股票,長線持有並獲利超過三倍的還不在少數。

究竟股魚周末都在做哪些投資功課?「首先,我會透過觀察五個財報篩選指標選股,再利用合適的網站篩出標的,進而核對公司的財報品質剔除地雷股;之後,再將看好產業的個股與同業比較,並試算合理價位,靜待投資價位浮現後,建立投資部位,制定買賣計畫。」股魚說,每一檔股票投資都當作「工作專案」處理,定期追蹤檢視持股基本面變化,就能提升獲利勝率。

所以,周末用完早餐的第一件事,就是股魚逛各大財經網站的時候,「先是看看最近熱門的產業與財經論壇八卦,看看有哪些飆股?它們背後的故事有哪些?再進而檢視它們的財報,作為口袋名單,然後再利用合適的財經網站例如『財報狗』等,從五個財務指標篩出投資標的。」股魚分享。

透過五個篩選指標 看年報核對財務品質首先,他會上財經網站挑經營能力好的公司,先挑「ROE」(股東權益報酬率)大於八%的公司;其次,就是選出獲利能力佳,「營益率」為正數者;第三,則是盈餘品質好,「本業收入比」〔營業利益÷(營業利益+業外收入)〕大於八○%的公司。

第四個指標,則是評估一家公司的債信能力,因此「利息保障倍數」〔(稅前淨利+利息費用)÷利息費用〕最好要大於四十;最後,還得挑選「自由現金流量」〔營運現金流(OCF)-資本支出〕為正數的公司,確保公司現金充足無虞,以降低投資風險。而這些財報數字多數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券商網站與看盤軟體,都能查詢得到,或者透過簡單的算式就能得出。

「但符合上述條件的公司,可能多達一○五檔,所以我還會先核對該公司的財報品質,剔除地雷股,再從看好的產業挑出適當的標的。不過,財報資料可以靠電腦篩選,但財務品質,就得靠人工一檔一檔的篩選了。」股魚口中的「財務品質」,就是從「公開資訊觀測站」的公司年報資料中,做出第二道工夫的篩選。

他指出,年報裡的「會計師查核報告」中,評語為「無保留意見」與「修正式無保留意見」者,代表財報數字可靠度較高,並以前者為優先;一旦出現「保留意見」與其他答案,就代表該財務資料連會計師都有疑慮。股魚說,核對財報資料相當花時間,因此這些投資功課他多會利用周末完成。

「做好了這些功課以後,我會把納入口袋名單的個股,包括營收、營益率、ROE等財報數字,重新製作成Excel圖表,方便抽空檢視個股動態。」遇到財報數字轉壞的個股就做剔除,有好的標的,他就會加入投資組合。

不過,財務數字畢竟不是周周變化,因此大多數的時間,股魚還會閱讀財經雜誌或相關書籍,厚植自己的投資實力。「除了每天花三十分鐘瀏覽持有個股是否出現重要消息外,我每個周末,還會多花點工夫做其他的投資功課。」「例如,我會習慣用螢光筆在書上畫重點,再Summary(摘要)在我的投資筆記,下次再看,一來方便溫故知新,二來也可以作為我寫財經部落格的題材。」站在房間一整櫃的投資藏書前面,股魚邊翻著最愛的投資書籍《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此外,彼得.林區的《學以致富》、威廉.歐尼爾的《笑傲股市》,也是他如數家珍的巨作。

周末下午,他還會挑一些財經課程強化實力,例如前一陣子選修政大公企中心開辦的「企業評價課程」,因為他認為,要挑出一檔股票的長線投資價值,必須在財務面與基本面都要有較細膩的了解。

看好葡萄王、聚鼎的長線投資價值例如,股魚近期看好、並符合上述選股條件的標的,就有生技產業葡萄王及被動保護元件廠商聚鼎。

雖然葡萄王股價和他的合理買進價七十八元仍有一段距離,但長線有基本面題材支撐,仍是股魚持續看好標的;聚鼎則近期股價已跌破合理買進價六○.八元,來到五十四元附近,反倒可留意進場時機。

股魚分析,具備生技概念的保健食品廠商葡萄王,主要獲利來自子公司葡眾貢獻超過七成,從財報財務分析來看,較不符合傳統觀察財報「業外收益」最好不要太高的期待;但從葡萄王的產銷結構來看,該公司從上游原料端、中游製造到下游通路,全數自有「一條龍」策略,讓葡眾看來比較像是葡萄王的直接銷售部門,角色不像一般的業外公司。

此外,葡萄王近三年ROE持續上升,現金流量也一路走高,營運獲利表現優異,在新產品加持下,營運前景極具想像空間,雖然近期股價在大漲後進入整理盤整期,股價距離合理價尚遠,仍值得留意拉回後可布局的時間點。

至於聚鼎,是全球前三大被動保護元件供應商,主要產品功能為避免電子元件因過熱而產生燒毀的現象,近年來受惠打入蘋果供應鏈,因此推升其產業地位與獲利能力,從財務數字來看,該公司近三年ROE都維持在二○%以上,營業利益率則是持續維持在二五%以上,代表公司隨著經營規模擴大,仍保有不錯的獲利能力。

股魚指出,一般公司在規模擴大的過程中,經常可見到營運現金與自由現金下降,聚鼎沒有這種現象,反而出現營運現金的流入數字明顯上升的跡象,代表公司賺取現金的能力逐年轉強。

他還觀察到該公司合併毛利率亦較去年同期增加八.四%,從財務體質角度來看,在現金流量與財務指標趨勢方向均呈現正向訊號。

「不過,短線唯一的干擾雜音,在於日幣的貶值幅度與日本廠商搶單狀況,是導致前六個月營收衰退、股價修正的主因。」股魚認為,產經環境的變化本來就屬於企業經營所要面對的環節,純以股價而言,當雜音干擾越多時,越易有好的長線價位浮現,投資人不妨觀察後續,伺機布局。

只是,平常工作已經很累了,為何股魚還願意花這麼多工夫研究投資標的?「因為一旦沒做好投資功課,剛開始也許會賺錢,但一不小心,可是會賠慘的。」原來,股魚人生中買的第一檔股票宏碁,就得到了「先賺後賠」的教訓。

從高職機械科畢業、考上台北科技大學,再進入台大機械工程研究所,沒有商學背景的股魚,對股市投資一直潛藏著興趣,「我從小就喜歡存錢集郵,還記得八○年代股市起飛,時常買不到想買的集郵套票,一問之下才知道,市場部分股市獲利資金壟斷了集郵市場,讓我興起有一天我也要『集』好股票的念頭。」一檔股票賠四成的教訓 堅定投資信念股魚讀研究所時,曾參與「證券研究社」,一九九九年,他利用打工賺來的十萬元買宏碁,一開始先賺二萬元,沒想到,最後卻倒賠四成,只能拿回六萬元的本金。賠掉四萬元現在看來數目並不大,但對當時還是窮學生的股魚來說,卻是不小的震撼。

老家在高雄的股魚,家裡經營自助餐店,從小在店裡幫忙的他,喜歡賺錢,也特別有數字概念,所以當他一想到四萬元等同於必須賣掉上千個便當,加上本金還是兼職三份工作辛苦存下來的,讓他十分惋惜,他告訴自己,以後投資股票一定要做足功課再出手。

雖然學生時代在股市初試身手就慘遭滑鐵盧,但其實股魚相當感謝在校期間加入證券研究社的訓練,「當時一入社,學長姊就會要求我們訂半年的財經專業報,還會抽考財經專業知識,也要求我們學簡單的技術分析。」股魚說,學長姊的嚴格要求,讓他養成每天睡前閱讀財經訊息的好習慣,十幾年來幾乎沒有間斷過。

回首過去在股市的跌跌撞撞,熱心的股魚不但將自己的投資經驗與看法,不定期地發表在部落格上,也不藏私地出書、開班授課,他相信,只要在周休二日下對工夫,即使像他這樣工作忙到昏天暗地的上班族,也能在股市多賺一桶金。

股魚的周休投資煉金術

星期六

● Am 7:30 開電腦,瀏覽鉅亨網等財經網站,蒐集值得投資標的資訊。

● Am 9:30 更新投資標的的營收、獲利、財報變化,將數據藉由Excel數字化、圖表化,方便觀察。

● Pm 2:00 親子時間,陪妻女出門踏青,有時抽空當義工,擔任幼兒英語班老師。

● Pm 6:30 觀看新聞台或財經台。

● Pm 8:00 逛聚財網、e-stock、Facebook等財經討論區,看看有哪些財經八卦、飆股題材。

● Pm 10:00 將所見所聞整理成文章,貼在自己的部落格。

星期日

● Am 7:30 製作投資筆記,例如閱讀《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等書,以螢光筆標記重點,並把精華寫在自己的筆記。

● Am 12:00 陪女兒玩耍。

● Pm 2:00 逛書店、閱讀新的財經書籍,或報名投資理財課程,例如企業財報評價等。

● Pm 6:30 觀看新聞台或財經台。

● Pm 8:00 看電影或打電動,紓壓休閒一下。

● Pm 10:00 上網蒐集資訊,作為撰寫財經部落格的養分。

股魚

出生:1977年

現職:上市科技公司研發部主管學歷:台大機械工程研究所部落格:股魚網—不看盤的投資術www.stocksardine.com 著作:《明牌藏在財報裡:我只看財報,每年穩賺20%》

投資資歷:10年

股魚假日練「過5 關」的

選股步驟

1 觀察5項指標,篩出標的從財經網站蒐集5項財務指標後,再搭配看好的產業類別挑選適當個股。

面向 指標 最低標準

經營 ROE >8%

獲利 營益率 正數

品質 本業收入比 >80%債務 利息保障倍數 >40 風險 自由現金流量 正數2. 調出年報,核對財報品質從「公開資訊觀測站」中調出年報,比對「會計師查核報告」中,評語為「無保留意見」與「修正式無保留意見」者,表示財報數字可靠度較高。

3. 排除地雷股挑選財報中觀察「營運活動現金」無淨流出,且「自由活動現金」無連續性流出者,簡單來說,最好挑選配得出現金的公司。

4. 做同業比較,篩選投資組合將篩選好的股票,與同業比較(比較第一關指標的強弱),挑出10~20檔的投資組合,分散投資風險。

5. 試算合理價位,定期重新檢視財務是否變質從篩出的一籃子股票中,計算合理價位,等待價位浮現、建立組合,並重新檢視財務是否變質。

.合理價位計算公式:

1.K值法 合理價位=淨值×財報公布ROE╱股東期望ROE(註:電子股為10%,傳產股8%)2.殖利率法 合理價位=每股現金股利╱6%(註:投資人對現金殖利率的期望值)

股魚目前持股與看好標的

股票名稱

及代號 買進合理價位

(元) 最近

四季累計

ROE 2012

稅前權益報酬率(%) 2012

營益率(%) 2012

負債比率(%) 2012

現金股利(元)

聚 陽 (1477) 89.0 31.8 31.6 9.4 42.8 6.2 伸 興 (1558) 123.0 34.5 31.9 14.5 31.8 7.5 永 記 (1726) 58.7 16.8 16.9 11.6 18.2 3.5 五 鼎 (1733) 63.0 31.0 32.0 29.7 27.5 4.5 台積電 (2330) 76.0 28.1 26.8 35.8 24.8 3.0 研 華 (2395) 75.7 26.1 25.4 14.0 26.5 4.9 奇 偶 (3356) 117.739.8 36.3 30.9 12.5 6.7 巨 路 (6192) 56.3 25.9 27.1 12.4 43.3 3.5 中聯資 (9930) 36.0 19.5 19.8 14.5 25.4 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374

只寫台東 部落客紅到與縣長熱線

2013-07-22 TCW
 
 

 

認識蕭裕奇的人,都叫他棋子,對他而言,網路就是他拓展多元人脈的棋盤。職業上他只是國小老師,但網路上他則是個即將滿十週年的讀書會會長、多次入圍華文部落格大獎的部落客。是網路,成就他成為暢銷旅遊書作家的夢想。

翻開他去年出版的《緩慢.台東.旅》,這本台東旅遊書,上市不到一年就三刷,被書店列為國內旅遊書中罕見的長銷款。在這之前,蕭裕奇曾出版短篇小說集,卻沒有這本旅遊書來得知名,因為,這次他有了網路知名度加持。

挑主題深耕,三天發一篇

「經營部落格要專注,才容易成功。」蕭裕奇很早就經營部落格,但過去書評、小說、影評什麼都寫,現在只寫東部、日本旅遊,他發現部落格要專精,才能成為喜歡此領域或尋找相關資訊的網友首要選擇,在Google的搜尋邏輯下,也更容易接觸目標讀者。

透過勤於書寫、專業的攝影,平均三天就發表一篇文章,讓他維持人氣不墜,不用主動出擊,就有各方人士來交流,包括知名作家吳明益、傅月庵、許悔之,都是被他的文章打動,成了臉書好友。「很多朋友分享他的部落格,Google台東時,總會找到他,」台東縣副縣長張基義因此邀請蕭裕奇到台東演說。

除了部落格之外,網路讀書會也是他累積人脈好幫手。二○○三年十月,蕭裕奇創立「悄悄告訴她」讀書會,網路揪團討論小說,一開始訊息登在PTT(批踢踢)電子布告欄上,平台轉往臉書後,很快又累積出破萬人氣。在這個即將滿十歲、讀了一百二十多本書的讀書會中,蕭裕奇結識了剪接師、記者、藝術策展人等各行各業朋友,讀書會還曾邀作家伊格言導讀,並邀來出版人顏擇雅、導演林靖傑參與討論。

有了龐大網路人脈,這也難怪,他的書有吳明益寫書評、背包客棧站長何献瑞推薦,還有網友揪團響應,舉辦新書座談時,把會場都擠爆了。

台東縣縣長黃健庭也與他臉書連上線,「旅遊時看到問題,臉書直接反映給縣長,改善效率超好!」蕭裕奇說,從此形同多了「個人專屬台東市政專線」,在用網路拓展人脈前,可是想都沒想過的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400

人氣部落客馬克 深入各行業找笑點 有病呻吟的「靠腰哲學」幫窮忙上班族解悶

2013-08-05  TWM  
 

 

部落客馬克為廣大的上班族抒發苦悶心聲,「靠腰」靠出一片天,,二○○八年部落格開張後,迄今累計超過四千二百萬人次;出版過的圖文書,也曾登上暢銷新書榜。

其實馬克本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網友熱烈的回響,就是他保持熱情的最大能量。

撰文‧鄧 寧

周五的早晨,暢銷圖文作家馬克在他的臉書上,貼了一張單格漫畫,圖中的主角馬克,換下白襯衫、穿上睡衣,流著口水幸福地甜睡,「睡前不用設鬧鐘,是件幸福的事。」短短一句話,說出了上班族最簡單也最渴望的心聲。

精準命中廣大上班族的苦悶,用幽默的漫畫道出每一位上班族感同身受的職場潛規則,正是馬克暴紅的原因。

二○○八年八月一日,馬克的部落格正式開張,五個月內即衝破百萬點閱人次,迄今剛滿五周年,累計點閱數已超過四千二百萬人次;除此之外,已出版的三本圖文書中,《菜鳥IN起來》、《老闆不願透露的事》,一上市便登上博客來與誠品書店的暢銷新書榜,八月一日則甫出版第四本圖文書《人人有腰靠》。

有紀律發表新作

與其他部落客區隔 培養大批死忠粉絲「我是馬克,你也不見得不是馬克…… 。」這是馬克在臉書上的自我介紹,馬克本名李含仁,其創作的虛擬上班族與他同名,也叫馬克;在他的職場漫畫中,還有豬頭老闆、女強人Rita、主管Charlie、老鳥Jacky等眾多人物,一同登場演出酸甜苦辣的職場百態。

但馬克的漫畫不單純只是搞笑,更非只是為了上班族發聲「靠腰」,他講求「靠亦有道」、有病呻吟。「很多素材不是我天馬行空發想出來的,而是花工夫去採訪各行各業……。」馬克的漫畫除了讓人會心一笑,往往也讓許多上班族在讀完之後細細思考,咀嚼出一些不自覺卻真實存在的職場巧門、藝術,甚至是無奈。這樣表裡兼顧的表現,仰賴的不是單純的創意天分,更多的,是來自於他扎扎實實「做足功課」。

前陣子,馬克創作了一系列以HR(人力資源部門)為主題的漫畫,其中一則是這樣的:一位員工手提汽油桶、眼燃兩簇火地說:「我要去燒死老闆!」勸阻的HR一臉淡然:「不要啦,現在油價成本太高,反正時間久了他早晚會死……。」簡單的搞笑劇情,巧妙點出了HR人員必須作為勞、資雙方之間溝通橋樑的角色,也傳達了HR必須具備的溝通技巧。「為了了解這群人在幹什麼,我還特別約訪了好幾位台灣資深的人資專員。」馬克說。

除了採訪工作毫不馬虎之外,馬克與其他創意工作者最大的不同,還包括了「紀律」。

從部落格到臉書,網路世界固然養出了一大票的圖文創作者,但大多數仍是一人工作室;而馬克在歷經五年的廣告公司生涯後,選擇自行創業當老闆,與廣告界同業李心童合開了「美學經濟」公司,資本額五百萬元。公司成立前三年以網路行銷業務為主,近幾年才全力轉型,將馬克的職場漫畫當作品牌經營。關於馬克的工作紀律,創業夥伴李心童最能體會。

「他是全台灣部落客中,第一個在固定時間發作品的創作者,他的部落格版頭清楚地寫著『每周一三五發文』,他說到做到。」李心童認為,馬克之所以能培養出一批忠實的讀者群,關鍵之一就在於他能嚴守「交稿時間」。

固定時間發文,讓馬克與其他部落客產生區隔;比起隨心所欲地發表文章、分享心得,馬克以其規律性,對讀者創造出如同閱讀報章雜誌一般的「期待效果」。

自己也是工作狂

沒靈感就去加班 早睡早起的創意人一月出生的馬克是摩羯座,而該星座最為人所知的特徵之一就是工作狂。對此,馬克苦笑:「所以我真討厭摩羯座,我不想當工作狂,但工作狂也差不多就是我這樣。」擔任馬克三本圖文書編輯的天下文化責任編輯張怡沁也說,馬克是相當求好心切的人,即使書的內容多半是選材自部落格,馬克還是會努力加入新東西,為了廣大讀者用力想新梗。短短一年連出三本書的馬克,可說是出版公司捧在手心的當紅炸子雞,但接到編輯催稿電話時仍常立刻連聲道歉:「對不起、對不起」,「其實我根本沒有要怪他的意思啊!」張怡沁笑道。

「人家常說,寫歌的人沒有靈感就去談戀愛;我是沒有靈感就去加幾次班,靈感就生出來了。」有趣的是,從事創意工作的馬克,不只對於工作紀律的自我要求超乎一般創意工作者,在生活作息方面,也不太「創意」。

「通常,我在晚上十一點準時上床睡覺,四點起床工作,我也從不要求同仁加班熬夜。」對於自己比許多上班族更加規律的「早睡早起」作息習慣,馬克笑說:「我知道,這樣規律的生活,在創意工作這一行裡,是會被看成一件很噁心的事啦!」美學經濟公司現在共有七名員工,馬克主掌創作,李心童則扮演經紀人的角色,負責為他的創意找「錢途」。李心童表示,目前公司有八成收入來自廣告代言,合作廠商橫跨3C、食品、生活、金融,甚至是公益領域,今年以來合作的品牌包括統一、久津實業(波蜜企業)、台新等企業。

另外,在PChome商店街也有馬克的品牌商品專區,販售馬克杯、手機殼、桌曆等商品,讓公司也能開發周邊商品的收入。

從危機學品牌經營

「將傷害降到最少 你就是贏家」回想這一路走來的創業過程,馬克很感謝在讀文化大學美術系時,遇上了指引他進入廣告界的兩位貴人──現任達一廣告董事長徐一鳴以及插畫家陳裕堂。因為,當年就是徐一鳴給馬克實習機會,讓他了解創意轉化成商業行為的過程;陳裕堂則讓馬克習得插畫創作的美妙之處,讓他在努力創作之後,作品能被《聯合文學》、《聯合報》、《自由時報》、《Taipei Times》等採用,後來更以本名李含仁,獲選為○九年第六屆《講義》雜誌年度最佳插畫家。

事實上,馬克從大學時代就已在報章雜誌上投稿插畫作品。除了早期的作品見諸許多平面媒體之外,直到現在,馬克每周仍然固定為雜誌提供專欄插畫;其細緻華麗的風格與令他暴紅的職場漫畫大相逕庭,這或許是馬克對於一般讀者較為陌生的一面。

雖然插畫也有截稿壓力,但馬克形容畫插畫是調劑身心,「我比較不當插畫是工作,每次馬克『靠腰』靠煩了,就快快樂樂地當個插畫家,畫圖還有人給我錢,多棒!」至於如何成功經營品牌,倒是馬克在創業之後,才有深刻的體會。例如,發生在一一年的慘痛教訓。

一一年之前,馬克畫筆下的老闆並不是現今穿西裝、打領帶的模樣,而是穿卡其外套、戴紅色臂章的造形,容易令人聯想到獨裁者希特勒。當時馬克與群光電子合作推出人物公仔隨身碟,並在便利商店上架,不料惹出一場希特勒風波,以色列辦事處發出強烈抗議;馬克更因此成了台灣首位登上CNN新聞的部落客,六天後商品全數下架,損失數百萬元,是馬克創作生涯中最慘痛的教訓。

後來馬克靜下心來,了解到希特勒造形對西方人來說真的「不OK」,便從善如流更改了老闆的造形,雖然賠了不少錢,但他學到更多東西,「將傷害降到最少,你就是贏家,好的品牌形象才有利於走向國際。」事實上,馬克從○八年靠腰到現在,已經成功跨出台灣,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都能見到馬克蹤跡。品牌邁向國際的第一步已如願,更有在台灣從未發表過的漫畫人物在當地生根,如一一、一二年,馬克連續為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舉辦的「我要上學」活動創作的連環故事,期望能幫助中國偏遠地區的小朋友。

作品成功走出台灣

要效法迪士尼 創造不朽的卡通人物為此,馬克一樣做足功課,親自跑了一趟中國貴州,到少數民族的寨子觀察小朋友的生活;於是,當台灣網友在中國地鐵站看到這些漫畫人物時,還特地拍下來急著告訴馬克:「中國好像出現了你的山寨版!」殊不知,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馬克作品。

馬克身高一八九公分,視野既高、想得也遠,對於公司的未來,馬克並不局限於台灣,更希望能走向國際。「要作夢就作大一點。」馬克笑說,希望能效法迪士尼,即使原始的創作者迪士尼(Walt Disney)離開,但米老鼠、唐老鴨等卡通人物,仍能繼續譜出美麗的故事,延續最初的夢想。

人生有夢,逐夢踏實,這是一句頗為老套的勵志小語,但最有創意的馬克,其實就是這樣成就了他的創意天地;從生活作息、工作紀律到品質要求,馬克踏實且扎實,然後,創意與夢想才能漂亮起飛。

(本刊自八六八期起刊登馬克漫畫專欄)

馬克

本名:李含仁

出生:1975年

現職:美學經濟公司負責人、部落客學歷:復興商工廣告設計科、文化大學美術系作品:《五斗米,靠腰》、《菜鳥IN起來》、《老闆不願透露的事》、《人人有腰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273

台灣部落格始祖 由盛轉衰啟示錄

2013-09-02  TCW
 
 

 

正妹不管用,相簿也不夠看,台灣部落格「始祖」無名小站似乎正走上衰敗之路。

今年第二季剛過完,圖文部落客「彎彎」慎重考慮「搬家」了,二○○四年十月,她在無名小站開通了個人網誌,以獨特的插畫風格描繪出一般上班族的心聲,九年來不斷創作,累積出二億六千萬人氣。你可以說,捧紅她的背後功臣,就是無名小站。

彎彎的經紀人貝兒向本刊證實,他們六月中開始討論搬遷,由於彎彎創作以圖片為主,龐大的資料量,不僅內容,連同人氣和所有留言都要一併搬走,工程之大,讓他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搬家。彎彎選擇在另一個部落格平台「痞客邦」(Pixnet)落腳,新站已經在八月十六日正式開站。

據了解,無名小站另兩位超高人氣的部落客,知名作家「貴婦奈奈」和專寫時尚穿搭的「花猴」,也正在忙著搬家。

「從去年十月到今年五月,無名可說有一股搬家潮啊!」一位也在潮流之中的部落客如此形容。而原本第二大的痞客邦,這段時間總共接收來自對手至少七萬八千名用戶,會員數衝上四百萬,讓它在今年七月成為台灣第五大網站,「部落格平台一哥」換它當,可見這股搬家潮有多麼洶湧。

極盛時期的無名,網路流量還一度威脅到入口網站Yahoo!奇摩,促使Yahoo!奇摩乾脆在二○○六年出手新台幣七億元將它買下,讓它在台灣網路發展史上寫下一頁。但,是什麼原因,讓它走到今天這步田地?

扯!小編走光無名團隊,傳只剩兼職員工

扭轉無名小站命運的轉折點就發生在去年七月,Yahoo!奇摩新任執行長梅麗莎.梅爾(Marissa Mayer)上台,她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盤點雅虎在各區域市場的產品線,今年五月,她更斥資十一億美元收購微網誌Tumblr,且有意將它中文化,但同類型的無名小站,卻沒有受到她關愛的眼神。

梅爾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台灣雅虎上上下下的神經。無名要「關站」的傳言四起,今年初,甚至傳出Yahoo!奇摩向私募基金兜售一億元,即使賠本,也想賣掉。

一位看無名小站長大的資深部落客說,他在無名小站團隊內的朋友一個個離職,或改做雅虎其他產品。「人幾乎走光了,沒有小編了。」現在無名沒有專職員工,只剩兼職的員工在維持基本運作,譬如挑正妹照片上首頁。

沒有「小編」,對於一個以生產內容的網站而言,會發生什麼事情?一位攝影部落客W難掩怒氣的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照片load(上傳)很久、load到一半失敗,出現伺服器現在無法執行的畫面,不然就是文章寫到一半全部不見,寫信給客服,也沒有人回應!」W的遭遇同樣也發生在無名小站數百萬名會員身上,搬家潮因此湧現。

無名小站曾是Web 2.0的代表作,它的崛起是靠網友貢獻內容,包括早期的正妹照片,以及後期推出個人相簿、網誌、影音等服務,正是因為這些豐富內容,才吸引更多網友停留,也才有廣告主願意上門,無名小站也才有條件向會員收費。

空!大咖跑光連彎彎要走,都沒人慰留

顛峰時期,無名小站的會員高達六、七百萬人,網站流量是全台前三大,它也孕育出彎彎、貴婦奈奈、女王等第一代知名部落客,如今他們都已經成為作家與名人。部落客可說是無名小站這類內容網站最重要的資產,如今,人沒了,人氣當然不再,徒留平台,就是一個空殼子,「當彎彎這樣的大咖要跑都沒有人出面慰留,你可以說,無名已經名存實亡了。」一位曾任無名小站主管的網路圈人士表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位簽了保密協議的前主管透露,從無名賣給雅虎後,隨著其他服務的推出,原本無名的人力漸漸被調離,或許可以歸結,雅虎擅長的是經營媒體,對社群的價值還不理解。

懶!沒新增功能內容為王,無名卻閒置太久

寫過兩本書教部落客如何賺錢的資深網路人于為暢認為,無名長期以來沒有新增新功能,相較過去它常常舉辦各種實體活動、教學,每天在平台設定主題,都能刺激使用者貢獻內容,可是,「他們懶惰太久了。」

對於外界的風風雨雨,Yahoo!奇摩卻選擇了沉默,只淡淡表示:對於外界各種傳言,一律不評論;網友使用多平台,搬遷是常態。

內容為王,這是經營網路平台的法則,但無名小站現在打破了這個法則。追根究柢,它就像梅爾接手前的雅虎,沒有跟上時代潮流,坐大變懶,真正終結它生命的不是新官上任的老闆,而是使用者。

【延伸閱讀】台灣部落格始祖,風光不再?—無名小站大事紀

年:1999內容:在交大校園架設BBS站草創,提供個人版的純文字空間

年:2003內容:功能大躍進,推出網路相簿、網誌、留言板功能,會員逼近20萬

年:2005內容:正式成立公司

年:2006內容:會員近300萬,Yahoo!奇摩以2,200萬美元收購

年:2007內容:與Yahoo!奇摩帳號合併,台灣最大部落格平台地位穩固

年:2011內容:創辦人之一林弘全離開雅虎另行創業

年:2013內容:部落客湧現搬家潮、關站傳言四起,Yahoo!奇摩否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8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