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斬倉遭淋油訊匯大有來頭

2001-3-15  NM




▲滙科被斬倉致股價大跌,翌日有份沽貨的訊匯被淋油,市場認為兩者極有關連。(《蘋果日報》圖片)

上週三,訊匯金融屬下三間分行被淋油掟天拿水,市場傳聞與早一日,訊匯大手質殘創業板上市的滙科數碼股份有關。

原來,從事模具製作的滙科,自從去年五月上市以來,股價一直企硬兩毫半,但上週二一日間卻暴瀉八成四,跌剩四仙。

「嗰日情況真係好慘烈!」一名經紀形容,當天早上,滙科交投本來風平浪靜,「下晝開市後十分鐘,有經紀行掛出幾球(幾百萬)嘅沽盤,一叫仲叫低十幾廿個價位,大家見佢掟得咁狼,都唔敢接貨;而其他有貨喺手嘅經紀行見勢色唔對,跟風掟貨,形成恐慌性拋售。」

結果五分鐘內滙科完全無成交,只見股價如江河直下,跌至一毫子才有承接。奈何沽盤仍然不斷,股價於是直滑落一仙六,其後稍稍回升上四仙收市。

 

訊匯前身是謝氏

 

▲謝德清掌訊匯九成股權,是珠寶商出身。

 

▲滙科大股東羅文明,曾發通告指所持部分股份已按予銀行。

股價如此暴瀉,市場人士都認為有庄家被斬倉。據說有人以滙科股份抵押,借下幾千萬元貸款,在幾間證券行開設孖展戶口,然後將股份互射來挾高股價。而去年五月十八日滙科上市第一天,收市價較招股價勁升一倍半至兩元六角收市。其後股價更如坐飛氈,直升上五元四角水平。

滙科股價企定後半年,即大股東禁售期一過後,滙科股份一拆二十,增加流通量之餘,亦吸引散戶投資。「但係個市唔就,庄家唯有繼續維持股價秩序。」一名經紀 說,以每日維持五千萬股交易計算,庄家每日在釐印、經紀佣金、交易徵費等使費,便要六萬八千元,一個月下來就百多萬;再加上貸款要付優惠利率加八釐的利 息,庄家每月使費二百萬才維持到股價。

硬頂了三個月,庄家終於爆煲,證券行於是斬倉,觸發滙科股價大插水。

有份拋售滙科的不止訊匯金融,然而以該行沽得最狼,今次遭人刑事毀壞,原來本身亦大有來頭。

訊匯前身為謝氏金融,九二年由謝瑞麟與行家謝德清創辦,那時外匯業蓬勃,公司賺了不少錢,然而派息極少。三年後二人因財失義而拆夥,由謝德清買起成間公司。九九年,謝德清改名謝兆凱,報住同一地址的董事王艷玲亦改名王彥寧,而謝氏金融亦易名訊匯,繼續外匯及股票生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31

上周被恐嚇「掟落街」關注屋苑維修 婦遭淋紅油

1 : GS(14)@2015-05-06 22:31:52

■女事主臉部及四肢染滿紅油,坐在地上待援。受訪者提供圖片


【本報訊】沙田康林苑一名婦人昨晨接送8歲女兒返學,突遭兩名戴口罩男子襲擊,一人揮木棍扑打其後腦,另一人則將一杯紅油「兜」臉潑淋,她染滿紅油送院。女事主遇襲疑與她曾替屋苑新任法團助選及關注更換升降機保養承辦商問題有關,上周更被人恐嚇「掟落街」。記者:邵沛琳 周鴻熙



遇襲家庭主婦姓張(37歲),與家人同住康林苑一單位。昨晨近8時,張婦帶同8歲女兒離家上學,行經山林閣對開一公園,兩名戴口罩男子突然撲出,其中一人揮木棍扑向她的後腦,另一人則向她潑淋紅油,她臉部、四肢及衣服沾滿油漆,有途人上前大聲喝止,歹徒拔足逃走。



女兒目擊嚇至痛哭

張婦的女兒目擊母親遇襲,被嚇得失聲痛哭,但沒有受傷,其後由街坊送她上學,張婦則在現場等候救護車到場,將她送院治理。警員事後在現場附近一帶兜截,但沒有發現歹徒蹤影,暫列襲擊案處理,由沙田警區刑事部人員接手調查,通緝兩名在逃男子,分別身高約1.7米,瘦身材,戴口罩,穿深色有帽上衣。張婦出院後表示,她為康林苑的業主,在兩屆法團均沒有擔任職位,她只是為居民爭取權益,不料因此惹禍。她透露,上月12日曾與200多名業主,就屋苑升降機日久失修及法團維修賬目不清等問題,向法團表達不滿,但遭恐嚇,有人更揚言「你信唔信我推你哋其中一個落街?」她續稱,剛於本周日曾協助新任法團助選,換屆後前主席已經辭任,由新任法團接手,她擔心法團新舊交接期間,升降機保養公司在下月19日滿約後居民「冇升降機搭」,亦擔心同類襲擊事件會再次發生,「跟住我真係唔知佢哋會唔會掟我哋落街,佢講得出,我覺得佢哋做得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06/1913753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185

抗圍標遭淋紅油 太和的後裔:毋懼黑勢力

1 : GS(14)@2016-08-03 02:36:14

2016-07-28 NM

大埔太和邨上月爆出圍標疑雲,一班八、九十後居民自發組成關注組抗爭,天價工程最近發還重審,須重新招標。

正當他們獲得初步勝利,積極籌備推翻法團之際,有成員寓所遭人淋紅油恐嚇,同層二十四個單位全被波及。

事主方先生估計,由於他是網上關注組創辦人,而且傳媒報導事件後,他一直避免上鏡,「對方可能覺得我怕事先揀我……指名道姓話我爭人錢,我強烈感覺不安,一定要出嚟講嘢,如果唔係其他組員都可能有類似情況發生。」以淋紅油作為恐嚇手段,儼如七、八十年代電影情節。方笑言:「淋紅油喎,依家財務公司都唔會用呢種方法追數啦。」

他表明毋懼惡勢力抹黑,對方愈想他噤聲,他愈要發言,「本身我住喺太和邨,我係居民,我父母係業主,我關心太和邨嘅事,唔需要收斂。」

本月二十二日凌晨一時許,太和邨福和樓十二樓全層遭人淋紅油。有街坊稱,事前見到四名戴口罩人士在附近徘徊。翌日下午,楊太仍在清洗油漬,事發時她正在洗澡,聽到門口傳來怪聲,步出客廳驚見門縫滲入紅色漆油,開門後已不見犯案者蹤影,便報警並通知鄰居。同層的方母開門後見滿地紅油,還以為是血,驚魂甫定才敢行出走廊,發現四處都是兒子欠債一百二十萬元的單張,慌忙致電兒子。

恐慌

「我收到屋企人電話,問我發生咩事,你爭人錢咩?我好愕然,話冇呀。佢話屋企俾人淋紅油,我梗係驚。」方先生翌日受訪時心情已經平復,提起當時情景仍有點緊張。他近年遷出涉事單位,形容當晚趕回家的一刻,「一大班差人,好誇張,成條巷都係紅油,道道閘都有紅油,升降機口貼晒有我張相、有我身份證號碼、有我住邊戶(嘅單張),個畫面都幾震撼!」當晚他到警署落口供至清晨才回家。 三十一歲的方居於太和邨廿多年,一直關注時事,但從沒參與社運,即使支持佔中都沒上街。去年四月,他得悉管理費狂加到百分之十八,於facebook建立太和邨管理費加價關注組專頁,圖引起關注,當時僅在網上發聲,至上月爆出天價工程,他才上街抗爭。事件起因是邨內有樓宇外牆石屎墮下傷及途人,被勒令維修,結果維修三座樓約百分之七外牆,費用高達二千七百萬元。 他認為價錢不合理:「條邨有事發生,無理由唔企出嚟。」關注組矛頭直指業主立案法團及工程公司涉圍標,方負責在網上發文,提醒居民事件近況,又積極在網上留言,疑因此惹人不滿,「裡面牽涉好多利益關係,我都唔清楚係邊一個部分(嘅人做),我淨係估係關呢一樣嘢事。」 其實他早有心理準備,「翠湖花園都好似有人淋紅油,仲有人被跟蹤。但當發生喺自己身上,就唔知點應對,見步行步,見到差人就落口供,見到屋企人都唔知點安慰。」事後他外出會留意四周,但強調不害怕,反而最無奈是影響到家人及鄰居,「屋企人好驚,我反而冇乜嘢,冇特別好驚俾人打或者乜,因為人係要生活,要出街,呢啲嘢防備唔到。」

堅持

方認為對方想抹黑他,「淋晒咁多個單位,想話俾全層人聽我有問題,想羞辱我,想我無面。但我唔覺得佢哋成功,佢哋咁做反而會激起更多邨民關注事件。」被波及的楊太慨嘆無辜:「既然要針對佢,點解要搞我哋居民?如果係追債,唔會咁樣全層都淋晒,我哋幾廿年街坊,我信佢(冇欠債),佢依家都洗濕咗個頭搞對抗,如果拉得到個法團落嚟,我都好支持佢。」 淋紅油前四日,關注組遞交約千名居民簽署,正等候舉行特別業主大會,以決定能否推翻法團,怎料發生恐嚇事件。不過,關注組其他成員均無意退出,核心成員Cherry憶述,事發時正在睡覺,接到來電得知事件,擔心自己都遭殃,便跑到門口,「我望一望防盜眼,望咗一分鐘,見到冇人,我先敢開門。」可幸她並沒成為目標。 「其實當時係驚慌、好亂,因為我喺義工組入面算行得比較前。」她冷靜下來後,決定更加堅持,「如果有人真係因為天價工程,而去搞我哋嘅成員,即係證明我哋做緊、行緊嘅係一條正確嘅路。我覺得要堅持落去,先有更加多街坊知呢件事,咁對我哋嘅保護先係最大。」

撰文:李啟發 攝影、攝錄:鄭樹清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192

尹兆堅車遭淋液 警未查即棄證物

1 : GS(14)@2016-09-13 07:57:36

【本報訊】恐嚇立會議員事件不絕,民主黨候任立法會議員尹兆堅的宣傳車,選舉前疑遭淋潑易燃液體,車旁遺下兩個載有透明液體膠樽,惟到場的軍裝巡警未經調查即指純屬誤會,隨即將兩樽棄於垃圾桶。尹批評警棄掉刑事案件重要證物,做法武斷粗疏,今日將帶同兩樽應邀到屯門警署錄口供。


稱膠樽載天拿水不涉刑恐


尹兆堅指在本月2日,其選舉宣傳車在競選辦公室附近,疑遭人淋易燃液體,職員聞到異味揭發報警,3名接報到場警員快速判斷膠樽屬於80米外地盤,認為液體是用作油漆溶液的天拿水,不涉刑恐,隨即丟棄膠樽,最終由其職員撿起保存。尹認為,警員未經詳細調查即下判斷,做法武斷粗疏,指膠樽不可能保存腐蝕性的天拿水多日仍完好,如不是天拿水、亦即並非地盤工人留下。尹自上月至今接獲3次刀片恐嚇信,其中一封更寫有其住址與「出入平安」字句,惟報警4次至上周六才接獲警方查詢,安排今日錄口供。他相信威嚇與其關注新界土地權益有關;為保家人安全,已另作暫住安排,自己出入則更小心。尹批評警方處理刑恐案手法遠遜市民預期;該黨另一候任議員林卓廷亦指,刑事投訴理應趁早錄口供以確保準確性,膠樽更是關鍵證物,警員未調查即棄置膠樽是不專業、不負責任,促警方嚴肅跟進。■記者馬志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13/197692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8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