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05496.html
月30日,一位真功夫前高管透露,真功夫内乱已波及公司经营,近两个月以来真功夫利润急挫,5月份公司净利润仅6万多元。
“潘宇海给个别员工的加薪,部分人的加薪幅度更达到200%-300%,加上近期原材料不断上涨,但真功夫却没做相应的措施。”上述真功夫前高管认为,管理层的内乱对真功夫的影响已逐渐显现,“再斗下去,真功夫多年的努力只会付诸流水。”
同日,记者获悉,蔡达标前妻潘敏峰诉蔡达标股权确认纠纷案,潘敏峰向广东高级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已经获准,广东高级法院近日裁定查封了蔡达标持有的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87%的股权和东莞市双种子饮食有限公司25%的股权。
危机隐现
3月17日,广州市公安局对广州市真功夫餐饮连锁有限公司个别高管人员涉嫌经济犯罪展开调查,并在广州、东莞两地与该公司部分管理人员接触并核实情况。5月11日,广东省公安厅在其官网发布公告证实,真功夫原董事长蔡达标已于4月22日被公安机关抓捕归案。
两个月以来,蔡潘两家的内斗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而真功夫副董事长潘宇海在蔡达标出事后,实际控制了真功夫日常管理。
“3月份以前,真功夫每个月净利润基本是保持在800万左右,但出事以后两个月,虽然每个月公司营业额都上涨,但净利润却一落千丈。”上述真功夫前高管告诉记者,4月份真功夫的净利润仅60多万,而5月份更跌至6万多元。
记者就此向真功夫方面求证,其总裁办主任袁文海表示自,没有被赋予对外透露经营情况的权力,因此不作回应。而真功夫公关总监郭帆则表示请示上级后给予回复。到截稿时为止,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未对此事有正面回应。
潘宇海在掌权后依然保持其一贯低调的作风,对于与蔡达标的诉讼则交由姐姐潘敏峰及其助理出面,自己专注于真功夫经营。
“财务、采购等重要的管理岗位,基本上都换了人,原来高层走了差不多一半,而中层流失更厉害。”上述真功夫前高管称,原来真功夫规定员工加薪幅度是 每年4%,“但这些规矩现在都被破坏了,现在门店一线员工服务态度比起以前也差了不少。”他认为,经过了一轮大换血以后,蔡达标原来建立的管理格局和流程 已经被打破,但新流程尚未形成,在目前原材料价格飞涨等诸多因素的挑战下,真功夫若不及时调整将岌岌可危。
据商务部数据,在6月20日至26日期间,全国肉类价格继续上涨,其中猪肉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4.5%。目前猪肉批发价已经逼近每公斤25 元,比今年年初上涨了30%。而近1个月来,鸡肉价格也应声上涨,以活草鸡为例,5月份的平均售价为17元/斤,6月份的价格上涨至19元/斤,环比涨幅 超过10%,较去年同期则上涨40%。
为了应对成本上涨压力,国内其他连锁餐饮集团都先后涨价。2月,肯德基在全国范围内(不包括港澳台)的部分餐厅对部分产品进行调价,调价单品涨幅在 0.5元至1元之间;而从4月底开始,麦当劳的部分碳酸饮料每杯上调0.5元,这是麦当劳在一年时间内的第三次提价。但真功夫在全国范围内仍未提价。
“产品的调价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首先是食品研发,然后营销策划,方方面面都要进行统筹和整合,但现在都各自按照各自玩法玩。”上述真功夫前高管说。
真功夫曾表示,2011年全年计划新开店60家。
逾半股份被查封
记者获悉,广东高院在近日裁定查封了蔡达标持有的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87%的股权和东莞市双种子饮食有限公司25%的股权。
为实现真功夫上市,蔡达标在2007年10月引入今日资本和中山联动两家风投,联合向真功夫注资3亿元。于是,真功夫的股权结构为蔡达标、潘宇海各 占41.74%,双种子公司占10.52%(其中蔡、潘各占5.26%),今日资本和中山联动各占3%。后来,蔡达标通过控股中山联动,股权比例反超潘宇 海。
3月份,蔡达标出事后不久,潘敏峰便将其告上法院。潘敏峰要求蔡达标将其名下持有的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41.74%股权中的一半、东莞市双种子饮食有限公司50%的股权中一半转给原告,或折价补偿潘敏峰共4.7亿元人民币。
潘敏峰代理律师、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湘玲6月30日对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目前三个案子还在审理过程中,我们不好发表什么。”
另外两宗起诉是真功夫监事窦效嫘在天河法院起诉蔡达标损害公司利益赔偿纠纷案,其中一宗是要求蔡达标返还其在担任公司董事长及实际控制人期间,非法 占用、使用公司资金3600万元。潘敏峰方面人士指认,该款绝大部分直接由真功夫公司划入东莞赢天公司(蔡达标的一人公司)。东莞赢天公司是中山联动 66%的控股股东,而中山联动持有3%的真功夫公司股权。
而另外一宗是要求蔡达标返还其在担任公司董事长期间,利用公司名义外聘两家专业中介机构从事“脱壳”、“去家族化”等非公司事务而产生的300万的费用。该案中,早前已经查封了蔡达标在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3%的股权并冻结了蔡达标名下相应银行存款。
倘若上述三宗诉讼有任何一宗胜诉,并且后两宗蔡达标若无力偿还需要拍卖股权,都将彻底扭转真功夫的控股局面。
届时,潘宇海将“名正言顺”成为真功夫的新的掌舵人。
2015-06-01 TWM
台灣位居全球遊戲App營收貢獻度第十名,年輕人顯然已經黏著手機遊戲難以自拔;相對的,急需存下第一桶金的他們,卻忽略了理財App扭轉財富的效果。
根據調查,善用App記帳、投資,的確可以加速財富累積。
撰文•楊紹華
馬路上,低頭族滿街遊走;捷運裡,乘客無論或站或坐,指尖總是止不住地在那小小螢幕上快速滑移……。這是你我早已熟悉的畫面,也代表手機App早已入侵我們的生活,甚至影響每一位使用者的行為模式。
美國的行為財務學者看準App的超強入侵力與黏著度,開始呼籲民眾善用理財App,調整自己的財務行為。那麼,台灣的使用者也開始懂得利用這項工具,為自己的財務狀況加分嗎?
現象:愛用卻不理財
六成人每天使用三次以上 但玩遊戲居多為了解民眾對投資理財相關App的使用狀況,本刊委託美商全通集團波仕特線上市調網進行《理財App使用習慣大調查》,調查時間是二○一五年 五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對象包括一○九九位各年齡層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調查結果,則有點令人擔心。
記得今年初由專業App分析業者App Annie所發布的報告嗎?台灣雖然人口數量擠不進世界大國之列,下載量難和美、中、日等國家相提並論,但若論各國消費者對遊戲App的營收貢獻度,咱們台灣竟能擠進世界第十名,可見台灣年輕人對遊戲App的熱中程度。
然而,困於低薪環境、最需要累積人生第一桶金的年輕一代,顯然並未開始善用理財App。
根據《今周刊》調查結果,若扣除LINE、WhatsApp、WeChat等即時通訊軟體,在一○九九位受訪者當中,每周平均使用App超過三十五次者, 占比超過四五%;換言之,有將近半數的人,每天要打開並使用App五次以上。而若把使用次數放寬到每日平均三次,則比重更提高到超過六成。這個數字,足見 App已經牢牢黏住台灣人。
發現一:記帳威力大
有用App記帳者 五一%一年內存款增加但是,如果把受訪者以「是否有使用理財App習慣」加以分類,不難發現,並未使用理財相關App的受訪者,戶頭裡的存款金額普遍偏 少。據調查,過去一年從未使用理財相關App者當中,有超過五成的存款金額在十萬元以下;甚至,在五萬元以下的比重高達四一%。
在生涯財務規畫上,第一桶金的角色十分重要;這桶小金,除了是你開始晉升「用錢賺錢」階段的基礎之外,就算保守一點來說,也是你的安定基金,無論用來作為 買屋頭期款或結婚基金,都能讓你更專注在職場打拚。年輕人存錢的障礙,往往在於消費紀律欠佳,美國學界已經證實,理財App能夠相當程度地導正消費紀律, 但從這份調查數據看來,台灣還有待加強。
那麼,在已經使用理財相關App的受訪者當中,財務狀況是否真的已經有所改善呢?
先從「記帳App」的威力開始看起。在這次的調查當中,有利用App進行記帳的受訪者共有四四七人,當我們詢問這群受訪者:「過去一年你的銀行存款是否增加」時,有五一%持正面回答,表示與一年前相比,存款金額的確向上提升。
對比之下,過去一年未曾使用過App進行記帳的受訪者,存款金額能夠有所成長的比重則不到四成,僅有三八%,存款停滯甚至減少的受訪者比率,更是高達六二%。
發現二:投資成績好
使用投資相關App者 五二%滿意近一年獲利在美國聯準會於今年三月間發表的《消費者與行動金融服務調查》當中顯示,當使用者發現帳戶或預算餘額偏低時,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都會設 法存入更多金額,或者減少開支,無動於衷者僅有一七%;來自聯準會的調查數據,呼應「用App記帳者超過半數存款增加」的結果。
至於投資效果方面,App的正面貢獻也不難發現,在本次調查中,過去一年曾使用App查詢投資理財訊息、股票下單、基金申贖、投資理財模擬交易的受訪者, 共有五二%會用「獲利豐碩」或「獲利尚可」,形容過去一年操作績效。相較之下,未使用投資相關App的受訪者,認為過去一年獲利狀況「豐收」或「尚可」的 比率,則約三九%。
當然,投資績效的好壞,與投資者的判斷具有高度相關,資訊取得的方便與否不必然占有關鍵角色。但不可否認的是,「投資紀律」也是操作成敗的重要一環,若能 透過App隨時檢視投資標的,評估當時買進的理由是否存在,或者利用App的主動提醒功能達到機械化操作境界,絕對有助於投資績效的提升,這或許是「有用 投資App」者賺錢比率略勝一籌的主要原因。
理財App使用習慣大調查人人都愛App 但月光族卻不用它理財6成國人平均每天使用3次以上請問你每周平均會開啟並使用手機App幾次?
(通訊軟體如LINE、WhatsApp、微信除外)
35次以上 45.8%
21~34次 14.6% 60.4%的人每周使用App次數超過21次,等於每天使用3次以上。
14~20次 15.9%
7~13次 12.8%
6次(含)以下 10.9% 未善用理財App者 半數存款偏少存款金額 有使用理財App者 未使用理財App者101萬元以上 23% 13% 51~100萬元 18% 13% 26~50萬元 14% 6% 11~25萬元 14% 17% 6~10萬元 12% 10% 5萬元以下 19% 41%
調查說明:
1.調查機構:美商全通集團波仕特線上市調網2.對象:目前有使用智慧型手機之民眾3.時間:2015/5/19至2015/5/22 4.有效樣本數:1099 5.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正負誤差為2.96個百分點以內理財App使用習慣大調查用App管錢 財富較易增加用App記帳或預算規畫51% 存款增加請問你過去一年的存款金額變動狀況為何?
近一年存款增減 有使用理財App者 未使用理財App者
增加 51% 38%
持平 30% 38%
減少 19% 24%
使用投資App者 52% 投資有賺錢請問你如何形容過去一年的整體投資績效?
成績 有使用理財App者 未使用理財App者
獲利豐碩 6% 2%
獲利尚可 46% 37% 幾無獲利 29% 40% 小幅虧損 12% 13%
虧損嚴重 7% 8%
布萊恩剛滿十八歲,就被父親要求自立,開始無家可歸的生活,「脫貧」的信念讓她跨進科技業,從一個配角成為無可取代的主角。 「我再也不想當個窮人了,我要過著經濟獨立的日子,不依靠任何人。」說這句話的是一九八〇年,美國西岸一位剛滿十八歲,就被父親趕出家門、要求自立,連明天住哪都不知道的無家可歸少女。 三十六年後的今天,她成為半導體巨人英特爾(Intel)中最有權力的女性,掌管占公司不到三分之一營收,卻貢獻逾半營業利益(見左下圖)的資料中心事業群,銷售用於伺服器的晶片給戴爾(Dell )、以及臉書、亞馬遜等科技巨頭。 她是英特爾的執行副總裁布萊恩(Diane Bryant)。 英特爾今年第二季,以裁員一萬二千名員工做為序曲,這是該公司近十年來最大規模裁員。在這場宣告正式開演的轉型大戲中,布萊恩是舞台上最重要的女主角,她將和執行長科再奇(Brian Krzanich)一同帶領這間近半世紀歷史的公司,從個人電腦為主的業務,轉型到雲端和物聯網運算的時代。 「在這個重構的過程中,資料中心事業群會成為公司的成長引擎……,」布萊恩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說道。 貧窮,是往上爬的催化劑 「我不要過著每天擔心會變成無家可歸的游民生活。」 但,與一般人懷抱創業夢、或對科技極具熱情而踏入矽谷不同,去年剛被《財星》(Fortune)雜誌選入全球最有影響力女性榜單的布萊恩,三十年前進入英特爾,完全只因一個信念:我要脫貧。 「貧窮的日子是很不好過的,對吧?……我不想要過著,每一天都擔心自己會不會變成無家可歸游民的生活。」 從小,布萊恩的父親嚴格規定,小孩到了十八歲就得自立,家裡不會給予任何經濟援助。因此她從高三那年的二月開始,就到處在親友家借住,在那段高中生活中,她常為了下一晚要住在哪而煩惱。 這段「周遊」別人家的經歷,讓她看到「好生活」的模樣,因此,即便她生長在從來沒人念過大學的家庭,布萊恩仍果斷拒絕家人給她的提議:當一位髮型設計師。她相信,教育才可能讓自己脫貧,布萊恩先進了免費的社區大學就讀。 轉系,為當有錢的工程師 「我得承認,一開始完全只是為了錢。」 一次,布萊恩聽同學說「工程師」是大學畢業後最高薪的工作,她決定轉學到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主修電子工程,並於畢業後進入英特爾,開始她的科技生涯,「我得承認,一開始完全只是為了錢。」她在一次訪問中表示。 九○年代末,布萊恩成為伺服器部門的主管。不像現在,伺服器與資料中心是主宰公司獲利的金雞母;在個人電腦處理器當道的年代,伺服器之於這半導體巨人,只是個配角。 「大概到十年前,『雲』才剛萌芽,其實以廣達來講也是一樣,這幾年雲端部門重要性提升了非常多。」長期與英特爾合作、廣達旗下的伺服器代工廠雲達總經理楊晴華表示。 配角,要當最重要的第二名 「你可能不是第一,但你要想辦法成為最重要的第二名。」 但布萊恩很清楚自己爭的不是功名,而是「更好的生活」,即便身為配角,她只管把事情努力做到最好。她說:「當時我不是在最重要的部門,但你得拿著手中所擁有的資源,最充分、極大化利用,以換取最大的報酬。所以,你可能不會是第一名,但你是第二名,而且你要想辦法,成為『最重要的第二名』。」 認識布萊恩超過十年的楊晴華形容,布萊恩是個很「decent」(正經、認真)的人,對雲端從軟體到硬體有全面的理解,「她了解的層次不單是硬體,包括軟體,比過去幾屆(英特爾)檯面上的主管,她多了一層全盤解方(total solution)的觀念。」 為了扮演好「最重要的第二名」,在陽盛陰衰的矽谷,布萊恩甚至得改變自己的性格,讓自己看起來像科技界的「圈內人」。一次訪談中她說:「這代表我說話的方式得更具侵略性、要開一輛有手排變速器的BMW,然後喝蘇格蘭威士忌,我得拋棄我過去害羞的性格,變得非常有自信。」 種種努力,加上科技趨勢轉變,她從配角,躋身英特爾轉型大戲中的女主角。 雖然已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但布萊恩並未忘記十八歲時那個迷惘不安的少女,如今她不僅在自己的事業群中提拔女性主管,也鼓勵年輕女性投身科技業。 看著每年投身科技業的女性大學畢業生比例不斷下滑,「我一再重複說的是:如果妳拒絕科技,那代表妳錯失了一個很大的機會。」 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布萊恩也鼓勵她的小孩往工程這條路走,她說,如果對自己要走什麼路沒有想法、還未發現熱情所在,不如參考她當年的經驗,試著走條人多的路吧!然後,竭盡所能把選擇的路,發揮到淋漓盡致。 布萊恩 出生:1962年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電子工程系 經歷:英特爾電子工程師、資訊長 現職:英特爾執行副總裁 撰文者吳中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