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俱樂部迎來了新東家。據中新網報道,記者獲悉,中信集團和中赫集團昨日已就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增資擴股事宜,正式向北京市足協提交增資擴股初審申請,但申請材料還需要經過北京市足協和體育局以及中國足協審核批複。
至此,一直懸而未決的國安俱樂部引進新股東事宜,終於水落石出。而在此之前,有報道稱馬雲旗下的恒生電子(螞蟻金服)和IDG資本將入主國安,但因“馬雲系”還涉足江蘇蘇寧和廣州恒大,因此入股國安一事“未遂”。
在“關聯關系”致使馬雲入股國安一事“流產”,各中超俱樂部不斷擴充資本建設球隊的背景下,中赫集團在最後一刻入主國安,也算是一大幸事。
扮演黑馬角色殺出的中赫集團,到底是什麽來頭。
官網顯示,中赫集團於2005在北京創立,是一家專註於高端地產的開發商和持有運營商。目前已投資開發包括北京市朝陽區“北緯40°”、海澱區“釣魚臺七號院”、海澱區“萬柳書院”等住宅項目,以及朝陽區望京“誠盈中心”等城市綜合體項目,並全面拓展了持有物業的資產管理業務,在金融、文化等領域進行了多元化的戰略布局。
據了解,近年來中赫集團開發運營的釣魚臺七號院、萬柳書院等項目都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業績,其中萬柳書院已經連續兩年位居北京10萬+高端住宅銷售榜首。
中赫集團投資國安足球俱樂部事發突然,但其投資體育產業卻並非首次。記者通過多方調查了解到,自2009年以來,中赫集團就已涉獵體育產業。北京奧運會結束後,中赫作為天使投資人,與曾任國際奧委會駐中國首席代表李紅和曾就職世界體育集團的體育營銷專家馮濤,共同創立了盛開體育。
在足球領域,盛開體育作為一家起步較早的體育管理機構,主要業務包括國際級別體育賽事的貴賓接待、賽事運營、品牌代理及媒體權利等,目前也為歐足聯、巴黎聖日耳曼等國際體育組織和國際頂級俱樂部提供中國區的數字媒體運營服務。
“作為國際化的中國公司,盛開體育為全球體育機構在華發展提供戰略與服務。”盛開體育官網如此描述其定位。
公開信息顯示,去年萬達收購全球第二大體育營銷公司盈方體育和海信成為歐洲杯賽場上的首家中國贊助商等體育熱點事件,盛開體育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除此之外,盛開體育也促成了其他一些重大合作。如2013年,在盛開體育的幫助下,迪拜成為了中國乒乓球隊球衣的贊助商。此後的2014年,迪拜和中國乒協又簽訂了長達三年的贊助合同;2016年,盛開體育促成海信成為了歐洲杯的全球贊助商,這是歐洲杯設立56年以來第一家來自中國大陸的贊助商。
由此看來,中赫集團入股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絕非一時興起,或有著更為深遠的打算。
中赫集團的半路殺出,與此前的“馬雲系”事件不無關系。根據媒體報道,原本恒生電子與投資公司IDG將入股北京國安,但馬雲旗下公司又已經投資江蘇蘇寧和廣州恒大,已經碰觸了中國足協有關不得在兩家及以上俱樂部同時擁有股權的紅線。
足球托拉斯主義的背後,或許是商業巨頭有關經濟的考量,但此番並非以“燒錢”為目的的中赫集團入主國安一事,或許能給當下浮躁的中超市場帶來一股清新之風。
體育作為朝陽產業之一,一直不乏跨界介入者。尤其近年來國家政策對足球行業發展的逐步傾斜,鼓勵多元資本進入和通過資本市場發展壯大足球俱樂部,更使得房企跨界足球成為一股新風潮。但與此同時,也不乏部分大型企業集團抱著“玩票”的心態,頻繁的商業運作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當下中超的“虛火”以及浮躁。
不過,中赫集團此番入股北京國安,或將更為務實。有評論人士表示,較為現實的路徑是努力提升國安現有及後備力量,強化青訓體系,培養本土球員。這將為這家有著優秀文化底蘊與傳承的老牌俱樂部帶來新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