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香港鞋匠】馬師傅造鞋大半世 製衣業訓練局唯一導師

1 : GS(14)@2016-10-16 08:22:40

馬師傅用展示以機器掹鞋。



五十至六十年代的香港,造鞋業逐漸興盛,70歲的馬澤坤師傅便是那個年代成長,「我爸臨終之前,都叫我媽別讓我造鞋,但他離開了不到一星期我就做了。他知道我很拼搏,不讓我造鞋,但我想放膽一試做老闆,便出來造鞋。」馬師傅是製衣業訓練局(CITA)的製鞋導師。他生於四十年代,經歷了香港造鞋業興衰。爸爸是鞋匠,自小在工場長大的馬師傅,14歲便開始幫忙製鞋,「小時候發夢當老闆,於是開了工場,做了八年,誰知做生意和造鞋是兩回事。」工場叫「永安鞋廠」,賣當時十分便宜的漆皮鞋。以為鞋廠必定是大大間?其實就只在東京街租一間板間房,由三至四個員工,一人做鞋面,一人造鞋底,落手落腳做起鞋廠。五十年代的鞋匠多在中環、上環,因很多賣皮及鞋料的店舖集中在摩羅街,後來許多鞋廠才轉移到深水埗。到了七十年代,一些大型工廠接下大定單,使工人工作較穩定,造鞋業漸上軌道,「我的年代是五十至七十年代。以前分得很清楚,天熱做涼鞋,天冷多做密面鞋、綁帶鞋。天冷的時候想買涼鞋也沒有,不像現在,甚麼鞋都有人賣。」以前沒有鞋設計師,因鞋廠老闆不捨得付錢請人畫鞋辦,製鞋師傅得同時負責「諗板」(設計鞋款),沒有靈感時如何是好?「當時面皮薄,走去鞋店看鞋辦,男人之家去看女裝鞋,有點尷尬,有些店員知道你來抄設計,會出來問:『看甚麼看?來拍照是嗎?』你可以反駁:『夠膽就落閘別讓人看!』」說起當年,眉飛色舞。



掹鞋令皮革緊緊包裹鞋楦,需靠機器輔助。

馬師傅以刀片、木片、皮革及繩自製工具,聽說比較順手。


海關上堂為洞悉鞋如何藏物

八十年代初中國大陸開放,造鞋定單北移,因經營越見困難,馬師傅決定關了鞋廠,轉做散工。1988年起加入CITA,當二級製鞋工場導師。直到九七年退休,因CITA缺乏造鞋導師,始轉而當兼職導師至今,一做便是28年,「當年CITA有兩名造鞋師傅,現在只有我一人。全香港教造鞋的師傅,連同教手作的,不會超過十至二十個。」馬師傅教授入門班,平均一年有廿名學生,年齡由20到60歲都有,學造鞋的原因主要是興趣,或從事相關行業如服裝設計、售貨員、洋行跟單員、懲教署及醫管局的義肢部門;有些學生則是想創業做手作,「試過有一位海關人員上課,原來是為了解鞋的哪些位置可收藏東西!」馬師傅更即場示範製鞋過程,只見他手法利落,由畫紙樣、開料、鏟皮、上漿摺面,到車縫修剪、掹鞋、壓底,動作毫不馬虎,展現訓練大半生的造鞋技術,「造一對靚鞋要多方面配合,工具、材料及場地都要配合,實在不容易。」



以自製工具切割鞋皮。

課程教授製作的綁帶皮鞋。

記者:封愷瑜攝影:劉永發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6/198020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3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