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保監會印發財產保險公司產品費率厘定指引

保監會近日印發了《財產保險公司產品費率厘定指引》,於2017年2月1日起正式實施。

《指引》具體內容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一是對費率的構成和費率厘定的原則等進行了規範性描述。該部分對《指引》的適用範圍、費率厘定中相關概念的定義及責任機制進行了規範。繼而闡述了產品保費的內容構成及費率厘定中應遵循的原則,即合理性、公平性和充足性。二是規範了費率厘定的具體流程,包括前期準備、厘定過程、監控與調整。前期準備階段,主要對費率厘定中的基礎數據方面作出規範要求。費率厘定階段,對費率厘定中應考慮的因素、費率測算具體內容及方法,以及後續費率檢驗及確定方面作出要求。三是對產品費率厘定的監督管理辦法作出規定,包括對費率精算報告、費率厘定工作底稿的要求及追責規定,為產品費率厘定監管提供保障。

《指引》完善了產品定價監管制度,使保險公司在定價時有了可依據的指引。推動保險公司形成融會貫通的精算循環內控機制,防範準備金不足導致定價不足、定價不足引起償付能力不足的風險。為保險公司產品開發和回溯提供了完善合理的操作流程,為部分定價機制不健全的中小公司在產品開發中提供了指導說明。一旦有公司發生產品定價風險事件,《指引》可作為對其追責的重要依據。

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還表示,保監會接下來將建立和完善保險產品費率厘定的監管,是不斷深化改革、細化監管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包括,一是構建費率厘定的整體框架和流程,督促市場建立費率厘定的監控與調整流程,形成完整的內部控制循環機制,以保證費率測算結果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充足性,對費率不斷進行調整優化。二是積極構建監管合力,強化保險公司風險防控的主體責任,指導保險行業協會加強自律自控,利用協會自律、事後抽查等管理方法,持續督促公司加強產品費率厘定的管理。三是加強跟蹤和總結。跟蹤《指引》的實施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將行之有效的做法提煉並納入到部門規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640

樓繼偉:曹德旺事件屬個例 養老保險費率有條件進一步下降

近日,財政部原部長、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樓繼偉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回應了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談中國制造業成本高而赴美投資話題,澄清了世界銀行關於中國企業稅費負擔全球排名12問題。

樓繼偉表示,未來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劃轉部分國有資本補充社保基金後,我國就有條件進一步降低目前的養老保險費率。

曹德旺算個案不必過分解讀

近期,曹德旺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談及中國制造業成本高,企業稅費負擔重,這在全國掀起一場關於企業成本尤其是稅費負擔的大討論。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認為,曹德旺等一些個案有其特殊性,不必過分解讀。

樓繼偉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首先要看到曹德旺所涉行業的特殊性。汽車玻璃制造業不適合長距離遠洋運輸,到銷售目的地投資是出於客觀需要。就該行業生產要素成本而言,美國的確有優勢,電力、天然氣等能源成本低,制造業土地價格低,運輸成本也不高。

從稅負成本看,美國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5%,中國稅率是25%。對於有觀點質疑中國征收增值稅而美國沒有,樓繼偉認為中美稅制結構不同,對應中國增值稅,美國實際要征收銷售稅,不過稅負不反映在汽車玻璃生產環節的增值上,而是落在汽車整車銷售環節,因此不能脫離兩國稅制特點看問題。

樓繼偉認為,曹德旺事件屬於個案,並非普遍現象。“要看到,曹德旺並沒有把自己全部的玻璃制造都搬到美國,大量業務還在國內。中國國內市場潛力依然巨大。”

不過,樓繼偉也坦承,中美企業負擔是有差距的,包括“五險一金”,美國大公司在稅優安排下普遍都為員工提供商業醫療保險作為非工資福利,雖然不是強制,但這塊沒有納入社保成本。

他指出,為降低企業社保負擔,2016年我國階段性降低了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和失業保險費率。未來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劃轉部分國有資本補充社保基金後,我國就有條件進一步降低目前的養老保險費率。另外從現實情況看,因激勵約束機制不足和監管不夠,企業實際承擔的養老保險等費率要低於名義水平,實際繳費費基也比規定的小。

此外,他強調,中國的確存在土地成本高、勞動力成本優勢趨弱、利率較高、企業利潤率下降等客觀問題,“企業家們的擔心,正是下一步降成本要努力的方向”。

宏觀稅負比世行總稅率更能說明問題

去年底,世界銀行公布了《世界納稅指數2017》,其中計算了190個經濟體反映企業稅費負擔指標的總稅率,中國總稅率為68%,全球排名第12位。

《世界納稅指數》中國數據的采集人之一、普華永道中國稅收政策服務合夥人梅杞成介紹,世界銀行2007年開始發布《世界納稅指數》,今年是第11版。往年的《世界納稅指數》有三個分指標:總稅率、納稅人申報繳稅付出的時間、納稅次數。《世界納稅指數2017》增加了納稅後指數,主要是指退稅手續、接受稅務檢查等因素。

世界銀行將以上四個分指標按照一定的方法進行加總,形成各經濟體的納稅指數排名,同時公布四個分指標。

《世界納稅指數2017》中,中國的納稅指數排名為131,即世界排名第131位(樣本經濟體總數為190個)。其中,總稅率為68%(商業利潤總稅率,即樣本公司繳納的全部稅費占其扣除所有稅費前的利潤的比重,下同),排名為全球稅負最重第12位。

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的企業稅費負擔全球排在第12位?這需要詳細了解該指數編制方法。

梅杞成表示,指數所依據的並不是各經濟體的宏觀數據,而是由世界銀行工作組提供一個模擬的從事傳統人工密集制造業的中型企業,根據各經濟體的稅種稅率推算出企業總稅負(不包括個人負擔稅負)。

“顯然,由於各經濟體的產業結構、成本結構、發展階段、稅收制度傾向(例如側重企業稅還是個人稅)等因素往往存在較大差異,所得出的指數和排名只能反映各經濟體稅負的某一方面,未必代表各經濟體的全面情況。”梅杞成稱。

而且這一指數所依據的數據是2015年的,也反映不出中國企業減負的最新情況。

“世行測算的總稅率屬於微觀稅負分析,其指標範圍和數據的選取與通行算法差異較大,用這一指標作國與國之間橫向稅負比較意義不大。”樓繼偉說。

“比較稅負,關鍵看宏觀稅負,即總收入與名義GDP的比值。”樓繼偉說,如果不包括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014、2015年我國宏觀稅負均為29%左右,如果計入國有土地出讓凈收益,宏觀稅負分別為30.2%和29.8%。“從國際比較來看,無論哪個口徑,我國宏觀稅負都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583

為企業減負 官方要求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總費率

17日從人社部網站獲悉,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促進就業穩定,人社部、財政部日前印發關於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有關問題的通知。

《通知》規定,從2017年1月1日起,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可以將總費率降至1%,降低費率的期限執行至2018年4月30日。在省(區、市)行政區域內,單位及個人的費率應當統一,個人費率不得超過單位費率。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研究確定。

失業保險總費率已降至1%的省份仍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36號)執行。

《通知》要求,各地降低失業保險費率,要充分考慮失業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提高待遇標準、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等因素對基金支付能力的影響,結合實際,認真測算,研究制定具體方案,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後執行,並報人社部和財政部備案。

《通知》還指出,要平衡好降費率與保發放之間的關系,加強基金運行的監測和評估,確保基金平穩運行。

以下為通知全文: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有關問題的通知

人社部發〔2017〕1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財政(財務)廳(局):

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促進就業穩定,經國務院同意,現就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從2017年1月1日起,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可以將總費率降至1%,降低費率的期限執行至2018年4月30日。在省(區、市)行政區域內,單位及個人的費率應當統一,個人費率不得超過單位費率。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研究確定。

二、失業保險總費率已降至1%的省份仍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於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36號)執行。

三、各地降低失業保險費率,要充分考慮失業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提高待遇標準、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政策等因素對基金支付能力的影響,結合實際,認真測算,研究制定具體方案,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後執行,並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備案。

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性強,社會關註度高。各地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加強組織領導,精心組織實施。要平衡好降費率與保發放之間的關系,加強基金運行的監測和評估,確保基金平穩運行。各地貫徹落實本通知情況以及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及時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報告。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

2017年2月16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33

給企業發“紅包” 兩部委再次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18/1077314.html

每經記者 李彪

社保費率又迎來調整。

2月16日,記者從人社部網站了解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正式對外發布,文件要求,從2017年1月1日起,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可以將總費率降至1%,降低費率的期限執行至2018年4月30日。

值得註意的是,這是近一年來,兩部委第二次發布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的通知。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近年來,我國在降低社保費率方面的步伐明顯加快,隨著今年初《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試點方案》的印發,未來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後的費率也有望進一步下調。

失業保險結余夠支付5年

兩部委稱,為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活力,促進就業穩定,就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有關問題印發《通知》。

《通知》指出,從2017年1月1日起,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可以將總費率降至1%,降低費率的期限執行至2018年4月30日。在省(區、市)行政區域內,單位及個人的費率應當統一,個人費率不得超過單位費率。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研究確定。

《通知》要求,失業保險總費率已降至1%的省份仍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人社部發〔2016〕36號)執行。

2016年4月,兩部委印發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要求,從2016 年5月1日起,失業保險總費率在2015年已降低1個百分點基礎上可以階段性降至1%-1.5%,其中個人費率不超過0.5%,降低費率的期限暫按兩年執行。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確定。

這意味著,在去年文件的基礎上,《通知》進一步加大了對失業保險費率下降的幅度。目前,包括江蘇、山東等省份仍執行1.5%的標準。

一年內,人社部、財政部連續兩次發文提出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在社保降費過程中尚屬首次。那麽,失業保險降費率的空間有多大呢?

人社部發布的《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失業保險基金收入1368億元,比上年下降0.9%,支出736億元,比上年增長19.8%。年末失業保險基金累計結存5083億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研究員朱俊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2015年末失業保險基金已經累計結存5083億元,2016年全年失業保險基金支出960多億元,即便一分錢不收,結余也可以支付5年多,因此費率下降的空間相對比較大。

社保費率迎來密集調整期

我國五項社保費率合計低於40%,但是,社保費率較高仍舊是很多企業發展中的難言之痛,為了減輕企業負擔,社保降費的動作在明顯加快。

2015年2月25日、6月24日兩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分別對失業險、工傷險、生育險費率進行下調,失業保險費率由3%統一降至2%,工傷保險平均費率由1%降至0.75%,將生育保險費率從不超過1%降到不超過0.5%。

但是,社保繳費比例中最大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20%+個人8%)和基本醫療保險(單位6%+個人2%)的費率並沒有做調整。

2016年4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於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通知》印發,除了要求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外,首次提出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費率調整。

根據要求,從2016年5月1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區、市),將單位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高於9個月的省(區、市),可以階段性將單位繳費比例降低至19%,降低費率的期限暫按兩年執行。具體方案由各省(區、市)確定。

值得註意的是,隨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費率的相繼調整,生育保險費率是否會調整值得期待。

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試點方案》,文件要求,將於2017年6月底前,在河北省邯鄲市、重慶市、四川省內江市等12個城市開展兩項保險合並實施試點,試點期限為一年左右。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合並實施後的一個懸念是生育保險0.5%的費率是否取消,醫療保險收支壓力不大的地方可能會被消化掉。

對此,朱俊生認為,失業保險等小險種降費對於企業降成本的空間有限,還是要考慮養老保險費率等降費。但是,一些地方都出現了收不抵支,只有先進行大的結構性改革,才可能有效降低費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898

5800億減稅降費禮包已出 今年 “五險一金”降費率可期

經濟下行期,為幫助企業“爬坡過坎”,國務院公布了一攬子減稅降費政策,規模為5800億元。

4月1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公布了6項減稅舉措,包括增值稅稅率4檔簡並為3檔,取消了13%稅率檔次;小微企業享受減半征收所得稅優惠的範圍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均擴大;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推至全國等。

國務院預計這6項減稅舉措全年給各類市場主體減負3800億元。而在這輪減稅政策公布之前,2000億元的降費“主要”政策基本公布,主要是全面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和取消或停征涉企收費。

3月中旬,財政部網站發布《關於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通知》,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擴大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免征範圍,設置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征收標準上限。

3月23日,財政部網站發布《關於清理規範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或停征41項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將商標註冊收費標準降低50%。

對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減稅降費政策,目前還有3項降費政策待出。

分別是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減少政府定價的涉企經營性收費,清理取消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違規收費,推動降低金融、鐵路貨運等領域涉企經營性收費,加強對市場調節類經營服務性收費的監管;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

目前中國社保體系由“五險一金”組成,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近兩年,我國已經開始降低社保費率。比如2016年5月1日起,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超過20%的省(區、市),將單位繳費比例降至20%;單位繳費比例為20%且2015年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高於9個月的省(區、市),可以階段性將單位繳費比例降低至19%。

今年2月,國家再度下調失業保險總費率,將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可以將總費率降至1%。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認為,下一步降低“五險一金”繳費比例,將主要靠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合並來降低稅率。

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試點方案》,決定在今年6月底之前,在沈陽、合肥等11個城市啟動兩項保險合並實施試點,試點時間一年,目的在於探索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優化保險管理資源、促進兩項保險合並實施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以統一管理,降低成本。

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資金也將為降低社保費率創造條件。

財政部前部長樓繼偉2015年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公開表示,“劃撥部分國有資產補充社會保險基金,就是針對養老保險金的缺口,劃撥的款項相當於補繳養老金,從而在此基礎之上就有條件適時降低社會保險的費率,如果不進行國有資產劃撥,養老保險缺口巨大,就沒有條件降低費率。”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完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日公布的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明確,將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的比例提高到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01

人社部:階段性降低養老保險費率不影響社保基金運行

4月4日,國務院第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進一步清理規範政府性收費的政策措施,清理規範的範圍涉及基本養老保險。目前我國社保基金結余狀況如何?繼續階段性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費率,是否會對社保基金運行及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標準造成影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遊鈞在9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進行了回應。

據遊鈞介紹,2017年社保基金征繳收入增幅為17%,是近5年來最高水平,基金的總收入達到3.3萬億元,支出2.85萬億元,當期結余4400億元,累計結余4.14萬億元,可支付月數17.4個月。“從2017年的企業養老保險的基金運行情況來看,基金運行是總體平穩的,並且穩中向好。”遊鈞說。

階段性降低企業養老保險的費率會不會影響養老保險金待遇水平?遊鈞認為,此次延續階段性降費的地區是有條件的,即當地基金累計結余可支付月數在9個月以上,以保障基金的支撐能力。除此之外,遊鈞表示,實施階段性降費的省份所需要的前提條件是保證養老保險待遇按期足額發放。“我們進行了測算,養老保險基金費率降低1個百分點,絕大部分地區還是能夠當期收大於支,少數收不抵支的可以利用累計的結余來調劑。”遊鈞說。

據遊鈞介紹,自實施階段性降費以來,並沒有影響到社保基金的正常運行,養老金待遇也沒有降低,連續兩年都進行了調整。“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我們已經部署了2018年的養老金的待遇調整的工作,將有1.14億退休人員能夠享受到這樣一個收益。”遊鈞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28

基本養老保險獨木難支 專家建議夯實第一支柱降低養老費率

預期壽命的延長正在對養老金的充足性形成挑戰。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高齡老人的照料成本也在不斷攀升,僅靠政府發放的基本養老金將越來越難以保障老年生活的質量,健全三大支柱體系已經成為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不二之選。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在近日舉行的第十屆清華養老產業高端論壇上表示,由於長壽所增加的日間照料開支是老年人日常生活成本的兩到三倍,這還不包括老年人醫療、康複所需的費用,養老金的充足性將關系到高齡老人能否擁有更有尊嚴的生活。

楊燕綏表示,養老金的充足性必須依賴國家、單位、個人三大支柱共同努力。我國應盡快夯實基本養老金,將第一支柱費率降到18%,為發展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騰出空間。

從一枝獨秀到獨木難支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由三個支柱構成:一是基本養老保險,二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三是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長期以來都是基本養老保險一枝獨秀。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啟動13年,僅覆蓋了8萬多戶企業、2300多萬職工,只占到企業參加養老保險人員的6%。第三支柱在千呼萬喚中將於今年5月1日起在全國三個地區試點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

楊燕綏認為,進入深度老齡社會之後,我們不可能再靠增加年輕人的稅收,加大企業負擔來征收養老金。解決老年人養老金的充足性必須靠政府、企業、個人養老金三個支柱共同發力。

“從美國的數據可以看出,如果一個人能夠成功擁有這三種養老金,退休之後替代率將是他退休之前的102%。”楊燕綏說,這不是完全靠政府,還要靠職業生涯的積累以及個人的養老金理財。

政府所承擔的基本養老金替代率的下降已經是全球的趨勢。數據顯示,1952年國際勞工組織規定的養老金退休前收入替代率是45%,到上世紀60年代,歐洲國家提到60%左右,現在又普遍降到40%左右,美國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全球老齡化研究所去年發布的一份名為《新興市場的自願性養老金》的報告稱,中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替代率在20多年前達到近80%,現在已經穩步下降。部分是因為個人賬戶層次在繳費時設計被賦予了一個遠低於工資增長率的收益率。關於未來的退休者,替代率不太會比50%高出多少。

基本養老金替代率難以上升與老年居家照料成本逐步攀升形成的資金缺口,迫切要求我國盡快發展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以便人們在退休之後還能保持較為良好的現金流。

去年末,針對企業年金發展的種種困境,人社部、財政部印發了新的《企業年金辦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建立企業年金。這一辦法實施的效果還有待觀察。

4月12日, 財政部、人社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明確自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試點期限暫定一年。

這一文件的出臺意味著我國養老保險制度運行20年之後“三支柱”體系終於完成了。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兩會期間表示,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制度,能減輕國家設立的基本社會保障制度的負擔,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利於拉動內需和促進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

與稅優健康險試點每省選取一個試點城市相比,稅延養老險試點範圍較小,上海、福建、蘇州這三個試點地區總體經濟發展水平高,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較為完善。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稅延商業險在全國推廣會面臨更大的困難。

夯實第一支柱降低養老費率

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從2012年起發布養老金發展指數,在過去四年間,養老金發展指數的進步非常小。第一支柱過大、二三支柱弱小;企業費負過高、個人賬戶做空;結構性問題導致參保人積極性不高等都是影響養老金指數增長的因素。

楊燕綏表示,我國從年輕社會進入超級老齡社會一共只有40年的時間,一代人之間中國人口結構就發生了巨變,這麽短的時間表使得我國不能再慢條斯理地進行改革,而是應“兩步並作一步走”,在建立制度的同時也要調整結構。

調結構首當其沖的就是夯實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和夯實繳費基數是夯實基礎養老金的兩大重要內容。

“雖然我國養老保險是28%的名義費率,但征繳上來的不到16%。如果我們能把繳費基數夯實,只需18%的總費率就夠了,這樣就可以把企業20%的費率降10%,企業負擔將大幅下降。”楊燕綏說。

基本養老金費率過高也是企業年金難以發展壯大的重要原因。楊燕綏認為,如果把基本養老保險費率降到10%,企業就會有更多的空間去做年金,這也將有助於縮小企業與機關事業人員養老金的差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064

傭金“明碼實價”硝煙再起,費率透明化成中小券商突圍新路徑

正在轉型路上的券商經紀業務,又來了“攪局者”。切入點同樣是傭金,但扛起的大旗,卻是傭金費率透明化。

而這一次,“鯰魚”則是急欲突圍的是川財證券。不同於以往,川財證券並未以價格戰為突破口,而是將槍口指向傭金透明度問題:通過其“明傭寶”APP,公開標明每位客戶的實收傭金費率,不論客戶資金大小都按照同樣標準收取傭金、融資費率。

“多年來,證券行業一直存在傭金費率不公開、看人報價的問題,同樣的服務,不同的人,傭金高低相差很大。明碼標價技術上不難,關鍵是願不願意。”川財證券總經理助理周蔚說,通過此舉,可以讓券商傭金走向透明。

選擇傭金作為突破口,幾乎已成為中小券商轉型的標配。隨著市場不斷變化,高度依賴經紀業務的中小券商,打價格戰已經沒有多少空間。在此背景下,中小券商轉型,必須通過差異化策略另辟蹊徑。如今,傭金率雖然不斷走低,傭金明碼實價卻沒有先例。

傭金明碼實價

“‘明傭寶’正式上線以來,客戶開戶量數倍上升。”在日前的媒體交流會上,周蔚稱,該產品於去年12月上線,最大的特點是公開標明實收傭金費率,並對所有客戶實行“一口價”。此外,該產品還將上線零手續費的保證金理財,收益為活期存款的10倍。

“很多券商實收傭金要前往交割單計算,要投資者動手算,有些人根本沒這個意識,甚至不會算或懶得算,放在賬戶最顯眼的位置,掃一眼就知道自己的實收傭金率。” 川財證券總經理助理周蔚說,此舉改善了客戶體驗,也是產品競爭力的體現。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中小券商,此舉為川財證券突圍提供了可能。但傭金明碼標價的做法,也讓川財證券承受不小的收入壓力。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行業平均傭金率為3.94‱。而川財證券推出的“一口價”,要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接近40%。

而川財證券年報數據顯示,2015 年、2016年,該公司營業收入 7.93 億元、5.22億元,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4.72億元、3.75億元,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分別接近60%、67%,經紀業務收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明碼實價意味著主動割舍既有利益,也意味著收入可能面臨縮水,肯定對自身的收入有影響,未來帶來什麽好處又不確定,2017年9月制定方案時,公司內部分歧很大,尤其業務部門擔心收入是否能完成。”周蔚稱,投資者是證券市場基石,應該得到應有的公平和尊重,明碼標價這條路非走不可。

周蔚稱,萬分之2.5的傭金費率,也是目前深圳市場公開價格,但回顧電商等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透明化和標準化,可以有效挖掘客戶需求,提升客戶的體驗,從而獲得市場的認同,這也是川財證券明傭寶選擇的原因。

中小券商差異化突圍

以低傭金作為突破口,幾乎已經成為中小券商近年轉型的標配。早在2014年,國金證券、中山證券等,就率先了開始降價。但時隔四年之後,單靠降低傭金率,能否奏效尚是未知數,傭金“價格戰”的空間已經不大。

根據證券業協會統計,2016年,全國129家證券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279.94億元。其中,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1052.95億元。而在2017年,前述數據分別為3113億元、820.92億元,分別下降了166億元、230億元,經紀業務收入降幅接近22%。

經紀業務收入在大型券商收入構成中的比重,也在持續下降。根據公開披露,2017年,中信證券營業收入433億元,而經紀業務收入占比約為25%;海通證券同期營收為282億元,而經紀業務分別為收入占比也不到40%。根據證券業協會數據,2016年,經記業務收入在券商全部收入中的占比接近34%,而2017年已經降至26%左右。

與此同時,中小券商的收入、利潤,仍然高度依賴經紀業務。業內人士稱,一些中小券商經紀業務傭金收的比重,甚至達到50%以上。隨著不斷競爭加劇,券商經紀業務大幅下降,目前平均傭金率大約萬分之四左右,而且總體仍呈現下降趨勢。這就意味著,如果繼續降低傭金,必然對中小券商的收入、利潤產生巨大沖擊,降價空間已經不是很大。

同時,中小券商還面臨大型券商的壓力。在2017年年報中,國泰君安、華泰、廣發等大型券商,已將金融科技寫入核心競爭力。同時,大型券商豐富的產品、業務手段、工具、客戶基礎等,中小券商也難以正面競爭。

在此情況下,借助互聯網技術差異化競爭,為中小券商擴大客戶基礎、轉型提供了可能。川財證券傭金明碼實價的關鍵,也並不降低費率水平,而是指向券商傭金長期以來的不透明、不公開問題。在川財證券之前,鮮少券商關註,亦無傭金明碼實價的先例。

根據現行規定,證券交易傭金采取浮動費率,券商向客戶收取的傭金,不得高於交易額的千分之三,不得低於代收的證券交易監管費、交易所手續費。在此基礎上,券商制定傭金標準時,有較大的浮動空間,針對不同的客戶,實行差異化的傭金率。

傭金價格不透明,還引起了大量糾紛。業內人士稱,投資者如果不主動申請調傭,費率都基本停留在開戶時的水平。當時,傭金費率多數高達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而當下全市場的平均傭金水平,已降到萬分之四左右。

“零售商業明碼實價已經是通行慣例,多年來,證券行業一直存在傭金費率不公開、看人報價的問題,同樣的服務,不同的人,傭金高低相差很大,不同客戶的傭金最多相差10幾倍,顯然是不合理。”周蔚稱,川財證券此舉,可以讓券商傭金走向透明。

目前,券商傭金率在萬分之22.5到3‰之間,由於定價不透明,新客戶比老客戶低,沿海比內地低,省會城市比三四線城市低,競爭越激烈的地區傭金越低,反之則越高。而資金量大的客戶,也可能享受更低的傭金。入市越早,傭金就越高。

“我們規模比較小,必須一方面補差距,一方面突出特色,做大客戶規模。”周蔚說,明傭寶將引入智能投顧,利用大數據發掘、識別投資者投資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系統自動為其推薦公募基金組合,但川財證券更願意關註監管信息,比如投資者對券商的投訴,通過這種方式,來解決行業有能力解決,但又沒有解決的客戶需求和痛點,實現差異化競爭,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1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