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3年,美國收入鴻溝開始變得不可逾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369

收入不平等不斷加深開始侵襲更多美國家庭,金融危機後美國窮人增加財富的機會變得越來越渺茫。而同一年美國股市大漲繼續放大富人的財富。美國社會正在形成一道難以逾越的財富鴻溝。 過去30年里美國富人和窮人收入鴻溝加深,面對收入不斷縮水的現實,底層美國家庭想方設法補貼家用。更多家庭婦女加入勞動力隊伍。丈夫在外打第二份工或者加班。有住房的人還利用其房產升值借款補貼開支。 但是美國婦女勞動參與率正逐步見頂,而房地產泡沫破裂,導致許多美國人的房屋按揭貸款資不抵債。 民意調查的結果則更令人失望。最新的彭博全美調研顯示,兩個人中就有一個(64%對33%),認為美國不再為每個人提供平等的成功機會,年收入低於5萬美元的人尤其感到失望。在12月6-9日的調查中,近四分之三的人認為目前的經濟模式不公平。 窮人變得更窮 低收入美國人正面臨失業救濟金減少的威脅。本月初達成的兩黨財政協議,並沒有延長失業救助領取年限,這導致今年年底將有130萬人無法繼續領取失業救濟。 由於尋找更高薪酬的可能性降低,工人正努力保全現有的工作。家庭縮減支出,減少信用卡消費以因對不測,更多美國的年輕人選擇與父母住在一起,而不是獨自外出闖蕩。 民主黨參院二號人物Dick Durbin表示,民主黨將在明年推動提高最低工資的立法,以對抗美國財富分化的現實。 與此同時,屢創新高的股市正在放大富人的財富。收入不公和財富兩極化已經成為了首要的政治問題。 根據彭博四月匯編的數據,標普500成分股CEO的薪酬,相當於一般文職人員的204倍,比2009年時的水平增長了20%。 2013年標普500指數上漲了29%,波士頓學院的退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最富有的三分之一的美國家庭擁有的股票,占所有家庭持有量的89%。 經濟學家的解釋 經濟學家對於美國收入差距加大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制造業部門把曾經高薪的工作轉移到中國等海外地區。技術進步導致不再需要文職以及其他日常辦公室工作。 美國工人參加工會的比率也在下降。2012年工會代表的工人比例為11.3%,在1983年美國有20.1%的工人參加工會,這使得雇主在勞資談判中有更大的優勢。 現在即便是有大學學歷的人也難以自保。盡管他們比低學歷的人收入高,但是近幾年實際工資幾乎沒有增長。 據美國統計局的數據,去年美國有學士學位的25歲畢業生平均年薪為56,656美元,剔除通脹因素比2007年時低10%。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Lawrence Katz說: “中產階級現在真的崩潰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38

王石:想要變得更強,就要讓不適變舒適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08/144799.html

職業生涯很長,對企業而言,它需要你成為一個專才,但從職業發展來看,你需要成為一個全才,方能適應社會的變化。阻礙你成為全才的不良習慣有很多,有時候我們喜歡趨利避害,拖延症更是讓自己定下來的目標難以實現。從現在起,你要努力去尋找各種讓自己變得不舒服的環境、習慣,別害怕痛苦,伴隨著痛苦的出現,才會有成長的空間。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強者,一種人是弱者。強者給自己找不適,弱者給自己找舒適。想要變得更強,就必須要學會強者的必備技能,那就是讓不適變得舒適。

如果你學會了這種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學習新語言,探索未知領域,等等。但是很多人都傾向於迴避這種不舒適,畢竟沒有一件事情是簡單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讓自己遍體鱗傷。

我以前一直覺得我們應該讓自己舒適一些,但是後來我明白有一些不適有時並不是件壞事。事實上,你可以學會享受這種不適,例如,我每天都會做一些力量訓練,雖然這點不適不會嚴重到令我討厭的地步,但是人就是這樣的,能逃避的困難,我們總能找到藉口。我制訂計劃表格,讓這點不適參與我的生活,形成一種習慣。每當我完成15個引體向上,就會在引體向上那一欄寫上15,每個月我都會換新的紙張,並總結上個月的情況。不經意間,幾個月時間我已經做了1000個引體向上了。

我發現任何只要是有一點不適的事情都是可以訓練的,我們可以將一件不適的事情變成一種習慣,然後你會離不開它,覺得這點小痛苦其實是平淡無奇生活中的一種調味料。這件事由不適變得舒適,良好的習慣就是這樣養成的。

具體的方法如下:

找到一件你想做的事情,這件事情會讓你有點小不適,但是做成了以後你會收穫很多。例如:健身。

你可以把這件事情分解成1000個獨立的事件,要確保每個事件都在你能容忍的不適程度內。你可以先測試一下你盡全力最大的容忍程度,然後減去20%,從這個值開始。例如,我想要做10000個引體向上,那麼分成1000份,就是每次10個。

開始去做,並且不要強迫自己,把它當做一種樂趣去挑戰。隨著你的能力增強,逐漸增加份量,例如一個月後,你可以做到15個,3個月後,你可以做到25個。所以,10000個看似需要1000天才能完成,事實上,你可能9個月就搞定了。

這個方法的精髓在於把一個很大的痛苦分解成1000份小不適,然後將它融入每天的生活中,培養成習慣,將不適轉變成舒適。

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這種方法,對自己的能力進行提升,改變一些壞習慣,培養一些好習慣。

1.拖延的習慣。我們為什麼要拖延,主要原因在於我們要做的事情令我們感到不適。所以,我們的頭腦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藉口和誘惑,來促使我們去做更容易的、更舒服的事情。當我們把一件事情定義為「不舒適」的時候,我們會本能地不想去做它,想方設法拖延到明天。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痛苦分解成1000份,變成可以忍受的程度,那麼事情就變得容易了。我們可以制訂一個表格,叫做「戰勝拖延」。每次有想要拖延的想法的時候,就立刻去做,完成任務之後就在表格上+1,當完成1000+的時候,拖延的習慣就根除了。

2.健身的習慣。我們不去健身是因為感到不舒適,但是如果每次有意識地讓自己承受一些不適,會逐漸提升自己的忍耐力,一旦養成一種習慣,我們會依賴於這種不適帶給自身的有利刺激,讓自己感到更有活力。

3.閱讀的習慣。沒有閱讀習慣的人會把讀書看成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如果你能夠建立一個表格,每讀完一個章節就在上面寫上+1。逐漸養成習慣以後,改成閱讀一本書寫上+1,你會發現一個月你甚至能夠讀上5本書。然後閱讀會變得不再痛苦,而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事情。當你能夠跟別人談起你閱讀的著作以及你的看法,會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4.早起的習慣。要培養早起的習慣首先要為自己設定一個早起的目的。而且這個目的會讓你很期待第二天的早晨快點到來。如果你是一個吃貨,不妨睡前準備好一頓豐盛的早餐食材,等早上起床給自己做一頓很好吃的早餐。

我給自己設定的早起目的是玩半個小時遊戲(很神奇吧),這對我來說很有吸引力。於是,如果我想要6點半起床,那麼我會把鬧鈴定在6點,然後快速起床,開機時間我會搞定刷牙洗臉,然後熱一杯牛奶,一邊打遊戲,一邊聽著英語廣播。通過這個方法,我將不適轉換為舒適,讓本來很難的事情變得容易而且備受期待。

5.寫作的習慣。讀書再多如果不寫出來,就不能成為自己的東西。如果不能向別人說出來,就不能得到修正與反饋,也無法知道自己的觀點是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寫作是一個整理自己想法的很好的工具,將平時閱讀中的論點整理出來,加以思考,總結成自己的話語。這樣,邏輯能力和思考能力就會逐漸加強。當然,寫作是件比較痛苦的事情,你需要整理自己的思緒,並且組織語言將它們表達出來。而且,當你對著電腦的時候,還要排除各種雜事的干擾,這對專注力也是一種鍛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259

放空 思慮變得超Fresh

2014-08-25  TCW
 
 

 

葡萄王生技執行副總 曾盛麟讀經10分鐘企業第二代讓股價飆2倍

乃至菩提為止我皈依,於諸醒盛法及會中勝,願以此以吾作施等福??。」

不管是一個人獨自在辦公室,或是人來人往的機場候機室,每天午間飯後,葡萄王生技執行副總曾盛麟,總會翻開隨身攜帶的「嘎檔文集」小冊子,輕聲讀上十來分鐘,完成學佛的必修功課。

「這十分鐘,讓我全然放空,內心也得到安定,並能維持一整天的清晰思慮。」他分享利用午休時間,與神對話帶來的好處。

建立這樣習慣,是四年前開始。那時,三十七歲的曾盛麟剛從英國返台接家族事業,這是個平均年齡四十五歲的團隊,公司老到還有人用磁碟片存檔案,一百七十人中僅一人能跟國外客戶打交道。在轉型過程中,午休的放空時間,是他重要的能量來源。

如今,葡萄王股價飆兩倍、員工平均三十七歲,他是關鍵推手。

放空,才能抽離現況,用新角度看問題。他認為,這就像是幫心靈補充維他命一般。曾盛麟還規定員工晚上七點以後不能加班,他說,「唯有保持身心平衡,才能帶來源源不絕的長線業績!」

●執行訣竅隨身攜帶經書,任何場所都能進行。

中國最大沙發出口台商 謝貞德沙發大王靠一盤圍棋 走出破產重生

今年六十七歲的台商謝貞德,穿衣配色大膽,尤其偏愛鮮黃、翠綠,甚至粉紅色上衣。不過,他的午休時間,卻是「黑白」的,因為,陪伴他的,只有圍棋的黑子與白子。

「圍棋讓我跌進胡思亂想空間,並真正安定下來,」謝貞德說。

身為中國最大沙發出口台商,他說,自己是個容易激情的人,從小就過動,念中學時,教過他的老師有一半以上都曾因受不了他不停發問,將他趕出教室;在商場上,他則有「謝不耐煩」的外號,只有在棋盤前面,他才能完全沉澱。

但一個人怎麼下圍棋呢?

「我按著棋譜和自己下,一下就是一小時,根本忘了吃午餐,」他一邊說,一邊從書櫃,抽出林海峰、聶衛平等圍棋名家棋譜。「往往一個黑子,便決定一盤棋的勝負,」他解釋,不像西洋棋或象棋,不同棋子都有特定功能,圍棋,每顆棋子都一樣,唯有靠落子深謀遠慮才能勝出,「這和企業經營的智慧,完全相通。」

謝貞德說,自己賣的沙發家具,是「既保守、產品笨重、毛利又低的爛行業,」但圍棋的策略思考習慣,卻教他跳出框架,例如,印給客戶的商品目錄雖有一百多種款式,但真正量產的沙發卻不超過三種,「這就是效法可口可樂只賣可樂和雪碧,卻能風行全球的減法商業邏輯。」五十歲時負債逾億,避走他鄉十七年後,如今在全球擁有十四家公司、集團年營收逾六十億元的謝貞德,在午間棋盤上體悟到的是 :「誰懂得布局,就能在紅海市場中,網住藍海商機!」

●執行訣竅午餐少吃,才不會肚子飽飽、頭腦空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812

專訪谷歌CEO佩奇:過熱的矽谷變得目光短淺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02/147404.html

i黑馬:《金融時報》最近對谷歌聯合創始人兼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進行了采訪,撰文稱,即便是該公司當初“將全世界的信息組織起來,使之隨處可得,隨處可用”的使命,也不足以涵蓋佩奇現在的雄心壯誌。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如果90%的人不用工作,讓機器人代勞,世界會變得更美好嗎?為什麽你最近買的房子不是5萬美元而是100萬美元呢?有什麽理由你或者你的下一代未來不該享有核聚變帶來的無限制廉價能源,以及大大延長的壽命?

這些正是佩奇在思索的那種問題。現年41歲的佩奇正要從日常的公司運營事務解脫出來,思考那些重大的問題。谷歌最近進行了重組,佩奇的諸多職責將轉交給Android和Chrome主管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他因而有了更多的時間和自由去恣意想象。他們仿佛在告知世人:全球最強大的互聯網公司準備要拿借助搜索引擎壟斷地位賺來的錢換取下一個世紀技術金礦的一杯羹。

佩奇表示,往後100年來看現在的種種可能性,“我們可能會能夠解決很多我們認為人類的問題。”

谷歌上市已有10年,而它當初諸如“不作惡”、“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口號,現在聽來不免有些怪異。它的力量和財富引發了人們的怨恨,在社會引起了不少不滿聲音,在歐洲尤為明顯。在該地區,它因濫用互聯網搜索壟斷地位而遭到調查。

然而,佩奇當初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創辦公司時的那些利他主義原則和雄心壯誌還是絲毫沒有改變。“社會的目標就是我們的首要目標。”他說,“我們一直以來都是抱有這種想法。我想,我們還沒有我們希望的那麽成功。”

即便是谷歌著名且意義深遠的使命宣言(“將全世界的信息組織起來,使之隨處可得,隨處可用”),也不足以涵蓋佩奇現在的那些宏大想法。他們的目標是:用來自其搜索廣告業務的錢來在未來的繁榮行業占得一席之地,從生物技術到機器人技術。

被問到這是否意味著谷歌需要新的使命宣言時,佩奇說,“我想我們或許確實需要。”至於應該改成什麽宣言,他稱,“我們還在考慮這個問題。”

矽谷變得短視

佩奇掌舵的谷歌現在是全球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之一,此時技術變革的襲來,可能將會在社會和商界掀起大範圍的顛覆。谷歌的目標比大多數公司都要宏大——不過,即便它接連不斷地給新項目投入資金,它的現金儲備依然持續增長。它目前的現金凈額超過620億美元。

“我們似乎進入了未知的領域,”他說,“我們要如何利用所有的這些資源呢?要如何給世界帶來更加積極的影響呢?”對於本已憂心谷歌對長遠未來的巨大投資的投資者來說,這可能只是個開始。

在佩奇看來,這一切可歸結為雄心。他認為,雖然矽谷仍然是世界科技創新中心,但它已變得有些短視了。對於矽谷模式已經發生根本性“破損”的說法,他並不認同。不過,他倒認同它有些過熱。

“確實出現了很多的投資,人們似乎非常興奮,這些呈現周期性發生的趨勢。”他說,“但往後100年來看,你可能不會在乎這些。”

他指出,資本大量流入科技行業,是因為最新的消費互聯網熱潮讓人們容易獲利。“你有10個人就可以創建一家互聯網公司,而且互聯網公司可以做到10億用戶的規模。少投入,大回報。因此,大家都聚焦該領域並不奇怪。”

佩奇估計,只有50名投資者是在追逐那種真正的突破性技術,那種有潛力給地球上的很多人帶來實質性影響的技術。如果說這些大想法實現受阻,那不會是因為資金不足,或者存在不可逾越的技術障礙。佩奇稱,“他所想的那種突破性技術,真正的驅動力並不是實質性的技術進步,而是推進其發展的人,雄心勃勃的人。”他還指出,對這些問題有開闊思考的機構組織——特別是政府機構——並不多。“在這方面,我們或許有些參與不足。”

至於究竟該由私有公司還是政府來驅動世界上最遠大、最雄心勃勃的科學項目,佩奇回應道,“總得有人去做吧。”

這正是佩奇的工程師思維發揮作用的地方。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內部會議上,沒有東西比深究技術問題更能激發他的熱情。例如,他會去深度探討谷歌的數據中心是如何運行的,它的電耗成本是多少,電網采用何種設計。他稱,只要夠專註,只要有正確的執行,沒有東西是不能改進不能更加高效運轉的。

最近對一家從事核聚變的創業公司的探訪,讓他想到了低成本能源技術突破的可能性。另一家創業公司也令他相當驚訝,它能夠“讀”人在看視覺圖像時的心境。“有5000萬美元,一群聰明投入的人就能夠在這些問題上取得大量的進展。但這種投資並不常見。”他說。

技術變革的利好

在佩奇看來,谷歌的部分重大押註項目屬於“邊緣”領域——有可能成為技術解決方案的東西,但由於某種原因,並沒有獲得普遍的關註。他舉出的例子包括無人駕駛汽車和困擾老年人的疾病——後者是他的妻子在斯坦福大學實驗室研究的一個領域。目前,谷歌計劃通過旗下的新生物技術機構Calico向該領域投資數億美元。

“利好我們的是,我們說要做某件事,人們會相信我們能夠做到,因為我們擁有充足的資源。”他說,“谷歌要以那種投資的方式帶來幫助,因為目前的籌資機制並不是很多。”

相比以往任何一個倉促的項目都會受到公眾的追捧的時代,現在技術的變革卻開始引起恐慌。

“我認為,人們只是看到了技術變革的破會性影響,而沒有看到積極的那一面。”佩奇說,“他們沒有將其看作是改變生活的東西……這背後的問題在於,人們覺得自己不是當中的參與者。”

對於技術發展一向樂觀的佩奇指出,那一切將會發生變化。例如,人工智能的快速進步,將使得計算機和機器人能夠勝任許多的工作。如果有得選擇,90%的人“會不想做他們現在在做的工作”。

那如果人們不願放棄自己的工作呢?佩奇稱,一旦工作崗位能夠為技術所淘汰,就沒理由去浪費時間追逐它們。“人們應當像奴隸般地工作,即便效率低下也應當繼續讓他們去做的想法,於我而言毫無道理。那不是正確的解決方案。”

他認為技術進步也會有助於眾多日常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大幅下降。大規模的通貨緊縮將會來臨:“即便人們的工作崗位受到了威脅,短期來看這可以從我們日常所需的東西價格下降中得到彌補。我認為這一點很重要,但卻沒引起討論。”

他說,新技術將使得企業的運營效率提升10倍,而不是10%;如果這種效率轉化成產品價格的下降,“我想你過上舒適生活的成本將會大大降低。”

房價大降,也有可能是新技術的另一利好。在佩奇看來,相比技術進步,這更需要政策的變化,需要政策變化使得土地更可為建設所用。他說,位於矽谷中心的帕洛阿爾托的普通房屋沒有理由不應該賣5萬美元,他們不該賣100萬美元以上。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的個人經濟生活出現這種劇變就好比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數百萬工作崗位被淘汰,房價大跌,日常商品價格進入通貨緊縮螺旋通道……這聽起來一點都不像是創造理想世界的秘訣。但佩奇指出,在資本主義制度中,通過技術淘汰低效率崗位,必須要以合乎邏輯的方式展開。

“你的主觀希望不能阻止這些事情的發生,它們必將發生。”佩奇說,“你將會在經濟中獲得一些非常令人驚嘆的能力。當我們有能夠做更多更多工作的計算機時,我們思考工作的方式將隨之改變。這是不可避免的。”

說到歐洲對創業和科技的支持力度不足,佩奇說,“歐洲很多的問題都是因為這個。”

無形天花板

在角逐科技行業霸主地位的過程中,谷歌可能已經觸碰到一家公司的能力極限。佩奇回憶起了他當年跟蘋果已故CEO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常常討論的一個問題:“他總是跟我說,你做的事情太多了。然後我就說,你做的事情不夠多。”

他曾跟喬布斯說,“我們坐擁這麽多的財富,我們應當去投資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如果我們只是做跟以前一樣的事情,而不做些新事情,那對我來說就像是犯罪。”

不過,這種理想主義並沒讓他看不到自己的雄心問題。“喬布斯說的對——佩奇,你只能夠做這麽多事情。”他——以及谷歌——要成為贏家,他們就必須要打破過去大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遭遇的魔咒:一代的技術領導者鮮少能夠在下一代技術中延續輝煌。

“最大的公司都處於差不多的量級,市值也是如此。”佩奇明顯認識到公司已經在挑戰的極限,“你說我們要接管所有的這些重要事情,但還未曾有公司做到這一點。”

對於如何突破這些無形的天花板,他的想法似乎在不斷進化。布林一手創立的Google X秘密實驗室,是谷歌支持谷歌眼鏡、無人駕駛汽車項目等重大的新想法的第一步。雖然布林不再參與谷歌的主業務運營,但在佩奇眼里他們仍是親密戰友。

現在,除了Google X,佩奇在嘗試設立獨立的項目組織,配以半獨立的領導者,讓其負責在谷歌的羽翼下開發重大的新項目。除了Calico之外,谷歌最近透露這些組織將包括“智能家居”部門Nest,以及一個負責互聯網連接和能源領域投資的新部門。這兩年,谷歌也快速成為了矽谷最大的風險投資者。

佩奇稱,谷歌想要成為怎樣的公司並無模板。但如果說有一個人擁有他認為解決公司未來任務所需的諸多特質,那個人就是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佩奇說,“我們要做的一件事是,帶來長期的耐心資本。”

他處於還能夠將眼光放遠的年齡。不過,雄心確實毫無邊際,而耐心則或許是另外一回事。

 


人類正變得越來越笨?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605

1408624676156_wps_5_World_IQ_graph_jpg

(來自哈特福德大學:人類IQ在下降)

美國科學家近日首次證實,一種名為chlorovirus ATCV-1的病毒可使人類變笨。近期的研究還顯示,過去十年,英國、丹麥等國人的IQ在下降,未來人類智商將繼續下降。更有生物學家認為,人類智力早在兩到六千年前就“見頂了”。

據英國《每日郵報》,一種名為chlorovirus ATCV-1的病毒,首次被證實可使人類變笨。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該病毒會改變人類大腦基因,包括大腦的記憶、空間感知和情感,讓人變笨。 

更可怕的是,可能近半數人都攜帶這一病毒。

參與研究的92名誌願者中,有40名被發現攜帶該病毒。在認知功能檢測中,病毒感染者的表現比正常人要差。 

研究者通過在小白鼠身上做實驗時發現,小白鼠大腦功能下降,出現無法識別東西和記憶缺失的現象。

該研究的領導者、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Robert Yolken證實,這是首次在人類身上發現該病毒。

在此之前,醫學界只知道這種病毒會出現在一種綠色的藻類身上。 

Yolken告訴美國醫療信息網站Healthline: 

出乎我們意料的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chlorovirus ATCV-1會對人類或者動物產生影響。 

這給我們指出了一個研究方向,看看能否通過調節人體內的細菌和病毒的構成,來改進人們的認知和行為習慣。

這一發現倒是和近期的科學研究相符。

人類智商在下降?

哈特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Hartford)今年早些時候的研究發現,過去十年,英國、丹麥和澳大利亞人的IQ在下降。該研究還稱,隨著全球人口繼續膨脹,人類的智商將會下降。到了2110年,人類智商將由1950年的約92降至約84。

更悲觀的看法來自生物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Gerald Crabtree。他去年在專業雜誌Trends in Genetics journa上發文稱,在人類2000-5000個特殊基因中,任何一個出現變異都會降低人類的智商。 

基於損害性突變的發生頻率,Crabtree得出計算結論稱,人類的智力在在兩千至六千年前“達到了高峰”。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香港人變得更躁狂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1/blog-post.html

首先再祝各位新年快樂,2015年能獲人生更高層次的得著。

這個假期,止凡坐了兩次西鐵,每次在車廂上都遇到一些令人熱血沸騰的情景,看完令我思潮不斷,回家決定寫出來分享一下。



第一件事是在西鐵行駛中,有一位男子,身裁矮小,但手腳看起來很粗壯,黑黑實實的,像是做地盤工人的身子。他坐下不久,電話就響起來,於是他就非常大聲地在通電話,大聲得好像在對罵一樣。最令人不悅的,是電話的談話內容,大概是向對方申訴自己今天在皇崗過關等巴士時的情況,大意話連續兩三輛巴士都還有很多位子,但排在前方的客人都不上車,而當排在後面的跑上前方時,巴士又開走了,他回身插回隊中時卻被人誤以為他插隊,於是他就跟人家罵起來。

在這個電話談話中,他不停地非常大聲吐出他的不滿,當中當然有不少粗言穢語,又話香港人都是垃圾,認為這些人不上巴士的原人是巴士上餘下的空位不好,因為都沒有棺材,所以不適合他們,其實巴士應該開去堆田區,因為這更適合垃圾,把垃圾都車去堆田區就最適合雲雲。

本來車廂內不少男女都有講有笑,但當這位男士大聲談電話之時,差不多所有人都沒有發聲,全程在留心聽他說話,不時偷望這位男士,心想他應該有點精神病,都不敢有任何動作去刺激他。

另一件事又是發生在西鐵車廂中,過了某個站之後,突然在離我隔開兩個車門的位置有打鬥聲,當時列車正在開動中,所有乘客都向兩邊走避,車廂中有不少老幼及女士,情況其實有點危險,我也立即集中精神看好情況,如果打鬥男子慢慢走近,必要時都要保護家人走避去。

打了不到一分鐘時間就停了,當然也有人按緊急制通知車長。打鬥完了之後就是一輪對罵,內容大概是某人碰到另一個人,之後某人就向另一人踢了一腳,被踢的就開始打起來。對罵時,其中一人所說的是字正腔圓的廣東粗話,而另一個就沒多出聲,可能是內地人吧。沒多發聲的男子一邊摸著被打的口鼻,一邊向別的車廂離去,不時回頭看看,最後就消失於一群內。當車廂開到下一個車站時,還留在原來車廂內的一位就話無事了,事件就不了了之,大家都如常坐回座位上。

兩件事件,可能都是個別事件,但從前好像都不常見這類事情,是否反映了香港市民近日好像較躁狂呢?我不知道。事實上,當我們在這三兩個月內不時看到佔中事件的情景,無論誰對誰錯也好,的確有不少令人煩躁及影射暴力的畫面植入腦中,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潛移物化」,每天都生活在這個環境之中,每天都接收著這樣的信息,的確使人都會躁狂一點,暴力一點。

這對我亦有所啟發,同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靠近什麼,看見什麼,聽見什麼,接收什麼,與什麼朋友交流,的確會影響一個人的發展,尤其是一些沒有很強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所以,更加要好好過濾所接收的東西,了解自己身處的環境,不時多點批判性反思,做到不受環境影響自己做出反智行為。

今天大家不難觀察,近期香港人所累積的怨氣的確不少,港人亦分化不少,與內地人亦有分化心態。誰開口說兩句,一聽到不咬弦,情緒立即不好,暴力情況亦越來越易見到。要不時保持清醒,好好想清楚現在香港的情況,思考如何走自己的路,這是情緒智商(EQ)。EQ是投資理財致富極之需要的東西,決不要每事被環境氣氛影響,不應該環境如何就如何,亦不應該大眾如何就如何,應該有智慧地獨立思考,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否則蝕底始終是自己。

3月FOMC點評:美聯儲拋棄“耐心”、變得更為靈活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654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19 08:05 編輯

3月FOMC點評:美聯儲拋棄“耐心”、變得更為靈活
作者:Kevin


北京時間今天淩晨,為期兩天(3月17~18日)的美聯儲FOMC議息會議落下帷幕,會後公布了會議聲明和最新的經濟數據預測(包括對利率水平的預測)。此外,美聯儲主席耶倫在會後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http://federalreserve.gov/newsevents/press/monetary/20150318a.htm)

此次FOMC會議中,在投資者最為關心和討論最多的“耐心”一詞上,美聯儲如廣泛預期的那樣,刪除了這一措辭,但同時強調“前瞻指引的變化並不意味著委員會已經決定何時開始首次加息”。不僅如此,委員會還下調了對於美國經濟增長、失業率、通脹水平、以及未來利率水平的預測。市場對此反應積極,標普500指數收盤上漲1.2%,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走低至1.9%左右;同時美元跌、而歐元漲。

從1月份FOMC會議到現在近兩個月的時間里,美國和全球市場均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舉例而言,歐央行正式開啟QE導致歐元進一步貶值;而強勁的2月份非農就業數據擡升了投資者的加息預期、並由此推動美元大幅攀升,美元指數一度超過100。日本和歐洲股市在寬松貨幣政策的推動下持續走強,表現明顯好於受高估值和加息問題困擾的美股市場。而宏觀經濟方面卻乏善可陳、甚至多數令人失望。雖然美國就業市場表現強勁,但最近的一系列數據,如工業生產、新屋開工、零售消費、密歇根消費者信心指數、PPI都出現回落並大幅不及預期;似乎都不支持美聯儲過快、過早的改變其貨幣政策。因此,此次FOMC會議傳遞出什麽樣的信號、以及美聯儲對近期全球市場新變量所做出的響應和看法都值得仔細研讀。對此,我們解讀如下:

此次FOMC會議值得關註的6點信息

仔細研讀此次FOMC會議的聲明、經濟數據預測、以及耶倫在新聞發布會中的講話,我們梳理出以下6點特別值得關註的內容:

1)對未來利率水平的前瞻指引:刪除“耐心”措辭,但同時強調“前瞻指引的變化並不意味著委員會已經決定何時開始首次加息”;委員會認為四月份開始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將視勞動力市場和通脹水平達到目標時而定。美聯儲擺脫了具體時間上的限制、更多依賴數據的變化,因此變得更加靈活。

在對於未來利率水平的預測上,委員們將對於2015年底利率水平預測的中位值大幅降至0.625%,顯著低於2014年12月時的1.125%,隱含著今年兩次加息的預期,偏向鴿派;

2)對於經濟增長:相比1月份認為仍在穩健增長(solid),美聯儲委員們認為經濟活動已出現一定放緩(moderate)。此外,此次聲明中專門提到了出口增長的減弱,這在1月份的聲明中沒有出現,表明美聯儲已經開始關註強勢美元對於美國經濟可能帶來的傷害,偏向鴿派;

委員會此次同時調低了對於經濟增長的預測,預計2015年GDP增速為2.3%~2.7%(2014年12月的預測為2.6%~3.0%);2016年和2017年的預測也相應下調,但對長期增長的預測沒有改變。

3)勞動力市場:與12月份聲明中“solidjobgains”的一致,此次FOMC聲明中的措辭沒有變化,認為“勞動力資源利用率不足的情形繼續下降”,維持不變;

不過,委員會調低了對於未來幾年失業率的預測,預計2015年失業率為5%~5.2%。此外,長期的失業率預測也下調至5.0%~5.2%(2014年12月時為5.2%~5.5%),這一方面表明美聯儲認為就業市場改善明顯,而另一方面也顯示美聯儲可能允許失業率進一步下行才會采取行動。

4)通脹水平:與1月份不同的是,在此次聲明中,委員們認為“基於市場的通脹指標仍處於低位(remainlow)”,而非“顯著回落(declinedsubstantially)”,同時預計短期仍將處於當前低位。委員會同時大幅下調2015年PCE通脹的預測,但長期預測維持在2%不變,略偏鴿派;

5)對於全球市場:此次聲明繼續將“國際形勢(Internationaldevelopments)”納入到美聯儲評估利率水平的考察範圍之內,維持不變;

6)反對票情況:此次聲明並沒有委員投反對票,維持不變。

對於加息時點的整體看法:美聯儲拋棄“耐心”,變得更為靈活;但仍然不能排除加息時點晚於預期的可能性

美聯儲此次刪除了“耐心”一詞,擺脫了在具體時間上的約束,未來將更多依賴數據變化而靈活的決定加息時點。對此,我們重申相對樂觀的看法,認為仍然不能排除加息時點晚於預期的可能性,這也是我們2014年10月底發表年度策略展望以來一直強調的觀點。

為什麽呢?我們認為一系列的經濟數據均不支持美聯儲過早或過快的改變其政策立場;而且委員們對於未來經濟數據(經濟增長、通脹和失業率)和利率水平預測的明顯下調從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這一點。且不說美元升值對四季度出口和企業盈利造成的傷害,在目前的低油價環境中,強勢美元會通過出口抑制總需求、進一步壓低通脹;繼1月CPI同比負增長之後,最新的2月PPI同比也明顯轉負(-0.6%)便是例證。而被用作支持提前加息有力論據的勞動力市場形勢也並非一片大好,工資增速和勞動參與率仍沒有明顯起色。

但短期來看,重申短期美股波動或將上升、並繼續落後日歐市場的表現;中長期維持樂觀

雖然昨天市場對於美聯儲所透露出的相對鴿派的信息(如下調經濟數據和利率水平預測)反應積極,但正如我們在3月16日發表的策略報告《FOMC臨近,美股波動或將上升、並繼續跑輸日歐》中強調的那樣,刪或者不刪除“耐心”一詞,加息預期都在那里。在未來某個時點,加息預期很可能會隨著某項經濟數據或事件卷土重來;而且,美聯儲此次表達出的更為靈活的依賴數據來決定加息時點的信號,實際上增加了市場預期與美聯儲之間出現偏差的可能性,進而可能加劇市場的波動。

因此,對於短期美股市場的表現而言,我們重申相對謹慎的觀點,認為市場可能仍將維持震蕩的走勢、波動上升、並落後於日本和歐洲市場。主要原因在於當前估值依然偏高,但相比估值同樣偏高、但有寬松政策支持的歐洲股市不同的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正常化進程不支持估值的進一步大幅擴張(短期的鴿派政策表態不代表整體貨幣政策走向的改變)。與此同時,市場在相對高的估值上,也更容易受到預期差和外部風險的擾動,因此預計波動也會明顯上升。

比較來看,日本市場有估值和盈利“兩條腿”共同推動,歐洲主要依靠寬松支撐,而美國則需要等待盈利基本面逐漸兌現和消化估值所反應的預期(由於受到油價下跌和美元升值的雙重打擊,2014年四季度美股企業盈利增速明顯放緩;但我們預計未來隨著油價下跌對於企業部門成本端和利潤率的正面效果逐漸顯現、以及今年下半年油價下跌導致的基數效應的消失,企業盈利有望迎來複蘇,詳細分析請參見我們3月2日發表的專題報告《油價和美元拖累美股四季度盈利;未來正面因素或逐步顯現》)。因此短期內,我們仍然維持日歐市場的上行動能強於美股的判斷。

但長期而言,我們認為,在美國經濟持續健康複蘇的大背景下,何時加息是一個“狼總要來,卻未必會造成太大麻煩”的問題。雖然短期上對情緒上的沖擊不可避免,但美國經濟持續穩健的複蘇勢頭是我們對美股市場中長期前景維持樂觀的主要依據。


來源:中金海外策略


因錢變得汙穢的地方 止凡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7/blog-post_5.html

早兩天,多份報章報導沙田翠湖花園維修工程的貪汙事件,工程費用高達兩億六千萬,涉及賄款高達4000多萬元,其中法團主席更涉嫌個人獨取2600萬賄款,令全城嘩然。這新聞令止凡想起過去曾在物業管理行業工作的日子,這類故事的確聽過不少。


其實,我一出來工作時已經在一家國際工程公司工作,所接觸的都是數以億計的工程,在工作上,對數千數萬甚至是數十萬的數字早已經沒大感覺,亦不曾有人擔心大家「手腳不幹淨」,始終作為工程師是有專業操守的。

一踏入物業管理當技術工程師之後,發現過手的金額都只是很少,可能買兩個滅火筒之類,數百元一個order單也有,但偏偏很經常地會被擔心「手腳不幹淨」,公司對員工擔心,業主委員會對員工擔心,好像每個程序都總要跟到足,不跟的話就會懷疑你可能會貪汙「落格」的模樣。

當然,工作多年沒有在身邊發生過貪汙事件,但也明白為何在這行業會被人家如此緊張地看待,因為這個行業內貪汙或「手腳不幹淨」實在太容易及太普遍了,在這幾年間也聽見不少例子,所以在這圈子內的人自然變得緊張。

例如一些物業管理公司的工程部買東西,可以找一些相熟的舖頭,若舖頭可以延遲付費的就更好更方便。大家可以想像,若記錄不好,系統不好,一個物業的光管壞多壞少,誰知道?開張單據,買了十支,換了十支,換在哪?有否真的換了?誰知道?這是小數,但小數怕長計。再想大一點,入貨那家舖頭是誰開的,誰知道?跟買東西的工程部員工有何關係?誰知道?

當然,這些事情若拿出來研究、調查、分析,總會找到破綻,但物業管理就是這樣,不到出事的一天,小業主們也多不會關心,大家知道自己屋苑的招標制度上有何漏呢?只要不被麻煩,大家多不會理會。我相信絕大部份的業主,一年都未必會出席一次業委會,亦不會留意屋苑的開支情況。

有不少集團的確專在這行業賺錢的,因為這類屋苑的維修費金額其實很可觀,全港計算,每年涉及的金額超過200億元,是一個很大的餅。夠錢就夠養人,要賺大錢,多會裡應外合,最好就連管理公司及法團都是自己人。好像少林足球一樣,球證、旁證、大會、足協、足委,全部都是他的人,這場波怎樣踢呢?

曾經親眼看見一個屋苑,過去20多年都相安無事,但到大型維修之時,業主會上開始熱鬧起來,因為來了不少頗新面孔的人,他們在大會上指指點點,話管理公司這樣那樣不當,上次開會話某磚塊不會建築處標準,下次會管理公司找了資料作澄清之際,但他們又會話某個扶手不是不銹鋼,語氣好像「專家」,總之找東找西,拋出很多問題。

之後,這班人進一步去指責業委會人員監管如何不力,貼大字報,在會上大罵,搞到民怨沸騰,小業主們被拉成兩邊,一班支持舊業委會,一班支持新出現的「專家」。後來,這些「專家」參選業委會選舉,再成功推翻上一任委員。新一任業委上任後更把之前的招標程序搞亂,硬要加入自己喜歡的工程公司,物業管理公司不聽話,甚至動議換掉管理公司,舉行過半數業主公投動公契並成功踢走管理公司。

之後如何?當然是推大維修,中標的工程公司當然又是他們的人,工程費用高昂,要小業主夾錢時,小業主們才醒覺,走出來反對,但這已經太遲了。工程質素不可能好,更爛尾收場,但工程費用總會如期交付。這些集團,收夠數之後,自然離開,找個另一個屋苑重施故技。

與這行業的前輩討論過,都知道這總是有班人在「搵食」,其實這些事情在不同的屋苑重複過很多次,這是行內大家都知道的事實。自己在這行業幾年,知道這類事情不停在發生,只是鮮有見到有檢控,不知有多少人消遙法外,小業主的血汗錢更難有保障,今次廉署能破案,的確值得高興。

從強生高管到創業屌絲:一切變得大不一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28/151714.shtml

短短六周,掌上糖醫創始人匡明經歷了創業篇中最跌宕起伏的劇情。像很多創始人一樣,一開始都認為自己非常牛,直到踩過了幾個大坑,才明白創業並不像你想象中的那麽美好。也許你曾經背靠大樹無比輝煌,覺得你的關系網左右逢源,可等到你跳出來的時候,你就是一個創業屌絲,一切變得大不一樣,以下為匡明的口述。

我還記得我們的產品剛剛上線的日子,那時候正值今年春節,每天看著只有十幾個的用戶增長量,內心是崩潰的,經常會半夜驚醒。看著可憐的數字,實在是太過悲慘,以至於每次當我好不容易看到一個新註冊用戶時,都想跑去喝一杯慶祝下。

掌上糖醫是在今年1月成立的,最開始我們的創業團隊只有2個人,我和我的合夥人,都是出自強生醫療團隊。最開始的時候,我們覺得我們非常牛,至少我們自己是這麽認為的。所以,對於再找其他幾個合夥人完善創始團隊,我當時是很畏難的,覺得找一個合適又充分信得過的創始合夥人很不容易。我覺得靠我們兩人開始時就夠了,以後再慢慢碰吧。

出來創業要調整好你的心態

我在離開強生之前負責管理強生醫療的整個亞太市場部,跟醫院的所有檢驗科室都很熟。而我的醫療合夥人在糖尿病零售領域從業了15年,負責整個強生糖尿病的零售業務。我們覺得醫院和零售兩端都抓住了,再拉上原來一些銷售的老部下,足夠快速打拼下市場。

我們當時認為互聯網醫療創業的核心點還是在醫療方面,至於互聯網方面,無非是將App外包給別人做一下就行了,我們認為靠以前熟悉的那麽多醫生,完全可以將我們的產品迅速推廣開來。事實證明,我們低估了產品設計,高估了人脈,於是我們踩了大坑。

當我們把拿到外包公司設計的App時簡直欲哭無淚,跟我們想象的差距太大了,自己看著都沒有用的欲望,又怎麽去吸引顧客。至於,曾經讓我引以為豪的巨量醫生資源,在我跳出來創業後一切都變得大不一樣了。在強生的時候,我可以很輕松的一個電話撥過去就可能談成一筆合作,可現在與醫生的合作變得越來越艱難。離開了強生的大樹,我就是一個創業屌絲,除了那幾百萬美金的投資,什麽都沒有。這與我原先的想法完全不一樣,之前我認為所有都完備,只差錢了。現在,一切的思維都要推倒重來。這也是很多大公司出來的高管創業者跟我們面臨的一樣心態,以前的一切順利是因為有大公司的背書,離開了人走茶涼是自然,所以心態要迅速調整過來。

快速完善團隊:你很強,只是你以為

產品和推廣的差勁讓我深刻體會到到創始人團隊完整性的重要性,互聯網醫療的醫療核心確實很重要,同時他的互聯網基因一樣不可或缺,獲取客戶、拉新客戶、客戶留存度和活躍,這些互聯網公司很重要的指標也是我們重要的KPI,只是我們所提供的服務是針對醫療領域。我們對飆的是那些BAT出來的團隊,他們從一出來團隊基本就是完成的,不需要調整期就可以跑起來,所以我們就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產品。

所以,完善創始人團隊變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我從阿里挖來了技術控真空,來到掌上糖醫的真空,每周都要對掌上糖醫的產品更新幾次,就這麽過了幾個月,掌上糖醫終於打磨出了完美的產品。區別於普通消費類產品可以先上線之後根據用戶反饋不斷更新,醫療類產品需要在一開始推出時就要保證很好的專業性和體驗性。通過平安的牽線,接著我又找到了另一位市場合夥人王匡,王匡對於市場傳播和用戶體驗有著特別極致的追求。這樣的一個團隊構成,既有來自阿里、微軟這些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大牛,也有在糖尿病部門深耕十幾年的醫療市場資深人士,這讓我們成為互聯網醫療創業中位數不多的兼具互聯網和醫療基因的的公司,所以我們的團隊更懂客戶。

掌上糖醫目前主要關註的是相對年輕化的糖尿病群體,他們更容易去接受和學習移動醫療,也更願意為這些服務買單。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不到200萬元的收入,雖然離盈利還差得很遠,但是相對很多競爭對手完全沒有收入的狀況還是要好了很多。

掌上糖醫通過智能輕硬件“糖+”與傳統血糖儀的連接,可以將用戶測量數據直接傳輸到手機端,從而省去了傳統血糖儀數據傳輸的繁瑣問題。糖+”能實現與數千萬臺存量血糖儀中的大多數兼容,可以把血糖數據傳輸至雲端,免去用戶更換血糖儀的麻煩,通過掌上糖醫實現血糖數據流動起來,可以使糖尿病管理更為智能化。

我們改變了之前希望通過醫生去開拓客戶的看法,在傳播推廣上,我們基於阿里大數據平臺,能精準了解用戶需求,通過數據挖掘算法,挖掘出去對糖尿病產品有很強關聯需求的用戶。通過這樣的精準倒流,掌上糖醫得到一個相對較高的轉化率。從5月份開始,掌上糖醫迎來了爆發式增長期,從最開始的每天增加數百人,到現在每天四五千左右用戶量的增加。目前,掌上糖醫的註冊用戶有30多萬,將近一半的月活躍度。我們是一種自然的活躍度,沒有像別的公司那樣通過簽到激勵的方式去做,因為我覺得慢性病服務是一直長期行為,要讓用戶真正習慣使用掌上糖醫產品。

保險杠桿撬動用戶長期費用降低

與保險公司合作是未來掌上糖醫的核心盈利模式,這也是我們一開始就設計好的商業模式,在商業模式設計之初就與別的競爭對手有比較大的差距。我們在選擇投資方時接受平安創投的原因正是看重平安保險在這方面的強大實力。通過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我們希望利用杠桿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長期成本。糖尿病作為慢性病,用戶的支出成本是很高的,他們對於低價有很高的訴求,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的杠桿作用正式滿足了用戶的這一訴求。

在與保險公司的合作中,我們一方面是保險公司客戶流量導入的一個很好入口,另一方面為他們的健康險客戶提供後續的管理服務。而我們更看重的是,保險公司龐大的用戶量以及在各平臺的豐富資源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匡明,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業氛圍為什麽變得這麽賤?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1/151929.shtml

6401

    多名華人失去了Facebook的年薪上十萬美元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失去了H1b工作簽證就必須回國發展。而這些人的犧牲換來的是伴米創始人的炫耀和得意。毫無疑問,他們成了伴米平臺發展的墊腳石和工具,但是,伴米卻並不在乎。

特別需要註意的是劉暢的身份,她之前擔任過騰訊的副總裁,公關部的負責人,她比一般創業者更加清楚對外塑造形象、慎重發言、危機公關的重要性。之所以還是如此直接的表達自己的不在乎和得逞後的洋洋得意,是因為她清楚即使是招搖過市,也無需付出代價。新浪科技駐美記者鄭峻評論說:“為這種行為搖旗洗地,那是理直氣壯的三觀不正。”而這種情況,只是目前創業氛圍畸形發展的一個並不罕見的案例而已。

創業這個事,往高級了說,就是追求理想、實現價值,釋放情懷;往低里說就是一門生意,一種商業行為。但不管是那種,都是光明正大,無可指責。這樣一件本來是一件充滿理想主義色彩、值得贊賞的行為,不知道從什麽時間開始,已然變味,創業圈里騙子和痞子橫行,赤裸裸的創業厚黑學泛濫,整體的氛圍變得特別的賤,甚至連基本的遮羞布都被棄之如敝屣!

行業泡沫化

最近創業圈內最火的事情是啥?扒皮,遊俠、一畝田、雲視鏈······扒完一件又一件,扒完這波新的又去扒老的,整個圈子嗨得停不下來。真正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創業本來是一件苦逼的事情,但現在似乎成了一件時尚用品。忽如一夜春風來,天使投資人創始人聯合創始人遍地皆是,比員工還多。但是,全民狂歡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行業泡沫化。從融資數據到創業團隊、研發成果,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赤裸裸的泡沫和水分。

據騰訊科技報道,目前80%以上的創業公司都會虛報融資額,三五倍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現在很多公司會在真實融資額的基礎上直接乘以10倍。O2O市場、智能硬件領域以及互聯網金融領域,估值泡沫比較普遍。辣媽幫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根據騰訊科技、創業家等多家媒體分析,號稱號稱C輪融資1億美元的辣媽幫,實際額度大概在3000萬美金左右,虛報融資反而引火燒身,這個案例已經成了業內笑話。

營銷情色化

在業內,營銷的無底線也越來越明顯,其中肉欲化的營銷。賣小吃的為了炒作自己的產品,找來一大幫裸男到處曬肌肉,最後被朝陽警察撲倒在地,營銷變成一地雞毛,成了冷笑話。創業項目的名字也趨於情色化:叫個雞、叫個鴨子等,看看這幾年招搖過市的公司,賣避孕套的,賣電動按摩棒的。頭頂著JJ招搖過市,被一幫中老年人奉為座上賓,項目黃了又繼續忽悠其他項目。

早先的陌陌,主動或被動的借著約炮神器的概念,換得了用戶瘋漲,後面盡管想洗白,也是回天無力。還有一款名為“友加”的社交軟件,為了炒作自己,先後編造“95後萌妹用身體換旅行”、“挖掘機車震”等虛假新聞,涉嫌色情炒作營銷,最終被封殺。

後面還有各種社交概念的產品,如語音社交、女性社交等,無一不是打著約炮的幌子或者藏著相應的曖昧去做宣傳。還有上門O2O送鴨送海鮮送小龍蝦的,找來外國肌肉漢子,塗滿著油在鏡頭和用戶面前晃來晃去,不知道是要送鴨還是要做鴨。

前幾個月熱門的優衣庫,本來是一件上不臺面的事,但成了無數創業公司和品牌趁機搭車的營銷機會。類似案例不勝枚舉,情色化營銷已經成了行業的慣性。諷刺的是,反觀杜蕾斯的社會化媒體的營銷,反而是以有趣幽默腦洞大開著稱,盡管是性用品,卻感覺不到絲毫的低俗和情色。

媒介低俗化

隨著紙媒衰落,媒體為數不多的節操和專業素養也逐漸流失掉了,新媒體崛起,除了幾家專業些的科技媒體外,只要有個公眾號,盡管沒做過一天的產品經理和專業媒體,也能叫媒體或編輯記者。但除了滿篇的“生態”“顛覆”“下一個uber”“馬雲哭暈在廁所里”等胡言亂語之外,在標題上也是玩盡了心思。

看看那些報道創業項目的標題,賤兮兮的氣息溢於言表:“男神”,“女神”,“小鮮肉”“學渣”、“90後”、“顏值爆表”、“美女創業者”“明明可以靠臉”······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在被打擊之前的東莞一條街。

只有在創業者和創業項目索然無味、沒有牛逼或者可圈可點的成績可以輸出的時候,才能靠這些皮肉的東西拿來說事。媒體報道小馬哥、李彥宏啥時候關註的是外表。創業的核心難道不是應該在項目創新和商業模式、盈利等方面麽?長得好當然是可以占些便宜,但創業這種苦逼的持久戰畢竟不是東莞選角啊。翻看歐美的科技媒體報道,幾乎看不到像我們這麽強調年齡和顏值。這種賤兮兮的標題充滿了虛弱感和無力感,同時也是對創業者群體最大的汙名化。

創始人反智化

隨著年輕一代創業者進入到創業群體中,他們帶來活力、創意的同時,也有一撥年輕創業者的進入帶來了一股反智化的風氣。草根和犯賤完全是不同的兩件事情。草根是不拘一格,靈活,是生命力和創造力的象征。但是犯賤是為了凸出自己特性刻意給自己貼的標簽。

以前是為了進入上流社會或彰顯格調,會想辦法讓自己看起來逼格十足,像唐駿那樣搞一個西太平洋大學的學歷,滿口的中英文混搭,搞上一個酒會啥的。看起來裝逼,浮誇,但至少無害(除了造假)。現在進入了一個反智的時代,書讀的越少越光榮,所以大學輟學創業,或者幹脆高中創業就越有可能成為大家關註的熱點。不管成沒成,公式也一成不變,以前說下一個蓋茨,現在已經進化成下一個馬克·紮克伯格了。

“學渣”、“逗逼”、“屌絲”、“傻逼”·····這些成了部分創業者最通俗和日常用語。我們倒不必對年輕人的叛逆或者個性、口頭禪過於敏感或者大驚小怪上綱上線。但是作為創業者,不分場合不分時間不分對象的爆粗扯淡,即使是不扯傳統文化中的詩書禮儀等,但創業者並不因此擁有最起碼的教養和底線的豁免權。

之前媒體關於一個廣州的90後團隊的報道,創始人說找人的標準就是在大學有沒有舞弊過,手法越新奇越容易被錄取,如果沒有舞弊或者舞弊方式不夠新奇,就直接被淘汰了。但是即使如此,他們的故事也是獲得了媒體的追捧。越不要臉越光榮,知識越多越反動,這和我們歷史上某一個狂熱的越有文化越反動的年代,是不是有驚人的相似性?這種在創業者尤其是年輕創業者身上變現出來的集體的反智化甚至進入到一種不能自已的狀態。

投資人也不甘寂寞,加入了華山論賤的大潮中。之前超級課程表被人圍攻時,他的天使投資人朱波出來站臺解圍,提到他創業不容易,也說看好他的未來,還特別舉例:余佳文之前交不起房租時,擔心房東拿電腦抵債,把電腦化整為零,溜之大吉。

朱波贊賞這個小孩機智且有大格局。這個聲明其實是變相的告訴我們,欠錢不還是天經地義的,這對於一貫強調創業團隊要講究誠信的投資人,是赤裸裸的打臉啊。最近余在電視節目上與周鴻祎辯論,公開回應之前說的給團隊發一億獎金的事,說無法兌現,是鬧著玩的,創業最重要的團隊都可以拿來玩耍和戲弄,這是智商返祖的表現讓人覺得人至賤則無敵。

無間道里有句臺詞說,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那些今天在泡沫中嬉戲玩耍的賤客們,總有一天會悲壯的把債還上。有投資人戲言說,有泡沫的啤酒才好喝。那有泡沫的尿液呢,你們會喝嗎?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南七道,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