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突發心梗離世 享年44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06/159063.shtml

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突發心梗離世 享年44歲
i黑馬 i黑馬

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突發心梗離世 享年44歲

據知情人士透露,張銳過世主要因過度勞累,誘發心肌梗塞。

i黑馬訊 10月6日消息,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於今日淩晨三點因病去世,享年44歲。據知情人士透露,張銳過世主要因過度勞累,誘發心肌梗塞。

張銳,出生於1972年,安徽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傳播學碩士。2011年,張銳從網易副總編的崗位上離開,並於當年創立移動醫療平臺“春雨醫生”。此前他曾擔任《京華時報》新聞中心主任、北京體育大學新聞教研室主任。他將自己的創業選擇形容為余華的小說《十八歲出門遠行》。

春雨醫生是國內首批移動醫療企業,主打的功能是在線問診,已經接入醫藥電商、硬件廠商、搜索服務商、垂直類app等多種平臺,據悉去年收入已經超過1億元。但張銳的移動醫療之路卻走得異常艱難,經歷了多次轉型調整。

春雨醫生副總裁畢磊回憶,為了融資,張銳在兩個月內見了一百多位投資人。完成B輪融資時,張銳已因壓力太大引發斑禿,左邊的頭發全白了。盡管C輪融資請專業機構做了前期的梳理,但後期依然是張銳親自與投資人談。

去年底接受《博客天下》采訪時,張銳曾表示,“我確實很焦慮”,且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會擔心資金鏈斷了怎麽辦,早上又打起精神鼓勵自己說,自己的產品解決了那麽多人的痛苦,這麽有價值,一定會拿到錢,只是“緣分不到”。從醫多年的父親跟他說,這是植物神經紊亂。

最終,資本寒冬沒能打敗春雨醫生,但長期的勞累和焦慮卻在身體上擊垮了張銳。

張銳的突然離世引發圈內震驚和惋惜。創業尤其是互聯網創業大都處於高壓狀態,加班成為常態,焦慮更是貫穿創業始終,更多的人看到的是融資上市的喜悅和榮譽,鮮有人能體會到每一位創業者背後承受的壓力和焦慮。

張銳的離世也給所有的創業者們敲響了警鐘:創業之路激情燃燒而又萬般艱難,對創始人的磨礪及“磨損”都很大,大家多多珍重。

附春雨醫生官方訃告:

北京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先生,因突發心肌梗塞,不幸於2016年10月5日晚在北京去世,享年44歲。

張銳先生是中國互聯網領域的先行者。從《京華時報》到網易再到春雨醫生,張銳先生準確把握住了兩次互聯網革命機遇,成功實現從“連接人與信息”到“連接人與服務”的跨越。就在今年8月,張銳先生還把眼光放到了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

張銳先生也是中國移動醫療行業的開拓者。創立春雨醫生五年來,張銳先生一直走在數字醫療創新領域的前列,開創性地用互聯網的手段,解決了醫療資源錯配的問題,用在線問診的方式,使互聯網醫療的效果首次可以媲美線下醫院的首診。通過調配醫生時間增加醫療資源供給的同時,也提升了醫療系統的效率。

張銳先生還是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最積極的探索者。從“輕問診”到“空中醫院”到“電子健康檔案”再到“在線問診開放平臺”,張銳一步步讓春雨醫生成為互聯網醫療入口和平臺級的應用,並藉此整合醫療行業各環節資源,使互聯網醫療逐漸從看病升級到治病,並有望在降低整體醫療花費的同時,實現各環節共同贏利。

春雨醫生目前正走在整體贏利的路上,張銳先生的突然離去,不僅是春雨醫生的巨大損失,更是對創業者、特別是中國互聯網領域創業者的巨大不公。

目前,春雨醫生的一切業務正常,張銳先生的相關職責,暫由聯合創始人李光輝先生代為履行。

春雨醫生全體員工,對張銳先生的逝世,表示最沈痛的哀悼!

張銳先生遺體告別儀式的時間、地點,將另行通知。屆時,請張銳先生的生前友好、業內同行等各界人士前往送別。

謹此訃告。

北京春雨天下軟件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6

春雨醫生 張銳 去世 勞累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562

突發|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突發心梗去世 公司正籌劃IPO

10月6日下午,多位醫療投資及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春雨醫生創始人、CEO張銳因突發心梗已於今日淩晨去世,享年44歲,春雨醫生方面亦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了該消息。

張銳曾先後擔任原網易副總編輯、《京華時報》新聞中心主任、北京體育大學新聞教研室主任,網易公開課和網易新聞客戶端負責人,2011年辭職創立春雨醫生。

張銳的最後一次媒體公開亮相是在數月前的春雨醫生戰略發布會上,彼時春雨醫生宣布開放“互聯網醫療新平臺”:用戶無需下載“春雨醫生”APP,在微信、APP、網頁版享受在線問診服務,在那次采訪中,他透露自2011年春雨醫生成立後,“被倒閉”的傳聞此起彼伏,而在目前,春雨醫生已實現盈利,金額近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為張銳的去世感到惋惜,而在另一方面,張銳的去世恐將會給春雨醫生已經宣布的上市進程蒙上一層陰影。

6月24日,春雨醫生方面宣布,現在確實在為Pre-IPO做準備,目前融資正在操作過程中。據此前媒體報道,春雨醫生已完成12億融資Pre-IPO環節,2015年線上問診業務實際收入1.3億元,盈利3000萬,計劃分拆打包上市,目前A股並購或者新三板兩大方案尚在踟躕。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春雨醫生主要股東包括多位自然人及投資機構,數量高達20位。而在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張銳亦透露出了關於春雨醫生上市的無奈,他表示作為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和管理者,他並沒有上市意願。

“上市是資本方需求,對我而言是還債,畢竟春雨醫生核心業務盈利的結果是投資人支持促成的。” 面對此前媒體的求證,張銳的回應是有關上市一事“現在沒有定論”。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與丁香園、微醫集團(掛號網)同屬移動醫療第一集團的春雨醫生就一直備受業內關註,甚至數次上了移動醫療創業公司“被死亡”名單。

“創立初期,春雨醫生是想做一個輕資產的互聯網醫療公司,但是線下診所業務讓運營模式變重了,從輕資產向重資產轉換對於互聯網公司而言是一個不易成功的挑戰。”此前,一位投資人士在評論春雨醫生的轉型時如此表述。

於春雨醫生而言,線下診所只是其轉型的多個方向之一。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今年以來,春雨醫生已開展了包括海外就醫、藥企合作在內的多項新的業務,試圖在衛計委的“線上限診令”後嘗試多元化平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577

創業者為何英年早逝?談談急性心梗的預防與治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2910

平時我們都談癌色變,殊不知在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不是癌癥,而是心臟疾病,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同樣的情況。其中絕大多數心臟停搏是源於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的治療方式——心血管手術技術非常成熟,但是據衛生部門的統計資料,我國每年只有5%急性心梗患者能得到有效的介入治療或溶栓治療。主要原因就是從發病到手術中間留給醫生的黃金時間太短,大部分病人還沒送到醫院便因病去世。

現在都在倡導早發現早診治,難道急性心梗就不能提前檢查和預防麽?能!預防心梗是可以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現“易損斑塊”。

(資料圖/圖)

繼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猝死之後,途牛旅遊網的李波於2月8日晚突然離世。元宵節一大早,很多朋友看到這條消息後,嘆息之余紛紛向我詢問,為何這麽兇險的疾病近年發病率如此之高,連這幾位正值壯年的創業者都難逃厄運。雖然我不是醫生,但這涉及到我多年的研究領域,希望借此機會普及一下疾病知識,並把一些可以救命的信息分享給大家。

什麽是急性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並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以上是醫學角度專業描述,非專業人士看完可能不大明白。簡單說就是:正常情況下,心臟連接血管形成一個供血液流動的封閉循環,就如同一條順暢的公路,心臟通過搏動輸送血液,而心臟的搏動則需要依靠心血管輸送動力。但有些人心血管里有斑塊,由於某種原因斑塊突然破裂,斑塊里的脂質流出來堵住血管,阻止血管對心臟的供血,從而造成心肌壞死,心臟就會停止跳動。心臟一旦停止跳動,人就會在瞬間死亡。

急性心梗的治療方式是馬上前往醫院進行心臟介入手術,將堵住的血管疏通。但從發病到疏通血管,中間的黃金急救時間只有120分鐘。換句話說,120分鐘以內不能躺在手術臺上完成手術,病人就基本沒救了。

半年之內,兩位知名公司高管都因為急性心梗去世,不僅他們,馬季、高秀敏、古月等藝術家都因心梗猝死。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猝死指一個小時之內預料之外的死亡。75%的猝死是心梗造成的,剩下的25%是因為其他原因。在美國,每年約有15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心梗發病率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病例至少50萬,現患至少200萬。

平時我們都談癌色變。但事實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中國,不論城市還是農村,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不是癌癥,而是心臟疾病。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同樣的情況。美國心臟協會2013年6月在《循環》雜誌網站上發表的《徒手心肺複蘇(CPR)共識》指出:心臟停搏是美國最致命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它導致的死亡超過大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流感、肺炎、車禍、HIV、槍支案件和家庭火災致死人數的總和,而其中絕大多數心臟停搏是源於心肌梗死。因此預防心梗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資料圖/圖)

僅5%的人得到有效治療

與癌癥不同,急性心梗的治療方式——心血管手術 (心臟支架,球囊擴張或心臟搭橋)技術非常成熟。但是,據衛生部的統計資料,我國每年只有5%急性心梗患者能得到有效的介入治療或溶栓治療。主要原因就是從發病到手術中間留給醫生的黃金時間太短。大部分病人還沒送到醫院便因病去世。

設想一下:發病,打電話,救護車往返,醫務人員準備,做手術開通,如此多的環節,即使在醫院就近、路況良好的情況下都耗時不少。如果遇上不便呼叫救護車,或者距離醫院較遠、堵車等情況,那搶救過程絕對是與時間的一場賽跑沖刺!

現在都在倡導早發現早診治,難道急性心梗就不能提前檢查和預防麽?

能。預測心梗是可以,而且必須做到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發現“易損斑塊”。

易損斑塊

斑塊,這個造成血栓、心梗的元兇,是在人的血管中是慢慢形成的,如下圖所示:

(資料圖/圖)

(資料圖/圖)

其中一部分斑塊的穩定性較差,被稱為易損斑塊,也叫做軟斑塊。易損斑塊有兩個形態學特點:有一個很薄的纖維帽和一個大脂質核。易損斑塊表面的包膜非常薄,斑塊內部含有的脂質又多,就像薄皮大餡的餃子,很容易發生破裂。情緒激動、劇烈運動、酗酒、寒冷等因素會造成人體血壓升高、血流劇烈沖擊斑塊或者血管痙攣,這些情況下易損斑塊的包膜就會受損破裂。

易損斑塊一旦破裂,頃刻之間就能給人體帶來致命的危險。因為易損斑塊內富含大量的脂質物質,破裂以後,這些內容物便會立刻湧出,形成血栓,進入血液並隨血液運行。一旦血栓隨血流進入腦部堵塞腦血管,就會引發腦中風;如果堵塞心血管,則引發急性心肌梗死,從而導致猝死等嚴重的心腦血管事件。

臨床統計發現,有超過60%的心梗、冠心病心絞痛急性發作或者腦中風發生,都是由於一個易損斑塊發生破裂所導致的,可見易損斑塊的“殺傷力”之大。因此,有專家將易損斑塊比作隱藏在人體內的 “不定時炸彈”,只要有足以“引爆”的條件,這些“炸彈”就會隨時“爆炸”破裂,形成血栓,危及患者生命,讓人猝不及防。

具體如何預防急性心梗?

(資料圖/圖)

一些老生常談,比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合理安排日常工作和生活,註意緩解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壓力,飲食健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等等,有很大道理。心梗發病和飲食習慣、體質、心情密切相關。眾所周知,中國大部分地區的飲食油脂偏高,而商人(包括創業者)和政府官員是兩個疾病高發人群。這主要還是和他們多在晚上應酬以及心理壓力過大有關。

另外,我還註意到,國內還有一個和全世界相反的趨勢,就是發病年輕化。歐美國家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70歲以上,並且逐年後移。而中國發病年齡越來越早。北京一些醫院甚至遇到二十多歲的心梗患者。因此,如果你是一位四十歲以上的創業者,必須特別註意檢查心梗的癥狀。

如何診斷和檢查?

先重點說說如何檢查。非急性心梗比較容易察覺,征兆表現為經常性的胸悶和心絞痛,在醫院做心電、心臟造影就能確診。急性心梗比較棘手,因為它在發病前並無明顯征兆。很多急性心梗患者平時身體不錯,甚至還經常鍛煉。但事實上他們冠脈內的易損斑塊已經形成,並且隨時可能破裂。只有確認這種斑塊存在,才能把潛在的急性心梗患者找出來。

易損斑塊位於細小的心血管內部,不能進行穿刺和活檢,所以檢測起來比檢測腫瘤麻煩很多。檢查腫瘤常用的影像工具,MRI、超聲和PET全都用不上。於是科學家們發明了血管介入造影設備,例如血管鏡、血管內超聲、心血管光學相幹成像(OCT)等。其中只有OCT造影能清晰掃描出易損斑塊的影像。

心血管OCT影像圖像的分辨率大約為十幾微米,是普通超聲精度的幾十倍。在OCT造影下,血管是否有斑塊,斑塊的纖維帽厚薄,纖維帽是否容易破裂,都一目了然。此外,OCT造影還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對斑塊成分進行分析,對心臟支架植入的好壞進行評估,為支架手術方案提供影像學支持,是一項非常有前景的技術。

目前該方面的設備和導管都依賴進口,價格昂貴,做一次檢查費用大約1-2萬元,迄今為止國內只有一百多家醫院購置了該設備。國內現在也有多家公司正在研發、進口替代設備。

OCT技術雖然能診斷易損斑塊,但必須在醫院的介入導管室完成,而且價格不菲,不可能作為常規體檢項目,只適用於已篩查出的高風險人群。因此,如何方便簡單地篩查急性心梗高風險人群,成了首要難題。

近年來興起的體外診斷(IVD)行業也許有望破解這個難題。通過檢測血液中各種斑塊相關的脂蛋白標誌物,有望預測心梗發作的風險。由於可能與斑塊相關的標誌物種類太多,臨床專家計劃進行大量的臨床實驗研究來對比分析,進而篩選出其中與急性心梗關聯度最大的標誌物,據此研發體外診斷試劑,用於大眾檢查。最近一家歐洲實驗室發布了一個軟件產品,可以通過多指標複合計算,給測試者打分(如下圖) ,通過分數評估心梗風險高低,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粗篩方向。

(資料圖/圖)

在未來,當心血管IVD器械試劑成熟,國產OCT和血管造影機普及到醫院,檢查的費用和便利性都會達到普通人能接受的水平。屆時,從社區醫院到大型醫院的一條龍檢查預防治療方式有望實現。先從體檢開始,對人群進行分類,篩選出心梗的高風險人群,轉移到醫療中心或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通過OCT影像進行確診,然後盡早實施治療。

願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能讓預防急性心梗的夢想早一天實現,也願像李波、張銳這樣優秀創業者英年早逝的悲劇不再重演。

(作者系中科微光醫療器械公司創始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