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38538&time=2011-03-19&cl=115&page=al
從「賭城」拉斯維加斯出發,沿著15號州際公路向西南方向前進,跨過內華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邊界不遠,便是芒廷帕斯礦山(Mountain Pass),礦區工人正在緊張施工。
芒廷帕斯礦山毗鄰Majove國家自然保護區,據其所屬的鉬礦公司(Molycorp)介紹,該稀土礦山是在中國以外地區已發現的最大稀土礦山,稀土氧化物現有蘊藏量估計約96萬噸,邊界品位5%,若按年產量19090噸計算,可開採期將超過30年。
在上世紀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芒廷帕斯礦山一度是全球稀土第一大供應源,但它在2002年至2007年間停工五年,雖然2010年底恢復 了開採,直至今日規模仍然不大。但鉬礦公司已經雄心勃勃地表示,公司正全力運轉,預計2012年底之前年產量將升至19090噸,2013年底前產量還將 翻番。
芒廷帕斯礦山的故事,正是全球稀土市場變遷的縮影。
起伏身世
發現芒廷帕斯礦山近乎偶然。據加州州立理工大學記載,1949年兩位勘探員帶著借來的蓋格計數器尋找鈾礦,行至礦區附近時儀器顯示出放射性反 應,於是兩人將樣品送往美國地質勘探局分析,礦石被鑑定為氟碳酸鹽氟碳鈰礦。由於不是希望尋找的鈾礦,而當時稀土還未大規模應用,價值不高。
但美國地質勘探局於次年對該地區進行了詳細調查,發現在附近蘊藏有大量非放射性氟碳鈰礦,也即所謂的稀土礦。上述勘探員中有一位供職於鉬礦公司前身美國鉬礦公司(Molybdenum Corporation of America),他預見到稀土可能今後會有巨大發展前景,於是建議該公司買下了這片220英畝礦區。
芒廷帕斯礦區運營初始產量不大,但隨著上世紀60年代彩電業的勃興,稀土中的銪作為螢光粉需求量大增。礦區於1966年安設了新型選礦機,該礦 的稀土氧化物年產量超過1.2萬噸,幾乎壟斷了美國的稀土供應,且佔據全球稀土供應量的60%以上,使得美國取代南非成為世界最大的稀土元素供應商。 1977年,改名後的鉬礦公司被美國優尼科公司購得。
但上世紀80年代後,這座全球供應量最大的礦山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嚴峻挑戰。
曾任職於美國地質勘探局從事稀土研究的海德里克(Jim Hedrick)向財新《新世紀》記者回憶,在中國進入稀土市場前,純度不錯的氧化物每公斤100美元左右,但隨著中國供應商的加入,價格先是降到20美元,之後再進一步降到4美元-8美元。「我完全無法相信他們能夠從中賺取利潤,一些人被迫離開了這個市場。」他說。
而美國金屬技術研究所的稀土行業專家利夫頓(Jack Lifton)也表示,由於中國企業看到了稀土市場正在擴大,為了搶佔市場,採取降低價格的手段很正常,但問題是中國稀土售價甚至低過了美國的成本價。
儘管面對中國企業的衝擊下,芒廷帕斯礦山仍在勉力支撐,1997年產量還維持在1萬噸左右。但1998年的環境污染事故,使礦山持續經營面臨困境。
由於地處山間,芒廷帕斯礦區需要從鄰近自然保護區的湖中泵水。1998年,礦區在沖洗尾礦管道過程中,數千加侖攜帶放射性物質的水傾瀉入 Majove保護區的湖中,在調查過程中,美國政府發現鉬礦公司從1984年至1988年間總共發生過60多次洩漏,其中有一些並未報告。為此,公司總計 耗費140萬美元支付罰款並達成和解。
芒廷帕斯礦區從1998年之後產量銳減,2000年時產量已經降至5000噸。但是,與市場普遍認為礦山停業源於中國公司競爭的觀點不同,鉬礦公司首席執行官史密斯(Mark Smith)辯解稱,環保問題才是導致礦山停工的原因。
尾礦庫是礦山重要的環保設施,負責容納排出尾礦或其他工業廢渣,按照史密斯的解釋,由於現有尾礦庫已沒有更多容量,本計劃在2002年就可取得 的新尾礦庫許可遲遲不被許可,直到2004年30年的採礦計劃和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才得以通過,但獲批時規劃中已沒有建新庫的位置,因此礦山在2002年最 終停工,美國稀土開採也從此停止。
在此期間,中國企業在全球稀土市場的市場份額大增,從1995年左右稀土產量佔全球產量的55%左右不斷上升至2008年時的96%。根據美國 能源部去年底出台的《關鍵材料戰略》報告,2009年時中國稀土氧化物供應量為12.5萬噸,俄羅斯為2470噸,印度50噸,美國為0。
但儘管處於壟斷地位,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到2005年卻並未從這一地位中獲益。根據內蒙古自治區稀土行業協會網站上的信息,從1990年 到2005年中國稀土的出口量增長了近10倍,可是價格被壓低到當初價格的64%。在世界高科技電子、激光、通信、超導等材料幾何級需求的情況下,中國的 稀土價格不但沒有水漲船高,反而每況愈下。
由於中國政府2007年開始對稀土生產實行指令性規劃,並開始減少稀土出口,情況出現好轉。國際市場稀土價格除了金融危機期間出現下跌,基本保持上漲態勢。
按照中國商務部的統計,2007年中國稀土出口的海關平均價為每噸14052美元,同比上漲95.4%。根據鉬礦公司招股說明書介紹,在經歷 2009年下跌之後,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間,稀土價格平均上漲約70%,其中氧化鈰、氧化鑭等常用稀土氧化物的價格上漲超過80%。
但過猶不及。一位國外稀土行業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中國限產導致的價格飛漲對稀土公司來說短期肯定是利好消息,但長期來看可能會對稀 土全行業帶來負面影響。「稀土價格成倍翻可能會抑制稀土的大規模應用,高額價格會鼓勵各國開發稀土替代資源和技術以降低成本,一個合理價格、穩定供應的稀 土產業是最好的。」他說。
資本逐利
與結構性材料不同,作為功能性材料的稀土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在最近20年來變得日益重要。隨著綠色產業的迅猛發展,混合動力、電池汽車、 風機等都需要用到稀土,而且稀土元素還廣泛運用於電子產品和國防工業,在諸如制導、衛星、探測、通信、激光、夜視、光纖等以軍事為先導的尖端高精技術領 域。
據澳大利亞IMCOA諮詢公司的統計,除2008年-2009年間由於金融危機影響導致稀土需求量下跌外,從2005年至2015年全球稀土需求量持續攀升,預計2015年時可能達到20萬噸。
雖然中國政府2007年時還未大量限產,大洋兩岸的稀土企業卻在當年同時開始了大的動作。作為澳洲重量級的稀土企業,萊納公司(Lynas)開始籌劃在馬來西亞建立稀土分離廠,而鉬礦公司則自1998年以來重新開始萃取釹鐠元素。
「我在稀土行業做了很多年,2007年中國的稀土出口量並未發生太大變化,但有意思的是,萊納和鉬礦在2007年同時變得活躍起來,在我看來可能更多是出於資本市場的推動。」利夫頓說。
萊納首席顧問王鷗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解釋,實際上萊納從2001年便已開始計劃增產,但由於其在中國建廠的計劃後來因中國政府稀土出口配額的 限制而受挫,因此2007年轉向馬來西亞。之所以考慮增產是因為看到稀土市場上中國基本處於壟斷局面,所以國際市場肯定會需要替代者。
「應該說,增產計劃既和對市場前景的預測有關,也和資本市場的作用有關,只有有了資本推動,故事才會成為亮點。」他說。
萊納在馬來西亞的分離冶煉廠項目,主要通過可轉債進行融資,但隨後的金融危機中很多資金撤走,項目一度擱置,但後來通過增發10億股的方式再次募集資金,現在項目已經重啟,預計2012年可以進入市場。
而鉬礦公司的重新啟動資本作用的痕跡更加明顯。2005年中海油競購優尼科失敗後,優尼科攜帶鉬礦公司投入國際能源巨頭雪佛龍旗下。但據利夫頓介紹,雪佛龍主要以石油業務為主,對芒廷帕斯礦山這一被廢棄的礦山並沒興趣。「這感覺就像和一個百歲老太婆親熱一樣。」他說。
2007年,由高盛和數傢俬募基金共同組建的一家公司,經過13個月的談判將鉬礦公司收購。據利夫頓介紹,鉬礦公司的首席執行官2009年時向他透露,公司計劃在2012年上市。但是,由於資本市場在2010年時對稀土充滿熱情,因此公司於去年夏天在紐交所上市。
「資本市場的熱情應該始自2007年時的萊納,美國市場上的投資者看到萊納對中國公司和摩根士丹利的吸引力,於是選擇了與前者具有同樣概念的鉬礦公司。現有的稀土供應除了包括鏑、鋱在內的重稀土外沒有任何短缺,資本市場的熱捧更多是出於對未來的猜測。」利夫頓說。
「向稀土前進」
可以確定的是,由於需求增大和價格飛漲,現有稀土企業增產和更多新企業進入稀土行業將成為趨勢。前述國外稀土人士介紹,過去稀土行業特點是市場 容量小,價格也不高,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本世紀前五年,全球只有年均10億美元貿易量,就算企業市場份額再大收益也不高,而且分離稀土的流程很長,前期 投入大導致風險較高,因此願意加入該行業的人不多,但現在整體市場在不斷擴大,投資者的興趣因此增加。
科勒(Edward Cowle)本是一間名為釷礦能源公司的總裁,據該公司網站介紹,其位於愛達荷州的鑽石溪礦山稀土含量為4.7%,其中重稀土含量超過1%。後來美國地質 勘探局將該公司位於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礦山的稀土儲量列入報告,於是兩年半以前該公司決定更名為美國稀土公司,一下子成為媒體關注的熱點。他向財新《新世 紀》記者表示,該公司已從一知名投資機構獲得大筆投資,近期將公佈具體內容。
「投資者的錢和興趣都有的是,但他們擔心的是投資的東西其實是假的。現在全世界有約150家稀土公司,大部分是小型上市公司,據我從行業人士那 裡瞭解到的看法是,真的稀土公司不到10家。」他說。按照他的解釋,所謂真正的稀土公司應該是除了擁有礦山,也必須能實際大規模開採。
他同時承認,公司要實際進入市場還需要多年時間,而且屆時規模無法和鉬礦公司相比。
作為美國主要稀土生產商,鉬礦公司自2007年恢復運營以來,並未開始對芒廷帕斯礦山進行大規模開採,主要是用庫存稀土礦生產氧化物,另外則重點開發如何提高稀土回收率。
目前該產業平均回收率約在50%-60%,而該公司計劃使回收率提高到90%。「我們計劃在2011年內完成這項工作,這樣我們礦石用量將降至80年代用量的一半,從而使礦山壽命增加至140年。」鉬礦公司首席執行官史密斯說。
在擴大礦山產量方面,該礦山預計2012年時稀土氧化物產量達到19090噸,而第二期擴容計劃也已得到董事會批准,擬通過發行強制可轉換優先股和普通股以募集資金,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將擔任其聯合承銷商。按計劃該公司二期擴容在2013年底完成後產量將達4萬噸。
前述稀土行業人士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行業內的看法是2015年全球18萬-20萬噸稀土產量中,中國將佔到10萬噸,鉬礦公司和萊納公 司可能各自生產4萬噸,其餘則由一些小公司提供。雖然鉬礦公司的公關負責人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質疑對萊納4萬噸產量的提法,但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供 應商的地位短期內不會動搖。
儘管美國稀土蘊藏量豐富,但前美國地質勘探局的海德里克表示,不同於中國,美國礦山獲得批准並開始實際採礦需要很長時間,現在一些新進入市場的 公司還處在探礦階段,正進行航空遙感和鑽探測量,而且美國政府也並未給予補貼,目前除鉬礦公司外,其他都需要至少5年-7年才能進行開採。
財新《新世紀》記者採訪的數位國外稀土行業人士都表示,中國和日本是全球最主要的稀土原材料供求方,日本目前並未出現稀土短缺,只是擔心由於中國自身的需求的不斷增長,在未來將進一步壓縮對日本的供給量,因此才會在2010年中國大幅減少出口配額時如此緊張。
因此,日本將目光投向了美國。去年10月,日本住友公司和鉬礦公司簽訂了1.3億美元的財務支持備忘錄,在日本國家油氣金屬公司的支持下,住友 以購買普通股和公司債的形式向鉬礦公司提供支持,用以發展從礦到磁的生產供應鏈。而作為回報,住友將獲得今後七年的穩定稀土供應。12月,日立金屬也與鉬 礦公司達成建立合資公司的協議,將在美國組建稀土合金和磁鐵生產企業。
據美國稀土公司的科勒介紹,今年春夏之際可能還會有數筆日本投資美國稀土的案子將會宣佈,但美國對中國投資稀土則較敏感。
一位不願公佈姓名的美國稀土礦主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確有數家中國企業和其接觸商談投資意向。「但是,連中國企業自己都不願意去經歷漫長的審批流程,因為它們知道最後美國政府會對它們說不,擔心這個審批只是浪費時間。」
http://122.97.248.126/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3&id=4435
圍繞上海迪士尼這個巨型項目的商業角逐,一直如火如荼。國資的身影,亦超常活躍。
本報記者從核心人士處獲悉,目前已經有超過10家國企,尤其是央企,與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已經或即將簽訂戰略合作合同。
迪士尼位於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核心區內,整個度假區面積高達20平方公里。
不僅如此,一些外企、民企也緊跟其後,信息顯示,目前還有不少企業在等待著簽署合作合同,更有大量企業在商討合作的可能性。
根據本報獲得的企業名單顯示,這些企業大部分是旅遊、地產、電信、體育、娛樂、創意、交通類公司。
一個背景是,國際旅遊度假區的發展規劃、結構規劃以及系列專業規劃仍在進行中,離最終完成尚有一段時間,但等不及的企業們則紛紛提早佈局,目標則是4年後開始運營的迪士尼及其周邊地區。
央企率先搶佔商機
大部分參與分食的企業都是中字頭公司或者其位於上海的分公司以及上海本地國企
迪士尼和上海方面此前公佈的材料顯示,迪士尼有望在2015年正式對外開放,與此同時,包括迪士尼在內的整個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將努力建設成為世界級旅遊度假區。
有研究報告認為,上百億元投資的上海迪士尼樂園預計將撬動上千億元的行、吃、游、購等相關行業商機。
這引起了大量企業的關注。據本報獲得的資料顯示,目前,大唐電信、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南光集團、方興地產(中化集團旗下地產、酒店板塊運作平台)、中國電信、華電集團下屬的華電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已經或即將與度假區管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而尚處於合作討論階段的則包括港中旅集團、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和國旅(北京)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國黃金集團下屬的上海黃金公司、中石油下屬的上海銷售公司。
本報記者發現,大部分企業都是中字頭公司或者其位於上海的分公司以及上海本地國企。
上海本土國企也不甘落後,參與者除了此前確定的各類建設企業,交通等領域的國企也開始佈局,比如,浦東公交和上海市巴士實業已經確定負責迪士尼主題樂園公交樞紐的運營和管理。
而上海本土的大型國企百聯集團將爭取在迪迪士尼區建設奧特萊斯購物中心。
此前,錦江集團、上海廣電集團、陸家嘴集團、上海精文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市南匯區地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上海市測繪院浦東分院、浦東建設、上海浦發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等都紛紛參與建設,分食迪士尼大蛋糕。
央企等國企或許並不能享獨食。本報記者獲得的名單進一步顯示,外企和民企也紛至沓來,目前,包括中企聯控股集團及東航旅業投資(集團)、BMP布依格諮詢公司、中邦晨星體育文化(北京)有限公司、荷蘭域高(RECO)等公司都在與管委會商討合作的可能性。
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公司投資領域並非僅僅侷限於迪士尼樂園本身,同時包括迪士尼樂園配套區域以及旅遊度假區等領域。
發展規劃將分三個時間節點
圍繞迪士尼開發的相關配套設施已展開全面招商
按照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的整體規劃,上海方面將重點培育和發展主題遊樂、旅遊度假、文化創意、商務會議、商業零售、體育休閒等產業。
據本報瞭解,目前浦東方面正試圖推動圍繞迪士尼的廣告、建築、藝術、工藝、設計、影像、音樂、電視及廣播、文化出版等文化創意外包產業發展。
不過,這只是籠統的目標,上海方面正在系統地做規劃。據本報獨家瞭解,規劃分為三個時間節點,分別是5年,5年和10年,也即最遠規劃到2030年。
而這個規劃中,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不僅僅是地產佈局,其他產業的佈局更是規劃的重點。
不難發現,已經與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迪士尼區域展開合作的,更多是樂園內部的營運需要的第三方服務,包括配套設施提供等。
比如,在體育設施領域,上海方面已經進行了佈局,諸如超級秀場、超大型商業娛樂綜合體、藝術品展示和拍賣等文化項目在度假區規劃佈局已在研究中。
在能源領域,加油站佈局就可能會與中石油上海銷售公司合作,而華電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也將在低碳樂園方面進行合作。
據本報瞭解,管委會方面對於智慧旅遊非常重視,這就引來了中國電信、大唐電信的關注。中國電信將提供智慧旅遊的網絡服務,大唐電信科技集團則提供智慧旅遊的設備和政務管理系統、公共服務系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vzk.html
轉載自:慧聰鞋網
成立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耐克公司,在40年後的今天看來,早已不是一個簡單意義上的運動鞋品牌,而是一個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商業傳奇。比之於之前的成功,讓無數人更為驚嘆的,恐怕還是這個勾型標誌依然在以各種新奇的方式,不斷延續、演繹先前的傳奇。
當耐克公司在青少年市場和男性市場上牢牢站穩腳跟後,轉而集中火力進攻女性市場。廣告創意方案的策劃人JanetCharlotte女士採用自我審視的方 法來瞭解女性的內心世界,以女人與女人的「對話」作為主要溝通手段。廣告作品採用對比強烈的黑白畫面,背景之上凸現的是一個個交織在一起的「不」字,廣告 文字富有情意,意味深長,語氣柔和但充滿一種令人感動的關懷與希望:
耐克有數百名研究人員,專門從事研究工作,其中許多人具有生物力學、實驗生理學、工程技術、工業設計學、化學和各種相關領域的博士後學位。公司還設立了研 究委員會和顧客委員會,其中有教練員、運動員、設備經營人員甚至足病醫生和整形大夫,他們定期與公司見面,審核各種設計方案、材料,從而提出客觀修改意 見。比較精細的活動如:對運動中的人體進行高速攝影分析、運動員踏車的情況分析、有計劃地讓300多名運動員進行耐克實驗,以及試驗和開發新型跑鞋和改進 原有跑鞋和材料。耐克用於產品研究、開發和試驗方面的費用每年都很可觀,為什麼普通鞋子與耐克鞋子存在本質區別,這就是根本原因。
國內的一線市場被NIKE、adidas等國際大牌所盤踞,本土的運動品牌很難與之角逐,而聚集在二、三線市場。隨著去年NIKE、adidas打算調整渠道結構,進攻二、三線市場的信息一經傳出,立即就在資本市場引起連鎖反映,國內幾大上市運動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挫。這暴露出了什麼問題?本土運動品牌這幾年雖然在各大國際賽事上頻繁出鏡,銷售規模也水漲船高,但我們的品牌溢價能力還是增長緩慢,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拐點之下,中國運動品牌謀變
粗放與集約
浙江移動一位高管對財新記者稱,頻譜的確定並不意味著牌照馬上發放,但這是工信部對中國移動盡快商用TD-LTE的一種默許,「就像在黑暗中走了許久的人,突然見到了一絲曙光。」
頻段分配的消息一傳出,TD-LTE產業鏈相關公司也為之振奮,中興、上海貝爾、愛立信、大唐相關人士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均表示,TD-LTE產業的前景更明朗了,未來將投入更多優勢資源,加快2.6GHz頻段TD-LTE產品的研發、生產。
「頻譜是電信網絡建設的基礎。圈定頻譜相當於是開建TD-LTE之前的『圈地運動』。」國家無線電頻譜管理研究所高級顧問何廷潤對財新記者說,「現在這塊地基雖然不是最好的,也沒有明確哪一段給中國移動,但至少已經有了安身立命的基礎。」
從政策層面看,2.6GHz頻段盡歸TDD,凸顯了中國政府決策層扶持TD-LTE國際化的決心以及借電信投資拉動國內投資和經濟增長的意圖。而從行業層面看,2.6GHz頻段的最先敲定,意味著中國移動贏得了加快TD-LTE商用的政策默許,無疑將加速中國4G時代的到來。但中國移動的先發優勢能維持多久?手中仍握有3G底牌、小靈通頻譜等資源的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在4G戰場又意欲何為?在4G牌照水落石出之前,各方角力加劇。
角逐方案設計
自2007年國際電信聯盟頒佈3G和4G網絡的頻譜規劃後,中國啟動了相應規劃。據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內部人士透露,當時,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組織了專門的小組制定頻譜方案,參與者不多,都是來自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中國移動設計院的專家。
在頻譜方案制定過程中,該研究小組常常徵詢三大運營商、設備商以及相關無線電研究機構的意見,三大運營商很重視對頻譜規劃施加影響的機會。一位研究小組內部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每次召開會議徵詢意見,三大運營商都會派人過來,非常積極,大到頻譜分配給FDD、TDD的比例,小到每一種方案的優缺點如何措辭,各方討論激烈。
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指時分雙工技術,與基於頻分雙工技術的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相對應,是國際電信聯盟確定的兩大第四代移動通信(4G)標準。4G時代,中國移動主推TDD技術,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則傾向於發展FDD技術。
何廷潤告訴財新記者,在頻譜規劃使用相關的大大小小的研討會上,偏向TDD和支持FDD的聲音不相伯仲。
2.6GHz頻段是4G網絡的重點規劃頻段。何廷潤解釋說,這一方面是因為2.6GHz頻段是國際上LTE使用的核心頻段之一,另一方面是2.6GHz頻段目前業務佔用較少,是相對幹淨的頻段,各方利益好協調,決策起來更容易。
從中國整體頻譜資源來說,應用成本更低的低頻段頻譜已被瓜分殆盡。
國家無線電監測中心老科協副理事長希玉久介紹,在國內,350MHz至850MHz劃歸軍方和廣電使用,960MHZ到1.6GHz以下劃歸導航、航空等使用,能夠集中分配的頻譜主要集中在1.7GHz以上。現在,900MHz、1.8GHz這兩部分頻譜已分給了2G,而3G集中在1.9GHz和2.1GHz上,2.3GHz、2.4GHz則被定為TDD的補充頻段,剩下可供劃分的頻譜並不多。國外則因頻譜使用規劃得早,低頻段大多分給了2G、3G移動通信。
在三大運營商看來,目前擁有的頻譜資源遠不能滿足未來移動通信的需求。他們清楚,研究小組形成的報告將影響最終的頻譜規劃方案,因此影響報告的結論將幫助自己在頻譜規劃方案中贏得更多更好的頻譜資源。這對運營商來說,意味著更好的網絡體驗、更大的用戶容量以及更低的成本。中國移動內部人士坦言,「簡單地說,假如給你一個高得離譜的頻段譬如3.5GHz,而且帶寬又少,還是分散的,運營商就得密密麻麻地布基站,原本一個基站可以解決的事現在需要十個基站,不停燒錢,組網複雜度也會提高,網絡質量還不一定好,在頻譜上就把運營商搞死了。」
頻段越高,穿透力越弱,覆蓋範圍越窄,成本越高。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認為,熱點地區使用高頻或低頻覆蓋,成本相差不大;非熱點區域則差距明顯,若採用2.6GHz頻段,一段5公里的距離可能需要十多個基站,而採用1GHz以下的低頻段可能兩三個基站就夠了。
中國移動2008年在「TD技術及業務發展高層研討會」上稱,2015年的TD頻譜需求為390MHz,而中國移動當時使用的TD-SCDMA頻段為1880-1900MHz及2010-2025MHz,合起來僅35M。
至於中國電信,雖然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為其劃撥了800MHz和2.1GHz頻段,但2.1GHz頻段較高,需要投資較大,中國電信一直沒下定決心大手筆投資,同時也擔心能否獨力支撐CDMA在2.1GHz上發展。中國電信技術部技術管理處處長王作強坦承,「2.1GHz頻段根本沒法使用,中國電信的1.5億移動用戶大多擠在20M的800MHz頻段上,你說我們缺不缺頻譜?」中國聯通在2G、3G時代分別擁有52M、30M頻譜,這些資源已足夠其發展業務。但中國聯通內部人士直言,就像沒有人會嫌自己錢多一樣,頻譜資源自然是越多越好。2009年10月,該研究小組拿出了11種2.6GHz頻段的頻譜規劃方案,再次徵詢各方意見。2010年1月,《2500-2690MHz頻段IMT技術頻率規劃研究》報告完成,隨後提交給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研究小組的工作這時基本結束,頻譜規劃方案最終選擇哪一種、具體何時出台,均取決於政府高層的考慮。」上述研究小組內部人士稱。
實驗網「綁架」政策
在等待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決策的時候,三大運營商都在爭取對自己有利的頻譜規劃方案。
2010年6月,中國電信高調宣佈在世博園區和周邊道路建成共計8.1平方公里的國內最大LTE實驗網,呼籲監管部門盡快出台頻譜規劃;中國聯通亦開始在上海、西安進行小規模的FDD LTE試驗網測試;中國移動則在2010年4月,早早拿到了2570-2620MHz頻段開展TD-LTE規模技術試驗。
「因為在地方進行的小規模試驗不涉及全國頻段變更,運營商無須向工信部申請,只要和當地管理部門溝通好,就可拿到當地空置的頻段做試驗網。隨後,運營商會設法擴大試驗網規模,當投資越來越大、用戶越來越多,就會倒逼工信部將這一頻段正規化,劃歸全國使用。」上述中國移動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這是電信行業的潛規則」。
三大運營商中資金實力最強的中國移動,最有條件利用這種「潛規則」,它在試驗網建設上邁的步子最大。2010年12月,工信部正式批覆了中國移動提交的《TD-LTE規模技術試驗總體方案》。隨後,TD-LTE規模測試在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廈門六大城市展開。目前,中國移動正在建設的TD-LTE試驗網,其室外基站主要採用2570-2620MHz頻段,室內基站使用2.3GHz頻段,在特定城市,譬如杭州採用1.9GHz頻段。對於試驗網所用頻譜,中國移動有自己的小算盤:室外基站主要採用2.6GHz頻段,室內基站採用2.3GHz頻段,並在一些地區大力宣傳TD-SCDMA基站將向TD-LTE升級,以便使用原本劃分給3G的1.9GHz頻段。
2011年9月,在華為、中興、大唐、諾基亞西門子(諾西)、上海貝爾、摩托羅拉、愛立信七大設備製造商的幫助下,中國移動完成了TD-LTE第一階段規模技術試驗,在六大城市共建850個基站。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此時仍處於無頻譜、無現網的狀態,僅僅做了十幾個基站的小範圍測試。
在運營商、設備商以及政府高層的博弈下,專家研究小組2009年拿出的11種方案終於在2011年下半年出現新進展。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將11種方案糅合成四種方案:一種是2.6GHz頻段盡歸TDD;一種是拿出2.6GHz頻段中的一部分劃分給FDD\TDD,保留剩餘部分,以後再分;一種是TDD、FDD混合分配,在2.6GHz頻段中FDD、TDD佔比均衡;一種則是按照國際慣例分配,兩端對稱頻譜劃歸FDD,中間留給TDD。
四種方案遲遲未定,令中國移動十分著急,因其在3G上獲得的TD-SCDMA牌照被普遍認為是一手爛牌,中國移動迫切希望跳過3G,盡快發展4G。因此在進一步加大TD-LTE網絡試驗建設同時,中國移動開始遊說相關政府部門。2012年6月前後,中國移動力邀國資委、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多位高層赴杭州、深圳調研TD-LTE,尋求支持。
此後,發改委明確提出TD-LTE將在國內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二」,這令TD-LTE邁向商用的步伐明顯加快,大規模佈署TD-LTE的時間點開始被廣泛討論。工信部口風也陡然轉變,年初工信部仍堅決表示「至少2014年發牌」,而9月已變為「一年左右發牌」。
「商用的預期提前,加上中國移動準備在13個城市上馬TD-LTE擴大規模試驗網,這都需要頻譜規劃方案盡快出台。」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院研究員侯自強認為。2012年8、9月,工信部無線電管理局就2.6GHz頻譜規劃的四種方案徵詢相關各方意見。中國移動竭力支持全頻段盡歸TDD的方案;中國電信曾明確表示反對將所有頻譜劃歸TDD,希望以均衡方式劃分TDD、FDD頻譜,但最終並未被決策部門採納。
10月14日,在國際電信聯盟2012世界電信大會期間,中國政府首次向全球各國管制機構和產業界宣佈2.6GHz頻段的190MHz頻譜盡歸TDD。16日,工信部官網正式發文公佈了這一政策。
![]() |
4G戰爭在醞釀
中國政府對TDD頻譜的高調宣佈意味深長。上述研究小組內部人員告訴財新記者,在2.6GHz頻譜規劃的四種方案中,2.6GHz頻段盡歸TDD的理由是:TD-LTE相較於3G所需的帶寬要大得多,至少需要20M才能發揮優越性,2.6GHz全頻段給TDD後,頻譜可連成片,充分發揮帶寬優越性;如若同一頻段上既有FDD又有TDD,為防止干擾,需拿出一定帶寬作為干擾保護帶,全頻段給TDD可提高頻譜利用效率。此外,全頻段劃給TDD,對TDD產業具有最強的引導作用。 「從多數國家來看,TDD組網所用的頻段都是零散的小頻段,有的用2.6GHz,有的用2.3 GHz,更低頻段也有,主要是把TDD定位為FDD補充,不佔主導地位。中國將2.6 GHz頻段的190MHz頻譜全部給了TDD,可以看到國家扶持TDD的決心。」侯自強分析稱。
上述浙江移動內部人士則認為,政策的出台與今年低迷的通信行業大環境有關,若上馬TD-LTE,意味著90%的投資將留在國內;若啟動FDD LTE,由於FDD產業鏈上的企業多數在國外,至少一半投資會流向國外,「拉動國內經濟對政府高層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現在,2.6GHz頻段塵埃落定,如此豐富的TDD頻譜引人聯想。國泰君安在研報中大膽預測,4G時代,除了中國移動,政策的扶持將導致至少還有一家運營商拿到TD-LTE牌照。
中國電信是業界熱議的TD-LTE運營商候選者。四川通信設計院高級諮詢師程德傑告訴財新記者,全球CDMA網絡現在已演進到速率為3.1M的rev.A版本。rev.A是CDMA技術在3G之後的升級,隨後還有rev.B版本,但各大運營商向這個方向演進的動力不足,基本就停止在高通原先預計的技術演進路線上了。現在的中國電信,無論是上馬TDD還是走FDD,都要重建一張網。
中國移動緊緊揪住中國電信的技術難題,千方百計拉攏中國電信加入TD-LTE陣營。據中國電信內部人士介紹,今年8、9月份,中國移動甚至將CDMA產業鏈上的廠商叫到一起,請他們共同探索從CDMA向TD-LTE演進的可能性。「中國移動自然希望壯大TD-LTE產業鏈規模, 以形成規模效應,與中國電信分攤啟動市場的成本。但是,一旦中國電信真的做TD-LTE,中國電信就徹底玩完了。」上述中國電信內部人士對財新記者稱,一是中國電信不如中國移動財大氣粗,財務上扛不起;二是中國電信自2008年才開始運營移動通信業務,經驗少,現在的移動用戶所佔份額仍不足15%,根本拿不起TD-LTE這張牌。
中國電信自然不願被中國移動拖下水,據上述內部人士透露,目前,中國電信正在上海積極建設FDD LTE試驗網。從全球看,多數國家將CDMA未來的技術演進設定為FDD LTE。這有例可循,美國運營商Verizon已成功走出了這條路,並依靠FDD LTE拉近了與美國最大運營商ATT的距離。中國聯通也在快速組建4G實驗網。中國聯通龍泉分公司總經理韓遠在微博上稱,中國聯通已內部發文,上海等幾個大城市將在11月底完成FDD LTE組網,採用1755-1785MHZ、1850-1880MHZ頻段。
「4G看似呼之慾出,但實際上,2.6GHz全頻段給TDD並不代表TD-LTE真正商用。現階段,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主要精力仍放在3G上,寄望於延長3G走向4G的時間區隔,它們對4G只是在做準備,並不心急。」多位接受財新記者專訪的人士均如此表示。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也並非沒有FDD頻譜可爭取。目前,工信部正考慮重新規劃2G、3G頻譜資源,以便FDD、TDD協同發展。同時,廣電曾承諾將模擬電視使用的700MHz頻段在2015年之前清退乾淨,三大運營商都在虎視眈眈地盯著這些頻譜資源。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還留了手底牌,在4G牌照未明之前,它們肯定會拖延小靈通退網時間。」中國移動內部人士稱,「一方面小靈通佔用著預留給中國移動TD-SCDMA的1900-1920MHz頻譜,可以拖一拖中國移動的4G步伐;一方面則是考慮萬一拿了TD-LTE的牌,這段頻譜還可以討價還價地收歸己用。」
何廷潤認為,4G牌照怎麼發、發放的時間點,與工信部的市場目標有關。3G時代追求的是三大運營商均衡發展,而4G時代的市場目標尚不清楚。假如以開拓市場為目標,四家、六家運營商都有可能。總之,TD-LTE肯定會發給多家運營商,但仍會預留一定的FDD頻譜。
近期,中國移動完成了大批TD-LTE設備採購,推出了「2013年啟動100座城市的TD-LTE網絡設備採購」「基站規模達20萬個」等規劃,令產業界浮想聯翩。但廠商們也清楚,目前的大力採購只是一時的繁榮,只有真正的商用才能帶來整個產業鏈的活水。
那麼,TD-LTE何時能夠商用?沒有人知道答案。有人試探工信部口風之後認為明年可能商用,也有人根據TD-LTE芯片成熟度預測2014年上半年商用。實際上,作為主管部門的工信部要做出商用TD-LTE的決定也並不容易。在十多年的電信改革中,工信部一直試圖在三大運營商中「搞平衡」,具體到TD-LTE,工信部既要考慮中國電信、中國聯通3G網絡投入的回收,又要縮小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與中國移動的差距。只有這種平衡相對到位或者不得不決策的時候,工信部才可能拿出自己的決定。
| ||||||
最會行銷的澳洲旅遊局今年再度出招,向全球開出六個最棒工作的名額,台灣女孩謝昕璇從全球33萬參賽者中脫穎而出,進到「野生動物照護員」最後決選的三人名單之中。這位來自高雄的小女生,沒有華麗的人生履歷、也沒有富爸爸背後撐腰,唯一武器就是她那全世界最具感染力的笑容,來看她如何一路無懼地大膽追夢! 撰文‧顏雅娟 「夢想,用想的永遠不會達到,先做了再說!」膚色健美、說話永遠掛著笑容的謝昕璇,此刻與「全世界最棒的工作」僅有一步之遙。從躋身一一五人複賽,再進到三人決賽名單至今,短短兩個多月時間,讓她從沒沒無聞的平凡女孩,變身台灣家喻戶曉的人氣王。 二十四歲的謝昕璇,人生對她來說,就像一大塊空白的畫布等待她恣意揮灑。在鏡頭前,這位來自高雄的女孩總是不吝展現極具感染力的笑容;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燦爛笑容的背後,謝昕璇其實有一段動人的成長故事。 很另類 從小就當遊牧民族、藝術家踏著陽光與泥土長大的謝昕璇,有個崇尚自由、熱愛創作的藝術家父親,以及話匣子一打開就停不下來的樂天派母親。講起童年印象,謝昕璇側著頭回憶說:「小時候就是到處搬家,不斷在各個親戚家之間遷移,就像遊牧民族。」因為小時候家庭經濟拮据,謝昕璇從來沒有擁有過自己的房間,從高雄搬到台南,再到台中,幾乎全台灣都住過一圈。儘管家境不富裕,謝昕璇卻沒有因此失去笑容,反而意外給了她最不設限的發揮空間。 談起父親,謝昕璇毫不猶豫地說:「他就是個浪漫的藝術家!」從小,謝昕璇就跟著父親上山下海,深入大自然撿漂流木、石頭、圓磚頭等創作素材,還沒學會寫字,謝昕璇已經開始拿起剪刀、鐵鎚,跟在父親身旁學習創作藝術品,家裡鐵門貼滿報紙,就是父女倆隨興塗鴉的小天地。 大學就讀工藝設計系的謝昕璇,或許血液裡也遺傳了父親的藝術天分與崇尚自由的性格。謝昕璇說,她從小就是父親的專屬理髮師,就算父親被她剪成一頭亂髮,還是很驕傲地頂著新髮型到處炫耀。 從小就很愛趴趴走的謝昕璇,喜愛一切新鮮的事物。某個夏天,謝昕璇跟著父親一起到山上養鮭魚,一整個暑假都泡在山林中,養成了她十足野孩子的性格。這樣不受限的成長歷程,讓謝昕璇注定不是那種只會念書的乖乖牌。有這麼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兒,謝昕璇的母親不禁感嘆:「已經有個很失控的老公,沒想到女兒更失控!」不服輸 學衝浪甩掉失戀苦澀心情如果說陽光笑容是謝昕璇最大的外顯武器,那好勝、不服輸、凡事靠自己,則是謝昕璇隱性的成功基因。 「每次遇到不開心的事,我就用更開心的方式蓋過去!」講起小時候旁人對謝昕璇的印象,就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她在四樓笑,路人在一樓就聽得到,但其實,小小謝昕璇也有她不為人知的一面。 因為家庭經濟拮据,養成了謝昕璇凡事靠自己的行事風格。國小畢業旅行時,看著同學花大錢買了一整客套餐,謝昕璇只能拽拽空虛的錢包,倔強地說:「我不餓,我不想吃!」小時候雖然窮,但或許是想證明自己過得很好,從小謝昕璇與哥哥考試都維持在前三名,想起國小五年級,某次月考不小心掉到第六名,謝昕璇嚇到不敢回家,蹲在路邊哭了好久,還躲到阿姨家不敢面對爸媽。 大一暑假,謝昕璇嘗到第一次失戀的苦澀滋味,為了洗刷低潮心情,謝昕璇立志學衝浪。「那時候,我一心想要變成一個很厲害的女生,讓他知道我很酷!」在宜蘭烏石港的一次衝浪之旅,不僅衝掉了她悲傷的心情,更意外認識來自海峽另一端的日本、香港朋友,還與老闆一家一起吃熱炒、逛夜市,三天兩夜的旅行,陌生人滿滿的愛完全療癒了謝昕璇的低潮。 「旅行竟然可以遇到這些美好的事,而且是沒有計畫過的。」從此之後,謝昕璇愛上了這種旅行中不期而遇的驚喜。接下來,謝昕璇把野心放到半個地球之外的紐約。 靠自己 念書還一天兼三份工存旅費長到二十幾歲沒出過國的謝昕璇,為了紐約之旅,大二一整年幾乎成了女超人,念書之餘,一天兼三份工,白天到學校農產品中心賣咖啡,傍晚下班後再到餐廳打工,同時兼差學校行政工作,強迫自己每天只能花新台幣六十元,一大包豆漿喝上三天。 好勝心極強的謝昕璇,當時不僅拚命攢錢,還賭氣似地修滿二十五個學分,每天只能睡四到五小時,搞到後來身體機能失調、臉上長滿痘痘。但一心想到外頭看世界的她,還是堅持:「不管,我就是要去!」不僅沒錢,當時謝昕璇英文程度更是差到極點。或許很難相信,當時謝昕璇大學入學英文分班直接被分到最後一級,一整個學期除了教英文字母外,就停留在「What's your phone number(你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的初階會話。 一開始,謝昕璇的爸媽都不相信女兒會自己跑去美國打工,直到家裡陸續收到英文信,他們才意識到「啊,是真的!」二○○八年暑假,個性倔強的謝昕璇,頂著一口「菜英文」,把辛苦攢下來的十萬元撒光,勇敢飛向未知的新大陸。個性獨立的她,沒有人送機,一個人扛著兩大卡皮箱加上一只大型後背包,搭車從雲林北上。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初生之犢不畏虎。在台灣憋了二十多年的謝昕璇,按捺不住第一次出國的興奮心情,出發前一天就像等待畢業旅行的小學生一樣睡不著覺。紐約對她來說,一切都是新鮮與未知,那時候光是打包行李就費了謝昕璇好大一番工夫,不僅帶了枕頭、一大疊書,就連一整箱鐵罐裝的八寶粥都背到美國去。 講起初到紐約的那一天,謝昕璇笑說:「當時因為英文太爛,行前說明會講兩小時、我睡兩小時,一心只想去玩!」沒在怕 菜英文也敢爭取站點餐櫃枱當時,謝昕璇的英文程度大多只停留在「yes、 no」的階段,連在紐約街頭買份熱狗都難。被分配到麥當勞打工的她,度過了一陣子在廚房煎肉的日子後,心想:「都飛了半個地球來到這裡了,就算使出渾身解數,也得想辦法爭取與客人聊天的機會!」麥當勞經理拗不過這個來自台灣小女孩的死纏爛打,答應讓謝昕璇擔任得來速窗口的給食物員,這個轉變,讓謝昕璇每天得以向客人說上一句「祝你有個美好的一天!(Have a nice day!)」就因為這樣一個小進步,謝昕璇每天都期待著上班! 或許,很多人在受過一次這樣有苦說不出的出國經驗,就不願再嘗試。但不服輸的謝昕璇,卻在打工旅遊之後開始發憤學英文,回到台灣,繼續與國外友人保持聯繫,讓自己在台灣也仍能沉浸在美國夢中。 直到大四暑假,習慣冒險的謝昕璇又一次踏上打工旅遊之路。這一次,雇主看謝昕璇已經有過打工經驗,直接指派她當店裡的收銀員。她回憶說,有一次客人過來跟她說:「我可以要支叉子嗎?」就因為謝昕璇聽不懂叉子這個單字,先向客人確認所有餐點,又叫客人拿出收據,直到雇主看不下去,才笑笑地拿出一支叉子拯救謝昕璇。 雖然英文極差、經濟條件克難,仍阻擋不了謝昕璇一顆想大力擁抱世界的心。因為兩次的打工旅遊經驗,謝昕璇有勇氣再去嘗試攀岩、跳傘、高空彈跳等各種極限運動,全速往「當一個很酷的女生!」目標前進。 也難怪謝昕璇的母親會感慨地說:「她和其他女生很不同,有錢不會拿去買名牌,都是花在高空彈跳這些刺激的事上頭!」還記得國小作文總有一題:「我的志願」,對謝昕璇來說,教師、醫師、律師從來就不是她的選項,從小她就立志以後工作要能東奔西跑、風吹日曬,每天都遇到不同的人事物! 抱持著「一切做了再說!」的想法,謝昕璇這次參加全世界最棒的工作選拔,事先沒經過縝密規畫,直到送件的前一天,謝昕璇才熬夜做出三十秒短片;在確定成為最後一一五人複選名單後,為了在網路上率先搶得十萬個「讚」,謝昕璇的親朋好友全部動起來,就連媽媽、阿姨都加入拉票行列。 最短時間內,謝昕璇成立粉絲團,找來林義傑、Janet等名人背書,一下子,謝昕璇成為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謝昕璇說:「當你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的時候,會發現,全世界的人都在幫你!」與其留在安逸窩,倒不如有機會就出去試試看。 訪談最後,問起謝昕璇什麼是最棒的工作?她現出那一貫的迷人笑容說:「好玩的,每天可以遇到意料不到的驚喜!」儘管謝昕璇距離最棒的工作還有最後一步路未確定,但這次的競賽過程中,絕對是謝昕璇回憶中精采且一生難忘的旅程。 謝昕璇 出生:1989年 現職:富邦人壽行銷專員 經歷:華碩設計中心設計實習生學歷:雲林科技大學工藝設計系 家庭:未婚 |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週日致電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其退出對下任聯儲主席之一職的角逐。
薩默斯在電話後寫給奧巴馬的信件中說,「我不得不承認,我的進一步參選會引起更激烈的動盪,這對美聯儲、現任政府乃至於美國目前的經濟復甦都是不利的」。
奧巴馬在聲明中表示,他接受薩默斯的退出決定。奧巴馬將薩默斯形容為「我的團隊中一起經歷了最壞的經濟危機的重要成員」;「他的能力、智慧和領導力在挽救經濟、推動進步的過程中功勞巨大」。
美聯儲現任主席伯南克的任期將於2014年1月31日結束,他已表示無意再次連任。奧巴馬最早會在本月宣佈下任聯儲主席的提名。
薩默斯與耶倫此前同為下任美聯儲主席的熱門人選。在奧巴馬政府擔任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的薩默斯,曾被廣泛認為是下任美聯儲主席的強有力競爭者;但是來自自由和女性權利組織以及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民主黨人的反對聲一直在增加。
薩默斯的退出意味著奧巴馬需要在其他潛在的候選者中任命下任聯儲主席,包括聯儲副主席珍妮特·耶倫、前任聯儲副主席唐納德·科恩,以及前任美國財長蒂莫西·蓋特納。
離2015年“雙十一”還有一個多月,作為母嬰行業內除奶粉外最受歡迎的分支產業之一,紙尿褲的價格戰早已在各大電商平臺上硝煙彌漫。
“二孩”政策的放開使母嬰市場增速加快。已經成為冰激淩、牙膏一樣快消產品的紙尿褲,雖然利潤有限,卻並未影響國內外各類商家對此市場的追逐。親貝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4年紙尿褲市場規模約290億元,相比2013年的250億元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6%。目前中國紙尿褲行業有1200個左右的品牌,從2013年初到現在,有約200個國內外新品牌進入市場。
日本花王紙尿褲是中國媽媽海淘中最火熱的產品之一,事實上,外資紙尿褲巨頭近年都在掘金中國的紙尿褲市場。2013~2014年,金佰利、尤妮佳、日本大王制紙株式會社等紛紛開設了新的工廠;寶潔公司(PG.NYSE)在廣州的新工廠開始投入生產包括幫寶適在內的多種產品;最近,日本貝親公司在常州的新工廠也開始了嬰兒紙尿褲的生產。
歐睿(Euromonitor)預計,2010~2017年間,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紙尿褲市場的規模將增加近兩倍,由200億元增至570億元。而隨著紙尿褲市場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也紛紛加入到紙尿褲大戰中。
一位嬰童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雖然近年來本土品牌增長較快,但是外資企業在投資布局、市場營銷和推廣等方面更勝一籌;本土品牌產品的質量在快速提高,在研發等方面國產紙尿布在吸水量、防斷層等指標上與跨國品牌不相上下;不過,許多中國消費者在購買心理上還是認為國外產品比國內產品質量好,更有保障。
事實上,近年來,一些外資品牌通過種種方式深入到低線城市母嬰店渠道。如2011年11月,上海家化(600315.SH)正式取得花王中國獨家代理權。花王希望借助上海家化強大的渠道資源及對國內消費人群的精確把握,全方位地打開中國市場。然而,英敏特(Mintel)中國研究總監徐如一認為,跨國企業無法壟斷中國市場,因為如今的消費者面臨著比以前更多的產品選擇。
近日,“紙尿褲促銷戰”隨著“雙十一”的臨近正在多個電商平臺拉開大幕。為何各大電商平臺都使出渾身解數搶占紙尿褲市場,紙尿褲又為何總是母嬰價格戰的彈藥與炮灰呢?而中國媽媽們關心的是,便宜的進口紙尿褲是正品嗎?
(更多詳細報道請參閱9月29日《第一財經日報》A11版專題策劃)
相關報道:
10月8日,在日本千葉幕張國際會展中心,中國大疆公司展示無人機。 (新華社記者 馬平/圖)
“2015年初,在農業領域形成銷售、在我們所檢測過的企業有40多家,實際上現在300家都有了,整個行業有人說是3000多家,是吧?”農業部農經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植保中心主任薛新宇在臺上說。
2015年10月22日下午,廣證恒生在廣州市圖書館舉辦了一場名為“機不可失”的無人機產業投資高峰論壇,一下子聚攏了200多名家無人機企業、機構投資者。廣證恒生是廣州證券與恒生證券共同出資設立的一家證券投資咨詢公司。
對於投資者來說,無人機產業是今年最火的投資領域之一。不僅Amazon、Google、Facebook等互聯網巨頭瞄準了無人機,在中國,除了大疆、極飛、億航等專攻無人機的科技公司,隆鑫通用、宗申動力、德奧通航等上市公司也紛紛宣布涉足無人機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一年時間里,包括極飛在內的8家中國無人機企業一共獲得超過2億美元的投資,其中最大的一筆是大疆無人機,2015年5月獲得7500萬美元融資,估值超過100億美元。大疆在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已拿下近70%的份額。
廣證恒生首席研究員袁季表示,今天人們談論無人機,就像是幾年前的機器人產業,盡管充滿爭議,但在今年已經是一個確定的風口。
原計劃出席的大疆無人機、億航無人機代表因故未能出現,不過以行業應用為代表的安爾康姆無人機、極飛無人機公司,並沒有讓人失望。即使壓縮了遊戲互動環節,原計劃在下午5點結束的論壇,還是拖到了6點後。
剛剛結束完圓桌對話回到座位,極飛科技副總、聯合創始人易丙洪立刻被人們圍了起來。極飛科技是國內農業領域最大的一家無人機企業。2015年,極飛無人機在南疆拿下了100多萬畝農業植保服務,明年計劃是500—1000萬畝。
在極飛科技副總、聯合創始人易丙洪看來,大疆無人機從2009年開始快速發展,無人機的門檻降低,把消費市場做起來了。無人機傳感器成本降低,加上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接下來還會有大量玩具廠商向無人機領域轉型,他們不會甘於只做幾百塊的飛行器玩具。
研究機構EVTank發布的《2015年度民用無人機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無人機在2014年銷量約為39萬架,其中軍用無人機占4%,民用無人機占96%。EVTank預測,到2020年,全球無人機年銷量有望達到433萬架,市場規模將達到259億美元。
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無人機主要用於航拍;在行業應用方面,還可用於電力巡視、公安、救災、交通、農業植保等等領域,市場巨大。廣證恒生高端裝備行業研究負責人姬浩稱,以農業為例,如果中國30%耕地面積使用無人機植保,需求量約為20萬架,整機市場容量405億元,每年服務市場規模約547億元,加起來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市場。
一位投資人在臺下提問易丙洪,你覺得農業植保市場多久能夠做到1千億規模?易丙洪回答:中國18億畝耕地,按每畝每年植保50元計算,共計900億,要普及無人機植保市場這取決於土地流轉的進度,國內市場快則3-5年甚至更長時間,如果你是長線資本,一定要投無人機農業應用;如果你是短線資本,建議你投向大疆這類消費級市場吧!
但在安爾康姆副總經理何力宏看來,行業專家與用戶的評價都顯示,無人機發展還遠未達到成熟階段。他引述了一位業內人士的說法,“這幾年我們考察過的無人機大都只能演示、幹不了活”。安爾康姆是一家民用無人機公司。
何力宏表示,大量工業無人機出廠之後沒有質保,出了事故,客戶和廠家都說不清楚,各自推責,因為沒有黑匣子,沒有記錄,這是一個讓人尷尬的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工業品是沒有基本質保、沒有售後保障的,但無人機就是有這樣的,這甚至在行業是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