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双龙危机】上汽并购双龙成败与得失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1-22/110050624.html


如何处理海外并购中的文化冲突、提高管理能力,是上汽收购双龙留给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思考

【《财经网》专稿/记者 梁冬梅】在上汽收购双龙目前遭遇的困境中,金融危机是外在因素,文化冲突和管理能力不足则是各方承认的最重要因素。
太平洋证券汽车分析师谈际佳认为,制造行业的跨国并购,文化冲突是一道很难迈过去的槛。汽车行业的并购,历史上除了通用,还鲜有成功的案例。戴姆勒-克莱斯勒九年联姻最终失败,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的牛仔文化和德国的贵族文化难以融合。
“我们当初也考虑到文化差异,也为此做了努力。”上汽集团公关总监朱湘君告诉《财经》记者。
上汽为每一位前往双龙工作的员工都发了一本韩国人写的小册子,专门讲解韩国的文化。上汽还为驻韩国的管理层发放专门基金,在韩国员工婚丧嫁娶的时候,按照韩国的风俗“送礼”。
不过,中信证券汽车分析师李春波认为,有些障碍是不容易克服的,当地员工和社会舆论不服是可以理解的。“比如一家中国企业,如果收购方是美国或者日本公司,大家都容易理解,但如果是非洲索马里的一家企业来收购,接受起来就比较困难。”
李春波同时认为,尽管上汽在并购之初也考虑到工会问题,对工会文化有一定认识,但这与同工会真正进行接触和斗争,是有很大不同的。上汽在与工会的斗争经验方面,“有不成熟的地方”。
社科院亚太所研究韩国问题王晓玲博士,曾在韩国生活过六年,并在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产业研究所工作过一年,对韩国的工会文化有深刻的体会。她告诉《财经》 记者,存在于上汽双龙的许多问题,在韩国现代也同样存在。强势工会是韩国社会的一种文化,尽管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社会舆论对强势工会也有批评和反思,但是 总体来说,韩国社会是尊重并包容这种工会文化的。
在王晓玲看来,工会确实也存在小集团利益。比如,一个企业里面不同生产线上的工人,就属于不同利益集团。如果资方希望调配不同生产线上的工人,会遭遇到既得利益方的强烈反对。
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走出韩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劳资关系也让韩国的本国企业很头疼,所以韩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都会在劳资关系方面做足功课。韩国 现代汽车在准备与中国合资建厂的时候,就做了上百个有关中国劳资关系的调研报告。现代汽车的研究所还有许多专门研究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人员。
王晓玲认为,韩国固然有强势的工会,但是到韩国并购的企业并非无所作为,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还是可以寻找到合适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与工会的 沟通和谈判需要经验和技巧。对于上汽在韩国进行市民联欢和发放奖学金等努力,她认为是值得肯定的,也可以提升企业在当地的形象。
在跨国并购 中,管理能力是对并购方的另一大挑战。联合证券汽车分析师姚宏光认为,“上汽没有消化双龙的胃口,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他表示,尽管上汽是国内一流的汽车 企业,在市场化方面也走在前列。但是过去几十年,上汽集团在整车企业管理方面,主要还是依靠合资公司的外资方,真正独立的经营管理经验积累有限。
不过,姚宏光认为,上汽对双龙的收购给国内其他汽车企业做了个榜样,或者说进行了一个有益的尝试,通过走出去让中国企业了解到自己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东方证券汽车分析师秦绪文认为,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上汽并购双龙并不成功,但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汽的国际化还是要继续。
“如果能够从这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坏事变好事,避免以后发生更大的风险。” 秦绪文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1

东风30亿加码新能源 力搏一汽、上汽

http://www.21cbh.com/HTML/2010-8-18/5OMDAwMDE5Mjc5OQ.html

8月18日,东风股份新能源客车项目在湖北襄樊奠基,成为国内中西部地区首家规模化在建新能源客车阵地。

这是8月13日东风汽车集团发布30亿新能源汽车计划后,投向该领域的第一个大动作。

据 记者了解,东风股份新能源客车项目规划为年产能10000辆(单班制)新能源客车整车、20000台客车底盘。其中整车分两期建成:一期整车6000辆, 二期整车4000辆,客车底盘随一期整车项目一次建成。项目规划总投资17.4亿,规划总面积65万平方米,预计投资6.5亿的一期工程项目于今年内完 工。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东风公司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被一汽和上汽抢了先。现在要奋起直追了。”一位接近东风公司高层的人士感慨道。

以东风电动车公司为平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蹒跚9年后,东风公司终于找到了新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

30亿猛攻新能源

在一汽、上汽发布新能源汽车计划一年后,东风汽车大有后者居上态势,发布了雄心勃勃的30亿新能源汽车计划。

根据东风公司的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该公司计划未来5年投资30亿元用于研发及产业化,并计划到2015年中重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达到10万辆,具备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条件并形成5万辆产销规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到东风品牌乘用车的20%。

 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周文杰表示,未来东风将把纯电动汽车作为中长期战略重点,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现阶段产业化目标,并与传统汽车节能技术相结合。

在产业化方面,到2015年,东风公司中重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达到10万辆,具备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条件并形成5万辆产销规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占东风品牌乘用车20%。到2020年,东风新能源汽车达到与传统汽车同等的竞争力,市场保有量达到80万辆。

东风汽车新能源事业平台总监黄兆勤在会后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战略不仅包括整车,甚至包括蓄电池等汽车系统集成部分。

周 文杰介绍,东风公司将根据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在传统内燃机的技术进步和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两个技术方向上持续发展,一方面研究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节能减排和 替代燃料技术,在各种代用燃料、合成燃料、生物燃料以及氢燃料发动机技术等方面分阶段进行研发、应用和推进;另一方面加快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完善和产业化 建设,进行纯电动乘用车等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据记者了解,今年4月,东风公司正式成立新能源汽车战略指导委员会,作为新能源汽车战略的专门决策机构,由东风公司董事长徐平亲自兼任主任。同时成立新能源汽车事业平台,承担公司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的实施推进,协调管理各事业单元新能源汽车业务和资源。

东 风公司副总经理童东城称,公司新能源汽车将有16个重大专项,各子公司分工明确,其中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负责《纯电动轿车开发》、东风商用车公司技术中 心担纲《混合动力客车性能改进和升级开发》、东风汽车股份公司商品研发院领命《纯电动微型车、微型乘用车开发》、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整车控制 器开发》等,从整车产品研发、核心技术、关键总成研发,以及传统汽车技术改进等方面着手,制定项目计划和推进措施。

“三纵三横”加“一撇”

对东风公司来说,就是这份相对迟来的计划,为公司找准了新能源汽车的方向。

周 文杰介绍,东风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的企业之一,早在“九五”期间,东风公司就开始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推出了纯电动的概念轿车和燃 料电池轻型电动客车。2001年,东风公司与湖北省科技厅等合作,正式成立电动车辆股份公司,负责整车控制技术的研发,建成了国内首家电动汽车工程研究中 心,并获得电机、电池行业质检资质。“十五”期间,东风公司又获得了国家863重大专项中的“混合动力客车开发”及“混合动力轿车开发”两个课题,各项指 标达到国内先进,其中混合动力客车率先在国内实现示范运营。“十一五”期间,东风公司将电动汽车的产品开发延伸到纯电动乘用车与商用车领域,东风公司目前 已经有十多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车型上了国家的目录公告。

东风公司内部人士直言,当时该公司把全公司新能源汽车发展重任交付东风电动车公司,主攻方向为混合动力车。

尽管在电动车技术上领先,不过东风公司东风电动车是一个典型的“官、学、产、研”机构,公司资本金只有1亿元,资本和科研实力均有限,基本不能大规模实现电动车商业化。

另一厢,上述据东风公司内部人透露,在东风电动车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东风公司各子公司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早已是潜流暗涌。“这是一个行业发展趋势,各子公司为了抢点战略制高点,并不完全按照东风公司新能源汽车规划进行。”

与此同时,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在争议和摸索中,逐渐达成共识,为“三纵三横”战略:即传统的内燃机节能减排、混合动力车和未来的纯电动车,是为“三纵”;电池、电机和电控是为“三横”。

东风电动车的发展方向显然与科技部有一定差异。在电动车领域9年探索后,东风公司最终确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方向:在国家“三纵三横”的基础上,加了一“撇”,即“商业模式”。

周文杰介绍,按照东风公司新能源汽车规划,原由东风电动车公司独家承担的重任,调整为东风公司总部负责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共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总成开发,由东风技术中心和东风电动车具体承办,各子公司负责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力搏一汽、上汽

身为一个后来者,东风公司显然不相在这场新能源汽车大战中甘败下风。

2009 年3月,一汽集团拿出了新能源车发展战略规划。按照发展规划,一汽明确了在自主品牌轿车新能源技术研发方面,将把研发重点放在混合动力技术、Plug- in(插入式)混合动力技术和纯电动技术研发上。到2012年,一个年生产能力为混合动力轿车1.1万辆,混合动力客车1000辆的生产基地将在一汽建 成,当年计划实现的年产目标是:混合动力客车800辆,混合动力轿车1600辆。 

同年11月,上汽集团亦发宣称,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明确 节点目标是2010年。届时,上汽的荣威750中混混合动力轿车将投放市场,实现综合节油率20%左右;2012年,节油50%以上的荣威550插电式强 混轿车将上市;同年,上海汽车的自主品牌纯电动轿车也要推向市场,真正实现零排放。与此同时,上海汽车将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

不过,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一位教授指出,相较于一汽和上汽,东风的新能源汽车战略更为具体,发展目标更为清晰。

目前,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至2020年)》处于征求意见阶段,有消息称,中央财政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超过1000亿元。如此大的蛋糕,诱得国内各车企纷纷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位居国内三大车企之一,东风公司自然不愿放过这一机会。

中信证券一位汽车分析师指出,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尚未攻克、使用成本居高不,靠国家补贴才能量产的情况下,各大车企抢跑该领域,其产业化到底能做多远,各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尚是一个未知数。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对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和各车企来说,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36

01 Dec 14 - 上汽集團(600104) 中期業績 藍兵手記

來源: http://www.airmanblue.com/2014/12/01-dec-14-600104.html

存款保險制度

人行研究部署於明年1月推出存款保險制度,並有傳存款保障上限為50萬元人民幣。若按2005年人行的數據,即相當於46%的儲戶可獲全額保險。 分析指,該計劃的推出,將令港上市的內銀明年盈利減少2.9%,股東回報率亦因而下降50個點子,但大型銀行的影響較輕微。

存款保障

上週週五新聞一出當天,我收到朋友B 詢問 「預期影響內銀明年盈利減少2.9%,不對稱減又會壓縮銀行利潤; 唔跌已經好好,為什麼中信銀行A股漲停,H股上升9%破頂,交行A股亦漲停,H股都破頂? 」 筆者用了7個簡單的字,順便解釋了為什麼上海綜合指數創出三年新高,上星期上升了7.9%,11月更升10.9%,A股近日成交創咗7,000億新高,

A股牛市開始咗: 乜我無講過比你聽咩?」

滬深兩市成交金額突破7,000億元上證指數越升越有

,並邀請他重溫以下這三篇文章。

■  人行減息 ( 24 Nov 14 )
■  市況雜談 與 中國A50指數成分股 ( 28 Sep 14 )
■  滬港通 與 中國A50指數 ( 10 Sep 14 )

朋友繼續問 「又減息、又估值提升、又一帶一路, 那麼A股買入內銀、內險、內房、基建還是什麼好? 追急升的怕中招,買落後怕繼續落後。 追強勢股好些,還是搏落後股追上? 」

筆者再繼續重複以上三文的論點 「點講呢! A股個股票我繼續在看,請繼續支持此BLOG(廣告時間 ... ◔◡◔ )。 除了已經持有的優質股,不妨考慮找個機會將部分資金調配入高透明度、高流通性、trading 時間9至4、大市相關的H股指數股或者A股指數ETF,會比較簡單直接。 除了可簡單的enjoy估值提升的回報,亦可分散投資優質的股份和降低投資成本。 上星期五成交額最高的安碩A50(2823)和另一例子的滬深300 ETF(2846),我已經提過多次啦! 不如睇埋第四篇。 ◉◡◉ 」

■  中國股票 ETF (投資小知識) ( 02 Nov 14)

富時中國A50指數的ETF中,6成為金融股; 滬深300 各行業的比重較平均。

1年圖:

X安碩滬深300 (2846) 1年圖X安碩A50中國 (2823)  1年圖

5年圖:

X安碩滬深300 (2846) 5年圖X安碩A50中國 (2823)  5年圖


兩星期以來,滬股通成交額最大的個股的常客包括 大秦鐵路、上汽集團、貴州茅臺、伊利股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工商銀行、浦發銀行等。 上汽集團(601004)屬於富時中國A50指數成分股,是安碩A50中國(2823)的成員,亦是滬深300 ETF(2846) 的成員。

■  12 Oct 14 - 貴州茅臺(600519) 中期業績
■  16 Nov 14 - 大秦鐵路(601006) 中期業績



上汽集團(601004)

上汽集團(600104)是中國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總部設於上海,公司在1997年11月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上汽集團(600104)於內地主要從事整車、零部件、服務貿易和汽車金融四大業務。 上汽集團(600104)堅持自主開發與對外合作並舉,一方面通過加強與德國大眾、美國通用汽車等全球著名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形成上海通用、上海大眾、上汽雙龍、上汽通用五菱、上海申沃等系列產品;另一方面集成全球資源,加快技術創新,推進自主品牌建設,相繼推出了榮威品牌和750產品,逐步形成了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共同發展的格局。

2013年,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510.6萬輛,同比增長13.7%,繼續保持國內汽車市場領先優勢,並以2014年度920億美元的合併銷售收入,第11次入選《財富》雜誌世界500強,排名第85位,比上一年上升了28位。 從主營業務分產品來看,上汽集團的經營業務主要集中在兩大產品: 整車業務和零部件業務,2013年營業收入分別佔比76%和19%。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公司簡介上汽集團(600104) 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
市值 (人民幣)2126.83億元
現時股價19.78元 (2014-11-28 收市價)
市盈率 (倍)8.79倍
每股盈利 (人民幣)2.25元
市帳率1.58倍
每股帳面淨值 (人民幣)12.49元
上汽集團(600104)


上汽集團(600104)中期業績

上汽集團(601004)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182.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13.9%,而淨利潤則按年增長18.4%至135.7億元。另外,上汽於上半年實現國產整車銷售286.1萬輛,按年上升11.6%,而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則達23.6%,較去年升1.1%,保持「龍頭」地位。

每股盈利上升19.88%至1.231元人民幣。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每股基本盈利1.206元人民幣。

資產負債率為57.24%,增加0.53個百分點。

上汽集團(600104) 中期業績 國內汽車市場情況

上汽集團(600104)第三季業績

上汽集團(600104) 第3季度實現銷售收入1513億元,同比增長7.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億元,同比增長4.7%;每股收益0.62元。

集團前三季營收入4713.34 億元,同比增長11.8%; 實現淨利潤204.09 億元,同比增長13.4%,每股盈利1.851元。

2014年營業額 (人民幣) 盈利 (人民幣)
2014年 中期3182.6億元135.7億元
2014年 第三季1513億元68.0億元

上汽集團(600104) 中期業績 銷售


發展 及 2014年目標

上汽集團(600104)擁有國內實力最強的兩家合資企業: 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上汽是國內唯一整體上市的汽車集團,先後和德國大眾、美國通用、日本豐田等國際知名汽車製造商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也是國內產銷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轎車零部件供應商。

國家鼓勵公務車採用國產車,加上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利好,上汽的榮威750混合動力、榮威550插電強混,以及榮威E50純電動三款轎車,技術包含混合動力、插電及純電動;而MGGT新車型則為年輕人市場而設。

上汽集團(600104)將擴大現有的網上平臺,並進行互聯網汽車的研發,同時建立全中國最大的汽車研發中心。上汽今年7月與阿里巴巴簽署互聯網汽車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互聯網汽車和相關應用服務領域合作,預期於2016年推出。

大眾及通用將陸續有新車推出,預期銷售情況良好,合資品牌及自家品牌可在乘用車市場保持領先地位。

上汽集團(600104)

銷量目標

上汽集團(600104)今年銷量目標是560萬輛,銷量增速10%,首3季汽車銷售已達418.74萬輛。


產能

上汽集團(600104)目前的產能是510萬輛,集團現時主要生產基地為浦口、臨港及儀征,並計劃於2015年在江蘇投資約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建立新廠房,令汽車總產能達到100萬架,令上汽集團的產能達到600萬輛。

上汽集團(600104)

股權

上汽集團(600104)大股東為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 持有74.30%股權。
▪  躍進汽車集團公司 持有3.75%股權。
▪  上海汽車工業有限公司 持有3.03%股權。

上汽集團(600104)




短評

上汽集團(60104)今年上半年實現汽車銷售286.1萬輛,按年上升11.6%; 而首3季汽車銷售418.74萬架,增長10.75%,市場佔有率提升至24.63%,保持「龍頭」地位。 首三季營業收入增長11.8%,而淨利潤則按年增長13.4%。 集團成本控制合理,雖然銷售增長放緩,營業收入和純利增長都低於上半年,但仍高於行業平均。 上汽(60104)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首三季上升31.4%至203億元,顯示業務狀態良好。

內地汽車市場已進入平穩增長區間,上汽集團(60104)面對的競爭亦激烈。 上汽集團(60104)的市場佔有率由2013年的22.5%,今年上半年的23.6%,首三季更上升至24.63%,穩步增長。

上汽集團(60104)預期市盈率7.9倍,市帳率1.58倍,預期息率6.4厘(計算股息稅後5.8厘),估值相比港股的汽車股便宜,息厘亦較高。 上汽集團(60104)偏低的估值與公司2010-13年增長較慢,息率低,新車型較少有較,但是情況已經大幅改善了,其中涉及轎車、熱門的SUV型和定位中高端MPV車型的推出。 上海大眾車型將繼續向中高端傾斜期,上海通用三大品牌(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將迎來產品換代。 雖然股息不夠大秦鐵路(601006)穩定,筆者認為這家中國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估值仍然偏低,仍有頗大的估值上升空間。

上汽集團(600104)  往績



預期市盈率,股息

上汽集團(60104)現價19.78元人民幣,去年每股盈利2.25元人民幣,往績市盈率8.8倍。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每股基本盈利2.066元人民幣。 去年每股派息1.2元,如果不計算股息稅,息率6.1厘。

上汽集團(60104)上半年每股盈利上升19.88%至1.231元人民幣,首三季每股盈利1.851元。 簡單估計,2014年每股盈利上升13%至2.54元人民幣,預期市盈率7.9倍。 預期每股股息1.27元,如果不計算股息稅,預期息率6.4厘 (計算股息稅後5.8厘)。

上汽集團(600104)


股價走勢

1年圖:

上汽集團(600104) 半年圖

3年圖:

上汽集團(600104) 3年圖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0年 營業額 --3657.2億元
2011年 營業額 --4348.0億元
2012年 營業額 --4809.8億元
2013年 營業額 2794.3億元5658.1億元
2014年 營業額 3182.6億元--

盈利 (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0年 盈利 --163.90億元
2011年 盈利 --202.22億元
2012年 盈利 --207.52億元
2013年 盈利 114.66億元248.04億元
2014年 盈利 135.73億元--

每股盈利(人民幣) 上半年全年
2010年--$1.611
2011年--$1.834
2012年--$1.882
2013年$1.040$2.250
2014年$1.231--


權益披露: 筆者持有 X安碩A50(2823)。


參考:

1. 上汽集團 601004 業績
http://www.saicgroup.com/chinese/images/tzzgx/tzzhd/yjtj/2013/2014/8/14/FA34102C7C97454DB61BC17BBA267910.pdf
http://www.saicgroup.com/chinese/images/tzzgx/tzzhd/yjtj/2013/2014/3/28/989B1E438484497CA92DB82E3F03DC5A.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10-30/600104_2014_3.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8-13/600104_2014_zzy.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8-13/600104_2014_z.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4-29/600104_2014_1.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3-27/600104_2013_n.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4-03-27/600104_2013_nzy.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3-08-29/600104_2013_zzy.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3-08-29/600104_2013_z.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3-03-28/600104_2012_n.pdf
http://static.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2012-03-30/600104_2011_n.pdf

2. 上汽集團(600104)
http://www.saicgroup.com/chinese/xwzx/tpjsp/index.shtml

3. 【滬股通特搜】上汽集團(600104)
http://www2.hkej.com/instantnews/stock/article/894234

4. 上汽集團 (600104.SH) Q4 關註新能源車和上海通用表現
http://www.aastocks.com/marketcomment/pdf/128299.pdf

5. 上汽集團(600104)半年報點評: 維持積極佈局新業務,競爭力不斷增強
http://pg.jrj.com.cn/acc/Res/CN_RES/STOCK/2014/8/14/8c2183ca-a97b-416c-b090-f113ed93c18e.pdf

6. 長投杯挑戰: 上汽集團

7. 上汽集團具品牌優勢
http://the-sun.on.cc/cnt/finance/20141119/00536_011.html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416

鲁冠球终于造车了:万向联手上汽建新能源客车公司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6589.html


多年苦心孤诣,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的造车梦在一步步梦圆。


近日,有消息称,万向集团与上汽集团(600104.SH)建立合资公司,将共同生产新能源客车。《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随即从上汽集团证实了这一消 息,上汽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已成立的合资公司名为上汽万向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其中万向集团占有合资公司51%的股份,上汽集团占49%,规划年产新 能源客车5000辆。


“上汽与万向合作是一个双赢的动作。”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作为国内知名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在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上都有技术储备,基本上可以实现自足。而上汽集团拥有多年的商用车整车制造经验,则可以为万向在整车制造上提供经验。


据记者了解,虽然万向集团的专用车生产牌照于2013年下半年才正式拿到,但早在一年多前的2012年,由万向集团生产的几辆纯电动客车就已经在杭 州的公交线路中进行了试运行。据媒体报道称,虽然万向集团最初宣称这辆车的各项性能都能满足运营要求,但事实上,在运行一年多后发现,包括电池续航以及整 车的涉水性等问题就开始暴露。


或许正因如此,在万向好不容易拿到专用车生产牌照并获准生产客车后的一年多,其似乎并没有加速客车的投产。而上汽作为国内第一大汽车集团,不仅在生 产上积累了一定经验,且其与瑞典沃尔沃集团合资建立的上海申沃,也有多年的客车以及新能源客车的生产经验,因此,拉上汽入局,对万向来说,应该能更快推动 其客车生产的落地。


在国家和地方的双重推动下,国内新能源客车的推广真正进入了快车道。而按照去年9月16日交通部印发《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 意见 (征求意见稿)》显示,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总量将达到30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将达到20万辆,对万向和上汽来说,此时 入局,市场前景无疑值得想象。


按照双方的规划,合资生产的新能源客车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将一起开拓海外市场。


作为国内新能源客车的主流销售企业之一,在此之前,比亚迪的新能源客车就曾进入了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并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上汽与万向的新能源客车如果能顺利走出国门,无疑将进一步提振双方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


随着新能源客车项目的落地,鲁冠球的造车梦又向前迈进了一小步。“如果万向能够顺利的在美国市场上盘活菲斯科,并成功将其引入到中国市场,万向的多 年夙愿便将得偿。”张志勇认为。在他看来,对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来说,这无疑将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因为从目前来看,国内整车企业在国际化市场上话语权和竞争 力都还处于相对低级的层次,而万向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先在国际市场站住脚,那么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也将更为顺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59

通用為加碼新興市場豪擲50億美元 上汽首擔研發重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62187.html

通用為加碼新興市場豪擲50億美元 上汽首擔研發重任

一財網 楊海艷 2015-07-29 20:57:00

據外媒消息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將與上汽集團合作,投資50億美元開發面向發展中市場的新車型。通用汽車總裁丹·阿曼表示,通用與上汽正在合作開發車身架構和發動機,旨在2019年前生產出第一輛車,並期望最終能達到年銷售量超過200萬輛的目標。

據外媒消息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將與上汽集團(600104.SH)合作,投資50億美元開發面向發展中市場的新車型。通用汽車總裁丹·阿曼表示,通用與上汽正在合作開發車身架構和發動機,旨在2019年前生產出第一輛車,並期望最終能達到年銷售量超過200萬輛的目標。這些合作開發車型將在包括印度、中國、巴西和墨西哥在內的新興市場銷售,但不會進入美國和歐洲。

這應該是通用和上汽在中國市場展開合作以來,第一次在平臺開發上展開合作。據了解,通用之外,上汽也將為此投入一定數目的資金,但暫時沒有具體的數據公布。

“這一做法表達了通用對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以及合作夥伴的重視。”通用汽車中國公關部人士認為。這很容易理解,2014年,通用實現全球銷量992.4萬輛,在華銷量接近354萬輛。2015年上半年其全球零售銷量達到486.1萬輛,中國則占據了35%的份額,銷量達到171.9萬輛。

從利潤上看,上半年中國業務總凈利潤為21.32億美元(人民幣132.38億元),歸於通用的權益收入為10.22億美元(人民幣63.46億元),2014年同期為10.71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上半年通用幾乎每隔三天就可以在中國市場上獲取兩億多元凈利潤。

在宣布與上汽聯手的同時,丹·阿曼還表示,通用將追加對巴西市場的投資,決定將其2014年至2019年投資計劃金額從原來的65億雷亞爾(約合19億美元)增至130億雷亞爾(約合38億美元),追加的投資將主要用於新產品的研發。

眼下,新興市場在通用汽車中的銷量占比達到55%左右,而曾有數據預測,到2030年全球每年輕型車的銷量將達到1.30億輛,遠超過現在的8800萬輛水平,新興市場將貢獻絕大部分增量,而中國市場年銷量將達到4000萬輛。

在此之前,由於新興市場在消費力和消費成熟度上都相對落後於發達國家,因此,車企在車型引入時,更傾向於將成熟市場相對低端的產品導入這些市場。而眼下,隨著消費者年輕化趨勢的增強,新興市場消費成熟度的提升,這一辦法顯然行不通了。“我們認為這些(新興)市場消費者需求變化很快。新興市場的消費者和立法者希望車輛擁有網絡連接、較好的燃油經濟性、適宜的安全技術。為了提供這些功能,達到這個層次,我們需要從不同的的角度和維度來實現。”丹·阿曼表示。

也正因如此,新的投資計劃表現了通用著眼未來的長遠規劃,其實除了通用,包括大眾、豐田、本田等跨國車企,都在快速轉變對新興市場的重視度和產品投放計劃。

從戰略層面看,通用應該是上述車企中,相對較為開放的一家。其實,早在之前,通用就曾聯手上汽集團研發了一系列小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而此次,在發動機和車身架構上的合作,一方面基於通用對於合作夥伴在本土化市場洞悉上的優勢,而另一方面,通用無論是在技術研發層面,還是在成本管控層面,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多年來,通用旗下的上汽通用五菱一直以低價高質領跑市場,而在新興市場的拓展上,通用和上汽也有良好的合作,因此,在未來車型對巴西、印度等市場的適應性開發中,上汽說不定也能助通用一臂之力。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436

上汽豪擲200億要造中國特斯拉 車企打響新能源生態競逐大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931.html

上汽豪擲200億要造中國特斯拉 車企打響新能源生態競逐大賽

一財網 楊海艷 2015-10-28 21:59:00

上汽集團於10月28日發布消息稱,將在未來五年累計投入200億元,投放30款以上全新產品,以保持自己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優勢。2020年力爭新能源產品銷量達到6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實現20萬輛。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車企必爭之地。

新能源市場硝煙漸起

上汽集團於10月28日發布消息稱,將在未來五年累計投入200億元,投放30款以上全新產品,以保持自己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優勢。2020年力爭新能源產品銷量達到6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實現20萬輛。

在過去幾年,上汽集團已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總計超過60億元,在電池、電機和電控領域都取得了核心技術上的突破,但這仍然不夠。國家對於乘用車燃油消耗標準的愈加嚴格,新能源汽車不僅承擔著節能減排的重擔,也成為產業升級的必然方向。因此,在未來五年中,上汽200億元的投入將主要著眼於核心零部件的提升、零部件產業鏈的建立以及整個新能源生態圈的搭建。在整個30款新能源產品規劃中,純電動將達到13輛,而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將達到17輛。在產品布局上,上汽將進一步加快平臺化和模塊化,保證每年推出兩款自主品牌新能源產品。

未來,上汽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將覆蓋所有的細分市場,在高中低端都推出產品,不僅將能與特斯拉進行對標,還能進一步利用規模化優勢解決成本難題,滿足普通消費者的需求。此外,在公共領域,還將會有用於出租車和租賃車市場的產品推出。

上汽之外,隨著國家政策指向的進一步清晰,越來越多的車企加碼新能源汽車,一場長期的市場爭奪戰已經不可避免地正在打響。

在此之前,比亞迪宣布定增150億元用於動力電池的產能擴充以及新能源技術研發,並發布了未來多款新能源汽車的產品規劃。長安汽車宣布將在未來十年內投資180億元用以新能源項目開發,擬投放新能源車型34款,到2025年新能源銷量達到200萬輛。一向專註於SUV的長城汽車也不甘示弱,表示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僅120億元,並有望在2016年推出首款純電動車型。奇瑞希望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0萬輛,而北汽也在近期將2020年的新能源銷量目標從此前設定的20萬輛提升至40萬輛。

不單是銷量之爭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誰能獲得成功,目前尚難定論。新能源產品之間的競爭和傳統車不同的是,不僅關涉到技術、成本,與政策影響和基礎設施建設之間的關系也十分緊密。

上述諸多因素讓國內新能源生產企業之間的排位不斷變化。數據顯示,2015年1~7月,我國新能源車型銷量排名前三名分別是比亞迪秦、北汽E系以及知豆。然而8月卻變化連連。比亞迪秦雖然環比略有下降,但仍以3534輛的銷量繼續穩居首位。上汽榮威550plug-in以1628輛的成績,從7月的第四名躍居第二位。2015年才上市的比亞迪唐更是進步神速,8月銷量接近1500輛,奪走第三名。而眾泰、知豆的純電動車型排名均有下降。

進入9月,市場排名進一步變動,康迪熊貓令人驚訝地創下了同比超2000%的增速,9月銷量一舉突破3300輛,雄踞新能源產品中第一的位置。而在8月,熊貓的銷量僅有800余輛。9月,比亞迪秦的銷量為2115輛,市場上排名第二,尾隨其後的是北汽E系列電動車,9月的銷量達到1459輛,同比增長360%。榮威550plug-in的9月銷量為1551輛,在市場上排名第四位。

終端市場的排位變動仍在繼續。影響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的因素,遠比傳統車型更多。以比亞迪秦和榮威550plug-in這兩款市場上最受關註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為例。長期以來,比亞迪秦的市場銷量都高於550plug-in。在上汽集團總工程師程驚雷看來,這一銷量的表現由多重綜合因素所決定。一方面,由於前期的市場預估不足,550plug-in上市以來便受核心零部件的影響一直供不應求,影響終端表現。其次,在市場定位時,550plug-in與秦的市場定位也有所不同。在此之前,上汽內部人士就曾表示,相對於比亞迪秦,550plug-in瞄準的消費人群在年齡層次上更高,而在產品品質上,前者也較後者有一定優勢。

隨著產能提升,2015年榮威新能源的銷量將有望達到1.3萬輛,而2014年這一數據僅為4000輛左右。據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捷能公司總經理朱軍透露,2016年這一數字將有望進一步翻番。

不過,要在2020年實現60萬輛的目標,顯然也並非易事。一方面,各地政府的新能源推廣政策還不甚完善,全國一盤棋的市場尚未形成。而另一方面,基礎設施建設的匱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方面依然不足。也正因如此,企業之間的競爭顯然不僅集中在銷量,而是綜合因素的比拼。

為解決基礎設施的問題,上汽也於近日正式宣布,投入3億元人民幣成立上汽安悅充電公司,在未來五年內將累計建設5萬個新能源充電樁。利用上汽集團旗下的4S以及售後服務資源、以及分時租賃的網絡資源,通過互聯網+的模式,探索新能源汽車的商業模式創新,搭建“使用便捷、資源共享、綠色循環”的生態圈。

從模式上看,上汽的方向並不為自身所獨有,包括北汽、比亞迪以及其余新能源汽車的制造商以及互聯網公司都試圖搭建這樣一個生態圈,形成一個兼具商業價值和環保效用的循環。但最後誰能獲得成功,在產品之外,最終比拼的可能是資源整合、協同能力以及最終的實現速度。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12

【最新】上汽擬定增150億 加碼新能源和智能制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7846.html

【最新】上汽擬定增150億 加碼新能源和智能制造

一財網 楊海艷 2015-11-05 19:49:00

11月5日晚間,停牌多日的上汽集團也發布了非公開發行預案,宣布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擬募集資金150億元,投入新能源、智能制造以及汽車電商和金融等領域

在包括比亞迪、長城、力帆等車企都紛紛發布定增計劃,加碼新能源汽車的大背景下,11月5日晚間,停牌多日的上汽集團(600104)也發布了非公開發行預案,宣布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擬募集資金150億元,投入新能源、智能制造以及汽車電商和金融等領域。隨著上述公告的出爐,上汽集團在“十三五”期間的產品規劃和服務領域的業務模式創新也進一步清晰。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上汽集團一直專註於新能源汽車產品的研發以及產業鏈的搭建和完善,投入資金超過60億元,完成了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市場化進程,也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具有燃料電池汽車量產能力的車企。與此同時,在產業鏈上,通過收購和兼並,上汽在新能源電池、電機以及電控上都具有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而在未來,新能源汽車將依然是上汽集團的重點發展方向。公告顯示,在此次擬募集的150億元資金中,72億元將用於新能源汽車相關項目,不僅包括自主品牌乘用車的純電、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非插電深度混合動力新車型的研發,在商用車領域,上汽大通旗下的G10和V80以及SV63平臺等都將推出新能源和節能車型。按照上汽的規劃,到2020年,自主新能源乘用車的年銷量將達到30萬輛,銷售收入達到400億元;商用車的年銷售量達到2.2萬輛,年銷售收入達到68億元。此外,上汽集團還將進一步致力於混合動力EDU變速器的產能擴張和產品升級,以提升在核心零部件上的產業化優勢。

此外,上汽集團還將投入20億元將用於商用車的智能化大規模定制項目,基於數字化工廠建設高自動化和柔性化的生產線,並對營銷體系、生產工藝和供應鏈進行全面升級。

眼下,隨著互聯網的滲透,基於車聯網的前瞻技術和智能駕駛項目正在成為車企試圖進一步突破的方向。早在此前,上汽集團已經建立了前瞻技術中心,並在矽谷設立了風投公司,希望進一步捕捉世界先進科技技術的風向。而按照此輪定增計劃,上汽會將此次募集資金中的19億元用於未來的前瞻技術與車聯網項目研發。一方面致力於燃料電池汽車的開發和市場化準備;並進一步推動智能駕駛技術的核心零部件技術和關鍵集成技術的研發;此外,上汽還將利用資金完成現有互聯網技術與汽車技術的結合,打通互聯網汽車技術與公司現有車型之間的具體應用。

按照上汽的規劃,未來上汽將從一個傳統的整車制造商轉型為服務制造商,因此,在這150億元中,39億元將用於汽車服務與汽車金融項目。車享平臺的功能完善和上汽財務公司汽車金融服務談業務的拓展將成為主要方向,上汽希望到2018年,上汽財務的金融業務每年能為集團帶來18億元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增加5.4億元。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501

最低僅出租車費用1/5 上汽牽手浦東機場推新能源車分時租賃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5407.html

再不用擔心深夜飛機到達打不到車,或是出差私家車停機場需要繳納高昂的停車費。上汽集團旗下分時租賃項目“e享天開”即將入駐浦東機場。

4月19日,上汽集團旗下上海汽車工業銷售有限公司(下稱“上汽銷售”)與上海機場集團旗下上海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機場”)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機場新能源保障車輛、分時租賃業務、充電樁及汽車配套設施等新能源汽車應用,以及汽車後市場綜合服務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分時租賃用車成本不足出租車1/3

上海浦東機場的分時租賃將先在P1、P2停車場各設置一個大網點,首批將投入約20輛上汽榮威新能源車。用戶下機後,可以通過APP客戶端進行車輛訂車,取車、用車、還車全程都可以在線實現。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粗略算了一筆賬,從浦東機場到上海南站距離大概是50km,如果選擇乘坐出租車,用時1小時左右,用戶需要支付約180元,但如果通過e享天開分時租賃選擇一輛榮威e50純電動車,每分鐘僅需0.6元,全程僅需支付36元,為出租車1/5。如果選擇榮威e550插電混動車型,每分鐘0.9元,全程也僅需54元,成本僅為出租車的1/3。

那麽,如果是開車呢,按照浦東機場的停車價格,24小時之內需要60元停車費,24-48小時之內為80元,但是超過48小時就需要110元了。

兩相對比,對於消費者來說,選擇分時租賃新能源車出行確實更為經濟。但不足的是,目前e享天開分時租賃的網點相對較少。記者從官網上看到的數據是不足60家,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的使用便利。不過,上汽車享的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上汽e享天開項目有“點亮上海”的活動,用戶可以提出希望e享天開新增的網點地址,經由考察滿足條件後有望得到落實,而未來,e享天開分時租賃的網點將進一步豐富。同時,上汽將與浦東機場一起建設一批公共充電樁,滿足新能源車自駕旅客的充電需求。

對於上汽來說,牽手機場集團,顯然不只是想要開展分時租賃,而是試圖以此為切入口,將浦東機場每年6000萬旅客的吞吐量部分變成自己的流量,導入由上汽打造的“全生命周期”O2O汽車電商平臺車享。 據了解,未來上汽將在浦東開2家車享家,用戶乘機時可以將車放在車享家的門店進行維修保養,不僅省卻了停車費,還非常的便利。

機場“油改電”節油率將達到30%

對於機場集團來說,牽手上汽,也是當下機場“油改電”節能減排大勢所趨。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機場地面特種車輛消耗的汽油、柴油約占機場總能耗的13%,是行業地面能耗與排放的重要源頭之一。

從2013年開始,民航局開始調研“油改電”項目,並於2014年正式啟動。簡單地說,“油改電”就是將在機場區域內運行的牽引車、客梯車、機場擺渡車、引導車等特種車輛逐步更替為由電能驅動的新能源車輛。

在此次合作中,浦東機場從上汽引入首批榮威e550新能源車加入浦東機場航空器引導車隊列。據測算,使用榮威e550替代原有的燃油引導車,每車每月節約燃油消耗130升,節油率達到30%。未來,上汽將繼續向浦東機場分批量投放榮威e55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榮威e50純電汽車等新能源車輛,進一步提高機場地面工作車輛的“油改電”比率。

對於目前一直在探索如何降低成本的民用機場集團來說,新能源車的應用無疑將為其提供更為經濟的成本解決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01

揭秘上汽、阿里聯姻“頭胎”:榮威RX5是個什麽樣的互聯網汽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3158.html

上汽與阿里聯手打造的第一款互聯網汽車將在北京車展上正式揭開面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日前在上汽乘用車總部見到了這款新車的真面目。

這款被命名為榮威RX5的互聯網汽車與目前上汽名爵銳騰SUV一樣,是基於上汽全新的SSA平臺打造。動力上,其首先推車的車型將搭載上汽集團自主研發的“藍芯”傳統動力系統,有1.5T和2.0T兩個排量。後期則將推出插電混動和純電動版本。榮威RX5采用榮威全新一代設計語言“律動設計”,這也是未來上汽榮威家族式設計的核心要素。

上汽乘用車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因為是與阿里合作的首款車,也是國內首款量產的互聯網汽車,因此,上汽對榮威RX5的每一個細節都慎之又慎,無論是在外形設計、還是制造工藝細節以及具體的配置上,都力圖做到最好,比如越級配備的多應用於豪華品牌車型的電動尾門、以及小於3.5mm的車身鈑金倒角半徑等(業界普遍在8mm左右)。

不過,相較上述特征,讓消費者和業內更加關註的是,這款被定義為“互聯網汽車”的車型,與傳統的具備車聯網技術或者搭載車聯網系統的車型相比,到底有何根本性的不同?

車聯網已經是當下汽車行業的主流趨勢,在汽車上的應用也已經相當普遍。早在幾年前,上汽曾聯合車聯網供應商博泰集團,在榮威和名爵旗下車型上搭載inkanet車聯網系統,福特的sync系統現在也廣泛搭載於旗下車型之上。不過,目前行業所談論的車聯網,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還普遍停留在功能層面,比如實現車輛和手機的互聯,或者實時導航、音樂以及社交娛樂等功能,按照業內理解,這只是汽車+互聯網,也就是Internet in Car,讓汽車能夠上網。

而上汽認為,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汽車應該是Car on Internet—“跑在互聯網上的汽車”,車不只是能帶給消費者一些基於互聯網的技術解決方案,而是希望以車為載體、結合阿里的大數據、深刻洞察消費者的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創新型的智能出行解決方案。

榮威RX5將搭載阿里自主知識產權的YunOS智能操作系統,這一系統不僅將集成眾多類似語音導航、快捷支付、系統級搜索及在線娛樂等功能,還將有望通過阿里的“yunOS”操作系統,將大數據、阿里通信、高德導航、阿里雲計算、蝦米音樂等資源也打包服務於車主,而後期,上汽將有望通過阿里合作,獲得大量的車主消費行為的數據,為車主量身定制更多的個性化服務。按照設想,在用車習慣、後續的維修保養以及金融服務上,二者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間,也能為車主創造出更多的場景化服務。

從技術手段和實現方式上看,與傳統僅僅致力於車聯網系統的汽車企業不同的是,上汽與阿里合作的互聯網汽車,是從操作系統的底層到互聯網和雲端需求的全線打通,實現和汽車電子本身的互聯,從而達到人、車以及車內數據和雲端互動,最終打造一個生態系統。這將是一個逐步推進、不斷叠代升級的過程。因此,據記者了解,上汽與阿里已經成立了一家名為“斑馬”的合資公司,主要為雙方合作的互聯網汽車提供操作系統,負責軟、硬件開發。

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近期發布的《汽車後市場消費者調研及產業格局研判》認為,當下車市的挖掘重點已經逐漸從“買車”到“車生活”轉變,傳統的汽車制造增速和潛力都已經很有限,而包括移動出行、汽車金融等互聯網創新後市場以及包括虛擬現實、智能改裝在內的數字化衍生服務空間巨大。到2025年,互聯網創新後市場的規模將從目前的0.5萬億元增長至2.4萬億,而目前尚未啟動的數字化衍生服務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2.7萬億元。車聯網普及將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但車企如果按照傳統的思路,顯然難以在市場上獲得很大的主動權。因為按照傳統的方式,車企實現車載互聯的技術更多依賴於車聯網的軟硬件提供商,這種輸入式的方式可能在技術功能的突破上並不會受到很大限制,但要在數據整合和資源匹配和打通上,存在先天的短板。選擇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從構思、設計到生產應用的全程參與和互動,逐漸成為車企占領車聯網高地的重要手段。上汽、阿里牽手,首款互聯網汽車之後,值得期待的內容也許還有更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418

上汽打磨了7年的大通重返英國 中國車企如何攻占海豚市場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09366.html

“LDV回歸英國對所有人都有很大意義,很多人不相信它會這麽快回歸。” 英國當地時間4月26日,上汽大通攜旗下產品寬體輕客LDV V80、MPV G10、新能源車EV80家族全系產品亮相英國伯明翰國際商用車展。參與此次展會的上汽大通愛爾蘭經銷商Harris Group(上汽大通在英倫三島和愛爾蘭的總代理商)市場總監 Chris Haughton十分激動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上述LDV公司(Leyland DAFVans)原為英國伯明翰一家輕型商用車制造商,主要生產廂式貨車、輕卡和小型客車,2009年金融危機中破產,後被上汽集團(600104.SH)收購,改頭換面重新命名為上汽大通。自上汽收購LDV開始,就明確提出了“重返歐洲”的口號,“在當時,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句玩笑話,對我們來說,要重返歐洲確實也充滿挑戰。”上汽大通公關總監楊洪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上汽大通亮相伯明翰車展(圖片來源:愛卡汽車網)

雖然LDV在英國曾經是家喻戶曉,而且曾作為皇家警察、郵政、醫療救護、特種工程等各領域用車,但2009年上汽籌備對LDV的收購時,時任海外收購項目評估組長、現任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大通董事長、總經理藍青松面對的卻是一片老舊的廠房和設備。不僅如此,在他調研過程中拿到的多份報告中,原有的LDV產品因存有大量亟待改進的問題。

“上汽有能力讓LDV品牌‘起死回生’嗎?” “我們今天不僅實現了當時的承諾,還成功的將LDV從當時的一款車型擴容至一個家族化產品。”藍青松告訴記者。而同時,他還強調,在收購LDV時,雖然其在全球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仍然還是一個“區域性的品牌”,而經歷五年多的發展,上汽大通已經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品牌。截止到目前,旗下產品已經出口至全球41個國家和地區。

攻占海豚市場

海外市場一直是中國車企布局的重要方向。國際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曾經根據各個地方的市場特征,將其分為雞肋市場、土豆市場、海豚市場等。按照分類,中國車企出口所面向的亞非拉市場是典型的雞肋和土豆市場,進入門檻雖然很低,但不穩定性、不可控因素太多,受匯率、政治經濟、軍事戰爭等影響較大。

而歐洲等主流市場市場容量大、利潤豐厚,是典型的“海豚市場”,也是車企都希望占領的市場,只不過,這一市場的消費者成熟度高,品牌的忠誠度也非常高,加之環保和技術要求都很嚴格,因此進入難度最大。

日系品牌在最早進入歐洲市場時,也廣受質疑。Chris Haughton回憶到:當初Harris集團引進日本品牌商用車日野的時候,消費者普遍的態度是:“Stamp”、“Jop”、“Crop”、“Out”,翻譯成中文就是“拍死你”、“鬼子”、“散架的”、“滾吧”,對外來品牌的排斥可見一斑。而此前也有數據顯示,歐洲消費者認為,中國汽車的可靠性僅為德國品牌的40%,接受度也並不高。

“我們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就是讓他們親自體驗大通的車。”來自蘇格蘭的上汽大通經銷商RON Cray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消費者體驗了上汽大通的車型之後,他們對“中國制造”的看法也在逐漸改變。

2015年下半年,愛爾蘭國家郵政車招標,共有12家品牌參與投標,包括在英國和愛爾蘭銷量最大的福特全順、依維柯、通用、本田、奔馳等商用車巨頭。這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愛爾蘭國家郵政局首次采購郵政車。此前愛爾蘭郵政系統全部采用租賃方式維持運營。

上汽大通亮相伯明翰車展,如何攻占歐洲市場?(圖片來源:SUV汽車網)

在此次采購測試的15個指標中,上汽大通V80有14項都位居第一。參與投標的歐洲商用車品牌非常震驚並表示懷疑,在其強烈要求下,愛爾蘭郵政局開始了新一輪產品測試和評價,結果上汽大通V80再次勝出。但上述商用車依然不服氣並要求進行第三次測評,最終上汽大通拿到了訂單。愛爾蘭國家郵政局和Harris集團簽訂了為期五年的排他性供貨協議(未來五年內,愛爾蘭國家郵政局采購VAN車,將只采購上汽大通的產品)。

系列事件讓上汽大通在海外市場上擁有了不錯的口碑,也改變了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看法。去年年底,上汽大通經受住了歐盟ECE、WVTA等嚴苛的法規,順利獲得英國市場訂單,開啟了重返歐洲的序幕。

重返歐洲的秘訣

“上汽集團在海外布局方面頗有前瞻意識。”藍青松認為。在收購LDV公司時,上汽就希望將其打造成海外出口的一個“橋頭堡”。上汽集團國際業務部總監楊曉東告訴記者:“上汽集團海外實行雙品牌戰略,乘用車方面叫MG,商用車方面叫MAXUS大通。”

在收購LDV之後,上汽大通在產品研發和環保標準等方面,就已經完全對標國際品牌。“我們收購LDV公司只花了18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億元),但完成收購後的投入就已經達到了100億元。”藍青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上汽大通在無錫建立了全新的工廠,包括愛爾蘭Harris Group在內的經銷商來無錫參觀後都表示,其自動化水平和先進程度已經遠超當時英國工廠,而在產品的改進上,針對當時引入的LDV產品,光是一個移門,就進行了18處改進,而全車的改進之處甚至高達1000余處。背靠上汽集團的資金和技術實力,上汽大通的產品不僅已經提前實現了歐五排放,而且具備了歐六實力。

向英國用戶交付車鑰匙(來源:第一商用車網)

技術之外,藍青松認為,此前很多品牌在海外布局時,都局限在“貿易”的思路上,簡而言之,就是只是希望實現“賣貨”,在服務和產品提升上並沒有做到持續的改善和推進。而上汽大通之所以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得生存,很大程度上源於其完善的售後服務。

RON Cray告訴記者,比如眼下很多國際品牌,其質保基本上集中在1-2年之間,同時其質保基本上只提供給大客戶,且對於車輛的用途也有諸多限定;而上汽大通的產品除了可以給到消費者5年的質保之外,還可以提供4年內的整車置換。同時,在定制化服務方面,上汽大通提供的服務也超越其他品牌。

按照上汽集團的規劃,未來上汽大通將投入30億元,用於C2B大規模定制項目。藍青松告訴記者,“2020年,上汽大通計劃20萬輛,其中出口占比提升至20%至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1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