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出身於礦工家庭,現年三十一歲的林慶文省吃儉用,加上投資獲利花了六年的時間存了八十萬元,卻在短短三個月時間虧損殆盡並負債上百萬元。 窮小子如何靠早學搏翻身? 撰文‧謝富旭 貧 窮的滋味是什麼?三十一歲的林慶文,用手支起下巴,抬起頭望了天花板思索了一下說:「是一種期待吧!是小時候公所發給我們貧戶泡麵與罐頭時,家裡可以加菜 的期待!」領到鎮公所泡麵與罐頭,只是林慶文嘗到貧窮滋味的一小部分,事實上,絕大部分的回憶都不怎麼愉快:當礦工的父親,因瑞芳煤礦業沒落,改行做建築 工人,卻在一次意外中摔傷而半身不遂;媽媽被迫扛起家計,到市場賣魚。由於生活拮据,一家九口只能擠在二十幾坪大的低矮平房。 對在七個兄弟 姊妹中排行第六的林慶文而言,貧窮宛如是他一出生就戴上的枷鎖,為了擺脫這副枷鎖,他被迫在金錢智慧的養成上比大多數人早熟。早熟,也曾讓他付出慘痛的代 價,但因為跌倒得早,記取失敗教訓,他在財富的累積上,反而比絕大部分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同儕年輕人更為快速。退伍之後,出社會工作僅僅六年的林慶文,儘管 求職過程坎坷,但因善於投資理財,迄今累計獲利已高達五百萬元。 這筆獲利對許多人而言或許是小兒科,然而,這對一個出身貧戶家庭,亟欲擺脫 貧困牢籠的年輕人卻彌足珍貴。「中學、大學時的寒暑假,同學約我出去玩,我大都予以婉拒,因為我必須到媽媽的魚攤子幫忙殺魚。」林慶文回憶說,「第一次殺 魚時,開腸破肚湧出的濃濃魚腥味,迄今仍讓我忘不了!」 勤讀大師著作 靠冠德建設賺到一輛摩托車從小林慶文就懷有強烈的致富欲 望,考大學時,他選填的志願清一色皆是商學相關科系,後來進了淡江大學財金系。為了累積投資資本,他一考上大學就猛打工,從餐廳洗碗工、牛排館服務生到家 樂福時薪員工、特力屋的小夜班都做過。大一下學期,他把打工好不容易存下的三萬元,做了生平第一筆投資:單筆買進霸菱北美基金。 那時正是網路與高科技股瘋狂漲到最高點的二○○○年,甫入投資市場的林慶文看到霸菱北美基金持股以高科技為主,企圖搭大多頭的順風車發一筆小財。讓他始料未及的是,隔年全球高科技崩盤,霸菱北美淨值重挫達八成之多。 第一次投資的慘敗,讓林慶文體認到:投資不能一窩蜂,必須謀定而後動,檢視投資標的基本面後進行評價,然後在合理的價格買進。於是,他開始勤讀基本面理論的投資書籍,其中,股神巴菲特和基金天王彼得林區兩位投資大師的著作最令他著迷。 再 經過近二年的工讀生涯,林慶文又存了八萬多元,加上贖回霸菱北美基金的一萬四千多元(虧損約五○%)總計十萬元,這次他鎖定了冠德建設這檔營建股。「巴菲 特說投資公司要注重專業經理人的人品,冠德建設董事長馬玉山創業與經營的風格,似乎就是巴菲特眼中標準的人。」林慶文在冠德股價十元上下買進十張,四個月 不到,冠德股價漲到十五元、獲利約五○%時,全部賣出。這一筆獲利,是林慶文踏入股市第一筆甜美的戰果,他把近五萬元的獲利,買了一輛光陽豪邁一二五犒賞 自己,而這輛從股市贏來的戰利品,一直到今天都還是林慶文的代步工具。 巴菲特的選股方法讓林慶文賺到一輛機車,至於彼得林區的「逛市場選股法」則成為他賺到第一桶金的關鍵!大學畢業後,入伍當兵,擔任預備士官的林慶文,每月薪餉約一萬元左右,他遵循彼得林區的選股方法,留意生活周遭值得投資的標的。 實踐﹁逛市場選股法﹂ 操 作寶雅、炎洲賺到生平第一桶金「我女朋友喜歡到寶雅買東西,引起我對這家店的興趣!」「放假時,我特地跑到它們的門市觀察,對店裡整齊明亮的購物環境留下 深刻印象,加上寶雅獲利穩定,EPS約三至四元,於是在二十元出頭買進十幾張。」投資寶雅讓林慶文獲利超過五○%,這一筆投資賺進了十幾萬元。繼寶雅之 後,他把所有的資金三十幾萬元全部投入膠帶製造商炎洲,僅十幾元的成本,在二十元賣出,獲利高達七成。就這樣,退伍時,薪餉加上股票投資獲利,林慶文已存 下超過七十萬元。 股市操作一帆風順,讓退伍後的林慶文對證券業嚮往不已。他把履歷表投給證券公司,應徵股票研究員職位,但都石沉大海,甚至 連獲得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後來他發現,雖然他自財金系畢業,但因應徵者眾,券商與投信大多只挑碩士或留學過國外大學財經科系的人才。不過,皇天不負苦心 人,終於有一家投顧願意錄用他,他獲得華冠投顧的「研究助理」職位,底薪約一萬元。 雖然名為研究助理,但工作內容其實是電話行銷,打電話說服客戶加入會員。雖然有高獎金制度,但由於經驗不足,林慶文的業績始終沒有起色,做了一個多月他決定離職。 即 使應徵研究員不成,林慶文仍希望在金融產業磨練,期待有朝一日能成為證券分析師。接著,他進入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擔任「催收員」。他說:「我把這份工作當作 是與債務人鬥智的金融偵探在做,但過程卻比我原本想像艱苦。」「每天吸收的都是最負面的能量,不是用嫌惡的語氣叫你『麥擱卡啦!』就是會對你飆髒話,比你 還凶。不然,就是打悲情牌,說他爸爸中風,媽媽離家出走……。」擔任催收員期間,林慶文晚上睡覺時惡夢不斷,還會被睡夢中自己大罵髒話而嚇醒,家人以為他 中邪,帶他去給三太子收驚。就這樣苦撐了三個多月,他自覺沒有當催收員的資質,決定離職。 野心漸大孤注一擲 宏達電一役慘賠二百多萬元離職後,他還是遍尋不到證券研究員的工作。正為前途感到茫然之際,他興起一個念頭:以前股票做得還算順利,為何不自己做股票,當個「自營商」?問題是,自己手上的八十萬元存款,即使全部投入,每月的收入有限,一定要找到資金擴大部位才行。 他 把這個想法告訴同樣在市場賣魚的哥哥與已經上班多年的姊姊們,並拿出自己以前的操作績效說服他們。哥哥姊姊為了幫弟弟完成投資夢,於是湊了二百二十萬元借 給林慶文,但約定年息四%,每月必須給付利息。加上自己存下的八十幾萬元,總計三百萬元,林慶文準備在股市中大展拳腳。 那時候已經是○六年 下半年,林慶文依照巴菲特與彼得林區的理論,鎖定獲利最好、經營者最強而且產品能見度也最高的宏達電。「按照彼得林區的理論,我還特地買了一支宏達電手機 來用,深覺他們的產品一定是明日之星。」「當時,宏達電從一二二○元高點急遽拉回至七百多元,然後再快速反彈至九百多元,以宏達電每年賺五個股本以上以及 獲利成長的爆發力,我判斷股價一定還會創新高!」抱定這種想法,林慶文把三百萬元的本金,「釘孤支」融資全押宏達電,九百元買進,做了生平最大膽的一次決 定。 然而,「股王」卻讓他栽了個大跟頭,宏達電想要發展自有品牌,引爆代工訂單流失危機,反彈至九百元後,再度回測前波低點六九二元。林慶 文被這突然的利空嚇得手足無措,遲遲無法做出停損的決定,眼看本金快速蝕光,融資追繳的壓力與日俱增,就在宏達電失守七百元關卡後,為了不讓本金蝕光,他 決定忍痛停損賣出。原本三百萬元的本金,短短三個月虧損二百萬元,僅剩一百萬元。換句話說,他花長達六年多時間存下的八十萬元不僅虧損殆盡,還倒欠兄姊高 達一百二十萬元。 「那年,我二十六歲,負債高達百萬,又找不到工作,我的人生一片漆黑!」林慶文回憶說。幸好,兄姊雖得知弟弟投資失利,但並沒有向他討回本金,不過,林慶文仍用僅剩的一百萬元按期給付約定好給兄姊們的利息。「自營商」的夢破碎了,殘酷的現實逼得他必須打起精神重新找工作。 學技術分析進退有據 用 五日、二十日均線找自己的投資方法當時,一個專為投資人開闢的股票討論園地── 聚財網正在徵求「編輯」,林慶文應徵後獲得錄用。薪水雖不高,但主要工作是為網站高知名度寫手整理並編輯稿件作出版,正是他感興趣的工作。加上身為聚財網 的員工,林慶文可以免費瀏覽一些投資高手的文章,學習股市操作的實戰技巧,這份愉快的工作減輕他因宏達電投資失利的痛苦。 進聚財網後,林慶 文開始認真地學習之前不屑一顧的技術分析。「我發現,如果我提早學技術分析的話,宏達電一役不至於虧得那麼慘。」林慶文強調,「最重要的是,透過學習技術 分析,我發現自己一直誤用了巴菲特與彼得林區的長線投資理論,我的素養與資金實力根本不適合長期投資,如果要反敗為勝,我一定得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經 過一年多的磨練,林慶文終於找到適合自己的波段操作法,「以前投資冠德建設、寶雅與炎洲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讀懂巴菲特與彼得林區,而純粹是好運。」因為 一知半解地自以為是,才導致日後宏達電的大賠。「技術分析教我:進退要有依據、操作要有紀律,得失心不能太重!」所有技術分析中,他對均線理論最為著迷, 尤其是五日均線與二十日均線的應用。林慶文回頭反省宏達電的失敗經驗,如果他懂五日與二十日均線,當五日均線跌破二十日均線時,就代表股價短期將走空;據 此,當時宏達電的停損價位就會落在八八五元,頂多虧損十幾萬元。同樣的,如果五日均線跌破二十日均線代表轉空,那五日均線升破二十日均線時,就是轉多訊 號,可以短線作多。 得出這個心得後,○七年他等到一個機會:宏達電出現築底形態。三月時,五日均線突破二十日均線,他在四六五元價位買進, 一路持股至五○五元賣出。隔兩個月,在五○五元的價位再度出現五日均線突破二十日均線的黃金交叉,這一次他等到六二一元才賣出。同樣的方法他也運用在聯發 科身上,五三○元上下買進,五七○元賣出。靠著這兩檔股票操作,終於還清欠兄姊的二百二十萬元,自己手上還有約一百萬元現金。 選股援用基本面分析 謹 守成本跌一○%立即停損原則儘管進出操作上以技術面為主,但選股仍援用基本面分析。他喜歡挑營收呈每年成長,毛利率每季維持持平或略有增加的公司,因為扎 實的基本面是技術面最重要的支撐。雖然,○八年金融風暴受點小傷,但因謹守買進成本價以下七%至一○%停損原則,金融風暴僅讓本金虧損約一成。 ○九年與一○年則是林慶文資產大幅成長的兩年,他用自己的方法分別在璨圓、景碩、日盛金、南僑、可成等股票上獲利豐碩,使其在股市可操作資金成長至五百萬元左右。 被 林慶文視為貴人的聚財網創辦人暨執行長陳志維說:「慶文因為嘗過貧窮滋味,使他有一顆善解人意的心,他做事細心,又有耐心,讓聚財網的作者群極為滿意!」 一年多前,陳志維創辦聚富企管公司,專辦投資講座,不僅聘請林慶文擔任執行長一職,而且還讓林慶文入股成為僅次陳志維家族外的最大個人股東。 原以為是巴菲特與彼得林區等長線投資大師的信徒,林慶文花了六年的時間才了解到這原來是「誤會一場」。在調整心態以及重新學習後,調和技術面與基本面分析,找到自己的操作方法,讓這個來自瑞芳的窮小子邁向富裕人生。他的故事對想致富的年輕人深具啟示! 林慶文 出生:1980年 現職:聚財資訊企畫行銷、聚富企管執行長學歷:淡江大學財務金融系 月薪:3.6萬元 林慶文的股票早鳥投資三階段摸索、學習期(18~24歲)● 19歲做生平第一筆投資,買霸菱北美高科技基金慘賠60%。 ● 21歲靠操作冠德建設獲利近5萬元,把所得購買一輛機車,現在還在使用。 ● 23~24歲當兵期間,投資寶雅、炎洲等股,獲利30多萬元,退伍時已存到70萬元。 挫敗、沉潛期 (25~26歲) ● 25歲退伍後,找工作一直不順遂。 ● 26歲辭掉工作,專心作股票。向家人借了220萬元,加上自有存款80萬元,融資全押一檔宏達電,虧損200萬元,本錢僅剩100萬元。 開竅期(27歲迄今) ● 27歲進入聚財網工作,從頭開始學技術分析。 ● 28歲投資宏達電與聯發科獲利200萬元,還清欠家人的負債。 不再使用融資,運用均線操作法,陸續投資璨圓、景碩、可成與日盛金等股累計獲利近500萬元。 林慶文篩選股票三步驟 步驟A:篩選出過去三年營收呈現成長,毛利率每季至少呈持平或趨勢往上的公司。 步驟B:鎖定標的後,當5日均線向上突破20日均線時買進;5日均線走彎向下跌破20日均線時賣出(以宏達電為例)。 步驟C:如果走勢不如預期,持股總成本下跌7%~10%執行停損。 對大盤看法與目前持股 台股加權指數在2011/2/10出現5日均線跌破20日均線,2011/3/8時,5日均線往上突破20日均線,過兩個交易日又往下穿越,目前尚未往上突破,因此短線偏空,持股水位降至二成,僅約100萬元。 目前持股 技術面策略 基本面條件 璨圓 (3061) 短線有5日均線突破20日均線,股價站上均線時建立試單持股。 但目前5日均線跌破20日均線,還在盤整,短線小套,逐步減碼停損僅留少量去感受市場脈動,帳面未實現損失約5%上下。 營收連三年成長,原料2吋藍寶石基板價格從30美元降至25美元,有助毛利率提升。 上下游策略結盟深,引進策略性投資人日本三井物產及東貝對產品銷售有加分。 南僑 (1702) 2011/3/2出現5日均線突破20日均線,逐步建立持股試單;目前短均線尚未跌破長均線,持股獲利中,帳面未實現獲利約10%上下。 中國市場布局深厚穩健,營收連3年成長,打算標售台北廠,潛在獲利約一個資本額,有題材性。 |
|
||||||
從小資邁向富翁之路,是一條處處陷阱、充滿挑戰的修煉之路。 不過,面對市場每次的大風大浪,如果能遵守七大金律,運用智慧、信心,堅定地度過每次難關,上班族也能成為千萬富翁。 撰文‧謝富旭 金律一: 「一」心一意專注自己懂的投資標的與方法專注是成功者最重要的特質之一,投資也是如此。 知名財經部落客獵豹財務長郭恭克在《投資心法──豹語錄首部曲》中指出:「聰明的人會在能力範圍內做該做的事,不會打腫臉充胖子,也不會浪費精力在使自己 成為只懂股票皮毛的專家,而是想辦法成為真正了解幾檔投資股票的贏家!」專注的美德能讓投資人內化成一種洞悉力,因為洞悉自己所投資標的基本面,了解它產 業循環波動,進而就會對投資標的「價值」有深刻體會,於是自然而然就能產生「低買高賣」的智慧。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投資最忌諱:明明對所投資的標的一無所知,卻假裝知道,甚至自以為知道。無知,是阻礙投資獲利的最大障礙。先 從了解自己的個性,配合資金實力,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標的與方法做起吧。 金律二: 「二」檔以上的核心持股 跟著公司成長菲利普.費雪(Philip Fisher)被視為美國過去五十年來最傑出的財務顧問,他的理論對股神巴菲特影響頗深。菲利普的兒子,同時也是一位極成功的基金經理人肯恩.費雪 (Ken Fisher)說:「我父親投資觀念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他堅信,持股種類愈少,反而可以賺愈多!」「如果某些股票能讓你大賺,你應該選擇更加碼、集中持 股,而不是減碼!」《找到雪球股》作者溫國信如此說。「汰弱存強」是一種投資美德,也是股票賺錢的金律,但徹底遵守這條金律的投資人極為罕見,而大多數投 資人常捨不得賣掉虧損連年的股票,反而把賺錢的股票賣掉,加碼賠錢貨,犯下「汰強存弱」的謬誤。 我們不妨也隨著年齡及風險承受度挑出二檔以上屬於自己的核心持股,跟著這些公司的成長,為自己的財富帶來乘數效果。 金律三: 「三」成獲利出現的基金要分批贖回投資基金如果帳面產生虧損了,到底要不要停損,迄今各家說法眾說紛紜,尚未有定論。倒是基金要適當停利,學術界與投資界 共識頗高。 在南台科技大學財金系教授基金管理課程的助理教授朱岳中說:「基金投資,懂得停利遠比懂得停損更為重要!」「尤其在這個低利率資金氾濫,但金融危機卻更頻 繁發生的時代,金融市場動盪更為劇烈,基金投資懂得停利,才有危機入市的本錢,財富累積將更快速許多!」不同類型基金的停利原則也不相同,朱岳中認為,先 進國家投資等級的公債報酬穩定、波動性小,不必太講究停利,其餘類型基金的停利點應設在一○%至三○%不等。而且,基金停利後切勿再投資股市,應停泊保本 型的貨幣或債券型基金,耐心等待下一次投資機會來臨。 金律四: 「四」四三三法則剔除績效不好基金買股票可能會踩到地雷股,買基金則可能買到「放牛班」基金,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就應考慮轉換基金。如同NBA選秀般,每 支球隊的老闆與總教練,都希望挑到像林書豪這種「便宜」又能締造高贏球率的球員,如果以高薪挖角到一位每場球賽得分與助攻寥寥無幾的明星,將令人扼腕。 台大財務金融系教授邱顯比、李存修建議使用「四四三三」法則判斷基金屬於「績優班」還是「放牛班」,可說是最科學的方法。如果發現你所投資的資金一直處於 放牛班,已經是扶不起的阿斗,就不要執著與基金談戀愛。 金律五: 「五」千點以下勇於進場 「趁火打劫」危機入市一向是在股市賺取超額利潤的黃金時機。然而,要在整個市場恐懼情緒蔓延時,卻勇於逆向操作,大膽進場,不僅需要高超的情緒管理,也要 對歷史有過人洞察力才辦得到。 《台股潛規則四季爆》作者王仲麟統計,過去二十年來,加權指數低於五千點的月分僅有四十一個月分,等於有一七%的機會。王仲麟形容:「危機入市就好像房子 失火,正當大家奪門而出,而你卻勇往直入火場,趁火打劫一樣。不過,不會有人對你有任何道德上的指控!」市場之所以存在危機入市的機會,主要是因為投資大 眾盲從的羊群心態。這點股神巴菲特形容得最傳神:「如果效率市場(指市場不會出現低估或高估現象)真的存在,那價值投資型的人如我,就要流落街頭了!」 金律六: 「六」親不認對待錯誤 積小錯為大勝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投資的場域中,往往會被人性弱點主宰,因此,更容易犯下錯誤。所以要成為投資贏家的最重要法門之一,就是做到「從小錯 積為大勝」的修煉。 《股市戰略與絕學》一書作者東山說:「對一位技術操作者而言,股市緩漲急跌的特性,懂得認錯並勇於執行停損,是在股市獲利、不會被淘汰的最先決條件。」 「要用六親不認的態度去看待自己的錯誤,要以平常心面對停損,因為只要一次大賺,就可以彌補許多次的小虧;但一次大虧,可能讓你難以翻身。」著重基本面分 析的價值型投資人也須懂得認錯與停損的藝術。富達麥哲倫基金傳奇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Peter Lynch)曾說:「我經常犯錯,但只要十年內有三檔股票大賺,就可彌補一至二檔的虧損,以及其他六至七檔表現平平的股票。」 金律七: 「七」情六欲暫拋 好股票短期不漲無妨如果你根據幾個嚴格的指標,挑選出自認為的「好股票」,在大盤指數頻頻上攻,但手中的股票卻「不動如山」時,那該怎麼辦? 高殖利率股投資達人,同時也是財子學堂創辦人兼投資部副總林成蔭說:「股利是耐心的最佳報酬!」只要手中的持股能配得出五%以上的現金股利、營收與獲利維 持穩定,資產負債表上也沒有惡化跡象,就應拋開七情六欲,平常心看待手上股票不漲的情況。 「如果你不打算至少持有這檔股票十年,那麼,十分鐘也不要持有!」巴菲特這麼說。擇善固執的投資人,最終將因市場「偶爾」出現效率情況,而獲得甜美的報 酬。 克服散戶難關的投資7金律 1無知的難關: 先了解自己,再了解投資標的個性與資金實力 適合的投資標的與方式沒有耐心長抱持股,也沒什麼錢 零存整付的儲蓄有耐心長抱持股,卻沒什麼錢 價值型成長股、定期定額買新興市場基金沒有耐心長抱持股,卻有一定資金實力 景氣循環股、中小型股、單筆買進波動率大的基金有耐心長抱持股,也有一定資金實力 高殖利率股、被低估的價值型大型股、危機入市對下跌容易感到恐慌或焦慮 投資等級的全球型債券基金、定期定額 2軟弱的難關: 不同年齡,應有不同核心持股與基金配置25~40歲 聯詠、晶電、億光、王品、欣興等高成長性及高獲利雙重特性的股票新興市場或新興市場單一國家基金41~55歲 統一超、台積電、中信金、富邦金、台橡、正新、裕隆、中華車具有市場領導地位的價值型成長股 全球型股票基金 55歲以上 中鋼、中華電信、台灣大、遠傳、中保、新保等具市場寡占地位的高殖利率股 全球型債券基金 3貪心的難關: 不同類型基金建議的停利點高收益債基金20%~30% 海外平衡基金15%~20% 國內平衡基金10%~15% 全球型股票基金25%~30% 區域型或單一國家基金(含台股基金) 30% 先進國家公債 可長抱、有資金需求再停利 4抉擇的難關: 「4433」法則淘汰不佳基金4 中 期 1年期基金績效不在同類型排名前四分之一4 長 期 2年、3年、5年及今年以來,基金績效不在同類型排名前四分之一3 短 期 6個月基金績效不在同類型排名前三分之一3 超短期 3個月基金績效 在同類型排名前三分之一 5恐懼的難關: 台股低於5000點時危機入市 時期 持續 月分 背景 1995年8月~1996年3月 8個月 中共導彈試射,兩岸政治危機2000年11月~2001年12月 14個月 高科技泡沫破滅及美國911恐怖攻擊2002年7月~2003年7月 13個月 SARS疫情擴大,國內經濟不景氣2008年10月~2009年3月 6個月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6不願認錯的難關: 《今周刊》調查 全台投資人最常犯的錯誤 不肯停損導致斷頭 追高殺低 羊群心態 對負面新聞過度反應 對正面新聞過度反應 急於獲利了結 7意志不堅的難關: 2012年迄今,大盤大漲,股價卻不動如山的「好股」 公司 今年迄今 漲跌(%) 今年預估 股利殖利(%) 收盤價 (元) 新 保 3.7 6.5 28.00 中 橡 2.8 6.6 29.30 中信金 1.9 7.0 19.25 中 鋼 5.7 5.5 30.35 台 橡 4.5 7.0 76.50 亞 泥 4.4 7.0 35.50 註:以3/13收盤價計算 |
今年第一季,摩根士丹利以九十九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億元)的營收創下金融海嘯以來的單季新高,淨利更是大幅成長六○%至二十三億九千萬美元,成長幅度遠超過競爭對手高盛證券和摩根大通證券,堪稱今年來華爾街的獲利成長王。 攤開摩根士丹利第一季財報,最亮眼的成績來自於證券業務部門,其中股票銷售和交易業務較上一季增長近四成,固定收益和外匯業務的營收以十九億美元創下兩年 來新高,而背後的掌門人,就是執掌摩根士丹利最核心業務的全球機構證券業務總裁——戴赫龍(Colm Kelleher)。 六月十一日,掌管摩根士丹利近五成營收的戴赫龍,暌違三十年再度來台,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時,這位愛爾蘭出身的銀行家,談吐雖然內斂,卻有著金融界人士罕見的幽默感。 當我們問他:「摩根士丹利的證券業務是華爾街第一名嗎?」他馬上接口:「不僅是最大,而且還是最好。」當我們再問道:「華爾街人士該長什麼樣子?」時,他想也不想就說:「無聊(boring)。」 每一年,有一半時間在紐約、一半時間在倫敦的戴赫龍,堪稱是華爾街最了解美國、歐洲經濟情勢的金融界掌門人,他旗下掌管的證券業務年營收高達一百六十九億美元,目前是摩根士丹利最大的業務板塊。 二○○七年,戴赫龍接任摩根士丹利財務長,不久後華爾街出現前所未見的動盪: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銀行和貝爾斯登被購併,市場點名下一個倒台的將是「大摩」摩根士丹利。 隨著危機越演越烈,戴赫龍大刀闊斧削減了約三分之一的資產負債表,同時也提升了資產品質與流動性,此外還與現任執行長戈曼(James Gorman)共同擬定戰略,讓中國的中投證券和日本的三菱日聯證券願意入股已瀕臨破產邊緣的摩根士丹利,經過一連串財務重整,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最後轉型 為銀行控股公司,成為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中,唯二存活下來的大型券商。 去年,摩根士丹利被《國際金融評論》選為年度最佳銀行,除看中二○一四年全球二十五大購併案皆有摩根士丹利的身影外,也肯定他們能拿下美國史上最大規模上市案—阿里巴巴首次公開募股的最高額承銷獎金。 根據研究公司Dealogic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五月底,摩根士丹利重返美國科技業購併業務以及全球承銷業務市占率第一寶座。在台灣,摩根士丹利今年靠著國泰人壽購併印尼銀行、中信金購併台灣人壽及大陸信銀等四個國際購併案,同樣位居台灣投行界的購併王。 看美國升息Q4是最佳時間點,衝擊信貸市場最大 現年五十七歲的戴赫龍,一九八九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之後,曾管理過固定收益與股票部門,更擔任過歐、非、中東,與亞太地區的負責人,金融危機期間更以財務長和策略聯席主管,成為帶領公司轉型的核心團隊成員,長期被華爾街金融圈視為最可能接任大摩執行長的熱門人選之一。 一年之中,他有大半時間在世界各地拜訪客戶,實地觀察全球經濟變化,以下是《商業周刊》第一手的專訪紀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美國聯準會最有可能在什麼時間點升息? 戴赫龍答(以下簡稱答):我認為美國聯準會升息時間會從今年六月延遲,然而無論是九月還是十二月,如果延遲得太久,大家將會質疑美國經濟復甦的狀況。我們 可以觀察到遠期利率市場九月份已經偏低,如果這再持續低到十二月份,雖然還不會是個大問題,但是聯準會將不得不開始運行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特別是當其他國 家已經開始走向正軌。 問:所以第四季是升息最好的機會? 答:很有可能,我不是經濟學家,我是從市場觀察認為這是正確的時機點。 問:一旦開始升息,全球市場將受到什麼影響? 答:目前的遠期利率將上升,我認為市場將以標準化的方式來回應。目前全球都在關注固定收益產品以及共同基金的增長,如果利率政策無預警緊縮,將導致市場的錯亂,所以重點應該是如何管理,以及該有漸進式的預警訊號,不然極端風險(tail risk 問:哪個市場最有可能受傷? 答:我認為信貸市場影響會更大,特別是投資級的信貸市場。我們也看到美國的政府公債在去年十月十五日出現明顯訊號,當天十年期的公債殖利率盤中一度暴跌三 十九個基點。而過去四週(編按:五月十四日到六月十一日),歐洲的公債殖利率進入低點,歐洲出現史上最糟的五個交易日,我認為可能還有其他因素交雜其中, 其中一個是市場沒有足夠的存貨,所以引起震盪。 看美股後市本益比18倍可接受,買股仍有利可圖 問:美國道瓊指數如今已達到歷史高點,美股也已經超過九百天沒有修正,做為華爾街最大券商,你認為美股的榮景還有多久? 答:如果你還記得的話,二○○八年市場經歷過一大波修正,我們必須了解這是一個從低基期回復的過程,所以不能和長期週期來比較。從相關性更高的S&P 500指數來看,目前股價本益比達到十八倍,價格雖然已經偏貴,但不是過度昂貴,特別是在擴展初期的階段。 此刻市場還處於量化寬鬆的環境,大量資金助長了股價的攀升,特別是零利率的環境下,人們開始願意將資金放在高風險的標的上,這些都讓價格不斷上漲。而本益 比十八倍雖然已經偏高,但還不是一個瘋狂的價格,長遠來看,股票對財富累積以及退休準備更為有益,而固定收益產品對資金則有更好的保障。 問:所以你認為美股仍會繼續上漲? 答:從整體趨勢來看,股市還是要修正。但是長遠來看,股市是經濟增長的指標,而全球景氣正在增長,股市仍會是值得投資的標的。 問:你提到S&P 500指數目前本益比已經達到十八倍,這是歷史新高嗎? 答:從歷史來看現在確實偏高,過去曾經有更高的情況然後快速修正。但是如果企業的盈利擴張,經濟復甦的速度增快,本益比就會再修正回到正常水平。我認為十 八倍的本益比現在是可以接受的,資金會流入股市,是因為人們預期景氣在復甦,和銀行幾乎零利率的環境相比,進入股市的回報當然更好。 問:就你來看,股市什麼時候會出現泡沫?我們該如何觀察? 答:做為一個投資人,你必須要有平衡的投資組合,隨著我們的壽命延長,必須要有現金的部位,投資人應該要有長期流動性佳以及高配息的投資,此外也還要有另類投資的輔助,為退休金做些規畫,才能在風險可控下保持收益。 問:除了美國已經脫離QE外,歐洲、日本甚至是中國都還在大玩資金遊戲,就連國際貨幣基金(IMF)都試圖說服美國聯準會不要貿然提高利率。 答:各大央行的董事會都是經濟大蕭條下的好學生。我認為如果二○○八、二○○九年聯準會不採取行動,我們都將面臨一連串蕭條,所以他們是在做正確的事,問題不在於美國聯準會是否升息,而是當他們撤出資金之後,市場是否能維持價格。 無論是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還是日本央行總裁黑田,都必須竭盡所能的避免財政破產,但政策必須達到結構性改革才行。在美國,你會看到銀行紛紛改革,在歐洲有更靈活的 經濟活動,像法國、義大利必須要貫徹結構性改革,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愛爾蘭和葡萄牙的經濟已經開始復甦。貨幣政策雖然是一個非常強硬的手段,但是貨幣政 策若能加上財政結構改革,將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我尊重IMF的看法,但是也許不是評論聯準會該做或不該做什麼,畢竟IMF也有錯的時候,像是他們曾經要求英國放緩財政緊縮政策,但是當時英國並不照IMF的要求去做,如今英國的經濟卻已經復甦。 看陸股隱憂仍有許多未知,中國監管機構有責透明化 問:如果美國聯準會真的升息了,歐洲、日本和中國的股市將會有什麼影響?就我們所知,德國、日本和中國正享受資金熱潮所帶來的牛市,美國升息將會干擾這個狀況嗎? 答: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市場正吸引非常多的資金進入,通過滬港通有大量資金北上,投資於中國的資本市場,MSCI也可能將其納入指數。但我認為美國如果升 息,陸股將會修正,但不會是非常劇烈的修正。然而中國市場真正的核心問題,是陸股還有很多未知的部分,中國監管機構有責任讓其更加透明化。 問:所以這代表全球投資人對美國升息的態度可以樂觀看待? 答:我覺得美國聯準會有做了非常建設性的解釋,如果你認為世界經濟正在好轉,股市仍是非常好的投資選擇。 看希臘難題政府褲帶勒得不夠緊,讓歐盟更反彈 問:很多人擔憂希臘問題也許會是今年的黑天鵝,歐元區與希臘的債務協商一直沒有達成協議,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答:如果希臘會是個黑天鵝,那他在過去四年早就一直都存在了。我曾公開講過希臘處於一個非常糟的狀態,而目前的短期協議可能會帶來一些衝突,最終導致資本 管制。根據條約,目前希臘政府無法退出歐元區,而且大部分的希臘人民是想繼續留在歐盟,所以希臘政府必須做出讓步,就像愛爾蘭、西班牙和葡萄牙都以削減養 老金支出、勒緊褲帶執行結構改革,來符合歐盟和IMF的要求。然而希臘在歐盟成員國眼中是做得太少,所以目前歐盟反對陣營的情緒越來越高張。 短期來看,因為歐洲大量實施量化寬鬆,所以希臘問題並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長期來看,這對歐洲匯率是個嚴峻的問題。 問:所以整體來看,今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局勢究竟是悲觀還是樂觀? 答:我認為前景相當有建設性。我所擔心的是市場結構問題,例如流動性是否充裕、投資者有沒有信心等問題,然而我們目前還不夠清楚,這些也連結到我們一開始對美國升息的看法,但是我們已經明顯看到股市好轉,雖然挑戰很多,但總體局勢趨於良好,我持積極的看法。 我不會使用樂觀這個詞,我曾經擔任過財務長,對財務長而言,是不可能會說出「樂觀」(optimism)這個評語。(大笑) 問:你們執掌全華爾街最大的證券業務,現在客戶最關注的問題是什麼?美股什麼時候會修正嗎? 答:人們投資有各自不同的理由,有槓桿操作、貸款等等,當然人們會擔心指數什麼時候修正,但影響他們投資決策的還是對經濟的看法。如果你相信景氣正在復 甦,那你的資產就要有所配置,我覺得現在投資人握有太高的現金,因為他們擔心升息後的修正,但總體來說,我覺得現在是滿有建設性的時刻。 問:你覺得道瓊指數很快會破兩萬高點嗎? 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大趨勢向上是確立的,因為股市代表國家的價值,如果你相信經濟將持續成長,股票就會再上漲,但同時我認為也會有一些修正在其中。我個人也投資股票,對股市的長期表現有信心,我敢把我的退休老本放在上面。 【延伸閱讀】從基本面看,美股上漲空間還有24%?大摩預估S&P 500指數2016年Q1漲跌幅 ●如果美國企業2015年EPS年增11%,2016年EPS年增7%??˙樂觀看法 2,600 +24% ●如果美國企業2015年EPS年增4%,2016年EPS年增6%??˙持平看法 2,275 +9%(以6月12日2,094點做比較基準) ●如果美國企業2015年EPS年增6%,2016年EPS年增5%??˙悲觀看法 1,700 -19% 資料來源:摩根士丹利整理:夏嘉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