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建行挾升 港股衝破24000 連續兩天成交逾千億 基金:短期或轉保守
1 :
GS(14)@2017-02-18 00:47:39【明報專訊】恒指昨日收市終企穩24000點之上,連續兩日成交逾千億元,但升勢趨向單一及乏力,升幅主要依靠騰訊(0700)及建行(0939)。下跌股份佔大多數,早前逐一炒上的內險股、內房股及資源股等相繼回吐,恒指在技術上亦呈現超買。基金界籲留意短線風險,尤其此輪炒作的資金主要來自內地,尚未見外資跟隨。
明報記者 廖毅然、顧冷冰
恒指昨日收報24,107點,升112點,成交1076億元。升幅主要由騰訊與建行兩大重磅股支撐,分別升2.6%及2.8%,兩者已貢獻恒指122點升幅,事實上昨日有六成的恒指成分股下跌,整體港股而言亦是下跌股份數目較多。早前熱炒板塊相繼失色,華潤置地(1109)跌1.6%,瑞聲(2018)跌1.1%,舜宇光學(2382)跌3.6%,恒指新貴吉利(0175)跌2.1%。最先在本月初炒起的內險股亦乏力,中壽(2628)及平保(2318)雙雙報跌。
升勢非全面 六成恒指成分股下跌
景順投資管理多元資產及香港退休金主管陳柏鉅表示,連日來不同板塊輪流炒作,估計只是內地資金策略性部署,但外資未見全面跟進,僅昨日有小量追入內銀股。他認為內地債市下跌,大量資金尋求短線回報,把不同板塊炒作5%至10%,已達回報率目標,加上沒有太多基本因素支持,盲目跟炒恐怕會走避不及。
內銀股沽空比率普遍逾兩成
從技術角度看,恒指呈現超買現象。14天相對強弱指數升至77,恒指亦已升穿保歷加通道頂部(見圖)。「淡友」蠢蠢欲動,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表示,要留意不少內銀股的沽空比率持續超過兩成(見表),為後市響起警號。另外熊證買入量逐漸增加,瑞銀亞洲股票衍生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于正人表示,該行客戶連日來都是淨買熊證,收回價在24,200點及24,500點的恒指熊證均受歡迎。但他認為港股仍有機會因此挾上,對準此區間「殺熊」以獲利。
散戶追入熊證 重倉24200至24249
根據摩根大通的數據,昨日新增的熊證主要是收回價24,500至24,549點,新增街貨量相等於216張期指,但重倉區仍是收回價24,200至24,249點的熊證,截至昨晚街貨量相等於923張期指。
諾亞香港首席投資官馬暉洪估計,炒作港股的資金來自長倉資金,未來港股將持續跑贏A股。但他強調,目前需要小心美股過高,價格偏離合理區間,一旦市場出現任何形式的「黑天鵝」事件導致美股大跌,將會帶來骨牌效應,拖低港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674&issue=20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