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六):偏執蒙蔽真相,謙遜自會明理。 小豬投資理財筆記
1 :
GS(14)@2011-12-20 23:59:13我真是要研究下呢句的真偽,但我記得他1970年代前期有一段時間現金水平是好高的...
http://smallpignotes.blogspot.com/2011/12/19-dec-2011.html
金句(六):偏執蒙蔽真相,謙遜自會明理。
今日看到有位人兄的留言,這句是專為他而設的。但批評意見必須要珍而重之,留為記錄作為日後參考。
『到"小猪"他太自負啦,出'小猪金句',但他的回報至今都是負數,成日講跑羸恆指,就占占自喜,記住投資要正數才合格,在現的市况,投放95%在股票上, 就是賭博不是投資,天災人禍,無人可預知,好似早幾年日本/神户地震,一個頂尖交易員輸了一間英國銀行,一個合恪的投資者,在熊市要有50%以上的現金在手,在牛市亦耍有10-20%,以上,除大牛市,手上的股票,賺了很多利潤,才可小過10%現金. 』
不過有一點要更正,本人的身家沒有投放95%在股票上的。不過當中有一訊息十分好,我過去的文章亦有寫明,就是提醒了大家必須要用閒錢來投資,切記切記。
亦有兩點值得大家思考
當大家確認熊市時才去增加現金至50%嗎?
當大家確認大牛市時才去大量手持股票嗎?
有經驗的聰明投資者應該已經知道答案了。大家記得紙上談兵和實踐是兩回事來的。
其實巴菲特9成以上身家都放在投資事業上,
亦從來未試過50%以上的現金在手(經歷多次熊市),巴老是否一個不合格的投資者呢?還好我明白投資,投機和賭博的分別,但看不清的人自會把三種風格混為一談。看到這裡,再看一看今天金句,聰明的人應該自有體會。
現金 0.46%
倉位本年股本回報 -6.38%。跑嬴恆指 15.17%。跑嬴國指 16.98%。
2 :
GS(14)@2011-12-20 23:59:57個人認為他買的股好難叫做價值投資,就是咁,1211的PE遠較一般汽車股高出不少....但都算是價值投資,因為他深信這股遭到低估,其實有無人知我講乜?
3 :
GS(14)@2011-12-21 00:00:31所以他那種應該稱為概念投資,也許他真是忘記了巴菲特成名之前買的股票
也說亮話:身受,自會感同
1 :
GS(14)@2016-02-15 18:01:551979年,26歲的摩爾(Patricia Moore)在一家著名產品設計公司任初級設計師。她小時候觀察年邁祖父母日常起居,發現長者生活中的不便,很多時源自家庭用品設計沒有顧及他們的需要。直覺告訴她,這不單是對長者應有尊重,亦是商機。她請來演藝化妝專業人士,替她喬裝成80歲的老婆婆,讓自己變得「眼又矇耳又聾」、手腳行動不便,更花了足足三年,先後在北美超過100個城市,體驗老人生活。為了令經驗完整,摩爾設計9個老人角色,有富有窮,有健康有殘疾,這經歷讓她深切明白到,當時環境設備對老人的諸多不便,以及社會對待老人的態度。
憑這全新思考角度,她自立門戶,開創標榜「大眾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的設計公司,專門設計不論老人、小孩、成人、富人窮人、黑人白人,所有人都可以方便使用的產品,結果大受歡迎,引來不少大企業的生意。這個「同理心實驗」,也令她成為老人學專家,後來更推動美國國會在1990年通過《美國殘疾人法》。以人為本是巨大商機。隨着人口老化,會衍生具龐大發展潛力的「銀齡市場」,單就中國而言,波士頓顧問公司預計到2050年會有4.4億老人,屆時銀齡消費需求預計達到每年5萬億元,任何人能為長者提供優良產品和服務,隨時可發展出幾間具阿里巴巴規模的公司!
個別社福機構也有用摩爾的方法,促進跨代了解和共融。筆者和團隊一起參加過一個體驗課程,導師要我們戴上模糊不清的眼鏡(模擬長者視力退化),手指又加上厚套(令關節不靈活),執筆填寫一份密密麻麻的服務申請表格,又在手肘關節綁着限制活動的厚墊,餵自己吃飯,我才明白日常我們毫不在意的生活小節,對機能退化的長者可是重大挑戰。聽說有些學生在同類課程要模擬長者失禁,坐在濕毛巾上動彈不得的苦況。我們常說「感同身受」,其實過程可倒轉過來,先身受,自會感同。張亮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
mailto:
[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5/1949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