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30/2177046.shtml
每经记者 李潮文 发自深圳
总部位于深圳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燃气(00384,HK)从本月20日起停牌,复牌的日期未知。当日,公司在联交所发布公告称,待刊发涉及股价的敏感资料。
24日,公司公告称,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执行董事刘明辉和公司的执行总裁黄勇,在12月17日,被两名自称为深圳市公安局的人士带走。值得注意的是,在公 告中公司用的是“自称为”的字眼。公司公关部门陈小姐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目前还不能确定带走两名高管的是否是深圳市公安局的人士,也没能联 系到两名被带走的高管。
记者试图就此联系深圳市公安局,但未得到回复。据媒体报道,一名接近深圳公安局高层的消息人士表示,带走中国燃气两名高管人员的消息在深圳公安局系统内没有公布,不排除事件是其他省市的公安机关负责。
据了解,就在被带走的前一天即12月16日,刘明辉刚增持100万股中国燃气的股份;但此前在10月份,即公布配股及上半年业绩前,刘明辉曾以每股4.15港元的价格卖出4000万股。
数据显示,在10月下旬以前,公司股价一直上升,而自10月公布配股消息后,股价一路下跌,自停牌前低至3.39港元。而11月29日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显示,归属上市公司纯利9300万港元,比去年同期大降78.5%。
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刘明辉此举或有套利嫌疑,但如果是因资本市场的操作涉嫌违规的话,不应当由内地警方出面,而应该是香港证监部门介入调查。
陈小姐表示,目前公司或者是子公司都没有被政府机构调查或者通知将被调查,也没有其他的管理层被查问,因此现在还不能确定事件是否与集团有关。
事件发生后,集团委任了新的执董以及成立临时管理委员会,监察集团日常的业务及执行董事会的指示。
就在昨日,中银国际发布报告称,该行今年10月首次覆盖该股并给予持有评级以来,一直对该股持负面看法。“鉴于复牌后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及运营方面的担忧,该股仍将面临持续的抛售压力,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抄底。”
|
||||||
距離總統大選只剩下一個月時間, 股市選舉行情非但沒有眉目,兩個多月來甚至四度跌破七千點重要關卡,主管機關急得再出奇招,這回是銀行放寬企業質押股票的斷頭規定,也就是說,包括上市公 司大股東在內,如果股票質押面臨斷頭的價位,客戶可與銀行協商變更授信條件;高質借的金控業大老闆成了最主要受惠者,甚至形成球員兼裁判的怪異現象。 怪象一:時間敏感實施期間與選舉重疊 十二月九日,台股再次跌破七千點,融資和股票質押追繳令萬箭齊發,幾乎同一時間,銀行公會通過「股票質借的暫行措施」,明年元旦起到六月底止,股票質押如 果面臨斷頭,客戶可與銀行協商變更授信條件,以便穩定台股信心及減緩賣壓。尤其是明年元旦起實施的時間與選舉重疊,更被市場解讀為政策性護盤的另一項指 標。 目前這項措施仍須等待銀行公會理事會決議通過,不過,由於案子特殊且急迫,銀行公會媒體發言人私下透露:「連(決議)號次都出來了。」最慢將在十二月二十 二日銀行公會的每月例行理監事會議上就會表決。 基於個人財務操作的需求,不少公司大股東將手上股票質押給銀行,做為擔保品來套取資金。通常使用股票質押借款的是企業大股東,並以金融業者和家族企業居 多,少部分則是中實戶,一般散戶只能透過融資借款買股票。 過去只要股價下跌,導致股票質押的擔保維持率跌破一四○%時,各銀行就會限客戶在三天內,需以現金或其他擔保物補足價額,否則,銀行就會直接將股票斷頭賣 出。 根據金管會截至十月底的最新數據,有多達三十六家金融機構(含未公開發行的券商)的七十三位董監事或大股東,股票質押比率逾五成。其中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 圖、中信金控董事長辜濂松是股票質押比重最高的金融業大老闆。 去年六月,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透過萬寶開發和霖園投資去質押股票,向銀行借貸約八百億元,買下弟弟蔡鎮宇的持股,截至今年十月底,質押比重分別達九二%、 八三%。至於辜濂松,目前持有中信金超過六十七萬張,約占中信金股權的五.八%,其中就有五十七萬張股票拿去質押,質押比重高達八六%。 怪象二:身分尷尬金融業成了球員兼裁判 如果公司經營者的持股有很高比重質押於金融機構,當股價跌跌不休,導致質押的股票價值縮水時,大老闆將面對增補擔保品數量的窘境。然而,金融業大股東既是 高股票質押比的族群,在股市下跌時,銀行公會卻透過修改股票質借規定,讓大股東們暫時逃過被追繳的壓力,究竟是球員?還是裁判?角色出現混淆。 以國泰金為例,蔡宏圖當時拿股票去質借,國泰金股價約每股五十二元,但今年來股價大跌,一度來到三十元,股價已跌掉逾四○%,雖然日前蔡宏圖被問到質押股 票被追繳,連聲說「沒問題」,但若當初融資成數最高約六成計算,早已面臨追繳擔保品的警戒線。 這項放寬股票質押斷頭規定,是行政院經濟景氣因應會議上,由金管會提議的方案。金管會官員強調,面對股市大跌,銀行以緩衝方式處理股票質押的斷頭賣壓,這 對銀行和企業是雙贏的做法,否則以現在情況來看,立即斷頭處理對銀行不見得最有利。 許多高質押比的股票包括友達、中信金、國泰金、奇美電等,屬於權值股,一旦大股東被追繳,股票被斷頭賣出,將造成加權指數跌勢更重,銀行公會放寬股票質押 斷頭,固然有助於減緩股市賣壓,然而,讓股票質押斷頭規定放寬,可能會損及銀行的資產品質。 萬泰銀行財務長吳素秋指出,「這是政府護盤的做法,就像企業紓困方案一樣,硬要銀行埋單。銀行只能配合辦理,但配合之後,對銀行獲利或債權保障都是有傷害 的。」 結果:雙輸局面銀行財務惡化、散戶吃虧 也有公司透過實施庫藏股拉抬股價,讓質押股票面臨追繳壓力的大股東喘口氣。大慶證券自營部主管林明謙指出,這種惡性循環的結果,可能造成公司財務惡化,損 害小股東的權益。 統一證券自營部副總經理楊凱智指出,大股東持股成本很低,加上每年的配股配息,手上股票的成本變得更低。舉例來說,面額十元的股票,經過多年配發股息,持 股成本降至五元,如果質押時股價約二十元,即使大跌四成至十二元,導致被斷頭,賣出的價格還不到持股的成本價,銀行卻放寬質押斷頭,除了圖利大股東,銀行 也會暴露在高風險中。 選舉到了,各種怪象出現並不稀奇,但是在這種遊戲規則可以說改就改,配合造勢的氣氛下,很容易讓賣壓無法真實反映;選舉過後,還是要面對市場的考驗, 「靠」政府的把戲也早晚會露出馬腳。 【延伸閱讀】這些老闆或董監,手上股票逾7成質押 國泰金持有人:蔡宏圖 押張數(張):萬寶開發:173萬;霖園投資:134萬 持股質押比重(%):萬寶開發:92.3;霖園投資:83.3 中信金 持有人:辜濂松 押張數(張):57萬 持股質押比重(%):86.2 萬泰銀 持有人:全體董監 押張數(張):52萬 持股質押比重(%):100 安泰銀 持有人:全體董監 押張數(張):86萬 持股質押比重(%):97.6 台新金 持有人:全體董監 押張數(張):48萬 持股質押比重(%):76.9 註:統計至10月底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
||||||
|
||||||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