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5 AppleDaily
昨日問題,由 87年 10月股災至今,新世界發展( 017)的股價升幅是: 1 0.5倍以下; 2 0.5至 3倍; 3 3倍以上?答案是 1。
■ 87年美國股市引發全球股市災難, 10月 27日,生指數低見 1980(只不過在此前 12個交易日,
指創 3969),屍骸遍野。 17年下來,
指升至 13719,升幅高達 5.9倍,當年低位投下 10萬元,今日變成 69萬元,未計股息收入。
■中大型地產股中, 17年來升幅最大的是基地產( 012),由 2.57元升至 34.70元,升幅 12.5倍;李兆基稱王,薑始終是老的辣。
新鴻基地產( 016)升 946%,長江實業( 001)升 945%,以 1個百分點之微,「屈居」第 3。新地昨升 0.50元,長實昨跌 0.25元,若非這一兩個價位的變化,以前日收市價計算,則長實升幅 949%,較新地的升幅 939%為大,在三甲中排第 2。 17年下來,地的盈利由 6.04億元增至 18.60億元;新地由 18.35億元增至 55.49億元;長實盈利由 15.81億元增至 123.80億元。全部都交出成績表。
■在名牌大型地產股中, 87年 10月股災至今,新世界發展與合和實業( 054)升幅同是 39%(均經股本變化 adjusted),合和於中國開放後初期,進軍國內基建業務,已故股壇老手香植球,有名句形容:「草繩綁大笨象」(意即合和的發展會失控),他的上市公 司「泰盛發展」在合和的持股量,由 20%以上減至零。不過,合和由 03年沙士前至今,升幅 2.7倍,「段速」快得多了。
■股價低過 87年 10月股災的,有聯合地產( 056)、世紀城市( 355),當年百利保( 617)尚未上市。麗新發展( 488)在 88年 3月分拆上市,經 adjusted後的股價,由當時最低的 1.673元跌至昨日 0.118元,跌幅高達 93%。若由 94年 1月的歷史高位 5.07元起計,灰飛煙滅程度更達 98%; 10萬元頂價上車,今日只餘 2千元股票。
■ 10年前的 5月底,你投下 10萬元買控( 005),今日,變成 37萬元,成績不錯。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你仍然會買
控,還是買全球最大的銀行股花旗銀行?
趣味統計系列(之六)
何車
2007-05-27 AppleDaily
本港 1973年股災與美國 1929年股災,都屬特級的。在兩次股災中,本港股民傷得較美國股民重。
■美國杜指在 29年 9月見 381, 32年 7月瀉至 41。 34個月下來,杜指慘瀉 89%。
本港指在 73年 3月( 9日)見 1774, 74年 12月( 10日)見底 150。 21個月下來,
指慘瀉 91%。
■港股災情,以 2個百分點之微,慘過美股。然而,港股回鄉則快得多。 81年 6月,指重見 1774以上,用了 8年時間,返回 73年股災前水平。美股首次回見 29年災前水平,在 54年 12月,歷時剛好四分一個世紀。
■ 73年本港何以發生股災?用甚麼世界滯脹(經濟衰退與通貨膨脹沒趣一齊來)引發嚴重經濟效果來解釋,當然了當,但比較複雜。
1個簡單理由,就是當年港股「炒過龍」。股票沒有一定公式計算的合理價,升至過度偏高的地步,企業盈利與經濟條件沒法支撐,就得下跌。所謂攀得高,摔得慘。
72年秋,置地公司發動牛奶公司收購戰,王德輝的華懋支持周竣年爵士(牛奶主席)抗拒收購,一場「華洋大戰」爆發。最後置地成功收購牛奶(牛奶位 於薄扶林的牛棚,在二十多年前改建成置富花園)。最後收購牛奶高潮迭起,大小股票股價幾乎天天漲,愈來愈多小市民,發覺「炒股可以發達」。 指由 72年 8月的 440點,至 73年 3月股災前一刻,升上 1774,升幅 3倍。置地的 PE,炒上 60-70倍,其他一些名氣大的地產公司, PE更飆升達 100倍。
港股有甚麼能耐,值 100倍 PE?結局當然是由瘋狂走到滅亡,到 75年尾指跌到 150點時, PE跌至幾倍,「合理化」了。
處谷底時,新鴻基地產( 016)的預期股息率高達 20厘,此時成為新地股東,發達是必然的事。當年投下 10萬元,今天也不知變成了多少個千萬元。
■「金魚缸」、「盲俠」與「魚翅撈飯」在 72年底 73年初首次出現,當年股災前其實已有不少「預警訊號」,只是太多人貪性戰勝理智,難逃一,明天續談。
趣味統計系列﹙之八﹚
何車
2005-05-28 AppleDaily
本港 73年特級股災前,股民炒得瘋狂,其實災前已有「不良訊號」。股市升跌循環不息,將來若然察覺有若干類似現象,最好離場。
■ 72年尾 73年初,「金魚缸」、「盲俠」與「魚翅撈飯」等名詞,首度出現。當年的交易所,設有股票參觀室,與股票交易堂有玻璃相隔,人稱之為「金魚缸」。以後,上經紀行炒賣或打躉,叫做「去金魚缸」。
「盲俠」源自日本明星勝新太郎在日本電影中飾演的盲俠,指用耳仔炒股的散戶。已故股壇老手香植球,亦是「盲俠」,人稱「象棋盲俠」,棋藝了得,用布蒙雙眼與人對弈,仍然得勝,只是因為太傷神,得勝過程已「煲」掉兩包香煙。
「魚翅撈飯」指當年狂潮,金錢來得太易,經紀與炒家中午「飲茶」不只「叫點心」,亦「叫翅送飯」。
■特大股災前,已有幾十種「不良訊號」或徵兆,版位不夠,現選其 10。
1當年遠東交易所(遠東會)的「金魚缸」,股民插針難下,勞動消防人員以防火或安全理由,「驅散人群」。
2原本只有香港會、遠東會及金銀會等 3家交易所,陳普芬等人開設第 4家交易所,名為「九龍會」。然後,陳日新等籌設第 5家交易所,名為「亞洲交易所」,但為港府禁止。
3大量新股上市,甚麼天線、電腦,炒到穿破天花板。地產公司只要有一兩塊地,再買多些少物業,即可上市,公司名稱如缸瓦店,似五金舖。去不到香港 會、遠東會等交易所上市的,跑去九龍會掛牌。「垃圾股」正是鬼子佬口中的 cats and dogs,此刻開始流行。招股章程,用 manual的打字機打字,粗劣難看。
4華資名牌經紀行免費贈送「股票手冊」,人群將經紀行的玻璃門迫破。
5置地與九倉大送紅股, 1股送 5股。
6十家八家華資地產公司印刷新股,互換對方新股,等同官家免儲備而印刷新鈔票。某部份股票本來規定有禁售期,但一樣在市場流通,照樣交收,無人理會。
7收購謠言滿天飛,謠言本應止於智者, 但世間智者到底不多。這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亦屬不幸。話說某財團傳聞收購某酒店股,有近水樓台的人據說見過收購草擬文件,只差大班簽名作實。酒 店股由十多元炒上百四元,最後某專業行業的一些人,燒得遍體鱗傷。這隻酒店股,現今仍有掛牌,尚未返到指千七點時的家鄉。
8經紀周五收市後,跑到台北、南投或澳門,燒燒錢,唱唱歌,減減壓,周日回港,周一再戰「缸」湖。
9報章擴大財經版,港聞報章改為財經報章,新的財經報章面世。亦有報章記者,認為已經「上岸」,不再當記者,跑去做「個體戶」,實行 Trading for a living。
q;合和實業( 054)發現假股票。
●上市公司送認股證,最多只能 5送 1。認股證歷史上,最多曾: 1 1送 5; 21送 5-10; 3 1送 10-15; 4以上 1-3全錯?答案下周一揭曉。
趣味統計系列(之九)
何車
答案是沒有的,當日只有兩隻公司證股證上升。
當日只有只種證券上升,分別是百利保的熊證及莊士的1991年到期債券上升,前者上升18.50元,報96.50元,後者上升8元,報340元,升幅分別達23.71%及2.41%。
至於兩隻股上升的原因相信不難理解,因為當日所有股票下跌,理論上它的價值應該上升。後者則是因為資金流入債券,導致股價上升,當日置地及和黃的債券均無升跌。
當 日10大跌幅方面,除了有4隻公司認股證外,全部都是股票,其餘跌幅最大的6隻股票是新時代地產證券(156,後易名高日發展,華地、現力寶華潤)、新鴻 基公司(86)、愛美高(34,已私有化)、品質企業(243,現品質國際)、遠東酒店(37)及港澳發展(149,後易名寶榮坤、中國數碼港、中國置 地、珀麗酒店、中國高速,現稱中國農產品),按次序下跌72.22%、62.94%、59.14%、59%、58.51%及58.33%,分別收報0.5元、1.89元、0.38元、0.82元、0.78元及0.40元。
當日的股票報價資料如下,看你們認得多少隻股票?
http://hkclweb.hkpl.gov.hk:8000/microfilm/l/BATCH27/62FC217FAFF7DC5AAAC6E9D28CC566E40952936911.tif
|
||||||
想像當一個人已經到了生死關頭, 在他的腦子裡,所能想到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是家人、財產或未完成的心願? 二○○九年底,瑞展產經研究董事長陳忠瑞,因為病毒侵入免疫系統引發敗血症,醫院開出病危通知。連遺書都已經寫好的他,交代家人在他住院期間,一定要幫他 做的一件事,竟然是要幫他如期收好每一天的報紙,因為,那是他數十年來「做筆記」最重要的素材。從鬼門關前走一遭回來的陳忠瑞笑著說,「我到快病死了,都 還很惦記這件事情。」 按日期記!兩則報導,讓他逃過金融海嘯 對陳忠瑞來說,這一本本年復一年累積出來的投資筆記,曾幫助他三次躲過股市萬點崩盤危機,也總能精準預測多頭起點,為自己賺進可觀財富和人生經驗。 影響股市的因素非常複雜,但陳忠瑞的投資筆記,卻是用最簡單的方式來做。每一年,他都會準備一本當年度的年曆記事本,每天把當日各大財經報紙上最重要的消 息,依日期剪貼或是手抄到記事本上。「用時間記錄是最好的,」陳忠瑞解釋,「會發生什麼事情,都是按照時間發生,跟時間最有關係,尤其是投資的東西。」 陳忠瑞舉例,在○七年某一天的報紙,看到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現任摩根士丹利亞太區主席)發表一篇〈資產泡沫化〉的文章,提到美國房屋貸款成數高達一一○%,且房貸被包裝為各類衍生性金融商品,形成過度 槓桿,陳忠瑞至今清楚記得當時的新聞,「Stephen Roach提到說,這個資產泡沫化以後就會變成一個危機。」 隨後在○八年初,陳忠瑞又剪貼到美國第一大抵押貸款公司全國金融公司(Country wild)發生危機的新聞,「我把這兩件事情聯想在一起,」他認為,資產泡沫化已經發生,這將成為觸發景氣崩盤的關鍵。 當時,台股三度幾乎上攻萬點,市場一片看多,唯獨陳忠瑞發表看空。「後來就很多事情發生了,」陳忠瑞回憶,當許多人在金融海嘯受傷慘重,他卻全身而退。 只抓趨勢!從不記指數,卻聞出台積電利多 然而,整理筆記的過程,往往也幫助陳忠瑞發掘出好公司。 在每天的新聞中,他發現台積電不斷朝向二八奈米和四○奈米投資,且資本支出幾乎和英特爾(Intel)一樣多。陳忠瑞開始思考,台積電到底想要做到哪些生 意? 在今年初的台積電法說會上,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揭曉答案,過去最流行的電腦,裡面全都是「Intel inside」,但是現在,從智慧型手機到最夯的平板電腦,裡面的晶片,幾乎都是台積電出品。「台積電要取代英特爾,」陳忠瑞說,「這就是靠筆記,很多這 方面的報導,你就搶在市場前融會貫通。」 進入股市數十年,陳忠瑞至今還是不會去記錄每天的大盤指數或成交量,他認為,筆記中要記最重要的事,就像投資,要抓住最重要的趨勢。 包括各種經濟的重點指標,諸如中央銀行、主計處和經建會公布的數據、歐美國家的國債,以及大型研究機構和大師級的國際專家對趨勢的預測及看法,都是陳忠瑞 必定記錄的訊息。 雖然已經是股市老手,但陳忠瑞還是像個菜鳥,每天必定剪報、做筆記。有趣的是,當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舊聞,陳忠瑞記錄的是當下和過去,但股市卻是一場預測 未來的心理戰,「這才是記筆記的精髓啊!你記錄那麼多東西,最終是要幫助你未來的決策。」陳忠瑞承認,在股市中,他還是常常會被「套牢」,但長期的筆記功 夫,卻總能讓他「贏大輸小」。 問到陳忠瑞,這些筆記,是不是就像自己的小孩;他笑著說,小孩會離開自己,筆記不會。筆記是陳忠瑞重要的資產,而這份資產,還會一直持續累積下去。 延伸閱讀:筆記撇步1依照日期、時間順序做每日筆記 2總體經濟、資金、產業、公司為4大必記內容 3不間斷持續記錄,才能看出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