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京東路一段日本大倉飯店開幕日 期逼近,中山北路飯店業者備感壓力。五月三日,台灣第一家引進日系連鎖飯店系統的台北老爺大酒店,破天荒召回國內外十位總經理,宣示未來三年拓點計畫。老 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指出,「未來創新速度會加快!」老爺與台北大倉久和大飯店同屬日本大倉Okura Hotels & Resorts旗下的國際日航連鎖飯店集團,雖然都是一家人,但老爺為鞏固日客基本盤、開拓新客源,一改從不舉行大型記者會慣例,沈方正自嘲老爺三十五年 來就像「有為青年默默背著行囊,爬過一座座大山,未來要更積極。」看得出大倉加入戰局,激發老爺的戰鬥力。 不只老爺嚴陣以待,去年台北晶華陸續進行飯店翻修,並將台北晶華酒店地下樓層麗晶精品中心收回自營,也增加麗晶精品私人購物等頂級服務,且積極邀請日本名 廚或米其林餐廳舉辦美食活動。原本就有五至六成日本客的華國飯店,近期也加速改裝計畫,將增加客房,以迎接更多的日本商務客Long Stay及高檔的自由行日本旅客。看來大倉飯店還沒開幕,中山北路觀光飯店的戰火已提前引爆。 (梁任瑋) |
|
||||||
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大學畢業就一腳跨進飯店業,薪水還比同學少一半,但因為比別人「用力」上班,經常是所屬單位升遷最快、最年輕的主管。 他如何以「好咖哲學」,讓他的老闆稱他為「非比尋常的CEO」? 撰文‧林讓均 五月三日,向來低調的老爺大酒店集團,罕見地召開集團聯合記者會!當天現場,同時擔任台東知本與宜蘭礁溪老爺酒店總經理的沈方正,代表集團侃侃而談事業布局。許多人這才發現,原來在二○一○年底,沈方正多了一個「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的頭銜。 透過這場集團內首見的聯合記者會,沈方正等於是交出了上任後的第一張成績單——目前海內外共有九家老爺酒店,一四年還將開出台北北投、台南的新形態酒店。他的快動作、大動作,迥異於老爺集團給人的印象,這讓業界人士紛紛談論「沈方正讓老爺動起來了」! 的確,沈方正打破了許多集團框架。 例如,在他之前,三十年歷史的老爺大酒店集團,並無「執行長」的位置,過去一向都由集團大家長、互助營造集團總裁林清波親自掌理酒店事業體。 「對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先當一位能被小用的『好咖』!」坐在可望見蘭陽平原的礁溪老爺大廳中,四十八歲的沈方正歸納著自己的職場心得。 政大阿拉伯語系畢業的沈方正,大學時代曾是什麼社團、什麼活動都參加的「玩咖」。當年留學風氣很盛,他卻決定要盡快就業,找工作的唯一原則就是要「好玩」。 因為分析過觀光產業可以玩得盡興,又能發揮語言優勢,所以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台北來來飯店(喜來登飯店前身)當櫃枱服務生,一個月薪水只有一萬一千元。 「許多同學進入兩大報或是投考公職,薪水一個月有二萬五千元,是我的二倍多!」但沈方正不久後即升官加薪,櫃枱才站了一年半就當上小組長,再一年又升上主任。算一算,在來來飯店的五年間,他一共歷練過櫃枱、行銷、業務與餐飲等四個部門,而且都擔任過主管。 廣結善緣 當一位能被小用的「好咖」一進職場就能快速進入狀況,當然是有備而來。大學打橄欖球校隊的沈方正,畢業前向隊上年長他十幾歲的企業界學長請教,「如何才能 在職場上出頭天?」學長們告訴他,一定要「比別人更用力上班」!這是什麼意思?學長告訴他,「基本動作一定要到位!如果你是人才,人家才要磨鍊你。」學長 的教誨,讓沈方正養成了一套獨特的「好咖哲學」。 首先,他是同事眼中的好咖。早在站櫃枱時期,沈方正一定每天比別人早十分鐘到十五分鐘上班、晚一個小時走,為的就是觀察別人怎麼做事,他還自告奮勇幫同事買早餐、做雜務,很快就贏得好人緣。 再者,他也是主管眼中的好咖。舉凡有公司內活動,他一定領隊投入,例如他就曾組團參加公司內演講拿到冠軍,早早就在當時一千多人的集團中嶄露頭角。 此外,他也是派去哪就去哪的「即戰力」人才。「遇到新工作,我頂多說『我不會,但我可以學』,我絕不說『我不會,所以我不接』!」沈方正笑說。二十六歲那年,在業務部的他買了大衣就要飛到德國去談生意,後來是轉調新的餐飲部門,才又把他留在國內。 沈方正更不忘在職場上尋找貴人,特別是「別部門的主管」! 「別部門主管的立場比較客觀,可以幫你分析情勢,讓你更了解直屬主管對你的期待是什麼。」沈方正鼓勵年輕人,透過業務之便,主動去拜訪別部門主管,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跨界專業。 累積上百萬人次點閱率、現實生活有十多年人資主管經驗的知名部落客「萬惡的人資主管」分析,「別部門主管」確實是職場上的「重要他人」。其重要性就是幫你建立主管的視野高度,必要時還能拉拔你一下,或幫你緩和與直屬主管的緊張關係。 沈方正回想起來,自己能一路升遷,除了直屬主管的賞識,其他部門主管的「掛保證」推薦也是一大助力。 直搗核心 創新經營藍圖讓老闆驚豔初入社會的第一階段就「被老闆(主管)看見」的沈方正,第二階段給自己的任務是「讓老闆驚豔」! 「你的表現,要超乎老闆對你的期待值!」沈方正舉例,他總是提前做好老闆交辦的任務,例如老闆給一周時間,他往往第三天就交出報告。 躍居飯店總經理職務後,沈方正的老闆除了總裁,更包括整個董事會。面對這麼多老闆,他如何一一安撫?「就是勤於『溝通』,而溝通的重點也很單純,只有兩個:『投資獲利』與『企業文化』!」他說,能夠合乎企業文化,又能達成投資獲利的事項,他才提到董事會上報告。 沈方正指出,想說服老闆,一定要證明你有更深入的insight(洞見)。例如,○五年他籌建礁溪老爺酒店,就畫出清楚的經營藍圖,估算出每一季、每一年的盈虧數字。 報告時,他總是先說結論,再闡述各種立論,最後歸結出幾個財務模式讓老闆挑選。「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財務上的投資報酬是老闆最在乎的,也往往是會議中最需 要溝通的核心!」「當時創立礁溪老爺時,我率先引進日本的『一泊二食』概念,想要跳出飯店低價競爭的紅海,創立另一種高客單價、富有人文氣息的商業模 式!」沈方正說,當時他說服董事會以長達九個月的時間,並只開放三成的營業量能來試營運。 這等於讓礁溪老爺在未正式開幕前,就已經一個月賠掉兩千萬元。但董事會並未生氣,因為沈方正早已「消毒」,預先告知第一階段會虧損。 結果,在口碑傳出去之後,這家立足在宜蘭、非一線戰區的觀光飯店,居然在第一年就賺錢,讓董事會大大驚喜。「沈方正創立了一種人文風格,這使得老爺酒店在飯店業中,有了與眾不同的辨識度!」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容繼業觀察。 設身處地 訓練屬下以主管角度思考沈方正憑傲人成績備受高層賞識,也不忘提攜指點屬下。 「呈給執行長的公文,只要有錯字,他就認為你不用心!在注重細節的同時,他又會要求你往大方向思考!」擔任沈方正祕書長達五年的馮思穎說。沈方正不會給 「是」或「否」的具體答案,而是經常反問「你覺得呢?」訓練他們站在老闆的角度,先做好各部門的整合,並預擬一些具體方案。 設身處地思考,並且藉著學習不斷擴展自己的專業,就是沈方正一貫的職場態度。 年屆八旬的林清波,曾為沈方正出書寫序,說他是「非比尋常的CEO」。最令林清波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曾在沈方正辦公室看見一套他在日本捨不得買的旅館套 書,「由此可知,他有很強的求知欲,使我感佩。」一○年底,林清波要這位總是讓他感到驚喜的部屬為他分憂,接下執行長一職。而沈方正一上任,就向他力陳 「人才」的重要性,也才有今年招募五百位新血的大動作。 「不趁著服務業正夯,來擴大市場曝光度,好人才都被別人搶走了!」正如他剛出版的新書名稱,沈方正的人才觀就是「能被小用,才是大才」。顯然,沈方正說的就是當年的自己! 沈方正 出生:1964年 現職: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礁溪、知本老爺總經理 經歷:來來飯店主管 學歷:政大阿拉伯語文系 老闆沒說,我默默做的事承擔力 成為勇於任事的「好咖」,從不拒絕部門輪調。 執行力 提前一半時間完成老闆交辦任務。 溝通力 報告一定附上財務分析,並擬出數個方案供老闆選擇。 |
|
||||||
當年陳法拉老公、Neway大少薛世恒失寵,由細佬薛嘉麟坐正做揸fit人,統領家族的唱片業務;老婆諸葛紫岐最風騷,叫老公做「主席哥」,甚至以「主席夫人」身份,加把嘴插手公司大小事務。 新人事新作風,並非人人頂得順,公司內不少老臣子劈炮無眼睇;薛家老師薛濟傑收到風後,決定出關重掌業務,二少被「燉冬菇」只能做掛名主席,諸葛紫岐更加無得留低,出碟大計亦胎死腹中。有名無實 Neway二少奶諸葛紫岐早前出席馬會活動,繼續剃「大家嫂」陳法拉眼眉,叫自己老公薛嘉麟做「主席哥」,盡顯風騷,可惜歡樂時光過得特別快,薛嘉麟主席 位都未坐暖,已經失勢。「二少坐咗大少個位之後,話而家樂壇捧歌手嘅做法唔work,要用新方法,可惜幾年落嚟,一樣冇起色,班舊伙記好多都頂唔順,走得 嘅都走晒。」知情人士說。 Neway旗下的公司包括星娛樂、Neway Star,加埋原本有十多名員工,但去年開始陸陸續續離職,幾乎走剩一半,「二少成日話要用新方法,但乜嘢新方法又講唔出,之後連佢老婆諸葛都入埋嚟指指 點點,早排仲幫HotCha搞形象,乜都要插手,真係好難做。老薛生(薛濟傑)見公司走咁多人,知道管理一定出咗好大問題。」知情者說。 冇得出唱片 跟日本環球唱片有合約在身的諸葛紫岐,一直希望約滿後加盟老公公司,插手管理層,無非為出碟工作鋪路,只可惜愈幫愈忙,更驚動老爺薛濟傑。眼見生意毫無起 色,薛老爺先親自出馬邀請黃栢高(Paco)加入Neway做顧問,近月更逐步插手管理,重掌公司業務。老公被架空,諸葛紫岐的歌星夢也無奈叫停,「本來 佢已經開始籌備唱片,仲叫咗王友良搵倖田來未個唱片監製幫手,計劃晒以組合形式出道,不過老爺唔准佢再搞公司啲嘢,惟有全部叫停。」大計泡湯,諸葛為「打 圓場」,近日借支持中國反日為由,聲稱要擱置出碟計劃。本刊記者曾一連數日,在Neway的公司樓下等候,一直未見薛嘉麟返公司,即使上週三(十月三日) 公司開例會,同樣無影。記者致電薛嘉麟,可惜至截稿前仍未親自回覆,其公司宣傳公關黃先生則表示,薛老先生一直是公司的顧問,對業務一向關心。 每況愈下 薛家兩兄弟,因接管家族生意而暗鬥多年,薛老爺薛濟傑原打本給長子薛世恒大搞Neway唱片公司,後來因為失寵俾細佬薛嘉麟坐正。不過二少接管後,未能把業績起死回生之餘,走勢更加每況愈下! 踢走Regen 一朝天子一朝臣,曾跟大少薛世恒傳緋聞的Hot Cha成員Regen,一直深得大少寵愛,在二少接管公司後,被打入冷宮再食「無情雞」,結果要退出組合,執包袱去澳洲讀書。 炒吳日言 在大少年代加盟的歌手吳日言,遭二少清理門戶炒魷,慘變失業歌手。早前加盟王維基的CTI,由歌手轉做演員。 睇漏Chilam 張智霖是近年Neway旗下最似樣的歌手,但早前約滿,公司竟無主動「留人」,失策。 鄭融no show 鄭融開個唱,由去年講到今年,原定年底開得成,但二少計唔掂數,個唱終極泡湯。 |
| ||||||
現在,能讓霸氣十足的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花最多心力的,一個是鴻海最大客戶,蘋果(Apple)執行長庫克(Tim Cook)今年究竟會推出多少產品,來衝大營收、提高獲利之外,第二個,讓郭台銘在今年願意出錢又出力的,就是武財神「關公」。 蘋果在一月二十三日交出令華爾街不甚滿意的成績單,短短三個交易日最大跌幅達到一三.八%,創一年來新低;,iPhone5今年第一季砍單傳聞不斷,讓組裝iPhone5的鴻海首季營收可能不會太好看。 但即使如此,郭台銘仍出錢出力,準備為「關公」做一件大事:今年三月二十九日,天下第一武廟──山西運城解州關帝廟的關公真身聖像(仿真人比例),即將抵達台灣遶境二十一天,背後的主要贊助廠商,正是鴻海。 重要廠區都拜關公戒備森嚴,可比開發重地 有兩件事情,可以看出郭台銘有多重視關公。一,二○○八年七月二十六日他與曾馨瑩成婚,當天正是關公的冥誕;二,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清晨五點,郭台銘特別起了個大早、穿上大紅衣服,只為了鄭州廠土地公廟的關聖帝君等神像安座開光。 從台北土城總部虎躍廠、郭台銘中國發源地的深圳龍華廠區、一路到最新的iPhone5大本營──富士康鄭州新廠,每個廠區都是「院中有院」,特別規畫用地建造廟宇。廟宇四周築起了高高的圍牆,也種滿了樹,從外面只能看到兩頭尖尖翹起的屋頂,有些廠區如鄭州廠若非有心細找,從外頭根本難以發現。 這些廠區內的廟占地不大,卻動用了兩名保安守在出入口,若走近探頭,就會被保安喝斥離開,只有郭台銘與重要幹部才能入內參拜,訪客、一般員工都被禁止進入,保安嚴謹程度與開發產品的秘密基地差可比擬。 龍華廠區廟中供奉的神明,由右至左是來自五台山的文殊菩薩、土地公以及關聖帝君,廟廳正中央擺放著聚寶盆,還慎重警告大家不得碰觸。郭台銘不論抵達哪一個廠區,第一件事就是到廟裡上香祈福。不過,郭台銘身邊人都知道,郭董最信服的就是關聖帝君。 專案小組挺遶境活動神像抵台,郭董將親自接機 關公因為把被曹操軟禁時的財物,在離去前悉數歸還,且以「原、收、出、存」四種清楚的分類,成為中國商人記帳的帳冊濫觴,也因而被奉為有情有義的武財神。然而,關公對郭台銘的意義,除了是招財納福的武財神外,更有「同鄉」之誼。 關公是山西運城解州人,三國時期他曾居住十九年的故居,至今仍保存在運城關帝廟附近,此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武廟,俗諺說「天下關廟數解州」,此廟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六百年左右的隋朝,算算超過一千四百年。 祖籍山西的郭台銘向以「晉商」身分為傲,他得知某次參拜時,關公透過擲筊對信眾表達到台灣一遊的旨意後,立刻由鴻海公關主任蕭英成成立專案小組,參與中華道教關聖帝君弘道協會等單位主辦的關公遶境,整個活動經費超過千萬元,並將動員全台近一百座關帝宮廟。 郭台銘不僅出錢贊助,三月二十九日當天還將親自到高雄小港機場接這座關聖帝君聖像,雖然不會全程參與二十一天的遶境活動,但四月十七日他也將出席閉幕式,並親自到桃園國際機場恭送神像回山西。 鴻海表示,這尊即將在三月二十九日來台的關聖帝君真身聖像,身高一.八八公尺、全身關節活動自如,還可更衣,神像製作於約七百年前的明朝。這次隨同來台的,還有高二.七五公尺的神轎、二.二五公尺的大關刀、與印章等明朝文物,以及人數多達七十人的關聖帝君專屬表演團,被兩岸宗教界認為是百年盛事。 從iPhone5大本營起飛關公過境,頗有加持意味 也因為這尊神像加上神轎非常高大威武,一般貨機裝載不下,鴻海特別出面委請長榮航空出動特殊機種──七四七Combi貨機,協同在三月底將神像從山西運城送往河南新鄭機場起飛,該機場距離iPhone5大本營──富士康鄭州廠不過十公里遠,頗有加持之意。 鴻海之所以投資洛陽,也是受到關公啟發。二○一一年九月,郭台銘在河南省參拜洛陽關林的關公廟時,手機突然震響,並顯示十一月二十七日的日期,直到郭台銘步出大廳才停止。他當下立刻認定這是關公顯靈,不僅在十一月二十七日由河南省長郭庚茂等政要陪同,並率領十餘位幹部朝拜還願,更因此決定在洛陽設廠。 去年合併營收估計可達三兆九千億元的鴻海集團,儘管創下兩岸民營製造業新高紀錄,今年卻是挑戰重重。鴻海正逢多事之秋,大客戶蘋果高成長不再、中國員工管理議題增加,郭台銘也因而面臨創業三十九年以來,最艱鉅的一役。 郭台銘小時候住在板橋慈惠宮的後殿位置,該廟是台北市最古老的媽祖廟,昔日台灣首富「林家花園」林本源家族也參與過修繕,讓郭台銘幼時就與「廟宇」、「首富」結下不解之緣。以前,台灣只有媽祖遶境能成為全台旋風,這次郭台銘盡全力支持百年歷史的山西關公來台遶境,是否也能像鴻海推出六十吋大電視一樣,一推出就引領風潮一般,讓郭台銘魅力不只在電子領域發威,也能延伸到宗教事務上,頗令人好奇。 |
| ||||||
公司營運穩健,但招募人才卻屢碰壁,年輕員工進不來,組織面臨失去新血的隱憂。這是四年前,國內老字號酒店品牌老爺集團(簡稱老爺),面臨的轉型困境。 「當時,我很納悶,前一百大職場新鮮人想去上班的公司,為何總沒有我們?」老爺集團執行長沈方正說,分析原因,包括知本老爺、礁溪老爺等,主攻的多半是高價客群,消費力有限的年輕客群,不只普遍對「老爺」感到陌生,找工作時自然也不會考慮。品牌老化導致人才斷層,長期下來,必然動搖經營根本。 新品牌血統》光識別系統就花一年討論 從危機感出發,四年後的今天,老爺跨出品牌轉型第一步,是位在台南夢時代、甫落成的副品牌老爺行旅──the place(簡稱老爺行旅)。該品牌鎖定二十五歲到四十五歲、非老爺傳統客層;員工更大幅年輕化,館內中階主管職平均年齡僅二十八歲,比過去集團主管平均年齡降低三歲,可說以「少爺」面貌,重新出發。 台南老爺行旅總經理唐伯川表示,對集團而言,這是創業近三十年來,最重大的品牌再造工程,光確認新品牌的中英文命名和識別系統,董事會花了超過一整年時間討論。 雖另起新品牌名,最容易跳脫原本的老爺形象,但台南是飯店業公認的飽和市場,後發品牌要突圍,須思考如何延伸既有的集團優勢。台南維悅酒店董事長李日東即認為,光靠老爺的高知名度,進入台南住宿市場,便可立於不敗之地。 新商業模式》連結在地,開放加盟展店 不過,品牌轉型最不缺的就是兩難。天成飯店執行長張東豪指出,沿用老爺招牌,固有利於銷售和定價策略,但台南老爺行旅屬中價位酒店,平均房價遠低於五星級的傳統老爺,沒有游泳池、宴會廳等硬體設備,對熟知老爺品牌的顧客來說,難免會產生期待落差。 唐伯川說,台南老爺行旅雖仍存在「老爺」中文,但英文卻已拿掉原本老爺的「Royal」,改為「the place」;識別色系則大膽使用紫色,是老爺下一個三十年的新品牌,定位為與在地連結、新潮趣味的設計旅店,且開放國內外加盟,打破過去擁有資產為前提的展店形態,也是全新商業模式的出發點。 走進台南老爺行旅,大廳是穿著五分褲的接待人員;進入客房,由荷蘭設計團隊操刀,以白色木板為底、黑色床框強烈對比,營造的視覺風格,跳脫原本老爺的沉穩保守。另外,房間電話的撥話指示,寫著「打外面」、「打消主意」、「怎麼打」等俏皮用詞;自助餐廳的杯盤,則印有「飽嘟嘟」、「甜吻吻」等台南在地用語,「這些都是年輕同仁提出來的點子,」唐伯川說。 放手讓年輕人玩,是老爺確認主打年輕客層、發展新商業模式之後,執行轉型策略時,由上到下的共識。唐伯川說,荷蘭團隊試做好第一個房間後,他請集團總裁林清波看樣品,陪同過程可以感覺到,總裁並不太認同如此新潮的風格,但看完後卻只說了一句:「你們決定就好。」集團執行長沈方正開幕前,前後也只和台南團隊開過兩次會,但以過去老爺的嚴謹管理風格,沒有開個三十次、五十次會議,是不可能開幕的。 新用人策略》招募異業、外部來的好手 另外,就是多元化人才來源。 唐伯川分享,台南老爺行旅直接向他報告的十五位主管,從老爺體系其他據點轉任的,僅不到三分之一,其他都是從外部招募,尤其和形塑顧客品牌印象的行銷、公關主管,更網羅來自奧美公關、誠品書店、黑橋牌香腸博物館等異業好手。至於,平均年齡僅二十一歲的現場同仁,更刻意找沒有經驗,從一張白紙訓練起的飯店業新進人員。 但由於經驗值相對不足,磨合期和培訓期,必然都得拉長,一般酒店約開幕前一個月,籌備人員要到齊,台南老爺行旅則早在三個月前就已全數到位,得額外付出逾三倍的培訓成本。 同樣挑戰老爺過去營運SOP(標準作業流程)的,還有因客房大量採用白色木質地板,裝潢成本超出原本預算四成;客房日常清潔成本也因此比集團高價位產品礁溪老爺要高。唐伯川的體會是,老品牌創新產品過程,必須先將過去成熟的營運SOP擺在一旁,「如果向既有的SOP妥協,產品必然走不出紅海市場,」至於額外產生的成本,只能靠找新方法來降低。 亞都麗緻前總經理、目前擔任華航顧問的蘇國垚認為,老爺品牌轉型能否成功,得視開出第二家、第三家「the place」,能否延續風格且吸引新客群,但領導人相信年輕人,願意放手讓年輕人玩,足堪服務業老字號轉型做為借鏡。 【延伸閱讀】年輕化搶市,老爺後發品牌考驗大—台灣老字號本土酒店集團轉型概況 1. 國賓開幕年:1964年轉型策略:主攻優質背包客,轉型潮牌、設計旅店轉型副品牌與至今展店數:amba 意舍飯店(2012年成立,1家) 2. 天成開幕年:1979年轉型策略:結合在地文創,改走開放加盟的設計旅店轉型副品牌與至今展店數:Bee House蜂巢(2013年成立,1家) 3. 福華開幕年:1984年轉型策略:鎖定預算型背包客,走經濟型連鎖自助酒店轉型副品牌與至今展店數:福泰桔子商旅(2007成立,6家) 4. 老爺開幕年:1984年轉型策略:與在地連結,改走開放加盟的設計旅店轉型副品牌與至今展店數:老爺行旅the place(2015成立,1家) 5. 晶華開幕年:1990年轉型策略:加盟品牌,旗下晶英走5星級商務酒店,捷絲旅則鎖定背包客轉型副品牌與至今展店數:晶英(2008年成立,3家)、捷絲旅(2008年成立,6家) 整理:尤子彥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