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之見:莫以陰謀論睇報告

2009-02-16  AppleDaily





 

馬 場落飛,可能是職業賭徒的傑作,未必和騎練有關,同樣在股市中的春江鴨異動,也可以是投機者看值博率的集體行為,沒有特別的內幕貼士。恒指檢討組合,被捧 成染藍大熱的華潤電力(836),在公佈前並無特別異動,「飛數」冷落,似乎市場早知名落孫山。其實市場的冷靜,也應是主要從值博率出發而已。今次恒指變 動,有三大金融股的比重,要因應流通系數而調升,如果恒指服務公司再加入華潤電力一隻新貴,對其他藍籌所受的被動式沽盤會更加大。指數檢討會擾亂市場短期 秩序是無可避免,但大原則應是將影響最小化,所以今次放棄加入新貴是有其道理。而下次檢討組合之時,是不用回應流通系數來調節,屆時加入新貴才是好時機, 有心撈指數基金油水,三個月後不妨密切留意華潤電力。上述理據,是源自一份證券行的研究報告,很感激那位分析員,邏輯清晰眼光準確,令自己慳了寃枉注。其 實當股市步入熊市之後,市場明顯多了怨氣,對研究報告以陰謀論視之,認為分析員懷有鬼胎,堆砌理由以達到某些目的。這種以小人之心出發的閱讀理論,會窒礙 自己的進步。當然分析員的功力各異,力不從心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整體而言分析員的鬥心極強,都是想博上位,所以我們值得細味他們所提出的邏輯理據,看看是 否有靈感衝擊。當然可以不認同,例如筆者便不認為黃金的主題再是對抗通脹,仍是堅守自己的立場,看好金價會是去年底國債的翻版,但開放眼光並無成本可言, 最後投資決定仍是自己的。

小注博農產品

市場走勢仍是非常模糊,暫時並無心水,個人則小注投入農產品,純粹是防守性比能源及基本金屬較佳,一旦投資情緒好轉時,理應是率先反攻的資產類別之一,但也不外是基本注。黃國英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3

投資決策莫以宏觀因素為依據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kj9.html

    老朋友R君,是一位資深老股民。他屬於是趨勢投資派吧?靈敏度超高,2015年股災爆發那會兒,於4000多點躍身逃離,至今還未返回。“現在股市沒價值,沒機會,不值得參與。”他說。
    就經濟方面來說,R君的基本理由如下:

    1、宏觀基本面不行。比如,經濟持續減速,“L型”尚未見底,外匯儲備銳減,房市泡沫還在膨脹。

    2、全球大環境不行。比如,美元將持續加息,人民幣貶值壓力加重,資本持續流出;美國新總統上臺,貿易戰升級。

    3、國內貨幣政策不行。比如,國內通脹已經擡頭,將要加息,還要“去杠桿”、“控風險”,貨幣不會繼續寬松。

    4、市場整體估值不行。比如,絕大部分的股票估值仍然很高。

    5、供求關系不行。比如,新股發行機制扭曲,IPO超速;還有,每年上萬億規模的定增、大量限售股解禁。

    “這些決定性因素哪天不逆轉,牛市哪天都不會再來。”R君斬釘截鐵地說。

    R君顯然是基於宏觀經濟因素來做判斷的,所言之理似乎證據確鑿,無可辯駁。有些名家也這樣。不過,我很是納悶:若按這些理由,世界上最沒理由上漲的應當是美國股市了,可美國佬的股市怎就偏偏大牛了9年,如今牛氣好像還蠻足的呢?這不得不讓我對上述這些宏觀理由產生質疑:

    第1條,《“L”型又能怎樣?》(2016-05-21)。回顧歷史,無論是經濟增速減慢,還是房地產持續發展(泡沫),牛市照來,就有過多次。其實,影響股市的最重要因素是經濟體效率,而不是整個經濟增長快慢,所以股市走勢與經濟總量的增減並無直接關系。縱觀國內外,總體經濟行走在“L”途中,但股市則走在牛途中,這種情況多的是。還有,《股市與房市不存在負相關關系》(2016-09-25)。

    第2、3、5條,《股市不由貨幣政策決定》(2015-01-11),《股市與資金供求無關》(2016-08-25)、《以流動性來預判牛熊缺乏科學性》(2015-01-12)。貨幣政策是調節商品供求關系的,而股票是金融資產,其定價不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是由“預期收益及風險”所決定,這才是決定其價值的根本力量。參見《小侃“預期收益與風險”》(2012-07-29)。股票漲跌與資金寬緊無關,與資金來源也無關。其實,資金流進流出,從而推高或壓低股市,這是結果而不是原因。事實上,過分的寬松貨幣政策不但不會促進股市穩健發展,反而會變成是壓制股市的一股力量。

    第4條,股市《估值是動態變化的》(2015-10-24),其高與低是相對的,是由具體市場及其制度與機制決定的,世上根本就沒有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估值標準。這樣,你何以確知現在A股絕大多數股票估值都很高?如果確實很高,那麽要低到多少才是底?你能精準地指出嗎?可能你是采用“歷史回歸法”來做判斷的吧?然而,要知道,股市永遠是面向未來的,是不斷創造歷史的,這樣你又豈能保證股市未來一定會不折不扣地重演以前歷史?

    有人問芒格:“為了理解宏觀的經濟環境,你通常關註哪些宏觀的統計數據呢?或者說你覺得哪些數據比較有用呢? ”芒格回答:“我覺得都沒有用。”芒格的回答折射出一個十分重要的邏輯道理:因為宏觀經濟真相難以知道,所以拿宏觀因素來判斷股市也就更難。

    下面摘錄一段美國橡樹資本董事長霍華德·馬克斯的話,它或許對我們也很有啟示意義:“當今的許多投資者對宏觀未來的洞察孜孜以求,因為宏觀因素重要,宏觀因素左右著市場。問題是,沃倫·巴菲特和我都認為宏觀因素基本是我們無法知道的。沃倫很少把宏觀因素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我們在橡樹也一樣……科技發展、顛覆頻現、人口結構劇變、政治動蕩、媒體衍變,大環境充滿了變數,現在的周期已經不同於過去。在今天的環境中,宏觀如此變幻多端,誰還敢鬥膽預測呢?”

    所以說,投資決策莫以宏觀因素為依據。就拿你自己的投資實踐來說吧,本身也說明了這點吧?據我所知,周圍有兩個朋友,他們股票的總資產現已回到了大盤4500點的水平;那些只做銀行股的朋友都差不多回到了4200點的水平。而你呢,現還空倉著。盡管你靈敏度極高,當時股災來時撒腿就跑,且比誰都跑得快,然現與他們相比,你還不是白逃了一陣?5000點逃跑,贏一時;不逃,贏一世。

    “這——”R君悶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