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隻佬」MK賣細蓉

2014-05-01  NM
 
 

 

不少真正MK人的集體回憶、在黑布街冷巷經營了三十年的「龍記麵家」,去年七月租約滿,老闆龍哥乘機退休。結業當天,大排長龍,半日內已將店內所有麵食清倉!

上月,龍哥的十弟賴義芳(阿細),在舊檔對面重出江湖,改名「大隻佬麵家」。已五十歲的阿細,講明「一做,就要發大嚟做!」目標是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跟著搞特許經營;他最後的夢想,又怎會不是《食神》般將牛丸雲吞搞上市?阿細認為第一步先要打入後生仔市場,故實行了多項改革。其中一樣,就是將其谷盡四十吋巨胸「炒炸醬」及出力以十五吋老鼠仔「攪豬手」的秘技,作為其生招牌。

新店三月開張,阿細擔心無客,不斷WhatsApp老友幫襯。一開舖,不少舊客專程支持,開業第一個月,已賺五萬元。不過阿細未敢鬆懈,他每朝七點半便衝落樓,走到屋企對面的鋪頭開門,「原先睇咗好多鋪,後來喺屋企望見對面有吉鋪,即刻問價。而家真方便,禮拜日都可返工!」回鋪首要任務是煲湯,「啲湯起碼煲四個鐘先夠味!」阿細邊說邊將十五斤豬骨、八條燒香的大地魚、幾塊果皮等放入不銹鋼煲內,裡面還有浸了一晚的冬菇水。「其實呢啲材料唔係秘密,老師傅個個識做,睇你願唔願花咁多功夫!有啲落味精就算。」除了煲湯,阿細還要洗菜、切蔥、炆豬手、炆牛腩、炒炸醬等,全部工序趕在十一點半午市前完成,分秒必爭!「出面師傅返足十個鐘就收工。好多嘢要自己跟番。」說時遲,那時快,阿細又一手拎起一袋重五十磅的豬手,倒進大煲內汆水,「啲豬手要汆水,加埋柱侯醬、花椒、八角等調味料去炆,炆一個鐘再放一晚等佢入味。」為令豬手均勻受味,阿細必須用其「強而有力的臂彎」攪拌。年輕時,阿細愛玩健身,練得一身肌肉,加上誇張的紋身,吸睛指數爆燈,「當年去沙灘,實有人吹口哨!」那時他要威,肌肉愈練愈大隻,紋身也愈來愈多,「你舉啞鈴舉一百磅咩?我就舉夠百五磅!唔輸得呀!」到現時五十歲,他一身肌肉依然結結實實,做生意同樣野心不小,但因此亦將生意「風險」浮了上面。

風險一:租約三年又三年

阿細身上,是典型的基層香港人故事。他做製衣出身,但七十年代行業式微,他轉幫做雲吞麵、豬手麵的大哥手,在大哥的龍記麵家幫手。他最擅長煮麵,執麵及計算烹調的時間。一煮,便三十年。阿細極重視兄弟情,這個大哥與阿細一樣練到周身肌肉,志趣相投,「只要大哥一直做落去,我就會一直幫佢o架!」直至大哥退休唔撈,阿細才決定另起爐灶。龍記三十年老招牌,積落名氣,「商譽」有價。開舖前,不少人向阿細主動招手,「香港、大陸都好多人搵我開舖,有啲連鋪都搵埋,只要我俾個名出嚟就得。但做生意始終顧慮好多嘢,又驚人哋食咗你嗰份!」最終,阿細決定肥水不流別人田,和三哥再組兄弟班開舖。阿細第一次自己做老闆,未開舖已諗定生意做大之後的情景:「我想香港人個個都識我!目標係開好多連鎖店!」單是揀鋪,阿細已走勻港九新界,「沙田、元朗、大埔、佐敦、銅鑼灣,通通睇曬!」最終阿細撲槌以月租十萬元,租下舊鋪對面一個約一千呎舖位,「之前做龍記,為方便工作,買埋樓上單位住。而家可日日對住新鋪,仲可以吸納之前班熟客!」阿細打算長線投資,為免好像其他老店一樣,因加租而被迫結業,他特地簽下長約,「三年生,三年死。總之三年又三年!」雖然這樣可限制租金加幅,但同時香港經濟差他亦未能減租;萬一蝕錢唔做,要賠的錢更多!為了應付貴租,「大隻佬」每碗麵的價格比「龍記」年代,每碗貴了五元,毛利有七成。

風險二:棄用龍記老招牌

在「麵界」打滾三十年,看盡無數麵鋪起落,阿細知道不能單靠老街坊,而是必須有新客,「我要吸啲後生仔客!老嗰輩啲客人,怕肥膩,quota又細,食碗麵就話飽,叫佢食多碟菜都食唔落。後生仔唔同,唔怕膽固醇,唔怕三高,咩都敢食!」所以今次開店,阿細決定走年輕人路線,棄用擁有了三十年歷史的「龍記」招牌,「叫咩記咩記,個感覺好老土,我個招牌都係得『大隻佬』三個字,特登唔寫『大隻佬麵家』!」不過記者訪問了多個食客,其中六成都是龍記舊客,「認得」阿細才進來。棄用「龍記」招牌,似乎有點嘥。另外阿細亦從裝潢下手,營造「新潮」感覺,「地方要夠光猛,我特登整啲吊燈,仲加咗啲卡位!」阿細滿意地說。為了跟年輕人拉近距離,阿細特地將餐牌卡通化,在餐牌加入WhatsApp的「哈哈笑」等圖案,又在facebook開page宣傳,對一個五十歲的中年人來說,已算是接受了新事物。想令「大隻佬」這個主題深入民心,阿細又在鋪頭張貼不少肌肉猛男照,「我哋個招牌、裝修,全部都搵設計公司整,希望俾人耳目一新感覺!」雖則左搞右搞,但記者仍然覺得格局與一般茶餐廳無異,最基本的落單、結賬,仍然不靠電腦,全人手搞掂,鋪頭又保留傳統,繼續用公雞碗,至於員工方面,阿細依然採用傳統家庭式開店,老婆、姐姐、阿嫂,全家總動員,改革只屬「一半半」。

風險三:用錯力無sell人情味

今次開業,阿細其實期望很高,「壓力很大!始終掟咗過百萬,我想做番啲成績出嚟!」阿細坦言開舖初期晚晚「瞓唔著」,花盡精神和心思改革,但採訪多日,記者覺得阿細力求現代化及新裝潢,但「大隻佬」最殺食的,始終是旺角老街坊的人情味,阿細未有特別把握及下功夫。其實去鋪頭幫襯嘅客人,阿細近一半也叫得出名字。見有記者採訪,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食客藉機調侃阿細:「大隻佬好靚仔!我要大隻佬!」阿細靦腆地說:「啲食客好多時落嚟食嘢,都係搵我傾偈,仲有好多後生女話要同我影相,搞到我都唔係咁好意思!」事實上,阿細亦是一個重感情的人,採訪期間,阿細曾以不想公開營業資料等敏感數據為由,拒絕訪問,但經記者多次落鋪傾談,他說:「唔想你俾老闆鬧,令你難做!」最終亦決定繼續訪問。阿細也講笑說:「其實我啲嘢食,做七分已經夠,其餘三分係感情!」「新舊」兩難全,本刊找來兩年間開了三家分店、專做潮人生意的龍鳳冰室老闆暨藝員林子善,點評「大隻佬」,教阿細吸「young」客。

開業資料(3/14)

租金^$400,000裝修$800,000入貨$90,000雜費$10,000總投資$1,300,000^三按一上

營業資料(3/14)

營業額$ 400,000人工#$105,000 租金$ 100,000入貨$ 100,000雜費$ 45,000盈利$ 50,000#包兩名老闆及五名員工

一點意見

1.評裝修、格局「新鋪比舊鋪光猛好多,而且地方闊落咗,以前舊鋪喺條巷入面,啲人又紋曬身,新客真係未必敢入嚟!而家用卡通公仔,牌餐又係,成件事cute咗!叫多啲明星來食,鋪頭出面貼曬啲同明星嘅合照,可以吸引啲後生仔試。」2.評大隻佬主題「大隻佬係阿細哥嘅特色,如果係我仲會放大啲大隻佬相,貼曬成間餐廳,整個大隻佬主題。鋪頭仲可以加番啲食物相,同喺餐牌加番啲英文,吸引外國客。另外,阿細哥要美化facebook,加番啲instagram,有咩免費宣傳方法都要用盡佢!」3.評發大經營「我落嚟食嘢,其實都係為咗同阿細哥傾偈,如果第時要開連鎖店,想同佢傾偈又唔喺度,我諗唔多唔少會流失一班熟客。不過我梗係望人哋富貴,唔通睇死人哋開得一間咩。屆時佢可以喺facebook打卡,講明自己『巡場』時間,方便同熟客見面拉關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998

沈默的殺手 – 細蓉通漲率 盧志威

1 : GS(14)@2014-08-19 00:14:34

https://hk.finance.yahoo.com/blo ... E%87-040313374.html\r\n  列印\r\n\r\n\"You take the blue pill, the story ends, you wake up in your bed and believe whatever you want to believe. You take the red pill, you stay in Wonderland, and I show you how deep the rabbit hole goes.\" – 電影《廿二世紀殺人網絡》(Martix)\r\n\r\n以上對白,是電影中Morpheus對主角Neo說,兩種藥丸分別代表痛苦的真相(紅色藥丸)和幻想的幸福無知(藍色藥丸),一旦接觸了真相,將返唔到轉頭。\r\n\r\n現代的金融系統,同樣將大部份人困在母體之中,如同《廿二世紀殺人網絡》的情況,關鍵是大家會否發覺,舉個例子,香港最正宗的雲吞麵(細蓉),是六十年代由廣州雲吞麵大王麥煥池南傳,所以麥氏出品如麥奀記、麥奀忠記、麥文記、麥兆記、麥明記等,都可以屹立多年,在五十多年前,每碗細蓉盛惠三毫子,但在今天品嚐一碗細蓉需要近$30。\r\n\r\n假設55年,價格上升10,000%(一百倍),即是每年加幅約8.73%,自己在Bloomberg終端機查看香港自1982起的通漲數字,發現平均通漲率約是4.5%,細蓉通漲率明顯比CPI高出一倍。\r\n\r\n自己不是統計專家,所以都不明白政府怎樣計算,會令CPI遠低於市民的實質感受,但由此可見,在香港生活,時刻要面對通漲,銀紙越來越不見使的問題。\r\n\r\n工作關係,接觸不少中產,發覺大部份人,原本都不求大富大貴,只是希望工作、養家、二人世界或親子樂、然後退休,但在實質通漲高企的情況下,中產如果跑輸細蓉通漲率,其銀行戶口賬面上,每年因儲蓄而上升,但資產所擁有的購買力只會越縮越小。\r\n\r\n世界上確實有一段時間,可靠認真工作,慢慢儲蓄,來令生活逐漸改善,那就是金本位或銀本位的年代,由於銀票能隨時兌換至實物資產,故大家也不能只靠政府信用,濫發鈔票,通過工作所得的購買力,可以有效地保存。\r\n\r\n但隨著歐洲進入工業革命和航海時代,促使紙幣的誕生,其方便攜帶的特性,滿足對貿易的需求,而經濟學家更發現,增發更多的紙幣,有助於促進GDP和商業投資活動,最後更放棄金本位,以換取更高的發展自由度。\r\n\r\n現在再去討論金本位有無需要,己經不合時宜,我們只需明白,一日沒有金本位,世界都會有通漲這個沈默的殺手,需要做的是防止購買力被謀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0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