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hexun.com/2010-06-09/123932355.html
根据招股书数据计算,南通江海发行后每股收益约为0.415元。以每股中小板40倍平均市盈率推算,发行价约为16.6元。即便不考虑二级市场溢价,8名高管持有的1950万股市值约为3.24亿元。
IPO顺利过会,暴富之路已经铺就,却突然遭遇职工大面积停工索要股权的一幕。
6月4日,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江海)IPO上会,过会。第二天,工人开始大面积停工,讨要股权。僵局持续了两天后,6月7日,公司董事长陈卫东等高层才出面调解。
突如其来的这件事,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否成为上市的拦路石?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奔赴南通市展开实地调查发现,南通江海的问题,早在2002夏天就已埋下伏笔。
改制:集体资产变成了私有资产
在江苏省南通市的10路车站牌上,赫然写着“电容器厂”,它指的就是南通江海,在南通几乎无人不知。
资料显示,成立于1958年10月的南通县平潮电容器厂,1991年改为南通江海电容器厂,2002年8月9日,该厂改制后变为南通江海电容器有限公司,后又整体变更为南通江海电容器股份有限公司。
南通江海电容器厂曾是通州市平潮镇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出资人的集体企业,正是2002年的这次改制,使它变成了私有资产,并演绎出8位高管的财富神话,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员工的不满,最终导致了6月5日的大面积停工。
故事还要追溯到2002夏天。
2002年7月13日,通州市平潮镇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与企业经营者和管理层陈卫东、陆军、邵国柱、王军、徐永华、王汉明、顾义明、顾洪钟等8 人,签订了《集体净资产出售协议》。经过资产剥离,对经营层和管理层的经济奖励、优惠等程序,最终确定资产转让价格为1544.56万元。
当月23日,上述8人全额支付了转让价款1544.56万元。但在2002年6月16日,南通恒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对江海电容器厂净资产的评估价格是5339.64万元。也就是说,转让价格不到评估价格的1/3。
至此,该公司从集体资产变成了8位高管的私有资产。之后,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引进港资股东,上述8名高管最终总计持有南通江海1950万股。
员工:高管变富翁 我们还老样
而时至今日,南通市一些居民仍然认为它应是国企或集体企业。在去南通江海的路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遇到一位在南通市船务公司工作的员工,他说:“南通江海那么有名,怎么可能是私人企业?应该是国企吧。”
一位衣着朴素的南通江海老员工苦笑道:“一晃就是8年。哎,这8年里,公司高管层千辛万苦只为上市。当时企业改制,很多工人根本不知道,有一些知道了,但最后也不让购买,现在看看他们这些高管,一夜之间富得流油了。”
招股书的数据显示,南通江海2009年净利润为6643.22万元,以发行后1.6亿股总股本计算,每股收益约为0.415元。以每股中小板40倍平均市盈率推算,发行价约为16.6元。即便不考虑二级市场溢价,8名高管持有的1950万股市值约为3.24亿元。
8名高管所持股份对应的市值分别为:董事长陈卫东7968万元、总裁陆军6308万元、副总裁邵国柱3984万元、副总裁王军2988万元、副总裁徐永华2988万元、董事会秘书王汉明1992万元、副总裁顾义明2988万元、副总裁顾洪钟3486万元。
“我们3年前才办理了五险,听说是为了上市,之前根本没办。现在上市了,公司出名了,高管富裕了,我们还是老样子,”暴富让同样在南通江海上班 的一位老员工愤愤不平,“我们在这里工作了快30年,就算按平均工资2000元来算,30年下来不吃不喝只有72万元。而他们高管呢,和我们工作的时间差 不多,现在已经上千万上亿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刚进该公司的一线工人月基本工资为920元加奖金,工作多年的老员工也就1300至1800元,少数人超过2000元。
背后:8名高管实际分文未出?
“其实,江海电容器厂改制时,那些高管没有出过一分钱。”一位知情人士如是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上述转让款1544.56万元,到底是不是8位高管自己出的?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02年,江海电容器厂改制时,转让价款为1544.56万元,但陈卫东等8名高层凭其自身经济能力难以拿出,因此,与朱祥协商一致后,向朱祥借款1544.56万元,完成了集体产权的购买。
据了解,朱祥籍贯为江苏通州市,与陈卫东等人是同乡,现为南通江海董事。朱祥曾历任中船总南京第476厂处长助理、江苏省证券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华泰证券(601688,股吧)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上海兴宇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
但是,在改制后的两年里,南通江海的经营业绩一般,陈卫东等8人无法通过分红来偿还借款及利息。于是,2005年下半年,公司股东陈卫东、陆军、邵国柱3人,分别将持有的381.5万股(合计1144.5万元出资形成的股权),以原始出资额转让给朱祥,抵偿1144.5万元债务。
由此,朱祥获得南通江海21%的股权。剩余的400万元债务,陈卫东等8人已在2009年3月18日前归还。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3年5月,陈卫东等8名股东就将南通江海股权中的708.5万元股权,以出资额708.5万元转让给公司的38名中干及骨干人员等。
可见,陈卫东等8名高管即便支付了上述400万元借款,依然净赚300多万元。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可以这么说,改制以来的这8年里,陈卫东等8名高管在获得股权的同时,未实际出过一分钱。
冲突:过会第二天员工讨股权
6月4日,南通江海IPO终于过会,在一线工人们眼中,这意味着公司将上市了。第二天,一些对待遇和股份分配不满的员工开始放下手上的活闹停工。
“因为公司要上市了,我们从周六(6月5日)开始停工,一直到今日(6月7日)早上”,一位工作了近30年的老员工告诉记者。
这名老员工说:“公司高管要给我们一个说法,我们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到头来还是只拿1000多元工资,凭什么他们一夜间就暴富了?”
“所有工作人员都停工了?”记者问道。
“基本上是的,几个车间里,都是说好的一起来讨说法。外界认为我们待遇很好,其实工资很低。所以,新员工要求加工资,我们老员工不但要加工资,还要原始股,为什么当时改制的时候他们不让我们买?”
据工人们介绍,停工一直持续到6月7日早上,南通江海董事长陈卫东等高层才亲自出面调解,一个一个车间进行说明。
“现在董事长陈卫东口头承诺,给工人们加20%的工资,并同意给予工人们原始股,到时候会发文件下来。我觉得,股份可能会按工龄来分吧,这样对大家都比较公平”,上述老员工称。
也有一些部门没有参与停工。一位员工说:“我们部门没有停,董事长陈卫东等高层也没有来,不过我觉得,要加工资肯定是一起加,要是有股份,应该所有人都有吧。”
6月7日,南通江海IPO过会后第三天,工人陆续回到工作岗位,等待着董事长陈卫东加薪和给原始股的承诺兑现。
據湖南省紀委消息:經湖南省委批準,湖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老幹部局局長常世雄涉嫌違紀,於近日被立案並停職接受組織調查。
資料顯示,1958年5月出生的常世雄是山西太原人, 1975年7月參加工作。曾在株洲市郊區曲尺公社、株洲市公安局、共青團株洲市委、株洲市編委、株洲市鄉鎮企業局、醴陵市委、株洲市委老幹部局、株洲市委組織部等單位工作。
2000年11月至2006年3月常世雄任湖南省委老幹部局副局長,2006年3月至2008年5月任湖南省委老幹部局局長,2008年5月至今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委老幹部局局長。
今年5月,湖南一家置業公司在網上發布的一封舉報帖稱,湖南省老幹部局長常世雄以虛假項目騙取與該公司合作,向公司負責人索賄房產,並讓該公司投入巨額資金裝修現已竣工的省老幹局的一棟“三無樓”(無國土證、無規劃證、無產權證)。之後,上述負責人為常世雄購買的房產支付了110余萬元現金。
舉報稱,初次見面後,常世雄便稱有個項目即老幹部局下屬二級單位老幹部活動中心職工危房改造項目,他可以做主。在常世雄的關照下,2013年7月12日,上述置業公司與老幹部活動中心簽訂了《湖南省老幹部活動中心幹部職工宿舍危房改造合作協議》。
常世雄
在簽訂《合作協議》當日,常世雄又以檢驗公司實力為借口,要求公司在履行協議之前,先與老幹部活動中心簽訂另外一份《房屋租賃合同》。該合同租賃內容為:老幹部活動中心同意將所屬的新建項目——“金秋樓”一樓餐廳區域租賃給上述置業公司作為餐飲場所,租賃期限為11年。
舉報人胡先生說,在被要求高價承包並高標準裝修竣工後餐廳試營業時發現,“辦不了餐飲行業所需的有關證照。”經到有關部門查詢,“金秋樓”為“無規劃許可”、“無質量驗收”等手續的違法建築。老幹活動中心的危房改造項目,至今也沒有下文。
舉報稱,在與老幹部活動中心簽訂職工危房改造項目後不足半月,常世雄就索要房產。2013年8月,該負責人幫常世雄購買了其指定的九峰苑小區的一套房子,並支付了110余萬元現金。
舉報人胡先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常世雄索要的房款除了110萬的現金外,其他的中介費交易稅收等也是該公司出的,加起來總共為128萬。而且在這之後,常世雄還找他們索要第二套房子,是一套200多平方米的複式房,不過該公司沒給。
2014年3月,金秋樓一樓餐廳裝修完畢進入試營業,該公司多次請求常世雄盡快啟動老幹中心危房改造項目,並提供餐廳的合法手續以辦理餐飲行業所需合法證照。常世雄以各種理由拖延。於是該公司才開始向有關部門打聽情況。得到的結果是,老幹中心危房改造項目根本不存在。
“本身就沒有這個項目,我們也不知道他幹嘛要騙我們,而且我們後來發現很多人都上過他的當,被他騙了。”胡先生說。
發現上當後,該置業公司多次催促常世雄夫婦補齊房款或依法退房。2014年3月,常世雄妻子只退了15.5萬元,對余下100多萬元所付購房款和其他款項一概不退。
“他說他把房產證交給了老幹局紀委,以這種方式搪塞我們。”胡先生說,直到舉報帖發出後,常世雄還是不願意退房款,“找過他、也找過他妻子、女兒,但就是不退。我們也很納悶,他有好幾套房子,為什麽還要這樣做。簡直是貪得無厭。”
記者從山東省紀委、監察廳官方網站獲悉,今天(14日),山東省紀委、監察廳通報了7起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典型問題。其中數額最小的是違規向全體職工發放總價值1200元大米、面粉、花生油等。
該單位主要負責人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通報中說,“青島市城陽區市場監管局棘洪灘市場監管所違規發放福利問題。2015年中秋節前夕,該所所長張暉向下轄社區索要總價值1200元大米、面粉、花生油,作為節日福利發放給本所幹部職工。城陽區市場監管局黨委給予張暉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另外7起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典型問題分別是:
山東省慈善總會違規發放補貼等問題。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山東省慈善總會辦公室未經本單位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會議審議、未向主管部門請示,違規發放補貼共計26.55萬元。另外,時任山東省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玉亮(正廳級)還存在其他違反廉潔紀律問題。山東省紀委給予李玉亮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按副廳級非領導職務確定退休待遇。
濰坊市濰城區財政局違規發放津補貼等問題。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濰城區財政局違規發放津補貼35.39萬元,向幹部職工發放實物價值10.24萬元,為6名幹部繳納手機通訊費3.99萬元。另外,2011年至2016年4月,該局違規超編配備公車7輛;區政協副主席兼區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樹東還存在違反組織紀律問題。濰坊市紀委給予李樹東黨內警告處分;濰城區委免去其區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職務。
臨邑縣廣播電視臺違規發放職工獎品、福利問題。2014年6月,該廣播電視臺借演講比賽發放獎品之機,給全體班子成員發放獎品價值1.01萬元。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以稿費名義,給並未發表稿件的幹部職工發放福利30.86萬元。臨邑縣紀委、監察局給予該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李巖黨內警告、行政記過處分。
臨沭縣殯儀館違規發放補貼問題。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該殯儀館以加班費、差旅費等名義,違規向8名事業編制工作人員發放補貼15.51萬元。臨沭縣紀委給予該殯儀館館長吳廣表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煙臺市牟平區公證處私設“小金庫”發放補貼問題。2011年11月至2015年1月,該公證處將所獲提成款、副本費及複印費等共計14.95萬元設立“小金庫”,用於發放職工補貼8.3萬元,其他用於招待費用支出等。牟平區紀委、監察局給予該公證處黨支部書記、主任於永金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處分。?
日照市嵐山區黃敦衛生院違規發放津補貼問題。2014年1月至10月,該院違規為職工發放誤餐補助9.02萬元;違規向參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人員發放勞務補助11.81萬元。嵐山區紀委、監察局給予時任主持工作的副院長丁兆祥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過處分,給予副院長陳祥勝黨內警告、行政警告處分。?
通報要求,各級黨委(黨組)要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執行中央和我省關於規範津補貼或福利發放的有關規定,堅決防範和杜絕違規違紀行為。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嚴抓嚴管、及時提醒、堅決糾正,建立健全防止問題發生的長效機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履行監督責任,對頂風違紀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點名道姓通報曝光典型問題。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6日消息,日前,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中央紀委對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玉焯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鄭玉焯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索要財物,搞拉票賄選,授意他人做工作拉票。索要財物問題涉嫌受賄犯罪;搞拉票賄選問題涉嫌破壞選舉犯罪。
鄭玉焯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議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鄭玉焯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鄭玉焯簡歷】
鄭玉焯,男,漢族,1955年11月出生,1975年參加工作,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學士學位,會計師。
任職簡歷歷任遼寧省交通廳公路管理局副局長、局長
1995年任遼寧省交通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1999年任遼寧省交通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
2002年12月任遼寧省交通廳黨組書記、副廳長
2003年04月任遼寧省交通廳廳長、黨組書記
2010年09月任遼寧省財政廳廳長、黨組書記
2013年1月30日當選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難民危機正在德國引發各種層面的爭端。
據中新網報道,近日,由於聲稱被拖欠1400萬歐元的難民安置款,德國小城吉森(Giessen)市政府對包括其所在的黑森州在內的共13個聯邦州提起訴訟,要求這些州來支付這筆開支,以用於照料上千名被強制分配到該市的未成年難民。
據悉,從2016年1月1日開始,聯邦州每接受一名難民,德國聯邦政府每月就會給該州發放670歐元的難民補貼,這筆錢通常用於維持最初安置難民收容所的開支,同時各州還將額外獲得3.5億歐元的資金用於安置無成人陪伴的未成年難民。
但據黑森廣播公司8日報道,近幾月,由於德國的難民分配制度,吉森從別的州被“攤派”到了約1020名符合上述情況的難民。在德國,難民在各州的分配與開支的分配是相匹配的。包括黑森州在內的13個聯邦州正是因為未向吉森市支付用於安置難民的相關開支,所以導致了被吉森市提起訴訟。
據了解,吉森市索要的這筆高達1400萬歐元的開支,其用途是用於照顧沒有父母陪伴前來德國的未成年難民。
2015年9月,德國總理默克爾慰問抵達德國尋求避難的難民。(資料圖)
由於難民人數過多 ,許多聯邦州在接收難民方面不堪重負。
吉森市人口約8萬,距離該州最大城市法蘭克福約70公里。而作為黑森州兩個負責接收無人陪伴未成年難民的城市之一(另一個是法蘭克福),吉森市青年福利局接收了大量未成年難民。該州的“首次登記難民中央安置所”位於吉森,使得當地難民人數眾多。法蘭克福則由於擁有德國最大的空港,同樣接收了大量未成年難民。
吉森市官方表示,在13個州需要向其支付的1670萬歐元龐大難民開支中,截至目前實際到位的僅不足300萬歐元。
吉森市女市長Gerda Weigel-Greilich向當地媒體表示,這起訴訟將要求法庭采取“預防措施”,以確保吉森市方面不會錯過維權時效。
劉慈欣(資料圖/圖)
“十年前我剛寫《三體》的時候,沒想到過自己會有今天。”2016年 10月21日,劉慈欣和閻連科等中國作家一起參加法蘭克福書展時說。《三體》的第11個外語版——德語版出現在今年的法蘭克福會展中心展臺上。面對七千多個展臺,閻連科說他感覺“就像鄉下的孩子進了北京城” 。
“中國的阿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 ”——法蘭克福書展的海報上這樣介紹劉慈欣。《2001太空漫遊》是阿瑟·克拉克廣為人知的作品,他被稱為三大科幻小說家之一。
在此之前不久,今年10月10日,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邀請劉慈欣為中國火星探測工程的“形象大使”。
去年《三體》英文版在美國科幻文學大會上得到了“雨果獎”。該獎項和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無關,而是為了紀念美國科幻作家雨果·根斯巴克。美國總統奧巴馬去年冬天在夏威夷度假時,就隨身攜帶了英文版的《三體》。
在法蘭克福書展後,劉慈欣接受了南方周末的專訪。
劉慈欣(資料圖/圖)
南方周末: 奧巴馬讀《三體》這件事,你能說說所知道的情況嗎?
劉慈欣:他肯定是看過的,白宮的人還找到出版社要了第三部的英文版。那時第三部還沒有出版,他們還買不到。第三部要了好多套,不止是給奧巴馬。我們很吃驚,不知道要那麽多套幹什麽用。但是奧巴馬沒有對此發表過評論,白宮的人也沒有,所以我並不知道他為什麽要看這本書。奧巴馬看《三體》,是出於興趣呢?還是想借此了解中國未來的某種想象?我說不清楚。但他能看這本書,我覺得是件好事,從小的方面來說是對書的宣傳,從大的方面來說,如果這本書能讓他對於人類跟外星文明接觸這個問題有更多重視的話,那這可以算是這本書所取得的一個成就吧。
南方周末:英文版的《三體》你覺得怎麽樣?你還在學習英文嗎?
劉慈欣:《三體》英文版翻譯得很好。我現在沒有必要再去學英文,能看懂書就行了,像我這麽大歲數還去學英文幹什麽?讀任何原著,包括英文原著會給我帶來創作的新思路。如果已經有中文版了,我就讀中文版。那些還沒有翻譯成中文的,我會去讀英文版。我去年讀了一部小說,叫“The Astounding, the Amazing, and the Unknown”(震驚、好奇和未知),印象很深,講的二戰時期美國軍方把科幻作家們都集合起來,讓他們用科幻的想象,來創作一種高科技武器的故事。讀英文書會比讀中文書慢一些,吃力一些。我去讀的原因也很簡單,沒有被翻譯過來,我就只能去讀英文版。
南方周末:除了地球文明,你相信有地外文明嗎?如果有,他們之間是怎樣的距離呢?你會以什麽角度觀察不同文明?
劉慈欣:從科學角度上談,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發現外星文明,也就沒辦法知道我們離外星文明究竟有多遠。我自己會以一個現代人的目光去觀察不同文明,而不止是東方人的角度,畢竟我受的教育不完全是東方的教育。學到的科學知識,閱讀的科幻文學,都是西方的舶來品。站在更遠的角度上看,如果把全宇宙比作一個城市,比如北京或者紐約——法蘭克福有點兒小,銀河系就只是城市里的一棟大樓,而太陽系只是這棟大樓的地下室,至於地球,則是地下室里的一個儲物櫃。地球上的文明就像一個櫃子里的文明。傳統文學的角度往往是描寫櫃子里發生的事,而科幻文學的角度是用想象力幫助人們打開櫃門,走出大樓,到城市的超市和公園到處去看一看。
南方周末:你說嚴肅文學描述的是人類在櫃子里的事,科幻文學寫的是人類走出櫃子。你怎麽定位科幻文學在整個文學中的價值和地位?
劉慈欣:科幻文學可以超越其他文學的在視角上的限制,有更廣闊的時空視角。比如傳統文學寫的是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社會的關系,科幻文學還可以描寫人和大自然的關系。現實主義文學主要描寫現在和過去,科幻文學可以描寫未來。
南方周末:你有沒有科幻文學作為類型文學,終究低於嚴肅文學的憂慮?
劉慈欣:我沒有這方面的憂慮。畢竟科幻文學既可以是類型文學,又可以是嚴肅文學。科幻文學在世界範圍內有不同的傾向,在美國偏類型文學,在歐洲偏嚴肅文學。這種傾向性不止是在科幻文學領域,其他藝術領域其實也一樣,比如歐洲更多文藝電影,美國更多大眾電影。其實,即便是作為類型文學,也並不比所謂的主流文學要低。無論是主流文學還是類型文學,都會產生經典和平庸的作品,不存在誰高誰低的問題。在全球範圍內,嚴肅文學和科幻文學通常來說並不會發生太多的關系,它們是兩個領域,相互之間並不太會註意對方。
南方周末:你認為中國的科幻文學出現得是不是晚了些?
劉慈欣:不算晚吧,科幻文學畢竟都有近二百年的歷史了。中國的科幻文學在清朝末年就出現了,經歷了一個世紀的科幻文學,不能算出現得晚了。翻譯外國的科幻文學可以說是中國科幻文學萌芽,最開始翻譯凡爾納的作品,以及一些日本科幻作家的作品。中國本土創作的第一部科幻文學,據考證是荒江釣叟的《月球殖民地》。清朝末年出現了大量的科幻小說,其中比較著名的作者,比如梁啟超就寫過科幻小說《新中國未來記》,他在小說里想象了未來發展得很強大的中國。還有一個描寫上海世博會的科幻小說。這個趨勢一直發展到民國時期,五四之後不知道什麽原因,科幻小說的數量就相對較少了。五四之前的那個階段,可以被看作中國科幻小說的第一個繁榮期,能考證到的有上百篇。
南方周末:在你看來,中國早期的科幻小說和現在的科幻小說有什麽變化?
劉慈欣:那時的科幻小說被當作抒發強國夢的一個工具,主題大多是設想未來的中國多麽多麽強大,怎樣戰勝了世界列強,立於世界民族之巔。當時的作者對於現代科學並不是很了解,小說出現的科學混雜著很多舊的迷信的東西。故事性不強,可能是因為急於表達強國夢想。這批作者對於西方的強盛持以羨慕的態度,他們迫切地希望把西方的強大科技引介到中國來。那個時候的科幻寫作很難發現稱得上是很經典的作品,更多的意義應該是文獻價值。現在的科幻寫作並不存在過渡的使命。當今國內的科幻寫作風格多樣,幾乎一個作者一種風格,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現在國內的科幻創作。現在的科幻小說會比以前難寫。因為科技現在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不像以前那麽有神秘感。現在的科幻想象差不多處於一種瓶頸的階段,飽和的狀態。我的科幻小說會有這樣的難題,對於別的科幻作家,也許可能並不犯難。
南方周末:換言之,人類已經打開了櫃門?人們對櫃門外的世界不再有新鮮感了。
劉慈欣:我所說的櫃門,是指地球的大氣層。人類打開這扇櫃門了嗎?現在全球有七十多億人,可目前為止上過太空的只有四百人,而且人類足跡所到的最遠處只不過是月球。我們完全沒有打開太空的大門。更多人想要走出這扇門,只能靠想象。而想象並不能算是真正打開這扇門,可你又不能親自去太空一趟。打開櫃門換句話說就是飛向太空,只能靠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努力,由國家和政府來實現。飛向太空並不是科幻作者力所能及的。科幻作者能做的,是讓人們產生對宇宙和太空的興趣,可以說是微不足道但又可貴的努力。
南方周末:你的小說里似乎有一種進化論,宇宙文明進化論,強調弱肉強食。你曾用計算機語言做了一個宇宙文明模擬器,這個模擬器描繪高級文明消滅低級文明從而升級。
劉慈欣: 那是很早的事了,當時用的還是刀子系統,沒有圖形界面。當時為了學習C語言的編程語言,加上對於科幻的興趣,就編了一個這樣的模擬器。假設宇宙中的每個文明就是一個點,每個點只有參數,沒有內部細節。這就符合從遠處觀察宇宙文明的狀態。站在足夠遠的地方,觀察到的宇宙文明,就只是一個點,看不到它的內部細節。每個星星就是一個一個的點,你看到的文明其實就是星星。只有你站在地球上,你才能看清地球的細節。
南方周末: 你在小說中的理論,多次提到用各種簡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宇宙由高維向0維跌落,宇宙重生。你喜歡建模推導或者說是運算化的方式來寫作?你在小說中的理論,多次提到用各種簡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某個程度上,你是在借助工具思考問題,在你看來,技術的進步是解決複雜問題的出口嗎?
劉慈欣:科學技術的進步是解決複雜問題最有效的辦法。但是,越先進的技術,它負面的危險性也就越大。正確的技術發展趨勢,應該是盡量的去避免負面因素,去避免它所帶來的危險。具體用什麽樣的方法來避免,這個問題對我而言太複雜了,我說不清。
南方周末: 除了避免技術發展的負面因素,在小說里,星球為了生存,另一個措施是主動攻擊潛在競爭者,它和一些現實不無暗合。當小說里的“降維理論” “黑暗森林法則”在商業領域被視為一種成功學信條時,你怎麽看這種解讀?
劉慈欣:小說寫完以後,它就屬於讀者了。讀者覺得小說有意思的話,會解讀出自己的東西來。這在我看來是很正常的文學閱讀的結果。但是讀者解讀出來的,並不一定是作者就想到的,對吧?科幻小說的作者最大的精力,往往是思考,怎樣用想象力來構造一個好的故事。讀者解讀出來的商業方面的內容,可能跟讀者的身份有關。自然就會有經濟學或者社會學的解讀。但我在小說中,什麽學都不想介紹。我想的,就只是講一個好的科幻故事。我從科學中尋找科幻資源,基於對科學的想象力來構造創作,並不是用科幻小說來普及科學。用科幻小說來普及科學,我認為這其實也是做不到的。
南方周末:你自己會關註最新的科學科技動向嗎?
劉慈欣:很關註,十分關註。宇宙學,物理學,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這些我都在關註。感興趣是我關註科技的最原始的動機。一些感興趣的新資訊,就有可能運用到我的下一個作品中。關註科技動向,本身就很有意思。
南方周末:你怎麽看待《三體》在後來預言了一些科學發現。
劉慈欣:說中了,我自然會高興,但心理其實很清楚,這並不說明作者在專業方面多麽有遠見,多麽有預見力。這很可能只是一種巧合。我在小說里描述的是科學的方方面面,肯定會有巧合。舉個例子,一個手表沒有電池,即便指針不走動,每天都能有兩個瞬間與現實的時間點吻合。既然我在小說里寫了那麽多的科學想象,未來的某一天哪個剛好實現了,也很正常。我們只是寫科幻小說的,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學者。
南方周末: 《三體》主人公的身份為什麽有這麽多的變化,從國民到世界公民再到地球人,甚至到人類之主的巔峰狀態,然後突然從小宇宙的所有者墜向滅亡。小說主人公以上帝般的悲憫,最終卻把世界推向毀滅。為什麽你設計了這麽多種身份?
劉慈欣: 主人公的身份,其本身而言只是一個符號。它這個符號代表我們普世認為最正確的道德體系。我的考慮是,價值觀和道德體系並不是絕對的,它是不斷在變化的,道德標準應該是隨著人類所處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每個時代都有適應那個時代的道德體系和價值觀。如果我們把道德體系和價值觀視為僵化的不變的,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這也是我在《三體》第三部想要表達的主題。
其實我所有的科幻小說,都只想表達一個東西。就是想講一個好看的故事,讓讀者興奮,感到震撼。至於這個故事寫完後想表達什麽,我真的搞不清楚。別人想怎麽解讀都可以。我的註意力只在把故事寫得好看,我並不會先把主題想清楚之後才去寫。
南方周末:飛向太空,在宇宙中遨遊,可以說是一種美好的願景。你的小說中,人類飛向太空之後,為什麽卻寫末日景象和人性陰暗?
劉慈欣:我從來沒有一篇科幻小說寫的是人類努力飛向太空卻把自己導向毀滅的。《三體》中,導致人類毀滅的,不是人類飛向太空的種種努力,而是外星人的入侵。而飛向太空恰恰是從毀滅中逃脫的唯一辦法。至於飛向太空之後的各種副作用,其實理解起來很正常。畢竟各項事業都有可以想象或者想象不到的副作用。
南方周末:前段時間一部大學生短片《水滴》勾勒了你對《三體》電影的理想,《三體》 電影剛籌備時,小說還沒有受到這麽密集的關註。現在電影面臨很大的壓力?
劉慈欣:我對《三體》電影的期望是,它應該是很好看的,要有科幻的感覺。導演和制片是否有壓力,你要去問他們,我不知道。《三體》電影作為一個電影項目,跟其他很多電影項目一樣,有一個統一的媒體發言人。我作為制作團隊的一個成員(電影總監),有的時候去談它並不合適。
另外,《球狀閃電》的電影項目正在運作,我的工作會涉及劇本策劃和特效概念設計。特效概念設計就是把文字可視化,告訴特效團隊,希望他們做出什麽樣的東西。比如說一個外星飛船,你在小說里看不出飛船是什麽樣子,但電影里你就能看見。
南方周末:因為電影人身份,會比以前看更多的科幻電影嗎?
劉慈欣:其實差不多。我以前看的科幻電影就很多,量就很大。現在因為精力有限,看得比較累,可能比以前都還少了。影視化的工作會占用一定的寫作時間,但這些工作都得去做。我會盡力去把小說變成電影,但最終能不能成為電影,做主的不是我。專業的團隊是導演編劇這些人,我發揮的是一個科幻作者的作用,最終的創作者肯定不是我自己。今後我的主要精力肯定還是會放在寫科幻小說上。
南方周末:你近幾年的身份有里新的變化,從工程師副業寫小說變成科幻作家副業拍電影。最初工程師狀態下的寫作和當下的寫作有什麽不同?
劉慈欣:做工程師的時候,工作會占用大量時間,寫作只能在工作之余。現在我不工作了,就把時間花在寫作和電影上。現在寫的並不比以前慢,比如《三體》,從有想法到寫完,大概是十年時間。《三體》醞釀了大概五六年的時間,中間不斷構思和查資料,覺得成熟以後我跟出版方商量,他們覺得也可以,然後我就開始寫了,大概寫了三四年。《三體》寫完後到現在,只過去了短短五六年時間,這些時間我寫了其他東西。
南方周末:但是五六年過去了,除了《三體》,大家談論你其他作品相比就少得多。你會覺得遺憾嗎?
劉慈欣:大家對《三體》關註和討論那麽多,我其實還是很高興的。每個作品被寫出來,當然是希望有人關註的。我也希望大家會關註我的其他作品,但並不是我希望就行的。比如要拍成電影的《球狀閃電》有二十萬字,我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這部小說講的是,科學家解開球狀的閃電這個自然之謎的過程。
南方周末:航空與航天中心在10月10號發了個新聞,你的一個最新身份是中國火星探索的形象大使。
劉慈欣:這個活動才剛剛開始,目前只確定了人選,沒有進行實際的活動。11月長征五號發射時可能才會有活動。我很高興能獲得這個稱號,因為對於航天事業太空探索我有很大熱情。這個活動跟之前別的活動帶給我的感覺是不太一樣的,別的社會活動可能總是覺得很煩,可能不願意參加,不願意把自己的精力放到那些事情上面。但這個活動是例外,我還是很願意的。我一聽說新華社找我,我立馬就答應了。我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到目前為止我很高興能有這樣的一個身份。能為航天航空事業做任何一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對我來說都是很高興的。但火星探索形象大使具體是做什麽的,估計還在策劃中,我還不是很清楚。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公司表示已對高通公司提起訴訟,指控該智能手機芯片供應商對其技術提出繁瑣條款,並且因蘋果配合了一項韓國對高通授權操作的調查而對蘋果采取報複性舉措。
這起訴訟將尋求10億美元回傭款項,蘋果稱高通為報複公司配合韓國反壟斷機構的調查而扣留這些款項。因涉嫌從事反競爭的專利授權行為,韓國監管機構上月宣布對高通罰款約8.53億美元。
根據蘋果提出的訴狀,高通要求蘋果為每部iPhone的平均售價支付一定百分比的費用,因在至少2011年至2016年間使用高通的專利及在iPhone獨家采用高通的芯片。根據該協議,蘋果每季將從高通收到回傭,但在蘋果與韓國監管機構會面後,高通於去年開始扣留前述回傭。
而就在不久前,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ederal Trade Commission)對高通提起訴訟,指控該公司從事不法操作以維持其在手機某種芯片市場的壟斷地位。
據英國路透社11月9日消息,有消息稱,此前標致雪鐵龍(PSA)以13億歐元(約人民幣101.82億元)的高價從通用手中收購歐寶。但由於歐寶汽車CO2排放過高,可能面臨歐洲委員會罰款。基於此,PSA要求通用退還一半金額。
PSA於今年7月完成收購歐寶事項。本月初PSA表示,為減少歐寶汽車CO2排放量以滿足即將在2020-21年推行的歐洲排放標準,PSA不得不提前利用PSA旗下更高效的技術生產歐寶汽車。一旦新標準實行而車輛排放無法達標,公司將會面臨嚴重的罰款。
據知情人士透露,PSA告知通用,由於歐寶的排放策略受到誤導,公司將虧損超過5億歐元(約人民幣39.16億元),因此打算提起法律訴訟。據悉,PSA要求通用賠償6-8億歐元(約人民幣46.99-62.66億元)。
“政府剛給村民發放1萬元危房改造補貼,村幹部就要回了6000元。”提及半年前發生在歷洞鎮旺埇村的一起鎮村幹部向危房改造戶索要好處費的案例,廣東省郁南縣委巡察辦副主任王海鋒還是難掩一腔怒火。
“那可是危房改造戶的建房款啊!這幫人明目張膽地上門索要,真是膽大包天!”王海鋒說。2017年4月,郁南縣委巡察組在開展扶貧領域專項巡察時,旺埇村幾名村民哭訴政府發放的危房改造補貼被村幹部克扣。圍繞這一線索,巡察組順藤摸瓜進行核查。後經縣紀委調查發現,2011年至2013年間,歷洞鎮扶貧辦原負責人吳活昌與時任旺埇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聶錫泉合謀,利用為該村村民申請和發放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職務便利,先後向8戶村民索取好處費共5.58萬元,其中,吳活昌分得4.76萬元,聶錫泉分得0.82萬元。2017年8月,郁南縣紀委監察局給予吳活昌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給予聶錫泉開除黨籍處分,並將2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為提高巡察發現問題的能力,在省委巡視辦的指導下,各市縣結合實際探索創新巡察方式方法。郁南縣委巡察辦利用群眾在鄉鎮集市人員相對集中的時機,專門設點開展巡察接訪活動,暢通群眾反映問題意見的渠道。巡察辦在開通舉報電話和網絡舉報平臺等基礎上,制作了專用舉報信封,在集市派發,打消了少數群眾擔心舉報後被人報複的顧慮。
“信封是郵局印制的,上面印有郵票和郵寄地址,群眾只需要把舉報和反映問題的內容寫好裝進信封寄出就行了。”郁南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吳月德告訴記者。郁南縣是廣東省首個掛牌設立縣級巡察機構的縣,啟動首輪巡察以來,已對2個鎮、8個縣直單位完成了常規巡察,對村級換屆選舉和精準扶貧開展了專項巡察,共發現各類問題173個,其中重點問題39個。據省委巡視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以來,廣東省在全力推進巡視全覆蓋的同時,積極探索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推動構建巡視巡察一體化格局。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和121個縣(市、區)共成立142個巡察辦、466個巡察組,均已全部推開巡察工作。
“巡察是巡視工作向市縣、鄉鎮以及行政村的延伸,劍指群眾身邊反映最強烈、矛盾最突出的問題,為基層群眾打通一條直接反映問題的渠道。”省委巡視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確保巡察效果,省委巡視辦組織12個省委巡視組對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及所轄縣(市、區)開展巡察工作情況進行專項督導調研,提出加強和改進工作的具體措施。舉辦3期覆蓋全省市縣兩級600多名巡察業務骨幹的業務培訓班,研究制定政治巡察工作指引、市縣巡察工作流程,努力提高巡察幹部履職能力和巡察工作科學化、規範化水平。探索建立了“交叉巡察”“提級巡察”“同步巡察”等一系列巡察方式方法。加大對教育、國土、人社、地稅、公安等10個點多、線長、面廣的省直單位黨委(黨組)系統巡察工作的指導力度,發現並推動解決了一批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截至2017年12月底,全省市縣兩級黨委共對4447個黨組織開展巡察,發現管黨治黨方面突出問題19656條。根據巡察移交的線索,紀檢監察機關立案860宗,給予黨紀政紀處分434人,移送司法機關53人。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