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冇成交期唔殺訂有價講七萬蚊呎天價穿煲做媒越南買家起底

2010-06-10  NM





恒基旗下的天匯,九個月前曾是香 港人的驕傲,六十八樓A的單位,成交呎價七萬一千二百八十元,打破倫敦One Hyde Park頂層呎價六萬三的紀錄,成為全球最貴分層住宅,單是每月管理費就要三萬元,單計冷氣機房就過千萬!

但成交死線前夕,上週二恒基主席李兆基一改口風,主動提出現時恒指下跌,樓價有調整,為天匯減價成交鋪路;然而本週二賣地創新 高,若然恒基減價更凸顯天匯早前成交價「水分」甚高。

而四叔最新版本指一口氣掃入廿個單位是單一買家,估計這人就是越南商人朱立基,而他與 早前「認頭」買入天匯的DJ秦善文關係又撲朔迷離,為天匯這廿七個交易再添詭異色彩。本刊到胡志明市,把這個天匯買家「越南朱」大起底,發現他的資金來源 亦十分神秘,在港狂掃豪宅與發展商大合奏,其實是想泊上大碼頭。

天匯六十八樓A單位以七萬元天價成交已有九個月,但這樁成交都給予人 「Too good to be True」的印象。天匯整項賣樓交易都非常詭異。當初天匯推出市場並沒有公開發售,有興趣的買家只能透過恒基售樓部預約參觀,恒基會審視其背景才決定是否 接受參觀,連售樓部職員亦無緣見到買賣文件。去年十月底,恒基只公布有一單位以呎價七萬成交,旨在引起市場起哄,但對其餘廿多個交易無再交代。今年二、三 月,天匯成交期將屆滿,恒基被踢爆已出售的廿八個單位中,只得一個完成交易。而賣出的廿七個單位都用離岸公 司登記,付款條文並不一樣。在買賣合約上,亦沒有訂明完成交易日期(Agreed Date),買家多次延期交易,恒基並不打算殺訂,只是一直無了期拖延,直至地政總署六度去信要求恒基解釋,在公眾「逼供」下,恒基才訂出本月的十六日, 作為成交的最後日期。

買賣雙方口徑不一

愈接近成交日期,恒基方面對買家身份的口風,又前後有矛盾,去年十月天價成交後,全城 關注買家的身份,當日恒基營業部總經理林達民隱隱晦晦地說:「佢講廣東話嘅,但有濃烈的 普通話口音,應該學緊普通話啩!」另一邊廂又對外放風,指買家是內地富豪。其後李兆基又親自出來解畫指:「香港鄰近有許多新富豪,就好像大陸,那些新發財 的,財富不遜於香港富豪……。」又話內地富豪買樓:「唔貴唔買,好似女人買手袋。」

一個月後,傳媒從臨時買賣合約的買家簽名中,發現天價單 位的買家是四十二歲的唱片騎師秦善文。雖然李兆基即時出來澄清,指秦善文只是買家授權的簽署代表,並非買家本人。但秦善文卻否認是「人頭」,而是與幾個人 組成團隊作投資,買賣雙方言論矛盾。

越南豪客現形

上週二,李兆基在恒基股東大會後承認,大部分天匯買家屬同一買家,「有個客 同我買了二十多幾個。」又說恒指跌了兩成,暗示樓價「有得傾」。根據種種蛛絲馬跡,這個客人的身份就是越南華僑朱立基。

未成交廿七個單位 中,秦善文簽名的公司共買入六個單位,葉德榮簽名的公司買入另外六個單位,劉玉菁簽名的公司買 入四個單位。這三個買家雖然以不同公司登記,但登記地址都是重疊的。另外,買入天匯其中 四個單位的張莘,及買入另外四個單位的律師李廣耀,他們的登記地址亦是中環中遠大廈十樓。張莘曾替朱立基買入中環盈置大廈,及掃入多個山頂倚巒單位。秦善 文於今年一月開設的Hi-Fi鋪,位置就在大業主朱立基於○九年以三十六億購入的盈置大廈商場內。以此推算,朱立基購入單位共有廿四個。

上 星期仍身在越南的朱立基,本週一已返到香港其盈置大廈的寫字樓,記者在大廈門外守候期間,數名辦公室職員亦走到大廈大堂,監視記者的一舉一動。另一邊廂, 卻吩咐大廈保安安排平日行人止步,要經過商場廁所的走火通道給予朱立基鬼祟逃離現場。無獨有偶,天匯「買家」秦善文開設的音響器材公司,就設在盈置大廈一樓商場,秦善文見有記者在大堂等朱立基,竟然主動上前邀請守候在大廈外的記 者,往其辦公室訪問,企圖調虎離山,令朱立基可逃離大廈,可見「護主情切」。他又主動向記者提及:「已簽好晒所有文件啦,總之十六號大家都開心。」

秦 善文亦向本刊記者坦承認識朱立基:「佢只係我一個Walk-in客,佢二月同我買咗套二百幾萬嘅音響,我亦都有上去佢倚巒屋企幫佢擺位,但我完全唔知佢係 天匯買家,我哋亦無討論過天匯。」他亦主動交代其盤算:「我哋係成個團隊咁買樓,目標係想令天匯附近,干德道嘅樓價上升。其實我哋喺附近有批單位已經賺咗 一筆啦,你哋無人知咋。」更有其欲蓋彌彰之感。

借買樓搭關係

據知,朱立基願意與恒基進行「天價」交易,目的是與大發展商發展 長遠關係。○七年任香港小輪發展部董事鍾麗幗曾到過越南覓商機,從中認識到在越南做酒店 及地產的朱立基,遂由她穿針引線安排予恒基營業部。有認識朱立基的越南商家指,自從○七年爆出朱氏夫婦掃入五幢新地豪宅倚巒後,一次朱立基出席活動時被問 及此事,「佢當時同人哋講,話係篤數啫!」因此這次再傳他買入全數廿四伙天匯單位,有當地商家認為此舉跟倚巒交易如出一轍,純為幫發展商「出頭」。

這 位越南豪客,其實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小時候父親朱鎮康在上環東邊街開設「銘昌號」賣乾貨,一家人住在東邊街唐樓,並在天台曬鹹魚,街坊都得悉,朱家的兒 子在越南發達,原來朱父早年自學英文,朱立基早年到過德國留學,並在香港一間代理德國啤酒的公司打 工。八十年代尾,朱立基被調到越南胡志明市拓展啤酒生意,當時在胡志明市經營銀庭酒樓的張美蘭因跟朱立基入貨而認識。

越南賣啤酒結緣

張 美蘭與越南官員稔熟,與五名政府官員和商人為結拜兄妹,她就排名第三。九十年代初她跟幾個朋友,與越南旅遊局旗下的物資公司合作入口燈飾、酒店設備,但當時越南仍受到美國禁運,張美蘭的生意蝕大本。約於九三年朱立基與張 美蘭成立萬盛發,眼見外資開始湧入胡志明市投資,於是陸續開設兩家餐廳,到九五年再投資開設一家只有六十四間房的小型酒店,名為溫莎西貢酒店,但生意經營 失敗,並且欠債纍纍,後來得一朋友借錢事業才起死回生。後來才升任為越南清查局(相等於香港廉政公署)副局長,與張美蘭屬結拜姊妹的阮氏玉蓮指:「令張美 蘭起死回生的是一名叫胡丹的香港籍越南華人,是由我介紹給張美蘭認識的,胡丹認識不少官員,並介紹熊德龍予他們認識,並借了六百萬美元給他們。」本週二, 記者找到胡丹,她說:「我係冤枉嘅,每次提起都好傷心。」

搭上中國間諜

熊德龍被稱為中國在美的間諜,小時在印尼由當地華僑收 養,八十年代初移民美國,成為親共僑領。他除了是雲南香煙紅塔山的代理,九十年代中還從台灣人手上收購了美國的華文報紙《國際日報》,更是《人民日報海外 版》及《文匯報》美洲版的發行代理。有指他九十年代因涉及軍火走私案及克林頓時期政治獻金案,遭美國司法部搜捕而返回中國大陸,至今不敢回美國。○二年張 美蘭為請得熊以六百萬美元入股其公司的五星級溫莎酒店連安東商場項目,以及服務式住宅 Sherwood。然而之後熊經多次交涉,張美蘭仍未將兩個項目的部分股份,經正式手續轉名予他。熊德龍最後在大怒之下決定抽資,要張美蘭還錢,案件最後 鬧上法庭。

當時張美蘭指該六百萬美金,已交予好友胡丹代為還給熊德龍,由於胡丹否認此事,張美蘭於是狀告胡丹私自挪用款項,令胡丹坐監八個 月,最後雙方庭外和解,事件不了了之。阮氏玉蓮稱:「張美蘭平步青雲完全靠借到六百萬美元,佢嘅事業係佢自己一手奮鬥出來,老公不是本地人,爭取不到 的!」

現時萬盛發在市中心Dong Khoi的地皮,位處市政廳附近及地標新華大廈對出,是市內絕無僅有的靚地。這個地盤過去數年因政府政策改變,令萬盛發多次更改土地用途,及後○八年越南 出現經濟危機,再令地皮一直丟空。 其實早在○七年時,朱立基曾一度將地皮項目以廿六億元賣予香港上市公司潤迅通訊,以換取三成潤迅控股權,惜後來合作計劃因潤迅管理層捲入廉署官非而告吹。

大 陸高官關係密切

朱立基之所以能成為胡志明市著名地產商人,有賴其越南籍妻子張美蘭協助。交際手腕了得的她,經常出席會晤越南國家領導人的活 動,又經常捐錢做善事,因此與政府關係友好。

雖然萬盛發在胡志明市甚為出名,但朱立基為人卻非常低調,雖然是越南香港商會成員,但卻甚少出 席商會活動應酬。「佢多數去番自己開嘅餐廳食飯,據聞佢仲住喺西餐廳AMIGO樓上。AMIGO條街全部物業都係政府嘅,唯獨佢間餐廳個幢樓係佢哋私人 嘅,由此可以睇出佢哋同政府關係幾好。」朱氏夫婦與中國領事館亦十分稔熟,中國領事館的活動,多在溫莎酒店舉行。而萬盛發在鄰近市中心的第三郡的服務式住 宅Sherwood Residence,便鄰近中國領事館,領事館職員更長期租住其中。前幾年,鄰近越南的廣西,中國政府投下二百億美元作為扶貧基金,據知張美蘭與廣西官員也稔熟,有生意「合作」。朱立基及張美蘭「財來自有方」,可見一斑。

老 臣子紛紛離任

恒基賣樓弄出這個大頭佛,無論交易價格、成交條款,買家都顯得十分詭異;不少老臣子都看在眼裡,這與恒基營業部的賣樓手法有直 接關係。現任恒地副主席林高演一直是四叔身邊的左右手,隨着老臣子逐漸淡出,他在集團內 的勢力愈加鞏固。○五年,他的弟弟林高禹就直接參與了恒地的營業部,擔任顧問,同年在恒地做了廿年的營業總經理張炳強就離職,投到英皇地產去。

自從林高禹插手恒基營業部,賣樓手法起了巨變,首 先他喜歡利用藝人來做宣傳,在他旗下就有一間名為誠粵娛樂製作公司,○六年開售翔龍灣 時,其胞兄林高演現身翔龍灣,就「巧遇」成龍並雙雙握手,林高演當場笑指「有情有義極具義氣的成龍購入六座八個單位,作為旗下員工宿舍之用,不過就無透露 涉及資金,但已收宣傳之效。林高禹又找來老牌歌星兼他的友好薰妮唱翔龍灣的廣告歌,又安排自己女兒做翔龍灣代言人,只是反應奇差,最後被抽起。

明 星攻勢催谷樓盤

後來又安排容祖兒為大埔比華利山別墅作宣傳;○七年十月就傳出藝人周星馳一口氣購入十一座比華利山別墅,但據本刊查冊,周星 馳簽下買賣合約只有七個單位,其中四個更在○八年底取消交易;這種賣樓手法,與早前大圍名家匯買家認購三個單位,可以退回兩個,如出一轍。曾在恒基營業部 打工的員工說:「林高禹好鍾意叫我哋報大數,明明賣咗二百個單位,就話要報四百個,張價單寫樓價比如係一百萬,就要我哋同個客講百二萬,搞到賣樓好烏煙瘴 氣。」據知因着賣樓的手法,營業部謝偉銓有不滿,欲離開營業部,最後調到陽光房託任主席, 但今年三月他宣布將到爪哇控股任職,正式離開恒基。

老臣子相繼離開營業部,總經理一 職遂由林達民接任,他事事聽命於林高演,據知林高禹雖然在恒基系內沒有職銜,對營業部仍有參與意見,去年的聖誕節聯歡仍然有份坐在主家席上。

除 了營業部,林高演對其他部門都有他的嫡系馬房,如建築部黃永灝、地產策劃部總經理郭文 祥,以及香港小輪發展部董事鍾麗幗,他們都是近幾年從外聘請過來的。天匯的廿七個未成交 單位如何埋尾,且看恒基副主席林高演如何替四叔收拾殘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72

板前壽司前線冇糧出 拖糧「大話」穿煲

1 : GS(14)@2011-01-09 15:50: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850364

【本報訊】早前以天價 308萬港元投得野生藍鰭吞拿魚「日本一」的和之味集團,被指拖糧事件昨越演越烈,繼板長員工在網上指控集團老闆鄭威濤拖糧,集團另一壽司店板前也被指拖糧。有前線職員「踢爆」資方解釋拖糧是銀行轉賬出問題「講大話」,一眾高層職員獲準時發薪,明顯肥上瘦下。
「日本一」銷情欠佳板前壽司員工昨日向本報表示,板前前線職員日前同樣接獲集團通知,因銀行自動轉賬系統出現問題,原本本月 7日出糧需延至 10日或 11日。他接獲通告後,即致電發放通告的集團高層查詢,對方解釋是銀行自動轉賬問題,但被踢爆集團高層準時出糧後,又改口稱因部份分店經理計錯糧單,累及全線分店員工未能準時出糧。
該名員工又直指「日本一」遭環保人士杯葛,乏人光顧,「 90蚊一客,一日先賣到十幾客」。本報昨日向鄭威濤查詢,至截稿前仍未獲回覆。
環保觸覺連同 facebook「罷食板前板長」群組共數十人,昨晚到旺角板前壽司店外抗議,呼籲罷食,即場獲 200多名巿民簽名支持。
2 : reference(1610)@2011-01-09 22:28:30

不如補充鄭生其他news: e.g.(1)點穩"排王之王"老闆笨; (2)自己屋企溜水浸濕下層賴死唔賠; (3)話自己D壽司魚係日本入口其實係大陸.....
3 : 亞力士(1473)@2011-01-10 00:23:44

條友又幾識推銷自己 又識群娛樂中人
4 : GS(14)@2011-01-10 21:02:41

2樓提及
不如補充鄭生其他news: e.g.(1)點穩"排王之王"老闆笨; (2)自己屋企溜水浸濕下層賴死唔賠; (3)話自己D壽司魚係日本入口其實係大陸.....


遲D補番上去,送多篇前妻點講
5 : GS(14)@2011-01-20 22:26:04

扒王VS壽司王 50億飲食王國 爭奪戰揭秘

近年火速冒起的板前、板長壽司店老闆鄭威濤,憑一招「手握壽司」創造傳奇,生意愈做愈大,短短數年連開三十九間分店,業內更盛傳他正計劃將飲食集團上市,估計市值高達五十億元。

鄭威濤事業一帆風順,但卻面臨被分身家危機;「扒王之王」老闆李德麟,以集團第二大股東的身份,入稟法院要求查帳,並向鄭追討應分得的資產,估計約十五億元。案件日前審結,法官押後宣判。

本刊拆解這場「扒王大戰壽司王」官司的來龍去脈,發現當中還涉及第三位飲食界響噹噹人物、上市公司「味千中國」的主席潘慰。而銷聲匿迹多時的鄭威濤前妻,更在內地接受本刊專訪,揭露鄭不為人知的上位路。

鄭威濤去日本買一條魚都幾十萬元,但我三年前花了幾千萬元入股其公司,至今一毫子都未分過,太不公道!」連鎖式餐廳「扒王之王」老闆李德麟說。

有「扒王」之稱的李德麟,○八年七月入稟高院,要求鄭威濤交出旗下飲食集團帳目供他查閱,以追討應得利益。案件在四月十二日開審,李親身出庭,鄭則由大律師余若薇代表,控辯雙方各自陳述理據後,法院押後宣判;誰勝誰負暫未知道,但飲食界人士估計,若扒王贏得官司,可追討的金錢將較入稟時多出十倍。

扒王追討十五億

市場盛傳鄭威濤正積極計劃將旗下飲食集團上市,名正言順成為香港「壽司王」,故李德麟所持股份亦應水漲船高。

兩年前,市場估計板前、板長壽司店的市值五億元,扒王如果勝訴,最多可得一億五千萬元;如今鄭威濤的飲食集團規模大了很多,分店多達三十九間,一旦上市,市值可達五十億元,扒王佔三成一股份,約十五億元。

壽司王面臨被分身家,連飲食界富婆、上市公司味千中國(0538)主席潘慰亦被牽涉其中,事件起因要追溯到二○○四年。

「當時鄭威濤、潘慰及胞弟潘嘉聞,一同在香港經營味千拉麵店,業務上軌道後,一眾股東決意另闢戰線,成立『駿濤有限公司』,由鄭威濤打骰開辦其他種類的日式食品店,股權分布是鄭佔三成八、潘氏姊弟佔三成四,其餘由五名與香港味千拉麵有關的人士持有。」知情者說。

曾到日本學習做壽司的鄭,不久便在尖沙咀加連威老道開設首間板前壽司,並以手握壽司作招徠,力撼其他以機器製造的連鎖壽司店,結果大收旺場,同年底已在銅鑼灣東角道開設分店。

「鄭威濤搞新店得米,且睇好前景,便全力經營壽司店,沒再參與味千的業務。」知情者透露,鄭目前仍持有味千中國百分之六股份,市值約五億二千萬元。

可是生意蒸蒸日上之際,股東之間卻出現矛盾。入稟狀指出,○五至○六年間,鄭把第一間板前賺到的三千一百萬元利潤,獨自開設多間分店。

入稟狀透露,潘慰姊弟得悉事件後非常不滿,曾與鄭威濤協商,獲答應分配有關分店的股份,但至○六年,板前已先後開了六間分店,兩姊弟仍未獲得任何利益,再與鄭談判。有人轉為建議成立一間新公司Hero Elegant Limited,注入所有分店資產,日後再開分店,亦會由該公司持有;股權分配是鄭佔六成九,潘慰姊弟佔三成一,並在○六年九月簽訂協議書。

潘慰其後因要專注進軍內地市場,以及籌備把味千拉麵在港上市,無暇兼顧板前的股權問題,遂將三成一的股份注入另一公司Fine Elite Group Ltd,○七年三月售予扒王李德麟。

李德麟購入Fine Elite後,變相成為Hero Elegant的第二大股東,他曾多次要求鄭威濤交出帳目,但不獲理會,對方還繼續以個人名義,開辦多三間板前分店,並開拓新品牌「板長壽司」,李遂入稟法院要求查數。

板前商標險被奪

鄭雖然面對官司,仍不斷擴充生意,且殺出香港,在澳門、日本、台灣和新加坡開分店,經營的食店種類也愈來愈多,迄今其飲食王國,共有十二間板前壽司、十八間板長壽司、六間自家烏冬專門店、兩間雪村串燒店,以及一間岡田咖啡店;最近又與藝人曾志偉等合資開火鍋店。

鄭威濤無懼扒王的挑戰,原來早有對策。他的代表大律師在庭上抗辯時指出,鄭早在○六年十月便註冊成為「板前」的商標持有人,但翌月才發現,潘慰姊弟在未有知會他的情況下,曾向公司註冊處申請「板前壽司」的商標,雖未能得手,但顯示潘氏有心違反合約,故雙方在○六年九月簽訂的協議書早已失效。此外,鄭認為李德麟的股份購自潘氏,有問題亦應找對方商討。

據知,潘氏姊弟搶註商標失敗,因他們僅是控有板前的駿濤公司股東,只有駿濤的董事鄭威濤才有權註冊。

手握壽司響名堂

白手興家的鄭威濤,四十二歲便打造出五十億元的飲食王國,關鍵之一,是年輕時遠赴東瀛勤工儉學,苦練得「手握壽司」絕藝。

在汕頭出世的他,童年時已來港定居,十七歲讀至中四時輟學,到銅鑼灣友和日本料理當學徒,兩年後他利用儲蓄,加上家人資助,膽粗粗拿着三萬元到日本學日語和廚藝。

「那筆錢只夠他買機票、以及支付三個月學費和一個月住宿費,幸好友和的一名大師傅,介紹他到當地一家老牌壽司店工作,以賺取生活費用。」鄭威濤一名友人透露。

該友人續說,鄭在香港時已算是「小師傅」,但到日本打工,卻要由最低級做起,但因表現好,很快便負責做壽司的「握飯」工作,由於他全情投入,終學成精巧的手握壽司技術,加上經常與當地人溝通,日語會話能力突飛猛進,比其帶有鄉音的廣東話說得還要好。

鄭威濤在日本學藝兩年後,返回香港準備大展拳腳,可是開設壽司店的本錢甚高,遂選擇當時收入非常可觀的導遊工作,專帶訪港日本團,希望儲夠錢便開舖,期間認識了富家小姐李小玲,由此展開人生另外一頁。

獨家專訪

鄭威濤前妻:冇我嘅錢 冇佢今日「他的確叻仔,也很搏殺,要做好一件事,一定瞓身去做。」記者聯絡到身處內地的鄭威濤前妻李小玲,她對鄭的做事態度評價甚高,尤其大讚他有噱頭,近年經常與娛樂圈中人打交道,大大加強壽司店的知名度。

李小玲最初表示不欲多談鄭威濤,因他畢竟是自己子女的父親,但提到當年成功引入味千拉麵的經過,卻娓娓道來。

洋名Helen的李小玲,與鄭育有一對子女,兩人在九七年離婚不久,鄭便與香港味千拉麵一名女職員結婚,對方再為他添了兩名孩子,一家居住於清水灣獨立屋,幸福盈溢。但Helen的情況恰好相反,至今仍是孤家寡人,且經歷過生意失敗和破產。

生於富裕家庭的Helen,早年隨家人移居加拿大,九二年回流返港,在銅鑼灣開設水晶店,經朋友介紹下認識當年二十五歲、做導遊的鄭威濤,兩人隨即展開如電影橋段的浪漫愛情故事。

愛心便當贏芳心

Helen憶述被追求時的甜蜜時光稱:「他不但每天中午親自送來愛心便當,且晚晚接放工;每次獻上鮮花,必定附送花瓶,可見其細心。」芳心被攻陷的Helen,與對方結識三個月後,在女方家人支持下,於九三年買樓結婚,未幾誕下長子。

「一齊生活後,我才發現他原來有飲酒和抽煙習慣。」Helen雖感不滿,但從未想過放棄這段婚姻,並在九四年再為鄭威濤多添一名女兒,同時大力支持他搞生意,包括賣掉跑馬地的物業作本錢,助其開設日式班戟店,可惜最終執笠收場。

她九五年到日本尋找發展機會,從雜誌看到味千拉麵的加盟介紹書,認為引進香港大有作為,遂約見當時的味千社長重光孝治,在他介紹下認識了有意將味千引入中國的潘慰。三方經多番商討後,Helen和潘慰終獲授予香港和中國的味千經營權,九六年五月在銅鑼灣駱克道開設第一間味千拉麵店。

離婚要收掟煲費

「我當時與潘慰各出一百五十萬元合組公司,分成十股,各佔一半。由於潘慰忙於開拓內地市場,我則要照顧兩名年幼子女,於是從我的股份中,撥了一股給鄭威濤,並由他全權打理香港味千的生意。」Helen說,鄭非常投入工作,第一個月便為公司賺了二十萬元,但疑因工作過於辛勞,夫婦間容易出現摩擦,關係更愈弄愈差,卒協議離婚。

豈料有人卻開出條件,除要求得到她所持味千股份的一半,再索取一百萬現金。

「我一心想盡快離婚,且在外國生活時,聽慣夫婦離婚分身家的新聞,遂同意對方的要求。」Helen說,當時慶幸對方沒有在子女撫養權問題上糾纏,故不在意金錢的事。

對離婚時向前妻索取味千股份與現金,鄭威濤曾直認不諱,並強調:「我只是取回我應該得到的財產。」其時香港味千已開了六間店,每月營業額超過一千萬元,加上擁有味千拉麵在香港及中國的專營權,市值超過億元;Helen將味千的兩成多股權給予鄭後,索性把餘下的股份售予潘慰,全身撤離,轉為投資房地產。

借一百萬失撫養權

惟她其後生意失敗,○一年硬着頭皮向鄭威濤借了一百萬元,後因無力償還,惟有交出兩名子女的撫養權。○五年她更被迫破產,敗走內地,先後開設過寵物店和服裝店,現時則做醫療及美容用品生意。

「他沒有我提供的第一筆資金,根本沒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但我倆既然夫妻緣盡,他如今賺多少已與我無關。」破產期已完結的Helen表示,一對子女與其關係非常疏離,她相信全因破產影響形象,故目前只希望努力搵錢,重新站起來,修補與子女的關係。

姓名:鄭威濤

年齡:42歲

籍貫:廣東汕頭

學歷:中四

家庭:曾離婚,現任妻子林盈盈,共育有4子女。

事業:白手興家,96年引入味千拉麵、04年開設板前壽司、07年開設板長壽司。

現職:板前及板長壽司老闆、味千(中國)股東。

分店:板前、板長等日式食肆共39間物業:清水灣銀巒路獨立屋身家:味千中國股份及物業約值6億元,若成功將旗下飲食集團上市,市值估計約50億元。

噱頭:06及08年主持無綫飲食節目《和味無窮》;08年起連續三年在日本投得被譽為「日本一」的藍鰭吞拿魚王。

姓名:李德麟

年齡:59歲

籍貫:上海

學歷:工商管理學士

家庭:曾離婚,現任妻子為息影女星林珍奇,育有2子女,女兒李依琳為人稱「扒女」的兼職模特兒。

事業:富家子弟,74年接掌家族生意明新凍肉、99年創立扒王之王餐廳。

現職:明新凍肉、扒王之王及多間食肆主要股東分店:扒王之王餐廳共40間物業:西貢溱喬4,000呎獨立屋、港島中半山愛都大廈4,000呎單位、另有7至8個舖位。

身家:旗下凍肉公司和物業約值16億元,若成功將扒王之王上市,市值估計約40億元。

噱頭:06年聘請新聞人物「巴士阿叔」陳乙東擔任旗下食肆公關,後因妻子反對將其辭退。

壽司王 新聞多多

鄭威濤生意愈做愈大,身家愈來愈豐厚,但除了與扒王李德麟的官非外,他近年亦碰到不少麻煩事。

16/6/08 食環署接獲四宗關於板前及板長壽司的食物中毒個案,遂封閉其位於觀塘的食物製造廠進行清潔及消毒,但次日續有十五名食客不適入院,食環署進一步封閉十多間板前及板長分店,其中一間因未有適當儲存食物遭檢控。

17/1/09 鄭威濤駕車時突然伏在軚盤上毫無反應,其他駕駛人士以為他暈倒遂報案,警員到場證實鄭因腹部劇痛一度陷入半昏迷,但他拒絕送院,事後由朋友接走。

8/1/10 鄭威濤第三度在日本投得「日本一」藍鰭吞拿魚王,但運回香港準備大肆宣傳時,卻遭環保團體「贈興」,到板前和板長分店示威及為魚王默哀,呼籲市民拒食。

30/3/10 鄭出席朋友生日派對後醉酒駕駛,被法庭判罰五千元、停牌九個月,並要報讀駕駛改進課程。

市值多少 點樣計

扒王李德麟雖與鄭威濤同樣從事飲食業,但在缺乏帳簿之下,如何推算出對方的飲食集團可值五十億元?有財經界人士解釋,要估計一間公司的價值,最簡單方法是參考同類上市公司的數據。

現時本港上市的大型飲食集團,以大家樂(0341)規模最大,有分店一百間,按其最新公布,○九至一○年度淨賺五億元,即平均每店年賺五百萬元。不過財經界人士指出,賣壽司、魚生的盈利,比做快餐好得多,保守估計高出三成。

鄭威濤的壽司及相關店舖共三十九間,以每間年賺六百五十萬元計算,每年總盈利二億五千多萬元,若集團成功申請上市,其估值可達每年盈利的二十倍,即五十億元。

撰文:何源遠︱攝影:鄧振權資料:資料組︱設計:雷振邦
6 : GS(14)@2011-01-20 22:26:17

魚 王 扒 王 反 檯   鄭 威 濤 $10 億 發 達 路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505
7 : GS(14)@2011-01-20 22:26:46

鄭威濤8500萬購半山壹號

豪宅交投未因臨近農曆新年而減慢,和之味集團董事總經理鄭威濤或有關人士,剛斥8,500萬元購入何文田半山壹號一個半山徑單號座數複式連泳池特色戶作投資,而一資深陳姓投資者剛以呎價達4萬元創項目新高售出山頂La Hacienda一幢洋房。

鄭威濤表示,購入上述半山壹號單位主因特色戶罕有及何文田為傳統豪宅區,加上對長實發展的物業具信心,同時新樓市政策令炒家卻步,但反而是用家及長線投資者的入市好時機。友和地產黃和榮表示,剛售出的半山徑單號座數特色戶,面積3,383方呎,平台637方呎,另連泳池,呎價約25,126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05

造假呃新工 做得差穿煲

1 : GS(14)@2013-07-19 00:31:2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18/18339001

                同為42歲的男女被告姚志誠及其妻周淑萍,分別報稱無業及瑪嘉烈醫院文員,昨在觀塘法院合共承認兩項以欺騙手段取得金錢利益罪。辯方求情說二人雖有正當職業,惟經濟情況很差,居於旺角劏房。

官:靠勞力先賺到錢

                                      裁判官蘇文隆批評二人犯案前有周詳準備,串謀犯法,「而家就呃咗份工啫,但工係要靠勞力先賺到錢㗎嘛」,姑念二人初犯,各判罰款8,000元。
去年9月25日,姚往慈善機構伸手助人協會見工,於求職申請表格上填寫前僱主為「扶康會」,推薦人一欄填上女主管名稱,但聯絡電話則填上妻子電話號碼。
同日,負責會見姚的伸手助人協會主任鄭婉元致電姚提供的電話查詢,接電話的是姚妻。姚妻於對話中力讚丈夫,又提供自己工作醫院的傳真號碼予鄭,以便鄭傳送工作表現評核表格給她填寫。
翌日,鄭收到一份由另一個傳真號碼傳來,有關姚的工作表現評核報告,對姚評價正面,鄭於是決定聘請姚為社工。姚於10月3日獲聘,翌日填寫職員表格時再次填上妻子電話。至11月8日,姚因工作表現差劣遭解僱。鄭感到可疑,根據姚表格上填報女主管的名字上網查找電話號碼,成功聯絡上她而揭發事件。
警方調查後發現,鄭收到的正評工作表現評核報告上女主管的名稱是冒簽,是由姚於香港仔扶康會的辦公室傳真到伸手助人協會。姚於警誡下說因男上司給他劣評,故見工時沒提供他的詳細資料。

辯方指,姚失業後為成功獲聘,情急下才於職位申請表上填寫妻子的電話號碼。妻子最初不知情,亦「覺得唔係咁好」,但於丈夫要求終沒拒絕。
案件編號:KTCC2636/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