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石油称未从海外大规模买油系因储油能力有限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304/20525932011.shtml


  中石油副总裁:中国不向海外大规模买油是由于储油能力有限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林甦)当前国际油价低迷,中国的石油生产企业为何不大举向海外买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11.02,0.46,4.36%)天然气总公司副总裁贾承造表示,关键是储油能力不高。同时,储油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非常复杂、成本很高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这位同时身兼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全国政协委员说:大家都很奇怪,为什么不在油价偏低的时候大量购买原油进行储存。对此公众有一定的误解,储油比粮食谷物的储备要复杂,如果说很易储藏,大家都会去买。

  贾承造说:“大家不知道的是,每吨石油放在库内都是要花钱的,成本很高,且不能存放很长时间。”他解释说,所谓的“买”,大部分时候指的是在海外购买如油田一类的石油资产。而购买现货原油则是很有限的。

  贾承造还表示,现在国际石油价格低迷,的确是更大规模参与国际合作的好机会。目前,中石油在北非的利比亚、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多个国家都有合作项目,与中东等地区的产油国合作也在计划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97

中移动称未放弃与iPhone谈判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3-21/110126143.html


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称,与苹果公司的谈判目前没有时间表;此前中国联通曾表示,引入iPhone希望在5月份“有说法”
 
【《
财经网》专稿/记者 张伯玲】中国移动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0941,下称中国移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建宙周六表示,引入iPhone的谈判目前没有进展。他的话从侧面表明了,在与中国联通的引入iPhone之争中,中国移动的胜算已经越来越少。 
在3月21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会议间隙,王建宙向《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移动的大门一直向苹果公司敞开,但是双方的合作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才能进行。
此前,《财经》记者从中国移动内部获悉,话费分成已不是中国移动与苹果公司谈判的焦点。
中移动希望通过iPhone来促进TD-SCDMA的应用,但苹果公司对此并不热衷。 
而就在中国移动与苹果公司的谈判进展缓慢之际,中国联通也在争取引进iPhone,并希望能在5月17日世界电信日期间与苹果公司达成协议,以配合联通WCDMA网络在部分城市试商用的启动宣传。 
王建宙还介绍,尽管国际
金融危机也冲击到了通信行业,但是每个月新增几百万的用户量,说明了整个中国市场的潜力,TD-SCDMA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透露,中国移动准备投入6.5亿元,与终端厂商合作研发TD-SCDMA终端,目前已进入合作招标阶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61

注资力拓传不和谐音 中铝称未收到新提议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090505/06416181505.shtml


  本报记者 徐虞利

  昨日有消息称,力拓股东因市场情况好转,要求修改中铝注资力拓195亿美元的交易协议。中国铝业(10.63,-0.14,-1.30%)公司负责人对此表示,目前没有收到力拓方面要修改协议的要求,澳洲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还在对交易进行审查,没有新的进展,双方都在继续推动协议的进行。

  该消息称,有越来越多迹象表明,要争取到力拓其他股东的支持,中铝可能需要作出一些让步,力拓的某些股东要求得到与中铝同样的机会,购买可转换 债券。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中铝将以73亿美元购买力拓可转换债券,从而将其在力拓的持股比重从9%增至18%,还计划支付123亿美元,购得力拓优质矿 业资产的少数股份。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向记者表示,中铝注资力拓的交易不能修改太多,因为对出资者来说,条件太不好的话,则没必要出价如此 之高。“中国企业愿意尊重澳大利亚和其他股东的合理合法权益,但其也没有权力要求我们拿出上百亿美元去给他们当慈善家,力拓可转债券的发行对象如果放开, 等于是让中铝出钱给别的投资者潜在利益。”

  此外,力拓股东还认为,由于力拓股价的上涨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回暖,使当初的交易协议发生了变化。梅新育表示,近期的资源价格上涨有不少是靠中国经济企稳和中国增加战略储备推动的,对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而言,未必能够持久,力拓股东以此为据并不足信。

  5月1日,澳大利亚反对党自由党领袖马克姆·特恩布尔建议政府否决中铝对力拓的交易。他认为,这一交易将使得“中铝甚至中国政府有机会进入澳大 利亚第二大资源企业,从而获得有关公司产量、成本、定价和市场策略等方面的信息。”但澳大利亚财长斯旺立即给予回应,“特恩布尔的言论是完全不负责任的, 他是在玩弄机会主义的党派政治,拿我们最重要的贸易关系冒险。”

  同时,同为自由党的西澳大利亚州财长Troy Buswell则表示全力支持中铝与力拓的交易,他还将中铝对力拓的投资与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资源领域的大量投资进行对比,他说:“有贸易伙伴介入非常重要,有外国资本的介入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资源领域上。”

  5月2日,力拓向澳大利亚参议院提交了一份对中铝交易表示支持的声明,并再度强调这一交易“代表了最佳的资本组合,提供了最优的价格,以及战略合作伙伴所带来的持续价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42

方便麵油包含重金屬? 統一康師傅回應稱未超標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025

11月13日,台灣《今週刊》報導稱,台灣市面售賣的各個名牌泡麵的醬包居然都含有銅、鉛、砷、汞等重金屬物質。由於目前台灣並未對泡麵的醬包制訂出重金屬劑量的標準,因此,暫無法判定是否超量。

相關報導出爐後引起廣泛關注。14日,統一發表公開聲明稱該司方便麵醬包中重金屬含量符合國家標準。康師傅方面稱,康師傅在大陸和台灣地區均設有生產工廠,台灣地區生產的康師傅方便麵並沒有在大陸市場上銷售。

台媒檢測結果:老壇酸菜牛肉麵醬包的鉛含量最高

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今週刊》報導中稱,其將統一在內的數十款方便麵品牌送檢SGS台北食品實驗室檢驗,其中「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醬包的含鉛量最高,達0.222ppm(1ppm=1mg/kg)。

而在中國大陸目前有兩部標準對食品中的重金屬含量做出限定值標準。一部是2003年出台的《GB 17400-2003方便麵衛生標準》,另一部則是2012年出台的《GB 2762-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方便麵衛生標準》中將鉛含量的標準設定為0.5ppm,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則將調味品中鉛含量的標準限量放寬到1ppm,因此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0.222ppm的鉛含量標準無疑符合大陸地區的食品安全規定。

目前,統一方面尚無法確認檢測的該批次老壇酸菜牛肉麵是否為大陸工廠所生產。而統一集團的人士表示,公司在今年8月在大陸送檢的該款方便麵也均是符合規定的。

檢測報告還顯示,「康師傅香辣牛肉麵」的油包中含有鉛、砷、銅等重金屬。其中,鉛含量為0.077ppm,砷含量則為0.022ppm。

此外,此次檢測中含砷量最高的是「韓國辛拉麵」,數值為0.532ppm。而根據《方便麵衛生標準》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砷的最高含量應為0.5ppm,辛拉麵明顯高於國內方便麵市場的限定標準。

公司回應:符合國標

對此,統一企業11月14日發表公開聲明稱,公司方便麵產品均依照國家標準《方便麵衛生標準》GB17400、《方便麵》LS/T3211進行生產,成品均依以上標準檢測合格後出廠;而方便麵醬包中重金屬含量均符合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要求。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康師傅控股集團新聞發言人陳功儒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康師傅在大陸和台灣地區均設有生產工廠,台灣地區生產的康師傅方便麵並沒有在大陸市場上銷售。

「被檢測出的微量重金屬元素可能是由於檢測中空氣背景值的存在而混入檢驗樣品中,康師傅方便麵的產品質量沒有問題。」陳功儒解釋道。

陳功儒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台灣地區的康師傅方便麵是委託味全進行生產,和大陸的生產線完全是分開的。」

辛拉麵:砷超標

京華時報》報導,前述檢測報告顯示,辛拉麵砷含量為0.532ppm,而國標2762-2012對調味品中砷的限值為0.5ppm。

對此,辛拉麵中國公司——農心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周小姐昨天表示,此次台灣銷售的辛拉麵產品全部從韓國進口,而大陸商超銷售的辛拉麵都是由公司上海和瀋陽的工廠生產,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周小姐還給媒體提供了一份公司今年月份的送檢報告,顯示含量均合格。

不過,《京華時報》記者14日發現,在網上仍有銷售與此次台灣方面檢測相同包裝的進口辛拉麵。對這些產品的重金屬含量是否合格,周小姐表示,上海農心不負責任何進口業務,不瞭解這方面的情況。

北京商報》報導,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委員朱槿梵表示,儘管食品裡難免存在某些有毒重金屬,然而只要超過一定濃度,就會干擾正常的生理功能,嚴重時還會致癌。

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認為,目前尚不能判定上述方便麵產品所含重金屬是否超標,消費者不必過度緊張。

「如果說含重金屬的食品就不能吃的話,那麼所有的食品都不能吃了」,范志紅表示,只要儀器夠精確,總會檢測出一星半點的污染,因此食品中含有某種特殊的重金屬不等於重金屬超標,如果沒超標就沒必要恐慌。

重金屬來自哪裡?

錢江晚報》報導,據國內方便麵業界的專家介紹,方便麵的鉛主要來源於生產原料和生產設備兩個方面。

鉛元素廣泛存在於飲用水、小麥等中,因此以這些為原料的食品製品中含有鉛元素是不可避免的。企業在選擇原料供應商時都會對這些指標進行檢測。此外,生產設備也需要進行定期清理,嚴格控制產品中的鉛含量。

浙江省內一家食品企業工程師表示,儘管食品裡難免存在些有毒重金屬,但只要超過一定濃度,都會干擾正常的生理功能,嚴重時還會導致基因突變而造成癌症。生產用原料總砷、鉛超標或生產中加工器具的污染會造成成品的總砷和鉛超標。長期食用總砷、鉛超標的食品對人體肝腎會造成損害。

另據《廣州日報》報導,目前大陸市售的各品牌方便麵包裝袋上標明的成分表中,雖都詳細標明了各項配料、粉包、油包成分,但都未明確標明內含重金屬成分及含量,消費者也大多對此並不知情。家住廣州越秀區的何女士稱,完全沒想到方便麵會有重金屬的問題。

對此,廣東武警醫院營養科主任曾晶表示,銅為生命活動所需的微量元素,但若過量攝取則會造成貧血,或對肝臟造成傷害。而鉛、砷、汞則是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成分,造成人體骨骼、腎臟、皮膚等方面的病變,嚴重的還會致畸、致殘。

不過,曾晶認為,重金屬元素確實存在於空氣、水源等自然環境中,由工業污染導致植物蔬果、油脂等食品原料中含有微量重金屬元素,也是正常現象,這一說法與不少廠商說法大致吻合。她表示:「目前國家對食品中重金屬含量已出台了相關標準,如果生產廠商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控制重金屬含量,就應該不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但同時她也提到,撇開重金屬問題不談,消費者不宜一次性食用過量或長期大量食用方便麵等速食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969

人壽等險企境外頻頻買樓 業內人士稱未推高當地房價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7817.html

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境外不動產投資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全球布局的重要一環,這其中,保險資金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當前,險資監管放松,境外商業資產租約長,回報率較高的特點也推動保險公司頻頻“出海”,成為境外投資主力。

據地產顧問機構——第一太平戴維斯統計,2015年境內保險公司參與共計約60億美元的境外不動產投資,占全年總額30%。

今年4月27日, 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聯合加拿大國際大型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以3.46億英鎊成功收購倫敦金融區域的辦公大樓—ALDGATE Tower, 初始回報收益率達到4.9%。

第一太平戴維斯參與了本次收購過程,為中國人壽提供相關交易服務。

Aldgate Tower位於倫敦金融城東側的Aldgate East地鐵站上蓋,距離英國中央銀行不到一公里, 總面積達30,377平方米。 大樓建成於2014年第四季度,共計16層。 目前該大廈出租率為94%,入駐的企業包括Uber、Aecom、WeWork、Tag、Ince & Co、Maersk等諸多明星公司。

作為國內最大的商業保險集團,中國人壽的本次並購,為2014年以來海外地產投資布局的第三子。

除了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安邦、陽光保險等企業也紛紛去境外購買物業資產。

國內保險企業為何頻頻出海?他們青睞哪些標的資產?風險如何規避?近日,第一太平戴維斯北京公司投資部助理董事王堯和張航為我們解答了上述問題。

他們認為,雖然近年來包括保險資金在內的中國資金紛紛去海外購買地產,但在當地總投資量中占比並不大,不能簡單說是中國資金推高了當地房價。

問題:國內資金為什麽要去海外買物業?對中國有什麽影響?

王堯:海外不動產投資大概是從2011年開始,我們剛開始做這業務的時候主要客戶就是中投。到2012年、2013年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發現客戶越來越多,從險資、銀行、開發商一直到這兩年開始慢慢增多的中小型民企,財富管理公司,高凈值個人等。

這有幾個方面因素,一個是宏觀經濟層面,中國當前GDP增速,包括房地產業在內的投資回報,已經不可能複制十年前的情況。

其實包括還有另外一個因素,人民幣進入緩慢貶值通道、國內缺乏具有永久產權並且收益穩定的可投物業,成為這一波國內險資出海的大背景。

再有第三個,也是挺重要的因素,就是政策層面鼓勵。2012年保監會出臺保險公司境外投資辦法,給大部分險資開出了通往國外的窗口,鼓勵更多的險資把它的資產配置在海外。

其實之前他們也有這種需求,只不過政策層面沒有給他們很明確的指引,從2012年底出來這個政策之後,大量的險資開始出海。

在險資配置不動產這塊來說,中國企業的發展還是相對比較慢,其實全球排名前幾名的保險公司,像AIA,這些公司的資產配比里頭,有將近10%到15%是合理配置在不動產上面的。

去年我們做的一個統計顯示,中國險企這方面只有2.3%,這個配置比率還是非常低。從保險業本身自身的需求,包括它資產的安全性,資產配置上需求來說的話,是有必要與國際對接的,從目前只有2.3%的占比提升到10%左右。

張航:本質上來說資金永遠是逐利而為的,哪里有錢賺,資本就流向到哪里。從國家層面上講,隨著中央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出,政府也是鼓勵中小型的民營企業投資海外,他們也紛紛走出國門進行一些物業並購和開發,盡管項目標的投資額遠沒有險資、政府主權基金那麽大,但畢竟也是踏出了第一步。

國內一個叫總部基地的民營企業在倫敦投資的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總部基地集團2005年在北京豐臺科技園成功開發了獨棟總部企業園區,目前運營狀況良好,落戶園區的大型國企和上市公司多達40多家。

總部基地六年前在英國拍了一塊地,位於東倫敦皇家阿爾伯特碼頭,是當地政府重新振興經濟的重大項目。他們之所以選擇跟總部基地合作,是因為總部基地獨棟式的園區開發理念,是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的寫字樓。這可以為英國引入更多的中國企業投資英國。同時給當地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並拉動經濟增長。

當然這個項目的規劃也是比較符合英國當地政府對於振興經濟的要求。項目一期規劃為22個獨立寫字樓,每個樓有1500平方米到2500平方米左右。之前這樣的寫字樓業態在英國是比較少見。英國傳統的金融區,像金絲雀碼頭基本都是高層甲級寫字樓,總部基地開發的位於城市新興區域的科技園式的寫字樓應該是第一次出現在東倫敦。

還有其他一些民營企業,他們聯合中國主要的民營企業,組成大的投資集團。譬如說中民投目前也成立了一個並購基金,也積極在英國,北美地區尋找大型的整棟辦公物業標的。

不論是從政府宏觀經濟層面的鼓勵和刺激,還是從投資標的國當地的稅務,法律的透明與完善程度來講。中國資本流入境外發達市場國家,從交易保障和資金安全性上還是比較令人踏實和放心的。

另外純粹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講,現在中國二三線城市最近幾年的甲級寫字樓,包括商用物業的供給量,是遠大於實際需求的。這就造成很多城市的大型辦公物業空置率增加,商場運營困難,現金流不好。可是土地拍賣價格卻不降反升,這都為更多投資資本流出創造了客觀條件。

一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這三個城市目前寫字樓的空置率還是可以接受的,但租金上升勢頭不再持續,也開始慢慢保持平穩。從租金回報的角度上來說,整個北京市場年回報率還不到4%,相比成熟市場回報率以及低利率的杠桿成本,這是相當低的回報。目前包括倫敦,紐約,投資核心區域運營穩定的辦公物業基本上可以拿到4.5%的回報,甚至於到5%,這是很正常的。其它一些新興區域,像日本,現在也有很多人在考慮投資日本房地產市場,因為它有銀行負利率的刺激,這也為資本套利創造了空間。

問題:保險公司在投資海外地產的時候,有什麽特點?

王堯:險資首先考慮的是安全性,第二是收益率,第三是這個國家的政治穩定度,第四是這個國家的法律法規、會計、稅務的透明度,第五就是地產市場流動性。

2012年底出臺的險資海外投資政策,涉及去國外投資房地產是有明確限制的,具體是多少個國家多少個城市為限,險資投不動產類只能去這幾個國家。保險資金是一個長期性的資金,要保證每年的固定收益,其實它對收益的要求並沒有像其他行業,比如開發商、私人企業那麽高,它只要保證每年一個租金收益就可以了,過去幾年可能是5.5,這幾年降到4.5左右。

簡單說一個例子,為什麽這麽多企業會選擇在英國這個市場。首先英國它是一個政治穩定度比較高,再一個就是說它的稅率、法律非常透明。

在倫敦來說,大部分險資為什麽投寫字樓?一般來說,寫字樓是15年的租約,租約是每年只漲不跌的,其實很好匹配了險資的需求。買來15年,每年有固定化的需求,每年利潤都在增長,這是很好的與險資匹配的產品。

此外,寫字樓相對於酒店、商業、以及住宅開發來說的話,它對管理的需求並不是那麽高。大部分險企不具備開發能力,一般來說它是不會介入到整個開發流程,也不希望有過多的人力、物力在蓋樓,或者是物業的維護上。

問題:如果還有險資想出海的話,對它們來說,還有哪些風險需要去規避?

王堯:我們拿倫敦做例子,2011年平安買的一個樓,當時它買的初始回報大概在5.75左右。到當前最新的人壽的成交案子,它的回報率是4.75,可以明顯看到當地資產價值已經慢慢炒起來了,收益比已經被壓縮到一定程度了。

很多保險公司對資產也是越來越挑剔。包括位置、安全性、市場環境,也都是在做重新的評估。尤其美國存在一個加息預期,我們跟某一家保險公司聊,對購買的不動產定期會做一個資產價值的評估,這個價值評估最主要的指標就是無風險利率。

問題:中國企業去倫敦買物業,這些來自中國的資金在當地總投資中占比是多少?是否出現了中國企業買得多了推高當地資產價格的情況?

王堯:我們先拿澳大利亞做一個簡單的例子,現在不少報道說,因為中國投資人過去了,把澳大利亞的整個房地產市場炒起來,搞得當地都沒人能買得起房子了。但我看了一個數據後很驚訝,其實中國買家在這里並不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它是排在第四,前面是美國、歐洲、亞太其他地區。

我們拿澳大利亞的豪宅市場舉例,高端住宅里買得最多的人是加拿大和美國人,第二是歐洲人,第三是日本韓國這些人,第四才是中國人。從整個住宅市場來說,我並不認為是中國人把當地房地產炒起來的。

倫敦是一個對全球資本吸引都很大的一個地方,它首先吸引的是美洲、東歐、中東,其次俄羅斯、新加坡、中國香港的資金,然後才是中國內地的資金,是這麽一個排序。其實中國這兩年的投資量才占了當地寫字樓交易量的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62

廣州銀聯備付金被曝無故扣款 回應稱未挪用資金

日前,有媒體報道指出,以代客戶理財為名來吸引投資者的一家公司,8個月狂卷10億元,隨後徹底消失。記者調查發現,上述資金並未直接流向該公司,而是通過一家名為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簡稱“廣州銀聯”)的備付金賬戶,最終又以購買商品的名義消失不見。

投資者表示,自己並未進行網上購物,資金就這樣消失,顯然無法解釋。有律師指出,第三方支付公司當然應該向支付人透露將向誰付款,以及數額、方式等。如果未接到指令就撥付,顯然已經侵害了支付人的財產權。

不過廣州銀聯發布澄清聲明稱,公司從未截留、侵占、挪用任何客戶資金,也從未涉及任何違 法犯罪活動。關於相關文章反映的當事人糾紛,經查詢系當事人通過互聯網進行操作,並主動通過網銀使用本人數字證書(Ukey)發起支付,使用數字證書可以 準確確認本人身份及交易金額,具有不可抵賴性,相關交易資金也已全額支付給商戶。

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12月,是中國銀聯旗下、銀聯商務全資控股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銀行卡收單及專業化服務、互聯網支付、預付卡受理等主營業務。2011年5月,獲得央行頒發的全國首批《支付業務許可證》。

據悉,廣州銀聯因備付金賬戶扣款問題,屢屢被用戶投訴。據《廣元晚報》報道,關女士銀行 卡中3000元被莫名劃入廣州銀聯客戶備付金的賬戶中,然後購買了基金。此外,在聚投訴網站,搜索一欄輸入“廣州銀聯”,出現了52條搜索記錄。陸續有用戶投訴“帳號被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無故扣款”的事件。

針對此事,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廣州銀聯,客服表示會把信息反饋給相關同事,盡快回複。截至發稿,並未收到回複。

用戶資金去向成謎 廣州銀聯:從未截留、侵占、挪用任何客戶資金

《中國經營報》報道稱,廣州銀聯賬目糾紛,用戶資金去向成謎。據悉,一家名為匯邦資本的企業,8個月狂卷10億元,隨後徹底消失。投資人趙海表示, 該公司以代客戶理財為名(以代炒貴金屬為主),吸引投資者。不過,記者調查期間卻發現,上述資金並未直接流向匯邦投資,而是通過廣州銀聯的備付金賬戶,最 終又以購買商品的名義消失不見。

趙海等多名投資者向本報記者講述稱,他們於2015年10月通過一家網站購買了匯邦資本的“智贏天下”貴金屬交易理財投資產品,該平臺要求投資者最 少以1萬美元開戶,運用自動化交易軟件,通過國際外匯現貨黃金交易獲得收益,並通過MT4(市場行情接收軟件)可以看到投資者對應的賬號信息的變化,投資 者無法進行操作。

值得註意的是,部分投資者無意中在銀行的回單中發現詭異之處。根據趙海提供的一份電子銀行回單顯示,這是一份網上購物回單,收款人為“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人名稱”,商品名稱為“中匯商務網上支付”,支付金額約××萬元。

趙海認為,自己並未進行網上購物,也並未得到名為“中匯商務網上支付”的產品或者服務,資金就這樣消失,顯然無法解釋。“即便是我投資了匯邦資本的理財產品,那也應該顯示我們的資金被劃撥給了與匯邦資本相關的企業公司,而不是以購買商品的形式流入到其他公司。”

上海融孚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烽指出,廣州銀聯網絡支付目前已經涉嫌違約。“第三方支付公司當然應該向支付人透露將向誰付款,以及數額、方式等。如果未接到指令就撥付,顯然已經侵害了支付人的財產權。第三方支付公司與支付人之間有賬戶協議,所以,更確切來說,算是違約。”

對於商戶信用審核風險方面,業內人士分析稱,第三方支付平臺不會主動去對接口企業進行風險審核,甚至包括企業的真實性。作為第三方通道來說,支付平臺可能會基於道德壓力進行資金追回,但是絕對不會承擔法律風險。

7月4日上午,廣州銀聯在官網刊登聲明,就此事特此澄清。聲明中表示,“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從未截留、侵占、挪用任何客戶資金,也從未涉及任 何違法犯罪活動。關於相關文章反映的當事人糾紛,經查詢系當事人通過互聯網進行操作,並主動通過網銀使用本人數字證書(Ukey)發起支付,使用數字證書 可以準確確認本人身份及交易金額,具有不可抵賴性,相關交易資金也已全額支付給商戶。”

聲明繼續指出,目前,公安機關已對相關當事人及其交易對象機構的糾紛事項展開偵查,公司將積極向公安機關提供相關線索和證據。

銀行卡中3000元被莫名劃入廣州銀聯賬戶 然後購買了基金

2015年3月,據《廣元晚報》報道,關女士突然收到銀行發來的短信,提醒其卡中的3000元錢被劃入了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的賬戶中。關女士立即到銀行進行查詢,發現卡內的錢的確被劃走了。

3月18日上午11:33,正在上班的關女士突然收到了銀行發來的提醒短信,稱她的一張儲蓄卡里支出0.38元,短信中說是基金費用。還沒等她反應 過來,手機又收到了一條短信,稱其卡中又以同樣的項目扣款3000元。因為扣房貸的時間還沒到,自己也沒有進行任何支付或提現的操作。關女士立即跑到銀行 網點查詢,發現錢的確被劃入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的賬戶中。

關女士隨即致電對方賬號所屬公司的客服中心,得知這兩條短信扣款其實並不是一家公司所為,而是被平安銀行旗下兩家北京的基金公司轉走。而且在她之 前,客服中心也接到過類似投訴情況,但由於是商戶直接與申訴人解決,所以她們也不清楚最後的解決情況。不過,客服中心表示會將申訴意見轉達,讓對方盡快回 複。

針對關女士的情況,開卡銀行個人客戶部的工作人員稱,他們已經在積極與第三方平臺聯系解決問題。而市民可以先在附近網點工作人員的協助下,先按“三步走”的方法進行申訴。

第一步,便是到附近網點打印銀行卡客戶交易查詢單,再撥打銀行人工客服,對其說明情況,告知查詢單上交易時間、對方戶名、賬號等信息,等待人工客服 查詢後發來短消息。第二步,撥打短信內容所提供的對方賬號所屬公司的客服中心號碼進行申訴,表示之前沒有任何交易,對被“扣”資金申請賠付,等待客服查 詢。第三步:到派出所報案,拿受理回執,以及準備客服要求的相關材料。

因備付金賬戶扣款問題 廣州銀聯商譽受損

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12月,是中國銀聯旗下、銀聯商務全資控股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銀行卡收單及專業化服務、互聯網支付、預付卡受理等主營業務。2011年5月,獲得央行頒發的全國首批《支付業務許可證》。

客戶備付金,是指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托的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支付機構應當在收到客戶備付金或客戶劃轉客戶備付金不可撤銷的支付指令後,辦理客戶委托的支付業務,不得提前辦理。

廣州銀聯因備付金賬戶扣款問題,頻遭網民非議。《中國經營報》報道稱,據中國電信旗下聚投訴網站的投訴信息顯示,今年5月份,曾有用戶反映,自己銀行賬戶的錢通過廣州銀聯主動劃撥至平安人壽保險,而該用戶並未購買平安任何理財產品。

中國經濟網記者登錄聚投訴網站,在搜索一欄輸入“廣州銀聯” ,出現了52條搜索記錄。陸續有用戶投訴“賬號被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無故扣款”的事件。投訴人劉先生反映,發現銀行卡在3月31日被廣州 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劃走5448元。吳女士於3月13日發布投訴稱,“本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收到銀行扣費短信,該資金流向為‘廣州銀聯網絡 支付有限公司客戶備付金’。”

但中國經濟網記者未收到廣州銀聯相關人士回複,劉先生與吳女士投訴信息真實性有待進一步確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19

盧誌強斥資76億增持民生銀行 稱未與任何股東結盟

據外媒報道哦,民生銀行副董事長盧誌強表示,他不會跟任何其他股東達成一致行動人的協議。

過去一周中,盧誌強斥資約76.5億元人民幣增持民生銀行股權,以致外界一度猜測民生可能也會面臨類似萬科與寶能之間的股權爭奪戰。對此,盧誌強予以了反駁。盧誌強表示,7月11日以來通過泛海控股實施的增持,主要原因是考慮到泛海向金融轉型的戰略、民生銀行股價合適而且非常有發展前景。

今年3月份,盧誌強在“兩會”期間就民生銀行即將面臨的董事會換屆表態時稱,民生銀行從發起至今,形成了股權相對分散的機制,自己此前並無減持民生銀行A股,也不贊成任何一家企業絕對控制民生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95

“巴鐵”測試後被"封藏" 當地發改委稱未立項

近來,一輛據媒體報道可以“載客300人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試驗車”攪動了飽受“城市病擁堵癥”的民眾的神經。

8月2日,“巴鐵”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試驗包括剎車距離、摩擦系數、耗電等,檢驗車和路、人和車的關系。但是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路面測試跑全程不過300米。有網友質疑稱:“300米是開玩笑吧,還沒跑起來就停下了!”。

此前,秦皇島市委和北戴河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均表示,對“巴鐵”運行試驗情況並不清楚。秦皇島發改委工作人員則稱,該市並沒有對“巴鐵”項目進行立項審批。

4日下午,據中新社記者稱,“巴鐵1號”已被企業“封藏”。作為試驗線的富民路附近一段約長300米的道路已被戒嚴,穿著印有“巴鐵”標誌工作服的員工把守在道路兩端。“巴鐵”綜合試驗現場站臺的電子屏上仍顯示著“北戴河‘巴鐵1號’全球首測”的標語。

“巴鐵”被遮陽布遮擋了起來,只能隱約看到其車頭。(圖片來源:中新網)

現場,一座高約10米、寬約9米、長約30米的鋼結構建築把富民路南端的一側路面占滿,外面封擋著彩鋼板,原本通透的南北兩側拉起了遮陽布,整個龐然大物似的建築連邊角處都被用泡沫進行了精心封擋。

據了解,測試後的“巴鐵1號”就“躲”在這座臨時建築中,被封藏了起來,嚴禁觀看,嚴禁拍照。從遮陽布的上方只能隱約看到“巴鐵1號”的高大車頭。

據負責該路段清掃的環衛工告訴記者,“巴鐵”測試當天他就在現場,“啟動時的聲音仿佛飛機起落。”

對於巴鐵運營的各種疑問,制造方三緘其口。

2016年5月16日,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巴鐵科技”發布消息稱,2016年4月27日,“巴鐵科技”與秦皇島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秦皇島方面承諾將為“巴鐵”項目盡快落地提供一切便利條件,並已經為“巴鐵”規劃出一公里的試驗段,120公里的運營線路。

對此,秦皇島市委和北戴河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均表示,對“巴鐵”在秦皇島運行試驗情況並不清楚。秦皇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稱,該市並沒有對“巴鐵”項目進行立項。

巴鐵科技算是一家連續創業的公司,其前身是深圳華世未來泊車設備有限公司(已吊銷),成立於2010年1月26日,註冊資本80萬,法定代表是宋有洲,也是“巴鐵”的總設計師。公開資料顯示,宋有洲與華贏集團在2015年底簽訂戰略性合作協議。

目前,“巴鐵科技”顯示,該公司已與天津、秦皇島、沈陽、南陽和周口五座城市進行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854

營改增助推企業炒房?專家稱未現企業大規模買房

在房價上漲期間,有觀點認為,營業稅改增值稅(營改增)中允許企業將不動產納入進項抵扣,更是直接降低企業買房成本,將刺激企業加入“炒房”大軍。這一觀點近期在網絡上流傳,但是事實真如此麽?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出於具體政策限制、風險管控等因素,不動產抵扣並未刺激企業大量炒房。從稅制改革角度看,不動產抵稅完全符合增值稅改革大方向,完善了增值稅抵扣鏈條。

今年以來,一線城市和多個二線城市的樓市進入瘋漲模式,到8月,國家統計局監測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中,比去年同期上漲的城市達62個,廈門、合肥等地同比漲幅更是超過40%。這讓廈門等地方重啟限購。

房價大幅上漲使得企業“做實業不如炒房”觀點更為人接受。近日在浙江德清縣新莫幹山會議上,當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被問及作為一個企業家是做實業還是炒房時,他的回答是,作為企業家,實業利潤微薄,而炒房利潤可觀,答案很明顯。

近日上市公司*ST寧通B賣掉兩套學區房,從而實現扭虧為盈保殼。

*ST寧通B在2004年以營銷工程人員辦公居住名義在北京西城區買了兩套140多平方米的學區房,根據評估公司評估,這兩套房產原值總計214.71萬元,截至2016年7月底,評估值為2272 .62萬元,相比2004年漲了約16倍。

趨利行為也讓不少企業考慮買房,而營改增新政給了實實在在的優惠。而5月1日營改增新政推出一項重磅政策,即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可以納入進項抵扣範圍,且兩年可以抵扣完畢。

這一舉措將明顯降低企業購房成本,是國家為了給企業降成本一大優惠舉措。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官方在此次營改增新政5000億元減稅預期中,不動產納入進項抵扣減稅規模達到3000億元。

在當前房價瘋漲背景下,也有觀點擔心,這一減稅政策可能被企業利用來投機炒房。即因為買房能抵扣增值稅,此舉不僅大大消減了企業的稅務成本,而且更將企業推進了“搶房大軍”。

對於企業利用不動產抵稅新政來炒房的觀點,有人認可,也有人不認同。

一位稅務局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種觀點有道理,不過從國家層面來看,這一政策是給企業減負的制度性紅利。現實操作中,企業的確可以利用這一政策購買民用住宅,但是否推高房價還需要數據支撐。

上海財經大學不動產研究所執行所長陳傑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從他了解的數據情況看,買房子的主力還是個人,沒有看到企業買房激增的情況。

他認為出現這種情況有三種原因。第一,目前絕大部分的房企選擇的都是簡易征收,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企業購入是不能抵扣的。第二,企業如果購房的話,盡管增值稅可以抵扣,但還要負擔持有成本,每年要繳納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將來拋售的時候涉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土地增值稅,成本遠高於個人。第三,企業購房還面臨一定風險,如果將來企業不景氣,導致破產,賬面資產都是要由法院處理的,但如果是個人購房的話,即便企業破產,房子還是屬於個人所有。

普華永道中國中區流轉稅服務的主管合夥人李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上述觀點有些失之偏頗。將不動產納入進項抵扣是營改增是完善流轉稅稅制的一個環節,並不是以去庫存為主要目的。所以,市場上的這一說法有些本末倒置。即便是用房產來抵扣,主要抵扣項一般是指與生產經營有關的進項稅。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楊誌勇對第一財經分析,不動產抵扣是增值稅制的完善,是增值稅中性作用的要求。制度是制度,不應該和房地產市場有過多聯想。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任何政策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是為了控制房價,我們就不去采取不動產進項抵扣政策,不采取這個政策企業就不買房了?因此關鍵問題應該營改增不動產進項抵扣政策主要解決目標,即增值稅制度的完善,而不是看企業策略性的反應。

賈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不動產進項抵扣的確刺激企業購房,在炒房方面可以出臺一些政策補丁。但是從稅制改革來看,不動產納入進項抵扣方向是肯定的,讓增值稅有一個完整的抵扣鏈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92

又一“好同學”公司急澄清 綠葉制藥稱未與樂視訂立投資安排

綠葉制藥晚間發布澄清公告稱,並無與樂視訂立任何投資安排,目前亦無此計劃。

此前,樂視在11月15日宣布,有十幾家企業將對樂視投資6億美元,資金將投向樂視汽車生態和LeEco Global。根據報道,參與此次投資的十幾家企業中包含兩家港股上市公司,分別為敏華控股、綠葉制藥。

敏華控股則在11月16日午間發布澄清公告,近日有媒體報道公司將投資樂視,但公司並無計劃進行任何上述投資安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