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夢空間——最近兩年日記中記錄的一些夢境碎片 東方愚
http://www.dongfangyu.org/?p=4681
讀多蘿西婭《成為作家》一書中,她說,每天早上爬起來,沒洗臉沒刷牙、頭腦一片空白的時候嘗試寫作,會是一種很曼妙的體驗,另外試著記錄自己的夢,哪怕只能記起很少的碎片。
我於是翻出來最近兩年的日記裡,我記錄過的自己的一些夢境。很搞,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好多夢都是財經色彩的。摘錄一些到這裡和大家分享,文字全是當時的日記片段,沒經過任何修改:
2010年3月3日
2日與張茵一起午餐,她的坦誠超出我的預期。我告訴了張茵一件真實的事。去年一天我寫一篇關於她的文章,查了不少資料,尤其對她的丈夫、玖龍副董事 長兼行政總裁劉名中的任何資料,都仔細研究。結果那天晚上睡覺,我夢見了與劉名中聊天,不過他臨時有事,非常匆忙地上了車,我大喊:你的手機號呢?劉名中 在車玻上寫了11個數字,136….就在這個時候,夢醒了,我依稀記得這串數字,正好床頭有筆,我迷迷糊糊地一邊回憶,一邊寫到了紙上。然後接著睡去。早 上起來,我看到床頭紙上的電話號碼,撥過去。這是歸屬地為珠海的號碼,遺憾的是,停機了。
這件事聽起來很荒唐。但卻是真實的事。最近三年我一直在財經人物這一方向上寫作、耕耘,有時真像走火入魔了一樣。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2010年5月12日
昨晚夢到曹德旺幫我約蔡衍明了。這已經是第N次夢到我寫過的財經人物了。以前進入夢鄉的還是劉名中,唐萬新等人。我是不是應該嘗試寫財經小說呢。
2010年5月24日 星期一
這幾天,我做過幾次很奇怪的夢。記憶清晰的有兩次。一次是我又飛起來了,與以往的的「飛天之夢」中我必須先跑步啟動、再飛上天空不同的是,這一次的 飛天,是始終在飛,飛得很高,很穩。第二個夢,似乎是在美國,我到了一個叫什麼什麼堡的城市,不過奇怪的是,我在夢裡看到了我河南農村老家的房子。
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這是早上8:50,我剛起床。晚上我做了一個夢,我又飛起來了,我夢到了老家,我在空中到處飛,夢到了疼我的姥姥的去世(她已經於2002年秋去世 了),好多親戚在一起,參觀村裡面全部封起來但還沒有拆的老房子,大家上樓,我飛著,雖然飛得不是太高,但是一直在飛。還有個小朋友好像也學會了我的飛 法,但他的技術不是太穩定。後來,我發現自己好像也可以隱身,我看得見這個世界,人們卻看不到我。我手拿匕首、凶器,殺了一些人,這些人,有的本來就是作 惡多端的,有的是我的仇人(我哪兒有什麼仇人呢)。我的飛,和隱身,使我能夠很快逃離現場,然後飛到別處去。我好像還會變魔術,我把凶器,扔到一些並不兇 手的人群當中,這些人,其實也是惡人,雖然這個惡,也是先前的惡,但我想讓他們當替罪羊,懲罰他們,反正他們是惡人,我把凶器扔到他們當中,他們一開始看 到的,是變化後的凶器,直到他們拿起來,才看到凶器現出原形,他們在劫難逃。
我其實一直是很擔心的,我擔心握過的凶器,有我的指紋。我也擔心,我殺了一些準備悔過自新的人。其實想想看,這個世界怎麼會有這麼多惡人呢。是我太 過失望了,心裡陰暗了,還是本來如此。我甚至夢到了一開始,我有的各項本領,都是學來的,而學習過程是殘酷的,危險的,同隊的人拿著長長的匕首在一起,我 擔心他們會殺我,我想逃,但逃不掉。有一次想逃,被同隊的人追過來,他們也拿著匕首,長長的匕首,周圍其它人看到,以為是黑社會內訌,但隊友對周圍的人 說,沒事,我們在拍電影,收工吧。
2010年9月8日
9月7日早上醒來,我記起來晚上做過的兩個夢,一個是,我和沈浩波談雜誌的事,基本上談好了,正如今天的情形,真可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另一個夢 很搞笑,我夢見我和幾個同事,其中包括肖華,開了同一輛車。我坐在第二排,蹊蹺的是,方向盤把在我手中,第一排的兩個座位是乘客。肖華坐第一排的其中一個 座位。我一邊開車,她一邊坐穩,不過在系安全帶的時候,往後一甩,把我的方向盤給扣住了,導致不能自由轉動,差點造成車禍。危險!夢裡的這個場景,白天想 起來,實在是太有趣也太形象了。這難道是冥冥中的一種暗示?
2010年11月9日
在歐洲這幾天幾乎天天做夢。昨晚夢到浙江的一家資源類企業出了事,需要找人救火,需要朋友們的建議。他們找到了我。
這個時候,我被電話驚醒了。接到一個電話,果真是浙江企業—–橫店集團新聞中心主任施衛東。他說好久沒聯繫了,最近他們要做個出版物產品,想讓我給他提些建議。我半迷糊地說,「老施,沒問題。」
2011年3月15日
昨天夢到高一時的語文老師,他站在講台上,說喜歡對詩詞,然後寫了兩個短句共八個字,上半句我記不清了,下半句是「伶俐是你」,然後我醒了。上午的 時候,找到林州市一中的電話,打過去,中午的時候找到他,他竟然還記得我,說我當年年齡最小、學習最好。哈。慚愧。他是1971年出生的,現在40歲了。 教我的時候是1996年,他25歲,剛分到林州一中。15年過去了,時間過得真是快。夢是一個有趣的事情。我去年還有一次夢到大學同學王傑彬。早上配來的 時候我給他打電話,聊得還不錯,後來他給我發短信,說「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這哥們有些屈才,當年很有思想的,去圖書館借書,好多時候是哲學書,思想性 的,比如何新的書。他說自己的理想是當國家總理。後來考研不順,兩年都沒考上。回了縣城,幫家裡做些生意。他說他現在還沒有結婚,我覺得他可能看不上週圍 的姑娘。
2011年5月16日
賀大卓,多勤奮多積極的兄弟,每天都會給我電話,溝通採訪進展,為了給宗慶後打電話,他不斷換號碼,甚至新買了一個手機號,一直打到凌晨兩點多鐘。 結果導致我5月15日晚上做夢都夢見宗慶後,在一個像學生宿舍一樣的大通鋪房間裡,大家都快睡了,宗慶後才回來,然後好多人圍著他問問題,我和他融著有點 遠,跑過去問,他就給我講,娃哈哈要上市,為什麼,甚至券商名字都告訴我了。
問:娃哈哈上市是主動融資意願使然嗎。宗慶後:完全是券商推動。問:飲料業務現金流應該不錯啊。宗慶後:是的,但集團下面地產業務的負責人不這樣 想。問:券商是哪家?宗慶後:華泰聯合…正在這時,#夢#醒了。我不但夢到了首富IPO,他還在我的夢裡說了這麼多,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思考的碎片--關於消費電子未來的構想和命題1 takeout
http://space.wolun.com.cn/2589/blog/41680.html思考的碎片--關於消費電子未來的構想和命題1
這是兩天中分別和@一指風行漿糊@狒哥兩次頭腦風暴式的交流的記錄。有趣的構想和命題不去區別誰提出誰構架,只注重完整性。歡迎分享,只保留錯別字權。
1.模擬-數字-虛擬
1978年前後Jim Roger還在George Soros的Quantum Fund的時候提出一個構想:世界會從模擬式轉變成數字式。他希望short 模擬類股票。(模擬---數字)
詳見Soros on Soros 中文版P26 英文版P51(Jim had this idea that world was switching from analogy to digital.)
Rogers這個偉大的構想。直到今天這個世界依然有效,世界繼續順應這個構想在演進。隨手即可舉若干例子作為旁證:
A.最近倒閉的Kodak倒閉--模擬的照片轉向數字照片,打印到非打印(屏幕展示,數字化)
B.膠片電影--數字電影(3D)IMAX
C.音樂
D.文本/書籍
E.地圖。
其實書中更有趣是下一句。(He wanted sell the analogy companies short, but I was more interested in the
long side)Soros的眼光更長遠。
analogy - digital這個idea在這30多年中價值萬億刀應該沒任何問題。
這裡擴展一下Rogers的idea
從Analogy--Digital擴展到Analogy--Digital--Virtual
Virtual是兩方面的詮釋
1.wire轉向wireless
Wifi就是好例子。Apple筆記本連RJ11 RJ45接口都不提供。
當然這個不提供背後應該是一箭N雕(設計簡潔,多賣配件,減輕重量,減少耗電)
2.Virtual property
個人資產從有形轉向無形。其實個人資產在銀行中的就是幾個數字符號。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個人的intangible asset在增加,從網絡遊戲中的裝備,到圍脖中的粉絲都是virtual property
So希望Virtual的這個Switch會依然價值萬億。
:)
2.音樂傳播模式的演講VS消費者體驗
Vinyl--tape--CD--MP3--online
黑膠--磁帶--CD--MP3--online
這個是音樂載體的演進趨勢,也是一個Anology--digital的演進過程。
更有意思的這幾乎是音質從好到壞的排列順序。
黑膠是最佳的音質這毋庸置疑。
這個演進過程可以解釋成為了獲取音樂的便利性犧牲音質的過程。
這才是核心的消費體驗。
我已經有N個月沒有下載音樂。100%是online聽音樂從Google music開始到新浪樂庫到蝦米。
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下載。
這個體驗可以延伸的推演是技術不是一切甚至不是決定因素。消費人群會因為便利犧牲部分功能。
整個音樂產業這十多年了每年復合產值下降30%CARG,更有意思的是我們每一個人聽音樂的種類的廣度和享受音樂的樂趣和時間絲毫沒有減少。
這只是說明音樂沒有準備好應對這個潮流。
任何逆潮流的都會被淘汰。
蝦米的分享可以詮釋為圖書館的借閱。或者我蹲在某人窗口下偷聽他播放的音樂:)
關於版權關於盜版的觀念也會發生變化。
北歐若干盜版黨已經進入議會。
思考碎片之電商 takeout
http://space.wolun.com.cn/2589/blog/41857.html思考的碎片這部分是和@linan的交流成果做一個Memo
1. Draw something
分三部分
A.Draw something是什麼
B.盈利的玩法
C.時代背景
A.Draw something是什麼
a 你畫我猜遊戲。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玩過類似遊戲。在某人背上寫字讓人猜是什麼寫的人有幾個人在看
b 簡單 一般而言規則越簡單遊戲越容易上手。同時規則越簡單其實內涵越豐富。兩個極端的例子是圍棋最簡單規則但是其實複雜程度超過任何棋類活動。橋牌是遊戲規則複雜但是入門後成為頂尖高手最簡單。見過30歲以上學橋牌成為世界冠軍的。沒見過20歲學圍棋還有前途的。這就是差別。
c 很好的利用了IOS的推送 可以選擇和陌生人玩遊戲
d 這是一個時間上異步的遊戲。
e d結合C 就很容易和陌生人玩遊戲。這樣變成病毒式推廣的優化方案。你的朋友不可能都在線這樣就會讓陌生人滲透到你的遊戲中變成拓展式的SNS.這就會導致遊戲參與者指數級增長。變成一對多遊戲。所有人都是以一對多。這樣就是多對多病毒式傳播。 可以預見draw something很容易會產生draw戀情甚至2012年會有draw婚姻產生。這幾乎是必然的。
f 大約6周從0-4百萬同時在線奇蹟的奇蹟
B.盈利
a freemium
b 廣告
c 金幣買炸彈。
d 金幣買關鍵詞
e 核心就是virtual! 最高毛利的玩法。
C.時代背景
a 云時代才有可能發生的故事 1.scale-out 爆髮式的客戶增長。只有云時代才能滿足需求。
2. 所有的服務都是基於云的。從ios下載開始到遊戲運維 甚至支付都是基於云的。
b 云時代的一個特徵 1.進入門檻降低不需要購置任何硬件都是iaaS
2.極少數精英服務全人類 facebook才2000人。twitter 900人服務1億人
c SNS時代 1.非關係型數據庫 非關係型數據庫其實就是在仿生人腦的結構。這和早前討論的人機交互的仿生有一拼。人機交互從dos的字符交互到windows圖形交互到iphone touch 交互到最新的iphone4s siri 的聲音交互就是一個擬人的交互過程。
2.個人你的自我表達意識在增強。
d 下面幾點比較有趣。
1.一個大的時代背景是這樣。I.通過提高效率讓人多出閒暇時間。II.用創造力填補這些多出來的時間。
這兩點值得很好體會。效率提高比如通訊效率的提高。從最早飛鴿傳書到現在秒級可以聯絡到世界任何角落。
這是效率極度的提高。手機從單核到雙核到四核。
這部分其實有必然路徑的相對容易。
第二點複雜些。那些因為效率提高而多餘出來的時間其實隨意度非常大或者說彈性非常大。這也導致只有足夠吸引力的產品才會抓住客戶。這點符合產品過剩的大時代背景。效率提高即可什麼都可以過剩。需求成為稀缺產品。
2.節奏加快 這一年我們聽到過kik colar instagram dropbox path等等應用。都是爆髮式樣的同時也有爆髮式樣的失敗。比如color現在才一萬個用戶。
這符合一般規律越容易爆發的行業屍體也越多。
3.產品的好壞是不確定的是隨機的。消費者的偏好很難把握。我們的觀點是不需要討論只是一個大數量下的偶然成功。而且好產品幾乎都是小團體做出的。
也就是說好產品是賭博的產物。好產品背後有無數失敗。懷疑成功失敗比例是1:100甚至更大。因為進入門檻降低。第一點總結的draw something是什麼中都是事後總結的優點可吸取的經驗。事前是無法確定的。這個應該比電影的淘汰率更高。
但是也有一個和電影類似的結論從Angrey birds推演出的。大製作的續集一般會熱賣。從season到space都驗證了這個規律。
以上是對Draw something的總結。
另外誕生一句名言:不宕機的服務不是好的internet服務!
思考的碎片--4.14。轉折點/B/S結構/交友app/照片SNS takeout
http://space.wolun.com.cn/2589/blog/42143.html思考的碎片--4.14。轉折點/B/S結構/交友app/照片SNS
1.instagram之轉折點
12人/1B這應該是極端事件,按照我對經濟活動的理解。這類極端事件的本身就應該是活這預示著轉折點的出現。
這和internet bubble當初pets.com上市差不多類型。
這裡略微多說幾句。
讀史以明志。
回頭去看PC的歷史。其實是兩條線交織的。
1.瘦客戶端VS胖客戶端
最早我用過富士通的中型機M-340S FACOM。那個就是終端VS主機的類型
和現在的云是一個意思。
so輪迴是最早的瘦客戶端(大型機無盤工作站)----PC(胖客戶端,功能極強 )--- 瘦客戶端(手機)
2.PC的C/S結構---B/S結構--APP--HTML5
clent/serve結構是PC最早的玩法。
大概2000年初就大量開始使用B/S結構。到今天基本上star-up用的都是B/S結構。這才導致迭代。
就是不斷升級不斷修改bug。這是B/S為基礎的。C/S 比較困難。
So instagram是APP時代的標誌性事件意味著轉折點已來臨。畢竟未來應該是B/S結構而非封閉的APP ecosystem。
這點上還Jobs大神過世也是有聯繫的。大約Apple還能按照大神的road map走兩年。消耗完大神的思想,那麼走下坡路幾乎是必然。
APP轉換到HTML5應該是導火索。
3.三個交友APP使用體驗
用了三個APP
陌陌 微信 SKOUT
陌陌的優勢是和新浪微博可以聯繫。同時可以直接篩選性別。
這樣導致命中率提高同時還可以利用新浪對個人進行篩選。
so總體這裡是國內美女聚集處,且也是高帥富展示豪車的地方。
平均年齡在24歲附近。很少見超過35歲。最高見過48
男女比例關係在虹橋機場大概7:1
日月光蔡嘉大概2:1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泡妞網站。按照排名可以是第一的。
微信
魚目混珠,附近的話沒法篩選
這樣人數是最多,但是你無法知道這周圍是送快遞小弟還是跑腿的服務生小妹。
好處是搖一搖。這估計是小妹和小弟最喜歡的
有趣的是時間段上9點附近搖出來都是上課無聊的學生。
6點左右都是服務行業等等客戶的小妹。
甚是有趣。
有人說QQ亦然實名制,但是這個和陌陌的差別是。陌陌是針對陌生人的實名,新浪微博是篩選器。
QQ的實名是針對熟人的實名。而且QQ還有馬甲問題。so你無法知道誰是誰。
但是人數一定是QQ佔多數。
當然多數以後也有劣幣驅逐良幣問題。
SKOUT是在draw something做廣告的。
so安裝了一下,有趣的是英文其實是最好的篩選器。SKOUT是英文環境,會不會用英語交流是一個最好的鑑別小妹小弟的方式。沒有之一。
SKOUT剛查到也有android版本,so還不是一個好的鑑別器。不然還不錯英文+iphone=這樣ONS會是好去處。
接受度高哈。
so這是大致的分析。
4.instagram+Path
這都是照片SNS網站
so這和人和人交互方式有關。畢竟打字=閒聊。照片傳遞的信息比打字要快。
而且正規寫文字和用照片表達,一定是照片信息含量大同時省力。
我意思是Path和instagramVS早前博客模式。
博客=廣播
Path+instagram=電視
這是一個人類交流行為變化的趨勢。不可逆。
思考的碎片--行為會計學之軟件資產化處理 takeout
http://space.wolun.com.cn/2589/blog/42113.html思考的碎片--行為會計學之軟件資產化處理。
反覆思考是用金融行為學還是用行為金融學
還是行為會計學還是會計行為學。
最後還是決定用行為會計學
邏輯是這樣。CFO的價值取向是所謂的人類行為在會計上的體現
所以用行為會計學比較合理。
算不算首創?不知道,也不關心。
so開始說正題
先說兩個基礎命題或者是基礎的結論
具體不去查paper。
我有確切的記憶這是有paper支持的結論
就是邏輯上業績+0.01 0.00 -0.01會均攤分佈
但是實際上+0.01 遠超過-0.01
這也符合我說的行為金融學的範疇
畢竟財務或者會計不是徹底客觀的。很多項目是可調整的。所以沒幾個CFO能忍受-0.01而不去積極調整。
其實我相信還有另外一個命題或者說結論這是沒paper支持的。只是我的直覺。
參與美股遊戲的人都知道,業績公佈後的漲跌。取決於below 還是beat analysis forecast
後來加上了對未來的預期。
so我的結論是beat0.01的同樣會大大超過below0.01 .我說數量上。這是統計學意義上的遊戲。
誰有興趣可以用briefing.com的數據做篇paper。或者capitalIQ的數據。
如果理解以上兩個命題。我這裡來說說軟件資產化的玩法和行為會計學的關聯。
軟件資產化這算一個會計處理。其實我是反對的。但是時下很多企業用這個玩法。
就是讓當期的費用資本化,然後通過折舊平穩各期業績。不讓業績波動太大。
這是積極意義的。
但是毋庸置疑這也會是行為會計學上一個重要課題。即回事一個很好的利潤調節器。
根據這個猜測,推導出一個很有趣的結論
即
可,此來企業即使用軟件資產化這個會計手段的公司。會也必定會:在業績平穩增長期控制利潤表達,即你不用希望他單季beat analysis
forecast很多,但是如果可能每次會beat利用前期隱藏利潤逐步釋放業績。(行為學意義在意如果beat
太多他會多吧軟件當作當期費用抵充利潤,做到利潤調節)
反過來當利潤明顯低於analysis forecast他有動力做壞當期業績為日後業績表達奠定基礎。即可還是用軟件資本化這個項目,少計算資本化項目多歸入成本項目。
so這或許會成為一個有趣的視角
觀察企業的業績釋放。
讓大家拭目以待
。
思考的碎片--4/17 用可描述性區別技術和品牌 takeout
http://space.wolun.com.cn/2589/blog/42171.html思考的碎片--4/17 用可描述性區別技術和品牌
昨天有說道技術和品牌之間的差別。
技術是人和自然的關係
品牌是人和人的關係
具體到個案如何甄別
這裡提供一個線索:可描述性
可描述性是特指用語言描述
簡單的案例是專利VS版權
專利是必須描述清晰所以15年保護
版權描述起來肯定超越專利的麻煩所以保護期是死後50年
so有一個黑色幽默說2020年以後中國有無數文學著作過版權期。因為50年前即1970前大部分人都。。。可恥可悲。
數字的描述是最清晰的。
比如主頻的速度1G還是2G
so這就是技術。
尺寸是數字。
so Jobs的展示只是從信封拿出,但是intel推的超薄本是在告訴你多少薄。
品牌的可描述性差絕大部分時候需要圖案表達。
so是具象而非抽象。
歸結到哲學
就是形而下的沒形而上的來錢
可描述性越好的東西越是形而下,
宗教是沒可描述性。只能體驗性
so中世紀是什一稅。跨越國度。
so從OCBF看也是從形而下到形而上的歷程。
殊途同歸。
思考的碎片--5/11很碎片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pk8.html思考的碎片--5/11
很碎片
1.
JP morgan的倫敦鯨 讓我想到幾個案例
A.不調花的天然氣
CE在2006年錄得317%的高額回報。當時,能源諮詢公司Gelber &
Associates的總裁Art
Gelber這樣評價CE:「他們已經用觸角測量了天然氣市場所有口袋的流動性深度。他們從不凋花的麻煩中賺錢顯然是可能的,他們是這個市場中很大的玩家,並有足夠的能力理解為什麼不凋花的頭寸是那麼的不堪一擊。」
國內的資料不詳細。好像最後是JP不給他同意他的倉單抵押。
Brain
Hunter當時32歲哈。我剛看到。
賭的也太大,佔市場30%倉位。
WSJ有專門文章分析這個case比較有趣。寫的真好。
B.147
的石油
好像最後short squeeze是挪威人搞的
2.期貨是負和遊戲
這遊戲中如果是底牌給人偷看到的話,那真是吸引群狼!我如果沒記錯Citadel最後通過接受Amaranth的倉位賺到錢鳥。so哪怕是JP
morgan被人偷看到底牌搞不定一樣完蛋。
這次好像搞得很大我記得上月看到的新聞是JP的倉位1萬億。
3.資本開銷極大的所謂高科技或許都是陷阱
今天看到sony 松下裁員的新聞。反思了下這個事情
記得巴菲特說過整個航空產業都不值得投資。
聯想到最近的爾必達倒閉。做flash整個產業好像最後是虧損的
面板廠家也是如此。
這三個行業都有一個特徵就是高資本投入,激烈競爭。產品可描述性極強。
整個行業的博弈特徵非常明顯。即如果我擴產上新線。對手不上我大賺,對手上大家就比資金雄厚。拖垮你,我大賺。
我這裡想到一個詞「排他性」
即房地產是排他的。畢竟我在外灘建設一棟樓。這個地點上你無法再建。
但是航空/flash/面板都是非排他的。
你建我也可以建。
反而機場幾乎是排他的。
so我的思考還不完善。但是排他性這概念會很有趣。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這個排他性也就是非競爭性。
藝術作品注重唯一性。這樣也就是排他性。so用拍賣來玩這遊戲。拍賣=排他。
工藝品就沒這價值比如iPhone最多是工藝品。當然有人開始玩限量版。也就是追求排他性。
這是從版畫這上面學來的。
4.tipping point好像真的存在
其實我這個博客原來沒想過公開。
只是有朋友要求公開。
思考的碎片--5.12/ 123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q09.html 思考的碎片--5.12
2.evernote是神器
主要是感謝@viviflik
告訴我有Chrome plug-in 這下做鼠標左鍵即可直接保存到evernote實在太方便鳥。
唯一問題是我分了幾個文件夾,為毛每次都只能保存到一個文件夾,沒法選擇。而且文件夾裡的內容也沒法遷移這好像不舒服。我相信一定有方案的只是我現在還是土鱉。
3.@silence_2013分享的coach case很棒,值得認真讀。這裡有個思考分享下
A:回購代理零售業務已經是趨勢。從化妝品的露得清開始!包括大眾從大昌行手裡買下賓利都是這個趨勢!
因此在那年全球都在削減成本的時候,Coach卻不惜重金從香港俊思集團手中購回中國地區的代理零售業務,由此改為直營,從那以後Coach也開始在中國大展拳腳。在2011年第三季度財報中,Coach品牌在整個大中華地區已擁有85家門店,在中國完成銷售額1.85億美元。
B:Peter
Lynch說過從母公司分出來的子公司可以看好!11年26倍!我靠一點不輸給搞科技公司!
這是一個案例。
直到2000年,因股票表現欠佳而精簡業務的Sara
Lee也集中於自己的主營業務,Coach從Sara
Lee再次獨立,也開始艱難轉型。1995年隨著Coach全球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Lew
Frankfort以及執行創意總監Reed
Krakoff的加入,Coach開始擴充產品線,在手袋之外推出鞋子、皮帶、太陽鏡等更多時尚產品,Coach也變得彩色豐富起來。隨後Coach就多次以市場數字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8.1.4 公司從母公司分析出來
公司的分公司或部分業務分拆上市變成獨立自由的經濟實體,例如Safety-Kleen公司從芝加哥生牛皮公司分拆出來以及美國玩具反鬥城公司從洲際百貨公司分拆出來,經常會給投資者帶來回報驚人的投資機會。
大型的母公司根本不願意看到分拆上市後的子公司陷入困境,因為這樣可能會對這家子公司產生非常不利的公眾影響,反過來又會使母公司受到非常不利的公眾影響。因此,分拆出去的子公司通常具備十分良好的資產負債表,為今後能夠成功地獨立運作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一旦這些子公司從母公司中獨立出來,它的管理人員就能夠自由地大顯身手,它們能夠進一比削減成本,採用富有創造性的改革措施來提高短期和長期盈利水平。
分拆上市公司對於業餘投資者來說是一個尋找大牛股的風水寶地,特別是近期的兼併和收購浪潮更是早就了大量的投資機會。成為惡意收購對象的公司為擊退惡意收購者通常會把子公司賣掉或者分拆出去,這時分拆出來的子公司的股票本身也和母公司的股票一樣能夠公開上市交易。當一家公司被收購時,它的部分業務通常被出售變現,這樣它們也變成了投資者能夠投資的獨立公司。如果你聽說某公司進行了分拆,或者如果你分配到一些新獨立出來的子公司的股票,你應該馬上研究一下是否應該再多買些這種股票。分拆完成一倆個月後,你可以查看一下新公司的管理人員和董事這些內部人士中是否有人在大量購買自家公司的股票,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就表明他們對新公司的發展前景非常看好。 |
思考的碎片---5/12 萬事皆有動機!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q4e.html
也許他過於輕鬆自在或者過於關注美好的一面。十年多之後,由於他可能花掉了所有還沒有賺到自己手中的錢,現在他可能失去一切。正如媒體廣泛報導的那樣,他
用自己持有的綠山咖啡股份做抵押向銀行借貸,用以滿足自己日益奢侈的生活需求。去年夏天,他告訴我,早在綠山公司股價飛漲之前,他就已經抵押了自己持有的
綠山公司股份,而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各種與售股相關的鎖定期的限制,作為公司內部人士的他不能出售任何股份。
用不斷升值的股票做抵押來借貸不會有多大問題,但當這些股票開始下跌時,情況就會迅速變得非常糟糕——就像斯蒂勒所面臨的那樣。本週早些時候,為了支付貸
款的追加保證金,他被迫出售了500萬股綠山公司股票,這相當於該公司約3.2%的流通股。之後,他被免去公司董事長一職。斯蒂勒持有的剩餘綠山咖啡股份
中還有很大一部分處於抵押中。據說,他表示自己會爭取奪回董事長的職位。
這個或許就是Green mountain coffee
roasters(GMCR)作假的動機。業績做好才能兌現更多。股票早抵押鳥!
股價必須上漲!
so 綠光還真有點道理!牛B!
從母公司分離出來的子公司其實也是一樣。子公司老大等於太子做大自然有動機和動力做好公司業績。這和@老農魯庶 的湊份子邏輯一樣。只和私企湊份子不給TG湊份子。
"GAAP-uccino" - David Einhorn's Full Short Green
Mountain Coffee Presentation
David Einhorn
presentation on shorting GMCR:
"GAAP-uchino."
思考的碎片--4.21 說幾句商業internet化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15w6.html是這樣。internet的本質是信息傳遞成本為0
附帶的是計算和存儲服務的服務需求。
當這類服務提供的可靠性超過99.99%即可簽署SLA的話(0.0001×60*24*365=52.56.即每年停機52分鐘就是安全保障率99.99%
那麼就可以認為他們是安全可靠的服務提供商。
我們身邊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現在越來越多人信任手機,而放棄固定電話。
一個重要原因是手機的可靠性足夠高。
當下internet接入服務已經可以算公共服務公司。類似電廠和水廠。服務類似電力服務和自來水服務。
同時那些存儲和計算能力也在走向云端。這也就意味著在走向公共服務公司。
so讓公共服務公司去運營retail那個不是正道。
AMZN走的是公共服務公司。提供AWS服務,提供倉儲服務(包含ERP之類電子管理系統的出租倉庫服務)
so服務是最好的現金流這裡又和他的軸發生了關聯自由現金流。
soAMZN才是正道。
所有假借internet搞money遊戲的在我眼裡都是騙子。從groupon開始到今天說的國內公司。
最後很少見公共服務公司去參與商業。電廠不會去自己開商店。這是常識。專業化才放交換成為必須和必要成為iekeneng。
so這是亞當斯密的東西了。殊途同歸。
Next Page